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睿恩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百首诗意(带标题,目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19 04:29
tags: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yilin

2021年1月19日发(作者:禹山林)
















































1.

江南
…………………………………………………….
汉乐府(
1
)< br>
2.

刺勒歌
…………………………………………….
北朝 民歌(
1


3.

咏鹅……………………………【唐】骆宾王(
1


4.



……………………………

【唐】李


峤(
2


5.

咏柳……………………………【唐】贺知章(
2



6.

凉州词…………………………【唐】王之涣(
2



7.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3



8.

春晓……………………………【唐】孟浩然(
3



9.

凉州词…………………………【唐】王


涵(
3


10.

出塞……………………………【唐】王昌龄(
4



11.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4


12.

鹿柴……………………………【唐】王


维(
4


13.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


维(
5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


维(
5


15.

清明

…………………………

【唐】杜


牧(
5


16.

古朗月行(节选)

…………

【唐】李


白(
6


17.

望庐山瀑布

…………………

【唐】李


白(
6


18.

赠汪伦

………………………

【唐】李


白(
6


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李


白(
7


20.

早发白帝城

…………………

【唐】李


白(
7


21.

望天门山………………………【唐】李


白(
7


22.

别董大…………………………【唐】高


适(
8


23.

绝句……………………………【唐】杜


甫(
8


24.

春夜喜雨

……………………

【唐】杜


甫(
8


25.

绝句……………………………【唐】杜


甫(
9


26.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


甫(
9


27.

枫桥夜泊………………………【唐】张


继(
9


28.

游子吟

………………………

【唐】孟


郊(
10


29.

江雪……………………………【唐】柳宗元(
10


30.

渔歌子…………………………【唐】张志和(
10


31.

塞下曲…………………………【唐】卢


纶(
11


32.

望洞庭…………………………【唐】刘禹锡(
11


33.

浪淘沙

………………………

【唐】刘禹锡(
11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12


35.

池上

…………………………

【唐】白居易(
12


36.

忆江南…………………………【唐】白居易(
12


37.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13


38.

悯农(
1


……………………【唐】李


绅(
13


39.

悯农(
2
)……………………

【唐】李


绅(
13


40.

寻隐者不遇

…………………

【唐】贾


岛(
14


41.

山行

…………………………

【唐】杜


牧(
14


42.

静夜思…………………………【唐】李


白(
14


43.

江南春

………………………

【唐】杜


牧(
15


44.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15


45.



……………………………

【唐】罗


隐(
15


46.

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16


47.

元日…………………………【北宋】王安石(
16


48.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16


49.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王安石(
17


5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


轼(
17



51.

饮湖上初晴雨后…………………
【北宋】





17


52.

惠崇春江晓景……………………
【北宋】





18


53.

题西林壁………………………



北宋】





18


54.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18


55.

示儿………………………………
【南宋】





19


5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





19


57.

四时田园杂兴

1

………………


【宋】
范成大

19


58.

四时田园杂兴

2


……………



【宋】
范成大

20


59.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20


60.

晓处净慈寺送林方子…………



南宋】
杨万里

20


61.

春日……………………………



南宋】





21


62.

题临安邸………………………



南宋】





21


63.

游园不值

………………………


南宋】
叶绍翁

21


64.

乡村岁月…………………………



宋】





22


65.

墨梅…………………………………
【元】





22


66.

观书有感…………………………
【南宋】





22


67.

竹石

………………………………


清】





23


68.

所见………………………

………


清】





23


69.

村居…………………………………
【清】





23


70.

已亥杂诗………… …………………
【清】
龚自珍

24


71.

石灰吟

……………………………


明】





24


72.

回乡偶书………… …………………
【唐】
贺知章

24


73.

三衢道中………………………



南宋】





25


74.

滁州西涧

…………………………


唐】
韦应物

25


7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25


76.

长歌行

…………………………………

汉乐府

26


77.

七步诗………………………………
【魏】





26


78.

宿建德 江……………………………
【唐】
孟浩然

26


79.

从军行

……………………………


唐】
王昌龄

27


80.

竹里馆

……………………………


唐】





27


81.

独坐敬亭山…………………………
【唐】





27


8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唐】





28


83.

赠花卿

……………………………


唐】





28


84.

竹枝词…………… …………………
【唐】
刘禹锡

28


85.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29


86.

秋夕…………………………………
【唐】





29


87.

梅花……………… ………………
【北宋】
王安石

29


88.

小池………………………………
【南宋】
杨万里

30


89.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
辛弃疾

30


90.

江南逢李龟年………………………
【唐】





30


91.

朝天子·
咏喇叭…………………




明】





31


92.

少年行
(其一)
…………………



【唐】





31


93.

山居秋暝……………………………
【唐】





31


94.

夜宿山寺

…………………………


唐】





32


95.

月下独酌…………………………

【唐】李白(
32


96.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
杨万里

32


97.

夜书所见…………………………
【南宋】
叶绍翁

33


98.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33



99.

沁园春·



…………………




近代】
毛泽东

34


100.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34


2

1

《江



南》







简介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 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
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 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
歌谣,
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
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 称为乐府诗。



注解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形容 荷叶挺出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












:在这里有

适宜



正好

的意思。



译 文
:江南正是采莲的季节,人们正在愉快地采莲,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鱼儿游动在荷叶之间。一会儿鱼 儿在
荷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儿又追逐在荷叶的西边,一会儿再荷叶的南边跳,一会儿又窜往荷叶的北边。


2

《刺



歌》










作者背景:




相传这是北齐人 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
数民族。居 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注词释义





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



野:现在念< br>y
ě
,
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
y
ǎ。



见:
(读
xi
à
n
)同
“< br>现

,呈现,出现。

这里不要读成
jiàn



古诗今译: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 旷,草原一望无际,微
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赏析: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 美景色。前两句,写敕勒川
的位置。
把天比作穹庐,
非常贴切,
同时又让我们 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
后两句,


天苍苍



茫茫

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 br>“
风吹草低

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
把整个 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
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3

《鹅》


(唐)











作者背景




骆宾王(约
640-684

,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人小受过 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有诗名,擅
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是

初唐四杰
”< br>之一。

注词释义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曲项:指鹅弯弯的脖子。





拨:划。
(拨清波:划水。


古诗今译:



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 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名句赏析:



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
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 唱。它们
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 漪。这是一幅多么
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 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
然,多么欢畅。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





1

4

《风》


(唐)






简介:

李峤
(644

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 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
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 、苏味道并称

文章四友



注词释义:


: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
: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够。

二月
:农历二月,指春季。


:经过。


:倾斜。

古诗今译:




译文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 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注
释⑴解落:吹落,散落。
《淮南子时则训》

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 的力量。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风是无形的,风
又是实在的,我 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
斜。看 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



在作者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

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
可以闻、耳可以听。

5

《咏

柳》


(唐)







作者背景:



贺知章(
659-744

,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 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为
人狂欢,与李白、张旭等合称

饮中 八仙

。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

《咏柳》等传诵最广 。

注词释义:




:歌唱,赞美。



碧玉
: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



:打扮。




:丝带。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 ,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 剪刀。

名句赏析
——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深 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
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 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
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而且

碧玉

也有双关的意义。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 br>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
与下面的


月春风

恰相呼 应
——
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


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 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
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 的典范之作。


6

《凉



词》
(唐)










作者背景:

王之涣(
668-742
,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
以描写边 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

《登鹳鹊楼》等。

注词释义:


凉州词
:又名《凉州歌》
,唐代传唱于凉州 的乐曲名。
凉州
,在今甘肃武威。


:长度单位。
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极高。

羌笛
: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杨柳
:指《折杨柳》
曲调。
何须
:何必。


:经过。

玉门关
: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唐时通往西域的要路关口。





古诗今译





奔腾的 黄河就来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名句赏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 又悲壮的情感。诗的首句写自下而上对
黄河的远眺,次句写边塞环境的险恶,两句合在一起,用大笔写意 的手法,渲染刻画了边塞风光的雄奇苍凉和边防
战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恶劣。后两句笔锋一转,引入羌笛 之声。折杨柳送别本是唐人风习,羌笛吹奏的《折杨柳》
曲词更能引起思乡的离愁。可如今在这玉门关外 ,春风不度,想要折一枝杨柳聊寄别情也不可能,这怎能不让人更
感悲伤。全诗表现了盛唐诗人悲凉慷慨 的精神风貌。

2

7

《登





楼》
(唐)







作者背景:



王之 涣(
668-742

,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 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
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

《 登鹳鹊楼》等。

注词释义:




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黄河边上。




:落下。





:想。




:尽。





:再

古诗今译:




太 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名句赏析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那是一个日落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 的群山中渐渐西沉;而黄河
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滚滚地向大海奔去。诗的前两句一写天空,一写河流,有 静有动,从大处写起,笔笔入神,真
是景象壮阔,气势不凡。
诗写到这里,虽只两句,
似乎笔力已尽。
谁想作者却又翻空出奇,
把读者带入更高的境界。

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并不满足于对眼前景物的流连,还想探究更远的景色,从这里可以看出 诗人不断
进取的精神。


8

《春

晓》

(唐)







作者背景:



孟浩然(
689- 740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田园隐逸生活。和王 维齐
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春晓》

《宿建德江》等。< br>
注词释义:





:睡觉。







:听见









啼鸟
:鸟鸣。






夜来
:昨夜。


名句赏析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 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
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

处处

都 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
乐。
同时,
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
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 的想象,
而那落红片片、
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
生动活泼 。
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
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 流入我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9

《凉



词》

(唐)





作者背景





王翰( 生卒不详)
,唐代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能文善诗。与后来的大诗人< br>杜甫很有交情。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注词释义





凉州
: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戍边的要地。







葡萄美酒
:指西域盛产葡萄,可酿制美酒。



夜光杯
:传说中用白玉做成、夜间能发光的酒杯。这里泛指珍贵精美的酒杯。




:催促。














沙场
:旷沙平野。后多用来指战场。

古诗今译:




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我醉倒在沙场上 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
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

名句赏析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 ,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开篇第
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 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但是,这次痛饮之
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而从古到今, 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
们要一醉方休。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 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
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 亡并不畏缩,

醉卧沙场

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3

10

《出

塞》

(


)








作者背景



王昌龄(
698-757

,唐代诗人。字少伯,亦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
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言绝句,
《出塞》

《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注词释义



龙城飞将
: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 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
被匈奴人称为

汉之飞将军
。这里指扬威北方边地的名将。








胡马
:这里指匈奴的军队。




但使
:只要。



阴山
:阴山山脉。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古诗今译





还是秦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 出生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能让敌人军队越过阴
山。

名句赏析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与很多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所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 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
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 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
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 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
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 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
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 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11

《芙









渐》



(唐)







作者背景





王昌龄(
698-7 57

,唐代诗人。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 队
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
《出塞》

《从军行》是 著名的代表作。

注词释义





芙蓉楼
:故址在今江苏镇江。




辛渐
:诗人的朋友。




:古国名。这里指镇江。



平明
:清晨天亮时。




:古国名。吴、楚,泛指润州一带。因润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



冰心在玉壶
:形容心地纯洁,表里如一。冰心,像冰一样澄明的心。玉壶,玉做的晶 莹的壶。

古诗今译



满江寒雨绵绵连夜来到镇江,黎 明送客时楚山也形单影孤。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是
心地纯洁如冰心玉壶。

名句赏析
——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 润州,在西北城
楼(即

芙蓉楼

)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前两 句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
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 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远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有诗人众多的
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 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
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 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
品格,显示出 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2

《鹿

柴》


(唐)







作者背景:

王维(
701-760

,唐代诗人。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人们称赞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注词释义





鹿柴
: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王维在这里有别墅。柴, 读作
zhài
,同







。用于防守
的栅栏、篱笆等。





:只。




返景
:夕阳的回光返照 。景,读作
y
ǐ
ng
,同



,这里指 日光。









又。

青苔
: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古诗今译





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只是能听见说话的声音。夕阳的光线射入深林,重新照映在青苔之上。

名句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的名作之一,写出了作者在 山间别墅所观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阳返照的黄昏景致。前两句写接近
傍晚的时候,空旷的山间已经看不见 人的踪影,只是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这里的




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用一个



字衬托,更显出 空山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夕阳的余辉,横斜地透
过浓密的树林,重新照射在贴近地面的青苔上。由于林 深树密,绿荫如盖,白天的阳光无法穿透。一个



字透出
只有早 晚横射的光线才能进入林中。这样一形容,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深的感觉。这首小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致的



,来表达诗人心境的



,情景交融, 意味深长。


4

13

《送





使



西》


(唐)






作者背景:

王维(
701-760

,唐代诗人。字摩诘 ,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人们称赞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注词释义



元二
:作者的朋友。二,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使
:奉命出使。



安西
:当时是安西都护
府的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
:地名,在今西安西北,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此送别。




:湿润。


客舍
:旅店。


:再。

柳色
:既是指初春嫩柳的颜色,又因为







谐音,也暗示对朋友的留恋不舍。




: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位于玉门关之南而名阳关。

古诗今译:


早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浮尘,旅馆中看到嫩柳的青翠清新。我 劝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酒,出阳关
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

名句赏析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差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
“< br>阳关三叠

。前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初
春的早晨,
一场细 雨使尘埃落定,
空气变得湿润清凉;
从渭城的客舍放眼看去,
到处是青青的柳色,一片生机盎然。
诗中用



字形容雨湿尘埃,用
“< br>新

字形容柳色翠嫩,准确生动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而柳色的

柳< br>”
与留恋的



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 之情。后两句写在送别的酒席上,诗人劝他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
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友 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关更遥远的安西呢?这两句,字面上似乎只是劝
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 愿着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
添了感人的力量 ,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4

《九















弟》

(唐)王



作者背景




《鹿柴》
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九月九日
:即重阳节。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
:指
华山以东(今山西)
,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
:他乡。




:加倍,更加。



遥知
:远远推想。



茱萸
: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古诗今译





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
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
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名句赏析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 ,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
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这里 所说的

佳节

,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
是为本诗所写的< br>“
九月九日

(即

重阳节

)作铺垫。后 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
插茱萸的风俗。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 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
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 的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
回味和遐想。

15

《清



明》




(唐)







作者背景



《山行》
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清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断魂:神情凄迷,
烦闷不乐。
借问
:请问。

古诗今译
< br>:
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 的杏
花小村。

名句赏析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柳绿花红、春光明媚。但这日却
细雨纷纷,这
纷纷

在此自然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 者的心情。



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 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
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 ,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镜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天气如此,心
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 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诗人捕捉到这一情景,而且描写得格外生动。

借问酒家何
处有

,是问谁?从下一句得知是问牧童,

牧童遥指杏花村
,告诉人们什么?从上句得知是指酒家。这种两句互相补充,
互相发明的写法叫作

互文见意

。它节省了字句,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一问一答,情景十分生动。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 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
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第一句 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



;第二句是




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
——“


,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
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
——“


。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 所谓高潮
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5

16

《古





行》





(唐)





作者背景:



< br>李白(
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肃天水附近)
。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
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 的艺术风格,被称为

诗仙



注词释义





朗月行
:为乐府古题。



:称呼。




:怀疑。




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古诗今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名句赏析




乐府古题《古朗月行》
,这里只 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
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 美好的认识。以

白玉盘



瑶台镜

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
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
第二句的



字和第三句的



了, 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耐人回味。< br>

17

《望







布》



(唐)





作者背景:



< br>李白(
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肃天水附近)
。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
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 的艺术风格,被称为

诗仙



注词释义:




庐山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香炉
: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
: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
紫色。



银河
: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
: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古诗今译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 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
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名句赏析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 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
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 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
的美感。
第二句描写瀑布,
一个



字,
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
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 的想象,
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

飞流

是写山高水急,

直下

是描绘瀑流直泻,

三千尺

是 夸张瀑布的壮观,可
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 一个



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
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18

《赠



伦》

(唐)





作者背景:




李白(
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
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 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

诗仙



注词释义





汪伦
: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
: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
:比不上。



古诗今译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
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 。
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
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赏析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 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
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 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
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 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

深千尺

的潭水比喻送别之
深情,生 动而形象,而又加

不及

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 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
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6

19


















广

陵》

(唐)





作者背景:




李白(
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
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 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

诗仙



注词释义





黄鹤楼
: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往,去。





广陵
:扬州的旧名。



西辞
:黄鹤楼在广陵的 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

西辞






烟花
: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沿江顺流而下。






:只。





天际
:天边。

古诗今译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天边奔 流。

名句赏析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首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

烟花

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
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 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

西辞

,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 的远方,直
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诗中没一个说到离愁别思 ,但字里行间却分明
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
在诗人笔下,
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 的景物描绘之中,
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20

《早







城》

(唐)





作者背景:




李白(
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
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 br>“
诗仙



注词释义





白帝城
: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上,为东汉公孙述所筑。





:早晨。



:告别。



江陵
:今湖北
江陵。




:返回。






:叫。






:停息。





万重山
:层层叠叠的山。



古诗今译





早晨告别彩云间的 白帝城,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一叶小舟已驶过
万重山峦。< br>
名句赏析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元
759
年,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经过十五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白帝城时。突然传来大赦的消息,
李白满怀对生活的憧憬乘船顺流而 还,写下这首诗,抒发了重获自由的欢愉和喜悦之情。起句写得热情奔放,


云间< br>”
三字不仅写白帝城地势高峻,
也赋予全诗一种爽朗明丽的色彩,
而一个



字更写得传神,
表达了诗人一旦获
得自由后的惊喜情态。第 二句实写顺流东下的情景,后两句为补叙之笔,描写行程的经过,特别通过经常使人感到
哀婉悲凉的猿鸣 反衬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

轻舟





字,用得巧妙,是写实,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

21

《望





山》

(唐)李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天门山
:在今安徽当 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楚江
: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 江叫做楚江。




:转变方向。



两岸青山
: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
边。

古诗今译



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 然回旋徘徊。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
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名句赏析
——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 梁山两山隔江对
峙,却说山势

中断

,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 对的险峻:

楚江开

,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
势 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 br>“


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
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 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

相对

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 具有了生
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 艳,层次分明,从
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7

22

《别



大》



(唐)







作者背景





高適(
702-76 5

,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
tiáo

(今河北景县)人。 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半生漂泊,
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注词释义:




董大: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昏黄。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知己:知心朋友。



识:赏识。


君:您。这里指董大。

古诗今译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 不赏识您的人。

名句赏析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 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
踏上征途,
迎接未来。
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 阴云,
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
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
失去了光芒,
只有一队 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
的情调却明朗健康。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这两
句,既表达了彼此这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 送别诗能
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23

《绝

句》



(唐)







作者背景





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 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
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 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

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
顿挫 ,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词释义





绝句
:古诗体裁中的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叫,啼叫。



:包含,指从窗内
可以看见的范围。


西岭
: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


千秋雪
:千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形容
时间很长。


泊:
停船靠岸。




东吴
: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

古诗今译




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窗口远望见 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
航船。

名句赏析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一首如画的诗作。全诗一句一景,由四幅独立的 景色描写构成。前两句以黄鹂和白鹭对
举,描述初春景象。在翠柳和蓝天的衬托下,黄鹂婉转的鸣声和白 鹭轻盈的身影,显得如此和谐而优美;句中





翠< br>”








四种 鲜明的色彩,和着鸟儿的声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充满了动
感。
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
后两句写积雪不化的远山和乘风待发的江船,
仍然是初春的景 色,


千秋



万里

赋予 这些景色以宏大的气势,它显示了身居斗室的诗人壮阔的胸怀,也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因为
那 顺江而下、穿三峡、过襄阳的万里东吴之途,也正是诗人日夜向往的回乡之路。

24

《春





雨》

(唐)





作者背景





杜甫(
712-77 0

,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其他同上

注词释义:



:正当。





发生
:这里指万物生长。





:悄悄地。





润物
:打湿东西。





野径

野外的小路。


红湿
:被雨打湿的红花。










花重
:花由于带着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
:指成都。



古诗今译:




及时雨是知道时节的,在春 天它应运催生。随着春风潜入夜色,滋润万物悄然无声。乡间路与云一样黑,江船
渔灯孤影独明。早晨看 见被雨打湿的红花,花枝拥簇锦官城中。

名句赏析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春雨正是在万物最需要它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更重要的 是,春雨的到来是在夜色中

细无声



随风潜入

,这既描写了春雨的状态,又活画出了春雨的灵魂。下一联写野径和漆黑的天空,整个春夜
在一两盏渔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寂静、安宁,只有春雨在默默地滋润着这个睡着了世界,悄悄地孕育了一个花
团锦簇的黎明。
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
明天的早晨,
雨后的春花应当更为娇 艳,
整个锦官城中,
应当满是湿漉漉、
沉甸甸的花簇了。
一个


字,
传达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意盎然的世界,
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 春一般的喜悦心情。

8

25

《绝

句》



(唐)







作者背景





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 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
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 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

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
顿挫 ,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词释义:




迟 日
:春天的太阳。
《诗经》里有

春日迟迟

的诗句,所以 后人以

迟日

指春天的太阳。




:暖和。




泥融
:泥巴融化又软又湿。

古诗今译





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湿软的泥土引来只 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
对对鸳鸯。

名句赏析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前两句对大好的春光作概 括的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囊
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去体会、感受 春天的美好。后两句则集中笔墨写燕
子和鸳鸯。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衔泥筑巢,给人一种生 机勃勃的印象;而鸳鸯却相互依偎着,在两幅
生动的小景,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极其恰当地渲染出春意 盎然、自然和谐的欢乐融和气氛,表达出诗人的兴奋快
乐之情。

26

《江畔独步寻花》

(唐)






作者背景:



< br>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
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 被人称为

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
顿挫,对后世有很 大的影响。

注词释义:




独步
:独自散步。



黄四娘





娘子

是唐代惯用的对妇女的美称。




:小路。





留连
:因喜欢而不愿离去。





自在
:自由自在。



恰恰
:唐代人的口语,正好。



古诗今译: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寺飞舞,
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名句赏析
——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 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
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 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
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
时时



恰恰

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 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
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 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
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27

《枫





泊》


(唐)





作者背景:


张继(生卒年不详)
,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 湖北襄樊)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
琢。
《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

注词释义



枫桥
: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愁眠:怀着旅愁,似睡非睡。




姑苏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
名。

寒山寺
:在今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

夜半钟声
:唐代寺院的半夜打
钟声音。



古诗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 而眠。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
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名句赏析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 ,满天的寒霜,
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 。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
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 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
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 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
和历史的无际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 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9

28

《游



吟》


(唐)






作者背景:



< br>孟郊(
751-814

,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 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一生穷
困,近
50
岁时才中进士。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 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
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 br>“
郊寒岛瘦

之称。

注词释义: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寸草心:此处指游子的心。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晖,阳光。

古诗今译: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 上的衣服。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谁说幼小
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 光辉?

名句赏析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50
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 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
就写于此时。
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 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
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
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 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
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 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这一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
历过的,所 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
不 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 br>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29

《江

雪》

(

)







作者背景:


柳宗元(
773-819

,唐代诗人。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
。参加永贞变法, 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
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

柳柳州

。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 名,
世称

韦柳



注词释义:



:绝灭,消失。





:小路。





:指脚印。


孤舟
:孤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
:用草
编成的雨衣和帽子。




古诗今译:




千山寂静鸟儿都飞走不见了,
万条小路上已经人迹杳渺。
小船上渔翁穿戴蓑衣斗笠,
独自一人冒寒在江上垂钓。

名句赏析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只用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 小舟,一位渔翁独自垂钓。
也许他什么也钓不到。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孤独和严酷的环境算不了什么, 人只要有信念,有毅力,再恶劣的环
境也不能把我们摧垮。诗里的渔翁实际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孤独而 坚强,虽然屡遭流放,屡遭打击,但他一直不
屈不挠,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其中的深 意,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30

《渔



子》



(唐)








作者背景:


张志 和(约
730-

810

,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 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
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

烟波 钓徒

,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注词释义:


渔歌子
: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 山
: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即民间所说桂鱼,细

, 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 br>:
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古诗今译:




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青色的斗笠,绿色的 蓑衣,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名句赏析
——

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 开着丛丛鲜艳的
桃花,
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
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
生机勃勃,
而且充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 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
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这风、这 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难怪他要流连 忘返了。

不须归

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 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
诗人自己。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 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
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10

31

《塞



曲》


(唐)





作者背景:


卢纶(
748-800

,唐代诗 人。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大历十才子

之一,他的送别诗、写景诗很有特色。

注词释义



塞下曲:
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
:没有月光。


单于

chá
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
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逃走。





:率领。




轻骑
:轻装快速的骑兵。





:追赶。





:沾满。

古诗今译: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 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沾满了身上的弓刀。

名句赏析
——
“月黑雁飞高”

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这是其中 一首,描写了边疆的将士在一个没有月亮,大雪纷飞的夜晚,英勇追击敌
寇的情景。寒冷的五月之夜,一 片漆黑,敌寇想趁机逃走,但他们的行动惊飞了栖息的大雁,大雁高高飞起,引起
了将士的警觉。发现了 敌人的行动后,将军立即决定率领轻骑部队追击。部队整装待发,使人没有正面描写将士的
奋勇的英姿, 而是以“大雪满弓刀”一句,突出战斗的艰苦性,侧面展现了将士奋勇的精神。在漫天飘雪和寒光凛
凛的 冰刃的辉映中,守卫边疆的将士的豪迈气概已跃然纸上。

32

《望



庭》


(唐)







作者背景:




刘禹锡(
772-842
,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
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

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
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 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注词释义


:协调,这里指水天一色。




:指洞庭湖。





:磨拭。





:绿色。


古诗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 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
托着青青的田螺。
名句赏析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 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
面的开阔寥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 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
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 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诗人的
视线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一点,这里的
山水

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此时山更翠,山更清。第四句再
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
足见诗人的浪漫色彩。

33
、《浪



沙》


(唐)







作者背景







刘禹锡(
772-842

,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 阳)人。
(其他同上)

注词释义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
:自古相传黄河有
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
:波浪淘洗。


:掀翻。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
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 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
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古诗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 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名句赏析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 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
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 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
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 实无华直白的美。

11

34
、《赋











别》

(唐)







作者背景:



白居易(
77 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他
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 府》

《秦中吟》
等均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其他如《长恨歌》
《琵琶行》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注词释义




赋得:凡
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惯例要在题目上加

赋得

二字。
古原
:古原野。
离离
:青草茂盛的样子。

枯萎。


:茂盛。
远芳
:草香远播。
晴翠
: 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王孙
: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指离定远游的友人。
萋萋
:青
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诗今译





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 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
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 ,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名句赏析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他历来反对

嘲风雪,弄 花草

而无所寄托的作品,在这诗中
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 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
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 ,正是一派春日景象。第二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长规律,暗寓深
长的感叹。三、四两句由上句生 发开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虽烧而

不尽

,春风吹过则

又生

,野火
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作者仅用 十个字就精炼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
深刻、极富哲理的名句。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春 草的勃勃生机:生机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
的绿色一望无际,远远连接着荒凉的古城 。







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 分精当。最后两句补足

送别

之意,
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 深长的绝好结尾。

35

《池



上》

(唐)







作者背景:




白居易(
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注词释义:






小娃:
小孩。







不解

不知道。

解:
明白、
懂得)







莲:
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萍:
生长在水面的一种植物。






踪迹:
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古诗今译:
< br>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 迹。

名句赏析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 不懂
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 分出了一道明
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36

《忆







南》
















作者背景:




白居易(
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 其





上)

注词释义:





忆江南
:词牌名。






:熟悉。




江花


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蓝草,叶子青绿色的可以用来制作染料。






:怀念。

古诗今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 被蓝草浸染。怎
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名句赏析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一幅五彩的画,画出了江南好。白居易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 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
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 ,
《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诗开篇就
感叹

江南好
,江南好,好在何处,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
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日出

二句
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是一句广为后人传诵的名联。在作者笔下, 江花与火对照,花的红艳令人赞叹;描绘江水,
绿、蓝并举,水色的碧绿深浓似在眼前。短短两句十四个 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如此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作
者魂牵梦绕?因此,末句

能 不忆江南

便自然流出,而作者对江南的忆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也在不言中洋溢出
来。

12

37

《小









(唐)







作者简介:

胡令 能(
758
——
826

,唐朝诗人,隐居莆田(今河南中牟)。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少时家贫,年轻时已修补锅碗
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有一天他梦见 有人往他腹中放了一卷书,从此就会写诗了,
《全唐诗》中现存其诗
四首。

注词释义:

蓬头
: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
: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一种小草。苔:苔藓植
物。

:遮映。



借问
:向人打听。



鱼惊
:鱼儿受到惊吓。




:回应,答应。

古诗今译:


一个蓬头稚面 的小孩学着用丝线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从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
连忙远远 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名句赏析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这 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
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
有情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 刻意的雕
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br>


这首小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专心钓鱼的农村孩子的形象。
“蓬头 ”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
可爱。
“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
,也就 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蓬乱的本
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 实可信。


38

《悯

农》


其一

(唐








作者背景:




李绅 (
772-846

,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 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
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






:谷子,去皮后就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谷子。




四海
:全国之内。





闲田
:空闲
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还是。


古诗今译:




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名句赏析





诗人形象地用








一料粟

就变成了

万颗子

描绘出农民的劳动;而且全国的土地尽被开垦, 毫无荒
废,我们由此能够想象出一个遍地谷穗金黄、粮食堆积如山的丰收景象。而

四 海无闲田

则显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
劳,诗歌最后一句笔锋陡转,揭示出一个残酷的实 现:创造丰收的农民却被活活饿死。这一巨大的反差形成极大的
震憾力量,它迫使我们深思,是谁造成了 农民的悲惨命运?诗人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声讨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也使我们认识了当时社会制度的 极度不公正。


39

《悯

农》

其二

(唐








作者背景:




李绅(
772-846

,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而且是写新乐
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





:禾苗。









盘中餐
:碗里的饭食。




:都是。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 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 对农民深深的同
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 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
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 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
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

盘中餐

,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
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 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13

40

《寻











(唐)





作者背景


贾岛(
7 79-843

,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诗以五律见长,注重
字句锤练,刻意求工。与孟郊齐名,有

郊寒岛瘦

之称。

注词释义:
隐者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
:没 有见到。

:回答说。
云深:
指山中云雾弥漫
的深处。



古诗今译:
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只知道就在这 座山中,山高云深不知在何处。

名句赏析
——

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

推敲

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 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明明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 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

推敲

就 不在
一字一句间了。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 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
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 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

松下问童子

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 br>“
言师
采药去

,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

只在 此山中

,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

云深不知处


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造型自然,色彩鲜 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
的隐者身份想 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从造型的递
变, 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41

《山



行》














作者背景:






杜牧(
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 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

小李杜



注词释义:



寒山:
深秋天凉,
山带寒意。< br>石径

石头砌成的小路。


为了押韵,
这里可以按 古音读作
xiá

白云生处:
山向远处伸展。
坐:
因为。

红于:

……
还要红。

古诗今译:




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
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因 喜爱傍晚的枫林,
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名句赏析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


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字写出了山 路的绵长,



字与



字呼应,写 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

,写云,写人家。诗人的 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石彻成的
石屋石墙。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 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吧。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
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质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 枫林铺平
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说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

,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 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
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 ,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
色,看到了秋天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 、生机勃勃的景象。

42

《静



思》

(唐)





作者背景:




李白(
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作品极富浪漫色彩 ,感
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

诗仙



注词释义:


静夜思
: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好像。以为。




:抬,仰。

古诗今译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 仅
20
个字,已从时间、环
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 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
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14

43

《江



春》


(唐)






作者背景:





< br>杜牧(
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 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
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

小 李杜



注词释义




山郭
: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酒旗
:酒店门口的幌子。



南朝
:东晋以后隋 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
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史称南朝。


四百八十寺
:形容佛寺很多。南朝佛教非常盛行。


楼台
:指佛寺
中的建筑。





烟雨
:如烟般的蒙蒙细雨。

古诗今译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 座古寺,无数的
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名句赏析
——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绝句写春日即目所见的江南景色。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花鸟、 酒旗、寺庙几个
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梁朝丘迟《与 陈伯之书》写道:

暮春
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是描写江南春景最脍炙人口的名句,杜牧将它的意思融化在诗里,让
人在读诗时联想到丘迟信中的话, 可以生发无穷的遐想,无形中拓展了诗歌的景色,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起雨中的
江南景色来。如烟似雾的 蒙蒙细雨,白茫茫一片,被细雨笼罩的景物变得飘飘渺渺,朦朦胧胧,这是江南独有的美
景。南朝留下的 寺庙最多,被烟雨包围着,越发显得幽深和神秘,使人产生不尽的历史联想。


44

《登








原》


(唐)









作者背景:李商隐(
812-858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奚
+
谷)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一生都寄人
篱下,怀才不遇。他擅长写骈体文和诗歌,诗以七律最 出名

。与杜牧齐名,后世称

小李杜

,又与温庭筠并称






注词释义

乐游原
:长安乐南方的游览胜地。地势高而宏敞,西汉曾在这里建有宫苑。
向晚
:将近傍晚。
不适
:不
愉快。

古诗今译


黄昏时分心绪烦闷,驾车登上郊外古原。夕阳灿烂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名句赏析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自古诗人词客,善愁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 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
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 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
了排遣他此时的

向晚意不适

的情怀。古原苍茫的气势,开阔的视野,让他心情豁然开朗。在夕阳的映照下,西天
的绚烂的晚霞发出夺 目的光彩,这壮丽的景色给他异常的感动,使他不由得发出

夕阳无限好

的 赞叹。然而这赞叹
所引起的更多的是惋惜和遗憾,因为他想到自己的年龄和身世,想到大唐帝国正走向衰 落的命运,他痛感人生和时
代虽是如此美好,但它们终究已很有限,正无可挽回地在渐渐消逝。这无可奈 何的命运使他对眼前美好的景色充满
留恋,又十分哀伤。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人类一种普遍的情感,引起后 人广泛的共鸣,成为传诵人口的警句。


45

《峰》



(唐)








作者背景


罗隐(公元
833
年< br>~909
年)
,字昭谏,余杭(今浙江余杭)人。本名横,因为十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上所 以改名
“隐”
。一生写了许多政治讽刺诗,揭露唐末社会的黑暗面。有诗集《甲乙集》


注词释义

山间
:山峰。


无限风 光尽被占
:指蜂蜜到处采集百花酿蜜。无限风光,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尽,
都。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古诗今译:
不管是平地还是高山,无限风光都被蜜蜂采花酿蜜时 独占了。它辛辛苦苦采集百花酿成的蜂蜜,究
竟是为谁送去甘甜呢?

名句赏析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蜜蜂这种小昆虫的一生的描写和思考,道 出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慨。既赞
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 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然而小
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辛苦一生,积累甚多而 享受甚少。酿成蜂蜜到底是为谁辛苦?最终又是谁从
中获利?诗人发出“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激愤之语。



15

46

《江





者》


(北

宋)







作者背景< br>:范仲淹(
989

-1052
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 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
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 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
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 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注词释义



渔者
:捕鱼的人。

:只。

:你。
出 没
: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

风浪。
爱< br>:喜欢。
鲈鱼
: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

一叶舟
:像
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古诗今 译: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 br>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名句赏析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语言朴 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 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 但爱
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
“往来人”和“一叶舟 ”两种情态、
“往来”和“出没”
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 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
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

47

《元


日》

(北

宋)







作者背景:


王安石(
1021-1086

,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
政治家, 他的前期诗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转
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
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古诗今译: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 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
桃符。

名句赏析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
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 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
典型的喜庆场景 ,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哲学观 点。王安石此是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
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48

《泊





洲》


(北

宋)







作者背景:

《元日》
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瓜洲: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
hán
)江区南长江岸边。京口:地名 ,今江苏省镇江市,与瓜
洲隔江相对。钟山: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名山。今南京紫金山。作者长期居 住江宁,故以钟山(今称紫金山)
代指住处。绿:吹绿。还:回家,归来。

古诗今译



京口与瓜洲分别在长江两岸,回头望钟山家门只隔几 重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千里岸边,问明月何
时能照我再返家园?

名句赏析
——

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神宗熙宁元年(
1068

,作者从江宁(今南京市)家中出发,乘船由长江
水路进京(今河南开封市)任职。船过京口时,与好友宝觉和尚会面,留宿了一夜。然后横渡长江,停船在瓜洲 。
隔江相望,朋友就在对岸,禁不住生出一股依依惜别之情。而位于江宁的家,因为隔着几重山也已经看 不到了,这
更涌起了对它的无限眷恋。正是初春时节,春风吹拂,放眼江南到处是一片绿色。虽然此次赴 京,是因为得到了朝
廷的重用,自己也很高兴。但还是希望能早日摆脱政事,重新回到宁静闲适的家园。



这首诗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

字,据说作者先后选换了















等十多个
字,最后才决定用

绿

,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一个

绿

字,不但充满了色彩感,而且 ,这种色彩感又包
含了动感,使这首诗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这也是他着意创造的一种意境。

16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yilin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yilin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yilin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yilin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yilin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yilin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yilin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yilin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4: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30528.html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百首诗意(带标题,目录)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