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酒店记录“史诗互证” 理论和历史课堂的唯美意境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03 08:39
tags:唯美意境

洒满阳光的路上-生活感触

2021年1月3日发(作者:湛性)
“史诗互证” 理论和历史课堂的唯美意境
上海市香山中学 胡晓玲
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自由的文学题材, 诗歌避过了“官修史书” 的种种制
约, 毫无羁绊地 吟咏着王朝的兴替和世事的变迁,虽然文学作品不能与历史真
实完全一一对应,但因其别具时、 地、 人、 事等四个特点所以仍不失为历史
的重要参考和佐证。 史学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在《元白诗笺证稿》 中提出了
“史诗互证” 的史学方法与理论。 取其两意: 第一是以诗文论证史料或补证
史书, 相互引发, 即“以诗证史”; 第二是以史事解释诗歌, 以通解诗歌原
意, 即“以史释诗” ①。
“史诗互证” 的理论不仅为史学界和文学界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略,
也为历史教师创造课堂的唯美“意境” 开启了灵感和想象。 “意境”, 是指文
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情调” 和“境界” ②。 具体到历史教
学, “情调”是指弥漫于课堂之上的艺术气息和文学氛围,“境界”则是师生的< br>情感、认知和思想所企及的深度和高度。“史诗互证”恰倒好处的运行对前者的
渲染和后者的提升 都大有裨益。
在“史诗互证”的课堂实践中,我将陈寅恪提倡的“古诗研究”推而广之到
“长 短词”以及现代“新体诗歌” 和“外国诗歌” 的选读和赏析,同时根据学
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所及将过于专业的“以诗证史” 诠释为“以诗入史”。 这
种“史诗互证” 的教学过程在养成学生“论从史出, 史由证来”的严谨缜密的
证据意识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的课堂浓郁的艺术情怀、历史情怀和人文情怀, 史
诗通融, 意境唯美而悠长。
一、 以诗入史
“以诗入史”, 就是用“诗” 为史料来证史说史。 历史课堂上, 我们不
可能象历史学家那般在浩瀚的诗歌海洋中严密精深地研判考证历史, 但我们可
以精心选取一些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相呼应的诗歌作品展示在课堂上, 带领学
生既从诗歌的大语境和情境上去感知、 体味特定历史阶段的气息和征象, 又从
小语境和细节上去寻找、 印证和思索特定历史年代的史实和特质。 值得一提的
是, “以诗入史” 过程中的“意境美” 不单指用诗歌作品勾勒和渲染出语言
文字的诗意美, 更应当着眼于学生智慧、 理性、 个性和人格的润养, 否则,
纯粹的文学艺术美在历史课堂上将会无果而终, 唯美的意境也就无从说起了。
唐朝是诗歌文化登峰造极的时代, 唐诗无疑是我们解读和品味唐朝历史的
最佳途径, 所 以在学习完了唐朝历史的时候, 我借机设计了一个“以诗入史”
的主题课堂, 围绕唐朝的政治、 经济、 民族、 外交和转折、 衰亡六个方面
分别选择了六组诗歌供学生诵读, 学生们品味着诗人的才情万斗, 也感慨着唐
朝由辉煌步入到衰亡的风雨沧桑, 还引发出一连串对历史的深邃的思考。
1、 “政治面貌” 上选用了孟郊的《登科后》 和白居易的两句无题诗: “昔
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不涯。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慈恩
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这是孟郊、 白居易科举及第后在大雁塔的题诗,
诗人金榜提名后的那种欣喜、那份自信和骄狂跃然纸上。“科举制度” 不能不说
是唐朝政治清明强大的一个缩影, 但值得提醒学生的是, 十七人中最少年的白
居易考中进士时已经 27 岁, 而孟郊更已是 46 岁高龄,透过这个现象, 你又
想到了 什么呢? 尽管科举制度冲击了 纠缠于出身门第的士族制度, 但对许多
莘莘学子来说, 它不能不说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误导和对精神灵魂的一种囚禁。
2、“经济面貌” 上选用了杜甫《酒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
上酒家眠。天子 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除了赞叹李白的文才酒量与人
格, 请学生找出能够一窥唐朝社会经济面貌的一句或者一字来, 学生应该很快
就找出“长安市上酒家眠” 的“市”字, 唐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可见一斑。
3、“民族关系” 方面选用了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 车
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 , 佳句在中华 。”让学生阅读后思考温庭筠的这首诗所
描述的是唐朝历史上何种美好现象, 学生只要扣住关键词“渤海”、“车书一家”,
不难判断, 这是对中原与东北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亲密交流的深情歌颂, 唐
朝穆穆雍雍的民族关系清晰可见。
4、“对外关系” 方面选用了李白的《哭晁衡卿》:“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
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读一首悲情的诗, 讲一
个伤感故事, 一个发生在诗人李白与日本留学生晁衡之间的生离死别的故事。
打动学生的不仅是一段跨国界的友情, 还有唐朝极度开放、 海纳百川的外交胸
怀。
5、“历史转折” 时期选用了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 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簪。”这里不设问,只让学生亲眼目睹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的 百姓生活。
6、“王朝衰亡”选用了元稹《行宫》 和黄巢的《赋菊诗》:“寥落古行宫, 宮
花寂寞紅。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
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前首中一代风流唐明皇终于只成为白头宫女
打发寂寞时光的伤感话题, 面对从繁华的颠峰跌入破败凄凉的底谷如此大的跨
越, 除了 扼腕, 我们作何感想? 后一首作者是农民领袖, 体会诗句中隐含
的阵阵杀气, 共同寻找“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历史根源。
“以诗入史” 的过程, 是一个“虚实相生” 的过程。 扑面而来的汉语言
文字的格律音律 美和简约美以及包裹着整个课堂的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文学氛围
都只是外围的情调, 此乃“虚境”; 诗歌字里行间所隐藏和激发出来的智慧、 思
维、 感悟和见地才是内在的境界, 是为“实境”。 虚虚实实相辅相成, 融会
出韵味无穷、 诗意又充满理性的美好意境。
二、 以史释诗
“以史释诗” 就是以“史” 为依据来赏诗品诗。 不仅赏析作品的文学意
味, 更为了品味蕴涵其间的浓厚的时代感怀、 历史情愫和思想沉淀。如果说“以
诗入史” 是借诗歌来接收 和消化历史知识的话,那么“以史释诗”就是借诗歌
再产生一个反刍阶段,将已知的知识“回吐”来阐释 、理解和剖析诗文中的历史
现象和情感种种。
不同风格特点的诗歌应该采用不同的引用方式。 叙事诗或者诗句中史实清晰
明了的诗歌适合“以诗入史” 的方式, 小切口大视野地了解和学习相应的历史。
如果是抒情诗或者史实隐晦事件模糊的作品则适合“以史释诗” 的模式,充分
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来了解和理解作品的情境和作者的心境, 读懂作品、 读懂
作者也就读懂了那个时代、 那段历史。 因此, 不论是“以诗入史” 还是“以
史释诗”, 最终目的都是更真实更深入地学习、 思考和领悟历史,正可谓是“殊
途同归”。
较之于工整的绝句和律诗, 长短错落抑扬有致的新体诗歌——“词” 也别
有韵味, 或慷慨激昂, 或悲怆凄凉, 作品中的情绪万千自 有它的出处和归宿。
在学习北宋灭亡这一段历史的时候, 我引用了 南唐亡国之君李煜写的词《虞美
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 明
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和宋徽宗赵佶的《燕山亭》:“裁剪冰绡, 轻叠数重, 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
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问院落凄凉,
几番春暮?”醇厚的文字韵味和浓得化不开的愁绪忧思紧紧抓住了 学生的心,
于是我们一起沿着历史去寻找两首词的创作缘由, 在回顾了两段断肠泣血的历
史后再来品味这两首词, 两位皇帝对爱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对残酷现实的万
般无奈都淋漓尽致地跃然纸上, 同样的荒淫误国同样的愁绪离恨, 不一样的时
空同一样的悲剧留给学生的是绵绵无尽的感慨回味和思索。 学生们为李煜和赵
佶的才华横溢而感叹, 为他们的真情流露而感伤, 更因为他们的昏庸腐朽而扼
腕叹息, 有同学一语中的地指出: “文学艺术家只要具备文化基奠、 诗意和
才气,而优秀的政治家必须具有挥斥方遒的豪情和忧济天下的真情, 这是两位
亡国国君所缺乏的, 这也是这两凄美绝伦的古词留给后人最丰厚的馈 赠 。” 在
这个“以史释诗” 的过程中, 不仅“史” 和“诗” 浑然一体、 相互通达, 而
且唤出了学生对统治之道、 对生命诗意和生命责任的成熟理性的认识。
唐诗和宋词或婉约或奔放或凄凉, 牵动着万古情肠, 直抒胸臆的近现代诗
歌作品同样不乏震撼力。 比如将谭嗣同的“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秋瑾的“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
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分别用于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适当
的章节中, 只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才能真正读出中华儿女长存不歇的浩然正
气和执着不懈的赤子之情, 才能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去体会去思考谭嗣同的悲
怆秋瑾的感伤究竟来自何故去往何方, 去扣问去寻求中华神州的前途和方向,
诗篇因为历史而有了生命, 历史因为诗篇而尤为厚重。
不论是“以诗入史” 还是“以史释诗”, 都不能单纯追求表面的课堂华丽
繁荣而忽视实质性的成长。 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 我切身感受到,“史”“诗”
结合的课堂应该达到以下三维目标才能算“功德圆满”, 一是文学素养的熏陶,
二是史学功底的加深, 三是思维品质或人文意识的丰满。 在美丽的文字中感动,
在感动之中思考, 在思考的过程中有心灵的收获,浓郁的文学氛围、 人文气息
和厚重的历史感交融出唯美高尚的历史课堂意境。
“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 交互引发, 不但跨越国界, 衔接时代,
而且贯穿着不同的学科” ③。 陈寅恪先生的“史诗互证” 理论正是基于这种
追求, 基本打通了 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尤其使中国传统的文
史之学达至贯通无阻的境地④。 笔者才疏学浅对先生的理论断章取义地在历史
课堂上进行了演绎和发挥, 或许已与先生的初衷和治学之 道相去甚远,但是即
便如此,我还是感到受益良多。我和我的学生们用历史的眼光欣赏诗文,用诗文的眼光品析历史, 我们既专注于诗中之史, 也钟情于史蕴诗心,诗史通融, 从
而使我们的课堂获得了专治史学所不可能拥有的思路、 眼界和美好的意境。

参考资料:
① 史军事网《陈寅恪与史诗互证理论》
② 《现代汉语词典》
③ 刁生虎《陈寅恪与钱钟书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之比较》
④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

(此研究论文已发表在 2008 年第 7 期《新课程》 杂志)

卷发棒好用吗-我心是海洋


好笑的电视剧-惶恐滩头说惶恐


窦太后简介-话务员


船舶与海洋工程排名-无线网密码破解


魔道加点-荷银首选


see的用法-四物汤是什么


murder-纠弹


法律六进-扶贫资金



本文更新与2021-01-03 08: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94613.html

“史诗互证” 理论和历史课堂的唯美意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