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蒙塔拉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22 02:16
tags:

上班-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dispensable)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
-
试卷
18
(
总分:
76.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单选题
(
总题数:
23
,分数:
46.00)
1.
单项选择题
(分数:
2.00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
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分数:
2.00



A.
获得解答




B.
获得高分


C.
获得老师表扬


D.
获得成就

解 析:解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推动学习者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与此对应的是学
习 的外来动机,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分数、表扬等。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分数:
2.00



A.
内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交往动机


D.
自我提高动机

解析: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与学习的
内在动机论述的情形是一致的。

4.
某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但为了 第二天的考试能够及格而熬夜学习,此时这个学生的学习
动机类型是

(分数:
2.00



A.
内在动机


B.
正确的动机


C.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D.
一般动机

解析:解析: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 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
一起。
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
较稳定、
较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
近景的、
直接性动机是影响学生 近期学习活动的动机。

5.
周恩来总理求学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涉及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分数:
2.00



A.
内在动机


B.
远景动机




C.
社会交往动机


D.
直接性动机

解析:
解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推动周恩来总理多年来一直努力求学,
因此属于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6.
宋钦宗赵恒曾赋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
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 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

(分数:
2.00



A.
内在动机




B.
远景动机


C.
外部动机


D.
成就动机

解析: 解析:宋钦宗以此诗激励天下读书人刻苦读书、博取功名。读书的目的不是当下的快乐,而是未来
的生活 富足、社会地位,因此涉及远景动机、外部动机和成就动机。

7.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 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下面不能由奥苏伯尔提
出的内驱力进行解释 的学习情形是

(分数:
2.00



A.
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赞扬学习


B.
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学习




C.
学生为了赢得社会地位学习


D.
学生为了探索难解问题学习

解析:解析:奥苏伯尔提出的三种内驱力分 别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选项
A
可以
用附属内驱力解释。选项
C
可以用自我提高内驱力解释。选项
D
可以用认知内驱力解释。
< br>8.
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种族等特点使用不同学习动机类型激发学生学习 的心理学
家是

(分数:
2.00



A.
布鲁纳


B.
斯金纳


C.
苛勒


D.
奥苏伯尔



解析: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
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教师应考虑学生性别、年龄和种族的特点,确定推动其学习的主要驱力,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

9.
下面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根据的是

(分数:
2.00



A.
布鲁纳


B.
斯金纳




C.
托尔曼


D.
罗杰斯

解析:解析 :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强化理论,强调奖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布鲁纳强调内在动机在学习
中的作用。
托尔曼认为强化不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
罗杰斯强调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对个人的价值,
从而推动他们学习。

10.
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 的动机、
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
因值的影响,同时,个体在不同难度任务 的选择上具有不同的倾向,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


(分数:
2.00



A.
追求成功的动机




B.
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


C.
行为成功后的诱因值


D.
以上都不是
< br>解析:解析: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影响其对不同难度任务的选择。当个体有较高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 br>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个体有较低的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难度较大或较小的任务。

11.
根据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期望和价值之间具有的关系是

(分数:
2.00



A.
正相关的关系


B.
负相关关系


C.
互补关系




D.
没有关系

解析:解析:阿特金森认为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期望值和 价值之和为
1
。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是正相关
的关系,当个体认为某种学习任务成功的概 率高的时候,乐意投入这个学习任务中,并认为该任务有较高
的价值。

12.
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
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教师引导其进行合适的 归因,

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归因类型是

(分数:
2.00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解析:解析 :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而言,树立信心是第一位的,因此选项
A
最为合适。对于< br>长期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再次取得好成绩,选项
B
效果更好,能够使其戒骄戒躁,继续 努力。

13.
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一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于选择

(分数:
2.00



A.
最低难度的任务


B.
中等难度的任务


C.
最高难度的任务


D.
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



解析:解析:
< br>等学者认为成就目标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掌握目标、成绩一接近目标、成绩一
回避目标。成绩 一回避目标的学生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对自身不利的能力的评价,回避社会比较的不胜任结
果。

14.
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2.00



A.
班杜拉




B.
马斯洛


C.
斯金纳


D.
奥苏伯尔

解析:< br>解析:
班杜拉在
1977
年最初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强调个人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
影响。

15.
对归因理论做出详细阐述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2.00



A.
班杜拉


B.
德威克


C.
阿特金森


D.
维纳



解析:解析:德威克提出了成就 目标理论。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
系统探讨。

16.
某学生认为努力学习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但却认为自己无法努力学习,
根据班杜拉 的理论,
表明
该生

(分数:
2.00



A.
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


B.
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


C.
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




D.
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

解析:解析:班杜拉不同于其他的行为主义者 ,认为期待因素影响人的行为,他认为有两种期待:一种是
结果期待,一种是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 个体对某个行为能否导致某个结果的期待,效能期待指的是
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种行为的期待。效能期 待和自我效能感的含义是一致的。据题中所描述,本题应选
C


17.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平行、是一个
平面封闭图形。此时,小学生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分数:
2.00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概念



解析:解析:概念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

18.
小明在上课的时候听到教师说“蜻蜓是益虫”,
回家后他对父母说“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br>此时小明
对于“蜻蜓是益虫”的表征形式是

(分数:
2.00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概念

解析:解析:命 题是意义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命题是用句子表达的,但
命题不等于句子 ,命题代表观念本身,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

19.
在遇到众邻居家的狗 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
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 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分数:
2.00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产生式

解 析:解析:图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表征。图式中包含的信息可以是知觉性的
(
表 象
)
,也
可以是命题性的。图式中既包括范畴的必要性特征,也包括范畴的特点性特征 。这是图式与概念很重要的
一个区别。例如,“鸟”的概念中不含“鸟会飞”这一属性,但鸟的图式中可 以包含这一特点性特征,以
帮助者学习对大部分鸟进行了解。

20.
幼儿在 家中和学校里看到了大量的桌子,
掌握了“桌子”的概念,
幼儿对于“桌子”这个概念学习的方
式是

(分数:
2.00



A.
概念转变


B.
概念形成




C.
概念同化


D.
概念整合

解析:解析:概念学习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 念形成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从
而获得概念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指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以定 义的方式直接传授概念的特征。

21.
在课堂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分数:
2.00



A.
概念转变




B.
概念形成


C.
概念同化


D.
概念整合

解析: 解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已经对于要学习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解释,从而建构了大量的自发
概念。 这些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相冲突,被称之为“错误概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这些错误概念
转变为 科学概念,这就是概念转变。

22.
技能的实质是

(分数:
2.00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概念性知识


D.
事实性知识

上班-


上班-


上班-


上班-


上班-


上班-


上班-


上班-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2: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47596.html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的相关文章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