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霍-推动

心
理
健
康
四年级上册
第一课
寻找快乐密码
【主题说明】
情绪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br>我们一般将高兴、
喜悦、
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绪
或良好情绪,而将愤怒、哀 伤、恐惧等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高兴、喜悦、愉快
等情绪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反之 ,恐惧、悲伤等情绪会危害其身心健康。
四年级是培养学生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
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
可以使学生经常产生
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积极 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
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和集体活动中。
< br>对于小学儿童来说,快乐应成为主导心境。本活动设计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到快
乐情绪,感受 好心情;初步掌握寻找快乐的方法,并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人。
【教学目标】
1
.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快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理解快乐情绪的积极作用。
2
.
情感目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快乐情绪,感受好心情。
3
.
行为目标:初步掌握寻找快乐的方法,并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快乐情绪,感受好心情。
难点:学习更多寻找快乐的方法,学会调节情绪。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将学生分成两队,强调规则意识。
学生准备:一段快乐经历。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操
作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 观察岛中三个场
景图片:小鸟在快乐的唱歌;小蜜蜂在花
引出本课的主要
内容,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丛中快乐地采蜜;小羊在高兴地晾晒衣
服。
2.
思考:小动物的心情是怎样的
3.
教师小结:
这些小动 物们快乐的情绪也感
染了我们,
我们多么希望自己每天也这么
快乐呀,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寻找快乐的
密码》
。
体验快乐情绪,
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受好心情。
交流寻
找快乐的方法,
并
能把自己的快乐
传递给别人 。
活动一:微笑对对碰
1.
老师讲解活动规则及流程:
规则:全班同学分站成两排,相隔一定的
1.< br>学
生
游
戏
时
遵守游戏规则。
2.
学
生
交
流
时
1.
此
处
教
师
可
酌
情
调
整
活
动
方式。
2.
本
环
节
用
时
约
5
分钟。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距离,
两两相对站好。
每次各队派出一位 同学,
教
师
要
给
予
反
先各自站在原地向对方相互鞠 躬,
身体要弯腰
成
90
度,并高喊对方同学的名字问好。然后
馈。< br>让每个同学
都
有
表
达
的
机
相对前行,
走到面对面时,
再相互鞠躬并高喊
一次名字,
然后归队
(鞠躬者与其余成员 均不
可笑,
笑出声的同学就被对方俘虏,
排至对方
的队尾)
。按排队 顺序更换代表人选,直至本
队全部同学都参与一次。
哪一队俘虏的人多就
胜利。
2.
全班交流:你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分享快乐密码
3.
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传起快乐球,
音乐一停,
球在谁的手上就请谁给大家 说说自己觉得快
乐的事情,让别人也分享他的快乐。
4.
在音乐声中传球 ,音乐一停,球在谁的手
上就请谁给大家说说自己克服不快乐的方法,
分享寻找快乐的策略。< br>
5.
心理引导:快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快
乐情绪具有积极作用,
能使我们以更高的热情
投入到学习活动和集体活动中,体验好心情,
所以我们要学会寻找快乐 的策略,
让自己感受
更多的快乐。
1.
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你会用
什么方法保持快乐的情绪呢
2.
全班交流。
3.
教师总结,
并展现教材中提出的几种方法:
(
1
)每天晚上想一想当天令自己快乐的事。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归纳出寻找快乐
的方法。
(
2< br>)接触能让自己开心的事物,如笑话、相
声、小品、漫画、滑稽剧等等。
(
3
)向朋友和家人倾吐心中的忧愁和烦闷。
(
4
)
积极地自我暗示,
提醒自己要保持快乐。
(
5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
(
6
)转移注意力,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
快乐可以创造,让我们天天享受好心情!
拓展园
(拓展延伸)
运用寻找快乐的
方法,
学会调节情
绪。
1.
听故事《伞和草帽》
2.
交流:老奶奶为什么后来变得快乐了从故
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
学完这堂课,你觉得用哪些方法可以调整
会。
3.
本
环< br>节
用
时
约
20
分钟。
1.
总结
归
纳
一
定
要
在
学
生
回答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2.
教
材
中
的
方
法
可
让
学
生
通
过默读、
齐读等
方式,
在头脑中
留下印象。
3.
本
环
节
用
时
约
10
分钟。
1.
教
师
要
引
导
学
生
再
次< br>感
悟
调
节
情
绪
的
重
要性。
自己的情绪,
让自己保持快乐呢快把你的快乐
密码写下来吧!
2< br>、每个学生可
以
结
合
不
同
的
成
长< br>经
历
运
用
不同的方法。
2.
本
环
节
用
时
约
5
分钟。
教学后记:
第二课
计划引领学习
【主题说明】
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
学 习内容日渐丰富,
学习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面对复杂的学习
任务要求时,
学生 由依赖于父母和老师逐渐转变为自主安排学习内容与任务,
但小学四年级
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能 力还比较欠缺。
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时,
有必要让学生学会
制定适合 自己的学习计划,让计划引领自己的学习。
本节课从心理感知、
理解、
巩固 和应用四个方面,
引导学生认识制订学习计划的积极意
义,练习制订任务明确、
操作性 强的学习计划,养成计划学习的习惯,
分享学习计划成功执
行的好处,体验计划给学习活动带来 的效率感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制定学习计划的意义和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2.
情感目标:体验计划给学习活动带来的便利性和成就感;
3.
行为目标: 练习制定任务明确、安排合理、操作性强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养成计划
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难点:培养计划学习的习惯。
【课前准备】
1.
调查小学生计划学习情况。
2.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目
标
过
程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观察岛中 的
2
个场景
图,
并对两个场景图进行对比。
第一幅场景图中,
男生在写作业,
书桌上乱糟糟的,
看着一堆书本
引出本课的主要
内容,激发 学生
的学习兴趣。
发呆,
不知道该干什么;
第二幅场景 图中,
女生
在学校里就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项项地记录了
下来,
回到家后拿出 本子做好计划,
然后认真地
开始写作业,写完一项作业就打一个勾。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更喜欢图中的哪位小
朋友为什么
3.
请同学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4.
教师总结:当我们面临比较多的 任务时,提
1.
此处教师可酌
情
调
整
活
动
方
式。
2.
本环节用时约
5
分钟。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前进行周密的计划,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合理制定适合 自己的学
习计划,导入本课课题。
活动一:计划大
PK
1.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
2.
让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鼓励学生交流、分
享自己曾经制订的学习计划。
3.
每组选派代表呈现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在此
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
总结制订最佳学习
计划的关键因素:
任务明确,
安排有序,
操作性
强。
引导学生认
识养成计划学习
的习惯,分享学
活动营
(体验分享)
习计划成功执行
的好处,体验计
划给学习 活动带
来的效率感。鼓
励学生分享制定
学
习
计
划
的
方
法。
4.
参照制订学习计划的关键因素,每组投票推
选出
2
名最佳计划制订者,
参加班级终极
PK
赛,
由老师和 同学一起评出第一、第二、第三名。
5.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的功课和要完成的任 务
都比较多,
为自己制订一份任务明确、
安排有序、
操作性强的学习计划,会 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同学们可以在开学前为自己制订一份学期总计
划,
并分解为月计 划、
周计划,
也可以为每天的
学习做一份具体的小计划。
活动二:给计划把关
6.
教师呈现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蕾蕾的学
习计划表是否合适为什么
7.
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心理引导: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有效的学习计划,
除 了任务明确、
安排有序、
操作性强之外,
还应
让计划引领学习,
将计 划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活动
中,
而不是纸上谈兵。
在落实计划时,
应选择合适的、
安静的环境,
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
地调整计划。
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制订学习计划
分享屋
(总结提升)
归纳出合理制订
学
习
计
划
的
方
法。
1.
总结归纳一定
1.
学
生< br>在
分
享
时
,
教
师
要
巡
视。
2.
学生交流时教
师要给予反馈。
3.
本环节用时控
制在
20
分钟以
内。
的方法。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要
在
学
生
回
答
2.
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制订学习计划的小策
略。
的基础上进行。
< br>2.
教师的补充应
有事例佐证,便
(
1
)把要做的事情分类, 然后从自己觉得重要
的、紧急的事情开始做。
(
2
)了解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由多少,并正确
地使用时间。
(
3
)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
4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练习制订任务明
确、安排合理、
拓展园
操作性强的适合
1 .
组织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提示,
给自己分别制订
当天的学习计划和一周的学习计划。< br>
2.
请同学分享自己的计划。
3.
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
加以应用,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于学生理解。
3.
本环节用时至
少
10
分钟。
1.
教 师要引导学
生
写
自
己
的
小
计划,如学生不
明白,可以举例
说明。
2.
本环节用时控
制在
5
分钟以
内。
(拓展延伸)
自
己
的
学
习
计
划,养成计划引
领学习的良好习
惯。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心胸可以比海宽
【主题说明】
宽容是一种爱、一种美德、一种境 界。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仅可以发现更多世界的
美好,
还能在人际交往中化解矛盾、
增进感情。
对小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的同伴交往中,
宽容必不可少。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 感、行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宽恕的重要性,培
养宽广的心胸。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时应有宽容的 态度,不斤斤计较,欣赏别人的优点,
包容别人的缺点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宽容是一种爱;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宽容之心,以包容的态度应对矛盾冲突;
3
、行为目标:能够在日常交往时,做到不斤斤计较,欣赏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内涵与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以宽容的心化解各种困难和矛盾,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第一,收集有关宽容的事例。
第二,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关于宽容的小故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
节
目
标
过程
1
、教师讲解观察岛中的 图片:一位同
学由于匆忙撞到了别人,两个人因此起
了争执,互不相让。
2
、请学生思考评价两位同学的行为,
举手发言。
3
、教 师总结:在日常交往中,有时难
引
出
本
课
的
免发生矛盾冲突 ,这时需要注意当事人
的行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当一
本环节用时约
5
分
个人不小心做错事,不弄清情况很容易
产生愤怒的情绪进而激化矛盾。
钟。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
心)
主要内容,
激
发
学
生的
学
习兴趣。
活动一:结绳结
1
、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打结,另一人
结绳结,全班各小组比赛快慢。
通
过
活
动
让
学
生
感
知
体验
解
开
心
结
2
、交流分享解开绳结后的感受,举手发言。
活动二:真心话大冒险
3
、在邻桌两人合作完成比赛 后,一起
继续进行一次小游戏,向邻桌讲述一次
宽恕对方而他不知道的事情。
4
、听完对方的讲述,你有什么感受与
同学交流分享。
5
、心理引导:结开绳结的开心愉悦类
似解开心结后的感受,我们在与他人交
往时,也会遇上矛盾 不愉快,也要努力
解开心结,这对于双方都有益,就像大
家在真心话中的感受一样,宽恕与被宽
恕都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对
比
讲
解
宽
1
、引导学生总结宽容对我们生活的重
要作用。
2
、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
、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拥
有一颗宽容的心的快乐感受。
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拥
有宽容的心。
1
、组织学生 思考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1.
引导学生再次感
悟宽容的重要性,
提醒每个学生 在平
时运用宽容的方法
处理问题。
2.
本环节用时约
5
分钟。
1.
总结归纳一定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上进行。
2.
本环节用时约
10
分钟。
1.
学生比赛时发扬
合作精神。
2.
学生分享感受时教师要给予反馈。
鼓励每位同学都表
达自己的感受。
3.
本环节用时约
20
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
享)
带来的快乐,
并
且
在
真< br>心
话
的
表
白
中
理
解
宽
容< br>的
内涵,
提升学
生的爱心。
分享屋
(总结提
升)
容的内涵,
深
刻
理
解宽
容
的
理
念
并
学
会运用。
拓展园
(拓展延
伸)
巩固所学知
识,
并在实际
情境中运用。
引导学生用宽容的态度应对实际情境
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2
、心理 引导: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
以应用,在日常交往中遇到与同学的矛
盾与小摩擦时,以宽容的行 为应对。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在网络的天地里
【主题说明】
网络对小学学生来说已 经不陌生。据调查现在小学生上网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网
络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 br>另一方面,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辨别能力还比较弱,
如不正确引导,很容易产生网瘾或误 入歧途,所以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
培养学生合理上网的意识和能力,合理、适度地利 用网络,不沉迷于网络。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网络的利与弊;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态度,体验网络带来的便利与愉悦;
3
、
行为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上网行为的能力,
学会合理、 适度地使用网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合理上网的意识,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
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上网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
调查小学生上网基本情况;
2
、
准备上课用的
PPT
课件;
3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
节
目
标
过程
1
、教师讲解观察岛中的图片(或用多
媒体呈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
络的各种情况。
2
、引导学 生思考:看到这个图片你有
什么感受。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上网经
引
出
本课
的
历谈感想,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
3
、教师总结:上网对 我们每个同学来
说都不陌生,那么我们在享受网络的时
候怎么做才是合理的呢导入本课课题。< br>
本环节用时约
5
分
钟。
建
议
观察岛
(热身暖
心)
主要内容,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
活动一:我的网络天地
1
、教师引导学生把教材上的表格填写
完整 ,让学生在填写的同时思考自己在
网络的天地里都做了些什么
2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结果,
选几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反馈,引导
通过活动,
鼓
励
学
生< br>分
享
学生认识到在网络的世界里,应该做哪
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
活动二:小小辩论会
4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展开辩论,
辩 论的主题是“你认为上网好吗”
,请
正方和反方各站到教室的一边,看那边
的人数多, 正方和反方必须尽可能多地
说出支持的理由。
5
、教师总结反馈:通过这个 活动,我
们可以了解到上网不仅有很多好处,也
有很多的弊端。
(教师可以把学生说的
归纳总结,呈现在黑板上或者多媒体
上。
)那么我们在网络的天地里应该怎
么 做呢
6
、心理引导:结合学生自身的上网经
历,理解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应该如何
合理使用网络,引导学生总结罗列出注
意事 项。
1.
总结归纳一定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上进行。教师的补充应有事例佐证,
便于学生理解。
2.
本环节用时约
8
分钟。
1.
活动一,学生交
流时教师要给予反
馈。最后引导学生
知道上网时什么事
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2.
活动二,在同学
们辩论的时候,老
师要接纳, 理解并
在最后有个总结,
让学生明白网络的
利与弊。
3.
本环节用时约
22
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
享)
和
交
流
自
己
上< br>网
时
主
要
做的事情,
引
导
学
生发
现
网
络
的
利
和
弊。
分享屋
(总结提
升)
引
导
学
生
归
纳
出
健
康
上
网
的
注
意
事
项
2
、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对照阅读课
本上列出的条目。
3
、心理引导:巩固已学的知识,从感
性的了解转化为理性的认识,使学生把
知识内化,并且努 力做到合理使用网
络。
挥霍-推动
挥霍-推动
挥霍-推动
挥霍-推动
挥霍-推动
挥霍-推动
挥霍-推动
挥霍-推动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00: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41216.html
-
上一篇:小学常用多音字大全
下一篇: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