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三打白骨精电影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20 01:44
tags:

儿童白发-做你的男人24个小时不睡觉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殷遥)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专科
)
教学大纲










呼伦贝尔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00
九年一月









1
、机械制图……………………………………………………………
3

2
、工程力学……………………………………………………………
9

3
、电工电子技术………………………………………………………
13

4
、机械设计基础………………………………………………………
20

5
、液压与气动技术……………………………………………………
25

6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
36

7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40

8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45

9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52

10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61

11
、汽车诊断及测试技术……………………………………………
71

12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76

13
、汽车维修技术……………………………………………………
82

14
、汽车检测设备与维修……………………………………………
89

15
、汽车电路分析……………………………………………………
92

16
、汽车新结构………………………………………………………
98
< br>17

AutoCAD
基础……………………………………………………
106

18

汽车营销…………………………………………………………
110

19

制图测绘…………………………………………………………
122

20

零件课程设计……………………………………………………
126

21

金工实训…………………………………………………………
130


1
22
、汽车拆装实训……………………………………………………
144

23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150

24
、职业技能考证实习………………………………………………
158

25
、毕业实习…………………………………………………………
177

26
、毕业设计…………………………………………………………
183



















2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2
、课程的性质:必修课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总课时:
114

5
、学分数:
6

6
、开设学期:第
1

2
学期

二、教学对象:

1
、本课程的教堂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2
、要求的预备知识:高等数学。

三、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应请注意的问题

1
、重点、难点


1
)点、直线、平面及基本立体的投影方法和作图方法。为重
点。


2
)截平面为特殊位置平面的截交线的求法,用积聚性法和辅
助平面法求两 回转体相贯线的方法。为难点。


3
)组合体的绘图和读图方法。
(本内容为重点和难点)



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为难点。


5
)机件 的各种表达方法(包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
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本内容为重点)



5
)零件图(本内容为重点)



3


零件图的表达方法。为难点。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为难点。



读零件图。为难点。

6
装配图(本内容为重点)
。为难点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和画法。为难点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为难点

④读装配图。为难点

2
、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原则上每 次授课后学生必须完
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仪器绘图作业。习题的形式有作图题、读图题、
判断题 、问答题等,其中作图题和读图题占
95%
以上。

本课程教学环节除课堂教 学以外还包括测绘。
一周集中测绘内容
为:中等复杂程度部件的测绘(其中非标准件不少于10
件)
,
要求学
生完成其中
3
个典型零件的测绘,< br>绘制零件草图和零件工作图,
每人
完成幅面不少于各
A3
二张,
并绘制该部件的装配图
A1
一张。
另外完
成根据零件图的拼画装配图
A2
一张。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机械制图》
高玉芬

卜桂玲主编,

大 连理工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机械制图习题集》主凤艳主编,大连理工出版社2006
年出
版。

参考书:
《机械制图》马兰主编,机械工业 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机械制图》杨惠英

王玉坤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4
《工程制图》崔振勇

印建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机械制图》胡宜鸣

孟淑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

1
、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章序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


第二章

投影基础

第三章

基本体

第四章

组合体

第五章

机件表达方法

第六章

零件图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八章

装配图

共计

6
10
14
6
12
10
8
8
74
习题
课时
实验时数



2
4
8
8
6
4
2
6
40
其中
A4
图一张

8


14
22
共计学时

其中
A3
图二张

14
其中
A3
图二张

18
其中
A3
图二张

14
其中
A3
图一张

10
其中
A3
图一张

14

114
2
、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制图基本知识技能。

内容要点:


1
)制图的一般规定与基本技能


2
)平面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标注的方法。


5
第二章

投影基础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点、直线、平面的
投影方法和作图方法。

内容要点:


1
)正投影与三视图的投影方法和作图方法


2
)点的投影方法和作图方法。


3
)直线的投影方法和作图方法。

直线的投影、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直线上的点。


4
)平面的投影方法和作图方法。

平面的确定与表示方法、平面对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平面上的
点和直线。

第三章

基本体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基本立体的投影方法和作图方法。

掌 握截平面为特殊位置平面的截交线的求法,
掌握用积聚性法和
辅助平面法求两回转体相贯线的方 法。

掌握轴测图的基本概念及正等测的画法。

内容要点:


1
)基本体及属于其表面点投影。


2
)轴测图的基本慨念及正等测的画法。


3
)基本体的表面交线。

第四章

组合体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组合体的绘图和读图方法。


6
内容要点:

组合体的绘图、尺寸标注和读图方法。

第五章

机件表达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零件的各种表达方法。

内容要点:


1
)视图


2
)剖视图


3
)断面图


4
)其他表达方法

第六章

零件图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零件图的表达方法。

内容要点:


1
)零件图的表达方法。


2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的基本慨念。


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和工艺结构。


4
)读零件图。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螺纹紧固件、
平键等标 准件及直齿圆柱齿轮
的规定画法,了解其他常用件的规定画法。

内容要点:


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平键和销的查阅数据和规定画法。


2
)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7

3
)圆锥齿轮、圆柱螺旋弹簧、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

第八章

装配图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内容要点:


1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和画法。


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装配工艺结构。


3
)部件测绘的基本方法。


4
)读装配图。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系考 试课,考试时间
120
分钟,闭卷,平时成绩
考试成绩
80%













8
20%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2
、课程性质:必修课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总课时:
75

5
、学分数:
4

6
、开设学期:第
2
学期

二、教学对象


1
、本课程适用的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2
、要求的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

《普通物理》

《机械制图》< br>。

三、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理解力学的基 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理论以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br>具备解决简单工程实际力
学问题的能力。

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 。能正确应用
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计算。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加工工程学》等后续课程
提供必需的力学知识和基本理论;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处理简
单工程实际力学问 题;同时学习《工程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
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9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工程力学》李春凤主编,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


1
、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章序

1
绪论

2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分析

3
简单力系

4
平面任意力系

5
空间力系

6
拉伸与压缩

7
剪切与挤压

8
扭转

9
弯曲变形

10
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

11
压杆稳定

合计

讲授时数

2
6
5
5
5
8
4
6
10
4
4
69
习题课
时数













实验
共计



时数

学时






2
2
2



6
2
6
5
5
5
10
6
8
10
4
4
75
2
、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受力图



10
掌握力的概念、
刚体的平衡、约束与约束反力;掌握物体 的受力
分析及受力图。


第二章简单力系


了解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了解力偶、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了解力的平移定理、
平面力系的简化及平衡 条件;
掌握有摩擦时
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四章空间力系

了解力的投影、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第五章拉伸与压缩


掌握横截面内力、
应力;
了解材料拉 压时的机械性能,
强度计算;
了解拉压变形,静不定问题,应力集中。


第六章剪切和挤压

掌握剪切的基本概念;掌握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第七章扭转


掌握扭矩及扭矩图、剪切胡克定律;掌握扭转时应 力、变形计算
及强度条件、刚度条件。


第八章弯曲


掌握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会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弯曲时梁横截
面上正应力及 正应力强度条件;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了解挠曲线
微分方程,掌握积分法求弯曲变 形及提高弯曲刚度措施。

第九章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11
掌握强度理论,
会利用强度理论进行计算。
掌握拉伸
(
压缩
)
与弯
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掌握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

第十章压杆稳定

掌握压杆稳定的概念,会计算大柔度杆、中柔度杆的临界力。

六、考核方式与说明: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形式为闭卷。评分标准:平时
80%


















12
20%
、笔试





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2
、课程性质:必修课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总课时:
70

5
、学分数:
4

6
、开设学期:第
1
学期

二、教学对象


1
、本课程适用的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2
、要求的预备知识: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知识

三、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是 工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部分,
在重点保 证基础理论、
基本知
识够用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应用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电工学》
(第 五版)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3
年出版。


2

《电工电子学》叶挺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出版。


3
)《电工学》丁承浩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 99
出版。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


1
、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不同学时列不同的表)





上篇

下篇

课程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习题课

实验

2
、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上篇

电工基础知识(
24
学时)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4
学时)

(一)教学内容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欧姆定律

1.4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5
基尔霍夫定律

1.6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二)教学要求

掌握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及电源工作状态

会列
KCL

KVL
方程,会计算电位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6
学时)

(一)教学内容


14
总学时数

24
36
4
16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2.3
支路电流法

2.4
结点电压法

2.5
叠加原理

2.6
戴维宁定理

(二)教学要求

会用支路电流法及结点电压法求
U

I

掌握叠加原理及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并能加以应用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6
学时)

(一)教学内容

3.1
正弦电压与电流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3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3.4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3.5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3.6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3.7
电阻、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

3.8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3.9
电路的谐振

3.10
功率因数的提高

(二)教学要求

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式及三要素

掌握
RLC
串联电路的特点

掌握串联谐振的特点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


15
第四章三相电路(
4
学时)

(一)教学内容

4.1
三相电压


4.2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4.3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4.4
三相功率

(二)教学要求

掌握星形联结的对称电路的计算

掌握三相功率的计算

第五章电路的暂态过程(
4
学时)

(一)教学内容

5.1
换路定则


5.2 RC
电路的暂态过程

(二)教学要求

会应用换路定则进行计算,会分析
RC
电路的暂态过程



下篇

电子技术基础(
36
学时)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
4
学时)

(一)教学内容

1.1
半导体及
PN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半导体三极管


1.4
场效应晶体管

(二)教学要求

掌握
PN
结的形成及二极管的特性

掌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了解
N
沟道与
P
沟道晶体管特性与区别


16
第二章交流放大电路(
6
学时)

(一)教学内容

2.1
基本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2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3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4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2.5
功率放大电路

(二)教学要求

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了解静态工作点原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特性

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6
学时)

(一)教学内容

3.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其弱点

3.2
差分放大电路


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

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


3.5
运算放大电路的反馈分析

3.6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举例


3.7
集成运放构成的信号发生器

(二)教学要求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特性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运算电路

了解各种类别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17
第四章直流稳压电源(
4
学时)

(一)教学内容

4.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4.2
滤波电路

4.3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4.4
串联型稳压电路

4.5
集成稳压电源

(二)教学要求

掌握两种电路的工作原理

了解各种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数字逻辑电路(
8
学时)

(一)教学内容

5.1
脉冲信号

5.2
开关元件

5.3
基本逻辑关系


5.4
门电路

5.5
组合逻辑电路


5.6
编码器

5.7
译码器和数字显示


5.8
应用举例

(二)教学要求

掌握“与”
“或”
“非”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了解简单的集成门电路

会分析及设计组合逻辑门电路


18
理解编码器的原理

理解译码器的原理

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
8
学时)

(一)教学内容

6.1RS
触发器

6.2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6.3
寄存器


6.4
计数器

6.5
应用举例

(二)教学要求

掌握
RS
触发器的组成及特性表

掌握
RS,D,T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掌握寄存器的种类及特性

掌握计数器的种类及特性

六、考核方式与说明:

本课程为系考试课,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闭卷,平时成绩
考试成绩
80%








19
20%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2
、课程性质:

必修课

3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4
、总课时:
72
学时

5
、学分数:
4

6
、开设学期:第
3
学期

二、教学对象


1
、本课程适用的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2
、要求的预备知识
:
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

三、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 门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
知识、
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初步简单机械传动 装置能力的
技术基础课程。
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
运动特 点,
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
对机械动力学
的某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
点、设计计算方法,初步具有设计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运用 标准、

20
规范、
手册、图册及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获得实验技能的初步
训练。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王少岩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


1
、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章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运
动分析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

第四章


凸轮机构

第五章


其他常用机构



第六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第七章


齿轮机构




第八章


蜗杆传动

第九章


轮系

第十章


联接

第十一章




讲授时数

1
5
6
6
1
8
18
6
6
8
6
习题课
时数



实验
共计
时数

学时

































21
第十二章


轴承

第十三章


机械的调速与平衡

合计

10
4
85









2
、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
< br>掌握机械、
机器、
机构、
构件及零件的概念。
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介绍平 面机构的运动副、运动副的分类、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理解平面机构相关的基本概念;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平面
机 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介绍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特 点及应用(铰链四杆机构、滑
块四杆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极限位置、极位夹角、 行
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掌握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
断、平面四杆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平面四杆机 构的设计。

第四章凸轮机构

介绍凸轮机构的类型、
工作原理及应 用实例;
凸轮机构从动件常
用运动规律、凸轮轮廓的设计;

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位移线图的绘制、
对心直动

22
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第五章间歇运动机构

介绍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

了解各种间歇机构在机械中的应用。

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

介绍 带传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带传动过程中的受力及失效分
析,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传动张紧与维护。< br>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带传动的张紧与维护,
掌握带传
动的 受力分析,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及相关图册的查阅。

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第七站章齿轮传动

介绍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
主要尺
寸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设计方法及润滑;齿轮齿形加
工方法;简 要介绍斜齿、锥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相关问题。

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了解 斜齿、
锥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
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尺寸的计算、
直齿圆柱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
强度计算;掌握斜齿、锥齿与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第八章蜗杆传动

介绍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主要参数,
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
析。

第九章轮系

介绍轮系的类型、
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23
了解轮系的分类、
特点及应用,掌握定轴轮系、行星轮系传动比
计算。

第十章联接

介绍键联接、销联接、螺纹联接的类型和特点;普通平键的选择
计算;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了解联轴器与离合器的类型及适用场合,
掌握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了解键联接、销联接、螺纹联接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普通平键的
选择计算。

第十一章轴

介绍轴的分类与应用、轴的材料选择;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
计算。

第十二章轴承

介绍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和类型选择,滚动轴承的计算,滚动
轴承的组合结构和润滑、密封与维护。

了解滚动轴承的类型、润滑、密封及维护;掌握滚动 轴承的代号
表示,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方法及选择计算。

六、考核方式与说明:

本课程为系考试课,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闭卷,平时成绩
20%

考试成绩
80%





24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技术


2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3
、课程类别
:
专业基础课


4
、总课时:
48

5
、学分数:
3

6
、开设学期:第
3
学期

二、
教学对象

1
、本课程适用的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流体力学

2
、要求的预备知识: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切削加工及装备

三、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液压基本回路工作原理、应用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25
1
、教材:
《液压与气动技术》张宏友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
、教学参考书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液压传动》
王积伟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2
月出版。


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基础课规划教材

《液压与气动技术》赵波主
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7
月出版。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

1


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章序

一、液压传动概述

二、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四、液压缸

五、液压控制阀

六、辅助装置

七、基本回路

八、典型液压系统

九、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十、气动传动概述

十一、气动元件

讲授时数

2
4
2
4
6
2
6
4
4
2
4
习题课
时数












实验
共计
时数

学时
























26
十二、气动基本回路

十三、气压传动系统

十四、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
及维护

合计

6
4
4










48


2
、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第一章


压传动概述

(

)
教学内容

1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图形符号

2
、液压传动的特点。

(

)
教学要求

1
、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图形符号。

2
、掌握液压传动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难点: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


压流体力学基础

(一)教学内容

1
、液压油

2
、流体静力学

3
、流体动力学

4
、管路中液体的压力损失


27
5
、液体流经孔口及缝隙的流量
-----
压力特性

6
、液压冲击及气穴现象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液压油特点、粘度及其选用

2
、掌握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3
、掌握压力损失的计算

4
、理解流经孔口及缝隙的流量
----
压力特性

5
、理解液压冲击及空穴现象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液压油,静力学和动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

难点:静力学和动力学基本方程

第三章


压泵和液压马达

(一)教学内容

1
、压泵和液压马达

2
、齿轮泵

3
、叶片泵

4
、柱塞泵

5
、液压泵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6
、液压马达

7
、液压泵的选用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


28
2
、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结构要点

3
、掌握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4
、理解内啮合齿轮泵、单作用叶片泵、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5
、理解各类液压泵的性能比较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外啮合齿轮泵和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难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第四章


压缸

(一)教学内容

1
、液压缸的类型及特点

2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3
、液压缸结构设计

4
、液压缸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活塞式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理解柱塞式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3
、了解液压缸的设计要点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活塞式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难点:柱塞式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五章


压控制阀

(一)教学内容


29
1
、方向控制阀

2
、压力控制阀

3
、流量控制阀

4
、插装阀与叠加阀

5
、电液伺服阀

6
、电流比例控制阀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
、掌握滑阀式换向阀的换向原理、位通及结构形式

3
、掌握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4
、掌握节流阀的工作原理

5
、理解顺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6
、了解减压阀和溢流阀的主要区别

7
、了解压力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单向阀、换向阀、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难点:换向阀的换向原理、位通及结构形式

第六章


助装置

(一)教学内容

1
、蓄能器

2
、过滤器

3
、油箱


30
4
、热交换器

5
、密封装置

6
、油管与管接头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蓄能器的结构及应用

2
、掌握过滤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主要类型

3
、掌握油箱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4
、了解油管、管接头及密封装置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蓄能器、过滤器及油箱的结构、性能指标及应用

难点:油箱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第七章


本回路

(一)教学内容

1
、速度控制回路

2
、方向控制回路

3
、压力控制回路

4
、多缸动作回路

5
、液压基本回路故障分析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换向回路和锁紧回路

2
、掌握调压回路、卸荷回路、释压回路、保压回路、增压
回路、减压回路、平衡回路


31
3
、理解调速回路

4
、理解增速回路、速度换接回路、多缸工作控制回路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换向回路、锁紧回路、调压回路、卸荷回路

难点:调速回路、多缸动作回路、液压基本回路故障分析

第八章

典型液压系统

(一)教学内容

1
、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2
、液压机液压系统

3

22-8
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4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典型液压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思路

2
、掌握典型液压系统的原理并且会分析计算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典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分析

难点:典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分析

第九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一)教学内容

1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2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

(二)教学要求


32
1
、掌握简单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2
、了解简单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难点: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第十章气压传动概述

(一)教学内容

1
、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2
、气压传动的特点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气压传动的特点

2
、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难点: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第十一章气动元件

(一)教学内容

1
、执行元件

2
、控制元件

3
、逻辑元件

4
、气源装置及辅件

(二)教学要求


33
1
、掌握常用气动执行元件、控制元件、气源装置及辅件

2
、了解常用逻辑元件的功能及使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常用气动执行元件、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

难点:常用逻辑元件的功能及使用

第十二章气动基本回路

(一)教学内容

1
、方向控制回路

2
、压力控制回路

3
、速度控制回路

4
、其他回路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常用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

2
、了解其他常用气动回路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常用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

难点:常用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

第十三章气压传动系统

(一)教学内容

1
、气动系统设计

2
、气动系统实例

(二)教学要求


34
1
、掌握简单气动系统设计

2
、了解气动系统设计一般步骤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简单气动系统设计及设计步骤

难点:简单气动系统设计

第十四章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及维护

(一)教学内容

1
、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2
、气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3
、气动系统主要元件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二)教学要求

1
、一般掌握常用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2
、掌握气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气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难点:气动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六、考核方式与说明:

本课 程为系考试课,考试时间
120
分钟,闭卷,平时成绩
20%

考试 成绩
80%





35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

2
、课程性质:必修课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总



时:
60

5
、学



数:
3

6
、开设学期:第
3
学期

二、教学对象

1
、本课程适用的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2
、要求的预备知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

三、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熟悉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熟悉铁碳合金相图;熟悉钢的
热处理工艺;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应用。掌
握各种常用金属的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应用。
熟悉合金的铸造性能及
对铸件质量影响;掌握砂 型铸造和常用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36
熟悉金属的塑性变形规律及对组织 和性能的影响;
掌握自由锻和模锻
的特点及应用;
熟悉熔焊及其它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 及应用;
熟悉焊
接应力、变形与裂纹的产生原因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难点 :
铁碳合金相图;
钢的热处理工艺;
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自由锻和模锻的 特点及应用;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与实践结合密切,
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
问题。多把课堂放在工厂,注意现场讲授。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宋杰、李蕾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 版社
2004
年出版。《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孔德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br>年
10
月出版。《热加工工艺基础》任福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

19 97

10
月出版。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


1
、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不同学时列不同的表)

章序

第一章

工程材料

第二章





铸造


第三章


压力加工

第四章





焊接

总复习

共计

讲授时数

18
10
10
10
4
52
实验时数

8




8
共计学时

26
10
10
10
4
60
2
、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37
第一篇

工程材料

第一节

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

第二节

掌握纯铁的晶体结构及其同素异晶转变,铁碳合金的基
本组织和铁碳合金状态图。

第三节

掌握工业用钢的简介及钢的热处理工艺(退火、正火、
淬火和回火)


第二章

铸造

第一节

铸造生产的实质、特点和 应用。砂型铸造工艺过程。模
型和型芯盒的基本要求。型砂和芯砂的主要性能。

第二节

手工造型的基本方法、特点和作用。浇注系统的组成及
其各部分的作 用。合金的流动性、收缩及偏析,

第三节

常用合金的铸造特性。
冲天炉的构造、
炉料及熔化过程。
浇注工艺,铸件的常见缺陷。

第四节

铸造工艺图的作用和内容。浇注位置、分型面、工艺参
数、浇注系统 等工艺设计。典型铸件工艺设计举例等。

第三章

压力加工

第一节

金属压力加工的实质、特点和应用。单晶体和多 晶体塑
性变形。
常温下塑性变形对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及其加热时
组 织和性能的变化。

第二节

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可锻性 及其影
响因素。坯料的加热和锻件的冷却。

第三节

自由锻造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


38
第四章

焊接

第一节

手工电弧焊焊接原理。焊接电弧的产生和构造。手工电
弧焊机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焊条的构造、分类、牌号及选用。气焊火焰分类,气焊
设备和器具,气焊工艺。

第三节

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变形的基本形式和防止减
少焊接变形的措施。

六、考核方式与说明:

本课程为系考试课,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闭卷,平时成绩
20%

考试成绩
80%















39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2
、课程性质:必修课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总课时:
60

5
、学分数:
3

6
、开设学期:第
2
学期

二、教学对象

1
、本课程适用的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2
、要求的预备知识:机械制图,

三、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
使学生获得公差配 合的基
5
本知识,
掌握公差配合的国家
标准,
为学习相关课程和从事 过程装备的设计、
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
基础。

难点:
互换性的概念,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形位公差

40 标准、
明确各项形位公差及其公差带的特点、
公差原则标准的基本内
容。

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避免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轨。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吕天玉、宫波主编,大连理工大学 出版

2004
年出版。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甘永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7
月出版。

《公差原则与几何精度设计》甘永立、吕 林森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7
年出版。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


1
、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不同学时列不同的表)

章序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第三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第六章

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第七章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

第八章

键和花键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第九章

普通螺纹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总复习


41
讲授时数

2
8
18
8
6
4
4
4
4
2
共计学时

2
8
18
8
6
4
4
4
4
2
共计


2
、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第一章

概论

60
60
1
、互换性的概念及互换性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
重要作用。

2
、互换性与公差、检测的关系。

3
、标准化与、优先数的概念。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1
、测量的基本概念及尺寸传递、测量误差等概念。

2
、测量方法、计量器具的分类及常用的度量指标。

3
、基本技术测量理论和方法。

第三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1
、有关尺寸、公差、偏差、配合等术语和定义。

2
、公差与配合标准的相关规定、熟练应用公差表格。

3
、正确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

4
、计量器具的选择和验收极限的确定。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1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及名称。

2
、典型的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3
、评定形位误差时“最小条件”的概念及“最小条件”的意义。

4
、最小包容区与公差带的关系。


42
5
、独立原则、相关原则在图样上的标注、含义、检验手段和主
要应用场合。

6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7
、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1
、粗糙度的实质和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2
、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3
、粗糙度评定参数的含义、应用场合、选用方法。

4
、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第六章

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1
、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种类。

2
、泰勒原则的含义。

第七章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

1
、国家标准有关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孔公差带的规定。

2
、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选用和滚动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的
特点。

3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孔的尺寸公差及其他技术要求的选用
与标注。

第八章

键和花键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1
、平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标
注。

2
、矩形花键连接的定心方式。


43
3
、矩形花键连接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
标注。

4
、平键、花键连接采用的基准制及检测方法。

第九章

普通螺纹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1
、中径概念和中径合格性的判断性原则。

2
、国标有关普通螺纹公差等级、基本偏差的正确标注和含义。

六、考核方式与说明:

本课程为系考试课,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闭卷,平时成绩
20%

考试成绩
80%















44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
、课程性质:必修课

3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4
、总



时:
96

5
、学



数:
5

6
、开设学期:第
3
学期

二、教学对象

1
、本课程适用的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2
、要求的预备知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发动机原理与汽车
理论

三、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 的基本结构、
维护和修理方面的
系统知识,
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 br>常规维护和修理

45
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
以及为适应汽车工业发
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
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 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
和耗损分析的能力;
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
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 障诊
断排除能力。

(

)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

)
能力培养目标

1.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
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
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
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张子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汽车构造》
(
上下配课件
)
陈家瑞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构造》

郭新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郑伟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杨桂玲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张西振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46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


1
、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不同学时列不同的表)

章序

讲授时数

习题课时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计

4
4
14
12
6
22
8
6
6
4
86











实验时数



2
2
2

2


2
10
共计学时

4
4
16
14
8
22
10
6
6
6
96
2
、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

)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

了解汽车发动机类型,
理解发动机总体构 造、
基本术语和主要技
术参数。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
汽车常用维修机具

了解汽车常用维修设备、
工具及量具的种类,
掌握汽车常用维修
设备、工具及量具的正确使用。

(

)
曲柄连杆机构

1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7
了解汽车发 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
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
掌握曲柄连杆
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
、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

)
配气机构

1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的 换气过程,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
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配气机构的维修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熟练掌握配气
相位的测量和调整方法,
掌握气门间隙调整方法,
掌握气缸压缩压力
测量方法和压缩压力失准的原因分析方法。

3
、配气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理解配气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
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1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掌握汽油 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
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维修

掌握化油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的检修方法,掌握化油器的维
护和调整方法。

3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48
掌 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综合故障的原因、
现象,
掌握汽油机
燃料供给系常见油路故障 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掌握汽油机常见油电路
综合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

)
汽油机电控系统

1
、汽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知识

掌握汽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了解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特点,
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工作原理和 主要零部件的作用、
原理、
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以及简单
的油路系统故障诊断。
初步具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元件的检测能
力。

3
、电控怠速控制系统

掌握电控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零部 件的作用、
原理、
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以及简单的油路系统故障诊断。
初步具有
系统主要元件的检测能力。

4
、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掌握进气增 压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零部件的作用、
原理、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以及简单的油路系统故障 诊断。

5
、排放控制系统

掌握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
工 作原理和主要零部件的作用、
原理、
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以及简单的油路系统故障诊断。
初步具有系统主
要元件的检测能力。

(

)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1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了解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

49

儿童白发-做你的男人24个小时不睡觉


儿童白发-做你的男人24个小时不睡觉


儿童白发-做你的男人24个小时不睡觉


儿童白发-做你的男人24个小时不睡觉


儿童白发-做你的男人24个小时不睡觉


儿童白发-做你的男人24个小时不睡觉


儿童白发-做你的男人24个小时不睡觉


儿童白发-做你的男人24个小时不睡觉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1: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35849.html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