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24 07:15
tags:

简单的吉他谱-迎国庆黑板报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乐纯)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1
走进化学科学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
11
题;共
22
分)

1.
新科技革命三大支柱通常是指(





能源


交通


通讯


材料


信息.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2.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
1979
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化 学
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1661
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C.
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D.
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3.
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
发现新物质

B.
合成新材料

C.
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
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4.
石灰石是许多化学工业的 原料之一.工业制取下列物质时,不需要使用石灰石的是(
















A.
塑料

B.
高炉炼铁

C.
普通玻璃

D.
生石灰

5.
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会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B.
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分子

C.
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将为环境、能源、资源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B.
化学正发展成为一门实验与理论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科学

C.
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自然科学

D.
化学是一门纯实验的自然科学,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唯一途径

7.
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项目是(
















A.
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
B.
寻找新的性能良好的材料
C.
开发新能源
D.
治理环境污染

8.1828
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制得了有机物 ,打破了只能从有机物取得有机物的学说,这种有机物是

















A.
纤维素
B.
树脂
C.
橡胶
D.
尿素

9.
下列关于著名科学家的国籍、名字和研究成果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英国道尔顿﹣﹣﹣﹣提出元素概念

B.
法国拉瓦锡﹣﹣﹣﹣提出原子学说

C.
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
英国波义耳﹣﹣﹣﹣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0.
化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开始于(
















A.
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B.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

C.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D.
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

1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
苏打

NaHCO
3



B.
胆矾

CuSO
4

C.
酒精

C
2
H
5
OH
D.
生石灰

Ca(OH)
2

二、填空题(共
5
题;共
27
分)

12.

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氧气、二氧化碳、小苏打、氯化钠、水五种物质中选 择适当的
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最常见的溶剂是

________



做包子蒸馒头时使用的是

________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________


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________



2
)标准状况下
11.2LHCl
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________

.将此
HCl
气体溶于水中配成
1L
溶液,所得盐
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________



3


V L Al

测得含
Al
3+
的质量为
a g


Al

2
SO
4

3
溶液中,
2
SO
4

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SO
4
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4
)在标准状况下,
2molCO
2
的体积为

________


L
,质量

________

g



5
)有些膨化食品包 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

干燥剂

,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CaO




生石灰按无机物分类属于
________



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
________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小纸袋中的生石灰能否长期持续地做干燥剂?
________

(填





不能


,理由是
________




13.

1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 写下表:

发展阶段

主要化学家


1



2



3



4


道尔顿(
Dalton


________
主要贡献

________
葡萄干面包模型

卢瑟福(
Rutherford

________
波尔(
Bohr


现代原子论


2< br>)
19



20






























________


________

3

1911年,新西兰出身的美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
а
射线轰击极薄的金箔片,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 直
是认为原子是

实心球

,而由这种

实心球< br>”
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
a
﹣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
就象金 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
a
﹣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实验事实可以对金原 子
结构作出一些结论.
________

4
)现在,科学家 正在探索

反物质



反物质

是由< br>“
反粒子

构成的,

反粒子

与其对应的 正粒子具有相
同的质量与相同的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
а
粒子质量数为
4< br>、带
2
个正电荷的氦核,据此回答:若存在

а
粒子则其组成 可以表示为
________




14.
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
________
和制造
________
,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15.
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
然后放在实验桌上,
研究 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就此回
答下列的问题:


1
)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的方面来看,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________

2
)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方面来说,其研究程序是
________




16.
原子结构的模型经历了 几个重要历史阶段,
包括
a

卢瑟福的行星模型、
b
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
c


姆逊的葡萄干面包模型等.以上三种模型发 表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







三、综合题(共
2
题;共
9
分)
< br>17.
乙烯(
C
2
H
4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 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时,每一个乙烯分
子能和两个
B
分子反应生 成两个
C
分子和两个
D
分子,如图所示.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反应中,
________
(填

分 子



原子

之一)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上述反应一定
________
质量守恒定律(填

遵守



不遵守

之一)







3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4
)上述反应属于
________
反应 (填

分解



化合


“< br>置换



复分解



氧化
之一)






18.
为探究验证成分在空气中和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的不同设计如下实验,

②③
为人呼 出气)



1


中现象:
________





2


中燃着小木条和在空气中 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





3


实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





4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
O
2
的量
________



CO
2

H
2
O
的量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答案】
D


【解 析】
【解答】材料、信息和能源是现代技术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则是最基础的,故选
D


【分析】

信息
”“
材料
”“
能源

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据此解题.

2.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A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1661
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不是
道尔顿,故
A
错误.

B
.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是在原
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 、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故
B
正确.

C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
学,故
C
正确.

D
.现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医药与健康息息相关,故
D正确.

故选
A


【分析】
波义耳:
英国化学家,
物理学家.

1661
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标志 着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

道尔顿: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于
1803
年提 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答案】
D


【解析】
【解答】
A


发现新物质;
B


合成新材料;

C


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都是化学研究的方
向.
D
.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方向.

故选
D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的基础自然科学,能源、材料和环境等问题都属
化学的研究问题.

4.
【答案】
A


【解析】
【解答】
A
.塑料不含钙元素,不需要使用石灰石,故
A
正确;

B
.高炉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需要使用石灰石,故
B
错误;

C
.制普通玻璃的原料:石英砂、石灰石、纯碱,需要使用石灰石,故
C
错误;

D
.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需要使用石灰石,故
D
错误.

故选
A


【分析】
A
.塑料不含钙元素;

B
.高炉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C
.制普通玻璃的原料:石英砂、石灰石、纯碱;

D
.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

5.
【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
A
.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人 类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
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故
A
错 误;
B
.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故
B
错误;

C
.化学具有创造性,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故
C
正确;

D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
D
错 误;

故选
C


【分析】
A
.化学研究 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人类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B
.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C
.化学具有创造性;

D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6.
【答案】
D


【解析】
【解答】
A
、因可以利用化学来解决能源、资源的开发及合理使用,能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
化为无 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即化学将为环境、能源、资源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故
A

法正确;

B
、因化学以实验为手段来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变化 规律,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
科学,化学正发展成为一门实验与理论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科 学,故
B
正确;

C
、因化学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健康服务的 ,则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科学,故
B
正确;

D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途径之一,
但不是唯一途径,
D
错误.

故选
D


【分析】< br>A
、化学能解决能源、资源的开发及合理使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

B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C
、化学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健康服务的;

D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实验不是唯一的途径.

7.
【答案】
A


【解析】
【解答】
A
.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是原子,与质子、中子的结构无关,故
A
错误;

B
.寻找新的性能良好的材料,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故
B
正确;
< br>C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开发新能源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项目,故
C
正确;

D
.可用化学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项目,故
D
正确.

故选
A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除


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外的所有方面.

8.
【答案】
D


【解析】
【解答】解:1828
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用无机物质氰酸氨(一种无机化合物,可
由氯 化铵和氯酸银反应制得)与硫酸铵人工合成了尿素,

故选:
D


【分析】
1828
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 限

9.
【答案】
C


【解析】
【解 答】解:
A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创立了原子论,故
A
错误;


B
、拉瓦锡的组要贡献
是用天平作为工具进行定量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 ,故
B
错误;

C
、门捷列夫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 除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
C
正确;

D
、波义耳于
166 1
年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故
D
错误.

故选
C


【分析】
A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B
、拉瓦锡测定了空气的组成;

C
、门捷列夫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
、波义耳
1661
年提出了元素的概念.

10.
【答案】
D


【解析】
【解答】
1775
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
化 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19
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接着意 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

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 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
一门系统的科学, 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选
D


【分析】根 据化学发展简史进行判断.
19
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接着意大利科学
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

11.
【答案】
C


【解析】
【解答】
A
、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
A
不符合题意;

B
、五水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故
B
不符合题意;

C
、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故
C
正确;

D
、生石灰 是氧化钙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俗名,根据平时的记忆作答即可。

二、填空题

12.
【答案】
H
2
O
;< br>NaHCO
3

CO
2

NaCl

0.5mol

0.5 mol?L
1


a/54Vm ol?L
1

a/18V mol?L
1

44.8

88

氧化物;能吸水;
CaO+H
2
O=Ca

OH

2
;不能;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与空气中二 氧
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 解析】
【解答】

1


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 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
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
即答案为
H
2
O


做包子蒸馒头时常使用小苏打即使用
NaHCO
3




加热时
NaHCO
3
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使包子馒头松软可口;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为
CO
2



我 们生活中的食品
添加剂有很多,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其中食盐
NaCl
是我们 每天都需要摄入的食品添加剂,故此空

NaCl
,故答案为:
H
2
O

NaHCO
3

CO
2

N aCl



2

n=
=
=0.5 mol


c=
=
=0.5 mol?L
1




故答案为:
0.5mol

0.5 mol?L
1





3

n

Al
3+

=
=


n

Al
2

SO
4

3

=< br>=


c

Al
2

SO
4

3

=
=
÷V L=a/54V



mol?L
1

c

SO
4
2

=3c

Al
2

SO
4

3

=a/18V mol?L
1







故答案为:
a/54Vmol?L
1
a/18V mol?L
1



4

V=Vm×n=22.4 L/mol×2 mol=44.8 L


m=n×M=2 mol×44 g/mol=88g
,故答案为:
44.8

88



5


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其中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 碱和盐,根据氧化钙的特征可知氧化
钙为氧物,故答案为:氧化物;


氧 化钙具有吸水性,利用其吸水性,可以用来做干燥剂,故此空为能吸水;氧化钙吸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
2
O=Ca

OH

2




故答案为:能吸水;
CaO+H
2
O=Ca

OH

2



氧化钙在空气中会结合 水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又会结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
故氧化
钙不能 长期持续使用故此空为不能,原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与空气中二氧化碳
反应生 成碳酸钙,故答案为:不能;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
成碳酸 钙.

【分析】

1
)根据物质的分类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 分类并熟悉对应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


2
)根据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的关 系求解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求解物
质的量浓度;


3
)根据分子中某元素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求解物质的量,进而求该分子的物质的量,已知体 积可求
得分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求该分子中其他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4
)根据物质的量与气体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求解气体的体积和质量;
< br>(
5
)根据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其中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 、盐,其中氧化
钙属于氧化物,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钙做干燥剂的实质及失效等来解题.

13.
【答案】近代原子论;汤姆逊;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a
粒子的散 射实验;放射性的发现;原子核带正
电;原子核是一个体积很小而又很坚硬的不能穿透的核;原子几乎是 一个中空的球体;
(核外电子在核四

周作高速运动)


2
4
He
2



【解析】
【解答】
1
)道尔顿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汤姆孙提出的葡< br>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波尔提出了现代原子论,故答案为:

发展阶段


1



2



3


主要化学家

道尔顿(
Dalton


汤姆逊

卢瑟福(
Rutherford


主要贡献

近代原子论

葡萄干面包模型

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4


波尔(
Bohr


现代原子论



2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证明了原子的可分 性;卢瑟福
α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故答案为:
a< br>粒子的散射实验;放射性的发现;


3
)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有一小部分
α
粒子改变
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有极少数的
α
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 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说明金的原子核不能被穿透;大多数
a
﹣粒子畅通无阻 地通过说明原子几乎是一个中空的球体,

故答案为: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是一个体积很小而 又很坚硬的不能穿透的核;原子几乎是一个中空的球
体;
(核外电子在核四周作高速运动)


4

α
粒子是氦核,电荷数为
2
,质量数为
4
,则反
α
粒子的质量数为
4
,电荷数为﹣< br>2
,故答案为:
2
4
He
2





【分析】

1
)道尔顿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
原子模型;波尔提出了现代原子论;

2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证明了原子的可分性;卢瑟福
α
粒子 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3

可以根据微观粒 子的构成实验现象分析、
判断,
主要结合
α
粒子穿透金箔、
改变了原 来的运动方向、
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这几个要点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br>

4


反粒子

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 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得出反
α
粒子的电
荷数和质量数.
14.
【答案】分子;分子



【解析】
【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是有新物质即新分子生成的过程.故化
学的特征 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故答案为:分子;分子.

【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是有新物质生成的过程

15 .

答案】
观察法、
实验法、
比较法;
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预测物质的性质

观察和实验

解释及结论.



【解析】
【解答】

1
)金属钠和铜片分别盛 在表面皿中,采取对比方法来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采
用了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故答案为: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


2

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方 面来说,
其研究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预测物质的性质

观察
和实验

解释及结论,故答案为: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预测物质的 性质

观察和实验

解释及结论.

【分析】
(< br>1
)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 br>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 br>料的一种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对< br>物质性质的理解与记忆.


2

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 程序是:
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预测物质性质

设计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得出结论.

16.
【答案】
bca


【解析】
【解答】< br>a

1911
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b

1808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实心球模型;

c

1904
年汤姆逊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故以上三种模型发表的先后顺序是< br>bca
,故答案为:
bca


【分析】
a

1911
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b

1808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实心球模型;

c

1904
年汤姆逊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三、综合题

17.
【答案】

1
)原子


2
)遵守


3

C
2
H
4
+2O
2

4
)氧化



【解析】
【解答】

1
)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原子本身并没 有改变,只是通过重新结合形成新的分
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故答案为:原子;


2
)由反应微观图中分子个数及各分子的构成,反应前共有
2

C
原子、
4

H
原子、
4
个氧原子,而 反
应后仍然为
2

C
原子、
4

H
原子、
6

O
原子,可见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都没有改变,因此反应< br>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遵守;


3

根据各物质的 分子构成,
物质
A
的分子为
C
2
H
4




物质
B
的分子为
O
2




物质
C
的分子为
CO
2




物质
D
的分子为
H
2
O< br>,
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
H
4
+2O
2
2CO
2
+2H
2
O

故答案为:
C2
H
4
+2O
2
2CO
2
+2H
2< br>O


2CO
2
+2H
2
O
(< br>4
)该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也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属于物质与氧 发生
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故答案为:氧化.

【分析】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 及粒子构成模拟图,
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
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
种类及个 数,判断反应中所表现出的规律.

18.
【答案】

1
)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


2
)燃着小木条息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3
)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大


4
)低;多



【解析】
【解答】< br>(
1
)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含量高,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


中现象是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故答案为: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 的浑浊多;


2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少,
能使燃 着小木条息熄灭,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故答案为:
燃着小木条息熄灭;燃着 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3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 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
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证明呼出气体中 水的含量比空气大;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
O
2
的量 低,
CO
2

H
2
O
的量多,故答案为:低;多< br>
【分析】

1
)根据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含量高,二 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少, 能使燃着小木条息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3

对 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
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大;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
9
题;共
18
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l
2
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
Cl
2
具有漂白性

B.
红热的铁丝在
Cl
2
中剧烈燃烧,反应生成
FeCl
3

C.
利用溴单质的氧化性可以把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

D.
实验室常用
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
Cl
2
以避免污染

2.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与
O
2
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
少量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C.
金属钠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D.
由于钠很活泼,所以它能从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钠后面的金属

3.
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将钠保存在水中

C.
氯气能溶于水
D.
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察现象

4.
将一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
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C.
钠在煤油中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
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5.
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中污染 物的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的电
阻愈大,
它的电导愈 小)

如测定
H
2
S
的含量,
若用
CuS O
4
溶液吸收,
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内的
H
2
S
的 含量,
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测定低浓度范围内
H
2
S< br>的含量,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
吸收容量与灵敏度的情况下测定空气中
Cl
2
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A. Na
2
S
溶液

B. HI
溶液

C. NaOH
溶液

D. H
2
O
6.
下列物质中,不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A.
活性炭
B.
氯气
C.
次氯酸溶液
D.
二氧化碳

7.
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 Na
B. NaCl
C. NaOH
D. Na
2
O
8.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产物不可能是(















A. Na
2
O
2

B. NaOH
C. Na
2
CO
3
?10H
2
O
D. Na
2
CO
3

9.
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氯水还可杀菌消毒

B.
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
红热的铁丝在< br>Cl
2
中燃烧产生棕色的雾;
H
2

Cl
2
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D.
氯水长时间放置会变质,是因为氯气几乎完全挥发,剩下的就是水.

二、填空题(共
4
题;共
20
分)

10.
钠、铝、铁是三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


1
)钠 元素的金属性比铝的
________
(填











2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
(填序号)


a
.钠沉到水底

b
.钠熔成小球

c
.小球四处游动

(< br>3

Fe

Cl
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化 学式是
________
.将该产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分装在两
支试管中.请回答:

a
.若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
KSCN
溶液,则溶液变成
________
色.

b
.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NaOH
溶液,现象为
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






11.①Cl
2
②KCl ③NaHCO
3


H
2
SO
4
⑤NH
3
⑥Al

OH

3

用序号填空.


1
)只由离子键构成的是

________



2
)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________

3
)常温常压下呈黄绿色的气体是
________

4
)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的是

________




5
)与强酸和强碱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________




6
)化学性质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易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的是
________







12.
写出下列方程式


1
)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
)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
)一水合氨电离方程式
________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13.
前一段时间,
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不要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
据报道,
在全国各地发生了


多起混合洁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O

Cl

2H
===Cl
2

+< br>H
2
O
。根据你
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 污剂之一必定含氯元素,其中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

________

__ ______
(填离子)
,当另一种具有
________
(填写性质)的液 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后,可能
发生上述反应而产生氯气。





三、综合题(共
2
题;共
13
分)

1 4.
氯气在
25
℃、
101kPa
时,在
1L
水中 可溶解
0.09mol
,实验测得溶于水的
Cl
2
约有

下列问题:






1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







2
)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
(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







3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KOH
固体,
平衡将
________
(填

向正反应方向



向逆反应方向






移 动;






4

如果增大 氯气的压强,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
________
(填

增大< br>”


减小



不变



平衡将
________
(填

向正反应方向



向逆反应方向





)移动.





与水反应.请回答

2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图是一些含氯产品.



1


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

















A.
腐蚀品

B.
爆炸品

C.
有毒品

D.
易燃品


2
)下列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

ClO

2

C.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


3
)工业上利用Cl
2
制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Cl
2
溶于水可制得氯水,检验一瓶氯水是否已经完
全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_____ ___



A
.硝酸银溶液

B
.酚酞溶液

C
.碳酸钠溶液

D
.紫色石蕊溶液






4
)将
8.7g MnO
2
与足量浓盐酸混合加热,反应 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________L






四、实验探究题(共
1
题;共
10
分)

16.
在新制氯水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及反应的微粒.






1
)在氯水中加入镁条,现象为:________
,反应微粒是:
________







2
)将氯水滴加到
AgNO
3< br>溶液中,现象为:
________
,反应微粒是:
________







3
)将红布条放入氯水中 ,现象为:
________
,反应微粒是:
________







4
)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为 :
________
,微粒是:
________







5
)将氯水滴加到
FeCl
2< br>溶液中,现象为:
________
,微粒是:
________
.< br>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答案】
A


【解 析】
【解答】解:
A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氯气无 漂白作用,故
A
错误;

B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氧化变价金 属为高价态化合物,
红热的铁丝在
Cl
2
中剧烈燃烧,
反应生成FeCl
3





B
正确;

C
.溴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溴单质氧化碘 离子生成碘单质,故
C
正确;

D
.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 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
D
正确;

故选
A


【分析】
A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

B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氧化变价金属为高价态化合物;

C
.溴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D
.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2.
【答案】
D


【解析】
【解答】
解:
A

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在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 br>故
A
正确;


B


的密度比煤 油大,且与煤油不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故
B
正确;

C
.钠的硬度很小,可用小刀切割,故
C
正确;

D
.钠易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故
D
错误.

故选
D


【分析】钠为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较小,性质活泼,可与水、氧气等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3.
【答案】
B


【解析】
【解答】
A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
A
正确;

B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
B
错误;

C.氯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1
体积水溶解
2
体积氯气,故
C正确;

D
.加热钠,可把钠放在石棉网上,便于观察现象,故
D
正确;

故选
B


【分析】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和钠的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4.
【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因煤 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煤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又因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
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而 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
后停止反应又下沉,
如此往复,
直至钠反应完,
所以钠在煤油中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故选
C



【分
析】钠的密度小于水但大于煤油,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 化钠和氢气,反应中钠处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不
能燃烧.

5.
【答案】
A


【解析】
【解答】
解:
A

硫化钠与氯气反应离子方程式:
Na
2
S+Cl< br>2
=2NaCl+S↓

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电导变化大,灵 敏度高,故
A
正确;


B
.碘化钾溶液可以稀释氯气,反 应为
2KI+Cl
2
=2KCl+I
2




反应前
后离子浓度变化不大,电导变化不大,灵敏度不高,故
B
错误;

C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
发生反应
2 NaOH+Cl
2
=NaCl+NaClO+H
2
O

溶液 与
Cl
2
反应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
大,电导变化不大,灵敏度不高,故C
错误;

D
.氯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水的吸收能力很小,电导变 化不大,灵敏度不高,故
D
错误;

故选:
A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
H
2
S+CuSO
4
=CuS↓+ H
2
SO
4




CuSO
4
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不变,导电能力不变,
电导变化不大,而
H
2
S +Br
2
=2HBr+S↓
,生成了强电解质
HBr
,溴水中离子浓 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电导
变化大,灵敏度高;可见溶液离子浓度增大,电导增大,测定时灵敏度高,
A

B

C
项溶液反应方程式:
Na
2< br>S+Cl
2
=2NaCl+S↓

2KI+Cl
2
= 2KCl+I
2




2NaOH+Cl
2=NaCl+NaClO+H
2
O
,据此判断离子浓度变化解答.

6.
【答案】
D


【解析】
【解答】解: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具有漂白性,故
A
不选;


B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
B
不选;

C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
C
不选;

D
.二氧化碳不具有漂白性,故
D
选;

故选:
D


【分析】
常见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次氯酸、
氯水、
次氯酸盐、
双氧水等
(强氧化性)

二氧化硫
(化
合生成无色物质)


活性炭(吸附性 )
,以此来解答.

7.
【答案】
B


【解析】
【解答】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极易失去,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和空气中的水以及二氧 化
碳反应,氢氧化钠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氧化钠容易和空气中的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钠 元
素在自然界中不会以这些形式存在,只能以氯化钠的稳定形式存在.

故答案为:
B


【分析】利用生活常识可知在生活常用的含钠元素的物质是食盐,主要成分就是
NaCl.
8.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首先 与氧反应生成氧化钠,变灰色,再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潮解,生成碳酸
钠晶体,再风干变成碳酸钠 粉末或块状物,总之最终产物为碳酸钠,该过程中不会生成过氧化钠,


故选
A


【分析】
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
切口 开始呈银白色
(钠的真面目)

变暗
(生成
Na
2
O


变白色固体
(生

NaOH

→< br>成液(
NaOH
潮解)

结块(吸收
CO
2

Na
2
CO
3
?10H
2
O


最后成粉末(风化)据此解答.

9.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
A
.氯气是黄绿色、有毒、具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
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故
A
正确;
B
.液氯为氯气的液态形式,是纯净物,不具有漂白性,故
B
错误;

C
.红热的铁丝在
Cl
2
中燃烧生成氯化铁,产生棕色的烟;
H< br>2

Cl
2
中燃烧火焰苍白色,故
C
错误;

D
.氯水长时间放置会变质,是因为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剩余为盐酸 ,故
D

误;

故选:
A


【 分析】
A
.氯气是黄绿色、有毒、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 化性可
以杀菌消毒;

B
.液氯为氯气的液态形式;

C
.依据铁丝、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物质及现象解答;

D
.次氯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二、填空题

10.【答案】强;
2Na+2H
2
O

2Na
+
+ 2OH
+H
2


bc

FeCl
3;血红;生成红褐色沉;
Fe
3+
+OH

Fe
OH

3





【解析】【解答】

1
)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钠元素的金属性 比铝的强,故答
案为:强;



2

Na
可与水反应生成
NaOH

H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H
2
O

2Na
+
+2OH
+H
2

,由于钠的密
度比水小,可观察到钠浮在 水面上,并四处游动,因钠的熔点较低,反应放热,则可观察到钠熔成小球,


故答 案为:
2Na+2H
2
O

2Na
+
+2OH+H
2


bc



3

Fe

Cl
2
反应生成
FeCl
3




Fe
3+

KSCN
溶液反应生成 血红色物质,与
NaOH
溶液溶液反应生成红褐
色沉淀
Fe

OH

3






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Fe
3+
+OH

Fe

OH

3




故答案为:
FeCl
3< br>;血红;生成红褐色沉;
Fe
3+
+OH

Fe
(< br>OH

3



【分析】

1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2

Na
可与水反应生成
NaOH

H2




结合
Na
的物理性质判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3

Fe

Cl
2
反应生成
FeCl
3




结合
Fe
3+
的性质解答该题.

11.
【答案】













【解析】
【解答】

1

只有离子键构成说明物质是由简单阳离子和简单阴离子构成,
无原子 团形成的离子,
KCl
是只有离子构成的物质,故答案为:


< br>(
2
)刺激性气味,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碱性气体,判断为
NH
3




故答案为:




3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故答案为:




4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故答案为:




5
)与强酸和强碱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产生的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Al

OH



+
3+
3+3H
=Al
+3H
2
O

Al

O H

3
+OH
=AlO
2
+2H
2
O故答案为:




6
)化学性质不稳定、在一定条件 下易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的是碳酸氢钠,
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故答案为:


【分析】

1
)只有离子键构成说明物质是由简 单阳离子和简单阴离子构成;


2
)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碱性气体;


3
)黄绿色气体是氯气;


4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


5
) 与强酸强碱反应的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无气体生成,证明是氢氧化铝;


6
)受热易分解的是碳酸氢钠.

12.

答< br>案

2Na+2H
2
O=2NaOH+H
2


2Mg+CO
2
CaCO
3
+2H
+
=Ca< br>2+
+H
2
O+CO
2



2 MgO+C

NH
3
?H
2
O
?
NH4
+
+OH


【解析】
【解答】

1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
2
O=2NaOH+H
2



故答案为:
2Na+2H2
O=2NaOH+H
2




2

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
2
2MgO+C

故答案为:
2Mg+CO
2
2MgO+C





3
)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为:
NH
3
?H
2
O
?
NH
4
+
+ OH




故答案为:
NH
3
?H2
O
?
NH
4
+
+OH



4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离子反应为
CaCO< br>3
+2H
+
=Ca
2+
+H
2
O+CO2

,故答案为:
CaCO
3
+2H
+
=Ca
2+
+H
2
O+CO
2



【分析】

1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2
)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3
)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


4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13.
【答案】
ClO

Cl
;酸性



【解析】
【解答】根据
ClO

Cl

2H
===Cl
2


H
2
O
可知,是< br>ClO

Cl
在有
H
存在(酸性条件下)时发


生的反应,故推测一种洁污剂中可能含有
ClO

Cl



另一种洁污剂中可能含有
H


【分析】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行分析。

三、综合题

14.【答案】

1

Cl
2
+H
2
O?
H
+
+Cl
+HClO


2

4.5×10
4


3
)正反应方向


4
)增大;正反应方向











【解析】
【解答】解 :

1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
2
+H
2
O
?
H
+
+Cl
+HClO< br>,

故答案为:
Cl
2
+H
2
O
?
H
+
+Cl
+HClO


2
)在
1L
水中可溶解
0.09mol
氯气,近似氯气难度为
0.09mol/L
;依据
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得到平衡浓度:





Cl
2
+


H
2
O
?
H
+
+
Cl

+
HClO
0
0
0


0.09

mol/L




0.03

mol/L




0.06

mol/L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K=

=4.5×10
4


故答案为:
4.5×10
4


3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 入少量
NaOH
固体,会和平衡状态下的氢离子反应,平衡
正向进行,故答案为:正反 应方向;

4
)在上述平衡中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方向进行,平衡
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溶解量会增加,故答案为:增大;正反应方向.

【分析】
1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电解质;

2
)在
1L
水中可溶解
0.09mol
氯气,
近似氯气难度为
0.09mol/L

结合平衡计算平衡状态微粒的浓度,
依据平衡常数概念计算得 到;

3

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平 衡正向进行;

4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会增大,平衡
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 向进行.

15.
【答案】

1

C

2

BD

3

Cl
2
+H
2


4

22.4


【解析】
【解答】 解:

1
)氯气为有毒的气体,则

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
C
,不易燃、易爆,本身不具
2HCl

D
有腐蚀性,
故 答案为:
C


2

A

漂白粉的主要成 分为
Ca

ClO

2

CaCl
2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
NaClO


均为混合物,故
A
错误;
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
ClO

2





C lO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故
B
正确;
C
.石灰水的浓度较小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故
C
错误;
D
.漂白液由氢氧化< br>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有效成分是
NaClO
,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BD


3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 br>HCl
,溶
于水得到盐酸,发生的反应为
H
2
+Cl
2

2HCl
;氯水中
HClO
不稳定,若变质生成盐酸,酸性增强 ,可
2HCl

选紫色石蕊检验,氯水、盐酸与
A

B
C
混合的现象均相同,不能鉴别,故答案为:
Cl
2
+H2

D


4

8.7g

MnO
2
的物质的量
=
MnO
2
+4HCl
Cl
2
↑+2H
2
O



=0.1mol
,则:


MnCl
2
+
1mol
0.1mol
22.4L
V
V=
=2.24L


故答案为:
2.24


【分析】

1
) 氯气有毒;

2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
Ca

ClO

2

CaCl
2




有效成分是
Ca

ClO

2





白液的有效成分为
NaClO


3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
HCl
,溶于水得到盐酸;氯水中
HClO
不稳定,若变质
生成盐酸,酸性增强;

4

MnO
2完全反应,根据
n=
算氯气的体积.

四、实验探究题
16.
【答案】

1
)有气泡产生,镁条逐渐消失;
H
+



2
)产生白色沉淀;
Cl


3
)红色布条褪色;
HClO

4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H
+

HClO

5
)溶液变为黄色;
Cl
2


【解析】
【解答】解: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方程式:
Cl2
+H
2
O
?
HCl+HClO
,所以


新制氯水中存在
Cl
2

HClO
H
2
O

H
+

Cl

Cl O

OH





1
)新制氯 水溶液中存在氢离子,能够与镁
反应生成氢气和镁离子,
所以看到现象为:
有气泡产生 ,
镁条逐渐消失,
发生反应:
Mg+2HCl

MgCl
2
+H
2




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镁条逐渐 消失;
H
+


2
)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所以滴入 硝酸银溶液产生

白色氯化银沉淀,反应微粒是
Cl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
Cl


3
)新制氯水溶液中存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红色布条褪色,体现
次氯酸的漂白性;

故答案为:红色 布条褪色;
HClO


4
)新制氯水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次氯酸, 盐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石蕊
变红,次氯酸具有与漂白性,能够使变红的溶液褪色,

计 算
8.7g

MnO
2
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计
故答案 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H
+

HClO


5
)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氯气分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

氧化二价铁离子生成三价铁 离子,离子方程式:
2Fe
2+
+Cl
2
=2Fe
3++2Cl





故答案为:溶液变为黄色;
Cl
2




【分析】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方程式:
Cl
2
+H2
O
?
HCl+HClO
,所以新制氯水中



存在
Cl
2

HClO

H
2
O

H
+

Cl

ClO

O H




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1)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
氢离子,能够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和镁离子;

2
) 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所以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
色氯化银沉淀;

3
)新制氯水溶液中存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4
)新制氯水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次氯酸 ,
既具有酸性,又具有漂白性;

5
)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氯气分子,具有强 的氧化性.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3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
9
题;共
18
分)

1.

5mol/L

Mg

NO

3
2
溶液
a mL
稀释至
b mL
,稀释后溶液中
NO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5a/b mol/L
B. 10a/b mol/L
C. b/5a mol/L
D. a/b mol/L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数值)
















A. 71g
氯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
A

B. 4 g
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0.1N
A

C.
标准状况下,
22.4LH
2
O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 br>
D.
在标准状况下,
22.4 L
甲烷与乙炔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
N
A

3.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0.1mol·
L
-1
稀 硫酸
100mL
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个数为
0.1N
A

B. 1molCH
3
+
(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
10N
A

C.
标准状况下,
0.5
N
A

NO

0.5
N
A

O
2
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2 2.4 L
D. 12.4g
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
0.4N
A

4.

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6g
18
O
2
含有的中子数为
10N
A

B. 1.9g
1
H
37
Cl
含有的电子数为
0. 9N
A

C. 1molN
2
中共用电子对数为
3N
A
D. 0.5molNH
4
+
含有的质子数为
5.5N
A

5.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常温常压下,
1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
N
A

B.
标准状况下,
5.6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
0.25N< br>A

C.
标准状况下,
32gSO
2
的体积约为
22.4L
D.
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

1

K
2
SO
4
溶液中,含
2N
A

K
+

6.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gNH
含有质子的数目为
10N
A

B. 1molNa
2
O
2
与足量
CO
2
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N
A

C.
标准状况下,体积均为
22.4L

O
2

HCl

H
2
O
含有的分子数目均为
N
A

D.
质量为
16g

O
2
O
3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的数目为
N
A















简单的吉他谱-迎国庆黑板报


简单的吉他谱-迎国庆黑板报


简单的吉他谱-迎国庆黑板报


简单的吉他谱-迎国庆黑板报


简单的吉他谱-迎国庆黑板报


简单的吉他谱-迎国庆黑板报


简单的吉他谱-迎国庆黑板报


简单的吉他谱-迎国庆黑板报



本文更新与2021-01-24 07: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59476.html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全册的相关文章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