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

第二单元
光
2.1
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
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和屏,
且遮挡物要
在光源和屏之间。
2
、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 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
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
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
、
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
、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
4
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
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
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
、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
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
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
件?
3
)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
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 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
、
关于“光源”的教学
1
)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
)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
、
影子的特点
1)
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 br>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
还
有什么发吗?
2)
我们 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
现自学科
学书第
25
页,看看是 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
)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
)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
地方
5
)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
5
、回顾和总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
律?
2
)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1
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
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
2.2
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总是
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
、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
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
、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
间
过程与方法
1
、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
、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
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
、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
、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
、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
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
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
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
有规律的
2
、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
、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1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
看书上第
26
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
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 学生说说理由。
2
、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
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
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
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
方法
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
、整理我们的记录
1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 br>2)
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纵轴表
示影长,横轴 表示时间
3
)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
)分 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
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
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
12
时的说明
4
、
日影观测仪
1
)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2.3
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
、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
、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
、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
、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
、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
、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 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
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
3
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
心弯管和直管
三、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
1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
光照亮了前面的路。
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
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
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
、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
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
挡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
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
28
-
29
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
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
人一组自行操作
3
)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
、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
)
提示注意用眼
2
)
书上资料的介绍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3
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推测: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验证光的传播路
2.4
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
、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
、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
、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
、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
、照亮目标
1)
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
请仔细 阅读操作要求,
并在书上画出光
的路线
2
)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
)
什么叫光的反射
(光 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去。
)
3
、运用光的反射
1
)汽车反光镜(凸镜)
2)
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
)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
)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5
、
做一个潜望镜
1
)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
)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
)
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6
、
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
)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lac-
lac-
lac-
lac-
lac-
lac-
lac-
lac-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4: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48066.html
-
上一篇:名片改变英文大全高级职位英文简称CEO模板
下一篇:小学英语评价方案及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