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1970-01-01 08:00
tags:

-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relax什么意思)

对外汉语教学中疑问句教学如何有效地完成

万小芳


曾岑

一、引言

作为日常交际不可或缺的疑问句一直是汉语界研究 的热点,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疑问句
的分类、疑问语气词、特殊疑问句以及历时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分类 方面如:丁声树
(1961)
,吕叔湘
(1982)


朱 德熙
(1982)
、陆俭明
(1982)
,林裕文
(1985)、范继淹
(1982)

邵敬敏
(1996)
的研究;疑问语气 词的研究集中在“吗”

“吧”和“呢”的定性与功能上。
如:吕叔湘
(19 82)
、朱德熙
(1982)
、陆俭明
(1982)
、胡明扬
(1988)
的研究。特殊疑问句方
面:
“非疑问形式
+
呢”的研 究――邢福义
(1987)
、邵敬敏
(1996)
。反问句的研究——吕叔

(1982)

朱德熙
(1982)

刘松江< br>(1993)

郭继懋
(1997)

邵敬敏
(1 996)

赵雷
(2000)
等。

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对外 汉语教学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但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疑问
句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成果却并不多,而 疑问句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这
是因为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疑问句是使外国留学生成功用汉语 完成交际的关键之一;并且,
疑问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语法的特点,因为使用语气词是汉语疑问句 的一个重要的
语法手段,而语气词的使用一直是外国留学生的弱项。周小兵
(2002)
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
语法应具备的
8
个特点:
(1)
实用 性;
(2)
形式意义并重;
(3)
考虑篇章语用因素;
(4)
语法
规则细化和使用条件充分;
(5)
描写解释相结合;
(6)
重 视语际对比,兼顾特性和共性;
(7)
注重习得研究;
(8)
使用统计方法和 实验方法。根据这个标准,本文将如何真正有效地实施
疑问句的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从三个方面加以 考察:

(一)对现代汉语疑问句系统的分类的考察。

(二)对外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习得顺序的考察。

(三)对外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常见错误的考察。

二、现代汉语疑问句系统的分类

1


常用对外汉语语法书疑问句的分类

传统语法一般按照提问的手段把疑问句分为
4
大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
问。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多采用这种分类法,例如《 现代汉语》
(
黄伯荣,
1999)


对外汉语的疑问句系 统也基本沿用了这一分法,如
(1)
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北京:商务印书馆 ,
1982 (
以下简称“刘本”
)

(2)
卢福波《对外 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
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9
(
以下简称“卢本”
)

(3)
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
以下简 称“房本”
)

(4)
孙德金《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北京语
言大学 出版社,
2002 (
以下简称“孙本”
)


在实际的交 际言语中,每一类的疑问句都有着多种的句式,这些句式在形式上或语用
功能上都或多或少有所区别,针 对汉语学习者的这
4
部语法书在疑问句系统的分类上普遍
比对本族人的语法书(
《现代汉语》
)要更详细一些,除了分出大的疑问句类外,对各类疑
问句句式还进行了再分类 。我们认为对于外国留学生的教学而言,分句式教是有必要的。
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在句式划分和归类上,各家说法不一。例如:

V

V
”式刘本定为正反问,而
孙本则归入是非问;刘本将句末带“吧”的疑问句归为是非问,孙本则 另立一类称为“猜
问句”
;刘本房本都将使用“呢”提问的句式归为特指问,孙本则另立为“省 略问”等等。

其次,
在实际语言中各种句式的使用频率相差很大,
如用“吗”
提问的句式
(

s+
吗”
)



用疑问语调的句式
(

s+
/”
)
和用“吧”提问的句式
. (
s+
吧”
)
,它们的使用频率分别
为:
14

63
%、
11

61
%和
1

45
%,
(蔡建丰,
2002
)而刘本和孙本都把它们作为是非问
的 三种并列句式进行介绍,并没有体现出彼此使用频率的差异。又如“疑问代词-呢”
(

句中无“呢”
)
的句式在实际交际中使用比例很高,但刘本、孙本并没有提到这种句式。至< br>于房本中所列举的有可用于是非问句末的“啵”

“呗”等词语的句式,在实际交际语言 中
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正如吕文华(
1994
)指出,应该要通过频率统计,筛选出语 言交际中
价值相对高的形式以确定基本语法的教学范围和教学重点。对某一语法现象照搬理论语法
而不分出现频率和使用价值的高低进行说明,要么可能造成语法教学内容的繁杂,增加教
学难度,要么 可能会遗漏某些实用的句式,影响学生对语言的使用。


我们注意到还有一些对外汉 语语法书对疑问句系统进行了新的分类,如李德津等《外
国人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br>1988
(
以下简称“津本”
)
,将汉语疑问句分

7
类:
1
.用“吗”的疑问句
2
.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3
.正反疑问句
4
.用“还是”的
选择式疑问句
5
.用“是不是”的疑问句
6
.用“呢”的疑问句
7
.用副词“ 多”的疑问
句。对外汉语语法系统对“用‘呢’疑问句”的归类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一般是根据意义特征将其归入特指问,如刘本和房本;或根据形式特征将其另立为“省略”问,如孙本。
这两种归 类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未必可行。津本将其另立出来,但
以形式标志“呢”命名, 既考虑到了这类问句形式上的特殊性,又未增加学习者记忆新术
语的负担。

又比如李英哲等《实用汉语参考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9 (
以下 简称
“哲本”
)
。哲本中的疑问句系统庞大而具颠覆性的。它将疑问句分为六大类33
个句型,分
别为:
(1)
疑问尾词疑问句;
(2)
选择型疑问句;
(3)
附加疑问句;
(4)
否定疑问句;
(5)疑问
词疑问句;
(6)
语调疑问句。
每一类中列出了若干句型,
其中选择性疑问句有多达
20
个句型。
从形式上看,哲本的分法所确立的
6< br>大类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疑问尾词疑问句都具有句
末尾词。选择性疑问句都要求在两个或更多 特定的事物中进行选择。附加疑问句是在陈述
句之后加上一个结构
(
“动词一‘不’ 一动词”或“动词一吗”
)
。否定疑问句句中的动词
由“不”或
..
“没”来否定。疑问词疑问句就是要使用疑问词
..
(
“什么”

“谁”

“为什
么”等
)
的问句。语调疑问句则是无其他疑 问标志,仅以较高调型来表示疑问的疑问句。

2
、汉语疑问句各句式使用频率的统计信息

众所周知,语言中存在着不对称 的现象,汉语的疑问句也不例外。通常认为特指问、
正反问和选择问都可以在句末用上疑问语气词“呢” ,在教学中也是这么跟学生说的。但
事实上,用“呢”和不用“呢”这两种情况在实际的语言中的使用频 率相差很大,(蔡建
丰,
2003
)。因此,在进行特指问教学的时候,不应该一开始 就告诉学生句末可带“呢”,
尤其在初级阶段“疑问代词
+
呢”的句式完全可以不教。 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同时也强调了这类疑问句的“疑问代词”这个标志,而与句末疑问标志 “吗”

区别开来。
除了特指问句以外,传统语法认为的
4
大类疑问 句中各种句式的使用频率都不尽相同。蔡建
丰(
2003


经过对
10
万字的口头语料的整理。以传统语法所列的四大类疑问句为纲,统计
了各种句式的 使用频率。见下表:






现代汉语疑问句(口语)使用频率统计表

类型

模式


模式

-


+


+


模式Ⅱ

无标志



是非

问句


%






+


+


+


S
,是吗

S
,是吧

S
,对吗

模式Ⅲ

“是吗”单用





V

V-


V

V+




正反

问句


%








-


+


数量

228

72

2

13

1

121

12

4

20

12

3

96

5

52

4

34

5

11

2

比例


%

















25




心情怎么样

指责一些什么呢

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打开车门吐痰万一吐到路边的人身上


给我点时间,当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是—


这一句话够吗

那你们已经在亏本了吧

基本上他自己学习啊

您也可能这么做,是吗

咱们口头约定,是吧

你只是一个听众和旁观者,对吗

像纳斯达克股票

是吗

学生的损失大不大

您同不同意您也开您的车,她也走
她的路,然后回家过平平常常日子呢

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你的太太是不是对你减压也起到很好
的作用呢

如果表现不好则不送礼物,好不好

彩管对你们有影响的,
是下滑的原因之
一,对不对

有没有交到新的朋友

您觉得自己是个浪漫的人还是个现实
的人

是你训得厉害呢,还是你动手打过他


随着财富的增长,离您真实的自我
是更近了呢,还是更远了呢

您上班是坐地铁,
坐出租车,
自己开车,
别人给您开车

例句

特指
问句

%


S
,好不好

S
,对不对





有没有

26


还是
-


选择
问句

%






前选项
+


后选项
+


前后都
+


多选项




26

18

0

2

2







三、对外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习得顺序的考察

学习者对于某个 语法项目的习得过程如何,遵循何种顺序习得,这是汉语作为第二语
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而且, 也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出现。如果能把这些研
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按照普遍的习得顺序进行语法 项目的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1
、理论依据

关于自然顺 序的研究自
70
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语言教学的青睐,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者总
是遵循着一 种固定的习得顺序来习得语言知识,这个顺序不会因外界的因素改变而改变。
最初对习得的研究集中在母 语为印欧语系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语音、词素和句法的习得上,其 中在词素习得方面的研究最多,其核心人物是

Dulay

Burt
。在对句法的研究上,研究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习得上。
在这三方面的研究中。学者 们均得出了大体一致的习得顺序。其中在对否定句的习得上,
英语学习者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由句外 否定阶段
(No look my card)
过渡到句内否定阶

(I no can swim)
,又过渡到否定词和能愿动词混和阶段
(I Can

t play this one)



2
、疑问程度研究与习得顺序的关系


疑问程度是一个语 用学上的概念,指的是问话人对客观事物或者主观心态的怀疑程度。
它表达了问话者对所要表达的事物有 无倾向性认识,存在着一个量级次序。疑问程度的高
低影响着留学生疑问句的习得顺序。只有把每种疑问 句的疑问程度高低搞清楚了才能解释
习得顺序表现出的某些特点。邵敬敏
(1996)
认为特指问句的疑问程度最高,
“吗”字问句次
之,正反问句和选择问句的疑问程度居中;然后 是“吧”字问句,反问句的疑问程度为零,
它是利用疑问句的形式,在曲折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显示某 种特殊的感情色彩,实现某
种特定的语用价值。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中,几位学者的研究相继 证明了疑问
程度对外国留学生疑问句的习得顺序具有重大的影响。赵果
(2003)
的 研究表明外国留学生
对是非问句的习得表现出“高疑问句→低疑问句→无疑问句”的次序。丁雪欢
(2006)
的研
究推测出汉语二语是非问的发展过程为高疑‘吗’字问→低疑和语用‘吗’ 字问→附加问
和‘吧’字问→反问句的顺序。二者的研究都得出了疑问句的疑问程度确实影响着留学生< br>习得顺序的观点.

3
.认知水平与疑问句习得顺序的关系


张红欣(
2007
)认为留学生的认知水平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相 应的疑问句的
习得也是由易到难、由低层次的认知加工向高层次的认知加工过渡:

初 级阶段中“吗”问句和特指问句(……谁/什么/哪儿……)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两
种句式,也是外国留学 生最容易习得的句式。这些句式所需要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比较低
的,中级阶段各种疑问句得到了全面发 展,出现了均衡发展的势头。到了中级阶段由于学
习的词汇以及语法项目增多,促使学生可以用所学的语 言知识作深层次的语义加工,包括
用不同种类的疑问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表明认知水平具有蕴涵性,更 高一级目标的学习
必然建立在低一级目标的基础上.

只有低水平的疑问句式习得了, 才能过渡到更高一级的
认知水平。这种次序是循序渐进的。中级阶段虽然是一个疑问句得到全面发展的阶 段,但
仍有一些疑问句没有出现。例如“难道……吗”句式,施家炜
(1998)
认为 “难道……吗”
应放在高级阶段教学。不同的疑问句式反映了学生不同水平的认知程度,如果学生的认知
水平还没有达到掌握某一疑问句式的程度,那么即使这一疑问句式出现的早,也不能真正
地习得 。




4
、疑问句系统习得顺序的研究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中,施家炜
(1998)
对外国留学生22
类汉语句式的习得
顺序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典型的疑问句
10
类。 她所采用的语料收集手段和研究方法有语
料库研究、测试以及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方法。不仅得出了一致 的习得顺序,还对此顺序
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不同等级的句式是定序的,等级序列不可逾越或 颠倒;而
同一等级内的句式一般是有序的但并非定序,允许有一定的变化;同一等级内且习得难度
几乎相同的若干句式可能是相对任序的,
顺序性最弱”

同时从普遍语法
“ 参数重设”
理论、
认知难度、语言输入的时间、频率等因素讨论了制约因素。无论从研究方法还 是采用的理
论来讲都是非常具有前沿性的。
赵果
(2003)
以对话的形式对
15
名美国学生在
4
个月内做的
四次调查为依据,研究了初级阶段美 国留学生在“吗”字是非问习得中表现出的特点,发
现他们对该问句的语序特点早已经习得,对语气词“ 吗”的习得表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
“肯定
+
吗”远远先于“否定
+
吗”
。对语义特点的习得上表现出“高疑问句——低疑问
句——无疑问句”的次序 。并与汉族儿童的习得特点进行了比较。

蔡建丰
(2003)
采用访谈和测 试的方法考察了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疑问句的习得顺序,
并根据留学生出现的偏误特点对习得顺序做出解 释。丁雪欢
(2006)
也是通过写对话的形式
考察初、中级留学生是非问的分布特征 与发展过程,并认为语言自然度与标记性在二语习
得中的影响更大。


三、外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常见偏误

1
、理论基础

偏误分析(
Error Analysis
)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 的偏误,进行
系统的分析,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偏误分析的倡导者科德,把学习者所< br>犯的错误分为失误(
mistake
)和偏误(
error
)两种。偏 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
语言学基础则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 语理论。中介语是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专指第二语言习得者所形成的与母语和目的语两者都 不
相同的个人独特的语言系统。中介语的特点有:
1.
中介语是独立的语言系统,既不 同于母
语,又不同于目的语;
2.
中介语是合法的语言系统。它有自己的规则,学习者 不是随意地
使用这种语言,而是有意识地、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规则;
3.
中介语是不断 变化的语言系统,
逐步由母语向目的语靠近。因此,对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进行偏误 分
析,通过寻找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第
二语 言。

2
、关于“是非问句”的偏误分析

马贇(
2009
)通过对外国留学生对否定“是非问句(一般疑问句)”的问卷回答的偏
误分析认为:

首先,产生偏误的原因是语际迁移,即母语知识向目的语迁移。汉语和英语都有否定
是非疑问句 ,但是回答却不一样,英语的附加否定是非疑问句,只要根据答语内容,表肯
定的用
Yes,表否定的用
No
,答语前后保持一致。而汉语的附加是非疑问句则要根据问句的
内容回答,表肯定也可以用“不”,表否定也可以用“是”。当外国学生不熟悉汉语规则
时,就会用错。

其次,产生偏误的原因是由于语内迁移,即目的语内部规则的相互转移,也叫过度泛
化。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语内的负迁移会越来越多。当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否定是非

< br>问句时,了解了答句在表肯定时会用“不”,在表否定时会用“是”,他们就容易推倒出
如果答句 要表达肯定的意思,
而在是非问句中有否定形式
(即出现
“不”
“不是”“没有”


回答时就要用“不”。问句中出现“不”,回答表肯定意思用“不” 。如:

-这个苹果不好吃,不是吗

-(



),这个苹果好吃。

不过,这一条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如:

-不是这个苹果很好吃吗

-(



),这个苹果很好吃。

-这个苹果好吃,不是吗

-(



),这个苹果好吃。

虽然在这四句中都出现了“不是”这样的 字眼,但是,在回答时,表肯定意思仍然用
“是”。我们看到在汉语的是非疑问句中,有一些像英语一样 有附加式,在句末用“是吗”
“不是吗”表示,有一些没有这种附加式,还有一些在句首有“不是”,由 于问句形式的
不同,所以回答也都是不一样的。

再次,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受文化迁移 的影响。汉族人与英语区的人在考虑怎么回答是
非问句时,其心理和视角不同。母语为英语的人,回答是 非问句时用“
Yes
(是)”还是用

No
(不)”,只考虑自己回 答的意见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不用管问话人主要疑问点采
用什么样的表达形式。所以,不管问话人是采 用肯定是非问句形式,还是采用否定是非问
句形式,只要自己是表示肯定的意见,一律用“
Ye s
(是)”,自己是否定的意见,一律用

No
(不)”。而中国人回答否定 是非问句时用“是”还是用“不”,既要看对方问话中
的主要疑问点采用什么样的表达形式(是肯定形式 还是否定形式),还要考虑自己是表示
肯定意见还是否定意见。如果对方主要疑问点采用肯定形式,那么 回答时,说话人表示肯
定意见就用“是”,表示否定意见就用“不”;如果对方主要疑问点采用否定形式 ,那么
回答时,说话人表示肯定意见就用“不”,表示否定意见就用“是”。至于是非问句中所
带的“附件”,不管是“是吗”还是“不是(吗)”,是不予考虑的。

3
、其它疑问句式的偏误分析

朴正顺(
2000

,杨眉(
2009
)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疑问句的常见错误进行了整理:


1
)疑问方式运用中的错误

[

]
谁在商店买衬衣吗

[

]
谁在商店买衬衣

[

]
疑问代词“谁”和疑问助词“吗”不能用在同一个句子中。


[

]
他在哪儿玩什么

[

]
他在哪儿玩


[

]
他玩什么

[

]
在一 个句子中不能同时用两个疑问代词。用“哪儿”就不能再用“什么”
,
用“什
么”就不 能用“哪儿”。


[

]
谁有几个铅笔

[

]
谁有铅笔


[

]
他有几个铅笔

[

]
在 一个疑问句子中
,
不能用两个疑问代词罗列发问
,
铅笔的量词用
“支 ”
不用
“个”



[

]
你去不去图书馆吗

[

]
你去不去图书馆

-


-


-


-


-


-


-


-



本文更新与1970-01-01 08: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56676.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