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的作文-信念的名言

2019
年一年级组语文主题教研活动记录
13
周
同年级备课记录:
《北风和小鱼》是我们一年级语文组教研展示课。这节 课,我们
围绕低年级组的教研主题《字理识字,品字析词》,走进文本,与文
本亲密接触,感悟 教材的内涵。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定下了第二课
时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彰显北风的“得意”以及小鱼的机智勇敢,
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设计:
借助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觉北风
的凛冽,感受雪花的美姿及其作用;接着通过联系 上下文、联系生活
实际,
理解北风是如何得意的,
再借助品读让学生感受北风的傲慢自
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升华感情。
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古汉字的构造特点,
深刻理解字意,
我们翻
阅了有关知识书籍,
把字理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br>让学生既识记了
字形,又了解了字意。
14
周,在第一次试教后,老 师们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先肯定好
的,
如:
认为引导学生随文学字词,
抓住< br>“
北风
”
的
“
得意
”
,
小鱼的“
不
怕
”
这一主线引导品读,有意识的渗透字理识字方法,引导学生随文
识字,如引导学生随文学习生字“口”“气”“毛”“知”等,在析
解生字“口”
“气 ”时,还让学生做吹一口气的动作,对“毛”
“知”
的析解也很到位,凸显我们的教研主题,体 现了低段的教学重点。让
学生不仅明字形而且懂其意。教学中,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厚实,还
创 设引读的情景,
力争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每个环节你都有条不紊
的进行着,整个教学 思路比较清晰。
然后,老师们提了几个建议:切入点不够明了,表达方式不够简
练;
帮助学生总结识字的方法不够到位,
如果在字理识字方面更透彻
的讲解效果还会更好;
如果能将解说字理与画些简单的文字画学生会
记得更深些。
如在学习
“气”< br>时,
先向学生说一下字理:
气是象形字,
古文字写如上升的云气,
(这 里画一画文字画)
本义指自然界的云气,
引申指一切气体、气味以及精神。还有“毛、口”也是 如此。课堂上
也应多用一些激励语言,激发学生的欲望。如引导读小鱼说的话,就
可以说
“谁愿意做勇敢的小鱼?这条勇敢的小鱼你来说说?”
等来调
动学生的情绪。
在阅读 教学中还要注意渗透人文教育,
如认识到了北
风的骄傲后,要教育孩子不能像北风那样骄傲。< br>
15
周,根据老师们的建议,我们进行第二次备课。这次备课,
融入了整个语 文组老师的智慧,
在每一个环节上进行了小改动,
尽可
能地进行细节化。
除了 按照老师们的建议处理教材教法外,
还在板书
上、授课的内容上进行改革。
16
周,第二次执教之后,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次授课与上次相
比,是一个很大的超越。不仅能 将解说字理与画些简单的文字画,让
学生记得更深些,如在学习“气”时,先向学生说一下字理:气是象
形字,古文字写如上升的云气,
(这里画一画文字画)本义指自然界
的云气,
引申指一切气体、
气味以及精神。
还有
“毛、
口”
也是如此。
语言上更显亲和力了,
也更富有激励性了。
在指导学生精读感悟环节
中,抓住了“气 极了”、“猛吹一口气”展开想象,感悟北风气急败
坏、不可一世的丑态。抓住小鱼“我们就不怕”感悟 它不畏严寒,机
智勇敢的品质。在知识拓展上,运用引读方式进行人文教育,从而培
养学生不畏 严寒酷暑,
按时上学放学,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
进一步升华了教研的主题。
但是,但事情总有不遂人愿之处。如:指导随文识字的时间平均
使用,
没有 主次之分;
语言过度还欠精炼;
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准确,
有前松后紧现象等等,这些 都有待今后进行改进。
这次教研活动虽然结束了,可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不断。今后,我
们还要顺着这条路
“字理析字析词”
继续走下去,
引导学生品字析词,
感悟 祖国语言文字的精髓,享受祖国语言文字所带给的无限魅力。
附送:
2019
年一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卷
(word
版,含答案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形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
B.
温度
C
.土壤
D.
空气
2.
下列能称之为种子的是(
)
A
.一粒稻谷
B.
一粒蚕豆
C.
一粒葵花子
D.
一粒玉米
3.
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4.
准备两个瓶子,里面装上并分别种上豆苗,往甲瓶里只浇水,往乙瓶里既浇水又施肥,< br>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两瓶中豆苗的生长情况是(
)
A
.甲生长得瘦弱,乙生长得健壮
B.
甲和乙长势良好
C
.甲和乙都生长的不好
D.
甲生长得健壮,乙生长得瘦弱
D.
一块农田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5.
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
如果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
应该选 用的镜头组合是:
A.10
×和
40
×
B. 10
×和
10
×
C. 5
×和
10
×
D. 5
×和
40
×
6 .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应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
加一 滴:
A.
浓盐水
B.
淡盐水
C.
生理盐水
D.
清水
7.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叶绿体和线粒体
D.
细胞核
8.
人的体细胞有
23
对染色体,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A.46
条
B.23
条
C.46
对
D.92
条
9.
植物体水稻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B.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D.
细胞→系统→器官→植物体
10.
下列结构中,属于器官层次的是:
A.
胃
B.
血液
C.
神经细胞
D.
洋葱表皮
11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
A.
器官
B.
系统
C.
组织
D.
个体
12.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A.
上皮组织
B.
肌肉组织
C.
结缔组织
D.
神经组织
13.
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B.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依靠表膜呼吸
C.
单细胞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D.
单细胞生物也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4.
下列有关藻类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藻类植物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
B.
藻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
C.
藻类植物有茎、叶的分化,具有假根
D.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15.
下列有关蕨类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蕨类植物依靠种子繁殖
B.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C.
蕨类植物进化出了输导组织
D.
古代的蕨类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煤
16.
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
豌豆
B.
玉米
C.
苏铁
D.
荔枝
17.
关于种子萌发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
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B.
种子萌发时的营养都是来自子叶
C.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D.
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18.
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原因是
(
)
。
A.
缺少肥力,妨碍光合作用
B.
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
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D.
缺少氧,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19
.赵伯伯家种植的白菜,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是因为缺少哪种无机盐:
A.
含氮的无机盐
B.
含磷的无机盐
C.
含钾的无机盐
D.
含硼的无机盐
20.
关于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B.
水分在植物体内依靠筛管从下往上运输
C.
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门
D.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对植物体是一种浪费,对植物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
21.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B.
氧气和水
C.
二氧化碳和水
D.
氧气和有机物
22.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藏在:
A.
叶绿体中
B.
氧气中
C.
水中
D.
有机物中
23.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C.
植物也能进行呼吸作用
D.
只在无光时才能进行
24.
在观察了 叶片的结构后,
小明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
70
℃的热水中,
很快发现叶片表面 产
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A.
叶片下表皮的光照弱
B.
叶片上表皮含叶绿素比下表皮多
C.
叶片下表皮产生的氧气多
D.
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25.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A.
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B.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C.
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D.
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识图作答题:
(本 题包括
3
小题,每空
1
分,每小题
5
分,共
15< br>分)
26
.下图
A
为植物细胞模式图,
B
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
B
图
A
图
(
1
)
A
图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液泡是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
(
2
)
B
图中草履虫靠图中标号
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
3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其食物中未能消化的部分通过
排出体外。
(
4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②
、⑥细胞质、④细胞核。
27.
下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委屈的作文-信念的名言
委屈的作文-信念的名言
委屈的作文-信念的名言
委屈的作文-信念的名言
委屈的作文-信念的名言
委屈的作文-信念的名言
委屈的作文-信念的名言
委屈的作文-信念的名言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10: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4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