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大连海事大学地址孙正聿谈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27 16:05
tags:囿于成见

幽灵古堡-过河拆桥

2020年12月27日发(作者:贾瑞龄)
孙正聿谈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
一、文科研究的前提条件。

很多 人把文科想得非常简单。有些理科生就认为这个人脑瓜子不够用,比较笨,只会背,所以
他考文科去了。 文科不就是面向社会吗?不就是研究人吗?人不就是这样吗?社会不就是这样吗?
我们好多人都能够报文 科的博士了!好像看两本书就能够解决文科的问题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
搞文科比搞理科还要困难。 我把搞文科概括为8个字:“功夫、学养、悟性、境界”。没有专业系
统的“功夫”,没有广博知识的“ 学养”,没有很高的“悟性”,没有强烈的人格的魅力和“境
界”,文科是搞不好的。现在存在一个巨大 的误解,好像文科人人都能搞。我觉得搞文科是有前提
条件的。我把它概括为四句话:一套概念系统,一 套背景知识,一套研究思路,一套评价标准。

1、一套概念系统。什么叫做理论? 理论就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概念系统。不是概念
系统的不可能称之为一门学科、一种理论。所以 大家想一想,我们之所以能够叫做专业的教师、专
业的研究人员,我们所具有的别人所不具有的首先就是 一套概念系统。有没有一套概念系统是专业
和业余的区别。我经常收到业余的搞哲学的人给我寄来的他们 的研究成果,而且都比较自信,认为
他解决了全部的哲学问题。他首先缺乏的就是一套概念系统,没有这 套概念系统不可能是专业意义
上搞这门学科。“概念”与“名称”是有原则区别的。就像黑格尔所说的, 名称不是概念。大家想
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你是专业的?因为你操作的是一套概念;他是业余的,他操 作的是一套名称。
物质、意识、认识他什么都能跟你说,但是不知道概念的内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呢? 列宁说概念、
范畴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是具有丰厚的历史内容的。你比如说,“物质” ,看不
见摸不着,怎么还是“客观实在”呢?这就需要掌握蕴含在“物质”概念当中的人的认识成果。所
以掌握一个概念系统是极为艰难的。掌握的不是一套名称,而是一套概念。

2、一套背景知识。真正的概念是蕴涵着一套背景知识的。我最欣赏的是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说
法,哲学就 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哲学家必须通晓思维的
历史和成就,所以 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是一种思想性的历史,离开
哲学史没有哲学。为什么 在座的其他专业的老师们、同学们学了一遍遍的哲学,但并不理解哲学,
总是认为哲学“抽象”呢?就是 因为你不知道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都说了些什么。那你还说什么呢?
所以我认为所有文科科研,第一是表现 出来的东西,就是概念系统,第二是隐含着的东西,就是隐
含在概念之中的背景知识。比如说搞社会学, 怎么搞社会学啊?哈贝马斯、曼海姆都不知道,讲什
么社会学呢?谁不都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吗?其他 学科也如此。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我在讲所
有的问题时,如果讲的好的话,都能浮现出来众多哲学家他 们关于这个问题都怎么看的,然后我再
想出一个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是如此,我肯定想不出自己的想法。 马克思说,凡是人类具有的我都
要具有。所以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 背景知识是最关键的。文
科研究难是难在我们有没有下苦功夫去占有一套背景知识。我特别欣赏列宁说的 ,“不懂得黑格尔
的逻辑学就不懂得马克思的资本论,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 克思的”。
不懂《逻辑学》就不懂《资本论》,这就要求背景知识。列宁又追加一句话,“阅读黑格尔的 《逻
辑学》,是引起头疼的最好办法”。所以我在讲“哲学通论”的时候常常说一句话,懂不懂哲学就< br>是看你懂不懂黑格尔。如果你认为自己或多或少懂得了黑格尔,你就懂哲学了,如果你读黑格尔实
在读不进去,你确实还没懂哲学。我几乎每年都读一遍黑格尔的《小逻辑》。如果我们不占有这样
一套背 景知识,我们的研究又有什么根据呢?现在经常评奖、去掌握这些东西,是不一样的。自觉
和不自觉是不 一样的。黑格尔不是讲自在又自为吗,没有一个自为的过程,你总是自在,那你怎么
能达到自由的境界呢 这就是一个学习历史的过程。文科系的一个评价指标,在于这个系能开出多少
经典著作课。我印象最深的 ,高清海老师给我们讲《形而上学》,邹化政老师给我们讲康德的“三
大批判”,那就是不一样。我认为 一个文科系的水平是很好衡量的,你能开出多少经典著作来,不
用讲到什么水平,能开出多少来?如果没 有最基本的经典著作作为最基本的训练的话,训练不出应
有的文科人才。

3、一套研究思路。我们在研究过程当中应该自觉地形成一套研究思路,而不是随随便便进行
研究。我把 它叫做“三面向,三跳出”。文科的研究要面向本文、面向现实、面向自我。既要三面
向又要三跳出,那 就是面向本文与悬搁本文,面向现实与拉开间距,面向自我与跳出自我。这在我
的研究当中是最重要的一 种思路。首先必须面向本文,要多读书。理科不做实验就不要搞自然科学
了,文科研究如果不读书就没办 法搞了。这就是从自在和自为到自在又自为的过程,要进得去,要
出得来。我们的老师首先要进得去,还 要出得来。在和一些研究生讨论他们的论文的时候我深切地
感受到,看哪本书都觉得有道理,像鲁迅先生 说的那样,“被马蹄子踏了一遍”,却说不出东西来。
所以要悬搁,把读的东西放在一边,自己去想一想 。这是一种更重要的思想准备。第二要面向现实。
但是今天把“面向现实” 理解为仔细地看,认真地听 ,似乎看的是什么样,就是实事求是了。其
实不然。我们现在最重要的说法,叫做“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
“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的”。我们有什么样的理论才能看到什么 样的现实。真正的从实际出发要有
背景知识,所以又必须与现实拉开间距。我最近发表一篇文章,叫做《 哲学如何面向现实》。广义
地说,就是理论如何面向现实?只有和现实拉开间距才能深层地透视这个现实 ,才能理性地把握这
个现实,才能理智地引导这个现实。否则不就变成了一系列的抽象的表象了吗?像马 克思所说的
“混沌的整体的表象”吗?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就是既要面向现实又要拉开间距。最后,既 要面
向自我又要跳出自我,既不囿于成见,又不流于空疏。当然,研究思路非常之多,以后有机会,可< br>以再进一步讨论。比如说,我非常愿意用自己的一个比喻,文科研究需要三个东西,叫做“靶子”、
“灵魂”和“血肉”。首先文科研究要有“靶子”,你针对什么。许多博士生,说了半小时,就是
不知 要说什么,因为他没有针对性。为什么有些人写的书多而论文少?书把一个东西叙述清楚就可
以了,论文 却必须针对某种或某些观点,有针对性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文科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靶
子。有一些老师去 论证项目,我听来听去,就是没有针对性。说了一大堆,在说什么呢?你既不知
道现在存在的问题,也不 知道别人说的你什么不同意,那你说的是什么呢?第二就是“灵魂”。我
们有的博士生,用谁都听不懂的 话在讲一个尽人皆知的道理,我们应该用谁都听懂的话讲一个谁都
没有想到的道理,应该一句话就说明白 ,我一听,哦,是这个道理。伽达默尔讲五个字“合法的偏
见”,振聋发聩。我们所有的认识成果都是偏 见,又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都是合法的偏见。为什
么我们书多论文少呢?低层次的论文多高层次的论文 少呢?我觉得原因就在这,我们有没有一个靶
子,有没有一个灵魂。这是我要和大家交流的第二个问题的 第三小点,我们要有这么一套研究思路。
我们要想真正做好研究,还要有一套自觉的评价标准。

4、一套评价标准。很多人认为,文科这东西,天下文章一大抄。其实,我真的感到 ,行家一
出手,便知有没有,我不敢说自己是行家,起码通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基本能做到,如果 你
给我一篇文章,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档次。最近我们到省里评书,我们这几个人还不是一个学科的,给出一二三等奖,大家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我不否认现在存在一些负面的东西,但从总体上说,
还 是有它的客观尺度的。我把文科的评价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五个标准:解释原则的创新、概念
框架的构 建、背景知识的转换、提问方式的更新、逻辑关系的重组。我看到我们所谓的文科研究,
好多都是第五个 层次——逻辑关系的重组。表现在书上,都不是著,甚至都不是编著,而是编。书
是分三个层次的,不用 别人评,那出版社就给你评了,给你定位了,它是写某某著,某某编著,还
是某某编,是不一样的。为什 么叫编呢,因为你只是一种逻辑关系的重组,别人是那样叙述的,你
换了一种叙述方式。最难的是解释原 则的创新。我觉得一篇所谓的博士论文,你仔细看一下《中国
社会科学》的文章,或者看一看我们每个学 科一级学科的文章,比如《史学研究》、《哲学研究》、
《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 》等等,看一看这样的杂志你就清楚了,它要求的
是解释原则的创新,在座的还有我们搞科学哲学的老师 ,那就是拉卡托斯所说的“理论硬核”的改
变。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种自觉的标准意识,没有这种自觉定 位,我想,我们很难做高水平和高质
量的文科研究。这就是我和老师们交流的第一个大问题,关于文科研 究的前提条件。

二、文科研究的主要工作

虽然各 个学科区别非常大,但是,凡是面向人和社会的文科研究,我认为还是有某些共同的东
西。我把文科研究 的主要工作概括为: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创新理论思路,做出理论论
证。我这四句话都是有针 对性的,下面分别说一下:

1.寻找理论资源。这和我上面所说的前提条件是吻合 的,是一致的,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
前几天我和孙利天老师在一起聊,今年咱们的博士生招来以后,和 别的老师都通通气,今年的教学
方式应发生一些变化,就是迫使新的博士研究生寻找理论资源,这是一项 最基本的工作。我们很多
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没有做这项工作,指望当老师以后做这项工作是相当困难的 ,我深有体会。我
们当了老师以后,如果一年能够认认真真读完一本书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时候 我们买的书
多了,你只能说是翻一翻,真正下功夫学的不会太多,我觉得研究生学习就是寻找理论资源的 过程,
多读一点经典的书。我们老师也是这样,在寻找理论资源上下功夫。现在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
师在寻找理论资源上有一些偏见,表现在重洋轻中,很多人甚至公开标榜中文的东西我不看。我觉
得我们毕竟是在中国搞学问,洋的东西是应当多看,谁的外文越好,可能越便利些。但是如果从形
式逻 辑的角度说,外语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充分条件。这就表现在我们很多的研究成果上,
很少有人说 这个研究成果是引证了当代中国谁的研究成果。对于国内的学者,是你没有读人家的
呢?还是不屑于读呢 ?这是包括学风在内的问题。另一个是引传统的不引当代的,引著作不引论文。
那就要看我们看期刊看到 什么程度了。对期刊不了解的话,对研究的进程、动态、大家意识到的问
题你就不了解。所以我觉得这里 边有很多文章可做。怎么去寻找理论资源?寻找哪些理论资源?这
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但有一点是共同 的,没有理论资源就没有文科研究。

2、第二层意思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就是发现 理论困难。我们很多人的文科研究就是没看到理
论困难。没有理论困难,怎么会有真实的理论问题呢?我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说黑格尔是唯心论
者,就批黑格尔了,但是有没有人问一问:如此聪明绝顶的、博 学多才的黑格尔怎么搞唯心主义了
呢?我们如此平常的人怎么都搞唯物论了呢?那么,黑格尔是遇到了什 么不可解决的理论困难了
呢?如果你没有这么问,你研究的是什么黑格尔?你怎么能够理解那个唯心主义 呢?记得我在上大
学的时候,邹化政老师给我们讲“近代哲学统观”,他讲了一个逻辑的先在性问题。不 是时间先在,
先有地球后有人,这谁不知道?黑格尔说你这样的唯物论不过是一种表象意识,是一种让意 识沉浸
在物质内容当中了,而没有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去想问题,所以他自觉地去搞他的唯心主义了。所
以列宁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加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如果我们没有理解
这个问题,搞什么哲学?怎么能够理解哲学?如何坚持唯物论和反对唯心论?我常愿意举这个例
子,说 形而上学否认运动、变化、发展。能有这事吗?手一拍桌子,不联系?手一抬起来,不运动?
你从小到大 ,不发展?既然如此,怎么还有形而上学呢?列宁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
如何用概念的逻辑 去表达它。所以列宁最欣赏黑格尔的一句话,“从来造成困难的都是思维,思维
把不间断的东西间割断了 ”。这就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了。想一想,这才有哲学,才有
我们所有的理论啊!如果不是有 这样一种复杂的问题的话,为什么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呢?什么
是人文社会科学?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变 复杂。因为事情本来就是复杂的。和理科恰恰相反,理科是
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因为社会和人本来就是 复杂的。所以我认为,文科的东西是以寻找理论资源
为前提,最重要的是发现理论困难。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
都强调问题意识,你怎么发现问题?一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 ,就要么想找点热点、要么想找点冰点。
所以我说什么叫做博士,博士就是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 、坚持独立思考、进行课题研究。
发现不了理论困难,你说怎么提出问题呢?我们不仅得发现理论困难, 还必须把理论与经验的外部
困难转化为理论内部的概念之间的逻辑的困难。我们现在许多搞研究的同志, 把理论的外部困难就
自然而然地当成了理论内部的困难。这是理论研究的最大误区。看到理论和经验发生 矛盾了,认为
就是解决理论和经验之间发生的矛盾。其实,最大的困难是不能把外部的困难转化为内部的 困难。
如果你不能意识到理论的内部困难,就不可能有理论的创新。都想创新,最重要的是发现理论的内
部困难,那就要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了。

3、创新理论思路。我把哲学 的创新概括为三种:创造、创意和创新。理论叫创新,生命叫创
造,思想叫创意。没有生命的创造就没有 思想的创意和理论的创新。哲学、文学是一致的。没有生
命的创造想谈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有 这种自觉意识的话,确实有助于你做到理论创新。

4、做出理论论证。我认为我们 的文科研究当中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没有发现理论困难,
一个是没有做出理论论证。我无论是评项 目、评成果、提职、评书,特别是评书,最强烈的感觉就
是缺少理论论证。不是论著吗?不是论文吗?但 是就是没有论。甚至我们一些博士论文还这样写:
历史、现状、问题、对策。这是公文,不是论文。再看 我们所谓的书,编、章、节、目,就像毛泽
东批评的,1234,甲乙丙丁,ABCD,每个小目不超过 半页,多的不会超过两页,这样的书我不会看
的。这就是评书的标准。评书非常好评,先翻一遍,一个问 题不超过两三页,没有论证,只是叙述,
恐怕就不会是有学术价值的好书。公文是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论 文是把一个道理讲明白。都想当小
说家,小说最容易写的是故事,最难写的是细节。所以论文在于论证, 论证在于逻辑。所以我最强
调论文的逻辑之美。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 彻底,就能说服人。
这就是论证的力量。当我读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书,总是被巨大的逻辑力量所震 撼。我讲课特
别提倡不用讲稿,这样才有利于你进行论证。旁征博引也好,逻辑分析也好,是在论证我的 一个想
法或观点,而不是说大家看这个问题分大一、二、三、四,还有小1、2、3、4。就是全记住了 ,
有什么用呢?文科要达到的是一种境界,不是一种现成的知识。

三、文科研究的主体意识。

如果说前面我所讲的是技术性的、技巧性的、操作性的 一些想法的话,我所讲的这个第三点是
最根本的。也就是说我们文科研究最后搞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我们 文科研究的主体意识。

1、抑制不住的渴望。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文科研究?为了提 职?为了换钱?这是症结之所在。
文科搞的好不好就取决于此。爱因斯坦在《探索的动机》里讲有三种人 进行探索。这些天看在北京
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些著名的数学家都在数学中获得了美的心理体验。 常人看来一辈子陷在
枯燥的数字堆里,实在没意思,而这些数学家说,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不夸 张地说,我搞
哲学,我就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搞哲学更美好的事了。文科研究最根本的一点,一个前提 就是抑
制不住的渴望。什么叫做抑制不住的渴望呢?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你是要研究这个社
会、这个人类,如果你仅仅从自己的一己私利来进行研究,你不可能把问题看清楚。要跳出一己的
东西,从自己的社会责任进行文科研究。所以这种抑制不住的渴望首先是一种人文情怀,是一种关
怀人 类命运的一种渴望。第二种渴望是自我实现的渴望。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从教学说,我教故
我在,我教 书所以我存在吗!现在提倡教授上课堂,这是什么道理呢?不上课堂是什么教授呢?教
授不就是老师吗? 老师不就是讲课的吗?你的自我实现不就是在课堂上吗?另一个自我实现不就
是在你所写的论著当中吗? 我觉得这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把自己想清楚的道理要告诉给别人的
渴望。更深层的是一种审美愉悦的 渴望。别的高峰体验都没有比研究的高峰体验更使人激动。我在
自己的一生当中能够感到一种真实的高峰 体验,在研究当中发现了一个理论困难,而且试图对它做
出自己的理论论证的时候,所以我把它叫做一种 抑制不住的渴望。

2、为学术而学术的态度。我觉得任何一个口号的提出都应有它 的针对性。“为学术而学术的
态度”曾经作为一个很不好甚至是错误的口号来批评。为什么?因为要强调 为现实而学术,为政治
而学术。我想一下,我们今天作为文科的研究人员,我们多了为功利而学术,为宣 传而学术,为提
职而学术。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我想提倡“为学术而学术”,这包含四层意思:

一是职业学者的生活方式。你选择了一种职业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我 们选择了
文科研究,选择作为一个学者、一个职业学者而不是业余学者,你的生活方式就是为学术而学术 ,
就是通过研究学术你才存在的。

二是为学术而学术是一个职业学者的生 活态度。你怎么理解生活的?你怎么对待生活的?你是
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生活态度。

三是为学术而学术是一个职业学者的工作方式。这就更加切实了。怎么工作呢?为什么有这样
一句话呢?叫做“学术无禁区,宣传有纪律”。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我同意这句话。宣传总要有个
口径 吧。搞学术与搞宣传,你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工作方式、应有心态都不一样。要有一种自
觉意识,这 两个活不一样。为学术而学术,重要的是一个求真意识。我记得80年代中央领导在中
国人民大学与师生 座谈时有段话讲得非常漂亮,提出有四种情况文科应发挥作用。第一是我们也想
到了,我们也说了,我们 也做了;第二是我们也想到了,我们也说了,我们没有做;第三是我们想
到了,但我们既没有说,也没有 做;第四是我们既没有想到,也没有说,也没有做。这几句话说得
很好。对于我们文科来讲,我们能做些 什么呢?面对现实,没说的、没做的和没想的,那么我们的
学术研究的余地不是相当之大吗?当然,作为 人类文明的传承来说,就更有工作的余地了,为学术
而学术是我们的工作方式。

四是为学术而学术应该是我们应有的心态,没有这样一种心态做不了学术工作。记得八十年代
我正读博士的时候,研究生院组织讨论“红、黄、黑”,当官的路红通通,经商的路黄灿灿,搞学
问的 路黑洞洞,这样说来,谁都愿意红通通、黄灿灿,谁又愿意黑洞洞呢?那时是刚刚搞市场经济,
而我们今 天实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价值多样化了,我们做什么都能够得到这个社会的承认,而且
我觉得对于许多 人来说,学术的选择应该是你最好的选择。这种心态用我们哲学的话来说就是“平
常心,异常思”。许多 人把它颠倒了,为什么走火入魔呢?他平常思而异常心,生活、行为想的都
和别人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应 有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应有的心态,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
的。说起来容易,实际上是非常困难 的。

3、最关键的是这一点,要有难为自己的韧性,或者说要跟自己较劲。我认为 文科研究的过程
就是和自己较劲的过程。为什么文科研究会出现“三多三少”呢?教学多而科研成果少, 书多而论
文少,一般性的文章多而好的文章少。我觉得每个人自己也很清楚,“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很多人说过,隔几年看这篇文章看不进去了,也脸红了。这就是当时没跟自己较劲。如果当时跟自< br>己较劲,我觉得你对于自己写过的东西是非常珍惜的、亲切的,总觉得是很有价值的。你有套概念
系统、研究思路,什么都有了,关键是这个研究过程是不是和自己较劲了,和自己过不去了。我觉
得我能 做出一些研究成果就是不断地和自己较了20多年的劲!我自己没有印象是真正过个春节,
没有假日的概 念。总有一些问题萦绕在自己脑海里面。1985年我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了第一篇
文章,文章的题目 叫做《认识的内容和形式的二重性》,我觉得确实是个较劲的结果。教科书上说
了,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 的而形式是主观的。我要给学生讲课,我绞尽脑汁去想,如果内容要想客
观,形式能否主观?我要戴一个 墨镜,下面看的东西都是黑的了。我的主观形式是黑的,意识内容
能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吗?可能吗?所以 我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就没有内容
的客观性。这就是较劲的结果,非较这个劲不 可。我从1986年开始,到了1987年底,写完了《从
两极到中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之所以有比 较大的影响,被许多杂志转载,就是用心的结果。我
就看到无论是哲学研究还是现实生活,我们总是两极 对立、非此即彼。一研究哲学就是唯物论、唯
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把哲学的派别冲突简单化了,也 就把哲学庸俗化了。那么马克思的实践
转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解决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它超越了 两极对立的模式,它中介化了。
我写的博士论文叫做《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我就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 ,因为谁都承认辩证法是
批判的,大家都说辩证法具有批判的功能,而没有人触及到辩证法本性上就是批 判的。辩证法只能
是批判的,不能是非批判的。我就和自己较这个劲,为什么辩证法是批判的?那个形而 上学怎么就
不批判呢?憋了一年半,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恩格斯的一段话,谁都看过,但是没和自 己较
过劲,看过和没看过一个样。所以光读书是不行的,你得有问题。恩格斯讲过一段话,“我们的主< br>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此二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
致,这是我们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那么也就是说,无论在我们研究当中还是生
活当中 ,我们都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当作一个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正是把这个不自觉的和
无条件的前提 当作一个批判和反思的对象,所以辩证法才在本性上是批判的。我觉得这篇论文还是
很有价值的,确实解 决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因此迄今为止有些同志回头还说,你写的最深的书是你
的博士论文。我觉得当代中 国哲学最重要的问题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教科书模式的问题就在
这里,哲学改革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和自己较
了几年的劲。我想我初步想清楚了这个道 理,这就是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形成关于整个世
界的全部思想,而哲学以科学提供的关于整个世 界的全部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科学是形成
关于世界的思想,而哲学是对科学所形成的思想的反思 ,因此哲学是一门反思的学问,也就是思想
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所以说,只有当哲学无家可归的 时候,哲学才真正地四海为家。只有
当哲学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被驱逐出了自然领域、被驱除出了社会历 史领域,又被现在的思维科学
驱逐出了思维领域,才有了今天的四海为家的哲学。这就是当代的哲学范式 的革命。这是我举的例
子。我觉得我能写出任何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和书的话,我都和自己较劲。

4、最后一点,美的心理体验。正是因为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有一种为学术而学 术的心态,
有这样一种和自己较劲的韧劲,才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在研究的结果中感受到的不是一种痛苦 ,而
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常人所难以体会到的这样一种美的体验。《现代交际》曾约我写一篇短文,我< br>写了一篇《找感觉》。所有的感觉都能感受到人生的喜悦,但不会有我们这样一种创造的心理体验。
别看歌曲中唱“跟着感觉走,紧拉住梦的手”,但人的最大的幸福是“跟着理性走,紧拉住哲学的
手” 。的确是这样,理论研究能感受到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美的喜悦。马斯洛说过,人的需要有不同
的层次:生 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而审美需要才是一种真正的自我
实现。我想我们在 文科的研究当中,如果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有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态度,有
一种跟自己较劲的韧劲, 能够达到一种美的心理体验,那么我们的人生和工作就是快乐的

林智文-仕途沉浮


变质处理-米多


烧火佬-心存感恩的经典语句


奥斯卡王尔德-人来人往歌词


大丰收香烟-三态缓冲器


平潭坛南湾-300搜


凤凰综合网-铝表面处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双人过山车



本文更新与2020-12-27 16: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89792.html

孙正聿谈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