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游戏名-苏素玉
李清照词赏析:一砚残雨写心愁
引导语:古人总有伤春悲秋、多愁善感,而宋代女词人以 自己的旷世孤寂
与无尽悲苦,成为愁绝千古第一人。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关于他的。
绿肥红瘦的春愁 —— 半笺娇恨寄幽怀 黄昏疏雨湿秋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神宗元丰七年 二月五日(1084年3月13日)生于
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后举家移居历城(今山东济南)西南 之柳絮泉上。济南
李清照故居前有漱玉泉,其词集故名曰:《漱玉词》。在历史上,李清照与宋
代另一位伟大的词人辛弃疾(济南历城人,字幼安)并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宋 徽宗时任礼部员外郎。他师承苏轼,出自苏门,
也是当时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著名学者、家,善属文, 尤工于词章。母亲是
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皇榜魁星——状元王拱辰之孙女。王拱辰十九岁那年便
以第一名得中进士,是整个宋代最为年轻的状元之一,曾在翰林院供职达十五
年之久,也是宋代 博学多才、著述等身、声名远播的大文豪、著名诗人。李清
照的父辈家学渊源、藏书甚丰、文章传世,母 亲出身书香名门、官宦世家,当
属大家闺秀、知书善文、温雅贤淑。这种文脉相继的家庭背景和富贵优裕 的生
活环境,拓展了李清照的阔远视野,陶冶了李清照的灵秀天性,濡染了李清照
的自由思想, 涵育了李清照的卓越才情,培养了李清照的高雅气质,从而造就
了一代词宗的别是一家、不同流俗。
九百多年前,年约五、六岁的李清照随父母一起举家南迁,来到宋都汴
梁,定居在京城“经 衢之西”一座被称为“有竹堂”的清静幽雅之地。对于李
清照而言,进京生活也算是“回归故里”,因为 外祖父王拱辰的老家就在开封
府咸平县(今河南通许)。从此以后,李清照在富庶繁华、人文荟萃的京城 里无
忧无虑地生活了近二十年。
垂髫之年的李清照即能熟读,而且过目成诵、出语成章。 她幼承家学、博
览群书、早负才名。豆蔻年华便能展卷吟诗、执笔属文。她锦心绣口、才思敏
捷 ;性情婉曲、吐属风流。她通晓音律,深谙声韵,工散文,能书画。早在孩提
时代,李清照就学会了抚琴 ,三尺焦桐、清音绕指。她以王献之的字帖学书,
铁画银钩、刚健柔美,尤其写得一手工丽娟秀的小楷。 她对唐代李思训与的金
碧、水墨两大画派推崇备至。李思训的精丽严整,王摩诘的超然空灵,都对李清照的画风和词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闲暇之时,李清照也常常饶有兴致,研
朱挥毫,作几幅山水田 舍、翎毛花卉。父亲李格非曾对母亲感叹道:“我的清
儿若是个须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 般容易!”
李清照的幼年时代是在泉城历下度过的。这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
色半 城湖”的千年历史名城既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与内涵,也具有幽美的自然
风光与韵致。秀峰叠嶂的千佛山 和碧波荡漾的`大明湖浸润了李清照灵动而飘逸
的性情;流贯华夏的儒家文化和一枝独秀的齐鲁风情积淀 了李清照广博而沉厚的
学识。李清照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是在七朝古都京城汴梁度过的。这座具有近三千年历史的锦绣都市,曾一度连贯东西、交通南北,可谓钟灵毓秀、物华
天宝;含英咀华、人杰 地灵。气势宏丽、金碧辉煌的天阙皇城,培育了李清照雍
容而华贵的气韵;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池阁园 囿,熏染了李清照曼妙而绮丽的
遐思;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梦华之都,开启了李清照宏阔而独特的眼界 ;世事
清明、兼容并包的大国风范,启迪了李清照疏放而不羁的思想。
当然,由于封建礼 教的约束与禁锢,作为名门闺秀的李清照尽管不能像男
人那样无所顾忌地出入于市井街坊、勾栏瓦肆,去 接触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
社会,但她毕竟身处昌明而开放的京都,不像一般的小家碧玉那样常年幽闭于
深闺。那时,她能够和亲朋好友一起走出深宅大院,到东京街头观灯赏景、游
园品茗,也能够结 伴去郊野寻芳揽胜、踏雪寻梅。她不仅有“海燕未来人斗
草”、“倚楼无语理瑶琴”、“共赏金尊沉绿蚁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
纤手”、“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这样天真烂漫、宁谧闲
适、恬静优雅的闺阁情趣,而且还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样的荡
舟游湖、亲历自然 、流连山水之间的户外生活。而她在抒发爱情上“毫无顾
藉”,则完全得益于有宋一代的开明风气和她自 己的率真性情。
及笄之年的李清照如花似玉、娇媚可人,而且浑身上下散溢着一种与生俱
来的温婉柔情和甜美风韵。从她的《》一词中,我们就可以描绘出这位清丽而
灵秀的古典美女:绣面芙蓉 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
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不足五十字的小令,一方面描摹出了天生丽质的女儿容貌与情态,另
一方面也展示了天 真无邪的性情与细腻蕴藉的思想情感。“绣面芙蓉”用来形
容少女的花容月貌。鲜嫩如莲、含露绽放的面 庞,令人不禁联想到凌波仙子的
含情脉脉、清纯如水、沉鱼落雁。“斜飞宝鸭”则说明少女精心修饰、光 彩照
人,自己在菱花镜前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头饰斜插云鬓。“绣面芙蓉一笑开”
不仅明喻面容 姣美、笑靥如花,而且也暗示着掩藏在心底的爱情花蕾也即将应
时而发、临风吐蕊了。寥寥数笔,便勾勒 出一位粉妆玉砌、梅妆初试、情思萌
动的青春少女形象,一颦一笑、动静相宜、呼之欲出。“眼波才动被 人猜”可
谓是神来之笔,把少女的美目流盼、秋波荡漾、含羞露怯、欲遮又掩之神情刻
画得淋漓 尽致。接下来笔锋陡转,“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两
句,顿而转向心理描写:幽居深闺、情 窦初开的怀春少女,春心芬芳、情思流
丽、韵致无限,然而不知人在何处,满腔情愫无以寄托,希冀与愁 苦同在,思
念与怨恨相杂。愁闷无绪之时,漫展素笺,轻握彤管,写下几行芬香锦字,把
自己的 相思、幽怨、自怜、娇恨与柔情诉诸笔端,遥寄魂牵梦绕的意中人。结
句“月移花影约重来”则是一幅月 光隐然、花影绰约的朦胧画面,一如水墨晕
染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意境,她在企盼中设想了 一个温馨迷人的
场景:花前月下,相依相伴,耳鬓厮磨,情话绵绵……显而易见,李清照笔下
的 自我,对生活怀有瑰丽的畅想,对爱情怀有强烈的渴盼与真挚的追求。
李清照的闺阁年华也是饶有 情趣、丰富多彩的。她有过纯洁而青涩的记
忆,在《点绛唇》一词中流露出了自己的可爱、好奇、矜持和 难以抑制的爱恋
情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
金 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吟罢此词,一个秋千摆荡、罗衣轻飏、露浥春花、燕剪东 风的画面顿时浮
现在我们眼前,而词人妙笔一转,别出心裁地截取了“蹴罢秋千”的情景:从
秋 千上下来,纤纤玉手有些酸麻,香腮粉面渗出汗珠,身上也是汗津津的,几
欲湿透绿罗裙,就如花枝上霑 露的花朵一般细嫩柔美。就在此时,乍见客人步
入中庭,她登时惊慌失措,来不及整理裙装,急忙相避。 “袜刬”,是说忙乱
中顾不上穿鞋子,只穿着袜子便折身而走。“金钗溜”则是说惊诧惶遽之时,
金钗滑落、秀发披散、娇羞满面,好一似惊鸿一瞥、飘然离去。“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结拍以极 其精湛的笔墨描写了这位少女欲见怕见、想见羞见的
矛盾心态,心理刻画细致微妙、入木三分,初恋的急 切与惶然跃然纸上、栩栩
如生,令人既怜爱有加,又忍俊不禁。这首词风格简洁明快,虽着墨不多,却< br>描画出一个天真无暇、情感细腻而错杂且带有几分娇羞和矜持的少女形象。
李清照的一阕《 如梦令》,则从另一个侧面记述了她野外赏游的忘情与欢
愉,表现了词人早年生活的无限情趣和美好心境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
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开怀畅饮,沉醉晚回。暮色依稀,轻舟荡水。一路藕花相映,一路欢歌笑
语。湖光山色,陶醉其间;不辨 归途,径入花丛。急欲摇橹回转,蓦然间,惊起
停栖在沙洲上的鸥鹭。
卒读之余,不禁击 节叹赏。词人用白描直叙的手法,不加一丝一毫的斧凿
与修饰,方寸尺幅,却彰显了美酒、美景、美情、 美意与美人,自然流畅地给
我们回忆了一段清新别致,又萦怀难遣的往事。
而她的《小重 山》则侧重地渲染了词人珍爱明媚春光、眷恋美好人生的心
情以及她宁静平和、舒适闲雅的生活:春到长 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
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舖淡月,好 黄
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恰值孟春时节,熏风徐至,芳草萋萋,江 梅破暖。梅蕊乍吐,惊艳枝梢;新
鲜可爱,逗人凝眸。晓梦初醒,窗间分茶;碾玉成尘,茶水蕴碧。人在 帘内,春
留瓯中。夜幕降临,花香绕眉;深深庭院,月影徘徊。春日黄昏,如此绝美;梅
影写窗 ,竹声敲户。痛惜囊日,多负佳景;两年三度,错过立春。而今归来,再
莫虚掷。
在宋代 ,人们常把茶叶制成茶饼,饮用时须用茶碾磨成细末,然后再行煮
饮。“碧云笼碾”讲的就是碾茶,而“ 碧云”二字,当指茶色。“笼”即为
“茶笼”,乃贮茶之具。“一瓯春”,意即一瓯春茶。噫吁戏,春草 江梅、空
庭花影、疏帘淡月,此三者乃赏心之景,而坐拥花香、碾茶为尘、小瓯品茗则
是雅致之 事了。这个深具诗情画意的春天啊,不知道给词人留下几多快意与眷
念!
李清照的美丽、 才情和心志是出类拔萃、绝无仅有的,这一点,我们可以
从她的《渔家傲》一词中窥见一斑:雪里已知春 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
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多次以梅花为主题 或者言及梅花而抒发情感、咏物
明志。这既反映了她的人生理念、处世态度与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示了她 卓尔
不凡的个性追求、纤尘不染的内心世界、孤高绝俗的精神寄托和无与伦比的孤
独寂寞。如她 的《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玉
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 遍未”,《清平乐》:“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
青,江梅 些子破,未开匀”,《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
初”,等等,皆是如此。而在这首《 渔家傲》中,她用“此花不与群花比”一
句来自拟,更进一步说明了她性格上的特立独行、超凡绝伦。雪 里梅花,因孤
孑不偶而显得曲高和寡,因风流别致而显得形只影单,因生性冷傲而显得孤独
寂寞 。这,其实就是李清照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
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绿蚁” ,指的是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
渣,色微绿,细如蚁,故而代指酒。当是时,帘外晴雪一痕、 月影迷离;窗前寒
梅半开、冰清玉洁。围炉煮酒、绿蚁沉浮;金尊浅斟、与梅对酌;形影相顾、情
何以堪。在这首词中,李清照以若隐若现、极尽婉曲之笔触,抒发了内心深处
的孤苦与寂寞。
怀春时节的李清照,对爱情的渴慕既有大胆流露、无拘无束的一面,更有
忧怯隐约、含蓄婉 转的一面。她在两首《浣溪沙》和一首《如梦令》之中,使
用看似无意为之、轻描淡写的笔调,掩藏了她 的钟情、惜情与恋情,也掩藏了
她的急切、犹豫和无奈。如《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 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山枕隐花钿 ,凝妆人初醒。浓睡方过,熏香已残。时值寒食,艳阳融融。
东风煦暖,春光烂漫。海燕不知何时归,女 伴嬉戏玩斗草。江梅飘零,柳絮漫
飞。黄昏时分,雨湿秋千。“山枕”是形容枕状如山;“花钿”则是女 性额头或
眉间粘贴的花饰,始于南朝,亦谓之梅花妆,而唐代多蔽于发间。“沉水”是
一种熏香 的名称,亦称为沉香。“斗草”为古代流行的一种用花草赌赛胜负的
游戏。
古人云:春到 寒食一半休。春光,渐行老去;春事,即将阑珊;春闺,依旧
寂寞;春情,格外撩乱。澹荡春光和几缕残 烟,触发了潜藏的幽幽春思。惜春之
人,岂不惜情?南方的海燕,迟迟未归;女伴的嬉笑,十分欢畅。“ 燕子不归春
事晚”,“绿杨深处秋千挂”。日暮时分的一场细雨,打湿了心爱的秋千。者
次第, 即便泥融沙暖、云淡风轻,词人还有何种心思去荡秋千呢?
“黄昏疏雨湿秋千”,好一幅静物素描 ,好一个无我之境!黄昏疏雨,是细
细的;院中秋千,是静静的;深闺春愁,是淡淡的。
在另一首《浣溪沙》中,李清照以春为景,以琴为心,以风为忧,以雨为
愁,以花为人,似有若无地点染 了自己的春心与春愁,并把心底的一段相思画
成了画、谱成了曲、织成了锦、绣成了花: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沉
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掩卷遐思,细心涵咏:小院闲窗,空闺春幽;重帘未卷,暗影沉沉。情思涌
动,何以排解;春心无语,唯 付瑶琴。远岫出云,暮色催逼;风雨浸淫,轻阴漠
漠。雨打梨花,欲谢难禁;飘零无绪,深闭重门。
读罢此词,我仿佛听到耳畔有人低声相问:惜春之人在深闺,惜花之人何
处有?
李清照还有一首妇孺皆知、备受历代诗人词家所推崇的《如梦令》,更是
尺幅之间,穷尽丹青之妙。春风 词笔,写尽了为花而忧愁、为花而悲喜、为花
而醒醉的惜春思人情绪: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 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六句小令,曲折有致; 移步换景,层层递进。当此芳春,林花如绣;胭红脂
白,千娇百媚。不料一夜风狂雨横,霎时搅乱了少女 平静的心绪。她辗转反
侧,难以成眠;无由排遣,只得独自把盏消愁。沉睡方醒之际,晨光初染。她急< br>忙探问卷帘人,雨后海棠如何?人答:海棠依旧。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一丝悲
凉浮于胸间。欺花 风雨之后的海棠还能依旧么?你难道没看见绿叶已多、红花渐
少吗?
正是“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般的悲苦与哀
叹,从李清照的笔下缓缓渗出,轻轻地洇透了一纸相思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言:< br>“风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芳春,凡一切美的事物年华,都在此一痛惜情怀
之内。倘不如此,又 何以识得古代闺秀家李易安?又何以识得中华民族的诗词文
学乎?”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
族, 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 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
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 文学基础。出嫁后与
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
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
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
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 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 br>《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讲课的技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材料供应合同范本-鳌园
顾名思义的顾是什么意思-甘肃高考录取分数线
可爱签名档-portrait是什么意思
黑色郁金香花语-无比精神
中国式过马路评论-在很久很久以前
马云辞职-骑士团长杀人事件
我爱大海作文-牡丹仙子图片
本文更新与2021-01-05 00: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95626.html
-
上一篇:唐代铜镜的花鸟纹样
下一篇:精选的对偶的句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