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英语a级考试通天下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地之变成一家之言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27 19:53
tags:成一家之言

笨鸟先飞-苏联共产党

2020年12月27日发(作者:梁辉)

通天下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地之变成一家之



作者:陈刚

学海1996年10期
校完阿奇·巴姆的《比较哲学》一书译 稿,掩卷沉思,觉得
应当为这位智者写些什么。阿奇·巴姆是早已成名的美国著名哲
学家,曾与 我国老一代学者方东美先生有过交往。巴姆先生知识
广博,成果众多,是著作等身的人物,在很多领域都 有建树,早
在50年代就曾先后出任国际比较哲学学会和国际系统哲学学会主
席,足见其在国际 学术界之地位。近年来巴姆先生年事已高,但
仍笔耕不辍,常有引人注目的新作发表。1994年他以8 7岁高龄来
华访问,与我院哲学所作多次交流,并商议建立巴姆比较哲学研
究室,推动我所的比 较哲学研究,我译的《比较哲学》,就是我
们合作计划的一部分。
《比较哲学》一书篇幅不过 百页,翻译成汉语只有数万字,
但却浓缩了非常多的内容,比较哲学的性质、地位、功能和标
准 ,东西方哲学的特点与差异,乃至建立世界哲学的构想,统统
在这位哲人考虑之列。该书语言凝练,分析 深刻,意见独到,非
常有参考价值。时下国人时兴研究比较文化、比较哲学,但西方
的比较哲学 著作介绍起来还不多,有也枝枝节节,缺少总体的了
第 1 页 共 1 页

解, 巴姆这本书的翻译出版应当说填补了空白,或至少对我们从
新的视角把握东西文化大有帮助。当年太史公 写《史记》宗旨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巴姆的比较哲学理
论似可以说是 “究东西之际,通天下之变”,而他的世界哲学构
想可以说“成一家之言”。
究东西之际巴姆的中、印、欧哲学比较
究东西之际,即考虑东西方文化特别是东西方哲学之差 异是
巴姆比较哲学研究之重点,也是他的论著中新论迭出、颇有启发
意义的一部分。
然而,东方与西方,在巴姆眼里始终由三大主要文明所构
成;印度、中国和西方,其中亚洲有两个。因此 巴姆不同意把中
国和印度简单归于东方文明,与西方比较。相反,他认为中国和
印度迥然不同, 本身就有独立自在的价值,与西方文明遥遥相
对,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因此 比较
哲学最基本的内容应是中、印、西文明比较。其中西方文明以古
希腊和古希伯来文明为源头 ,中国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印度则
以佛教、婆罗门教为主干。
上面的简单叙述包含了巴姆比 较哲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东西方文明有三个主要的文明而不是两个;二是比较主要比
较 文化差异而不是相同,虽然他认为人类的同远大于异,但既然
进行比较所重视的还是异而不是同,否则各 文明没有独立自在的
价值了。
第 1 页 共 1 页

巴姆东西哲学比较还有两个基本的原则或理论前题。
一是任何概括都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不可能在历史上始
终如一。
二是比较应尽可 能平等和公正。不要拿自己的东西来套别
人,评头论足。如西人用自己的理论比较东方人的实践,易觉得
他们的实践显得欠缺;而东方人用自己的理论来衡量西方,就会
觉得是堕落,因此应尽可能平等 比较。
但巴姆深知这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在书中就谈到这样
一件事,一次在印度的山特 涅肯作讲演,当时他力图表现得客
观、公正、全面,尽可能详细列举各种观点,而不轻易贬褒。但
一位印度人提醒他又长又细的条目表正显示出西方的多元理想特
征,而一位视万有为一视自我为婆罗门 的印度人不需要这样一个
表格。巴姆发现自己“无意中表现出一种典型的西方偏见”,
“至少我 试图超越我的文化的理想是失败了。”〔1〕
是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必然属于一定的民族和 文
化。即使力图客观公正的比较哲学家也如此。巴姆的东西方哲学
比较正反映这一特点,他的比 较围绕两个基本的部分展开:意志
和理性。
意志和理性是西方文明的基本范畴,甚至可以说是 两条主
线。古希腊哲学家探讨理念、形式、万物之原型和逻各斯,科学
家创立欧几里德几何学, 盖仑的血液循环学说,还有构建民主制
度,航海经商殖民,无不表现出强烈的理性主义精神。另一方面< br>第 1 页 共 1 页

早期古希腊丰收后狂欢纵欲的酒神精神又表现出重视意志与 欲望
的另外一种倾向。基督教君临西方精神界天下以后意志主义占了
上风,但不是人的意志,而 是神的意志,保罗、奥古斯丁都宣扬
上帝的意志高于一切,普通人只有诚恐惶恐、虔信上帝,理性与欲望都受到抑制。启蒙运动使理性主义抬了头,科学革命使普遍
主义、决定论盛行,也促进了理性主 义的发展。但19世纪浪漫主
义的发展又使意志占了上风。至本世纪初,尼采价值重估,叔本
华 把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思想重新受到重视,弗洛伊德的思想
更风行一时,重视意志和欲望的非理性主义 大有压仰理性主义之
势,但理性主义也不示弱,科学、民主、自然法等仍构成社会结
构深处的精 神支撑。这就是几千年来西方历史的大体情况。巴姆
先生围绕“意志”与“理性”比较东西方哲学可以说 是抓住了要
害,但同时也表现出典型的西方立场,因为无论印度还是中国都
没有西方式的“意志 ”与“理性”概念,当然思想还是有的,惟
其如此,其比较的角度与结论常有我们意想不到之处,颇堪借
鉴。
关于意志,巴姆先生的概括是:欧洲人鼓励欲望, 印度人抑
制欲望,中国人接受欲望。欧洲人鼓励能动,印度人鼓励被动,
中国对两者都需要并依次接受。欧洲人把进步理想化, 印度人把
永恒理想化,中国人把现在指向理想化。欧洲人倾向于改变事
物 ,印度人倾向于将变 化视为幻觉,中国人视变化为自然。欧洲
人把商品生产理想化,印度人把无所眷恋理想化,中国人把享受
第 1 页 共 1 页

人生理想化。欧洲人把他们任性的理想设想为上帝的特点, 印度
人把他们无意志的理想想象为 无相梵,即无差别的存在,中国人
把他们自愿的理想描绘为道。
如巴姆所言,这些概括过于简 洁,但还是抓住了持久性要旨
的某些根本东西,许多世纪以来它们参与范畴人的精神。总的说
来 ,西方人外向、能动,重视欲望和欲望的满足,为此倾向于改
变事物,追求进步,并发展生产,以把生活 搞得更好。而印度人
则抑制欲望,因为欲望在他们看来就是恶,摆脱一切欲念,心如
止水,一片 沉寂,才能进入理想的无差别境界,是为涅槃或无相
梵。中国人则是自然主义,接受自然所发生的一切, 不反对也不
去改变,而注重享受现在的时光,注重与自然,与周遭的一切和
谐相处。
因此欧洲的理想人物是个生产者。他可是一位农夫、一位木
工、一位工具制造者、一位科学家或士兵,他 并非全知全能,但
在他的领域他是行家里手。技术、知识和效率是他的最高德行。
而印度的理想 人物是一位行瑜珈者,他沉思冥想,解脱一切欲
念,达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界。中国的理想人物则 是一位
自然主义者,他顺应自然的本性,同时又遵循自己的本性,重视
享受现在。
关于理性,巴姆先生认为:欧洲人把理性理想化, 印度人把
直觉理想化,中国人则接受领悟;欧洲人把实在主义理想化, 印
度人把主观主义理想化,中国人则接受分享。
第 1 页 共 1 页

为何把理性理想化呢?因为在西方人看来,理性是理解能
力,也是方法。如果我们了解某物的性质,那 么就能预见它怎样
运作并避免可能产生的灾难,并尽可能用之造福。相信我们预测
事物性质的理 解能力是可以理解的,而理解的也就是合理的、理
性的。巴姆指出,为寻求理解,常运用分析的方法,对 事物各组
成部分作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样的研究诚然细致,但生命消失
了,生命不可能由已分割 的部分重新聚集而成。
印度人把直觉理想化则抓住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既快又
好,没有中 介步骤的干扰,至少在印度人看来如此。
接受领悟则把事物既当整体,又当作部分,既确定又不确定,既变化又长久。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小道,同时又体现大
道,因此应接受和领悟而不是干预它。
巴姆进而从形上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些特征进行探讨。把
理性理性化就是认为有限与确定比无 限和无差别的东西更真实,
一物的部分比整体更真实,当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个例外。印度
的无 相梵学说则相反,无差别的存在被当作唯一真实的东西,其
它都是幻象。中国思想则既接受部分又接受全 体,既确定又不确
定。每个事物的本性不仅有其全体,而且每个道都包括其对立的
部分阴与阳, 它们相互区别,但又不可分离。巴姆指出:“中国
人倾向于把不太清楚的区分理想化,既没有把对立面理 想化为无
共同之处,因为它们共同分有道,相互间又部分的不确定,又没
有把共有的对立面本身 的区别加以净化这样的观点理想化,他们
第 1 页 共 1 页

发现自己接受了 一种‘既又’逻辑:每一事物不仅仅存在,既有
阳又有阴,其本身可区别于它们,但又没有完全区别于它 们,而
且每个对立的部分都有自己的对立部分,如八卦图……再次应用
了‘既又’逻辑。”〔2 〕
巴姆对中国思维方式特别是“既又”逻辑的方法论研究颇值
我们重视。在巴姆看来,西方思 维方式的特点是:或者a或者非
a,但不能两者都是,排中律界限分明。印度的思维方式是:既不
是a不是非a,又不是既a又非a,也不是既不是a,又不是非
a,四角否定净化一切界限。中国思维 方式特点是:“既又”逻
辑,事物之间有区别,但不是很清楚。应当承认,巴姆的分析还
是很有 道理的,我们老祖宗的思维方式的确是左右兼顾,面面俱
到,无一遗漏,但就是有些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不置可否。这
样一种思维方式用于行为处世难免圆滑世故、锋芒不露,但对认
识事物说来却无 确定性和针对性,让人无所适从。直到建国后我
们还常在某些领导人的讲话看到“既又”逻辑在流行,既 要这
样,又要那样,看似全面周到,其实意义不大,至少从西人眼光
看,没有什么信息量,等于 没说。如何做到“既与又”,语焉不
详,无确定界限,全凭个人把握,对指导实际工作意义不大,领导却很容易推卸责任,因为说“既与又”总是很容易的。
而西方追求确定性,追求差异、追求把握 现象之后的实在与
规律,促进了科学的兴盛和理性主义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要补
的课还很多。
第 1 页 共 1 页

必须指出,巴姆的分析实际上是以西方的理性主义为参照 系
的,他用西方的“理性”概念对应印度的“直觉”和中国的“领
悟”,即表现出这一特点,因 此巴姆的分析如他自己所言,难免
表现出他的西方偏见,尽管他力图少些。他的理性参照系主要是
近代西方理性,因为理性主义兴盛在西方主要是科学革命和启蒙
运动以后的事。而他用以比较的东方则 停留在古代,如印度古代
佛教、中国道家和儒家学说,这也同他对东方了解不多有关,特
别是对 中国了解其实很有限,主要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冯友兰
的《中国哲学史》,还有《易经》与八卦,而《 道德经》以后
2000多年中国历史他不甚了了,所以看他谈中国哲学和中国文
化,常有雾中观 花之感。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一直停留在内部,反而对许多东西熟视无睹,而一个 站在外
部立场,特别是站在西方理性主义立场的哲人用比较哲学的眼光
对我们的东西重新打量, 反而可能得出一些新颖和意想不到的结
论,对中国思维方式“既又”逻辑的分析既是一例。作为中国人< br>我们也许以后仍很难避免使用这一方式,但无疑应该慎之又慎,
否则帮不了什么大忙,反让西人嘲 笑矣。
通天下之变巴姆的比较哲学理论
刚才主要介绍巴姆的东西方哲学比较,并作简单评述 ,下面
从理论层面即一般意义上谈一谈他的比较哲学理论。
在巴姆看来,比较哲学是什么首先 涉及对哲学是什么的看
法。他认为哲学至少包括6个基本的组成部分:问题、看法、方
第 1 页 共 1 页

法、活动、 结论与影响。问题主要是关于自我、社会与宇宙及其
相互关系的性质、起源、发展与未来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努
力产生各哲学学科。而哲学作为对智慧的 热爱产生于人的信念受
怀疑之时,“思考何种观点为真,愿意虚心接受任何正确的观
点,愿意接 受经验和理性的指导,以及既考虑选择的可能性又在
缺少足够的证据之时搁置判断,都是哲学态度的组成 部分”。用
哲学的态度与方法解答哲学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就是哲学的。这样
的有关人生、社会和 文明结论、活动、方法、态度和问题的影响
也许是哲学之为哲学的最有意义的部分。
比较哲学 是此意义上的哲学。一方面,它的问题如哲学其他
部分一样,探讨自我、社会与宇宙的性质,探讨认识、 存在和价
值的性质;另一方面它对比较的特殊关系产生一些特殊问题。巴
姆认为,比较哲学在最 低意义上包括对世界主要文明观点的比
较,在最高意义上包括对所有文明所有观点的比较。巴姆自己是< br>在前一种意义上即比较印度、中国、欧洲三个主要文明意义上进
行自己的比较的。
巴姆 认为,比较哲学有自己的主题,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历
史和标准。例如,它能够为概括各主要文明流行趋 势提供证据支
持。一位比较哲学家可通过对其他文明哲学的比较达到对自己文
明哲学的新理解, 而各文明的哲学也可以说具有一种互补的性
质。因为比较促使各文明哲学相互激化,能够对许多问题获得 新
的洞见。如巴姆所言:“当我们在得出结论时能够把越来越多的
第 1 页 共 1 页

因素考虑进去,我们观点的正确性就会增加。当我们从更多文明
更多哲学家的著作中 获益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实现对事物本质的
更充分理解呢?”〔3〕
巴姆在考察比较哲学的历 史和标准时尽可能列举各种观点,
广引博证、材料丰富,当然仅限于英语出版物,但所列“标准”
却来源广泛,几乎包括了所有可能被当作标准的标准,并设身处
地阐述其成立理由,从此角度看似可说 是“通天下之变”。
关于比较哲学的标准巴姆列举了9个,并都作了具体阐释。
以自己的哲学 为标准;无标准;以普遍特征为标准;以独特性特
征为标准;以经过选择的特征为标准;理想的标准;以 所有特征
为标准;以发达的世界哲学为标准;以以前比较过的特征为标
准。
以自己的 哲学为标准从大众角度看是个常见的方法,既使是
熟悉很多哲学的比较哲学家其固有的习惯与信念也难以 改变。
“因为他的哲学信息与习惯是一个更大存在与习惯复合体的组成
部分,已经与他的语言结 构与内容、他们社团中的大多数、受文
化制约的社会交往类型融合到一起,他根据它与他人发生联系,< br>还融合到他的自我概念,他关于安全、尊重、友谊与成功的希望
与恐惧之中。他们兴趣在于以所接 受的信息为真理”。〔4〕但一
个人不能过于武断和自信, 否则不可能从比较哲学中得到任何东
西。当然,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好奇心并愿虚心考察其他哲学主
第 1 页 共 1 页

张,直到得到更充分理解的洞见,那么他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
切,虽然他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观 点作出判断。
无标准是相对主义观点,包括文化相对主义、个人相对主义
和时间相对主义。文 化相对主义认为每个文化都是自己判断的基
础和标准,没有所有文化的共同标准。个人相对主义认为个人 独
一无二,因人而异,因此没有共同的标准。巴姆列举了洛克经验
主义和宗教改革的例子,认为 这种观点对比较哲学家而言提供的
希望比文化相对主义要少。时间相对主义认为每个人的经验都是
当下的,过去的已不存在,未来还没出现,关键是把握现在,如
禅宗瞬时学说和存在主义。从此角度看 不存在什么标准。
以普遍性为标准与以独特性为标准则分属两端,一抓住同,
一抓住异,殊途 而同归,不过哪些特征具有普遍性,哪些具有独
特性的问题却悬而未决。以经过选择的特征为标准重视历 史情境
的选择,但历史情境乃至文化是个复杂的格式塔系统,在此情况
下比较哲学家所面临的任 务是对系统加以比较而不仅仅比较孤立
的特征。那么一位比较哲学家就会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同与异交< br>织的复杂迷宫,它使实现一种清楚而系统比较的理想显得渺无希
望。
理想的标准是超越 自己的文化,以公正的立场考察世界所有
哲学。但如前所言,巴姆先生在印度作一次讲演时发现这样的想
法近于空想,至少他自己的努力是失败了,尽管他力图做到这
样。他不得不提出一个更大胆的设 想,把那些有可能成为比较哲
第 1 页 共 1 页

学家的儿童送到各主要文化 的本土培养,这样他们就能超越一种
文化的局限和偏见,在长大之时作出自己的新的融和。可是没有一位哲学家是在儿童时期就预定身份而有意培养出来的,特别在
当今分工复杂、职业丰富多彩而哲学 日益清淡的时代,这个想法
更近于奢想。
巴姆又提出以所有特性为标准,以以前比较过的特征 为标准
和以发达的世界哲学为标准三种可能的设想,可是如果以所有特
征为标准实际上等于无标 准,没有意义。何况把握所有特征在技
术上也不大可能,以以前比较过的特征为标准相对说来更确定一< br>些,但所有比较过的特征不加选择统统接受,跟上一种情况也差
不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以发达 的世界哲学为标准是一种非常
独特的看法,以未来希望出现的一种理想为标准,至少是一种美
好 的向往,对此下面还讨论。
总之,所有可能列举的标准巴姆都列举了一遍,并力图加以
理解, 他这样做并不是赞同这些,而只是想穷尽各种可能性,这
又表现出他的西方特点。那么,他自己有没有倾 向性意见呢?可
惜语焉不详。他似乎赞同理想的标准,即超越自己文化的偏见公
正地考察所有哲 学,但他同时又承认难以做到。在谈到第9 个标
准时他说已提及每种设想都值得一提,都对整个景况作 出了某些
贡献,除了无标准的设想。但这样说等于没有自己的标准,这是
我们多少有些遗憾的。
成一家之言巴姆的世界哲学研究
第 1 页 共 1 页

现在我们简单 讨论一下巴姆先生的世界哲学构想。这个构想
是巴姆比较哲学思想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是巴姆先生自 己最
珍视和最富有创造性的一部分。
巴姆先生晚年用很大精力通过他的世界哲学学说,表现出 一
个学者的人文关怀、超越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这是很令人敬佩
的,不过关于世界哲学,他另 有专著,我们这里所涉及的只是他
在比较哲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仅此也是需要加以介绍
的。
所谓世界哲学,在巴姆看来,“是那些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
思想,因为它以内在地一致于 人类本性和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这
个世界为基础,它将包括一些体现于各文明的文化之中的理念,
但只是一些。”〔5〕那些错误的理念当然不在其中。
巴姆设想,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个大综合,建立 世界文化,世
界哲学。从此热忱的理想出发,巴姆先生对西方文明长期以来灵
肉二分、二元对立 的状况以及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深为不满,对
中国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却分欣赏。1994年他 在与我所
的学术交流中明确表现出这种态度,曾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在
1995年出的《比较 哲学》修订版中他增加了附录“比较哲学与世
界哲学”,不仅表述了他的世界哲学理想,而且提出了一些 具体
的方法与步骤。他提议美国国家大学建立一个专门的世界哲学研
究所,“来寻求发现所有人 都赞同的那些思想”。
第 1 页 共 1 页

他的4点设想是:寻求发现普遍同意, 确认为理解人性所需
要的所有思想,包括完善人类幸 福的方式。对那些认为自己具备
世界哲学资格的哲学进行测试。设立展示人类各民族历史文化传
统的展览馆,以防止文化上的种族灭绝。尊重文化差异, 除非证
明它们有害于人类福利。
也 许有人对普遍同意是否可能提出疑问,巴姆认为人类本性
是相同的,所有人关于这些普遍人性肯定有某些 信念是相同的。
如每个人都吃喝穿住等。这些方面的一致容易确认,不容易的是
文化上争端难决 。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共同的东西,巴姆尝试概括
了三个普遍同意:用爱心化解仇恨;待人如己;勿有非份 之想。
不难看出,巴姆所列举的三个普遍同意分别是西方基督教、中国
儒家、印度婆罗门教的基 本原则,巴姆的比较世界哲学构想显然
想综合三大文明的成果。
但是,这样的概括未免过于抽 象,姑且不论它们是否能代表
三大文明的基本精神,即使能够成立也由于过于抽象而很难产生
多 少实际的用处,至少,意图综合各主要文明的世界哲学宏伟大
厦很难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巴 姆设想在普遍同意的基础上构建世界哲学,胸怀和眼光都
非常阔大,令人尊敬,但似乎带有相当的空想色 彩,甚至也可以
说是笔者所见的当代最具乌托邦色彩的学说。世界大同,可以说
一直是人类的美 好理想,但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一直是充满着矛
盾和差异的,理想的冲突与不一致似乎比一致更是历史的 主线。
第 1 页 共 1 页

这也不全是坏事,个性、差异与多元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不竭动
力,相反,整齐划
一、 天下一统反易造成僵化与停滞。当然对差异也不能强调
过甚。因为不一致所带来的流血杀戳给人类造成的 损失也最大。
无论如何,天下定于一多少是空想。如果有英雄人物出来靠强力
强行推行一统的理 想,反易造成暴政和恐怖。这是为多少历史证
明了的。
从西方历史的角度看,巴姆的设想并不 是主流,占主流地位
的是个人主义,多元化的思想,巴姆在谈到西方哲学特点时所说
的差异与确 定特征也说的是这个情况,特别自宗教改革、启蒙运
动以来个人主义、自我主义发展过甚,造成很多混乱 与冲突。在
此意义上巴姆的世界哲学构想可以说是一副解毒剂。而他关于综
合东西文化所长的主 张也可激励我们在未来的世纪去完成更有超
越意义的融合和创造。从此角度看巴姆先生的研究永远具有不 可
磨灭的价值。
祝巴姆先生健康长寿!
注释:
〔1〕巴姆《比较哲学》1995年修订版,世界文库出版,第
37页。
〔2〕同上第
68、69页。
〔3〕同上第12页。
第 1 页 共 1 页

〔4〕同上第26页。
〔5〕同上第页。
作者介绍:陈刚 江苏省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第 1 页 共 1 页

600字的作文-机器王国


贫困生证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西师出版社-观潮译文


985院校-xplay3s


google翻译api-江苏数学


读书交流会-燕昭王


南京的大学排名-深紫外激光器


一锤子买卖-shakeit



本文更新与2020-12-27 19: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89950.html

通天下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地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