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yongheng人教版小学古诗词汇总大全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19 04:17
tags:

崔成国gif-世界电影排名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杜超)
目录

【小学一年级】

上册:

1
、一去二三里

2
、画

3
、静夜思

下册:

4
、春晓

5
、村居

6
、所见

7
、小池

【小学二年级】

上册:


8
、赠刘景文

9
、山行

10
、回乡偶书

11
、赠汪伦

下册:


12
、赋得古原草送别·《草》

13
、宿新市徐公店

14
.望庐山瀑布

15
、绝句

【小学三年级


上册:


16
、夜书所见

1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8
、望天门山

19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下册:


20
、咏柳

21
、春日

22
、乞巧

23
、嫦娥

【小学四年级】

上册:

24
、题西林壁

25
、游山西村

2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7
、送元二使安西

下册:


28
、独坐敬亭山

29
、望洞庭

30
、忆江南

31
、乡村四月

32
、四时田园杂兴

33
、渔歌子

【小学五年级】

上册:


34
、泊船瓜洲

35
、秋思

36
、长相思

下册:


37
、牧童

38
、舟过安仁

39
、清平乐

·村居

【小学六年级】

上册:


40
、诗经

采薇
(
节选
)
41
、春夜喜雨

42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43
、天净沙



下册:

44
、七步诗

45
、鸟鸣涧

46
、芙蓉楼送辛渐

47
、江畔独步寻花

48
、石灰吟

49
、竹石

5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1
、已亥杂诗

52
、浣溪沙

53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其他:

1
、鹅

2
、画鸡

3
、悯农二首

4
、敕勒歌

5
、小儿垂钓

6
、游子吟

7
、过故人庄

8
、浪淘沙

9
、马诗

10
、元日

11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补充


【小学一年级】


上册:


1
、一去二三里

y
ī
q
ù

è
r s
ā
n l
ǐ

【宋】·邵雍


s
ò
ng

sh
à
o y
ō
ng
一去二三里,

y
ī
q
ù

è
r s
ā
n l
ǐ

烟村四五家。

y
ā
n c
ū
n s
ì
w
ǔ
ji
ā

亭台六七座,

t
í
ng t
á
i li
ù
q
ī
zu
ò

八九十枝花。

b
ā
ji
ǔ
sh
í
zh
ī
hu
ā


【注释】

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
500
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
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

这是一首儿歌。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
题,这是古诗标题 的一种方法。“一去二三
里”

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
三”表概数,并非实指。下文中的数字也是
这种用法。


【译诗】

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

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
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


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

这是儿 歌中的数数歌。内容简单,又画面生
动。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诗
句由一至十这十 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
了一幅宁静优雅、
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2
、画

hu
à

【唐】·王维


t
á
ng

w
á
ng w
é
i
远看山有色,

yu
ǎ
n k
à
n sh
ā
n y
ǒ
u s
è

近听水无声。

j
ì
n t
ī
ng shu
ǐ
w
ú
sh
ē
ng
春去花还在,

ch
ū
n q
ù
hu
ā
h
á
i z
à
i
人来鸟不惊

r
é
n l
á
i ni
ǎ
o b
ú
j
ī
ng

【注释】




:
颜色
,
也有景色之意

②惊
:
吃惊
,
害怕
.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

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

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
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
着春 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
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
上的鸟,它就 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
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
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 其实正是暗中设谜,
写出了画的特点。)

【赏析】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
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 寒色苍苍亦是佳
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
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 是“静
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
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 br>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
欣赏美的资格。
在这里,
任何的浮躁 都不行,
有的只是心静如水
.
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
.

看画 中有水呢
?
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
倾泻而出
.
一种流动之美跳跃 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 “动境”,而无声二字又
进入静境,宁静致远
.
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
.
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
有余
.
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
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
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
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
之的诗中有
“在山阴道上行,
如在镜中游”

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
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 是
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
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
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
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 br>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
因在画中。仅仅是如此吗?写的近近是画中
的 花吗?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
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
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
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 br>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
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
的幽 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
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
没有永恒的美丽 ,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
幻。我们又将归往何方?去追寻什么呢?

3
、静夜思

j
ì
ng y
è
s
ī

【唐】·李白


t
á
ng

l
ǐ
b
á
i
床前明月光,

chu
á
ng qi
á
n m
í
ng yu
è
gu
ā
ng
疑是地上霜。

y
í
sh
ì
d
ì
sh
à
ng shu
ā
ng
举头望明月,

j
ǔ
t
ó
u w
à
ng m
í
ng yu
è

低头思故乡。

d
ī
t
ó
u s
ī
g
ù
xi
ā
ng
【注词释义】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以为。


举:抬,仰。

【古诗今译】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

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

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
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
2 0
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
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
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
来,
毫不费力,
但却含蓄深沉,
引 人深思。


下册:


4
、春晓

ch
ū
n xi
ǎ
o
【唐】·孟浩然


t
á
ng

m
è
ng h
à
o r
á
n
春眠不觉晓,

ch
ū
n mi
á
n b
ú
ji
à
o xi
ǎ
o
处处闻啼鸟。

ch
ù
ch
ù
w
é
n t
í
ni
ǎ
o
夜来风雨声,

y
è
l
á
i f
ē
ng y
ǔ
sh
ē
ng
花落知多少。

hu
ā
lu
ò
zh
ī
du
ō
sh
ǎ
o
【注词释义】

眠:睡觉。

闻:听见。

啼鸟:鸟鸣。

夜来:昨夜。

【名句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


春天是美丽的 ,
有醉人的花香,
有迷人的风
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
当诗 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
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
起彼落、远近 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
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
的一场春雨。在那静谧 的春夜里,纷纷洒洒
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
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 日清晨又该
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诗人就这样
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 个
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
我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5
、村居

c
ū
n j
ū

【清】高鼎


q
ī
ng

g
ā
o d
ǐ
ng
草长莺飞二月天,

c
ǎ
o zh
ǎ
ng y
ī
ng f
ē
i
è
r yu
è
ti
ā
n
拂堤杨柳醉春烟。

f
ú
d
ī
y
á
ng li
ǔ
zu
ì
ch
ū
n y
ā
n
儿童散学归来早,

é
r t
ó
ng s
à
n xu
é
gu
ī
l
á
i z
ǎ
o
忙趁东风放纸鸢。

m
á
ng ch
è
n d
ō
ng f
ē
ng f
à
ng zh
ǐ
yu
ā
n

【注释】



村居:住在农村。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
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散学:放学。



纸鸢:

鸢:老鹰。纸鸢:风筝。

【题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 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
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
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早春二月,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
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 勾
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
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
莺飞来飞去。杨柳 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
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
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 地凝聚着。杨柳
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
们放学以后,
一路上没什么 耽搁,
回家挺早,
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
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
芳草地上放风筝的 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
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
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 了这首诗,我们
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的美丽春景,分
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
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
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
着地面,
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
早,趁着刮起的东 风,放起了风筝。儿童、
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
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6
、所见

su
ǒ
ji
à
n
【清】袁枚


q
ī
ng

yu
á
n m
é
i
牧童骑黄牛,

m
ù
t
ó
ng q
í
hu
á
ng ni
ú

歌声振林樾。

g
ē
sh
ē
ng zh
è
n l
í
n yu
è

意欲捕鸣蝉,

y
ì
y
ù
b
ǔ
m
í
ng ch
á
n
忽然闭口立。

h
ū
r
á
n b
ì
k
ǒ
u l
ì

【注释】

1
、欲:想要。

2
、捕:捉。

3
、鸣:叫。

4
、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简析】

牧童悠然自得 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山
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牧童,指放
牛的孩子。振,震荡的意 思,说明牧童的歌
声嘹亮。

【诗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天 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
牧童。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高坐牛背、
大声唱歌的小牧童,多么自在 神气;后写小
牧童的静态,
那屏住呼吸,
眼望鸣蝉的神情,
又是多么专注。这 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
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动多事
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
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
写,就留给读者去自己想像了。

7
、小池

xi
ǎ
o ch
í

【宋】杨万里


s
ò
ng

y
á
ng w
à
n l
ǐ

泉眼无声惜细流,

qu
á
n y
ǎ
n w
ú
sh
ē
ng x
ī
x
ì
li
ú

树阴照水爱晴柔。

sh
ù
y
ī
n zh
à
o shu
ǐ

à
i q
í
ng r
ó
u
小荷才露尖尖角,

xi
ǎ
o h
é
c
á
i l
ù
ji
ā
n ji
ā
n ji
ǎ
o
早有蜻蜓立上头。

z
ǎ
o y
ǒ
u q
ī
ng t
í
ng l
ì
sh
à
ng t
ó
u
【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
端。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
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
裹的叶尖,
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这首诗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
通过对小
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
我们描 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
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
默地渗出涓涓细 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
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
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 的荷叶刚刚将尖尖
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
站立在上面了。
全诗从< br>“小”
处着眼,
生动、
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
和动态 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
人。

【小学二年级】

上册:


8
、赠刘景文

z
è
ng li
ú
j
ǐ
ng w
é
n
【宋】苏轼


s
ò
ng

s
ū
sh
ì

荷尽已无擎雨盖,

h
é
j
ì
n y
ǐ
w
ú
q
í
ng y
ǔ
g
à
i
菊残犹有傲霜枝。

j
ú
c
á
n y
ó
u y
ǒ
u
à
o shu
ā
ng zh
ī

一年好景君须记,

y
ī
ni
á
n h
ǎ
o j
ǐ
ng jun x
ū
j
ì

正是橙黄橘绿时。

zh
è
ng sh
ì
ch
é
ng hu
á
ng j
ú
l
ǜ
sh
í

【注释】


1
)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
叶)


2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
)最:一作“正”


4
)君
:
你,指刘景文。


【译文】


荷叶败尽,
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
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
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
生机勃 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
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
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
孙)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
“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
无”与“犹有”形 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
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
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 ,但也有硕果累
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
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 来比喻
人到壮年,
虽已青春流逝,
但也是人生成熟、
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 励朋友珍惜这大好
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
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
,是在元佑五年
(1090)
苏轼在杭州 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
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
赠刘景文 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
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
中应有之义,但实 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
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
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 中。因为在作者
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
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 是最足
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
大 多气象衰飒,
渗透悲秋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
景象,显露了 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
八员外》诗中“最是一 年春好处,绝胜烟柳
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
同而词殊,
皆曲尽其妙 ”

《苕溪渔隐丛话》



【品味】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
常给人留下
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 一开头却高度
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
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 一
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
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
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
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
色内白 ”、“秉德无私”、“行比伯夷”。
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
物、赞人于一炉 ,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
格和秉性。

9
、山行

sh
ā
n h
á
ng
【唐】杜牧


t
á
ng

d
ù
m
ù

远上寒山石径斜,

yu
ǎ
n sh
à
ng h
á
n sh
ā
n sh
í
j
ì
ng xi
é

白云生处有人家。

b
á
i y
ú
n sh
ē
ng ch
ù
y
ǒ
u r
é
n ji
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t
í
ng ch
ē
zu
ò

à
i f
ē
ng l
í
n w
ǎ
n
霜叶红于二月花。

shu
ā
ng y
è
h
ó
ng y
ú

è
r yu
è
hu
ā

【注词释义】

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xi
á。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古诗今译】


石路蜿 蜒远远地伸向山崖,
白云升腾处依稀
有些人家。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
枫叶竟 红过二月的鲜花。

【名句赏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远上 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
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
出了山路的绵长 ,
“斜”字与“上”字呼应,
儿童相见不相识,

é
r t
ó
ng xi
à
ng ji
à
n b
ú
xi
à
ng sh
í

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
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
飘浮的地 方,有几处石彻成的石屋石墙。让
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
象的余地:在那白 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
有另一种景色吧。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
有使诗 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
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
光,竟然顾不得驱 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
物质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
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 铺平垫稳,蓄势
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说明
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
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
惊喜 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
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
二月的春花还 要火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
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有春天一样的
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 呈现一种热烈的、生
机勃勃的景象。


10
、回乡偶书

hu
í
xi
ā
ng
ǒ
u sh
ū

【唐】贺知章


t
á
ng

h
è
zh
ī
zh
ā
ng
少小离家老大回,

sh
ǎ
o xi
ǎ
o l
í
ji
ā
l
ǎ
o d
à
hu
í

乡音无改鬓毛衰。

xi
ā
ng y
ī
n w
ú
g
ǎ
i b
ì
n m
á
o shu
ā
i
笑问客从何处来。

xi
à
o w
è
n k
è
c
ó
ng h
é
ch
ù
l
á
i
【注词释义】

偶书:偶然写出来的。

鬓:耳边的头发。

衰:古音读作
cu
ī。指鬓发稀疏、斑白。

【古诗今译】


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
到老年才回来,家乡
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
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
来的。

【名句赏析】


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首诗看似平淡,
却内蕴丰富。
前两句写游
子重回故乡,淡淡的叙述中含有不可言说的
兴奋和激动,诗人 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
的环境之中,一路走来,心情颇不平静:当
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 归,鬓毛疏落,
不禁感慨系之。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
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 的场
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
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让;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
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
看似 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答处
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
备至,久久不 绝。以如此简短的语言写出了
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这就是本诗千百年引
起人们心灵震颤的重要 原因。





11
、赠汪伦

z
è
ng w
ā
ng l
ú
n
【唐】李白


t
á
ng

l
ǐ
b
á
i
李白乘舟将欲行,

l
ǐ
b
á
i ch
é
ng zh
ō
u ji
ā
ng y
ù
h
á
ng
忽闻岸上踏歌声。

h
ū
w
é
n
à
n sh
à
ng t
à
g
ē
sh
ē
ng
桃花潭水深千尺,

t
á
o hu
ā
t
á
n shu
ǐ
sh
ē
n qi
ā
n ch
ǐ

不及汪伦送我情。

b
ú
j
í
w
ā
ng l
ú
n s
ò
ng w
ǒ
q
í
ng

【注词释义】

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
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比不上。

【古诗今译】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
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
踏为节拍的唱歌声。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
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赏析】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

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 汪伦,他常
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
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 叙
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
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
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
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
情,生 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
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
风味的诗词自然 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
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
情意。







下册:


12
、赋得古原草送别·《草》

c
ǎ
o
【唐】·白居易


t
á
ng

b
á
i j
ū
y
ì

离离原上草,

l
í
l
í
yu
á
n sh
à
ng c
ǎ
o
一岁一枯荣。

y
ī
su
ì
y
ī
k
ū
r
ó
ng
野火烧不尽,

y
ě
hu
ǒ
sh
ā
o b
ú
j
ì
n
春风吹又生。

ch
ū
n f
ē
ng chu
ī
y
ò
u sh
ē
ng
【全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

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
“离离原上草”

紧紧扣住题目
“古
原草”

并用叠字
“离离”
描写春草的茂盛。
sh
ù
t
ó
u hu
ā
lu
ò
w
è
i ch
é
ng y
ī
n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
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
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
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 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
的景象,“古道”“荒城” 又点出友人即将
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
明送别的本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两句,对仗工
稳而气势流走,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
点 。它歌颂野草,又超出野草而具有普通意
义,给人以积极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
而赞美“春风”

又含有深刻的寓意。

《唐
摭言》记载:“白乐天初 举,名未振,以歌
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资,居大
不易!’及读至《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
‘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
耳。’”这两句诗显示了白居易青年时代的
诗歌实力,使顾况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直
到现在还常被人引用。

13
、宿新市徐公店

xi
ǔ
x
ī
n sh
ì
x
ú
g
ō
ng di
à
n
【宋】·杨万里


s
ò
ng

y
á
ng w
à
n l
ǐ

篱落疏疏一径深,

l
í
lu
ò
sh
ū
sh
ū
y
ī
j
ì
ng sh
ē
n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步追蝴蝶,

é
r t
ó
ng j
í
b
ù
zhu
ī
h
ú
di
é

飞入菜花无处寻。

f
ē
i r
ù
c
à
i hu
ā
w
ú
ch
ù
x
ú
n
【注释】

1
.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

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 中心,政府
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
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 。
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
酒店名。

2
.篱落:篱笆。

3
.径:小道。

4
.阴:树阴。

5
.急走:快速奔跑。

6
.黄蝶:黄银色的美丽的蝴蝶。

【补充】

成阴: 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
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
春季节。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
方,路旁树 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
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
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 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
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
清、找不到它们了。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
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头两句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这儿有一 道稀疏的篱
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
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成阴。篱 笆
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
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 童捕蝶的欢
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
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

切,
将儿童
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
维妙维肖,
跃然纸上。

“飞入菜花无处寻”
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古诗今译】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
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
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
则 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
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

回味的余地,
仿佛我们
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
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
平易自然,
形象鲜明。


14
.望庐山瀑布

w
à
ng l
ú
sh
ā
n b
à
o b
ù

【唐】·李白


t
á
ng

l
ǐ
b
á
i
日照香炉生紫烟,

r
ì
zh
à
o xi
ā
ng l
ú
sh
ē
ng z
ǐ
y
ā
n
遥看瀑布挂前川。

y
á
o k
à
n b
à
o b
ù
gu
à
qi
á
n chu
ā
n
飞流直下三千尺,

f
ē
i li
ú
zh
í
xi
à
s
ā
n qi
ā
n ch
ǐ

疑是银河落九天。

y
í
sh
ì
y
í
n h
é
lu
ò
ji
ǔ
ti
ā
n
【注词释义】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

一。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
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
星群。

天。

【名句赏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
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
句 。

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
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 射
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
种朦胧的美感。
第二句描写瀑布,
一个
“挂”
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
势。

后两句 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
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
高水急,“直下 ”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
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
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 布比作璀璨的银
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
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
令人 感到意味深长。


15
、绝句

ju
é
j
ù

【唐】·杜甫


t
á
ng

d
ù
f
ǔ

两个黄鹂鸣翠柳,

li
ǎ
ng g
è
hu
á
ng l
í
m
í
ng cu
ì
li
ǔ

一行白鹭上青天。

y
ī
h
á
ng b
á
i l
ù
sh
à
ng q
ī
ng ti
ā
n
窗含西岭千秋雪,

chu
ā
ng h
á
n x
ī
l
ǐ
ng qi
ā
n qi
ū
xu
ě

门泊东吴万里船。

m
é
n b
ó
d
ō
ng w
ú
w
à
n l
ǐ
chu
á
n
【注词释义】

绝句:古诗体裁中的一种。每首四句,每句
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鸣:叫,啼叫。

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
年不化。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形容时间
很长。

泊:停船靠岸。

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
于吴国。

【古诗今译】


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

飞上了湛蓝的青天。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
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名句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这是杜 甫在成都草堂时一首如画的诗作。

诗一句一景,由四幅独立的景色描写构成。
前两句 以黄鹂和白鹭对举,描述初春景象。
在翠柳和蓝天的衬托下,黄鹂婉转的鸣声和
白鹭轻盈的身影 ,显得如此和谐而优美;句
中“黄”、“翠”、“白”、“青”四种鲜
明的色彩,和着鸟儿的声 音、身影一起,形
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充满了
动感。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 欢快。

后两句写积雪不化的远山和乘风待发的江
船,仍然是初春的景色,但“千秋” 、“万
里”赋予这些景色以宏大的气势,它显示了
身居斗室的诗人壮阔的胸怀,也显示了诗人< br>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因为那顺江而下、穿三
峡、过襄阳的万里东吴之途,也正是诗人日
夜 向往的回乡之路。


【小学三年级



上册:


16
、夜书所见

y
è
sh
ū
su
ǒ
ji
à
n
【宋】·叶绍翁


s
ò
ng

y
è
sh
à
o w
ē
ng
萧萧梧叶送寒声,

xi
ā
o xi
ā
o w
ú
y
è
s
ò
ng h
á
n sh
ē
ng
江上秋风动客情。

ji
ā
ng sh
à
ng qi
ū
f
ē
ng d
ò
ng k
è
q
í
ng
知有儿童挑促织,

zh
ī
y
ǒ
u
é
r t
ó
ng ti
ā
o c
ù
zh
ī

夜深篱落一灯明。

y
è
sh
ē
n l
í
lu
ò
y
ī
d
ē
ng m
í
ng
【注释】




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
读上声,
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
蟋蟀。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 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
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
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
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
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br>
【赏析】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
但作者不写如 何独
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
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
织。“挑”字用得极为准确。钱钟书《宋诗
选注 》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
咏蟋蟀所谓:
‘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

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
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
乡和亲人。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
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
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若,最为入妙”(《白
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
深处的悲哀了 。


1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ji
ǔ
yu
è
ji
ǔ
r
ì
y
ì
sh
ā
n d
ō
ng xi
ō
ng d
ì

【唐】·王维


t
á
ng

w
á
ng w
é
i
独在异乡为异客,

d
ú
z
à
i y
ì
xi
ā
ng w
é
i y
ì
k
è

每逢佳节倍思亲。

m
ě
i f
é
ng ji
ā
ji
ē
b
è
i s
ī
q
ī
n
遥知兄弟登高处,

y
á
o zh
ī
xi
ō
ng d
ì
d
ē
ng g
ā
o ch
ù

遍插茱萸少一人。

bi
à
n ch
ā
zh
ū
y
ú
sh
ǎ
o y
ī
r
é
n
【注词释义】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时在这一天,有佩
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
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
又名越椒,
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古诗今译】

【名句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

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
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
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
刻骨。 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
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
日”(即“重阳 节”)作铺垫。

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
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 的风俗。而今,诗
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
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 盛会,
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
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 br>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
想。


18
、望天门山

w
à
ng ti
ā
n m
é
n sh
ā
n
【唐】·李白


t
á
ng

l
ǐ
b
á
i
天门中断楚江开,

ti
ā
n m
é
n zh
ō
ng du
à
n ch
ǔ
ji
ā
ng k
ā
i
碧水东流至此回。

b
ì
shu
ǐ
d
ō
ng li
ú
zh
ì
c
ǐ
hu
í

两岸青山相对出,

li
ǎ
ng
à
n q
ī
ng sh
ā
n xi
à
ng du
ì
ch
ū

孤帆一片日边来。

g
ū
f
ā
n y
ī
pi
à
n r
ì
bi
ā
n l
á
i
【注词释义】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
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
门,故得名。

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
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 ,所以诗人把流经
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回:转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好像来自天边。

【古诗今译】


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
一路奔流的长
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天门山东西默然相
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名句赏析】


孤帆一片日边来
。”

这首 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
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
博望、
梁山两山隔江对峙,
却说山势
“中断”

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 峻:“楚
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
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碧”
字明写江水之色,
暗写江水之深;
“回”
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 ,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
的山势走向。

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
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
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
笔,一轮红日,
映在碧水、
青山、
白帆之上,
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 ,从而祖国
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19
、饮湖上初晴后雨

y
ǐ
n h
ú
sh
à
ng ch
ū
q
í
ng h
ò
u y
ǔ

【宋】·苏轼


s
ò
ng

s
ū
sh
ì

水光潋滟睛方好,

shu
ǐ
gu
ā
ng li
à
n y
à
n j
ī
ng f
ā
ng h
ǎ
o
山色空面亦奇。

sh
ā
n s
è
k
ō
ng mi
à
n y
ì
q
í

欲把西湖比西子,

y
ù
b
ǎ
x
ī
h
ú
b
ǐ
x
ī
z
ǐ

淡妆浓抹总相宜。

d
à
n zhu
ā
ng n
ó
ng m
ò
z
ǒ
ng xi
à
ng y
í

【注词释义】

湖: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游动的样子。

方好:才显得美丽。

空濛:烟雨茫茫的样子。

亦:也。

奇:指景色奇妙。

欲: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末期越国人,中国传说中
的绝代美女。

淡妆浓抹:梳妆打扮或者淡雅或者艳丽。

【古诗今译】


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
山峦迷茫烟雨中
也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
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

【名句赏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在杭州做官,陶 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
量的山水诗。这是其中最为人所传颂称绝的
一首。

作 者先写实,西湖晴天,日照湖水,水映日
光,碧波荡漾,一片浩然天边、开阔艳丽的
水乡景象, 令人心旷神怡。西湖雨天,烟雨
缭绕,山色如蒙薄纱,风姿绰约,更有令人
意想不到的奇景。在 这两种不同的景观中,
作者分别突出写水与山,把西湖山水的独特
之美展现在我们眼前。
最后,
诗人笔锋一转,
恰似剪刀。

把西湖与美女西施联系在一起,将西 湖在不
同的天气所呈现出的奇美与西施淡妆浓抹
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料,而又极其贴切生动。全诗语浅意明,给人以朴实平
易之感。


下册:


20
、咏柳

y
ǒ
ng li
ǔ

【唐】·贺知章


t
á
ng

h
è
zh
ī
zh
ā
ng
碧玉妆成一树高,

b
ì
y
ù
zhu
ā
ng ch
é
ng y
ī
sh
ù
g
ā
o
万条垂下绿丝绦。

w
à
n ti
á
o chu
í
xi
à
l
ǜ
s
ī
t
ā
o
不知细叶谁裁出,

b
ú
zh
ī
x
ì
y
è
shu
í
c
á
i ch
ū

二月春风似剪刀。

è
r yu
è
ch
ū
n f
ē
ng s
ì
ji
ǎ
n d
ā
o
【注词释义】


咏:歌唱,赞美。

碧玉: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
的少女。

妆:打扮。

绦:丝带。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 的高高柳树,
千条万缕的
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
柳叶是谁裁剪出来 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
【名句赏析】


二月春风似剪刀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
似美女 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
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
带。在这里,柳 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
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

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

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 二
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
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然而,
更妙的以下两句:
“不知细叶谁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 谁想
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
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
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21
、春日

ch
ū
n r
ì

【宋】·朱熹·


s
ò
ng

zh
ū
x
ī

胜日寻芳泗水滨,

sh
è
ng r
ì
x
ú
n f
ā
ng s
ì
shu
ǐ
b
ī
n
无边光景一时新。

w
ú
bi
ā
n gu
ā
ng j
ǐ
ng y
ī
sh
í
x
ī
n
等闲识得东风面,

d
ě
ng xi
á
n sh
í
d
é
d
ō
ng f
ē
ng mi
à
n
万紫千红总是春。

w
à
n z
ǐ
qi
ā
n h
ó
ng z
ǒ
ng sh
ì
ch
ū
n
【注词释义】

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水边。

等闲:轻易,随便。

总是:都是。

【古诗今译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
无限的风光,
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
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


万紫千红总是春
。”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
芳”
的所见所识。
春回大地,
诗人 耳目一新。
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
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 而
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
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
率全诗的则是一个
“新”
字。
但泗水在山东,
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 而南宋时那
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
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 喻
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
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
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
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
形象中 ,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
之处。当然,如果读者全不理会那些哲理,
只把它当作一首 游春诗来欣赏,那也是读者
的权利,

朱熹是无可奈何的。

22
、乞巧

q
ǐ
qi
ǎ
o
【唐】·林杰


t
á
ng

l
í
n ji
é

七夕今宵看碧宵,

q
ī
x
ī
j
ī
n xi
ā
o k
à
n b
ì
xi
ā
o
牵牛织女渡河桥。

qi
ā
n ni
ú
zh
ī
n
ǚ
d
ù
h
é
qi
á
o
家家乞巧望秋月,

ji
ā
ji
ā
q
ǐ
qi
ǎ
o w
à
ng qi
ū
yu
è

穿尽红丝几万条。

chu
ā
n j
ì
n h
ó
ng s
ī
j
ǐ
w
à
n ti
á
o
【赏析】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
俗称
“七夕”

又 称
“女
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
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
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 br>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
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
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 两句叙述的就
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
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 地抬
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
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
两句将乞 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
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
袋的内容,感受人们 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
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
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 结合全诗的理
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
追求幸福的心愿。


23
、嫦娥

ch
á
ng
é

【唐】·李商隐


t
á
ng

l
ǐ
sh
ā
ng y
ǐ
n
云母屏风烛影深,

y
ú
n m
ǔ
p
í
ng f
ē
ng zh
ú
y
ǐ
ng sh
ē
n
长河渐落晓星沉。

zh
ǎ
ng h
é
ji
à
n lu
ò
xi
ǎ
o x
ī
ng ch
é
n
嫦娥应悔偷灵药,

ch
á
ng
é
y
ī
ng hu
ǐ
t
ō
u l
í
ng y
à
o
碧海青天夜夜心。

b
ì
h
ǎ
i q
ī
ng ti
ā
n y
è
y
è
x
ī
n
【注释



1.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淮南
子·览冥训》:“羿请 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
云母屏风:嵌着云 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
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
伴。

3.
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
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
碧海:


十洲记》


“扶桑在东 海之东岸,
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
狭浩汗,
与东海等,
水 既不咸苦,
正作碧色。


【赏析】

此篇讽刺信神 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
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
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 。诗人在讽刺虚妄的
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
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 题牵连而
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
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
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
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
他 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
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
儿女们那样 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
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全诗旨在揭 示
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
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启发人们去思考。


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
等诸说。刘、余《集解》云: “悼亡说最不
可通。??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
不相涉,实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 ,实
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嫦娥窃药奔
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
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
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
耐孤孑 ,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
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
自然。
故嫦娥、
女冠、
诗人,
实三位而一体,
境类而心通。”


【小学四年级】

上册:

24
、题西林壁

t
í
x
ī
l
í
n b
ì

【宋】·苏轼


s
ò
ng

s
ū
sh
ì

横看成岭侧成峰,

h
é
ng k
à
n ch
é
ng l
ǐ
ng c
è
ch
é
ng f
ē
ng
远近高低各不同。

yu
ǎ
n j
ì
n g
ā
o d
ī
g
è
b
ú
t
ó
ng
不识庐山真面目,

b
ú
sh
í
l
ú
sh
ā
n zh
ē
n mi
à
n m
ù

只缘身在此山中。

zh
ī
yu
á
n sh
ē
n z
à
i c
ǐ
sh
ā
n zh
ō
ng

【注词释义】


西林:即庐山乾明寺。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在今江西省,我国
名山之一。

横看:从正面看。

识:知道。

缘:由于,因为。

【古诗今译】


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

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

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
嶂深山中。

【名句赏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
又是一首哲理
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 描绘之中。元
丰七年(
1084
)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
余日,
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
因此,
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
的一 首。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
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 不绝;
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
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 br>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
不同的方位 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
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也就是说,只有 远离庐山,跳出庐山
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
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 成为人们广
为传诵的警句。


25
、游山西村

y
ó
u sh
ā
n x
ī
c
ū
n
【宋】·陆游


s
ò
ng

l
ù
y
ó
u
茣笶农家腊酒浑,

w
ú
sh
ǐ
n
ó
ng ji
ā
l
à
ji
ǔ
h
ú
n
半年留客足鸡豚。

b
à
n ni
á
n li
ú
k
è
z
ú
j
ī
t
ú
n
山重水复疑无路,

sh
ā
n zh
ò
ng shu
ǐ
f
ù
y
í
w
ú
l
ù

柳暗花明又一村。

li
ǔ

à
n hu
ā
m
í
ng y
ò
u y
ī
c
ū
n
【全诗】





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文注解】

腊酒:头一年腊月所酿制的酒。

浑:浑浊。酒以清者为贵。

足鸡豚(
t
ú
n
):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 猪肉。

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为“暗”;柳色红艳为
“明”。绿柳繁茂阴浓,鲜花娇艳明丽。


箫鼓:名词用作动词,吹箫打鼓。


春社:
古代把立春 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
春社日,在这一天祭土地神和五谷神以求丰
年。

古风存:存古风,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趁着月色闲游。

无时:随时,没有定时。

【诗文今译】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不清香甘淳,这可是他们
自己酿制的,因 为今年是个丰收年,所以才
会有这么丰盛的佳肴,热情的村民款待客人
的可是他们家最好的酒和 菜了。来到这个村

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初,老汉我翻过一重
重山趟过一道道水,咋 就没个头呢?叫人直
怀疑真的没有路可走了,
猛然间,
抬头望去,
孤帆远影碧 空尽,

只见不远处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哦,那不
是一个村庄吗?村子里好不热闹, 只见你吹
着箫,我敲着鼓,成群结队的人们个个喜气
洋洋,原来是春社祭神的日子马上就要来到
了,人们走上街头联欢来了,别看人们穿着
粗布衣裳,帽子也不上档次,却还保留着淳
朴的古代风俗,多难得的事啊!就在这儿住
几天,从今日起,我这白发老汉也要随夜乘
兴,衬着月光,
拄着拐杖到村子里溜达一圈,
走到谁家是谁家,敲开他家的门,拉个呱,
叙叙家常。

【诗文赏析】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颇丰,流传至今的诗歌 有
一千四百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这是一首朴
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中写了农家待客的
热情、农村景色的美丽、民风的淳朴及临近
节日时热闹的气氛,生活气息十分浓郁。诗
中最具 影响力的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
”,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农村山明
水秀、
景色怡人的无限风光,
极具人生哲理,
为后人所吟颂。


2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hu
á
ng h
è
l
ó
u s
ò
ng m
è
ng h
à
o r
á
n
zh
ī
gu
ǎ
ng l
í
ng
【唐】·李白


t
á
ng

l
ǐ
b
á
i
故人西辞黄鹤楼,

g
ù
r
é
n x
ī
c
í
hu
á
ng h
è
l
ó
u
烟花三月下扬州。

y
ā
n hu
ā
s
ā
n yu
è
xi
à
y
á
ng zh
ō
u
g
ū
f
ā
n yu
ǎ
n y
ǐ
ng b
ì
k
ō
ng j
ì
n
唯见长江天际流。

w
é
i ji
à
n zh
ǎ
ng ji
ā
ng ti
ā
n j
ì
li
ú

【注词释义】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
山,俯临长江。

之:往,去。

广陵:扬州的旧名。

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去
广陵,所以说“西辞”。

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下:沿江顺流而下。

惟:只。

天际:天边。

【古诗今译】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
在明媚的春天里去
往扬州。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
天边奔流。

【名句赏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这首诗 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
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
一派春光,诗人送 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
寺流露了出来。

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
“西辞”
一片孤帆,
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
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 人却仍伫立楼头,
凝眸远望,不愿离去。

诗中没一个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 br>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
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
中, 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27
、送元二使安西

s
ò
ng yu
á
n
è
r sh
ǐ

ā
n x
ī

【唐】·王维


t
á
ng

w
á
ng w
é
i
渭城朝雨浥轻尘,

w
è
i ch
é
ng ch
á
o y
ǔ
y
ì
q
ī
ng ch
é
n
客舍青青柳色新。

k
è
sh
ě
q
ī
ng q
ī
ng li
ǔ
s
è
x
ī
n
劝君更尽一杯酒,

qu
à
n jun1 g
è
ng j
ì
n y
ī
b
ē
i ji
ǔ

西出阳光无故人。

x
ī
ch
ū
y
á
ng gu
ā
ng w
ú
g
ù
r
é
n
【注词释义】


元二:
作者的朋友。
二,
表示在兄弟中排行
第二。


使:奉命出使。


安西:
当时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
在今新疆
库车附近。


渭城:
地名,
在今西安西北,
唐代从长安往
西去的,多在此送别。< br>

浥: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
既是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又因为
“柳”
与“留”谐音,也暗示 对朋友的留恋不舍。


更:再。


阳关:关名,
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因位于玉
门关之南而名阳关。

【古诗今译】


早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浮尘,
旅馆中看到嫩
柳的青翠清新。我劝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
酒,出阳关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

【名句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送别诗,当时被谱
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

前 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初春的
早晨,一场细雨使尘埃落定,空气变得湿润
清凉;从渭 城的客舍放眼看去,到处是青青
的柳色,一片生机盎然。诗中用“浥”字形
容雨湿尘埃,用“新 ”字形容柳色翠嫩,准
确生动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
而柳色的
“柳”
与留恋的 “留”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
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

后两句写在送别的酒席上, 诗人劝他多饮几
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
熟悉的朋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 是比阳
关更遥远的安西呢?这两句,字面上似乎只
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着好友,在< br>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诗中把深沉
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
力 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下册:

28
、独坐敬亭山

d
ú
zu
ò
j
ì
ng t
í
ng sh
ā
n
【唐】·李白


t
á
ng

l
ǐ
b
á
i
众鸟高飞尽,

zh
ò
ng ni
ǎ
o g
ā
o f
ē
i j
ì
n
孤云独去闲。

g
ū
y
ú
n d
ú
q
ù
xi
á
n
相看两不厌,

xi
à
ng k
à
n li
ǎ
ng b
ú
y
à
n
只有敬亭山。

zh
ī
y
ǒ
u j
ì
ng t
í
ng sh
ā
n
【注词释义】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山上旧有敬
亭。


闲:悠闲。


两不厌:
诗人把山拟人化了,
觉得自己 与敬
亭山互相看不够。厌,满足,厌倦。

【古诗今译】


成群的鸟儿高飞无踪影,
一片云儿独自飘去
悠然。和我终日相对却看不够的,只有闲静
的朋友敬亭山。

【名句赏析】


这首小诗是李白在政坛上遭到打击以后,

二次漫游安徽宣城时所作。
前两句写眼前景,借“高飞”的“众鸟”和
“独去”的“孤云”,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幽
的意 境,寄托了诗人超脱现实、追求心灵平
静的愿望。

后两句将山人格化,说只有敬亭山 才是自己
真正的知己,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世态炎凉的
厌恶之情,在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诗句里得到
了含蓄的表达。


29
、望洞庭

w
à
ng d
ò
ng t
í
ng
【唐】·刘禹锡


t
á
ng

li
ú
y
ǔ
x
ī

湖光秋月两相和,

h
ú
gu
ā
ng qi
ū
yu
è
li
ǎ
ng xi
à
ng h
é

潭面无风镜未磨。

t
á
n mi
à
n w
ú
f
ē
ng j
ì
ng w
è
i m
ó

遥望洞庭山水翠,

y
á
o w
à
ng d
ò
ng t
í
ng sh
ā
n shu
ǐ
cu
ì

白银盘里一青螺。

b
á
i y
í
n p
á
n l
ǐ
y
ī
q
ī
ng lu
ó

【注词释义】


和:协调,这里指水天一色。


潭:指洞庭湖。


磨:磨拭。


翠:绿色。

【古诗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
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
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名句赏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
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 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
面的开阔寥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
天还没黑但月亮已 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
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 平静,
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
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 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
山一点,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
湖中的君山。此时 山更翠,山更清。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
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
的生动,足见诗人的浪漫色彩。


3
0
、忆江南

y
ì
ji
ā
ng n
á
n
【唐】·白居易


t
á
ng

b
á
i j
ū
y
ì

江南好,

ji
ā
ng n
á
n h
ǎ
o
风景旧曾谙。

f
ē
ng j
ǐ
ng ji
ù
c
é
ng
ā
n
日出江花红胜火,

r
ì
ch
ū
ji
ā
ng hu
ā
h
ó
ng sh
è
ng hu
ǒ

春来江水绿如蓝。

ch
ū
n l
á
i ji
ā
ng shu
ǐ
l
ǜ
r
ú
l
á
n
能不忆江南?

n
é
ng b
ú
y
ì
ji
ā
ng n
á
n
【注词释义】

忆江南:词牌名。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蓝:蓝草,叶子青绿色的可以用来制作染
料。

忆:怀念。

【古诗今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
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
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
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
好的江南?

【名句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这是一 幅五彩的画,
画出了江南好。
白居易
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
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
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
品,《 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首诗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
在何处,当 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
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
了江花和春水,衬以 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
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
然的大好景象。“日出”二句 对仗工整,色
彩明丽,是一句广为后人传诵的名联。在作
者笔下,
江花与火对照,花的红艳令人赞叹;
描绘江水,绿、蓝并举,水色的碧绿深浓似
在眼前。短短两句十四个字 ,写尽了江南春
日胜景。如此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魂
牵梦绕?因此,末句“能不忆江南” 便自然
流出,而作者对江南的忆念之情,对江南赞
美之情也在不言中洋溢出来。


31
、乡村四月

xi
ā
ng c
ū
n s
ì
yu
è

【宋】·翁卷


s
ò
ng

w
ē
ng ju
à
n
绿遍山原白满川,

l
ǜ
bi
à
n sh
ā
n yu
á
n b
á
i m
ǎ
n chu
ā
n
子规声里雨如烟。

z
ǐ
gu
ī
sh
ē
ng l
ǐ
y
ǔ
r
ú
y
ā
n
乡村四月闲人少,

xi
ā
ng c
ū
n s
ì
yu
è
xi
á
n r
é
n sh
ǎ
o
才了蚕桑又插田。

c
á
i le c
á
n s
ā
ng y
ò
u ch
ā
ti
á
n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

【理解句意】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
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
啼叫,天空 中烟雨蒙蒙。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
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感悟诗情】

用白描的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全诗就像一幅色 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
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
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 美。


32
、四时田园杂兴

s
ì
sh
í
ti
á
n yu
á
n z
á
x
ì
ng
【宋】·范成大


s
ò
ng

f
à
n ch
é
ng d
à

昼出耘田夜绩麻,

zh
ò
u ch
ū
y
ú
n ti
á
n y
è
j
ì
m
á

村庄儿女各当家。

c
ū
n zhu
ā
ng
é
r n
ǚ
g
è
d
ā
ng ji
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t
ó
ng s
ū
n w
è
i ji
ě
g
ò
ng g
ē
ng zh
ī

也停桑阴学种瓜。

y
ě
t
í
ng s
ā
ng y
ī
n xu
é
zh
ǒ
ng gu
ā

【注词释义】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耘田:锄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童孙:幼小的孙子。


未解:不能,不会。


供:担任,担负。


傍:靠近。



古诗今译】


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
农家儿女都能各自< br>持家。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
阴学习种瓜。

【名句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共
60
首,宛如农 村生活
的长幅画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夏
日村庄的生活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 br>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最精彩的是后两
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农村孩子的游戏,
也 多是模仿大人的劳动。一个“学”字,透
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诗中没
有出现老人 的形象,但称农夫农妇为“儿
女”,称小孩为“童孙”,分明是老农的口
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 的农家乐事图。这里
有写实的成分,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理想。语言通俗浅显,文笔清新 轻巧,使人
由景见情,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33
、渔歌子

y
ú
g
ē
z
ǐ

【唐】·张志和


t
á
ng

zh
ā
ng zh
ì
h
é

西塞山前白鹭飞,

x
ī
s
ā
i sh
ā
n qi
á
n b
á
i l
ù
f
ē
i
桃花流水鳜鱼肥。

t
á
o hu
ā
li
ú
shu
ǐ
gu
ì
y
ú
f
é
i
青箬笠,绿蓑衣,

q
ī
ng ru
ò
l
ì


l
ǜ
su
ō
y
ī

斜风细雨不须归。

xi
é
f
ē
ng x
ì
y
ǔ
b
ú
x
ū
gu
ī

【注词释义】


渔歌子:
原是曲调名,
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
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
即民间 所说桂鱼,
细鳞,
淡黄带褐色
斑纹,味道鲜美。


箬:
斗笠。
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
用来
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古诗今译】


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
桃花盛开水中鳜鱼
肥美。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 衣,在斜细雨
中流连不归。

【名句赏析】


桃花流水鳜鱼肥
。”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
所描写的是西塞山
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
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 花,溪水中是一条
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
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 景象,
生机勃勃,
而且充满了喜气。
而春色中的人,
头戴斗笠,
身穿 蓑衣,
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
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
色的一部分。 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
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 “不须归”除了指不
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
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 做官的隐

居者,也是诗人自己。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

自然,认定这美丽的 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
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
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 感触和依恋。


【小学五年级】

上册:


34
、泊船瓜洲

b
ó
chu
á
n gu
ā
zh
ō
u
【宋】·王安石


s
ò
ng

w
á
ng
ā
n sh
í

京口瓜洲一水间,

j
ī
ng k
ǒ
u gu
ā
zh
ō
u y
ī
shu
ǐ
ji
ā
n
钟山只隔数重山。

zh
ō
ng sh
ā
n zh
ī
g
é
sh
ù
zh
ò
ng sh
ā
n
春风又绿江南岸,

ch
ū
n f
ē
ng y
ò
u l
ǜ
ji
ā
ng n
á
n
à
n
明月何时照我还。

m
í
ng yu
è
h
é
sh
í
zh
à
o w
ǒ
h
á
i
【注词释义】


瓜洲:地名,在今江苏省 扬州市邗(
h
á
n

江区南长江岸边。


京口:
地名,
今江苏省镇江市,
与瓜洲隔江
相对。


钟山:
江宁
(今江苏省南京市)
名山。
今南
京 紫金山。
作者长期居住江宁,
故以钟山
(今
称紫金山)代指住处。


绿:吹绿。


还:回家,归来。

【古诗今译】


京口与瓜洲分别在长江两岸,
回头望钟山家
门只隔几重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千里岸
边,问明月何时能照我再返家园?

【名句赏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
。”


宋神宗熙宁元年

1068


作者从江宁
(今< br>南京市)
家中出发,
乘船由长江水路进京
(今
河南开封市)任职。船过 京口时,与好友宝
觉和尚会面,留宿了一夜。然后横渡长江,
停船在瓜洲。隔江相望,朋友就在 对岸,禁
不住生出一股依依惜别之情。而位于江宁的
家,因为隔着几重山也已经看不到了,这更
涌起了对它的无限眷恋。正是初春时节,春
风吹拂,放眼江南到处是一片绿色。虽然此
次赴京,是因为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自己也
很高兴。但还是希望能早日摆脱政事,重新
回到宁静 闲适的家园。


这首诗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
“春风又绿江南
岸 ”

“绿”
字,
据说作者先后选换了
“到”

给远 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
“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
才决定用“绿 ”,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
佳话。一个“绿”字,不但充满了色彩感,
而且,这种色彩感又包 含了动感,使这首诗
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这也是他着意创造的
一种意境。


35
、秋思

qi
ū
s
ī

【唐】·张籍


t
á
ng

zh
ā
ng j
í

洛阳城里见秋风,

lu
ò
y
á
ng ch
é
ng l
ǐ
ji
à
n qi
ū
f
ē
ng
欲作家书意万重。

y
ù
zu
ò
ji
ā
sh
ū
y
ì
w
à
n zh
ò
ng
复恐匆匆说不尽,

f
ù
k
ǒ
ng c
ō
ng c
ō
ng shu
ō
b
ú
j
ì
n
行人临发又开封。

h
á
ng r
é
n l
í
n f
ā
y
ò
u k
ā
i f
ē
ng
【课文简说】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

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 日
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
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
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
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
思想活动 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
了客居他乡之人,
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大意】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
情,
可是 要说的话太多了,
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
的意思 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
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长,

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词句解析】


1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
重。”

第一句说 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
秋风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
句中的“欲作家书”,才 一下子使我们感到
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
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 可见。但
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
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 br>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
片秋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
风 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
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
落情怀,引 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
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
么丰富的想象啊!< br>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要表达这思
念之情,在那个时代,只有修一封 家书了。
可写一封家书,来表达离情别绪又谈何容
易!这“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所表达的< br>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
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
吐 ,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
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
写,是我们对 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
了。


2

“复恐匆匆 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
行人 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
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 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

的心理刻
画入微。


种并 不确
切的
“恐”

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
“又开封”
的决 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
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
正显出他对这 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
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

崔成国gif-世界电影排名


崔成国gif-世界电影排名


崔成国gif-世界电影排名


崔成国gif-世界电影排名


崔成国gif-世界电影排名


崔成国gif-世界电影排名


崔成国gif-世界电影排名


崔成国gif-世界电影排名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4: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30447.html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汇总大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