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qq空间小窝窦桂梅-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30 08:57
tags: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初中数学教学随笔-自己美

2020年12月30日发(作者:栾涛)
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者:窦桂梅(资料整理:沙洲小学青年教师陶花、乔萍、袁新菊、张虹、周凤、陶 霞、沈漪、杨叶
红)
师:猜猜我从哪来?生:您从北京来。师:你真有礼貌,加上一个“您” 。心字在底, 把我放在你的
心上。 给他点掌声,也算是给我一点鼓励。 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听别人说 的。师:善于倾听别人的发
言,把获得的信息成为自己的财富,这也是一种学习。知道我姓 什么吗?生:您姓窦。叫窦桂梅老师。师:
你怎么知道?生: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而且上面 也写着。师:不但听别人说,而且还注意观察,有一双会发
现的眼睛,这也是更好的学习, 再给她掌声。
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是一名语文教师。 我的家就在清华园里, 我住的地
方离一个特别的地方只有
50
米,你们猜猜是哪儿?有时候我会到那里去散散步, 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生:圆明园。师:来,我们一起写写这三个字。 (师范写,生书空) 师: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
的画面?生
1
:想起了当时火烧圆明园的故事。

2
: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生
3
:我看到了圆明园仿造的各处名胜古迹。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了不起,事先一定对这两篇文章 师: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可长、
可短、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

1
:我觉得圆明园是我们的名胜古迹。却被烧掉了,很可惜。

2
:我觉得英法联军他们太坏了,他们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烧掉。

3
:我恨透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圆明园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名胜古迹,却被他们 破坏了,太可
惜了。生
4
:我感到很惋惜,因为圆明园是两代皇帝的心血,可就在三天之内 就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生
5
:我想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毁于一旦。
师:听出来了, 同学们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说明同学们会读书, 说明同学们 在读书的时候
已经走近了圆明园。 有的时候我们读书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情感上,
更重要的
是我们透过这种恨、 惋惜、 毁于一旦的这个滋味沉淀在我们心中的应该是一份思考。
是我们读书、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目的。 比如同学们刚才说的那种感受,我们可能会想,圆 明园
这可能
被毁灭了, 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要是这样的
去思考, 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情感沉淀在我们心中, 变成一种最理性的姿 态。所以我愿意用两堂课领着同学
们再次走进圆明园。
(课件: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师:同学们看。这个“进”和刚才的“近”有
什么不同?生:一个“近”是离圆明园不远了,另一个“进”是已经到达了圆明园。 师:你准备怎样走进
去?生:用心走进去。
师:听他的,用我们的心, 带着咱们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走进去, 走一趟, 体会一次, 看看两堂
课后我们又有怎样新的体会和思考?
师:我们打开文章, 先看《圆明园的毁灭》 ,相信刚升入高年级的同学有这个自学能力, 老师要和你
们做一个测试, 实话实说, 你觉得自己能否流利、 通顺地读一遍课文吗?如果行, 你就用个动作、眼神告
诉老师。 (生示意会读)
师:不读了,相信你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生齐读) 师:既然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读词
并板书:不可估量)我们走进圆明园,先走进这 片废墟,(多媒体出示废墟图片) 。圆明园有多大呢?生:
347
公顷。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 平方米?生:
10000
平方米。
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生:
3470000
平方米。
师:估算一下我们听课的教室有多大?生:
200
多平方米。
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生:大约
10000
多个。
师:圆明园大不大?可我们刚才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 可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 孩 子们, 这么
大的一片废墟,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看的感受和估算的感受送到教材里, 话。师:再体会它就不
再读这段
一样了。 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句话: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
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用上了一个连接词叫“是……也是……” ,
把两个意思连起来了。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必然有不估量的价值。请同学们挑战自己, 也用这个句式,
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小组讨论)
交流,得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生齐读) 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醒多好呀!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这属于你们的创造。
师:既然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进去看看,它究竟有些什么?
细读课文的
2

3

4
自然段,读读、说说圆明园里有些什么?(生自读)
(生交流圆明园中曾有的景物)
课堂实录(
2
)师:亲爱的同学们,看来圆明园里有的可真多呀,想看一处吗? 比如
刚才同学们说到的“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 种奇珍异宝。清
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大概多少年?生:大概是
2000
年。
师: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啊,要是准确的说是
2400
年。 师:同学们都说完了,你再强调一遍也可以,
亲爱的同学们, 看来圆明园里有的是真多 呀,你们用了这么多这么多,还有刚才同学们说的,写不下了,我
们不写了,想看一处吗?
生:想!师:比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个地方“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 元、明、清历代
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算一下,还得用数学,学习就是要运用这些千军 万马变成自己的力量。清朝时代
往上走,到先秦时代,估计一下,是多少年?生:大概是两 千年。师:看你会说话。 “大概是”你怎么这么
会用词呀!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
2400
年,大家算
2400
年这段历史,一个年,一年里边有一样
奇珍异宝那就得有
2400
多 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
是数不一一 生:数不胜数师:再换个成语。应有——生:应有尽有。师:再换个成语。生:琳琅满目。
师:可以,再换个成语。生:美不胜收。
师:也行,总之,同学们,咱要是用眼睛看,像你说的:琳琅满目、什么美不胜收、眼 花缭乱,看不
清,这样就看几处吧! (出示图片)
师:十二属相里我们就看三……太大了,再看几幅名人字画吧!就这几幅,你可要想想
这几千年里的,这几幅……总之哟,课文里就有一句话,概括圆明园里有的所拥有的奇珍异 宝,所拥有的这
些这些这些,一句话,不愧是……,哦,举手了,说吧!不愧是当时世界上 ——生接:世界上最大的博物
馆、艺术馆。
师:真好呀!这回呀,请同学们读课文了,端好,刚才你是讲出来的圆明园有什么,这 回你要读读圆明
园里,怎么就说人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注意,我可不讲“最大” ,你
得用读来告诉大家,怎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要让你的读来体会出来。 让我们大家感觉
到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可以选择读一句也行, 读 一段也行。你愿意读哪就读
哪!想读吗?

1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我知道你读的,你看“不但……还……”,当然我性格和她不一样,窦老师性格可能 外向一点,
我就非得瞪着眼睛告诉人家, 你得听进去,“那是世界上最大的” ,可能我会这样 读。“圆明园不但建筑
宏伟,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 ”把我的 “哇” 去掉就行! 不信, 你再来试试看,我知道你的性
格比我内向一些。来!

1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
师笑着说:“哇”就不用了!既然是朗读,咱就不用“哇”了!那是自己的随意!请坐! 这样讲,谁再
来读!

2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
宝。生
3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
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师:你怎么这么会读呀!和刚才的同学呀, “下至唐、宋、元、明、清”虽然用了顿号, 可是人家听
进去,就不像我班学生这样读,有时候: (快速读)“下至唐、宋、元、明、清” 别人一听,诶!诶!所以
她这一读, (仿生
3
读)“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 各种奇珍异宝。 ”怪不得是博物馆、
艺术馆哪!会读,还有吗?再读。

4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庭台楼阁。
师:你不要激动, 刚才你读得稍快了一点。 是什么样的 “殿堂”、什么样的 “庭台楼阁” ? 那可
是不一样的哦!生
4
再读。
师:看,多自豪呀!这有底气,对不对呀,所以,这样一介绍一讲,我们就感觉到这的 的确确是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生齐接)博物馆、艺术馆!那同学的头都扬起来了!所以全班 同学再读这句话!课文里的这句
话再读!把刚才那些感受送到这里,来!
生齐读: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诶!圆明园里有
40
个景点,叫圆明园四十景,有没有同学知道,诶, (有一生举
手)真了不起!你能知道几处也行,说说他们的名字?生:有海内安澜园……,和……,还
有……
师:我明白了。他也了不起,他刚才看到这里了,他说的“安澜园” ,那是一个地点。
我说的是四十景,是我们的古人呐,文人墨客,给他起的名字。叫“四十景” 。这样。我先
给大家推荐二十景,行不行?生(齐说) :行!(出示)师:我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二十景, 出示四十景中
的二十景:正大光明……开始!生齐读。
师:你看你读就读这么长时间,这才是二十景,真要让你去游览的话,咱哪儿也不去, 就游览这四十
景,你打算住多少天?你打算游多少天?生
1
:打算住上四十天,每天游一个
景!师:不想回来了!生
2
:我打算住四个月。平均每三天去一个地方。生
不回来了。全班哄堂大笑。师:因为什么原因呢?用一个词。生
3
:我打算永远
3
:因为它
太美了。
师:哦! 一个字。生齐说:美!师归纳板书:有……也有…… 有 ...... 也有 还有 不仅有 还
有 ...
课堂实录(
3
)师:那也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呀!这样吧,反正这景我们一个个 也看不完,那
我们去三处行不行?生齐说:行!
师:准备出发!准备了啊!同学们,第一站来到——(出示图片)生齐说:蓬莱瑶台! 师:第二站——
(出示图片)生齐说:平湖秋月! 师:最后来到——(出示图片)生齐说:雷峰夕照!
师:选择一处,谈谈感受!生
1
:那个蓬莱瑶台很好的,好象住在天上,好像是神仙。 师笑着说:看给
你美的呀!生
2
:我这是在哪呀?
师:你在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感慨?生
2
:就是在那个平湖秋月。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生
2
:因为我觉得这个亭台,还有那个湖,还有那些灯, 觉得就是美死
了!师:美死了,不用他的“美” ,你再换一个字或一个词。

2
:(想了一下)还是美。师:我给你建议一下,加个“妙” ,连起来!生
2
:美妙! 师:可以
不!生
2
:可以!师:所以你才说“我这是在哪呀?”

3
:我觉得“平湖秋月”很好!在那个楼阁里面,赏着月夜,吃上什么东西,观赏还 很好。师:说
个词,你就被——生
3
:被陶醉了。
师:还有吗?别的呀!不可以聊一聊呀?谁没有发过言?

4
:我觉得雷峰夕照有一些美,因为背景有一点夕阳,我站在楼顶的话,就可以看到 师:楼顶、峰
顶、雷峰塔顶生
4
:如果我在峰顶的话,就可以看见远处的夕阳,所以这 个 “雷峰夕照” 觉得很美。师:
你在塔上看,你在塔下又看,这傍晚的云霞,和这雷峰塔 整体感觉那真是——生
4
接:舒服!
师:你是舒服,哈哈!我可能和你感觉不一样。不过,每个人的感受不 一样,我尊重大
家,总之,一句话,这里的景色,那个同学说“美” ,咱再换,说吧!生
1
:美不胜收。 师:可以。还想说
什么。生
2
:看得让我,目不暇接。
师:目不暇接。这可以再需要斟酌。这是把你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生
3
:妙。
师:哟!你看他,人家说一个“美” ,他就说一个“妙” 。用一个字,再换一个字。 “美”、
“妙”!生
4
:棒。师:棒!还有一个字,诶,这个同学说出来了,什么?一起说!生齐答: 奇!师:哎呀
呀,同学们哪!怎一个“美” ,怎一个“妙” ,怎一个“奇”了得呀!难怪呀, 课文里这样赞叹!读!
(出示)
生齐读: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师:因为这里是建筑艺术的 生接:精华。师:园
林艺术的生接:瑰宝。
师:我可不讲什么叫“瑰宝” ,你寻思去吧?刚才你们体会的,这回再端起课文,再读
2

4
自然段,这回再读我可问同学们了,你可不是说你要介绍这里是博物馆、艺术馆了。 你要想让大家感受
这里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哟!领着大家去读,感受要 慢慢地品哟!让大家和真的你一起陶
醉进去,发出你刚才“妙” “美”“奇”的赞叹!看,谁 来?读哪都行!来,你领着大家走!

1
:我读第四自然段。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生读“雄伟” ,师纠正),还收藏着最珍
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 珍异宝。师:我要
是你的话,我会读:各种奇—珍—异—宝。再来读,你读哪?

2
:我读第
2
自然段。师:来!生
2
:读。
师:你这样的圆明园、 那万春园、 那长春园, 你说你这样一读, 多快呀! 别人还没想呢? 眼前还没
有电影呢?你就过去了,再来试试看!生
2
:再读。
师:再听他读这块。 同学们跟着他的体会、陶醉, 你要是没有领着大家走进去可就是你
的责任了。此外,就从这——生
2
:再读。师:你陶醉进去没有?生
2
不好意思地说:我
已经陶醉了。
师:哦!看来你就这性格,即便再怎么陶醉,我会说“众星拱月般的” (仿生语气) 。当 然,我要陶
醉,就和你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师范读)其实你比我读的好多了。谁再领着大 家走。生
3
:漫步园内……
境界里。
师:那是因为,在圆明园中一一生
3
接:有金碧辉煌……山乡村野。
师:这块没有看够。也有着象征着田园风光的——生
3
接:山乡村野。
师:同学们都比你陶醉了, 山一乡一村一野。 继续!生
4
:园中许多景物……武陵春色。 师:所以我
们大家会和刚才大家的感受一样的。 (师引读)漫步园内……
师: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是怎么感受圆明园的呢?快,拿出这篇文章(学生拿出《雨 果致巴特莱的
信》 ),我们一起在圆明园里,在雨果的眼中感受的那样去表达一番。谁来?
生读:请您用大理石……那就是这座名园。
师:这座名园就是——生齐答:圆明园。 师:所以雨果这样深深地感慨到,读! (出示雨果的一段文
字)生齐读。 师:这座圆明园简直是用言语无法形容呀!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呀,你们通过读书,获 得了圆
明园这样的感受。 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也用上刚才的 “是……也是……”, 会吗?一个词,
一段话就概括出来,举手的同学快开始。生齐答。
师:你们多会概括呀,看来,通过同学们的“走进” ,我们透过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我 们概括出来
了。圆明园里原来拥有的那是“博物馆、艺术馆” ,那是“瑰宝”也是“精华” 。 诶!那我还要问问同学
们,你说这“瑰宝” ,你说这“精华”都是源于谁的创造?一起说, 谁的创造?
生:都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师:人的创造。我记得雨果有这样一番这样的话(出示) 。一起来读读吧!
课堂实录(
4
)生齐读。
师,原来,不管刚才那个同学讲的是属于皇家园林,岁月沉淀,最终的结果,他是属于 人类的。透过这
些我们明白了,在圆明园里拥有的是人的——生:心血
师:还可以说是生:结晶。师:还可以说是生:智慧。师:还可以说是生:劳动
师:等等,等等。把这些都用加法,你看到的这些,你概括出的这些,得出人类智慧、 汗水、劳动、结
晶,所有的这些加上之后,最后可以浓缩成一个词,圆明园里拥有的究竟是 什么呢?就藏在课文里边,圆明
园里拥有的是祖国的,乃至世界上的什么?生
1
:奇迹。
师:奇迹,送进去,再送进去。生
2
:艺术。
师:艺术,送进去。祖国的……,第一段里边的再读这一段话里边。拥有的是……

3
:损失。师惊讶状:啊!不要太激动!再读读这句话里。生
4
:是幻想。
师:再送进去。怎么一个幻想还有这么多的现实。祖国的……

5
:祖国不可估量的奇迹。 师:奇迹不行, 刚才说送进去。 怎么?一起说。 祖国的……
一生说:文化。师请她大声说一遍,再说一遍:我们都平时说“文化文化” ,现在我们
终于透过这些过程的体会,我们终于明白了圆明园里原来拥有的是……生齐接:文化。
师:祖国的——生接:文化。师:世界的——生接:文化。
师:但是不是一个阶段的,是上自先秦到清朝,是中国的还有西洋的, 所有的这一代一
代,我们还可以在文化后边再加上一个字。生:史。
师:原来圆明园里拥有的是——生接:文化史。师:祖国的——生接:文化史。
师:世界的——生接:文化史。
师:哎呀!这回,我亲爱的同学们,你再读这句话你该怎么读呀?恩!谁来?(出示)

1
读。: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师:理直——生
1
接:气壮。
师:谁再来,注意,这句话不要为了朗读而朗读,你把它告诉别人,你该怎么读?

2
读。师:虽然后边是个叹号,但是你不像我似的喊,你没有, “不可估量的” ,情
也是深的。今天下午我们一会咱们中午就要分手了,回家要告诉妈妈, “妈妈呀,圆明园拥 有的那是……”
你该怎样告诉妈妈?生
3
读。
师:你妈妈肯定是个老师, 你这样说你妈还能听进去, 要不然妈妈要是别的职业的或者 是生活中的,
我女儿今天真吓人。那么,你要是把这句话告诉妈妈,你该怎么说,还得让妈 妈听进去。生
4
读。师:你想
把这句话告诉谁?生
4
:告诉我妈妈。
师:妈妈一听,我的孩子语文学得就是好。当然我的性格又是和同学们不一样的体会, 可能回到家里我
会——(范读) 。行不行?生齐说:行。
师:对,其实,心里有,感情有,不在于用怎么样的语气。重要的是能送到对方的心里 去。好!我亲爱
的同学们,你想怎么读你就怎么读,我相信,我相信你们不是傻读,不是呆 读,不是装模做样地读,现在这
样,你愿意送给后边听课的老师,愿意送给同学们,愿意送 给谁,你觉得你应该怎样的向别人传递这样的信
息。你就怎么说,开始!生自由读。
师:然而,读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
失! ”
师:这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样的文化史变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是因为,读
生:读“
1860

10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 走的东西统统
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 了销毁罪证,
10

18
日和
19
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圆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 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师:我听刚才同学们说,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生:统统拿走
师:真会用词,说的是统统拿走,那是怎么拿走,你能举个例子,或者用个比方,自己 的理解,说说怎
么是“统统拿走”?生:我认为“统统拿走”就是把能拿走得就像抢的一样 全部拿走。师:抢走,一点也生
1
:就是一点也不留下生
2
:全部夺走,一点都不留。师: 全部夺走生:只要是手拿得动的就要拿走师:拿
不动的……生:拿得动的就要拿走
师:拿不动的……生:叫牲口来搬运
师:用大车也得……生:运走
师:用一个成语……生:片甲不留
师:啊呀, 就像同学们说的,你还想说生:我还想说他们是将所有的能拿走的东西全部 掠走师:你真
会用词。 “夺”“抢”“掠”,所有说的这些就叫做“统统”师生: “拿走” 师:你们刚才还说,拿不动
的就任意破坏,生:毁掉
师:注意, 任意破坏、 毁掉是怎么破坏、 毁掉?任意破坏毁掉, 你能举个例子, 用事实, 打比方
都可以。生:用脚踢,还有用棍子去打师:踢、打,还有吗?
生:就是如果那些名画的话,也可以撕掉师:撕 生:我觉得那些英法联军自己的心里想的就是,我得不
到的, 别人也甭想得到,然后就 任意摧毁师:毁生:就是用榔头捶师:捶,啊哟,捶的是那么一个,什么,
可能就是精致的
生:青铜师:青铜器呀,一下子生:陶瓷师:对,陶瓷,就会给他捶烂了 生:拿不掉的就用斧子砍师:
啊哟,砍生:用砖头砸师:砸 生:把那东西摔地上,然后用脚踩师:踩生:用大火烧
师:同学们哪, 我这有两份真实的资料, 记录了当时他们是怎么样像你们形容的, 说明 的“统统拿
走” “任意破坏”毁掉的叙述这是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写的一段回忆录 里的,我把它摘录给大家,
谁来读读这段话,他们是怎么抢的,怎么拿的、掠的,这只是其 中一小部分的介绍,来,你读给大家听(出
示这段话)
生:为了夺取财宝, 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 绣花长袍, 有
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 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 各样的珠宝, 有的在宽大的
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 有的身缠着织棉绸缎, 有的帽子里放 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
上挂着翡翠项圈师:织锦生:织锦绸缎
师:后面还有省略号,他们就是这样。再看一段。来,你来读,你离得近
生: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 抢劫外, 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 房子里的绸缎、 衣服扔了
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 宝石, 一些人砸碎镜子,
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 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 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
10

9
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 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和你们刚才看的读的这段资料有没有感受, 有吗?哦, 这么多同 学举手,不用
说,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想要说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来读,谁来读?
生:
1860

10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 东西统统拿
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课堂实录(
5

师:此时,你的心里什么滋味儿生:不高兴
师:哦,就一个不高兴,就像你说的,课前,他们真坏生:还有是十分的难过
师: 哦,你难过, 我听出这个词了, 不高兴, 坏,最后落脚在你心里难过, 我听你读了, 你没让
人家能听出来你的心里是这样的难过, 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你一读我就知道你 真难过
生:再读
1860

10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
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谁还想读,你什么滋味儿生:我是心疼
师:哦,你是心疼,那你就心疼地表达吧
生:
1860

10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
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啊哟,这毁掉的太轻松了,要是我的话,多心疼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每 一幕幕文化史
哦,所以, 我要是告诉人家,我可能会这样:他们把里面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 统拿走了,拿不动的就用大车
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啊呀,她心 疼,你呢?生:我火冒三丈
师:那你就火冒三丈地读
生:
1860

10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
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实在运不走的就师生:任意破坏毁掉
师:毁掉。你呢?生:我的感觉就是跟那个相媛差不多,不过比她还要厉害点,想把他 们全部杀掉师:
那意思就是恨吧生:嗯师:恨,你就恨着读
生:
1860

10

6
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
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这还没完,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还得烧,烧几天呀,那个火着的
师生:三天三夜师:一天多少小时生:
24
小时师:我们还得学数学,三天多少小时
生:
72
小时师:三天就是
72
小时,哈哈,一小时多少分钟生:
60
分钟
师:
72
小时多少分钟生:
4320
分钟
师:
4320
分钟,
4320
分钟相当于多少个半分钟生:
8640
个半分钟
师:
8640
个半分钟,我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半分钟就刚才你们体会的平湖秋月瞬间就
化为灰烬,一幅字画不用几秒钟就变为一片灰烬,那么,这
8600
个这样长的时间里,你想 想,烧掉的……
所以现在请同学们抬头,让我们静静地去体会,这
8640
个半分钟里的一个
半分钟会烧掉些什么呀?生看火烧圆明园图像(半分钟)
师:同学们,轻易地过去半分钟你不觉得什么,当你静静地去体会它的时候,像着这样 的圆明园被烧掉
的时候,我想同学们是怎么样的心情。是这样
8640
个这样长的时间哪,烧
掉的,烧掉的,烧掉的,而且是在我们所说的将近一万多个这样大的面积的地方,火呀,熊 熊的烧, 烧了
8640
个这么长的半分钟, 所以,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同
学们哪,就这样一一,所以,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边 说边在原有板书关联词上添加“没有”两
字)生:殿堂
师: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生:亭台楼阁
师:没有了象征着生: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师:也没有了生: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建造的景观,比如生:杭州西
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 师:还没有了民族建筑生:西洋景观
师:没有了上自先秦时代的生:青铜礼器师:下至生: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 画,各种奇珍异
宝都没有了
师:什么都没有了,有的,没了,谁来也用上他们再说一说这些话,谁来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你那个“了”说得太快了, “没有”和“没有了”是完全不一样的,再来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
yi
)透的亭台楼阁
师:(师正音)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谁再说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好,收了,现在来看下一句生:圆明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师:第三句,谁
来,好,这么多举手的,举手的说生齐:圆明园中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 市的“买卖街” ,也没有了象征着田
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我来问,你来答,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生:没有了 师:玲珑剔透的楼阁
生:也没有了 师:园中,民族建筑不仅生:没有了。
课堂实录(
6

师:西洋景观生:也没有了师:还可以说是,换一个字儿 师生:还没有了,都可以师:再来,象征着热
闹街市的“买卖街”生:没有了 师: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生:也没有了 师:根据古代诗人诗情
画意建造的景观生:还没有了
师:还可以说成是生:都没有了 师:都没有了。我亲爱的同学们哪,总之一句话,圆明园就是一片 师
生:灰烬,废墟师:难怪,我们的先驱面对圆明园的毁灭这样感慨,读(出示诗句) 师生:圆明两度昆明
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挽烟飞。—李大钊 师:一曲悲笳怎么吹也吹不尽我心中的
生:悲
师:那圆明园的上空只有那废墟上的残烟笼罩在我们的心里, 这是我们的国人, 我们自 己面对圆明园
的感慨, 那么,法国人的雨果他是怎样看待他们国家军队的行为的呢?我们来 看一下,读(出示句子)生:
法兰西帝国……被掠夺的中国。师:还有吗?好,读
生: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另一个叫英吉利。师:同学们,记住这两个强盗吧, 读生:这个奇迹
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另一个叫英吉利。
师:现在,让我们从头至尾的再渎一遍课文,端好,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读(引读全文)
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边说边擦黑板)我们再也看不到那大园套小园,众星拱月的园中 之园了,我们
再也不能到那我们刚才去过的
40
景去住上一辈子了,我们再也不能去欣赏那 劳动人民智慧的心血创造的青
铜器,那名人字画,我们再也看不到这磅礴雄伟的亭台楼阁, 还有那迷人的山乡村野了,总之, (除“圆明
园”三个字外,其他都擦掉了)圆明园什么都
师生:没有了师: 同学们, 那么现在圆明园留在你的心里剩下的是什么呢?留给你心里 的是什么?
生: 留在我心底里的只是无限的思考师:什么思考生: 沉甸甸的师:什么沉甸甸 的生:让我难过,痛恨那
些侵略者的罪行
师:你站着,好,你站着,孩子,你说你痛恨,你难过呀,那就请你难过地表达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
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 失!”生读,师正音。师:留给你的是什
么?生:难过师:那也请你难过地读吧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这个难过是无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要是也要难
过,会多难过呀(师示范读)
师:就如同学们刚才说的,把这份无奈,这份难过,这份痛恨,一直伴随着我们中华民 族一百四十五年
了! 那圆明园里荒野的风浪, 依然在呜咽的讲述着这个故事,我想,我们今 天走进了圆明园之后我们获得
这样的体会可能还有许许多多, 我通过同学们的表情和你的眼 神,已经看出来了, 但作为我们的语文学
习, 我们走进去还不完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走出 来,这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目的。因此,让我们走出
圆明园。
出示:(走出圆明园)师:走出圆明园,我们就要把刚才的感情化为理性,现在我们做 一个小小的体
验,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一百四十五年前,现在,你回到那个时候,面 对圆明园的毁灭, 假如你是一
位把握国家前途命运的皇帝; 假如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政的大 臣;假如你是保卫圆明园或者保卫祖国疆域的
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 假如你就是生活在圆明 园附近或者就是生活在北京城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面
对这样的毁灭, 要是你的话, 请 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 你要是他的话, 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样的
体验是属于你自己的, 请你冷静的琢磨琢磨,选择一种,谈谈看。师:你是谁?
生: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会想,这么好的建筑物,就在三天之内毁于一旦, 实在是太可惜
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 我会再去好好留恋一下, 然后再慢慢的回想以前的壮观。
生:假如时间可以倒流的话,我一定会去那边守卫圆明园。师:你为什么那么去做? 生:因为圆明园是
我国古代人民的心血,智慧的结晶。
师:这是皇家园林,烧不烧跟我有什么关系。生:因为它属于祖国。 师:不管怎样的结局,经过岁月的
沉淀,它始终是属于人类的。 师:你这位老百姓已经上升到一份历史的责任感和民族的尊严上去了。 生:我
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我会想,你们销毁了罪证,不过罪证是铁证如山的,我 会去学习武功向他们讨回东
西。 因为他们抢去的东西并不是他们的, 是我国人民自己用心血 创造出来的。
生:我想当一名百姓。我总结出来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强大。 生:假如我是一名皇帝,
我会为自己的平庸而感到耻辱, 我会默默的努力, 找机会向英 国和法国把他们
1860

10

6
日夺走
的东西给夺回来。
师:重要的不是去夺回来,而是要懂得中国必须强大。
生:假如我是士兵, 我会想,为什么火药是我们中国发明的, 而它却被帝国主义用来当 作轰击我们祖
国大门的工具, 为什么?为什么?那些侵略者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我要守住 这一片废墟,给人们一份沉甸
甸的思考。 (掌声)
师:沉甸甸的思考,为什么?
生:如果我是一位大臣,如果我有足够的权利,我会调动北洋水师,去保护圆明园。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 我明白了一个理, 我要为今天同学们而喝彩,看来像圆 明园那样的悲
剧再也不会发生, 因为有了你们的存在。 其实历史真的不能假设, 这样我留点 语文上的作业, 下面几个
词条, 我们来读读文章中的片段,和你们刚才想象的进行对照,你 还会有更多的思考。 (出示语句:圆明
园被烧后,皇帝的表现)
生读。师:看一下这位皇帝的表现反而使现在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在外国人 的手里。(出示
句子: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借口)生读。
师:我们刚才说他是强盗, 我们就是恨也得有个借口, 在那个时代在欧洲已经诞生了比 如:贝多芬、
歌德那些大师, 如果西方产生了文明的话, 为什么在中国他们成了强盗?我想, 我们还小, 但我们也应该
知道他们也找到了借口, 原于我们在外交上的失败, 可能还有很多 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 (出示句子:焚
毁前)师读。
师:同学们, 这些都原于老师看的一些文章, 我愿与同学们透过刚才的词条回到下面的 课文里去,而
不单单就学这两篇文章,去读更多的文字。 (出示推荐书名、作者目录)
师:我要问问同学们,如果说课前我们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请问,现在我再问你,你 还能像课前那样
你的眼前只是一片大火,一片雄伟的建筑,你的眼前只是风景迷人的景观 吗?我再问, 圆明园这三个字我们
在走近的时候体会的它拥有着世界中国文化使, 我们又知 道它剩下来的是你的恨,你的这样的滋味,难过,
现在就要离开圆明园,要离开它,请问, 这三个字,在你心中化作了什么呢?你的心中的情感难道仅仅停留
在我自豪那是中国的文化 史,是世界的文化史, 浓缩的全是精华, 我恨, 恨的咬牙切齿, 你还仅仅停留
在一个自豪上, 一个恨上吗?请问, 现在你的感情会化作一种怎样的滋味, 留给你的最后沉淀在你心中的
圆 明园是什么?生:是失望。悲痛的失望,对龚自珍儿子行为的失望。
生:我认为圆明园这字眼它成了一个警钟,它让我们知道了祖国一定要大力发展。
师:那耻辱的柱敲响的是你心中的警钟, 你的失望换一个词就是你觉得有一种?生耻辱。
生:我也是一种失望,对咸亨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失望,他们没有尽全力保卫圆明园,而 是逃跑, 而且
后来也没有意识到要把自己的国家变的更强大, 而是发动老百姓去抵抗, 又损 失了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
土地。
师:一句话, 这圆明园三个字成了压在你心头上的?生: 圆明园三个字成了压在我心头 的一块石头。
师:这就是你的失望,对过去的失望,但我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你对今天和未 来充满?生:希望。 (掌声)
师:圆明园今天已经作为了遗址, 留在了我们的面前, 正如同学木们重新对圆明园获得 的认识一样,
同学们,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 竟然被三千个英法联军把这样的圆明园代表 我们的这样的标志的毁成废
墟。 在离开圆明园的饿时候, 在上完这堂课的时候, 我还要对同 学们说:同学们,今天你们的学习太好
了,我们不光停留在走进恨上,难过上,是因为我们 还有一份对未来的希望。 所以, 亲爱的同学们留给我
们心中的思考还要继续。 比如课前我们
思考的圆明园毁灭了, 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必须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 也毁灭不了的是
什么?应该把这样的毁灭迁移到你心灵里去, 伴随你的一生。 这样, 我相信 我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的语
文学习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愿与亲爱的同学们走出圆明园的时候, 最终我们获得的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
人, 作为一个活生生别的这样的人的时候, 我们应该 怎样的拥有智慧,拥有尊严的活着。下课!
窦桂梅老师上课,每每有新意。这次教《圆明园的毁灭》 ,更是自出机杼。我听了以后 有几点体会。
第一,小学语文课可不可突破学科的限制?有人说: 窦桂梅的这堂语文课上得像历史课, 里面有大量
的历史材料和观点; 又上得像爱国主义教育课, 激励学生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的感情;还上得像文
化史课,讲了许多古董文物一一园林,建筑,书画,珍宝……这么说的 确都有根据,我也同意。但是,如果
在课堂上抽去其历史内容、爱国情感和文物知识,还有 什么呢?只剩下纯粹而抽象的语言形式。 语言形式本
来离不开所承载的内容, 所谓“皮之不 存,毛将焉附” ?课文本身就涉及了这三门学科的知识, 而小学在
语文课之外又没有专设这 些学科,因而, 我认为小学的语文课打破学科的限制是理所当然之事, 无可非
议; 即使到了 中学,语文课上讲些历史、地理、哲学、思想乃至科学,也无可厚非,因为最后还会回到文
本本身来的——只要教师有强烈的语文意识,他讲的任何内容都会让学生受到语言文字魅 力的吸引,都会对
语言文字形式有深厚的兴趣,也就是说通过“咬文嚼字”

我更喜欢用韩 愈的说法“咀华含英”

而吸收
多方面的营养,接触各种知识,培养读书的兴趣
与残柱并立起来的——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漫谈薛瑞萍
四,关于“课件”的思考 一直以来,对于课件的使用,我持保留意见。从“家常课”的角度考虑,我更
倾向于白 纸黑字和素面朝天。窦桂梅的这一课,改变了我的看法。
课堂如战场。我看见,作为教材的《圆明园的毁灭》 ,象一支不知疲倦的主力军,长驱 直入,一战再
战;作为扩充材料的雨果《致巴特莱的信》 ,则如灵活的机动部队,招来挥去, 往返穿插;数量众多的图
片、词条,又如机智的特种兵,一次次完成漂亮的单兵作战—— 所有这些材料, 它们有韵律、有层次地聚集
在一起,在教师与学生的调动之下,一次次次第 闪烁,一层层娓娓道来。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海浪般一
波波涌起,大气磅礴,然而不乏 灵敏细腻。
这让我想起歌德对于哥特教堂的赞叹: 那么繁杂的缀饰, 那么精致的雕琢, 理应造成沉 重累赘的效
果,却让你感觉到它在半空中飞升起来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可否作如此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内容相对单薄,缺少生动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对民 族苦难的深层
思考。现在,由于补充材料的加入,这一骨架被赋予了血肉、羽毛,再由于师 生生成性的活动,这有着血
肉、羽毛的鸟,又被吹进了生命的灵气——于是,它在我们面 前飞翔起来了?
商友敬:
第四, 最困难也是最可贵的是她在放开学生想像和议论之后, 能“收”到课文的主旨上 来,而且对主
旨作了更深一层的理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突破。这篇课文上完之后,很可能 使学生产生一种狭隘的民族主
义情绪,甚至会产生“复仇”心态,这是极其错误的。窦桂梅 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 她摘录了一些历史著作
中的句子,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这就放大了学 生的历史视界, 同学们会进一步发现: 圆明园在当时并不
是我们老百姓的, 而是咸丰皇帝搜 刮百姓用来寻欢作乐的“皇家园林” ,英法联军的入侵,在自身原因上
讲同时又是咸丰皇帝 违反国际法拘禁外交官而自己造成的祸患, 最后,他因战败而割地赔款更是把灾难转嫁
到老 百姓的身上。 所以窦老师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这一连串的问题: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强大的中国 为什么会
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 毁灭不了的是什么?——这
不是“拔高主题” ,而是克服了教材的局限性,使学生的视角伸 向更深更远的地方。
不论是小学的语文课, 还是初中的、 高中的乃至大学的语文课, 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无非是
“立人” 二字,使学生在这个世界上站立起来,透过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在语言文字的 环境中站立起来。窦桂
梅的课,不论是识字、读句、交流、品赏、引导、启发 ............................ 无不是在
“立人”二字上下功夫,所以可贵。
薛瑞萍:二,两个“不可估量”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是文章的开
头。窦老师的两个“不可估量”乃是:圆明园具有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 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圆明
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失。窦老师的两个“不可估量” ,来自对课文深
刻的、个性化的解读。
文章虽然短, 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策划, 在有限的篇幅里传达出异常丰富的信息。 第一段, 其来突
兀,直如石破天惊: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

3

4
段,急转直下,盛道
圆明园的规模宏大、奢华惊人、景点众多、藏品丰富。第
5
段,再度峰回路转,任意的破 坏毁灭之后,一场
大火,圆明园化为灰烬——事毕言尽,文章到此戛然而止。
“不可估量的价值”乃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原因。由于这一因果关系的存在,虽经 两度急转直下,
文章却丝毫没有断裂之感,呈现出一个逻辑完备的整体。
对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窦老师 “提”出了这条逻辑暗线,于第五段的教学中回顾盛时
盛况,抚今追昔,从“有 有 有 还有 ”中,推出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 也没有了……”,一读再读,一
悟再悟,对比所带来的震撼效果于是产生一一而这一过程, 又是和语言训练紧紧融在一起完成的。在语言训
练过程中, “价值”和“损失”这两个“不
可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不着一字,却让孩子了然于胸。
朗读也好,分析也好,叹赏也好,悲愤也好——到此为止,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已经 圆满完成。课,似
乎也该“事毕言尽,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了。
但是,就在别人行将“圆满结束”的地方,窦老师却又往前迈了一步。
前不久, 我校有幸请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做课。 听了她执 教的主题教
学《圆明园》一课,我颇有感触。
一、充分体现了主题教学思想的精髓 窦桂梅老师基于这样的思考: 教师怎样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
有效地积累智慧和情感, 立体建构一个教学体系, 在主课堂上做到合理高效, 追求教学最优化, 使教师和
学生以整体 的生命, 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因此提 出
了主题教学。 她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 甚至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重新作一番统整, 然后进
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密度强,容量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可限量的,如信息资源的获 得,价值取向的
形成,当然也包括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
《圆明圆》 一课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主题教学的思想。 在教学中窦老师紧紧围绕 “圆明圆” 这一主
题,以三大版块构建主题教学,即“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 , 充分重视个体经验,
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 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学习,通过对
经典文本《圆明圆的毁灭》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 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 进行主题阅 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如引入李大钊关于圆明圆的诗
句: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 千年未思归。一曲胡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以及窦老师本人所做的
诗: “圆明园里, 荒野的风,呜咽地吼着……”还有雨果的文章,圆明园毁灭的相关历史资料、 文字记载
等等, 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 扩大学生的视野, 在重视过程的生成中, 实现真正主题意义建构的一 种开
放性教学。其优势是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 的,既有信息资源的
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 更有语文
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从而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 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 到学生的人格
中去。
二、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 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窦老师的《圆明圆》一课充分体现了语文 课程的这一基本特点, 实现
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在教学中窦老师通过去词、 加词、 合并句子等方式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她要求学生把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 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
失。 ”一句中的“损失”拿掉,把“价值” 一词加进去, 保持句意不变。 这样学生通过变句既加强了语言
文字的训练, 涵作好铺垫, 让学生认识到 “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也为挖掘文章内
的,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 不可估量的。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 阅读实践。应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
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 教学中窦老师也是这样实践的。如窦老师要
求学生将“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和“圆明园是……”用关联词“是……也
是……”合并后问学生: “你有什么样的感
受?”学生或自豪,或激动,或神往……窦老师都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三、 巧妙地指导学生朗读
在窦老师 《圆明圆》 这一主题教学中,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巧妙而不牵 强。
一些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是往往陷入一种误区, 经常听到老师这样对学生说 “请 你带着高兴地
语气读” “请你读出难过的语气来”……窦老师的课也在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 她通过齐读、分男女生读、
师生对读、引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有层次。如在指导 学生朗读“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史上不
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一
句时, 窦老师的指导非常巧妙。 她让学生齐读后, 要求学生变读为告诉的语气并相机给予示 范。而且进一
步引导学生 “读” 好该句子, 如果你告诉的是孩子你怎么说?如果你大声地告 诉全世界的人民你怎么说?
你告诉的是父母你又怎么说?…… 可以看出,窦老师的朗读指
导完全屏弃了技术化的痕迹, 而是着眼于开掘人物的内在心理, 引导着学生在跟不同的对象 作跨越时空的
对话后, 进行恰当的个性化的朗读外化。 使文本的语言成了学生自己内心的发 抒。
四、 在“无字书”阅读中涵育人格语文
人格语文总是弥漫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溶解于心灵的一呼一吸。然而, 材本位”
学科中心”“教
导致传统的语文教学视野愈益窄化。 这一方面, 窦老师的实践无疑是有着开拓性意 义
的。在学生、 教师、文本间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对话后, 她引入了圆明园毁灭的真实史料如: 皇帝因为外国
使者不行跪礼而斩来使, 由此激怒了外国人, 导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并且 是大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
带路。火烧圆明园之后皇帝为了复仇反而损失了
150
万公顷的 领土, 把学生引向了另一番广阔的天空: 看
了这些词条, 你的自豪、愤怒仅仅停留在对外国 人身上?由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怎么正确对待
历史, 怎么面对历史做反省、 反思? 都说语文是人学,是精神之根, 此时此刻,在这种既广远又深沉的超
越了教材的学习中,孩 子们在认识获得推进的同时, 灵魂不也得到了洗涤吗?就这样, 窦老师犹如一位向
导, 更是 一位朋友,伴着孩子们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关于“圆明园”的感悟,乃至关于诸多 人
生、历史的话题,都将伴随着大家一道慢慢走远。——这就是语文的力量! 这才是语 文,这才是新课程!
窦老师之所以把这么多的材料融合在一节课堂之中
,
体现了大语文观
.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 生的终身学
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阐述,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了
在大语文观指导下进行教学的阶段。
何为

大语文观

?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 而是高屋建瓴, 以人的发展为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 使

个个学生善于使用 (语 文)这个工


(叶圣陶),还要立足于培养、 熏陶美好的情感、 情操, 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 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
方式, 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 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
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
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

大语文观

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 要求,
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固而,小语《大纲》强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
识,形成能力

,强调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

,强调

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 通、学科间
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强调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 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
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聂在富认为“这次上课是连堂,共用去
100
分钟,也就是两节半课的时间。在这么长 的时间里,学生
没有静静的默读,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动手写一写,没有处理课后练习, 也没有针对课文内容和形式进行
合作、探究学习。 除了过多的齐读、齐答, 学生没有完整地 读一遍课文,而为了“超越教材”的扩展补充
却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
而我觉得恰恰相反
,
正是因为这些材料的补充
,
促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有了
更深入的体会
.<<
雨果致巴特莱的信
>>
意在让学生感受到西方人眼中的圆明园
: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
有一个世界奇迹
,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
,
某 种恍若月宫
的建筑
,
这就是圆明园
.
突出了圆明园在世界的价值
,
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
,
学生为此感到骄傲、自豪、兴奋,为 以下的圆明园
的毁灭作了情感的铺垫。当一切都没有了,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买卖街” ,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 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
台” 、“武陵春色” 。
生: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生: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 宝也没有了。什
么都没有了!
学生们沉默了,伤心了,痛苦了,愤怒了,心疼了,在读中释放自己的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时候出示了李大钊的诗: “圆明两度昆明劫
,
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
,
残灰 犹共晚烟
飞。 ”是顺其自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倾泻。
尤其是最后走出圆明园的设计, 更是精彩! 学生们在静静地思考, 而我们也同样在静静 的思考着、
感慨着……怎么才能走出圆明园,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教材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资源有限的地区,更是如此。教学中,首 先要用好教科
书,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 力。要防止忽略教材内容、要
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 ”没错!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难道仅仅停留在这些最基本的训练上面吗?为
什么教师就不能纳入更多的东西, 让学生在课
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阅读文章-力量训练方法


lol战队系统-土崩瓦解的意思


第一次歌词-菱花镜


我的风景作文-用户名大全


理财学习-英语六级听力mp3下载


关于水的诗歌-樱流


温文尔雅的近义词-开学第一节班会课


哀兵必胜的意思-适合送给老师的礼物



本文更新与2020-12-30 08: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91611.html

窦桂梅-课堂教学实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