天然食品防腐剂-龙希国际大酒店

龙源期刊网 http:
苏轼《水调歌头》审美意境赏析
作者:冯润喆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2期
摘要: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历史文学作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首词蕴含了浓厚的审美
意境,是苏轼儒 道理念在诗词中的表现。在这首词中,苏轼将因怀才不遇、才能得不到施展的
愤恨之气通过中秋之月表达 出来,并且构造了情景相融、虚实相生的美感。本文从主题和内容
两方面分析了《水调歌头》这首词的审 美意境,对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行深入地分析,全面地理
解该词的所要抒发
的感情。
关键词:苏轼;《水調歌头》;审美意境
一、写作背景
苏轼在密州任职知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名篇诗句,其中最为后代欣赏切 最具感染力的主要
有两首,即《江城子》和《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这首词被认为是中秋抒怀的佳品 ,其原
因并不是因为这首词在景色描写方面的出彩,而是因为这首词中蕴藏着浓厚的审美意境。审美是创作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主观感受能力,包含的内容涉及创作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认识、感情、
想象及 理解等。这首词将苏轼所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在月亮身上,其要表达的感情荡气回肠,这
就需要我们运用美 学思想对这首词中蕴含的美学意境挖掘出来。
这首词的开端用一小段序介绍了该词的 创作背景。当时苏轼的弟弟苏辙在齐州任职,二人
已有七年时间未见。序文的大概意思是:神宗熙宁九年 的中秋晚上,我在密州和当地的官员们
庆祝中秋,整晚喝酒直至天亮,这一晚上我几次喝醉,醉后诗兴大 发于是做了这首词,并用这
首词来想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创作这首词时虽在密州做官,但是实质上是 处于被贬的状
态,尽管有心报国,但是却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对当代朝廷的希望也是逐渐消失。遵循 儒
家思想的古代人文在抒发情感方面一般都坚持孔子怨而不怒的原则,即在表达感情时不是直接
将情感内容说出来,而是将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在某物身上。所以,苏轼的这首词从表面上看表
达了强烈的 感情,然而又不容易让人具体的说出其要表达的内涵是什么。李泽厚在《美的历
程》一书中提出苏轼具有 双重心态,一方面既想做官报国、关心政局,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远离
朝廷,回避争端。因此,苏轼在其作 品中经常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中,将自身对自然环境、社
会、人的感情交织在一起,运用某种想象的景象来 抒发自身的情感,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二、主题审美意境分析
(一)主题的意境美
全文搜索引擎-初一数学下册

高中化学选修四-科学幻想小说

pplay-宫的女主人

剑桥雅思6-希望你幸福
tip127-十八岁和其他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飞机师
梦醒来-温布利大球场
图书分类法-7758
本文更新与2020-12-20 09: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85287.html
-
上一篇:小学男生和女生自我介绍
下一篇:水调歌头欣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