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汪建中解读宁波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25 16:30
tags:宁波灵桥

温柔女生-习惯就好

2020年12月25日发(作者:关添)
数列家珍,发现品质——解读名城宁波文化遗产
徐建成

宁波文化的厚度 ——河姆渡文化和上林湖越窑遗址(照片: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田螺山遗址陈列馆、上林湖越窑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
度4米左右,叠压着 4个文化层,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3000年,也就是距今
70000年前。2001年底发现的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西南距河姆
渡遗址约7公里。遗址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文化堆积 最厚处超过3米,叠压6
个文化层,形成年代距今约7000—5500年。在已经发掘的800多平方 米的遗址
区内,出土了多层次干栏式建筑及墓葬、食物储藏坑等遗迹,2000多件陶、石
(玉 )、骨(角、牙)、木等遗物,大量的动物骨骸、稻谷谷壳、炭化米粒、菱角、
橡子、葫芦等遗存。田螺 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地面环境最好、
地下遗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遗址。目前已经建成田 螺山遗址发掘现场展示馆。目
前河姆渡文化分布范围最大的聚落古遗址,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 鲻山遗
址,位于余姚丈亭汇头村鲻山东南麓。这些遗址都为中国史前社会史、建筑史、
艺术史和 稻作农业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前不久,余姚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河姆渡
文化节。历时两天的“全球视野: 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
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加拿大、 韩国、印度以及国内
北大的近80名专家学者,交流了22篇论文。可以说,对于河姆渡文化的研究,< br>目前正在世界范围不断深化。此时此刻,人们不尽回想1973年夏天那一次震惊
世界的发现和挖 掘,为中华文明的发祥树立起了一个如此闪亮的座标。
回顾宁波历史文化的重大发现,要追溯到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最先发现的一
张宁波文化名片,不是天一阁,不是保国寺,更不是沉睡7000年的河姆渡 ,而
是上林湖畔“文明的碎片”—越窑青瓷遗址。这张名片的发现者是中国近代享誉
世界的陶瓷 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万里。他的脚步寻觅到了宁波慈溪上林湖
畔,在上林湖的越窑遗迹废墟中,年 复一年的寻找着中国青瓷文化的发祥,寻觅
到了中国对人类文明史作出的杰出贡献。检拾起上林湖畔大量 堆积的青瓷碎片,
我们可以感受到宁波文化的骄傲。上林湖越窑遗址目前被列入中国首批100个大遗址序列,也是宁波迄今为止唯一一处最先确认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
名单的不可移动文物 。


宁波文化的深度——东海水域的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照片:古船、水
下考古作业)
东海水域自古以来存在着中华文明的“蔚蓝色”基因。宁波城市的发展也是从渡
口抵达江口再到 海口。自唐宋以来,宁波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航地,对
于东亚经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所开辟的“海上陶瓷之路”、
“海上茶文化之路”、“海上佛教之路”、“海上书籍之路”、“ 海上建筑技术之路”
等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韩国的新安沉船、印尼的井里汶沉船就足以说明了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的地位。而在宁波
境域,迄今也已发现 唐、宋、明、清共5艘古船,包括龙舟、货船、战船,其数
量、种类之多,全国罕见。从1998年开始 ,宁波坚持了十年的时间,把握文博
事业领域拓展的战略眼光,通过人才队伍培养、引进,积累一些水下 探摸和调查
等成果,逐渐成为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
正式 升格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
正式挂牌、奠基。不久的将来 ,东海水域的沉船终会像“南海1号”、“南澳1
号”那样浮出水面,宁波文化的深度也将由此被打捞与 揭示。

宁波文化的高度——浙东学术文化史迹和四明文献(照片:白云庄、王阳明故居、
四明丛书)
这座城市文化的高度在于出了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和黄宗羲。他们在明清
时期中国思想史 上占据着重要峰位。在他们之前,杨简可谓为甬上第一人师。之
后,有王应麟、胡三省、程端学等人的传 承和创新。到了明正德、嘉靖年间,甬
上才子俊杰辈出,原创、原著的四明文献积累万卷,商业繁荣资本 萌芽促动了文
化的革新,在此基础上,心学的诞生成就了王阳明和他的众多弟子们。而随后明
清 朝代发生更替,反明复清的斗争,遗民气节的保持,中国封建皇朝下的社会民
众反抗与起义逐渐从军事武 装演变为思想武装的萌动,浙东史学派由此形成,黄
宗羲到达甬上开设证人书院,收纳甬上俊才为子弟, 产生了万斯同、全祖望等人
的文化衣钵。普世性的历史人物观和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逐渐改造了社会“经 世
致用”的发展环境,宁波城市发展和行业分工逐渐左右了文人志士、门庭望族的
转型,为宁波 近现代开埠的到来奠定了秩序基础,也产生了中外战争的导火索。
回顾和反思,为什么清末民初,革命志 士、民主人士如此推崇黄宗羲、万斯同、
全祖望的文献思想成就,为什么宁波商帮能够替代晋帮、徽帮的 作为和影响,为
什么宁波绅士望族会出现“教育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文化救国”< br>等多元价值的舍生取义,以及孙中山来甬演讲冀望于甬人,原因也许皆在于此。

宁波文化的风度——藏书文化和书香门第(照片:天一阁、伏跗室)
宁波城市曾经有日、月二 湖。湖边人家皆为读书人,读书人最大的爱好便
是藏书。从南宋开始,宁波有多少藏书楼在烟雨之中。有 2400多名读书人通过
读书、藏书考中进士,获取功名,异乡为官,做到“勤政廉事”。这种风度写入
了全国多少地方府志、县志,恐怕很多学者尚未研究,作出答案。迄今为止,作
为我国现存最古 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已经名扬海内外,一个家族经过十三代的
“书藏古今”接力,成就了一个中华文明 薪火相传的奇迹,成为了“南国书城”
(潘天寿题)、“江南敦煌”(郑振铎语)。除天一阁之外,宁波 城区内尚存六家有
名的藏书楼,分别是:位于月湖的烟屿楼、水北阁、位于孝闻街的伏跗室、位于
天封塔下的蜗寄庐、位于郁家巷(月湖盛园)的近性楼,位于镇明路的盛炳纬藏
书楼等。此外,在月湖 历史街区、秀水街历史街区、永寿历史街区等尚存大量古
建筑群,在古建筑群中根据考证,尚隐藏着众多 读书人的书房和无人知晓的藏书
楼。可以自豪地说,藏书之风,宁波自古就有,保存今日,弘扬光大。< br>明代嘉靖
二年状元、深受嘉靖重爱的姚涞曾豪言:“读书当与天下后世争雄,长一方不足为也!” 宁
波读书人胸中有正气,手中有真理,肚里有诚意。一生中可以把人的思维能量和运作能量推
到 灿烂的极致,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所以产生了众多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以及外
籍院士。


宁波文化的气度——民族英雄、红色经典和明清海防遗址(照片:张苍水故居、< br>镇海口海防遗址)
“宁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话是毛泽东主席说的。主席是在历史的涛声< br>和文化的汛期中感受到了名城宁波的精气神。以张苍水、钱肃乐等代表的宁波明
代志士在民族存亡 的危难时刻,挺起了一个民族应有的脊梁,成为“英雄”。 毛
泽东主席曾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写道:“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
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他们赞成平 等的联合,而
不赞成互相压迫。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
领 袖。”而每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其历史地位都是不可磨灭、无法撼动的。清
乾隆四十一年(1776) ,朝廷下诏追谥前明忠贞之臣,甬上有张苍水、钱肃乐、
董志宁、杨文瓒、屠献宸、袁斌、王瓒爵、周志 畏、任斗枢、王翊、黄嘉寯等
13人得谥。这13人可以称为宁波城市“精气神”之立柱。他们所站立的 这座城
市,邻近海面,当外强沿着“海丝”的通道侵掠之时,他们就是花岙岛上拍起千
堆雪的大 浪,倾泻浙东的英勇和气概。城市的历史经纬也从他们的长袖铺张,纵
横千年风雨下的沉浮与尊严。黄宗 羲曾经结寨起义的四明山上飘扬起抗日战争和
革命解放事业的红色经典赞歌。
宁波的镇海,地 处我国海岸线中段、甬江入海口,北上齐鲁,南下闽粤,溯
甬江可达苏杭,自古商贾云集、樯帆如林。“ 百舸争流通异域,一山招宝耀中州”
便是对当时航运盛况的生动写照。然而这份生动有时会被战争所掠夺 ,所破坏。
在甬江出海口,北有招宝山,南有金鸡山,山势险峻,犹如门户拱卫着海防,这
就是 明清以来中国万里海疆第一关——镇海口。由于地势险要,镇海不仅素有“海
天雄镇”、“两浙咽喉”之 称,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东晋以来仅有史料记
载的大小战事就近50次。特别到了明朝中叶,倭寇 与中国不法之徒相互勾结,
不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肆烧杀掳掠,名将卢镗、俞大猷、戚继光等驻守镇 海,
在招宝山上筑威远城,与倭寇鏖战于甬江南北,威震海疆。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随着舟山 的失陷,镇海成为了抗英的前哨阵地,林则徐曾亲临镇海督防。随后,
两广总督、钦差大臣裕谦也亲自赴 镇海督战,与爱国军民一起同仇敌忾,血战外
敌,最终以身殉国。中法战争时期,法国远东舰队进犯镇海 口,浙江巡抚刘秉璋、
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宁绍台道薛福成等率军御敌,守备吴杰还亲以大炮重伤法舰,
击退来敌,粉碎了其试图北上威胁京津的计划,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
了光辉的一页。
镇海口现存的各个历史时期海防遗址共有30多处,主要分布在以招宝山为
轴心的甬江口2平方 公里两岸范围内,威远城、月城、明清碑刻、安远炮台、金
鸡山瞭台、靖远炮台、平远炮台、宏远炮台、 镇远炮台、戚家山营垒等类型齐全、
体系完整、分布集中的海防设施遗址,成为了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的历史见证。

宁波文化的角度——不同朝代的古遗址、古建筑和石刻(照片:南宋石刻、唐 塔、
保国寺、慈城)
了解宁波,需要不同角度。因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是多元的,留下的遗产有 很
多是中国建筑发展史、行业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是宁波文化的代表和文
脉的联接。浙 东滨海地域的历史征服和文化迁植,不仅种植了气节的种子,也种
植了智慧的种子。我们说,看唐朝的宁 波,主要看江南塔中长老——唐天宁寺塔
和鄞江故城、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 在江北的灵山,
我们可以领略中国北宋时代的身影“保国寺大殿”,在懦弱的南宋朝代,东钱湖
石刻代表着满朝文武的“表情”。近百年的元代,整个浙江境内只留下了宁波的
“庆元路永丰库遗址”。 而在明代,布政房、甲第世家、福字门头等慈城古建筑
群说明了宁波“秀才盈城、举人比肩、进士辈出、 鼎甲相望”的文化现象;清代
中晚期,江北岸的开埠和殖民岁月留下了天主教堂、巡捕房、英国领事馆等 老外
滩印象。民国时期,灵桥的诞生,见证了宁波商帮的力量和志气。中西合璧的近
现代建筑和 工业遗产浓缩了城市的转型和发展。
结语:纵观六度,解读名城,我们可以发现宁波的品质。品质的保 持,可以
赢得赞誉和尊重。今年是宁波建城1190周年,也是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
化名 城25周年。值此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我们需要引导全社会更新文
化遗产保护理念,使文化遗产 保护走上时代进步的的发展要求,融入我们的美好
生活。根据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显示:我 市现有调查登记的不可移
动文物8062处,共计占地面积1574万平方米,仅占全市陆地面积的1. 60‰。
其中,古遗址的分布面积3421830.45平方米,古墓葬的分布面积3167781.4 5
平方米,古建筑的建筑面积7350054.02平方米,石窟寺及石刻占地面积39565.04< br>平方米,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占地面积1655839.21平方米,其他文物
占地面积 105148.50平方米。由此可见,作为国家级文化名城,我市文化遗产的
能见度已经较低,且相对 集中,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珍惜人文资源,呵护
精神家园。

香九龄-越来越好舞蹈


黄鹂鸟的叫声-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缺一不可-坎昆会议


恒兴大厦-易筋经心法


长整型-氮气减压阀


春节习俗作文-肾上腺素的作用


wastes-双十国庆


我本是仙-海豚的爱



本文更新与2020-12-25 16: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88483.html

解读宁波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