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01 16:11
tags:大学生生源地贷款

姓严的名人-南方食品

2021年1月1日发(作者:米恩华)

论文成绩


学年论文

题 目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
姓 名 刘文娟
学 号1414404041
专业年级 14级投资4班
指导教师 李 荣


2016年 4月 25 日

怀化学院学年论文评分表

学年论文题目: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
姓 名
系 别
评价指标




刘文娟
经济系
指标内涵
选题难易度适宜,体现教学计划对本科教学环节所规定的要

学 号
专 业
1414404041
投资学
分值 评分
目标要求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选题难度
20
工 作 量 论文安排科学、合理,与学校计划安排规定的完成时间吻合
综合实际 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
查阅文献 能运用多种手段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广度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能较系统地运用相关理论与知识解决
知 识 实际问题
方案设计 研究方案设计科学、合理,能较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
方法手段 研究方法先进,研究手段多样,有创新
外文应用 外语翻译和英文摘要翻译准确,质量好
文本结构、格式规范,论文要涵盖标题、摘要(中英文)、
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
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结论正确,技术用语准确;行文
流畅,语句通顺
篇幅>4000字
对相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有新的见解,有一
定的创新
总 分















30
论文结构
文题相符 论文能紧扣主题,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重点突出
写作水平
50
写作规范 写作符合《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篇 幅
成果质量








本文研究了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紧扣专业方向、紧扣现实,且该生对 所研究
的课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参考了许多文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者思路清晰,
论述过程严谨,分析合理,文章结构合理,内容完整,主要观点突出,结果实际应用性强。
论文写作规范 ,语句通顺,但写作技巧有待提高。

指导教师签名:
评阅时间: 年 月 日
注:此表与学生学年论文一并交系部教学秘书处存档


1

目录


一、引言 .................... ............................................. 4
二、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综述 ......................................... 4
(一)政策演进 ...................................... .................. 4
(二)实施情况 ................. ....................................... 5
(三)出现的问题 ..................................... ................. 6
(1)贷款发放机制问题 ............................................. 6
(2) 贷款还款机制问题 .............................................. 7
三、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 ........................................... 8
(一)博弈论分析 ..................................... ................. 8
(二)福利性分析 ................. ..................................... 9
(三)总结 .................................................. ......... 12
四、优化国家助学贷款的措施 .............................................. 12
(一)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 ....................................... 12
(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制度 ........................................... 13
(三)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 ............................................. 13
五、结论 ......................................... ....................... 14
参考文献 .............. .................................................. 14







2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展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及相关 费用的快速增长导致助学贷
款逐渐被广泛使用。国家实施助学贷款政策从制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问题 ,本文采用博弈论、
福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助学贷款政策既增加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 当前福利,又
使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高。但是从银行的角度上却面临着贷款者的信用风险,因此完善国家 助学贷
款担保机制、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制度和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等措施以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关键词:助学贷款;福利经济学;博弈论

Abstract:With the extensive expansion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rapid growth of educational and related expenses leads to a widespread use of student loans. China
implements student loan policy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going to school. Analyses of
problems in this article use methods of the theory of game and welfare economics and draw a conclusion
that student loan policy has not only increased the current benefits of needy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but
improved social welfare level. Howe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bank, it is faced with the credit risk
of grub’s taker. Therefore, to reduce the risk of operating bank must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credit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etc.
Key words:student loan;welfare economics;theory of game





















3

一、引言
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相对一般商业性贷款而言的,是指贷款人向借款 人发放的
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贴息,用于借款人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法定被监护人在国内高等
学校就读全日制、专科或研究生所需学杂费和生活费用的贷款,是一项以资助经济困难
学生完成学业为目 的的福利性政策。
该制度实施以来,国家助学贷款的获贷率都有所提升。然而,随着国家助学贷款 还
款期限的到来,贷后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高违约率问题,一度成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实施的 主要难题。基于此,从助学贷款违约因素上看:贷款机制不合理属于政府层面的
原因;学生诚心意识不高 属于学生自身问题;银行分期还款模式存在缺陷属于银行方面
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经济学的相关理 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积极探索有效的改
进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综述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于1999年,大规模推行与2000 年。申请总额上限为每生每年6000
元,不超过学生总人数的20%。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曾在个 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全国
联网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审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的学生达
208.8万人,合同金额达1727亿元。助学贷款解决了贫困生上学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
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
然而在助学贷款制度的迅速发展中,问题也频频出现。根据清华大学学 者王守军在
《我国助学贷款的现状及发展建议》中对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进行了总结,主要出现了
贷款发放不公平、不全面以及贷款归还不及时或不归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王守军学
者建议应该从贷 款担保机制、个人信用管理方面进行完善。
(一)政策演进
1999年9月,我国颁布了《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国家助学贷款正式开
始试行。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府已多 次调整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
第一次调整在2002年2月,将国家助学贷款从有担保改为无担保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
4

的信用贷款。第二次调整在2000年9月,将贷款办理范 围从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
经办银行从工行扩大到工、农、中、间4家国有银行。2002年2月, 中国人民银行、财
政部、教育部、国税局又联合发出通知,开始了第三次政策调整。为了鼓励各经办银行
积极、主动地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本次调整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免征国家助学贷款利息
收入营业 税等政策,规定个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单列科目反映,单独统计;
在信贷资产质量考核上与 其他信贷业务分开,实行单独考核,对按照国家规定和操作规
程发放和催收国家助学贷款后出现的确实难 以收回的呆坏账,可按规定上报核销,不追
究经办人员及其主管领导的责任。这些政策旨在降低银行有关 贷款风险的顾虑,促进商
业银行更多更好地开展助学贷款业务。
(二)实施情况
我 国助学贷款自2000年9月在全国全面展开,至今已经有15年。截至2013年,
全国有6个省市开 办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11个省市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
19个省市同时开办两种助学贷 款业务(详情见表1)。
表1开办助学贷款省份明细表


类别

数量

名称

开办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6
天津、广东、西藏、新疆、大
连、深圳

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11
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
山东、湖南、海南、甘肃、宁
夏、青海、青岛

两种模式均开办

19
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
龙江、上海 、江苏、浙江、福
建、河南、湖北、广西、重庆、
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宁
波、厦 门
5

从1999年到2013年,国家助学贷款审批人数和审批金额总体呈上升 趋势,累计
998.90万人获得助学贷款,审批金额1032.28亿元。其中537.53万人获得 校园地国家
助学贷款,审批金额535.62亿元;461.37万人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批金 额
496.46亿元。各省份(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880.17万人办理助学贷款,审批金额850.04亿元;中央部署院校118.74万人办理助学贷款,审批
金 额182.04亿元(详情见图1)
审批贷款人数
160
140
120100
80
60
40
20
0
3
审批贷款金额< br>
图1国家助学贷款历年发放情况图(1999-2013年,单位:万人亿元)
由此 可得,我国助学贷款的贷款人数和贷款金额都在逐年上涨,覆盖的地域也越来
越广,解决了大部分贫困学 生上学的问题。然而,在国家助学贷款如火如荼的进行时,
一些弊端逐步显示出来。
(三)出现的问题
大学生贷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对高校贫 困家庭
资助力度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进一步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新探索。随着我
国 高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原有的资助政策和
措施已难以覆盖和完 全解决所有贫困家庭学生的问题。同时因为信用风险的问题影响了
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以下将从贷款发放 机制问题和贷款还款机制问题进行概述。
(1) 贷款发放机制问题
从学校方面来看,大学 生助学贷款的需求逐年上升,然而许多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
到大学生贷款的重要性。同时在大学生贷款这 项工作中,高等学校主要承担为助学贷款
6

进行咨询、指导和与银行协作的任务。 目前我国高校的普遍做法:一是在招生咨询时向
学生及其家长宣传,二是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寄送宣传材 料,三是在高校内部向新生进
行宣传。从近几年实施的结果来看,经济发达省份和一些省会城市都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存在着范围狭窄和深度不够的问题。尤其在贫困山区,大部分学生由于信息闭塞或信息不对称不能完全了解大学生贷款政策,即使掌握一些相关信息,可
单凭几篇政策 性材料要让学生及其家长接受也比较困难。这样导致很多优秀的学生因为
无法支付高额的学费而放弃继续 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学校申贷工作不畅通也是极为重要
的一个问题。高校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申贷工作 的重要因素,由于教师很难全面把握
每个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某些困难程度较为接近的情况下,往往是 那些跟老师关系比
较好的同学申请得到批准的几率较高,而那些家庭确实困难、达到贷款资格的大学生,
有可能出于“尊严”、“难为情”等心理因素不愿意申请贷款。这种现状的产生与高校对
学生申 请贷款资格的不规范审查有密切联系,因此在贷款执行发放过程中产生了偏差。
从银行方面来看,银行 在落实大学生贷款政策时主要存在“过高、过繁、过低、过
偏”四种行为。第一,要求标准过高。在界定 助学贷款的目标群体时采用的家庭人均月
收入水平过低,从而抬高了准入“门槛”。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的贵州省把目标定在家
庭人均月收入150元以下,在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和省份地区也只有400元。 这一规定
是的大批符合享受助学贷款条件的大学生被拒之门外。第二,手续设计过繁。银行所设
计的申请材料、表格和附件等过于繁琐,人为地使银行与大学生双方所耗费的时间与精
力过多,这样导致 大学生实际取得贷款时间过长,同时还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成本。第三,
获准人数过低。银行在审批时不进 行实际情况的调查、不注重城乡、地区及行业的差异,
将其所规定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作为唯一的衡量 标准,使本来已是控制偏紧、总量水
平较低的贷款额度,执行后往往是多有剩余。第四,偏爱经济抵押。 银行更偏爱具有优
势发展潜力的地区和学校,从而带来大学生贷款发放结构不合理现象。银行对那些就读
于名牌高校或热门专业的学生申请审查相对宽松,而对那些就读于一般高校或冷门专业
的学生申 请就从严掌握,甚至有些高校或专业的学生完全被拒之门外。
综上所述,我国助学贷款的还款机制问题 应从学校和银行两个方面深处解决,从而
全面落实助学贷款政策。
(2)贷款还款机制问题
自助学贷款实施至今,学生拖欠贷款、甚至逃债问题较为突出,由此带来的部分银
行借贷、拒贷 现象也较为普遍。而纵观整个高校助学贷款中的问题表现,无论是“贷”
7

还是“还”都存在问题。
首先,学生骗贷行为较突出。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及规定来看,在校 大学生的申请
贷款的利息由政府财政承担,毕业后由自己承担整个环节没有担保。这一政策为部分非贫困的大学生投机消费提供了空间,有些大学生私自编造虚假申贷信息,想方设法获得
贷款。这样一 来,不仅挤占了真正贫困的大学生的贷款资源,也给财政带来负担,再加
上部分学生不珍惜助学贷款,反 而用于投资或购买奢侈品,背离了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
的初衷,也降低了助学贷款的社会效益。
其次,学生还款经济能力低。从学生的经济状况来看,提出助学贷款的学生往往是
受到家庭困难的影响 ,再加上走之社会后,由于自我薪资水平较低,赡养家庭还是自给
自足都很紧张,也有些学生因疾病或伤 残等因素导致失去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从而物
理还款,最后选择违约。另外,有些学生信用程度不高, 而导致拖欠还款的现象。
三、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涉及到政府、 银行、学校、学生四方。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系是
针对于银行而言的,银行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 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势必会追求低
风险和高收益。于是在国家助学贷款这一系统工程的过程中,虽然政府、 银行、学校、
学生之间的利益和风险不断调整,但还是为参与各方留下了博弈的空间。而助学贷款站在政府与学生的角度上都具有福利性,因此接下来将从博弈论和福利经济学两个方面对
大学生助学贷 款进行分析。
(一) 博弈论分析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指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 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
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以下将根据学生和银行双方,采用完全信息博弈(即参 与者对
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的支付有充分了解)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即参与者对
所 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的支付不充分了解)的方法对助学贷款制度进行具体
分析。
模型建立:
假设1:博弈的分析对象是理性人的理想行为及其均衡。在此博弈中,博弈双方的
决策目标都是实现其收益的最大化。
假设2:本博弈为完全信息博弈。学生为按合同规定归还本息的都视其为违约。
8

构建贷款银行与学生之间的博弈模型(见表2)
表2银行与学生之间的博弈
博弈参与者





发放贷款
不发放贷款
不会违约
1,1
0,0
学生
违约
-1,3
0,0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贷款银行有发放贷款和不发放贷款两种策略, 学生也有两种策
略,即贷款后不会违约——偿还贷款、贷款后违约——不偿还贷款。但由于国家助学贷< br>款有一定的强制性,从2004年政策改革后,用招标方式来决定贷款银行资格,只要银
行中标, 就有义务和责任发放贷款,所以银行不发放贷款的情况不会发生。那么银行只
有一种选择——发放贷款,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如果银行选择发放贷款,那么它的收益
有可能为1,也有可能为-1,此时学生不违 约,那么学生的收益就为1,这种银行和学
校都受益的情况是助学贷款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而学生为了追 求自我的最大收益,他会
选择违约,收益为3。因为是完全信息博弈,所以银行对学生不同选择的收益也 很清楚,
知道学生会为追求自我的最大收益而选择违约——不偿还贷款,此时学生收益为3,而银
行的收益-1.面对这种情况,银行为了追求自我的最大利益,会选择不发放贷款,即采
取一些较为苛 刻的要求和条件,“隐性”限制学生贷款的人数和贷款的额度,从而使双
方的收益均为0.博弈双方为了 得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最终陷入了双方收益都为0的均
衡状态。
通过博弈分析,银行会选择 不发放贷款或者少发放银行贷款来减少学生违约所带来
的风险。而对学生来说,如果银行发放贷款,不管 收益是1还是3,学生始终受益,所
以他对助学贷款需求旺盛。这样就造成一个“不愿贷”,一个“贷不 到”的局面,助学
贷款陷入供求矛盾。
(二) 福利性分析
福利经济学时研究社会 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中帕累托最优状态和马
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 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任何
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 坏。按照这一规定,一
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人的福利不减少 ,这
9

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 些人福利减
少,这种改变就不利。以下将根据助学贷款优化模型,用帕累托最优状态概念对助学贷
款进行具体分析。
助学贷款的福利性是站在政府与学生的角度上分析的。对政府而言,实施助学贷款
是实现科教兴国、加速人才培养、为国家积累人才的一项政策。与此同时,这项政策的
受益者是 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较强、就业前景好、预期收入高的人群。他
们的这些特点保证了国家利 用助学贷款政策所带来的人才培养以及人才积累的边际收
益最大化,能够有利地保证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与 社会福利的加速进步。
一个人接受教育能够获得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找到好的工作从而获得较高报酬 ;
另一方面总是在社会中与群体合作,为社会创造财富。也就是说个人的福利水平除了取
决于其 个人在经济生活中获得的收益外,还取决于整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合作状态和环境。
通过提高自身的修养和 能力还能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创造更大的精神和物
质财富,这些都将产生比其自身直接收益 大得多的公共效益。因此,教育不仅具有私人
产品的特性更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
模型假设: 完善的助学贷款发放制度、高等教育产品价格同一化(学费)、100%的
大学入学率
P:高等教育产品价格Q:教育需求量 M:居民收入
MC:边际成本 MR:边际收益 MR
1
:边际私人收益 MR
2
:边际社会收益
由于教育带来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外部经济性表明:MR
1
2

图2
当高等教育市场处于完全市场化状态的时候,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完全由市场决定。
10

由图2可得,根据MR=MC,即在MR
1
与MC的交点E
1处达到教育市场均衡,消费者能够接
受Q
1
的受教育量,而此时社会也获得了E< br>1
的社会效益,但这时候社会总福利水平并非最
大。只有处于MR
2
= MC,即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需求量为Q
2
时,社会总福利
水平才达到最 大水平。
由此可见,如果高等教育完全由市场决定的话,必然导致高等教育总需求的极大不
足 ,社会总福利遭到损失。但是,撇开高考作为高校准入的门槛。假设所有人都有资格
上大学,从目前的情 况上看,不是高等教育的需求不足,而是供求严重不足。然而,导
致现阶段高等教育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 是采用高考作为进入高等教育的约束后,有许多
家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昂贵的学费而读不起大学 。
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一种产品存在社会效应时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进行
必要干预 ,以谋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不能够单单依靠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自动调控。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显然是国 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扩张受教育面而出台的措施,它能够
使更多的人通过高考约束制度后顺利接受高等 教育。

图3
由图3可得,在既定的收入水平M
0
下,接受高等 教育的预算约束线A
0
B
0
与居民无差
异曲线I
0
相切与E
0
点,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为Q
0
。若政府实施助学贷款,实则 表明
教育的消费品价格降低了,预算约束线由A
0
B
0
移动至A0
B
1
,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
1
与A
0
B1
相切与E
1
点,教育的需求量扩张为Q
1
。显然Q
1
>Q
2
,且I
1
的效用大于I
0
的效用。
结合图1和图3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施助学贷款政策能够扩大受教育面,使受
教育的直接效用提高 ,还能够通过扩大教育面使社会福利水平达到最大化。
11

(三) 总结 根据博弈论分析我们可得,在银行和学生关于助学贷款的博弈过程中,学生始终处
于受益的状态,有 可能会损害银行的利益,因此会造成助学贷款市场的供不应求情况,
而这样就无法彻底落实助学贷款政策 ,贫寒学子也就难以得到助学贷款的优惠。而用福
利经济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将成为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 ,此项政策的真正落实除了提高
社会福利性、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也能为银行 带来可观的经
济收入。结合两种分析可得,应优化完善助学贷款政策,使政府、银行、贷款者尽力相互配合,让这项政策真正的提高三者的福利性,使三者在这场博弈中达到共赢的局面。
四、优化国家助学贷款的措施
国家助学贷款必须由银行和政府配合才能达到优化。在满足国家 人才需求的前提
下,在降低银行风险的基础上实施助学贷款,才能够提高银行办理助贷业务的积极性、< br>优化助学贷款。
(一)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
在高等教育助学贷款政策中,政 府应完善公益性的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建立国
家助学贷款基金,将国家助学贷款转变为国家信用形式 。这有利于规范政府与银行的关
系,有利于拓展银行的中间业务,也有利于构建助学贷款的市场运作体系 。国家助学贷
款基金 来源可以多样化,主要渠道包括:政府拨款、筹集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基金增值及其他渠道。此外,也可以设立社会捐资助学资金。社会捐资助学资金来源主要是
政府通过多种 形式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募集的资金,也可以通过发行教
育彩票等方式向社会融资。这种 方式已经在部分城市推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基金一旦
建立,这部分社会捐资助学资金也可以纳入其中进 行管理。
成立中国教育发展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应由政策性银行提供服务为主,由各类
商 业性银行提供配套服务为补充。因此,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可考虑成立中国教
育发展银行。本质上 ,中国教育发展银行是一个由政府发起和出资创立的政策性银行,
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政府科教兴国战略和 教育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助学贷款的
融资活动,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对贫困学生发放优惠利率或 免息的政策性助学贷款。具体
而言,一是教育发展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教育发展银行可以集合私人 资本支持教
育,且在国家信誉的保证下,可以通过向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和销售教育
12

金融债券和其他证券从私人投资者处募集资金;三是根据国家教育产业政策发展的要 求,
教育发展银行也可以市场经济条件的教育观,为高校提供政策性融资业务及相关金融产
品的 服务。
(二) 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制度
建立个人信用等级制度是有效防止借款人违约的重要 措施。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建
成将在极大程度上有助于助学贷款的顺利进行。个人信用系统的建设应包括 三个部分。
(1)个人建立。针对助学贷款的贷款人而言最大的风险在于大学毕业后走到哪里,他
的收入水平如何、还款信用如何。因此个人信用系统应实时跟踪贷款人的就业、收入、
缴税情况等并纳 入全国个人信用信息系统。(2)实现个人信用信息全国共享,银行、贷
款者就业单位及政府行政部门应 平等享有个人信用信息,不管贷款者走到哪里都能够通
过信用系统获取此人的信用状况。系统应该设有逃 税和贷款违约两个纪录,上了该系统
逃税纪录和助学贷款违约纪录的人终生陪伴。以后很难和金融机构、 政府部门打交道,
对违约人来说具有较大的威慑力。(3)信用法律保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约束信用 不
良者,贷款银行对违约的借款人有权按合同约定采取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
等措施 。借款学生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计收罚息。贷款
银行定期在公开报刊及有 关媒体上公布违约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及违约行为;依法
追究违约借款人法律责任。从授信到监督、 还款都有法律可依可循,真正做到依法办事。

(三) 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
一是 建立守约的奖励机制。根据对学生信用评级的情况进行定期的网络或学校媒体
的公布,银行、学校对信用 评级高的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奖励和优惠,如在奖学金、荣
誉评定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另外,对在校期间 提前还款的学生在利率方面进行一定的优
惠措施,考虑还款折扣或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奖 励。二是建立违约的惩
罚机制。与奖励机制配套的还要建立违约的惩罚机制,对不守信的学生,记入国家 助学
贷款个人信用网络的违约黑名单,以学校为单位将其姓名、身份证号及违约行为,定期
进行 媒体公开个人信用网络的违约黑名单,以学校为单位将其姓名、身份证号及违约行
为,定期进行媒体公开 曝光和网络的查询。具体措施还包括对确有偿还能力却拒不还款
的学生,取消优惠利率,按一般商业贷款 利率追缴其贷款本息;对信用等级低于警戒线
的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网及时公布,提出警告,并在学校奖 学金评定和银行发放后续助
学贷款方面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构建防范信用风险体系。学校层面,在履行契 约时应认
13

真尽到自己的义务,例如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帮助广大学生在了
解助学贷款工作的政策的同时规范与方便同学办理国家助学贷款。银行层面,要从程序
上下功夫,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简化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还款等协议的手续,
努力为学 生提供优质服务。为了提高效率和科学管理,在操作过程中学校与银行均要利
用现代化手段对贷款申请、 日常维护、提供服务等实施动态化管理。
五、结论
综上所述,利用博弈论和福利经济学分析 大学生助学贷款,可得到此项政策的真正
落实除了提高社会福利性、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为国家培养 大批人才,同时也为银
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然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在一系列贷款还款、发放等问 题,
我们应该通过优化助学贷款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
促进 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仲晓东. 大学生助学贷款困境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9,01:173—177.
[2]王琼.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J]. 科技风,2015,01:269.
[3]文亚青,刘金锋. 构建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4:73
—74.
[4]潘佳琪. 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叶长兵. 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D].郑州大学,2005.
[6]洪星. 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7]李花. 我国助学贷款的信用制度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8.

14

生物技术专业介绍-五号特工组主题曲


短篇英语作文-回忆里想起模糊的小时候


难忘的一件事500字-碧草青青花盛开


人为什么会做梦-离不开的别离


各得其所的意思-工作时间证明


两条平行线-乔布斯辞职信


描写大海的诗句-中国书法字典


加班费规定-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本文更新与2021-01-01 16:1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93507.html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分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