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财产权利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22 17:46
tags:飞鸟各投林

成长快乐-威风凛凛

2020年12月22日发(作者:龚建章)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文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级别:2003级
课题名称 黛钗的人物形象分析及比较





生 指导教
高霞 学号
姓师姓 名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研究动态、见解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5、主要参考文献
汪泰陵 教授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首先,出于自身对 《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的喜爱;
其次,较为熟悉和了解前人在“红学”上的有关研究成果;最后,通过 大学四年
的学习,想谈谈自己对《红楼梦》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内容的一些浅见,以及从
中获得 的人生哲理和受到的人生启迪。

2、研究动态、见解:红学研究源远流长,历史上的几个时 期都出现了各具
特色的成就。如:索隐派的《红楼梦索稳》;考证派的《红楼梦学刊》;文本研究
派就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使红学进入一个
辉煌灿烂的时期。随着 研究层次的深入和研究范围的广泛,现今的索证派和文本
研究派的研究逐渐趋于平静,而“新索隐派”异 军突起,如霍国玲姐弟的《红楼
解梦》,刘心武的“秦学”等都引起一时的轰动,但无论是哪家学说,都 在很大
程度上推动了红学,并促进了红学的发展。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通过黛钗各自独特的性格魅力联系到她们
所反映的存在方式及文化意义。在分析和比较黛钗这两个人物 形象时,要全面、
联系并且客观地分析黛钗的人物性格特点,不能犯主观性和片面性错误,从整体
上去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红楼梦》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

4、总体安排、进度 计划:先从林黛玉和薛宝钗各具特点的性格魅力和造就
其性格的生活环境出发,分析其性格特点;再结合 她们的悲剧性命运,体现了她
们的悲剧性命运;最后,由此体现出她们所反映的存在方式和文化意义,从 而真
正意义上地去感受《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魅力。




1
5、主要参考文献:

周汝昌 《红楼梦赏析丛话》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年11月

蒋和森 《红楼梦论稿》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邸瑞平 《红楼撷英》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7年

郭豫适 《红楼梦研究文选》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8年

谢青松 《论薛宝钗的道德人格》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2月

段启明 《解淡红楼梦》 京华出版社 2001年

刘心武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东方出版社 2005年12月























2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简析

高霞


摘 要:在《红楼梦》中,有着许多众多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尤其让人难忘的是林黛
玉这个经典的艺术形象。林黛玉寄人篱下,仍不改其禀性,伶俐孤傲,光芒毕露,正是她的
这种性格导致 了她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林黛玉;光芒毕露



序言

红学研究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上的几个时期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辉煌成
就 。如: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的《红楼梦索隐》;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的
《红楼梦学刊》;台湾的文 本研究派就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研究层次的深入和研究范围的广泛,现今的索 证派和文本研究派的研究逐渐
趋于平静,而“新索隐派”异军突起,如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刘心 武的
“秦学”等在社会上引起了一时的轰动,但无论是哪家学说,都在很大程度上推
动了红学, 并促进了红学的发展。《红楼梦》这一部穿越时空的巨著,它的艺术
魅力就在于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 的人物形象,他们以不同的性格类型构成了
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林黛玉是最具独特性格特质的类型,代 表了一种文化价值
的取向。




林黛玉,是作者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与画的笔意创造出来的,是作者把封
建文人所擅长的诗词歌赋、琴 棋书画等艺术经验,加以调动,创造的一个全新的
艺术形象,她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大观园里所有女儿中 第一个要从诗中觅得生存
力量的姑娘。优秀的古诗,将林黛玉塑造得散发出“美人香草”的韵味,她是大
观园里真正的诗人,敏锐、智慧、有灵性,把诗当作正经事去做,努力去证明自
己的存在,用自 己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去对抗现实世界中的孤独与痛苦。在她身上,
我们看到了她勇于对自主人格的追求和 对世俗的无比蔑视。可以说,她性格中凝
聚着中国文化种种富有魅力的特色,以及历代优秀知识分子所追 求的高尚的精神
境界。
林黛玉寄人篱下,且先天不足、体弱多病的体质造成了她忧郁、多疑、孤傲

3
的性 格。性格虽如此,可她仍固守秉性,爱说就说,爱恼就恼,不怕得罪任何人,
不经任何修饰,与得到贾府 上下一致好评的宝钗相比,“恣情任意”的黛玉给人
留下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印象和“尖刻”、 “刀子嘴”的名声。她孤标傲
世、蔑视世俗,一任天性发展,一言一行都表现出自由率真的人性特征。黛 玉的
所言所行,与她的生存环境是那样的格格不入,环境错综复杂,少女单纯至极,
处事自然艰 难。
林黛玉真挚淳厚,崇尚自然,要求个性得到发展。对于贾府上下错综复杂的
利害 关系,以她的聪明灵性未必看不出来,她只是不屑卷入其中罢了。她厌恶封
建势力和一切虚伪的东西,她 的良知与她所生活的封建环境格格不入,以致于她
在《葬花词》中悲愤交集地感叹:“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在孤独和痛苦的现实环境中,林黛玉为了她那颗真挚的心,并没有向封建 礼
教屈从、逢迎,没有把灵魂交出来任人宰割,而是“恣情任意”,不失其赤子之
心。她从不劝 宝玉学习仕途经济,还为他续《庄子》的提绝和为宝玉的偈语作续;
她讥刺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 ;她颂扬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羁绊的红
拂。尤值一提的是,黛玉的《葬花词》,“天尽头,何处有香 丘?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种内心化、情感化的< br>生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古代文人共同的心灵历程,那些
在现实生活中难以 用自身的力量同世俗社会抗衡、较量而不肯丧失良知、放弃理
想的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内心化、情感化的 途径,度过漫漫的历史长夜,在现实
与理想的夹缝间生存,完成了自己对自主人格理想的追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黛玉与从小朝夕相处、耳鬓厮磨的宝玉都在心里埋下爱情
的种子,而 且通过读《西厢记》时一段微妙的对话,双方已披露胸臆,心迹昭然。
在这里,我们清楚的知道,宝黛的 爱情并不是那种世俗的门当户对和郎才女貌的
外部凑合,而是心灵上产生了共鸣,达到精神上的契合, 是一种志同道合的真正
的爱情。这段纯真美好的爱情,成为黛玉生活中唯一的心理慰藉,给她黯淡的生< br>活带来了一丝亮色。可是,腐朽的封建礼教并不允许他们自由恋爱、自由择偶;
且更让她备感威胁 的,即“金玉良缘”。宝钗品貌俱全,人缘好,长处贾府。对
此,她深感压抑,甚至有些偏狭。然而,罪 恶的封建制度还是拆散了这段“木石
姻缘”,当黛玉知晓宝玉与宝钗成亲的消息后,如晴天霹雳一般,遭 受到了肉体
与心灵上的双重致命打击,最终饮恨而逝。
宝黛的爱情悲剧从本质上而言,是 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剧,更主要的是背
叛整个封建礼教制度而造成的悲剧。《昏议》云:“昏(婚)姻 者,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1]
“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 一种借新的联姻来
[2]
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意 愿”。 这
种历史的传统力量,决定了宝黛爱情的悲剧命运。作为封建礼教叛逆者的黛玉是

[1]转引自翟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版.第8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5年9月版.第二卷.第91-92页.

4
绝不可能被封建家长所接受的,并且,除了这种文化观念上不可调和的分歧以外,
家世利益的现实考虑是横亘在宝黛之间的又一道深沟。所以,宝黛的爱情是绝不
为那个时代所容的,注定 要被无情地扼杀掉。
“晴雯的死亡,是封建力量行将以摧毁之势扑向林黛玉的一声讯号!”
[3]

着晴雯的死亡而笼罩在四周的阴霾,比任何时候更显得更加浓结、更加低沉了。
爱 情连结着这个少女的生与死,她也正经历着生与死的回旋。“略猜的八九”的
贾母见她“病也病得奇怪, 好也好得奇怪”,已然扯下了温情脉脉的纱幕,这位
封建家长先是在她和宝玉之间加强戒备,再依照那一 社会里天经地义的原则——
“先自己人而后外人”作出决定:“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
封建势力在林黛玉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了她最沉重的一击。当她从傻大姐那
里获知 事情的真相,那一瞬间,整个世界仿佛从这个少女的脚下抽了去。她像“踩
着棉花一般”地走着,全身如 坠虚空,犹如一片落花飘谢在人生的风暴里。在这
严酷的命运面前,她依然没有向封建礼教屈服,而是毫 不犹豫地“唯求速死”,
她最后离去时,只喊出了这样一声使我们倍感沉重的话:“宝玉,宝玉,你好! ”
这个让无数读者为之揪心的纤弱少女,最终用死亡方式来表示自己对现实人生的
抗议和封建 制度的控诉。
“回到人类的而不是个别作家的生活经验上,我们才能够发现艺术创造和艺
术效 果的秘密”。
[4]
作为成功的艺术形象,林黛玉之所以至今吸引着我们,是因
为她 们超越了个人的命运而表达了人类的一些共同的情感与生命的体验,表现了
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特定内涵 。
概而言之,作者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形象,实质上象征着中国古代士大夫的
一种不同的文化 传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存方式。以林黛玉为代表的自主人格的
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 追求独立人格理想的传统,是一种个体
意识的产物,在黛玉身上流露出作者更多的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 人生理想的执
着追求,寄托着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探索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可以说,这个人物
既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精
神的不同侧面,她以其独特 的风神韵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人物独特的
艺术魅力也正来自于她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悲剧,是两种截然不同于性质、形式的悲剧,然而在作
者笔下,她们却 表现了一种共同的悲剧心态——“生于末世运偏消”。这是处于
封建制度“运数终尽”时;黛钗等“有命 无运”之人的一种痛苦挣扎、彷徨、.
寻觅而又无所适从的心态。这时,作者安排贾府“好一似飞鸟各投 林,落了片白
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可谓是画龙点睛,对那“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
( 悲)”的吃人的封建社会制度,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地鞭挞。
严格地说,《红楼梦》的悲剧性并不是体现在个别的或偶然出现的具有戏剧

[3]转引自蒋和森《红楼梦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第122页.
[5]荣格语.转引自《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263页.

5
效果的悲剧。作者精心设计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和不同人物的
悲剧,目的就在于更深层次地表现《红楼梦》悲剧的共同性和普遍性,显示出一
种人的存在悲剧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悲凉之雾、遍披华林”
正是这种悲剧精神的深刻概括。通过 《红楼梦》中众多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贾宝
玉、林黛玉、薛宝钗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不光表 现了他对封建末世
下人的存在的思考,也使得这些人物形象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
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出奇光异彩。


参考文献:
[1] 蒋和森.红楼梦论稿[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2] 周汝昌.红楼梦赏析丛话[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3] 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M].华东师大出版社.1988年版.
[4] 段启明.解读红楼梦[M].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5] 胡文彬、周雷.台湾红学论文选[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6] 谢青松.论薛宝钗的道德人格[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7]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




《红楼梦》这部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文学、美学、哲学等许多领域,
可 谓是成就不凡。正因其丰富的内涵,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我的论文出现了阐
述主题时不够联系、全面, 语言上缺乏美感等不足,但通过汪老师的细心指导,
我开始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 在论文写作时注重准确把握
论题,使用论据合乎情理,使论文思绪清楚,在内容和思想方面更具深度,更 有
层次,论文也逐渐趋于完善。在此,我衷心感谢汪泰陵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

6

枣庄日报-汽车后桥


穆顺-职业枯竭


教师基本功-新疆特产有哪些


稿费-李渔闲情偶寄


什么叫次贷危机-冰雪长城


中国强-lisheng


武汉暴雨-sonnets


闲居初夏午睡起-vase



本文更新与2020-12-22 17: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86611.html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