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午饭食谱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02 19:07
tags:断弦

交际舞-逻辑思考题

2021年1月2日发(作者:骆文盛)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
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
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8.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描写的能力, 能力层次
为D(鉴赏评价)。
【答 案和解析】答案:①第一句写孤舟、微月和枫林,
交代了时令环境;②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 凄清的
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
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解析:前两条各大2分,最后一条1分。
【思路点拨】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 境,
使读者身临其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代故事发
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 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
物心情;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9.这首诗中的“断弦 ”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
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6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细节描写的能力, 能力层次
为D(鉴赏评价)。
【答 案和解析】答案: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
“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像 瑰丽,
表现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
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 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
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拨断 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
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 动了客心。
(每条2分)
【思路点拨】细节描写,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
耐人 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
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 。细节描写,
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
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 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
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
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
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诗词鉴赏】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
诗歌中,本 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
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 的
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
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 ,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
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
是见于言外 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
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 ,萧
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
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 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
(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
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
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 ”即发付,
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
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 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
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
(“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
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 与”,下字皆灵
活,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
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 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
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
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
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 之情,却解不出”
(《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
不象实在的词 语那样易得确解。
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
上。其实,这里与首 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
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
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
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 客的情感都有陪
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
一种“石破天惊逗秋 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
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
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
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 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
“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
中,省去任何 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
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弹到激越处 ,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
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
“收与”、“分付与”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与此句
的“泪”搭成譬喻关系。似言听筝者 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
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只
说闻筝下泪 ,意便浅。说泪如雨,语亦平常。看他句法字法
运用之妙,便使人涵咏不尽。”(黄生评)此诗从句法、 音韵
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
含蓄,而非刻露,《诗薮》称之 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
称”,可谓知言。

松鼠简笔画-经典好书


20年后的家乡500字作文-雅思考试的内容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常识题


凯尔特音乐-唐诗300首大全


二维码怎么扫描-繁荣


会议记录格式范文-大蒜种植技术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桥梁设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刎怎么读



本文更新与2021-01-02 19: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94363.html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阅读练习及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