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怀恩中学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02 15:42
tags:电子科技大学专业

过目不忘的记忆秘诀-厦门理工学院分数线

2021年1月2日发(作者:缪晋)
目 录
电子科技大学概况 ...................................... 0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 3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1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14
应用数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16
等离子体物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18
凝聚态物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20
光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22
无线电物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24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26
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2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30
物理电子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32
电路与系统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34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3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38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40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42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44
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46
信息安全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48
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50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52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54
新兴技术管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56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58
金融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60
企业管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 62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64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6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69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7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73
区域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76
金融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78
数量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80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82
国际政治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8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86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88
应用心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90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92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94
传播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96
计算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98
应用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98
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98
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99
凝聚态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01
光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03
无线电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0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专业 .................. 107
生物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09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11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13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15
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17
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19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21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23
物理电子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25
电路与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27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29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31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33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35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37
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39
信息安全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4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43
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45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47
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49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49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49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49
应用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52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54
密码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56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58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58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60
新兴技术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60
金融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62
金融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62
企业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64
行政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 166
电子信息专业背景的集成电路工学硕士附加课程计划 ...... 168
电子信息专业背景的软件工程工学硕士附加课程计划 ...... 170

总分290
单科38
单科57
进复试


机械电子工程
考试科目
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政治理论
专业课
822控制工程

824理论力学

840物理光学

841模拟电路

811大学物理

813电磁场与电磁波

815电路分析基础

831通信与信息系统

817电子测试技术基础

836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路

829信号与系统和模拟电路

823控制理论与控制基础

814电力电子技术

832微电子器件

817电子测试技术基础

818固体物理

834物理化学

813 电磁场与电磁波

824理论力学

831通信与信息系统

828数字电路

823控制理论与工程基础

812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837遥感

833无机化学

839自动控制原理

842固体电子器件

843电子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家“985工程”、 “211工程”重点建设的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西南经济、
文化 、交通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
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首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
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 签署重点共建电子科技大学的协议,学
校进入了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近年来又先后
成为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委重点共建高校。经
过50多年的建设,电子科技 大学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
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
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 科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占地5000余亩,包括清水河校区、沙河校区、九里堤校
区等三个校 区。其中,正逐步成为主校区的清水河校区占地4000
余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种植银杏、楠木 、香樟、水杉、桂
花等各类乔木2万多株,基本建成数字化绿色校园。学校拥有馆
藏图书220 万册,数字文献资源132810GB,建有现代化的运动场、
体育馆、网球场、游泳池、健身馆等体育 设施。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5个学院(部),另有示范性软件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职业 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以及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现有一 级
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
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 ,部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学校现
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
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硕士(含13个
工程领域)、工商管理、公共 管理、工程管理等6类专业学位授权
点;博士后流动站10个;本科专业4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 br>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400余 人,其
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343人。拥有一支包括7位中国科学
院、中国工程院院 士,3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0位长江
学者,1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6位国家级 教学名师
和全国优秀教师等在内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成1个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建成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品牌专业, 拥
有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国家工科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电子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0余个国 家级教育教学基地,获得一批国家级
教学成果奖。学校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构建“三足鼎立”(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
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 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2009
年度科技经费达到6.5亿元,“十一五”以来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6项、部省级奖励80余项,发表论文(专著)15000余篇(部),
申请专利近970余项 。
学校以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
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根本任 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
25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9000余人。学生以素质全面、
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
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学生就业率 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录研率达
到45%以上,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IT领域。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
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及交 叉学科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
子设计竞赛、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 br>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际大专辩论赛等国内、国际
比赛中成绩斐然,其中2009年 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唯一
特等奖——“NEC杯”, 2005年获得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
学校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
企业保持着密切友好的联系,每 年主办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选
派大批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学校同
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
生在校期间都可以申请出国留学,交流学 习或联合培养。英特尔、
微软、TI和IBM等跨国公司也在我校设立了联合实验室、研发中
心 和奖学金项目等,直接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
电子科技大学秉承 “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 ,以
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己任,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 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电子信息学科为特
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代码
020202
020209
030206
030505
050201
050302
070101
070103
070105
070201
070203
070205
070207
071010
080201
080203
080401
080500
学科名称
区域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国际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
英语语言文学
传播学
基础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运筹学与控制论
★理论物理
★原子物理与分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
★光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精密仪器及机械
★材料科学与工程
代码
020204
030103
030501
040203
050211
070100
070102
070104
070200
070202
070204
070206
070208
071011
080202
080300
080402
080501
学科名称
金融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应用心理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数学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物理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声学
★无线电物理
生物物理学
★机械电子工程
★光学工程◆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材料物理与化学
代码
080502
080804
080901
080903
080920
081001
081020
081101
081104
081201
081203
081603
083100
120100
120121
120202
120280
学科名称
★材料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物理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企业管理
工商管理(MBA)
代码
080503
080900
080902
080904
081000
081002
081021
081102
081200
081202
081280
081704
110505
120120
120122
120204
120401
学科名称
★材料加工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路与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息安全
★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软件工程
应用化学
密码学
★新兴技术管理
★金融工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
行政管理

带▲的为国家重点学科


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带★的为博士点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 信工程”一级学科包含3个二级学
科,即属于国家重点学科与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的两个二
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根据我校特色
与优势、反映学科前沿方向而设置的 二级学科“信息获取与探测
技术”。我校“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原属“信号、电路与系统”
博 士点学科,1981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点,198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
点学科,是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的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学
科的前身为“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电路与系统”;“信息
获取与探测技术”从信息获取与利用角度,研究目标信息的获取
方法和探测系统实现技术,该二级学科 主要研究目标收集的时间
-空间-频率方式、回波中的目标信息存在方式、有效提取目标
信息的 方法、实现目标信号获取的探测系统体系结构及实现技术
和多探测系统的目标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硕士
学位授予权,在国内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 站,是首批中央专项经
费资助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点学术梯队是我国
通信与 信息系统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术带头人李乐民教授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学科点设有一个国家级重点 实验室,拥有一
大批国际水平的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工作站和软件。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 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
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热爱祖国和人民,献身于伟大祖国
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宽广坚实的
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深厚 的数理基础,并掌握电子
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
和掌握 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本学
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课题及前沿课题的研究、开 发能力,并提供
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读、写、
听、说”能力。
学位获得者应有严谨求实的学风,高尚的职业道德,能独立
承担和完成各类研究课题,并应具有 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
素质,能胜任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雷达系统
2.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
3.雷达成像
4.雷达目标识别
5.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
6.数字图像及音视频处理
7.非合作信号处理
8.现代通信信号处理技术
9.光纤通信
10.通信网络与宽带通信技术
11.资源探测中的信息技术
12.专用集成电路(ASIC)与数模混合SOC设计
13.通信网络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14.移动通信与扩频通信系统
15.多媒体通信与处理技术
16.宽带接入网
17.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理论研究及设计
18.通信RFIC及SOC技术
19.毫米波通信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 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现代信号处理方法、特殊矩阵、宽
带网的性能分析 与优化算法、随机过程与排队论、宽带无线通信
技术
非学位课:谱估计与阵列信号处理、自适 应信号处理、微波
成像理论与实现、网络体系与协议、数字信号处理与方法实现、
单片射频微波 集成电路技术与设计、ASIC设计技术及应用、学
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 俄语)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 、结构、制备工
艺与其性能及使用过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电、
磁、声、光、热 、力及生物等功能材料及应用的理论、设计、制
备、检测等,涉及到信息的获取、转换、存储、处理与控 制等。
它包括“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两个二级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学科 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越来越紧密,
如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
学等。我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 设学科,特色和优势在于对
电子信息材料及应用的研究和开发。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5名,
教 授18名和一批由年轻博士为梯队的学术队伍,拥有先进的实验
设备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作为 当代文明的重要支柱,本学科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的先导和基础,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 依存关系。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定位于培养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电子信息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方面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
掌握必要的电子科学、计算机应用及 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和宏观
特性测试技术的人才。培养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掌握坚实的理
论基 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识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加工和测
试分析技术,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和外语水 平,能从事材料科
学与工程研究、教学工作或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的高级人才。
本学科博士学 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献身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学风正派、工 作严谨
求实,善于与人团结共事;能胜任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产业部
门的技术工作、或以上领 域的技术管理工作等。
二、研究方向:
1.电子材料与工程
3.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2.磁性材料与工程
4.材料化学与工程
5.纳米及低维结构材料与器件
6.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
7.材料分析表征
8.有机电子材料与工程
9.能源材料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固体微观理 论、材料物理学
非学位课:纳米电子学与自旋电子学、材料分析理论与方法、
学科前沿专题讲 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3个二级
学科,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 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该一级学科于1999年建成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计算机应
用技术学科入选国家重点学科( 培育),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入选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经过“九五” “十五”“211工程 ”
和“985工程”的建设,本一级学科已形成强有力的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 学科综合优势。学科研究水平和研究
能力大幅度提升,整体接近国内一流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科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学科方向、
学术团队、学科平台、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取
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 获得者应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坚实的数学
基础知识、系统的学科领域知识和精深的研究方向知识;学术 视
野开阔,学术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了解学科现状、发展方向
和前沿;能用英语撰写学术论 文,能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研究
内容;能独立从事计算机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课题的研
究,能做出创新性的被国际认同的研究成果;可承担大型软件或
重大计算机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能 胜任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分布式并行系统
2.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3.网络软件与操作系统
4.新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5.嵌入式系统
6.移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7.网络计算技术与应用
8.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9.自动推理与可信计算
10.计算生物学
11.软件过程技术与方法
12.计算智能


13.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最优化技术
14.模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
15.小波分析信息识别
16.可穿戴计算技术
17.中间件技术
18.计算机图形学
19.数字媒体技术
20.云计算
21.空间信息处理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 士学位英语、应用
数学理论与方法、随机算法、形式化方法、高级网络计算
非学位课:神经网 络理论与应用、实时计算、并行算法、虚
拟现实技术、可信计算、组合设计与组合优化理论、计算复杂性 、
小波分析理论与应用、计算机代数、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
法语、俄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 理论、
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 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
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br>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
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 ,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
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
方 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世界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教育,对马克思主 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
究,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意
义。承担该 学科博士生培养任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在马克思
主义理论方面有很强的研究与教学实力,1997年 曾获国家级教学
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
信念,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专业基 础知识,能够较好
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具有较强的研 究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与社会发展
3.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中国化
4.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博士学位英语 、马克
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非学位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
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
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思想 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积累了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良传
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 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在思想
政治 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
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 论教育研究等方面
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以思想政治教育定性
与定量结合的 研究特色为依托、以本校雄厚的电子科技实力为背
景,在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与质性研究方面居全国前 列,在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也极具竞争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
学科面临着拓展学科领 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
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一、培养目标:
本 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具有坚定的马 克思主义信仰和
社会主义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
义理论;全面掌 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
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具有针对思想政 治教育理
论与现实问题采用哲学方法、质性方法、量化方法予以高水平研
究的能力;具有较强分 析、解决人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学科信息处理、学术交流与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掌
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
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 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能胜任与本
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社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 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
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规律与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在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学生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规律;大 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发展
轨迹;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等。同时,也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教学体系与教学法。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 本内涵、特点、基
本内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
育的有效性; 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网络传播中思想
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网络 文化、心
理和行为及其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平
台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3.当代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区、农村思想
政治工作特点、规律、内容、方法、载体。校园文化、社区文化
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企业软实力发展战略。
4.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西方德育理论、 西方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
经验;西方德育思想史、西方德育国别史和阶段史、西方德育专
题史、 西方德育名人思想研评;中外德育的特点、规律、内容、
方法比较。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博士学位英语、马克
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专题研究
非学位课:伦理学专题研究、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
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应用数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应用数学学科是以数学各个分支的应用基础理论为研究主
体,是数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其
理论和方法在数学物理、电子通讯、信 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管
理科学、自动控制和神经网络等领域有直接和重要的应用。本学
科既强 调基础研究,又重视理工渗透。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每
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近20 0篇学术论文,论
文广泛被Sci、Ei等收录。近年来获得了多项部省级自然科学奖
和科技进 步奖,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级和四
川省人才计划项目,出版了系列教材著作,获得了 多项国家和四
川省教学成果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 养勇于追求真理和愿献身于科学研究的应用数学专
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系统深入、宽厚而又坚实的专 业理论基
础,熟悉并掌握本专业在国内外发展的最新成果,熟练掌握一门
外国语,毕业后具备独 立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前沿课题
的研究、应用和教学能力,并在科学研究上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
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单位工作。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
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 身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
二、研究方向:
1.数值代数及科学计算
2.矩阵分析及应用
3.动力系统理论及应用
4.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
5.非线性分析
6.有限元方法及应用
7.边界元方法与工程计算
8.拓扑与混沌及其应用
9.概率论及其应用
10.微分方程数值解
11.高性能计算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12.计算流体力学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非线
性分析、混沌理论、数值代数 非学位课:拓扑学、积分与边界积分方程数值解、泛函微分
方程及定性理论、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 偏微分方程现代数值方
法、随机分析、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
法语、俄 国)
等离子体物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等离子体有天然等离子体和人工等离子体两大类,天然 等离
子体的研究对于阐明宇宙物理现象、星球起源等均有重要作用。
人工等离子体在现代科学和 技术的许多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
用,其涵盖的理论范围和工业应用是十分宽广的。结合我校师资
和硬件优势,本学科主要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理论与应用、计算机
等离子体物理、等离子体电子学以及聚 变等离子体。微波等离子
体理论和应用,重点研究其产生、维持的理论和方法,微波等离
子体激 光、微波等离子体沉积及新材料制备等。计算机等离子体
物理研究等离子体重要物理过程的粒子模拟技术 (PIC技术)。等
离子体电子学主要研究电磁场或电磁波和电子注及等离子体的三
元相互作用 ,探索新型高效率、高功率微波器件。聚变等离子体
学主要开展对受控聚变中所涉及的基础等离子体物理 学进行细致
研究。重点开展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及加热机理,探索新型等
离子体诊断方法。
一、培养目标: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宽厚的等离子体物理基础理论和
系统的专 业知识,掌握现代等微波离子体实验技能和基本的等离
子体诊断技术,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具有从事科
学研究工作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
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并能
够作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二、研究方向:
1.低温等离子体理论与应用
2.计算等离子体物理
3.等离子体电子学
4.聚变等离子体物理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 学位英语、应用
数学理论与方法、数值分析、非线性理论和方法、等离子体技术
及应用、相对论 电动力学
非学位课:等离子体电子学、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科前沿
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凝聚态物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凝聚态物理学是物理学中最为庞大 和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
支,它主要研究凝聚态物质(包括固态、液态、液晶、玻璃态和
凝胶等 )的力、热、电、磁、光等物理性质,以及微观结构、运
动状态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它不仅为材料 科学、电子学、
光电子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而且成为
固体电子和光电 子技术、固态激光器和新型高功能材料等高技术
发展和创新的源泉。我校凝聚态物理学科具有自身的特色 ,并依
托强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支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纳米结构、相变及其辐照效应、光
电材料与光谱学、计算凝聚态物理、金属物理学等。本学科的交
叉学科有光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生物物
理等,以上学科我校均有博士点和硕士 点,其中光学为教育部重
点学科。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系 统宽广的凝聚态物理学和相
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必要的计算机应用能
力;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
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读写能 力和必要的听说能
力;对本学科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有创造性和系统性的
研究成果;具 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学术
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潜质和视野;能独立胜任高等院 校和科研
机构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或产业部门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纳米材料与结构
2、相变及辐照效应
3、新型功能材料与光谱学
4、计算凝聚态物理
5、合金材料与金属物理
6、材料结构与热物性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数值
分析、应 用数学理论与方法、相变物理、高等固体理论
非学位课:高等量子力学、材料物理学、有限元方法的数 学
理论、材料模拟与设计、纳米电子学与自旋电子学、半导体器件
物理、学科前沿知识专题讲座 、广义相对论、第二外国语(日语、
德语、法语、俄语)
光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光 学是研究光(从微波直至χ射线及γ射线)的产生、传
播、探测、变换以及与物质(如等离子体、生物体 )的相互作用
原理、技术及应用的一门学科。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一门经典而又充 满活力的学科。它是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尖端
技术、以及新兴产业的重要原动力。相对论及量子力学的建 立,
激光的发明及应用,光纤通信产业的崛起等等20世纪最伟大的科
技成就,无不得益于光学 的促进与推动。在21世纪,光学将向着
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和渗透,成为物理学以及信息、生命、材料 、
能源等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基石之一。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 有坚实的数理知识,掌握本学科
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相关领域具有系统
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物理学及相关以及学科中有关领域的研究,
发展趋势,熟练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 计算机技术,对本学科的
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有独创性研究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
外语,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有关方 面的教学、研究、
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量子光学
2.光电子材料及其与强激光的相互作用
3.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
4.太赫兹物理与技术
5.微波光电子学
6.空间光通信与激光雷达
7.亚波长光学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应用
数学理论与方法、高等量子力学、
空间光电系 统及光通信技术、
非线性理论和方法、高等光学
非学位课:粒子模拟理论与方法、亚波长光学 、光学系统设
计、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光学)、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
俄语)
无线电物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无线电物理采用近代物理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
法及实验手段,研究电磁场和波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据以开发新型的电子器件和系统,发展 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新理论、
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在电子信息系统中推广应用。在电子信息领
域, 现代通信、雷达、遥感、微电子、材料、生物和医疗等高新
技术的重大技术进展都离不开无线电物理的突 破。无线电物理已
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诸多方面,成为一个
对电子信息领 域及其相关学科、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
用的重要学科。
一、培养目标: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坚实的数理知识,掌握本学科
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 相关领域具有系统
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无线电物理及相关学科中的研究、发展趋
势,熟练掌握 相关的实验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本学科的某一方
面有深入的研究并有独创性研究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 门外语。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能胜任高等院校、研究 机构和产业部门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
及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电磁理论及其应用
2.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
3.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4.超宽带电磁学及其应用
5.天线与电波传播
6.新型微波器件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数值
分析、最 优化理论方法与应用、超宽带电磁学及其应用、
电磁理
论中的并矢格林函数
、计算电磁 学、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算法

非学位课:亚波长光学、学科前沿知识专题讲座、第二外国
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Mechatronics)是 机械工程与电子信息技术、
控制理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兴学科,是机械科学与工程
经历 机械化、自动化,朝着智能化发展的标志,包括机电结合的
新理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等诸多方面 。
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工业装备水平及国防综合实力的体现。
“智能机械系统”是机械电子工 程一个关键核心领域,具有自动
化与智能化特征的装备系统,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红紫外探
测器系统、微机电系统、电子设备及仪器、微电子设备、光电子
设备、电子医疗设备与仪器等是光机电一 体化典型设备,是高新
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机械电子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科学观点,
对光机 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内容的一门
交叉综合学科,着重培养既有扎实的机械科学与 工程基础知识,
又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一体集成技
术,能从事现代机 械科学中机电系统研究、应用及教学工作的高
层次人才。
本学科伴随着电子机械系的成立而建 立于1964年,于1981
年开始招收机械制造方向硕士研究生,形成机电结合的鲜明特色,
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省级重点学科,在智能机
电系统理论及技术、机器人方面成果丰富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多项,作为主要发起方创设了IEEE ICMA系
列国际会议,与国内外相关高校有着广泛学术联系。
一、培养目标:
本 学科博士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工
程和电子信息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能够以系统 工程科学观点研
究机电融合及多物理效应一体化作用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
术,把握本学科 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
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 性研究
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地外文资料,
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 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
校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或科技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智能机电系统理论及光机电一体技术
2.复杂机电系统建模与控制
3.智能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
4.数字化设计、仿真与制造
5.计算机集成制造与网络化制造
6.虚拟样机技术
7.可靠性设计
8.智能优化设计
9.机械系统信息分析与故障诊断
10.现代设计理论与设计自动化方法
11.机电系统精密测控技术
12.新型MEMS器件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数值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机电系统智能控 制、机电一体化传
感器及驱动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现代测试导论
非学位课:可靠性设计 、热设计与电磁兼容结构设计、测试
信号分析与信息处理、微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振动理论与声学原理、学科前沿知识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
俄语)
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光学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光信息获取、光存储、光传输、光交换、光信息处理,以及光电图像显示等方向领域,该学科在军事
及民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当今信 息产业的重要支柱学科之一。
我校光学工程主要从事覆盖整个光学工程学科的理论及其相
关应 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特别在光通信、集成光学与光电子器
件、红外与传感技术、平板显示与成像技术等 方面具有特色和优
势,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裕,且获
得国家及部省 级科研成果奖多项。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在国内处
于前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光学工程方面宽广、坚实的基
础理论, 掌握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对本学
科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至少熟练掌握
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有严谨求
实的科学态度和工 作作风。具有成为该学科技术带头人的素质,
能组织课题组承担对学科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有意义的研究 或开
发课题。
二、研究方向:
1.光通信与集成光学
2.激光与光电工程
3.红外与传感技术
4.平板显示与系统
5.微波光子学


6.真空电子学
7.微纳光子学
8.光电测控与仪器
9.光电能源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高等
数值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高等光 学、光电成像导论、红
外材料与器件物理
非学位课:光电工程、显示技术导论、传感器原理与 技术、
光纤传感技术、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
法语、俄语)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已
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个领域对测试技术提 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一个新的科学理论
的探讨和先进装备的研制,如果没有测试技术和测试仪器的支持
是不可能进行的。
本学科的研究范畴是:研究获取客观世界信息与处理的方法
及工具 ,即研究各种电参数及非电参数测试的理论、技术、仪器
和系统。具体包括:测试方法学及误差理论;频 域、时域、数据
域和调制域测试技术及仪器:测试仪器及自动测试系统;可测性
及可靠性以及测 试信号的处理与应用、精密机械测试及仪器等。
本学科与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 与技术
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紧密联系并相互支撑。现代测试的新原理和新
概念只是利用了上述学科 的最新成果实现的,相反地又促进相关
学科继续发展。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5名博士导 师、10余名教授,其
总体水平处于该领域国内领先行列,部分研究领域接近国际先进
水平。通 过“211”工程建设,研究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本学科在
现代测试理论、测试集成理论与方法、故障诊 断与预测、微弱信
号检测与估计、分布式测试理论及网络化技术、现代计量理论等
领域研究上具 有较大优势。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数字及模拟电路、测试信号的< br>产生与分析、计算机软硬什、数字信号处理等基础理论,并且备
现代测试理论在本学科所从事的研 究方向及其有关技术领域有深
入的研究,并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且
有 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上作的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
风,具备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素质, 能独立承担对学科发
展或国民经济建设有意义的研究,胜任高纬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
学、科研或 管理工作。
学位获得者内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丁伟人
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 测试计量理论与技术
2 测试信号获取与处理
3 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
4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5 VLSI测试与可测性设计
6 现代微波与通信测试理论与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 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现代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诊断测试
与 可测性设计技术
非学位课:计算智能理论与方法、微波测量、电子系统故障
诊断与预测技术、 学科前沿专题(理工科)、第二外国语(日语、
德语、法语、俄语)





物理电子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物理电子学是电子学、近代物理学、光 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
交叉学科,主要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
用研究。近 年来本学科发展迅速,不断涵盖新的学科领域,促进
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 与系统等二
级学科以及信息与通信系统、光学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的拓展,
形成了若干新的科学 技术增长点。
本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有以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
盛纲教授为学术带头 人、一批知名教授和许多年青博士组成的高
水平的学术梯队,在相对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微波等离子 体、
太赫兹电子学等研究方向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有广泛国际影
响。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实 验室(分部),是国家“211”和“985”
重点建设学科。
相邻学科有:信息与通信系统 、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以及生物医学
工 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其他二级学科。以上学科我校均有博士
点或硕士点。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对 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相关领
域具有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一级学
科中 有关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熟练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
算机技术,对本学科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并有独创性的研究
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指导和
组织课题进行 研究工作及科技开发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
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成为该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素质 ,能独立
承担对学科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有意义的研究或开发课题。能胜
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 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
开发及管理工作。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献身于 伟
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相对论电子学与强辐射源
2.现代微波电子学与微波管CAD技术
3.高功率微波的系统、效应和信息对抗
4.纳米电子学和微真空电子学
5.太赫兹科学技术
6.微波毫米波器件与技术
7.新型电磁高频系统
8.电子光学与技术
9.电子回旋脉塞器件与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 、博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非线性理论和方法、电子回旋脉塞
理论与技 术、纳电子学与微真空电子学
非学位课:相对论电动力学、强流电子光学、计算真空电子
学、 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电路与系统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本学科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
权的学科。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 权,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并设
有博士后流动站,也是“长江特聘学者”设岗学位学科。本学科
主 要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
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 至电力、电子等诸方
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本学科与信息和通信工程,计
算机科学与 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交叠,形成一系列的边缘、
交叉研究方向。本学科在非线性电路理论、非线性 动力学、人工
神经网络及计算智能、高稳低相噪微波毫米波频率合成技术、微
波电路、大规模集 成电路设计等方面保持着国内领先态势,取得
了一系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本学科现有 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9人,副教授(含高工)
12人,建有非线性与复杂系统中心、微波中心、射频微 波电路系
统实验室等先进的研究中心及实验室。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 得者应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坚实的数理
基础,掌握电路与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
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深入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科
学文化素养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工作作风。不仅要有获取
知识的能力,而且要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及从事创新研究的能力。能应用至少一门外国语撰写高水
平学术论文,并能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交流 。同时在所从事的研究
方向及其相关领域中,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创性的成果。具有独立
从事科学 研究工作的能力,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
素质,能独立承担对科学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有意 义的研究和开
发课题。能胜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相关方向的教学、
研究、工程、开 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2.神经网络
3.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及集成技术
4.集成系统芯片(SoC)设计与工具开发
5.RF MEMS及系统集成
6.绿色能源技术
7.集成电路验证技术
8.集成电路中的信号完整性
9.电路与系统可靠性研究
10.高线性高效率射频微波发射机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 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射频集成电路、非线性电路与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非学位课:VLSI电路和系统设计、现代信号处理方法、信号
理论及应用、RF MEMS及 系统集成、第四代通信中的发射机技术、
软硬件协同设计、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学科前沿知识专题
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
先导和基础,是我国二十一世纪重点 发展的学科之一。主要研究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子材料与固体电子元器件,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 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系统芯片技术,电路组件与系统,微机
电系统等。它涉及到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 系统、信号与信息
处理、电子工程学、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材料
科学与工程、 自动控制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这
一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进入了以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为主
要标志的发展阶段。其主要发展方向是超深亚微米物理与技术,
集成电路与系统技术, 新型固体电子器件,纳米电子器件以及微
机电系统。
我校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有一支以科 学院院士陈星弼教
授为学科带头人,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副
教授以及一批 青年博士、硕士组成的学术队伍,在新型半导体功
率器件与智能功率集成电路等方面研究独具特色,一些 工作在国
内外享有盛誉。并与国内外相关的学校和研究所有着广泛的联系。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面坚
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 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
仪器设备进行实验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不仅对本学科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了解,而且在该方面有
一定的研究成果。应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严谨 求实、敬业创新和
团结合作的品德,具有作为项目主持者乃至学术领头人的素质,
能胜任本专业 科研、教学或产业的技术管理职责。
二、研究方向:
1.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功率器件
2.功率集成电路与系统
3.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
4.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
5.SOCSIP系统芯片技术
6.微电子学理论与技术
7.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
三、课程设置: < br>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纳米电子 学与自旋电子学、固体微
观理论、量子微电子学
非学位课: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半导体 器件物理、半
导体功率器件与智能功率IC、微细加工与MEMS技术、SOC软硬件
协同设计 与验证技术、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
德语、法语、俄语)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我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首批
“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也是“211工程”重点建
设学科。其研究范畴主要 包括:电磁场理论与计算电磁学;天线
与电磁散射;微波与毫米波理论与技术等。主要交叉学科有:信< br>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电子科学与技 术学科。本学科的优势主要包括:
微波理论、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天线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
学、电磁散射与逆散射、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非均匀介质中的
场与波、微波集成电路、微波遥感理论 及应用、电磁兼容等。
我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于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
授予权 ,1988年首批设博士后流动站,学术队伍整体水平高,结
构合理,现有博士生导师16名,教授22 名。现有实验条件包括:
极高频复杂系统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计算电磁学实验室、大型
微波暗 室等高水平实验室等,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高水平的测
试平台。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热爱祖国和人民,对本学科研究前
沿和发展趋势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在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电路理
论及相关学科方面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具有独立完成本学科
相关实验研究 的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应用至少一门外国
语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并能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交流。 有严谨求
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对本学科某方
面具有深入研究并取得 独创性成果,能独立承担相关的研究和开
发课题,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微波理论
2.天线理论与技术
3.电磁散射与逆散射
4.计算电磁学
5.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6.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
7.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
8.微波遥感理论及应用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高等量子力 学、高等电磁场理论、
计算电磁学、近代微波网络理论及应用
非学位课: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电磁理论中的并矢格林函数、
瞬变电磁场、学科前沿知识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
法语、俄语)、激光物理、椭圆函数、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电
磁场散射分析的高频近似方法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现代信息及电子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电子信息材料的设计,验证和新的合成工艺又必须与器件相结合,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 未来的发展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电
子信息材料和元器件的生产基地,电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与器
件、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电子电源、微特电机等各种电
子器件均已成为世界产量第一大国,复 合型的基础电子技术学科
方向和人才培养是必然之路,设立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学科是
培养高 水平电子人才的必要手段。可以说,我国的电子材料与元
器件影响着世界电子市场,并且不断开拓新的技 术领域和研究方
向。随着信息产业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与器件和新LTCC
技术、硅 基元器件及纳米电子技术方面的系统专门知识高级人才
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本学科属于国家一级授权学 科“电子科学
与技术”的二级分学科,具有较强的导师队伍和学术梯队,依托
国家、省部级和国 防重点实验室的先进制造设备、测试设备和设
计软硬环境,充足的科研经费和高水平的学术氛围,为培养 电子
材料与元器件的高水平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目标:
该学科、专业 培养目标: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电子信息材
料及元器件,特别是Si基上的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固 态SOC
的计算机设计、模拟和仿真知识。既侧重于电子材料、磁性材料、
半导体材料和光电材 料中原创性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又重视
博士生掌握硅基电子器件、新型电子器件、LTCC器件及纳 米器件
的最新研究领域和工艺流程,还培养博士生拥有用计算机对器件
及组合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技术,熟悉并掌握各种新型器件的制造
过程分析测试过程,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及分析解决问< br>题能力,掌握1—2门外语,对本学科的某一方面不仅有较深入了
解,而且有一定研究成果,学风 正派,工作严谨求实,善于与人
团结共事,能胜任本专业科研、教学或产业部门的技术工作及管
理工作。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于
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2.纳米电子学及自旋电子学
3.LTCC材料及片式元器件设计技术
4.新型微波器件
5.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
6.隐身材料与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纳米电子学与自旋电子 学、固体微
观理论
非学位课: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细加工与MEMS技术、材料分
析 理论与方法、材料设计与计算、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
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前身“通信与电子系 统”于1988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再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
科1981 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
权,所属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为全国 首批设立博士后流
动站的学科,也是首批211中央专项支持的重点建设学科和长江
学者特聘教 授设岗学科。学科目前建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部级研究所 各1个,拥
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 组成员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各1
名,另有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博士生导师21名、教授26 名。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范畴包括移动通信、多媒体通
信,光纤通信以及通信网络 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研究等,
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 通信与信息科学领域坚实的理
论基础和相关的数理基础,完整正确掌握所研究方向上学术与技
术 发展的国内外现状和趋势,具有系统的深入的专业知识和与通
信与信息科学相关的广博知识;具有独立从 事本学科领域中的前
沿课题的研究能力,能够提供创新并创优的科学研究成果;至少
熟练掌握一 门外语,具有在专业上的正确写作和人际自由交流能
力。
学位获得者应有严谨求实的学风,高 尚的职业道德,能独立
承担和完成各类研究课题,并应具有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
素质,能 胜任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于伟大
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通信网络技术
2.光纤通信
3.无线与移动通信
4.多媒体通信
5.卫星通信技术
6.通信抗干扰技术
7.资源探测中的信息技术
8.通信专用集成电路与数模混合SOC设计
9.图象传输与处理
10.现代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11.通信RFIC及SOC技术
12..毫米波通信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 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宽带网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算法、特
殊矩阵、随机 过程与排队论、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非学位课:网络体系与协议、数字信号处理与方法实现、单
片射频微波集成电路技术与设计、ASIC设计、谱估计与阵列信
号处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 语(日语、德语、法语、
俄语)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我 校“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原属“信号、电路与系统”博
士点学科,1981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点,19 88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
学科,是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也是首批中央专项经费
资助的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学科拥有博士生导师13
名、教授16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及学科 领域内多方面的科学研
究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是我国信息系统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信 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研究范畴包括雷达系统、阵列信号
处理、图象处理与非合作信号处理等,与电子科学 与技术、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
领域密切相关。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热爱祖国和人民,献身于伟大祖国
的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具有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宽广坚实的
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数理基础 ,并掌握电子
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
和掌握本学科国内 外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本学
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课题及前沿课题的研究、开发能力,并 提供
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读、写、
听、说”能力。
学位获得者应有严谨求实的学风,高尚的职业道德,能独立
承担和完成各类研究课题,并应具有学术带头 人或项目负责人的
素质,能胜任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雷达系统;
2.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
3.雷达成像;
4.雷达目标识别;
5.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
6.数字图像及音视频处理;
7.非合作信号处理;
8.现代通信信号处理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 博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现代信号处理方法、特殊矩阵
非学位课:谱 估计与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微波
成像理论与实现、ASIC设计技术及应用、学科前沿专题 讲座、第
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是根据我校特色与优势、反 映学科
前沿方向而设置的二级学科。“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从信息获取
与利用角度,研究目标 信息的获取方法和探测系统实现技术,该
二级学科主要研究目标收集的时间-空间-频率方式、回波中的
目标信息存在方式、有效提取目标信息的方法、实现目标信号获
取的探测系统体系结构及实现技 术和多探测系统的目标信息融合
技术。
“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学科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4 名,
有一支稳定的学术科研队伍。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与实验条件。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热爱祖国和人民,献身于伟大祖国
的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具有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宽广坚实的
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数理基础 ,并掌握电子
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
和掌握本学科国内 外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本学
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课题及前沿课题的研究、开发能力,并 提供
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读、写、
听、说”能力。
学位获得者应有严谨求实的学风,高尚的职业道德,能独立
承担和完成各类研究课题,并应具有学术带头 人或项目负责人的
素质,能胜任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雷达系统;
2.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
3.雷达成像;
4.雷达目标识别;
5.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
6.非合作信号处理;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泛函
分析、现代信号处理方法、特殊矩阵
非学位课:谱估计与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微波
成像理论与实现、学科前沿专题讲座 、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
法语、俄语)


信息安全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兴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知识领域包括密码学与保密技术、
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与通信安全 、软件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的
理论、技术、管理、工具与方法,也涉及到高科技犯罪与道德法
律 等领域。信息安全的相关领域是国内外研究热点。随着网络的
普及和社会的信息化,信息安全技术得到国 家和社会各方面前所
未有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培养信息安全学科高级人才,满足当
前对信息安 全研究和开发人才的需求,是本培养方案的宗旨。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 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坚实的数学
基础知识、系统的学科领域知识和精深的研究方向知识;学术视
野开阔,学术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了解学科现状、发展方向
和前沿;能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能在 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研究
内容;能独立从事计算机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课题的研
究,能 做出创新性的被国际认同的研究成果;可承担大型软件或
重大计算机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能胜任高等 院校的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密码算法设计与评估理论
2.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应用技术
3.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4.移动计算中的安全
5.基于生物特征的信息安全技术
6.可信计算
7.多媒体安全
8.几何密码与视觉密码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 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有限
域及其应用、信息论、随机算法、计算机通信网络与安全
非学位课:近世代数、现代密码学理论、安全协议与标准、
网络安全技术、计算复杂性、逆向工程、小 波分析理论与应用、
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

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一门涉及面宽、学科交叉 性强、应
用范围广的重要学科,其学科内容贯穿于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的
各个环节,在控制和自 动化领域内始终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本
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随着电子学和计
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号的获取、变换与控制进入自动化、
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新阶段。高度 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成为推
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
础之一。
本学科与物理学、电子学、光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 机械工程紧密相关。实际上,正是上述
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最新成果,促进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 br>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同时它又反作用于上述学科,促进其继续发
展。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攻读“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应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他们 做到: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
会责任感。
2、掌握“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学科领 域坚实宽广的基础
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
从事学术研究 工作的能力;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研究方向:
1.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
2.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
3.定量遥感与遥感图像处理
4.可穿戴计算技术
5.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
6.分布式控制理论与系统
7.增强现实技术
8.超导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
9.医学成像与分析
10.流量计技术
11.微波与通信导航测试
12.飞行器控制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13.智能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
14.复杂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15.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应用
数学理论与方法、泛函分析、现代信号处理 、现代检测技术
非学位课:计算智能理论与方法、自适应控制、数字图像处
理、遥感物理、学 科前沿专题(理工科)、第二外国语(日语、德
语、法语、俄语)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问题相结合的一个
边缘领域。一方面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推动生物医学科
研与实践的进步,另一方面又从 生物医学研究中寻求新的工程与
信息处理原理,推动相关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非常
重要的桥梁作用。
我校本学科创办于1986年,95年被评为四川重点学科。现
有中科院院 士1名,正副教授30余名。设有三个部(省)重点实
验室、建有100亩的“电子科技大学植物科技园 ”、拥有“EGI及
Neuroscan脑电工作站”和“Biopac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等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工作站和软件。在脑功能成像
技术及应用、视觉神经电生理、生物 医学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
医学成像与处理技术、生物能量传递理论以及小麦育种等方面均
取得 过显著的成绩,有很好的工作基础。
本学科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
学、认知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一、培养目标:
具备相应的 电子信息科学与生物医学的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
深入的专门知识。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有关领域 的国内
外前沿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及
前沿课题的研究并作出创 新的研究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读、写、听、说”能力。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
国,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神经信 息工程(EEG与FMRI数据处理、神经电生物、脑
机接口技术、神经科学仪器等)
2.基因工程与育种技术(小麦、水稻)
3.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
4.内分泌生理学
5.生物电磁学与生物信息技术
6.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7.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信号传导
8.数字化医疗设备关键技术
9.神经分子生物学
10.神经编码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数值
分析、高 级生物化学、现代信号处理方法、高级分子生物学、神
经信息学基础
非学位课:生物医学信号 处理、医学成像原理、生物物理学、
发育遗传学、基因组信息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属管理学学科门类中一级学科。我校管
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管理科学方法与技 术、管理经济与产
业组织理论、企业理论与企业战略以及金融投资与金融工程等,
是部级重点学 科并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已完成和正承担10余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项目及其延
续项目)和数十项部省级科研项目,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三
等奖在内的一批高水 平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
会议发表论文数百篇,形成了以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为学 术
带头人的高素质、年轻化学术队伍。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 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管理科学与
工程和经济与金融科学方面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深入的
专业知识,并掌握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
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深入了解和 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现状、
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及前沿
课题的 研究能力,并有创新的研究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企业、
政府产业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教学和科研、高级 管理和产业规划等
工作。
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于伟大
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服务科学与服务管理
2.产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3.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4.供应链管理
5.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 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经济
理论、金融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
非学位课:服务管理研究专题、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研究
专题、数据挖掘与信息管理研究专题、产业 组织理论研究专题、
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新兴技术管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新兴技术对于企业创造生存与发展、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
市场经济的规范与建设以及国际经济合作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和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兴技术是 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新,它可
以创立一个新行业或改变某个老行业,通常具有非持续性、“创造
性的毁灭”、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由于新兴技术的高
度不确定性和破坏能力的快速变化破 坏了用于管理已有技术的旧
规则,所以新兴技术管理在环境和行业、组织环境和氛围、战略
选择 、资源分配、市场评价、发展程序、人员管理、利润分配等
方面都不同于已有技术的管理,是“一场不同 的竞赛”。新兴技术
表现出的对管理的挑战贯穿于整个组织,同时,新兴技术的特征
决定了新兴 技术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和包括系统工
程、管理科学、知识系统工程、金融工程等在内的许 多学科进行
交叉和融合。所以,新兴技术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
一、培养目标: < br>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管理科学与
工程和经济与金融科学方面宽广坚实的 理论基础以及系统深入的
专业知识,并掌握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
系统和 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现状、
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中 的基础理论及前沿
课题的研究能力,并有创新的研究成果,成为企业界和管理学界
高层次的新兴 技术管理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于伟大
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新兴技术管理理论与方法
2.新兴技术发展战略
3.技术创新管理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 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经济
理论、金融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
非学位课:管理研究方法论、新兴技术管理专题、第二外国
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属管理学学科门类中一级学科。 我校管
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管理科学方法与技术、管理经济与产
业组织理论、企业理论与 企业战略以及金融投资与金融工程等,
是部级重点学科并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已完成和正承担10余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及其延
续项目)和数十项部省级科研项 目,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三
等奖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
会议发表论文数百篇,形成了以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为学术
带头人的高素质、年轻化学术队伍。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管理科学与
工程和经 济与金融科学方面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深入的
专业知识,并掌握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 ,熟悉计算机
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现状、
前沿和发展趋势 ,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及前沿
课题的研究能力,并有创新的研究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 、企业、
政府产业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教学和科研、高级管理和产业规划等
工作。
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于伟大
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服务科学与服务管理
2.产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3.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4.供应链管理
5.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 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经济
理论、金融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
非学位课:服务管理研究专题、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研究
专题、数据挖掘与信息管理研究专题、产业 组织理论研究专题、
第二外国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金融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金融工程学是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等交叉的新兴学科,它以现代金融学、管理科学、经济学、数学、法学和各种工
程技术方法为基础,设计、开发和实 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技术,
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电子科技大学的金融工程研究和学科方
向在 国内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本学科研究领域获得了13
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支持,在重要 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余篇,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年轻化学术队伍。我校在该学科
领域已有 的学科地位、在电子信息领域独特的学科综合优势以及
实务界迫切的人才需求表明,我校的金融工程学科 具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数理基 础,掌握金融工
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金融工程学科
的基础理论和前 沿课题的研究能力,并提供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能够开发、设计、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创造 性地分析
和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与 教学、金融产品开发、金融监管部门管理
等工作。
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于伟大
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投资管理
2.商业银行与金融中介风险管理
3.金融衍生品定价技术
4.房地产金融
5.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分析与风险管理
6.智能金融
7.金融物理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 、经济
理论、金融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
非学位课:实证金融专题、信用风险研 究专题、固定收益证
券与资产证券化专题、资产定价与投资管理专题、第二外国语(日
语、德语 、法语、俄语)


企业管理学科博士研究生专业
“企业管理”是工商管理 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我校企业
管理学科主要研究企业理论、战略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以
及营销管理等领域,是省级重点学科,已完成和正承担20多项国
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内
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百篇。本学科现有博士
生导 师7人,教授9人,副教授15人,设置有企业研究中心、战
略管理研究所、工商管理实验室等研究机构 ,具有与学科方向有
关的良好的研究条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一、培养目标:
企业 管理学科以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规律及其管理理论与实
践作为研究对象,要求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 的数理基础,
掌握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科学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
掌握计划、组织 、控制和领导企业的基础知识,具备战略决策、
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营销、财务、会计等方面宽广 坚实的
理论基础以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现
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 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及
前沿课题的研究能力,并有创新的研究成果,能胜任企业、政府、
高等院校或市场监管部门的管理、教学、科研或产业规划等工作。
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于伟大
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战略管理
2、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3、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
4、营销管理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博士学位英语 、经济
理论、金融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
非学位课:管理研究方法论、公司财务 研究专题、战略管理
研究专题、组织行为研究专题、营销管理研究专题、第二外国语
(日语、德 语、法语、俄语)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长江学者
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也是首批 “2 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
硕士等实力雄厚,学历、 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学科
点学术梯队是我国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并拥有< br>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一批“211工程”
重点建设实验室,形成了雄厚的 科研基础,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综
合优势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相互支撑,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使教学和科研具有不竭的创新能力;尤其是
通过“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实 力又得到了明显提高,在
军事电子研究及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
果,并 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科研经费充足,军事电子研究的
规模和水平处于国内高校前列。
本学 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
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
一、培养目标:
本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
技巧 以及掌握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
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从事 通信科学、信息科
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和教学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
独立担负技术 或管理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
业道德,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成为应用型、复合型的高 层次技术
和管理人才。
本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
伟 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通信网络技术
2.光纤通信
3.无线与移动通信
4.多媒体通信
5.卫星通信技术
6.通信抗干扰技术
7.通信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8.通信专用IC技术
9.图象传输与处理
10.现代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11.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12.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
13.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
15.图像传输处理

14.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
16.数字视频与音频技术
17.非合作信号处理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
英语、矩阵理论、图论及应用、随机过程及应用、信号理论及应< br>用、信号分析、信号检测与估计、信息论基础、数字通信理论、
数字信号处理、网络体系与协议、 信号理论及应用、数字信号处
理理论及算法、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及应用
非学位课:宽带无线 通信技术、宽带通信网技术、数字信号
处理与方法及实现、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字视频技术、局域网与城域网、NETWORK TRAFFIC ENGINEERING、
TCPIP原理与体系结构、电子系统的射频与天线、单片射频微波
集成电路技术与设计、微波成像理 论与实现、软件无线电技术、SP
算法实现技术与架构研究、电子设计自动化、纠错编码与调制、
纠错编码与调制、光纤通信、模数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多源信息
融合理论及应用、空间信息传输与处理 、ASIC设计技术及应用、
雷达与电子对抗系统、嵌入式系统、计算机视觉、学科前沿知识
专 题讲座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物理电子学、近代物理学 、电磁场与微波
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综合交
叉学科。主要在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推进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 科学与
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发展的不可
或缺的根基。
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5个二级
学科,即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路与系统、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学科。前4个二级学科均为
国内最早批 准的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
平,也是近年来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而“电子信息材
料与元器件”为根据我校特色与优势、反映学科前沿方向而新设
置的二级学科。 该一级学科已形成以刘盛纲院士、林为干院士、
陈星弼院士为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国内知名的高层次中青 年学者
为学术骨干的梯队。设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大批国际
水平的实验仪器设备、计 算机工作站和先进软件。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我国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它
的发展必 将极大地推动信息社会的进步,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
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本
学科坚实 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
计算机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 作及独立从事
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
任研究机构、高等 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
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器件与技术
2.现代微波电子学与微波管CAD技术
3.高功率微波的系统、效应和信息对抗
4.纳米电子学
5.等离子体电子学
6.太赫兹电子学
7.计算电磁学及其工程应用
8.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9.天线理论与技术
10.非线性理论与复杂电子系统
11.

频、微波电路与系统
12.集成电路与系统
13.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和系统
14.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
15.射频微波、超高速器件与电路
16.微细加工与MEMS技术
17.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18.半导体材料及器件技术
19.电子薄膜集成器件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
英语、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数值分析、 微波工程、导波场论、
微波电子学、相对论电动力学
非学位课:粒子模拟理论与方法、电子回 旋脉塞理论与技术、
强流电子光学、近代微波测量、计算真空电子学、纳电子学与微
真空电子学 、
半导体功率器件与智能功率IC

纳米电子与自旋
电子学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物理电子学实验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是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工
艺与其性能及使用过程间相互关系 的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电、
磁、声、光、热、力及生物等功能材料及应用的理论、设计、制
备 、检测等,涉及到信息的获取、转换、存储、处理与控制等。
它包括“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两 个二级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越来越紧密,
如微电子学与固体 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生 物医
学等。我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特色和优势在于对
电子信息材料及应用的 研究和开发。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5名,
教授18名和一批由年轻博士为梯队的学术队伍,拥有先进的 实验
设备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作为当代文明的重要支柱,本学科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和基础,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定 位于培养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电子信息
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方面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 业知识,
掌握必要的电子科学、计算机应用及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和宏观
特性测试技术的人才。 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
研工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对本学科的某一方面进行
较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 国、热爱人民、
献身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学风正派、工作严谨
求实,善于与人 团结共事;能胜任本专业的科研、教学、产业部
门的技术工作、或以上领域的技术管理工作等。
二、研究方向:
1.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
2. 磁性材料与器件
3. 电子材料及器件
4. 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5. 材料化学与工程
6. 纳米电子材料
7. 敏感与智能材料
8. 材料分析表征
9. 电子陶瓷及器件
10.能源材料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自然辩 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
英语、矩阵理论、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材料表面与界面物理 、
电子陶瓷物理、铁磁学、信息材料基础
非学位课:薄膜材料及技术、材料分析理论与方法、 纳米材
料及纳米结构、固体理论、磁性功能材料及应用、近代电介质理
论、电子材料试验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我校数学一级学科有计算数 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和基础数学等二级学科方面的近二十个研究方向,这些方向既有
强调数学基础研究,又有研究科学计算的理论和方法、数学及其
应用的研究方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 每年在国际及国内重要
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论文广泛被Sci、Ei等
收 录。近年来获得了多项部省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承担
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级和四 川省人才计划项目,
出版了系列教材著作,获得了多项国家和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取
得了显著的 社会效益。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掌握宽广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相关学科方向的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当专门
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工作 作风和学习态度,熟练掌握
一门外语。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献身 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
1. 数值代数与科学计算
2. 矩阵分析及应用
3. 边界元方法与工程计算
4.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
5.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其工程应用
6. 概率论及其应用
7. 偏微分方程
8. 多智能体系分析与算法
9. 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
10.积分方程数值解及应用
11.经济数学及应用
12.拓扑学及应用
13.混沌及应用
14.小波分析与信息处理及计算
15.计算机代数及其应用
16.随机过程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17.多复变函数论
18.图像处理及其目标识别
19.应用概率
20.信息理论及其数学方法
21.图论与组合数学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
英语、矩阵理论、泛函分析、概率论、数值分 析、图论及应用、
随机过程及应用、最优化理论与应用、数值代数、拓扑学、偏微
分方程数值解 法、模糊数学基础
非学位课:、逼近理论、组合数学、积分与边界积分方程数值
解、特殊矩阵 、计算机代数及其应用、混沌理论、多复变函数、
偏微分方程、时间序列分析、泛函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 论、微分
方程稳定性理论及应用、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极值理论及应用、
抽样调查、数理经济 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包含3个二级
学科,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该一级学科于1 999年建成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获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 007年计算机应
用技术学科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入选四 川省重点一级学科。经过“九五” “十五”“211工程”
和“985工程”的建设,本一级学科已形 成强有力的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优势。学科研究水平和研究
能力大幅 度提升,整体接近国内一流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
内先进水平。学科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学科方向、
学术团队、学科平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取
得了突出的成绩 。
一、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
知识 ,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和动态,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
验方法和技能,较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 能适应科学进步及
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科学理论研究或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实
践工作的能力 。同时应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
较强的交流能力,毕业后能胜任与计算机领域相关的科 学研究、
软件、硬件系统开发,以及计算机领域教学工作,为将来成为学
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 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向:
1. 分布式并行系统
2.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3. 网络软件与操作系统
4. 新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5. 嵌入式系统
6. 大型机技术
7. 传感器网络
8. 网络计算技术与应用
9.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10.自动化推理与可信计算
11.计算生物学
12.软件过程技术与方法
13.计算智能
14.计算理论与技术
15.形式化方法与编译系统
16.S(GIS、GPS、RS)技术及应用 17.模
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
18.中间件技术
19.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20.网络信息技术
21.网络安全与信息系统安全
22.数字媒体技术
23.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最优化技术
24.移动计算技术
25.人机交互技术
26.云计算
27.空间信息处理技术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硕士生英
语阅读与翻译、硕士生英语听说与写作、随机过程与排队论、组
合数学、系统 设计-从芯片到系统、有限自动机理论、高级网络计
算、嵌入式系统设计、分布式系统、高级计算机系统 结构、Linux
操作系统内核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
非学位课:Linux环境高级编程、 中间件技术、大型机系统、
数据库新技术、互联网络程序设计、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移动
计算 技术、计算机高级图形学、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软件开发
技术



区域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从宏观角度研究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经< br>济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科。它是在经济学、经
济地理、生产力布局、投资经济和 城市经济学基础上形成的,与
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密切相关。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而
各 个地区发展有很不平衡的国家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显得尤
为重要。近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对于 我国统一、开放的市
场经济的建立,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优势经济资源的最
优利用和经 济决策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 表,具有严谨
求实的思想作风,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服务的高层次专 门人才。
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区
域经济学及其各分支的专 门知识,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并能
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对区域经济问< br>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制定和实施某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能力;
毕业后可承担本专业的教学、科研 工作和中高层次的区域经济管
理工作;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研究方向:
1.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区域生态经济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
英语、数 理统计学、运筹学(II)、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
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
非学位课: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经济分析、金融经济学、发
展经济学、经济学学科前沿专题
金融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学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二级
学科,是一门以金融市场为中心、以各种金融活动、金融关系、
金融体系、金融运行及其相关的经济活 动、经济关系的规律、特
点、作用和实际运行行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型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授 4 人(博士生导师4人),近3 年来获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部省级项目8项,科研项目经费 150 余万,
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厚扎实 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基础和从事各种各
类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学及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
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较强
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具备能熟练运用经济金融理论
对现实经济与金融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分析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金融或其他相关领域内工作的高
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
2.宏观金融
3.金融中介
4.金融工程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
英语、数理统计学、应用随机过程、 金融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
学、高级计量经济学
非学位课:高级宏观经济学、银行微观经济学、公司财务、
金融工程学、经济学学科前沿专题
数量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数量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经济范畴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 br>量变动规律的经济学,并且又是一门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学科。
当今国内外经济研究领域在经济 理论的数理理论研究和实证计量
分析已高度发展,数量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它广
泛应用现有的数理方法和工程科学知识研究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我校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形成了价格理论与应
用、金融投资与金融工程、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激励理论方面独
特的学科 优势。本学科的交叉支持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
商管理、应用数学等学科。
一、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该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
经济研究 方法,应该具备应用本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
经济与管理问题的实际问题、独立进行经济和金融 分析以及经济
管理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同时也要掌握管理科学、计算机科
学等学科知识。追 踪和力求掌握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包括
最优化方法、金融投资和金融工程、高级计量分析技术和软 件应
用、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本学科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政府
经济部门、企业管理部门、 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的管理
决策、经济分析、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
1.价格理论与应用
2.计量经济分析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
英语、数理统计学、运筹学(II)、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
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
非学位课:产业组织理论、金融经济学、区域经济分析、经
济学学科前沿专题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是以宪法和行政法为研究对象的社会 科
学。本学科以其它法学学科为基础,以哲学、政治学、管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为支撑,对宪法 和行政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学科既研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又探索宪政与行政
法治实践;既研究宪政与行政法治实践的普遍性,又探索中国宪
政与行政法治的特殊性;既研究宪法与 行政法的历史与现状,又
研究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宪法与行政法的发展。学科注重理论
性,突 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新型
的专门法律人才。
承担该学科硕士生 培养任务的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宪
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教学实力,取得了丰
硕的科研成果,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 得者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宽
广的法学学科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知识,具
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较强的宪法学与行政
法学方面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能胜任政府部门、司法机关、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理论研究、教学工作和法律
实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宪法学
2.行政法学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践、硕士 学位英语、行政法学原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宪法学
原理、行政诉讼法学专题研究、外国宪法与外国行 政法研究
非学位课:公共管理学、公共组织与组织行为学、公共经济
与公共政策

国际政治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国际政治是以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家关系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为基础,
运用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国际政 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世
界的现状、规律以及发展前景,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环
境及 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外交战略。该学科涉及的范围广泛、对象
复杂,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使其研究既具有
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又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强的特点。该学
科的研究、发 展和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承担该学科硕士 研究生培养任务的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在国际政治方面具有很强的科研与教学实力,尤其国际战略研 究、
国家形象的研究,居于全国先进水平。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 应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
系统的专业知识,能深入地掌握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 br>国际战略、中国外交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较
高的外国语水平,具有较强的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
科研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政府机关、科研机构、高等院
校 、外资企业、社会团体的理论研究、教学工作或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研究
2.全球化与国家战略研究
3.民主化与政治比较研究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践、硕士 学位英语、国际政治理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民主化与
全球秩序研究、国家主权安全问题研究、全球化与 世界政治研究
非学位课:行政法学原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
学、公共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 理论、
基本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学科是从整体 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并
从基本原理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运用。承担该学科< br>硕士生培养任务的我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
面有很强的研究与教学实力,我校 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成果
1997年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居于全国较先进水平。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士学 位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
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素养,较扎 实
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
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 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
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
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播
2.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与社会发展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
践、硕士学位英语、马克思基本原理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专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 义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
方法论、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非学位课:国外马克思主 义与比较德育专题研究、国际政治
理论、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宪法学原理、全球化与世界政治研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 究人们
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
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 设,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等方面取
得了丰硕成果。我校思想政 治教育硕士点以教育部高校师生思想
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中心为依托、以本校雄厚电子科技实力为背景,在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面在全国独树一帜。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本学科面临着拓展学科领 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
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一、培养目标: < br>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
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 思主义素养,较扎实的
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
风,能比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并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和党
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含企业文化)
4.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5.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与实
践、硕士学位英语、马克思基本原理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专题研究、中国 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
方法论、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非学位课: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比较德育专题研究、行政法学
原理、全球化与世界政治研究




应用心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应用心理学(二 级学科)是心理学(一级学科)中的重要分
支之一,致力于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促进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 ,
解决人类日益增加的心理问题。其研究领域极为宽阔,涵盖的三
级学科众多,其中重要的有临 床心理学、管理(工业)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
当前,由于现代 社会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以及人类实践领域
的不断扩展,心理学的应用已日益渗入现代生活的各个侧面, 如
医学与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治疗、升学
择业、婚姻与家庭咨询、军事 司法、人力资源咨询等,因而对应
用心理学人才需求量极大。
一、培养目标:
应用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是以科研能力训练为主,同时打下坚
实的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并接受相当的 解决心理学实
际问题能力的训练,以达到该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独立从事应用
心理学研究、教学 和实践工作的目的。
(一)本专业硕士生应热爱祖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为人类谋 幸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优良的科学品质、职
业道德及团结协作精神。
(二)必须熟悉本 专业主要理论和技术,了解与自己学位论
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设计,较
熟练地利用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研究手段,尤其能熟练地使用计算
机从事有关研究,并掌握心理学 服务的实用性技能。
(四)论文水平: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篇由自己设计
的学位论文, 有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用
价值。
(五)外语能力: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
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人力资源测评与开发
3.认知神经科学与应用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践、硕士学位英语、当代心理学理论进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公共组织与组 织行为学、教育心理技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应用
非学位课: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神经网
络方法、现代管理学、高级微观经济学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隶属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本学科 以英语国
家语言、文学为研究内容,系统地传授英语文学的专业知识,对
研究生提供严格的研究 方法训练,着力于夯实学生的英语功底,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独立研究能力的教学
及科研人才。其培养宗旨是加深研究生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加深
对自我、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以及 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其学科意义
在于探寻1)英美文学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2)人文精神在英
美文学精品中的表现、3)英美文学研究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包含英美文学、现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英语文
学理论、翻译理论与跨文化研究等四个领域。我院该学科的学术
梯队 结构合理,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博士3人。其研究
范围涉及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西方文论、中 西比较文学、文学
翻译等领域。
一、培养目标:
1.本学科培养从事英语语言文学 教学、翻译与研究的高级专
门人才。要求:在英语语言方面具有全面的能力和扎实的功底,
能够 运用英语正确而熟练地进行交谈、阅读、写作和口笔译。
2.通晓英语文学和西方文化的系统知识,了 解其主要批评理
论和研究方法,能独立开展英语文学,西方文化及比较文化的研
究。学位论文在 语言、内容、形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德语、法语或日语),具有在较
高层次上应用该语言的能力,并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英、法、
德、日、俄),可以阅读一般 的文章及所学专业相关的文献。
4.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连网从事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
1.英美文学:系统研究英美文学发展史、文学流派、观念演
变、作 家作品的价值与美学意义以及文学与民族、时代的关系。
2.现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系统研究西方 20世纪以来的
文学观念、文学批评的演变与发展、文学理论与时代、科技、社
会发展的关系、 西方(尤其是英美)文学批评的主要流派与主要
理论家以及现当代文学理论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3.翻译理论与跨文化研究;研究中外翻译史、当代国外翻译
理论、中国传统经典作品英汉对比、翻 译与跨文化研究、西方译
论家及其译学理论、文学翻译与具体文学翻译作品研究。
三、课程设置:
学位课:自然辨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级日
语·高级德 语·高级法语(三选一)、语言学通论、学术研究方法
与论文写作、英美诗歌、英美小说、西方20世纪 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经典阅读与讨论、语言哲学概论、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经典
翻译批评与赏析
非学位课:口译理论与实践、语篇分析、英美戏剧、英语国
家文化研究、英语文学专题研究

经典哲理签名-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


求职简历封面-夹豆子


虎口脱险吉他谱-客户端是什么


近代历史人物-汽车物流


难忘的旅行-昆工


q大道-韩复榘简介


矿物质水标准-徐良专辑图片


年少气盛的意思-语文家教



本文更新与2021-01-02 15: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94251.html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