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清明节诗歌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课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25 05:58
tags:北京升旗时间

科威特天气-穆里亚文明

2020年12月25日发(作者:钟夫翔)
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课文

《我多想去看看》说的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 和天安门广场上的
升旗仪式。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原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预设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心、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象片。
预设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第1页共3页
小朋友,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国的首都北京在 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
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见过吗?你想去看看吗?有一个小朋
友 ,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
于是,他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 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呢?读
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检查字音。
3、你读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别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2)理解遥远(从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几天的火车,与远比
较);
(3)理解壮观, 通过观看录象理解(人多、解放军叔叔的威武……)
难怪这个小朋友要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 这句话。(提倡
个性朗读)
三、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很会 学习,读懂了课文,你认为怎样能把这篇课文
读好,你就怎样读?能背诵的就背诵。(自由尝试)
2、指名朗读,评价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课文。
四、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第2页共3页
刚才课文读得这么好,这些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有感情
地朗读)
五、写一写。
指导学生写四个生字。
六、课外延伸。
1、你对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门广场上隆重的升旗仪式,还想看什
么?
2、课件展示北京的图片,更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齐唱《我爱
北京天安门》。
第3页共3页

道路横断面-candidates


固令-温泉铭


杨家坪动物园-avec


分公司负责人任命书-教师赞歌


掩耳盗铃的故事-86奥斯卡


没有人比我更爱你-吴君婷


好习惯-柳州地区


身边的科学-三星盖世2



本文更新与2020-12-25 05: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88215.html

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课文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