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古诗-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四川省巴中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
单选题
(
共
10
题;共
20
分
)
1.
(
2
分)
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
)
A . 4
米
B . 7
米
C . 10
米
D . 12
米
2.
(
2
分)
(2017·宿迁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光是单色光
B .
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 .
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 .
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3.
(
2
分)
(2018
八上·罗湖期末
)
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中都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 耳;②掩耳盗铃;
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⑤
C . ③④
D . ③⑤
4.
(
2
分)
(2017
八上·乌鲁木齐期中
)
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
两列声波(
)
A .
音调不同
第
1
页
共
10
页
B .
音色不同
C .
响度不同
D .
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5.
(
2
分)
(2016
八上·宜昌期中
)
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B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 .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
D .
水的沸点是
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6.
(
2
分)
(2017·石景山模拟
)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人们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 .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绿、蓝三色光
C .
在阳光下晒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紫外线
D .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形状各异的光斑
7.
(
2
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
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
)
A .
屏上的像消失
B .
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羼的位置
C .
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
D .
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
8.
(
2
分)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
做饭放食盐时,炒菜比腌菜咸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 .
用高压锅煮饭﹣﹣气压越低,沸点越高
C .
冷却食品时
0℃的冰比
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放热
D .
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在室外容易破裂﹣﹣水结冰,质量变大,密度变大,体积变大
9.
(
2
分)
兰州一中的佳佳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 br>她爸爸将自己的金戒指拿到打金店加工改为了一块金奖牌.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戒指熔化倒进金牌模具时质量减少了
B .
金戒指做成金牌表面积大了,故质量增加了
C .
金牌由景德镇带到北京大学质量会改变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
(
2
分)
(2020
八上·苏州期末
)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在水平面上同向直线运动的
s-t
图像,选项
第
2
页
共
10
页
中是甲、乙小球运动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照片的一部分, 与上述
s-t
图像吻合的照片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
共
15
题;共
43
分
)
11.
(
5
分)
(2015
八上·揭西期中
)
两杯水 的温度分别是
________
、
________
,
待示数
________
后才能读数,
读数时
________
离开被测物体,视 线与液柱上表面
________
.
12.
(
4
分)
(2018
八上·上海月考
)
打点计 时器每秒钟打点
________
次,
即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
_____ ___
秒,打点计时器从左向右打出的点如图所示,可知物体运动越来越
________(选填“快”、“慢”)
。
A
、
B
两点时
间间隔是________
秒。
13.
(
2
分)
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
2m/s
,乙的速度为
3m/s
,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
比为
________
;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________
第
3
页
共
10
页
14.
(
2
分)
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活中人们熟 悉的声音,其实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________
.深更半夜,如果播放的音乐声很大,那么对邻居来说,此时的乐音就成为了
________
15.
(
3
分)
(2017
八上·道真期末
)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4m
处,则像距离人
________m
远;如果
此人以
1m/s
的速度 靠近镜面,则
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
________m
当他远离平面 镜时,他的像将
________
(变
大、变小、不变)
.
16.
(
3
分)
(2014·盐城
)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4×107J/kg,
20g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_
J
,用天然气将一 壶水烧开,水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内能
________
.壶口上方的水蒸气液< br>化成“白气”的过程中
________
(吸收
/
放出)热量.
17.
(
2
分)
(2017
八上·乌鲁木齐期中
)
2016
年
9月
15
日
22
时
04
分,搭载着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的
长征二号
FT2
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时天宫二号相对于运 载火箭是
________
的;约
575
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这 时天宫二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
________
的.
(
填“运动”或“静止” )
18.
(
1
分)
(2016
八上·柘城期中
)
如图所示,是中国跨海第一桥﹣﹣东海大桥的雄姿,一 辆汽车以
60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
30min
,则东海大 桥全长约为
________
km
.
19.
(
2
分)
(2016
八·宿豫月考
)
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
图象与系统教据库中预 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________
透镜,若要拍摄镜头前
1m
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
________
cm
.
20.
(
2
分)
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________
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 ,左手不断用手指
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_______
.
22.
(
2
分)
如图所示,是小 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
12cm
处放一支点燃
的蜡 烛
A
,烛焰高
6cm
,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
A
的像,他再取 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
B
放在像处,发现
B
与
A
的
像完全重合,则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________
cm
.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
________
的环境中
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第
4
页
共
10
页
23.
(
4
分)
(2017
八上·梁子湖期末
)
小区楼道装有多功能电子门铃,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 镜头来识别来访
者.其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该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
、
________
(填“放大”、
“缩小”或“ 等大”)的
________
像;若镜头的焦距为
10cm
,为了能成清晰的 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________
cm
.
24.
(
4
分)
(2016
九上·虹口期末
)
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
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 度计的异同
.
他将两支密度计
A
、
B
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 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
象如图(
a
)
、
(
b
)
、
(
c
)和(
d
)所示
. (
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
①观察比较图
7
(
a
)
、
(
b
)可以判断:液体
________
密 度大(选填“甲”或“乙”)
.
②观察比较图
7
(
c)
、
(
d
)可知,自制密度计
________
判断出 液体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选填“能”或“不
能”)
,且对比密度计
A
、< br>B
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
________
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其中自制密度计
B
的刻度线间距较小,其原因是
________.
25.
(
3
分)
(2017·南京模拟
)
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小明同学用图甲、乙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木块的
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
(
1
)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记为
V1
.
(
2
)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
至
V2
.
(
3
)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浸没于水中,液面上升至
V3
.
请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木块的质
量
m=________
,木块的体积
V=________
,木块密度
ρ=________(已知 水的密度
ρ
水)
.
三、
解答题
(
共
3
题;共
15
分
)
26.
(
5
分)
根据所给的光线,做出相应的入射光.
第
5
页
共
10
页
《七夕》古诗-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七夕》古诗-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七夕》古诗-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七夕》古诗-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七夕》古诗-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七夕》古诗-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七夕》古诗-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七夕》古诗-特别的近义词是什么
本文更新与2021-01-16 22: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21313.html
-
上一篇: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49586
下一篇:六年级语文作文写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