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金陵酒肆留别新高考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卷附答案解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29 13:22
tags:纪录片高考

两用包-不可复制的恋人

2020年12月29日发(作者:盛娘)
新高考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纪录片因其生动直 观、真实客观等特性,一直被视作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硬通货”,
是向国际社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最佳载体之一。如何创新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更好展示中
国形象,在刚 过去的几个月里,有了最新的实践成果。
今年是中国与匈牙利正式建交70周年,为纪念两国70年 友好交往而制作的专题纪录片《光阴的故事——
匈牙利篇》播出后广受赞誉。其实,在共同纪念友好建交 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总能看见《光阴的故事》系
列作品。“老挝篇”献礼中老建交55周年、“哈萨克斯 坦篇”献礼中哈建交25周年、“柬埔寨篇”献礼中柬建交
60周年、《光阴的故事》已成为塑造中国与 世界各国之间共同记忆的重要品牌。
在“纪录+”的产业趋势下,更加多元的节目元素被纳入中国故 事的话语架构中。全球首档跨国联合制作职
业体验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用纪实的节目形态,搭建符合 年轻人欣赏习惯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在双
向对话的叙事视野下,用异国青年的职业体验、文化碰撞展现 年轻中国的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故事的内涵外延已极大地丰富扩充,不仅仅局限在展示中国 自身,而是在中国与世
界联系不断深化的时代潮流下,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人文汇集之地,创新借 鉴其他节目形态,扩展记
录边界,展现当代中国的生动故事。
(选自2019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作为中国故事最好的载体,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主旋律纪录 片讲好中国故事。“每当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时刻,创作和推出有时代担当精神的纪录片,再现
历史沧桑 ,传承民族精神,表达国家话语,传递中国声音,这是我们纪录片的历史责任。”中央广播电视总
台央视 科教频道代表、著名纪录片导演闫东通过讲述《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拍摄历程,来分享他讲好中国
故事的 视角。《我们走在大路上》以中国风格、国际视野,通过沉浸式的纪实影像和镌刻新中国时代烙印
的人物 故事,直击观众的心灵。它讲述了约120个共和国红色经典故事。“这几年的创作经历让我最大的感
悟 是,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是能够体现出
人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这是中国纪录片人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纪录片能够大踏步走向国际
舞 台的底气。”闫东说道。
寻找有“全球普适性”的故事。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进行世界化传 播?德国纪实娱乐公司的总监帕
特里克·霍若表示,无论什么样的国际合作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就 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故事是
我们共有的语言,故事很容易在文化与文化之间传递。”帕特里克· 霍若指出。这个故事必须是与众不同的、
非常典型的、有全球吸引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有国际号召力 和吸引力,有共性,有全球的普适性,而
且在全球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相关性。哔哩哔哩纪录片出 品部制作人张博表示,他们 正在创作“网
生新派纪录片”,其中有不少中外合拍的优质作品,在平台上 大火。第一部合拍作品《未至之境》是个典型
例子。“网生纪录片在保留纪录片真实内核的基础上,让纪 录片的形态更加丰富多样,不拘一格,表现的手
法会更加接地气,会更加关注观众们的体验和感受。”张 博表示,这种形态也在国际上受到欢迎,为合拍片
助力。
(选自2019年12月12日《羊城晚报》)
材料三
谈到世界电影票房冠军,也许你 脑海里会马上跳出许多美国好莱坞大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国

1
产纪录 片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一是2017年的《二十二》,约为1.7亿元人民币;另
一个是2018年的《厉害了我的国》,票房约为4.8亿元。
据新出炉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 告2019》透露,10年来,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投入和生产总值均逐年增
长,从2009年5亿元人民 币起步,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规模10年间增长了12倍。据不完全统计,
2018年中国纪录片 生产总投入为46.02亿元,同比增长16.4%;生产总值为64.45亿元,同比增长接近7%。
2009年以来,中国累计出品纪录电影286部,2018年生产纪录电影57部,16部在院线上映,半数以 上为
社会现实题材,累计票房5.26亿元。
如今,中国纪录片有三大主题称雄,分别是改 革开放、历史文化与美食。《舌尖上的中国》诞生的2012年
为品牌元年,由此开启了美食纪录片热潮 。2018年,腾讯视频出品的《风味人间》以矩阵方式进行传播,
获得超过10亿次点击量。哔哩哔哩 播出的《人生一串》也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文化纪录片引发大众关注,
《如果国宝会说话》以轻盈的姿 势讲述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宝,贴近时代;《历史那些事》则以另类视角重
新诠释历史,既有热赞,也有争 议。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看来,中国纪录片发
展是政策、平台与市场合力的结 果。
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令人振奋,但同时也要看到,年轻一代的纪录片观看方式已然改变,网生代正 在或将要
成为主流受众,互联网思维将影响纪录片的未来。短视频最近两年的爆增长,令人瞩目。纪录片 的文化价
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了很大挑战,如何建设纪录片良性文化生态成为业内人士的新课题。更 重要的是,
纪录片常常被看作国家的相册,纪录片代表中国声音走出去的力度越来越大,将承担更重要的 角色,期待
纪录片人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
(选自2019年11月20日《解放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纪录片是一种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形式,具有生动直观、真实客观等特性。
B.主旋律纪录片就是讲述红色经典故事的、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
C.中国国产纪录片《二十二》和《厉害了我的国》分别获得2017年和2018年世界电影票房冠军 。
D.当前,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短视频很大挑战,纪录片的文化生态也已经恶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专题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已成为塑造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共同记忆的重要品牌,播出后广受赞誉。
B.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将多元的节目元素纳入国故事的话语架构中,展现了年轻中国的形象。 C.文
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轻盈的姿势讲述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宝,既受到热赞,也存在争议。
D.纪录片常常被看作国家的相册,是中国声音的代表,所以纪录片人应该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 。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纪录片《淮海战役启示录》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B.纪录片《我们的男孩》从一段六十年的感恩回馈中,娓娓道出中俄两国跨越时空的友好情谊。 < br>C.纪录片《长江之恋》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展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下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 展。
D.纪录片《思想的田野》直观呈现各地践行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实践。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中国纪录片应如何向国际社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材料一

2
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公众喜爱的文化“打卡”地,一些精品大展现场经常出现排长队的景象。但是线上展 览
的观展热度似乎远远不及线下。是什么阻挡了观展热情?
首先,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欣赏 文物、浏览展厅,与身临其境面对实物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震撼是不
一样的。线上展览受到观展设备 、展示程序、网络环境等因素影响,操作不便捷、画面不清晰、切换不流
畅,都会让观展体验大打折扣。
其次,线上展消弭了空间感,也隐去了观展同伴,参观者难以直观地感受展厅布置的精美、展线设计的巧
妙,在观展过程中也没有伙伴可以交流,相应地减少了一些乐趣。
线上展览存在不少局限, 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它在云端持续开放,没有闭展时间,让亿万观众可以随时
随地自由参观。借助先进 的数字技术,文物图像可以多角度清晰显示,让观众看到一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
独自观展省去了排队、 拥挤的烦恼,能让人更专注地欣赏文物。
线上展和线下展在很多方面都有显著差别,因此,线上展不 应是简单地把线下展览搬到网上,而是要对展
览进行延伸、拓展,甚至“再创作”。从三维到二维,少了 空间的束缚,线上展览可以打破原有展线设置,
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展线路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线下 展览无法实现的检索、细读等功能,在网络平台
都可以实现,以更好地满足文博“发烧友”(线上观展核 心人群)的需求。
线上展览还应在增强互动性上做文章。博物馆要改变“我展你看、我说你听”的传 统思路,让观众更多地参
与其中。线上展可以借鉴网络游戏的方式,带给观众生动有趣的体验。今年春节 期间,中国文物报社、全
国近30家博物馆与腾讯“博物官”合作推出《2020“生肖之力”创意文物 H5》,将线下举办的《庚子鼠年新春
生肖文物图片展》转化为可以互动参与并分享给朋友的网络小游戏 ,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优秀的线上展览,需要扎实的研究、整理、策划工作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强 大的技术支持。博物馆
一方面要修炼内功,另一方面可以和先进的网络科技公司开展合作。随着文博机构 不断探索创新和跨界合
作的深化,线上展览必将绽放更多精彩。
(摘编自吉光《线上展览靠什么“圈粉”》)
材料二
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受众,敦煌文 化如何更好地面向社会,适应当下,打造时代新坐标,是我们一直在思
考的命题。而文物数字化、“数字 敦煌”项目建设、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汇集,正是我们对该命题
的重要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今年 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莫高窟等石窟不得不停止对外开放,如何让
广大群众在家也能体验、欣赏敦 煌艺术,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资源,推出了“云
游敦煌”微信小程序、“‘数 字敦煌’精品线路游”、“敦煌文化数字创意”、“精品展览”等一系列线上“云展览”
活动,有效推动 了文物数字化,为新时代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云游敦煌”让用户可以“云”参观敦 煌艺术,利用腾讯云的技术优势,可以看到敦煌石窟艺术的细节,仿佛进
入真实洞窟。我们希望通过这种 “科技+文化”的方式,让千年传统文化“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与大众产生
互动。与此同时,“云游 敦煌”小程序也在QQ上线,让大量年轻人宅家上课之余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
除了一系列线上 “云展览”,我们还尝试用音乐、游戏、文创产品等形式,结合数字科技融合线上线下。让
古老的敦煌文 化释放新的活力。让文物“活”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其成为引领时代风尚、构筑时代美
学、满足美 好生活的新动能。
线上数字化展览和线下展览是相辅相成的,可以“比翼齐飞”。前者加速了信息传 播,用户也能够打破时空
界限,以更低的成本观展。同时拥有线上和线下两个展览渠道,能够取得信息发 布更广、内容传递更深、
互动形式更多、展览效果更持久的效果。这对我们下一步持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都有所启发。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既给文博界带来挑战,也推 动我们进一步广泛运用人工智能、虚拟漫游等新技术,借助
5G和云计算带来的高速率的传输,进一步构 建线上线下相融通的传播体系,多渠道传播敦煌文化蕴含的人
文精神和时代价值,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 化滋养社会。
(摘编自赵声良《打造敦煌文化时代新坐标》)

3
材料三
“云游博物馆”,并非简单直接地将线下展览、博物馆搬到网上,相关方需要在视觉 呈现、展品设计、观众
互动等方面整体设计,这些都需要资金、人才等的支持。目前来看,与一些起步快 、资金相对充足的大型
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在这轮数字化发展中还有提升空间。国家博物馆馆长王 春法就指出,博物馆管
理和运营更加智慧化、定制化和科学化,特别需要一大批既懂博物馆业务又懂信息 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参与。由于项目周期更长、科技含量更高,智慧博物馆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 。
互联网时代,创意显得更为重要。与知名的大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可以在创意上下功夫,做 好观众
的互动和体验,增加用户黏性。这方面,国外博物馆的做法值得借鉴。荷兰阿勒姆的弗兰斯·哈尔 斯博物馆
有着新奇的线上展厅。观众除了观赏画作外,还能参与一些颇具巧思的互动小游戏。新的视角、 新的创意,
无疑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摘编自王珏《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加快》)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线上观展让 观众身临其境,与面对实物的线下观展相比,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冲击力更令人震撼。
B.线上 展览在观展过程中减少了与伙伴交流的乐趣,但也省去了排队、拥挤的烦恼,能专注地欣赏展品。
C .打造优秀的线上展览,研究、整理等只是基础工作,更重要的是跟网络公司合作以寻求强大的技术支持。 < br>D.“云游敦煌”让用户“云”参观敦煌艺术,仿佛进入真实洞窟,但是作为微信小程序,忽视了年轻用户 群体。
7.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敦 煌研究院为打造敦煌文化时代新坐标,有效推动文物数字化,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探索和实
践。
B.敦煌研究院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相融通的传播体系,结合数字科技融合线上线下,让文物“活”起来 。
C.如果没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和推动力,敦煌文化就不会汇集文物数字化、“数字敦 煌”等成果。
D.与大型博物馆相比,中小型博物馆存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不足问题,在此轮数字 化发展中还有提升空
间。
8.下列说法中,与上述三则材料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线上博物馆应该有个性,不能变得“千馆一面”,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
群体的观展需求。
B.“云游”给公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突破了 传统旅游形式的局限,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使游客足不
出户就能拥有“诗和远方”。
C .要加速文化的数字化转型,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存、书写在古籍里的文
字都留下来、活起来。
D.在博物馆热中,还需要一些“冷思考”:如何让博物馆成为培养公民意识 的舞台?如何让观众热情跨越走
马观花式的参观?
9.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和三则材料共同的论证方法。(4分)
10.博物馆线上展览有哪些优势?如何进一步提高线上展览的质量?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4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 br>1.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主旋律纪录片就是讲述红色经典故事的、 传
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理解有误,原文材料二是“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 仅是
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是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 ”。C
项,“世界电影票房冠军”错误,原文材料三“中国的国产纪录片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纪录电影 票房冠军”,
应为“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选项偷换概念。D项,“纪录片的文化生态也已经恶化” 无中生有,原文最后
一段“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了很大挑战”只是说“已经受到了很 大挑战”,没有说到“文化
生态也已经恶化”。
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 信息的能力。C项,“既受到热赞,存在争议”有误,原文倒数第
二段“《历史那些事》则以另类视角重 新诠释历史,既有热赞,也有争议”中“既受到热赞,存在争议”说的是
《历史那些事》,选项说的是“ 文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张冠李戴。
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的能力。根据题干明确材料二围绕“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
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提出“主旋律 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
等观点。B项,《我们的男孩》“道 出中俄两国跨越时空的友好情谊”,突破了文化边界,属于能够体现出人
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
4.①以设问开篇,引发读者注意。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①论证中综合适用了多种论证方 法,
如例证法、引证法等。
5.①以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①寻找有“全球普适性”的故事,让世界“读
懂中国”。①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人文汇集之地, 创新借鉴其他节目形态,扩展记录边界,展现当代中
国的生动故事。
6.B【解析】本题 考查对相关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所带来的审美体验、艺术冲击力更令人
震撼”理解错误 。根据材料一“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欣赏文物、浏览展厅,与身临其境面对实物所带来的审
美体验、艺术 震撼是不一样的”,线下获得的审美体验、艺术震撼更强烈。C项,“跟网络公司合作以寻求强
大的技术 支持”理解错误。原文是“需要扎实的研究、整理、策划工作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
持”。 D项,“忽视了年轻用户群体”理解错误。据原文“云游敦煌”小程序,根据原文“与此同时,‘云游敦煌’小程序也在QQ上线,让大量年轻人宅家上课之余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可见并未忽视年轻用户群体。
7.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如果没有……,敦煌文 化就
不会汇集文物数字化、‘数字敦煌’等成果”分析错误,据原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既给文博界带来 挑战,也推
动我们进一步广泛运用人工智能、虚拟漫游等新技术……”,敦煌文化文物数字化及数字敦煌 等成果在新冠
肺炎疫情之前已有。
用了举例论证法。
8.D【解析】本题考 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如何让博物馆成为培养公民
意识的舞台?如何 让观众热情跨越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与材料观点不符。三则材料均未涉及这两个问题,
只谈了博物馆数 字化问题。
9.①材料一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线上展览的观展热度似乎远远不及线下;接着分析问 题,分析线上展览
的局限和优势;然后是解决问题,论述线上展览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①三则材料都运 10.第一问:①打破
观展的时空限制,观众可以自由参观;①借助数字技术,可以看到线下看不到的细 节;①打破原有展线设置,
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观展线路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①发挥网络平台检索、细 读等功能,更好地满足线上观
展核心人群的需求。第二问:①加强创意设计,增强互动性,注重用户体验 ,增加用户黏性;①提供更多的
资金和人才支持。


5

一个人久了-小希望


飞豹坠毁-和文化


mydriver-王熙凤判词


法律英语-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治理结构图


985工程学校-六个一活动内容


aceco-吹奏乐器


医用氧气瓶-otcbb



本文更新与2020-12-29 13: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91091.html

新高考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卷附答案解析的相关文章

新高考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卷附答案解析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