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教案全套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24 07:31
tags:

蓝屏原因-qq空间打开空白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冀春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
全册精品教案


教案编号:
1
课题:初中知识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

2
、复习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建立从实验学化学的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难点】巩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器材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
归纳整理
]
一、混合物分离与提 纯,填上分离的物质及应用举例及二、离子的检
验。并交流答案。

[
板书
]
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

[
投影
]


1


















[
讲述
]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
(
或化学
)
变化,将其彼此 分开的

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
思考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
提问
]
过滤、蒸馏注意事项

[
投影
]

[
讲述
] 1
、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如图:

①“一贴”:折叠后的滤 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
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
边缘< br>(
略低约
1cm)
,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③“三接 触”:
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
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
向漏斗中倾 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
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 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过滤后如果溶液仍然浑浊,应
重新过滤一遍。如果滤液对滤纸有腐蚀作用,一 般可用石棉或玻璃丝代替滤纸。如果过
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 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
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 为
止。

[
板书
] 1
、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

[
投影
]

[
讲述并板书
]2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 br>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2

3
,也不能少于
1

3



2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
0.5cm
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
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
思考与讨论
]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
提问]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
(
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
)
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
讲述
]
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 积的
2

3

加热
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 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
用余热蒸发至干。

[
投影
]

[
讲述并板书
]3
、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 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 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6)
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
使塞上 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
意不可 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3




















[
学生讨论
]
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
讲述
]
(1)“四原则”是:一不增
(
提纯过程中不增加 新的杂质
)
;二不减
(
不减少欲
被提纯的物质
)
; 三易分离
(
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
;四易复原
(
被提纯 物质要复原
)


(2)“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 须除尽
(
因为过量试剂带入
新的杂质
)
;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
例题
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H
2
SO
4





B

KNO
3


HCl

AgNO
3
溶液、过滤


Ba

NO
3

2
溶液、过滤

K
2
SO
4




C

Cu




D

CaCO
3


CuO

CaO

盐酸、过滤

H
2
O
、过滤

[
分析
]
除杂——将杂质除去并进行有效的分离.因此,所加试剂与杂质反 应后生
成的产物应易于分离而除去.将杂质转化为难溶物或转化为可溶(非杂质难溶时)物而
通 过过滤方法除去。
A
中可产生
Ag
2
SO
4

沉淀,所以
A
不正确。

[

2]
根据图所示的溶解度曲
回答下列问题.


1
)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均属于

_____
物质(填“易溶”


“可溶”

“微溶”或“难溶”




2
)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

(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少量

氯化钠杂质)
.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 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
______
的方
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
.< br>



3
)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①加热溶解,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洗
涤晾干.




4
)完成①~③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石棉网等 )
、烧杯、玻璃
棒和
_________

___________ _
等.



[
剖析
]
这是一道根据物 质溶解度曲线进行物质分离的综合题.命题人将判断
物质的溶解性范围与分离方法、实验操作融入同一道 试题中,比较全面的考查了有关物
质结晶分离的知识.本题导向我们的复习既要注意掌握学科知识点,又 要注意知识的灵

4

线,



人< br>教








精< br>品





活应用.



[
答案
]

1
)易溶


2
)冷却热饱和溶液(
3
)结晶

过滤


4
)漏斗


精灯

课堂练习

一、

(1)
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
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


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


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

0
℃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2)
分离
FeCl
3
、KC
l
、B
a
SO4的因体混合物,应采用的一组试剂是:
A
.水、硝酸银、稀硝酸








B
.水、氢氧化钠、盐酸

C
.水、氢氧化钾、盐酸








C
.水、氢氧化钾、硫酸

(3)
下列所列 三种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试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分别除去杂质应选
用的试剂和方法,及有关化学反应方 程式.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
剂和方法

NaNO
3

ZnSO
4

NaCl
CuSO
4









程式



(4)
如何除去
H
2
中混有的HC
l
气 体和水蒸气?

二、实验室思维拓展有一瓶亚硫酸钠试剂,有部分己被氧化成硫酸钠.某学生设 计
了下列实验来测定其中
Na
2
SO
4
的质量分数.

称取样品
a
克,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往溶液中加盐酸(
2HCl+Na
2
SO
3
=

2NaCl+SO
2
+H
2
O

,直至盐酸过量.

往酸化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
2
溶液.

过滤,并洗涤.烘干得沉淀
b
克.

试回答:

加 盐酸为什么要过量
?
如何验证氯化钡已经过量?怎样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列计算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的代数式

作业:预习第一节

五、教学总结:


5




















教案编号:
2
课题: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
预习本节内容,< br>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
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能力目标】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 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
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难点】安全知识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认识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引入新课〗
阐 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
重要性。

〖提问〗在初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实验安全问题是要注意的?

〖学生思考 并交流〗制取并收集氧气、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浓硫酸的稀
释三个实验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要注 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假如这些问
题我们忽视了,容易引起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讲解〗在做这几个实验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 无论什么实验,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固体试剂用镊子、药匙或
纸槽取用,液体试剂用量筒 、滴管取用或直接倾倒。

2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若给液体或固液混 合物加热则试管口向上,
若只有液体则要放碎瓷片。若固体加热易熔化(比如草酸晶体)呢?

3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之后应该先撤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若制取的是有毒
气体 则应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用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应采用什么装置?

4
.不 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酒精灯内酒精的量要适当,不能给燃烧着的酒精灯添
加酒精,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 实验之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5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如氢气)前要验纯。氢气还原氧化铜之前应先通

6




















氢气,待验得氢气纯净后再加热,实验结束之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玻璃管)冷却后
停止通氢气。

6
.稀释浓硫酸时要使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在今后的学习中我 们还将会遇到
浓硫酸与乙醇、浓硝酸等密度比它小的液体的混合,应该如何混合呢?

〖过渡〗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知道,要确保实验的安全我们必须熟知物质的性质。
像我们前面讨论的氢气 和浓硫酸就属于危险品,在运输和出售时都有醒目的标志。

〖学生活动〗阅读第
4< br>页图
1-1
,举例说明有哪些图中所示的“危险化学品”


〖教师讲述〗除了熟知哪些物质属于危险化学品之外,为了确保实验安全,掌握正
确的操作方法和遵守实 验室规章制度也很重要。随着我们化学知识的丰富、接触的化学
实验越来越多,在新接触的化学实验中还 会出现一些我们需要注意的实验安全问题。

〖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第一节内容,思考过滤实验 、蒸发实验、蒸馏实验和萃取实
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补充习题

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B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要将被加热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

C
.为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可采用粉碎、振荡、搅拌、加热等方法

D
.为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常采取搅拌、加热等措施

2
.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
.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C
.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

D
.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
.下图是用浓
H2SO4

HCOOH


CO
还原
F e2O3
并检验反应产物的实
验装置图。制备
CO
的方程式为
HCO OH
CO↑



A

B

C

E






_ _________

__________


H
2S
O
4


H
2
O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




















⑵加热还原
Fc2O3
之前首先要做
_______ _______
检验;然后还要做
_____________
试验,检验
_ ________
是否被赶净;

⑶实验结束后在玻璃管上方悬挂磁铁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中所放物质为CuCl

NH3
溶液,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C 2

BD 3
.⑴甲酸

浓硫酸

浓硫酸

石灰水


⑵装置气密性
CO
纯度

空气

⑶检验生成的
Fe
除去未反应的
CO
作业:完成练习册第一课时

五、教学后记








8




















教案编号:
3
课题: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 识目标】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
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 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
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
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难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漏斗、铁架台、滤纸、烧杯、玻璃棒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

〖引入新课〗阐述物质的分离 和提纯是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本节内容要求我
们掌握四个基本操作,我们先来学习两个。

〖教师讲解〗前面一节课已经就实验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在课前也已经对实
验进行了充分 的预习,下面就动手吧!

〖学生活动〗动手完成课本上安排的实验
1-1
,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给予指
导和纠正,直到实验完毕。

〖提问并讨论〗
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设法解决的?你觉得为了
保证实验的成功除了要注意安全问题 以外,还要注意那些细节问题?

⑴过滤时的“一贴二低三靠”


⑵如果想要得到的是固体物质,则还需要洗涤操作(本实验不需要)


⑶蒸 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溶液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靠余热蒸
发剩余的水分,或用小火烘 干;

⑷搅拌时不能太剧烈,要始终用坩埚钳夹住蒸发皿,要防止固体小颗粒飞溅引起烫
伤。

〖小结〗就教师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给予评价和小结。


9




















〖提问并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到的食盐是纯净的吗?如何判断?

〖学生活动〗完成 实验
1-2
,阅读教材第
6
页“资料卡片”
,交流初中学过哪些物质
检验的方法。


H
2
的检验、⑵
O
2< br>的检验、⑶
CO
2
的检验、⑷
CO
3
2
-< br>的检验、⑸
Cu
2

的检验、⑹酸和碱
的检验等。

〖思考与交流〗如要除去其中的杂质
SO
4
2


Mg
2


Ca
2

,结合教材第
7页的“资料
卡片”上的溶解性表,应选用哪些试剂?

1
.确定试剂:< br>SO
4
2

选用
BaCl
2
(为什么不用硝 酸钡?)除去,
Mg
2

选用
NaOH
(为什
么不 用氢氧化钾?)除去,
Ca
选用
Na
2
CO
3
除去 。

2
.排定顺序:为了全部除去杂质离子,所加试剂必须过量(适量是难以控制的)

这就带来了过量试剂如何除去的问题。过量的
Ba
2

应 用
CO
3
2

除去,过量的
CO
3
2

OH

应用
H

(盐酸)除去。所以Na
2
CO
3
必须在
BaCl
2
后面加入,盐 酸在最后加入,加入
NaOH
的顺序就有
3
种可能了。
(过量的盐酸 怎么办?)

〖小结〗
粗盐提纯时,
除了要除去不溶杂质外还要除去易溶杂质 ;
除去易溶杂质时,
除要考虑加入的试剂外,
还需要考虑试剂的用量和加入的先后顺序 以及过量试剂的处理
等问题。

〖思考与交流〗
1
.过滤和蒸发都适 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他们适用的对
象一样吗?

过滤适用于固体不溶于液体,若固体易溶于液体则要用蒸发的方法
进行分离。

2
.若有两种固体,要使它们分离开来,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若两种固体一 种易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如
CaCO
3

NaCl
的混
合物)
,则可用溶解、过滤(洗涤)
、蒸发的方法;若两种固体都不溶于
水,但一种 溶于酸(或其他液体)
、另一种溶不于酸(或其他液体)
(如
BaSO
4
BaCO
3
的混合物)
,则可采用加酸溶解、过滤(洗涤)
、 加
Na
2
CO
3
沉淀、过滤(洗
涤)的方法;……

〖布置作业〗书写实验报告。

补充习题

1
.某学生发现 滴瓶中溶液里有悬浊物,拟用右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错误的操作
有(



A

4




B

3




C

2




D

1



1
0

2




















2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
.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
.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
.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
2+

Mg
2+

S O
4
2-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
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 量
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
Na
2
CO
3< br>溶液,⑤加过

BaCl
2
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

4

欲使
C uSO
4
·
5H
2
O

NH
4
C l

SiO
2
的混合物分离开来,
其必要的实验操作为
(< br>


A
.升华

溶解

过滤

结晶





B
.溶解

过滤

蒸发

结晶

C
.加热

溶解

蒸发

过滤





D
.溶解

过滤

蒸馏

蒸发

5

除去
KCl
溶 液中的
SO
4
2

离子,
依次加入的溶液为
(填溶 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等盐类,方法如下:

⑴除去草木灰中的不溶杂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提取钾盐

过滤后的溶液在蒸发皿里加热以得到钾盐晶体,将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 操作过
程:①固定铁圈位置

②放置酒精灯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
热蒸干。其 正确操作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检验钾盐中的碳酸根

检验钾盐中的碳酸根所需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问题讨论

①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 都要用到
玻璃棒,分别说明在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过滤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⑶能否确认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为什么?


1
1





















参考答案

1

A 2

B 3

CD 4

A 5
BaCl
2
[或
Ba(OH)
2


K
2
CO
3

HCl
6
.⑴将草木灰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过滤



②①③④⑤

⑶稀盐酸(或稀
硫酸)

澄清石灰水

⑷①搅拌,加速溶解

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


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②不能

因为没有检 验钾离子。即使检
验到有钾离子存在,碳酸钾也许是在蒸发过程中由其他物质变化而来。其他合理答案也
可。

作业:完成练习册第二课时

五、教学后记:





1
2




















教案编号:
4
课题: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
3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 习实验原理
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掌握蒸馏、萃取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组 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
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
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操作

【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操作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漏斗、铁架台、滤纸、烧杯、玻璃棒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 习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两个基本操作,本节课再来学
习另外两个。

〖介绍〗简要介绍 下面的两个实验要用到三个新的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和分
液漏斗——的构造和功能。
< br>〖学生活动〗动手完成课本上安排的实验
1-3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直到实验完毕。

〖提问并讨论〗
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 如何设法解决的?你觉得为了
保证实验的成功除了要注意安全问题以外,还要注意那些细节问题?

⑴蒸馏装置的安装:由下到上、从左到右,安装时要小心,防止损坏仪器和戳伤身
体;

⑵纯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
(或沸石)

不妨做个对照实验
(一个加碎 瓷片一个不加)


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因为它测定的是蒸汽温度;

⑷冷凝水的流向:与蒸汽流向相反,使得热交换充分;

⑸利用蒸馏法对混合物进行分 离时的适用对象:两种沸点相差较大(一般是能够互
溶)的液体。


1
3




















〖小结〗就教师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给予评价和小结。

〖过 渡〗
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的分离除了可以根据沸点的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外,还可以根据溶 解性的不同加以分离。

〖学生活动〗
动手完成课本上安排的实验
1-4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直到实验完毕。

〖提问并讨论〗
实验过程中你遇 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设法解决的?你觉得为了
保证实验的成功除了要注意安全问题以外,还要注意那 些细节问题?

⑴加入萃取剂之后、振荡之前一般都记得塞好分液漏斗玻璃塞,但是分液前容易忘
记;

⑵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面流出来,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口部倒出来;

⑶利用萃取 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时的适用对象:两液体互溶(或一种固体溶于另一
液体中)
,但溶质在萃取 剂中溶解度更大。

〖小结〗就教师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给予评价和小结。

〖问题与讨论〗
1
.刚才的实验中得到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能不能说碘和水已经
彻 底分离?若想得到固体碘,可采用什么办法?蒸发(蒸馏)

2
.什么样的物质适合做萃取剂

更加能够溶解溶质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的物 质适合做萃取剂。
(演示实验:酒精不
能从点水中萃取出碘)

3
.学生探究:同样多的萃取剂是一次使用效果好还是分多次使用效果好?

〖讲解〗
蒸馏和萃取都可以对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加以分离,
但适用的对象不同,
我 们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合理选择和利用分离方法。
物质的检验也要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选
择不同的试 剂和方法,这个我们将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逐步遇到。

〖布置作业〗书写实验报告。

补充习题

1

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高,
但受热容易分解。
某试剂厂先制得
7%~8%
的过氧化氢溶
液,再浓缩成
30%
的溶液时,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



A
.常压蒸馏

B
.减压蒸馏

C
.加生石灰常压蒸馏

D
.加压蒸馏

2
.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
常见漏斗的上部,
A

B

C

D
分别是实际操作

1
4




















时,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的示意图。

请根据实际使用操作时上述漏斗的使用范围和 它们形状,指出①、②、③、④分别

A

B

C

D
中的哪一种或几种相匹配?

①与
______
、②与
______
、③与
______
、④与
______
。< br>
3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自来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

B仪器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时
A
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
还需加



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C B A B

D 3
.⑴温度计
水银球位置不在蒸馏烧瓶支管口

冷凝管进、
出水口颠倒

⑵蒸馏烧瓶

冷凝管

⑶碎瓷片

防止液体剧烈跳动(暴沸)

作业:完成练习册第三课时

五、教学后记:









A




B


1
5




















教案编号:
5
课题: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
、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和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1
、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 量、物质的量、物质
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

2
、通过学习,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

【道德情感目标】在化学概 念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思
维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难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讨论法、归纳法

〖引入〗思考并讨论:

1
、如何通过实验方法粗略测知一张白纸的厚度?其 中哪种方法在现有实验条件下
最具有可操作性?(以化学教材的纸为例,请学生认真测量)

2
、已知有一大叠厚度均匀的这样的纸,如何快速粗略地知道其中的张数?

3
、如何通过实验方法粗略测知一个原子或分子的质量?现有一杯水,如何知晓其
中含多少水分 子?

〖讲解〗显然,我们能够很快想到可以用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
来,为此,国际科学界引进了“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物理量(
n

,其单位为摩尔(
mol


简称为摩。

〖阅读〗
P12
资料卡片

〖过渡〗

那么到底用多少粒子做为一个集体最为合适呢?

〖活动〗参照
P11
表格中的数据,学生进行猜想。


1
6




















〖设问〗科学家选择了
6.02
×
10
23< br>这样的近似数据,用此数据的优点是什么呢?

大量实验证明,约
6.02×
10
23
个粒子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
相对原子 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我们就把含有约
6.02
×
10
23
个粒 子集体计量为
1mol
,也就是说
1 mol
任何粒子所含粒子数约为
6.02
×
10
23
个,这里的粒子集体可以是
原子、分子、离子 或原子团,也可以是电子、质子、中子等,但不可以是宏观物体。

〖举例〗
1 molFe

1 molO
2

1 molNa
+

1molSO
4
2


2molH
2
O
指出注意事项:使用摩尔作为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
化学式表示。

〖讲解〗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对
6.02
×
10这个数据的得出,有着很
大的贡献,故用其名字来表示该常数,以示纪念,即将
6.02< br>×
10
23
mol
-1
叫做阿伏加德
罗常数,用
N
A
表示。

〖归纳〗归纳得出公式:粒子数
N=n
?
N
A

〖练习〗
5molH
2
SO
4
中含有的分子个数是多少? 原子总数是多少?氧原子个数是多
少?

〖设问〗
1
mol
任何粒子所含粒子数为
6.02
×
10
23
个,而
1mo 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
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上把单位
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
M
,常用单位为g/mol
。举例说明。

〖归纳〗举例、归纳,得出公式:
m=n
?
M
〖练习〗做
P13
“学与问”

〖小结〗小结所讲内容,解决〖引入〗中的第
3
个问题

〖活动〗< br>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
强化几个关系式的应用,
教师巡视、
指导、
答 疑。

补充习题

1
、下列各物质中,含氧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

1molKClO
3
B

0.5molH
3
PO
4
C

32g O
2
D

3.01
×
10
23

CO
2

2

Cl
2

HCl

O
2

CO
2
5g
,按其所含分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71
g
Na
2
SO
4
?
10H
2
O
中含有
Na


SO4
2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

H
2
O
的数目为多少?

4
、质量相等的
SO
2


SO
3
,物质的量之比为



硫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


,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5

4.9g
磷酸中含有多少个
H
原 子、
O
原子和
P
原子?以及与多少克
P
2
O
5
中所含
P
原子相等?


1
7
< br>23



















6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
)水的摩尔质量是
18g

2

1
分子硫酸的质量是
98 g

3

1 mol
氮的质量为
28 g

4
)摩尔是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5

1mol
物质中含有< br>6.02
×
10
23
个微粒。

作业:
P18 89
五、教学后记



1
8




















教案编号:
6
课题: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 的量、物质的粒子数
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处理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

1
、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2
、通 过理解并运用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
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归 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
题的。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讨论法、归纳法、总结法

〖引入〗通过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
1mol
任何粒子的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目都相同,
1mol
粒子的质量往往不同。那么
1mol
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下面通过计算来证明。

〖投影〗



物质

的量

mol
Fe(

)
Al(

)
Pb(
1





G

m

3
密度

g·c
体积

cm
3

1
7.8
1

2.7

11.3

1
9



人< br>教








精< br>品






)
N
2
(
1

1.02


)
6
H
2
(
1

0.08


)
08
O
2
(
1

1.42


)
6
F
2
(
1

1.3


)
Cl
2
(
1

1.9


)
Ne(
1

1.31


)
Ar(
1

1.65


)
N
2
(
1

0.80


)
5
H
2
(
1

0.07


)
08
O
2
(
1

1.14


)
F
2
(
1

1.11


)
Cl
2
(
1

1.55


)
7
Ne(
1

1.20


)
4
Ar(
1

1.40


)
2
H
2
O(
1

1.0


2
0





















)
H
2
SO
4
1

1.83

(

)

温度
0°C、压强
101 kPa




密度




的量



g·L


mol
G

1

L
N
2
(
1

1.25


)
05
H
2
(
1

0.08


)
99
O
2
(
1

1.42


)
9
F
2
(
1

1.69


)
5
Cl
2
1

3.17

(

)
Ne(
1

0.90


)
0
Ar(
1

1.78


)
39
CH
4
1

0.71

(

)
4
NH
3
1

1.31

(

)
5
SO
2
1

2.86

(

)
0
CO
2
1

1.97

(

)
7

2
1






















(

)
1

1.29

〖活动〗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组计算,然后进行归纳处理。

〖小结〗
数据处理 的方法:
先将数据有序排列,
再将数据进行对比异同,
观察规律。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从中提炼并总结出决定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
微观因素及主要因素。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模型或形象的比喻进行引导)

〖结论〗在温度和压强 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粒子的大
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决定。当粒子数相同,粒 子间距离很小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
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粒子间距离很大时,决定物质体 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
子之间的距离。

〖小结〗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 距离比气态小得多,决定固体、液体
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是粒子的大小,
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 ,
所以,
1mol
不同的固态或
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而气体物质分子 之间的距离很大,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
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决定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有何影响?)
,不同
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 粒子数相同的
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近似相同的体积。反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应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讲解〗

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
指明外界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如果将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
体积,用
V
m
表示,单 位为
L/mol
,那么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V
m
是个常数,如果条 件变
化了,则
V
m
亦随之改变。如在
0
℃、
101
kPa
时,
V
m
=22.4
L/mol
;在
25
℃、
101
kPa
时,
V
m
=24.8 L/mol


〖归纳〗归纳得出公式:气体体积
V= n
?
V
m

〖小结〗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小结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
的相互关系,用实物 投影仪展现学生小结出的不同知识网络,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在讨
论和交流中再次展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

补充习题

1
、标准状况下,
2.2 g
CO
2
的体积是多少
?
2
、标准状况下
10g< br>氢气的体积是多少升?
6.72L
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3
、现有
3.4 g
H
2
S

0.1 mol HBr
气体。


2
2




















(1)
不同条件下,哪个分子数较多
?
(2)
相同条件下,哪个该用较大的容器装
?
(3)
不同条件下,哪个质量大
?
大多少
?
(4)
哪个所含
H
原子的物质的量多
?
多多少
?
(5)
其中含
S

Br
各多少克
?
4
、标准状况下有(
1

6.72LCH
4
(2) 3.01
×
10
23

HCl
分子

3

13.6gH
2
S
,下列
对这三种气体 的关系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
、物质的量
______________ B
、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
C
、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 D
、氢原子数
_______________
5

N
2

CO
2

SO
2
三种气体的质量比为
7

11

16
时,
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 ______

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_
;同温同压下体积比 为
___________



作业:
P18 10
五、教学后记:


2
3




















教案编号:
7
课题: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
3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涵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 计算和溶液
稀释时有关的计算

【能力目标】

1
、初步学 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
法和技能。

2
、初步学会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
1
、 通过溶液配制实验,体验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学会反思、评
价实验情况,提高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化学的 能力,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提
高实践能力

2
、通过概念的学习和 溶液的配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从
概念的应用中,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 力。

3
、培养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在实验探究中体验 探
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4
、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
题的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分析法、实验法

〖引入〗浓度一般是指溶质与溶液之间的量的关系。初中学过的溶质 的质量分数是
通过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关系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问题〗如何配制
100g 20%
的?如何从该溶液中取出含
0.1molNaCl
的溶液?

〖讲解〗显然过程较为繁琐,由此可见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时有很多不便之
处。对于溶液,量取体 积要比称量质量更易操作。能不能通过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就知
道其中含有多少摩尔溶质呢?为此我们要 引入一个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


2
4


















〖问题〗根据溶质与溶液的相关物理量,你认为还用哪些溶液浓度来表示?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与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对比

〖讲解〗为了达到上述取 液目的,我们只要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质
即可,这在化学上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阅读〗
P14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单位,强调是溶液的体积而非溶< br>剂的体积。

〖练习〗

1mol/L NaOH
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0.5molNaOH
配成
2L
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00mL1mol/LNaOH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从该溶液中倾倒出
20mL
,此< br>20mL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还是
1mol/L
吗?为什么?


10gNaOH
溶解在
250m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是
1mol/L
吗?

〖过渡〗
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生产上和科学 实验上常用的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重
要方法。因此,我们要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讲解〗由于有些实验对溶液的浓度要求非常高,所以下面我们不仅要掌握配制方
法、步骤,还 要研究怎样配制浓度精确的溶液。实际上误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仪器
本身的不精确造成的,称为系统 误差;另一种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方法不当而引起
的,
称为偶然误差,
我们在实验 过程中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减小误差。
下面我们以
“用
NaCl
固体和蒸馏水为 原料配制
100mL1.00mol/LNaCl
溶液”为例进行研究。

〖 活动〗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要设计出实验步骤和每步所需实验仪器)
,全班交
流,选出最适合 实验室配制溶液的实验方案

〖讨论、探究〗
(主要围绕减小实验误差考虑)

1
、在什么仪器中配制出
100mL
溶液?

〖活动〗学生研究容量瓶,并用说明文进行描述

〖问题〗如何理解上面的容量、温度和刻度线?

〖结论〗应选用
100mL
规格的容量瓶,并要在指定温度下进行配制

〖讨论、探究〗

2
、实验过程中选用什么仪器最佳?

3
、每一步操作中的细则以及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录像〗配制溶液全过程

〖小结〗请学生小结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要点


2
5




















〖思考〗下列哪些操作会产生误差?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引流时有少许液体溅出容量瓶外

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施加措施

定容时加水高于刻度线,将多余液体吸出

用于溶解的小烧杯未洗涤

〖问题〗如果将
NaCl
固体换为
2.00 mol/LNaCl
溶液,则配制时有何不同?

〖活动〗学生实验:用
Na Cl
固体和蒸馏水为原料配制
100mL1.00mol/LNaCl
溶液。

(教师巡视,
注意观察学生的基本操作:
胶头滴管的使用、
溶解操作、
玻璃棒引流、
容量瓶的使用、定容、视线等)

〖交流反思〗
由实验成功和 实验失败的学生分别谈谈自己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实验的体会。

你觉得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你在实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有没有造成误差?如有,结果如何?

你在实验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何收获和建议?

补充习题

1< br>、配制
200mL0.1mol

L

NaCl
溶液 ,需
NaCl
的质量为多少克?

2
、欲配制
1mo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
250mL
,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___g


②将称好氢氧化钠固体放入
___
中加
___
蒸馏水将其溶解,待
___
后,将溶液沿
___


___mL
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 馏水冲洗
___
次,
将冲洗液移入
___
中,
在操作过程中 不能损失点滴液体,
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
___
(低或高)

< br>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
___
时,改用
___
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 面与刻度线相切,
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
___
,应该
___


⑤最后盖好瓶盖
___
,将配好的溶液移入
___中并贴好标签


3
、计算
1mol/L
氯化钡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

4< br>、用
CuSO
4
·5H
2
O
配制
0.1mo l/L
的水溶液,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25g CuSO
4
·5H
2
O
溶于
1L
水中
< br>将
CuSO
4
·5H
2
O
干燥去掉结晶水,取
16g
溶于水制成
1L
溶液


25gCuSO
4
·5H
2
O
溶于水制成
1L
溶液

将< br>12.5gCuSO
4
·5H
2
O
溶于
500mL< br>水中


2
6




















5
、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室配制< br>100mL2.0mol/LH
2
SO
4
溶液?




1
)提供仪器:
100mL
烧杯、
10mL< br>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100mL
容量瓶


2
)提供药品:
98%
的浓硫酸
(
密度为
1.84g/cm
3
)
、蒸馏水


3
)要求:设计出实验操作方法,以及减小误差的措施。

*6< br>、
1L
水吸收
448LHCl
气体(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可得密 度为
1.19g/cm
3

浓盐酸,求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作业:
P18 6

7
五、教学后记:



2
7




















教案编号:
8
课题: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 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涵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和溶液
稀释时有关的计算

【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初步 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
法和技能。

2
、初步学会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

1
、通过溶液配制实验,体验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学会反 思、评价实验情况,提高
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2
、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从< br>概念的应用中,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习自然科学的学 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探
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4
、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
题的 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难点】正确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三、教学器材

烧杯、容量瓶、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洗瓶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分析法、实验法

[
新课导入
]
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

1
容 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
100mL

250mL

500m L

1000mL
等)

2
使用前须检验



3
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的体积最标准。

4
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时,须




2
8




















[
实验
1-5]
见书第
15


[
学与问
]
见书第
16


[
板书
]
配置步骤:

1
)计算


2
)称量


3
)溶解:在

中溶解


4
)移液:用

引流


5
)洗涤:洗涤

次,洗涤液如何处理


6
)定容


7
)摇匀

误差分析




错误操作

n
V
c


计算

计算结果
m=5.85g,




5.9g
称量

砝码生锈(没有脱落)




少量
NaCl
沾在滤纸上




溶解

为促进
NaCl
溶解而加



热,
将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


转移

溶液未冷




玻璃棒在刻度线上引





洗涤

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



入容量瓶

定容

仰视




超过刻度线,
吸出一部



分水

摇匀

摇匀后液面下降,
补充







2
9




















装瓶



[
过渡
]
试剂瓶刚用蒸馏水洗



[
思考与交流
]
见书第
16


[
板书
]
溶液的稀释:
c
(浓溶液)
V
(浓溶液 )
= c
(稀溶液)
V
(稀溶液)

实验中注意事项:

1
计算浓硫酸的体积

2
浓硫酸的正确稀释方法

3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否则浓度偏

[
课堂小结
]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最主要的仪器是容量瓶,其配置步骤与< br>所需仪器与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是不同的。

[
当堂检测
]
[
布置作业
]

当堂检测

1
、配制一 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
.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
.有少量
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
.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2

8g
无水硫酸铜配成
0.1mol/L
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于
500mL
水中
B
.溶于
1L
水中

C
.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
500mL D
.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
1L
3
、用
4mol/L
的标准盐酸配制
0.1mol/L
的标 准盐酸时,需从下列仪器中①托盘天平




































号)



4
、下面是用
98%
的浓
H
2
SO
4
(ρ
=1.84g/cm
3
)配制成
0.5mol /L
的稀
H
2
SO
4

500ml
的操
作,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浓
H
2
SO
4
的体积为



2
)如果实验室有
15mL

20mL

50mL
量筒,应选用
mL
量筒最好。量
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
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
所配溶液浓度将

(偏高、
偏低、无影响)




3
)将 量取的浓
H
2
SO
4
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
100mL
水的

里,并不断搅拌,
目的是




3
0






















4
)将


的上述溶液沿


注入

中,并用
50mL
蒸馏水洗涤烧杯
2

3
次,洗涤 液要

中,并摇匀。



5
)加水至距刻度

处,改用

加水,使溶液的
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


五、教学后记:






3
1




















教案编号:
9
课题:第一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并巩固本章知识。

【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解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教会学生多角度、度 方位看待事物、分析问题,从而了解事物的
本质。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启发讨论式、总结归纳式

[
提问
]
请说出以下四个反应的反应类型


NH
4
HCO
3
=== NH
3
↑+
CO
2
↑+
H
2
O



CuO+H
2
===Cu+H
2
O

Ba(OH)
2
+H
2
SO
4
===BaSO
4

+2H
2
O

2Fe + 3Cl
2


2FeCl
3

[
学生讨论
]


[
师生共同评价
]
1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①属于分解反应

;②属于置换反应;③属于复分解反应;④属于化合反应

2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②、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①、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3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参加:

①、②、④属于非离子反应;③属于离子反应

[
板书
]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

分解反应


的类别和种类可分为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3
2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可分为

非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自由

离子反应



移动的电子参加可分为

非离子反应


据化学反应中热量

放热反应


变化情况可分为

吸热反应

[
问题
1]
上述反应②、
④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
请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
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 物。

[
学生板演与评价
]


[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由此而产生的其他概念及转化关系规纳
如下:

[
板书
]
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转化关系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氧化产

[

]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
化。
我们判断某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
这一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一般是成对出现的,理清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板书
]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
、表现性质规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 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具
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
、性质强弱规律


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氧化产物)+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2
)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
酸除外)
,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3
、价态归中规律

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 素的物质,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
“高
价+低价→中 间价”
,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4
、反应先后规律


3
3




















同一氧化剂与含有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
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有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
时,首先 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
问题
2]
反应③属于离子反应,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
学生板演与评价
]


[
问题
3]
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还能表示哪些物质间的反应?

[
学生板演与评价
]


[
总结
]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
板书
]
四、离子方程式



1
)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
)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
)号实际:

=



“→”“↑”
“↓”等符号符合实际。



4
)两守 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
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 相等)




5
)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
)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
板书
]
五、例题分析


1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油脂制肥皂

B
.用铝土矿制金属铝

C
.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D
.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解析: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简单的方法 是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
化。
B
中:
Al
2
O
3

Al

C

Cl
2
CaCl
2

Ca(ClO)
2

D

N
2

H
2

NH
3
,均有化合价变化 ,
故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
A



2
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⑴
C+CO
2
=2CO

C+H
2
O=CO+H
2



CO+H
2
O=CO
2
+H
2

由此可 以判断,在该温度下
C

CO

H
2
的还原性强弱 顺序是(



A C>CO>H
2
B CO>C>H
2
C C>H
2
>CO D CO>H
2
>C
解析:对于反应:氧化剂
+
还原剂=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有以下规律:还原剂的还
原性
>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氧化剂的氧化性
>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由反应式

1
)< br>可知
C>CO

由反应式(
2
)可知
C>H
2
,
由反应式(
3
)可知
CO>H
2
。本题正确 答案为
A



3

G

Q
X

Y

Z
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 分子式(或化学式)

?
?
Q+NaCl

2

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1

G
?

3
4




















Q+H
2
O
?电解
??
?
?
?
G+Q+H
2
O (4)Z +NaOH
?
?
?
Q+X+H
2
O
这五种化合物< br>X+H
2


3

Y+NaOH
?
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 应的特征可知,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由

1
)得
Q>G< br>,因为该反应为歧化反应,
G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必介于
Q

- 1
价氯之间。同
理由(
3
)结合(
1
)得
Q>Y> G
,由(
2
)得
X>Q
,由(
4
)结合(
2
)得
X>Z>Q
。本题正确
答案为
B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
Al
3+
+3OH
-

Al(OH)
3


B
.磷酸二氢钙溶液跟足量
NaOH
溶液反应:

3 Ca
2+
+2H
2
PO
4
-
+4OH
-< br>=
Ca
3
(PO
4
)
2

+4H< br>2
O
C
.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3Fe
2+
+NO
3
-
+4H
+

3Fe
3+
+NO

+2H
2
O
D
.硫氢化钠水解:HS
-
+H
2
O

H
2
S

+OH
-


解析:本题涉及溶液中电解质强弱、离子反应规 律、氧化还原反应、盐的水解
等知识,需要对各选项仔细全面地分析,才能正确解答。

A
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化学式;
B

NaOH
足量,
Ca(H
2
PO
4
)
2
全部参加反应,式
?
NO
3

Ca

H
2
PO
4
不 符合
Ca(H
2
PO
4
)
2
化学式中的比例,故不正确;
C

在酸性条件下具
2+
-
有氧化性,正确 。
D

HS
-
水解程度很小。不能用“=”

“↑ ”
,故不正确。答案为
C



5

(< br>1
)向
NaHSO
4
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
2
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
__ ____




2
)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
Ba(OH)
2
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

_______ _


解析:本题是一个“反应进程”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中性”
。即加 入的
Ba(OH)
2
溶液中
OH
-
恰好与
H
+
完全反应。
再继续滴加
Ba(OH)
2
溶液时,
要分析 此溶液中还有什么离
子能继续反应。


答案:

1

2H
+
+SO
4
2-
+Ba
2+
+2OH
-

BaSO
4

+2H
2
O
(2)Ba
2+
+SO
4
2-
BaSO
4



6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
+

Ag
+

NO
3

Cl



2+

B a
2+

OH
-

NO
3


?

2+

Na

CO
3
2-
OH


?
D.H
+

K+

CO
3
2


SO
4
2



3
5



人< br>教








精< br>品






3+

Fe
3+

SO
4
2


Cl

F.K
+

H
+

NH
4


OH


2
?

解析:
A
组中:
Ag
+Cl
=AgCl

B
组中,
Ba
+
CO
3
=BaCO
3


+

2
?
C
组中,
Mg
2

+2OH

=Mg(OH
2
)

D
组中,
2H
+
+CO
3
2

=CO2

+H
2
O
E
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F
组中,
NH< br>4
+

OH
-
能生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NH
3
·
H
2
O
,甚至有气体逸出。

NH
4< br>+
+OH
-
NH
3
·
H
2
O

NH
4
+
+OH
-
=NH
3

+H
2
O
答案:
E


五、教学后记:




3
6





















3
7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案编号:
10
课题:

物质的分类


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了解两 种常用的、
具体的分类方法: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丁达尔效应

【能力目标】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道德情感目标】增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难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器材: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
探究式教学

[
思考与交流
]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
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 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
人员在将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 br>为什么
人们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
思考与交流
]
1
.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2
.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
义。

[
归纳与整理
]
1
.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 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
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 法是一种行之
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
思考与交流
]
对于纯净物
Na
2
CO
3
,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

3
8




















于什么盐?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
.化学物质的分类

(1)
交叉分类法

Na
2
CO
3

钠盐

Na
2
SO
4

钾盐

K
2
SO
4

硫酸盐

K
2
CO
3

碳酸盐


[
归纳与整理
]
1
.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2
.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
法就是这 种思想的体现。

3
.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

[
思考与交流
]
1
.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怎样分类?

2
.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类结果?

[
归纳与整理
]

(2)
树状分类法












3
9



























[实践与探究]

1
、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品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

2
、选择熟悉的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提示:氧化物、酸、碱、盐等 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
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

[
思考与交流
]
1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 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
归纳与整理
]
2
.化学反应的分类:

?< br>?
置换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类别
?
?
?
复分解反应
?









?
化合反应
?
?
的多少
?
?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
化学反应
?
?
分解反应

?
?
氧化反应
?
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
失氧
?
?
?< br>还原反应
?
?
?
?
?
[
思考与交流
]
初中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能概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吗?我们应当用什么
样的态度对 待对已学知识?

[
实践与探究
]
1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 性质,可以将化学物质分成哪几类?每类物质具有哪些主要
的化学性质?你的这种分类采取了哪种分类方 法?

2
.查阅有关资料,列举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
归纳与整理
]

4
0




















1
.分类法是 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 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
律。

2
.在认识事物时, 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
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 类方法。

[
回顾与总结
]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
.化学物质的分类

(1)
交叉分类法

(2)
树状分类法

2
.化学反应的分类

补充习题

1
.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是因为铁或铝能跟该 农药中的硫酸铜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
.下列物质是化合物的是





A
.分析纯盐酸
B
.氧气
C
.黑火药
D
.干冰

3
.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 合物称为氢化物。
















A

H
2
O B

NH
3
C

NaH D

H
2
SO
4

4
.组成中有氢氧根的 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现阶段




)。

























A

KHSO
4
B

Cu
2
(OH)
2
CO
3
C

Ca(H
2
PO
4
)
2
D

NH
4
NO
3

5
.下列物质:①
H
2
O

NaCl

H
2
SO
4


Ca(OH)
2


Fe
2
O
3


FeSO
4
·
7H
2
O

HNO
3


AgNO
3


NaHCO
3
中,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


;属于盐的是


(填写各物质的序号)

6
.胆矾(
CuSO
4
·
5H
2
O
)是 一种蓝色晶体,用它进行以下几个实验:①取少量胆矾
晶体,用研钵研碎后,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 可以看到固体颜色逐渐变成白色,同

4
1




















时试管口有水珠生成;②冷却后 ,取试管内白色粉末少许,用蒸馏水溶解后得到蓝色溶
液,将此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③向第一支试管 中滴入
NaOH
溶液后,可观察到有蓝
色沉淀生成;④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第二支试 管中,过一会,取出铁钉,观察到铁钉
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变化,并指出所发 生的反应的类型。

⑴加热胆矾晶体:







⑵生成蓝色沉淀:







⑶生成红色物质:







参考答案:
1

A2

D3

D4

D5
.①⑤





③⑦


②⑥⑧⑨

6

CuSO
4
·
5H
2
O
CuSO
4

5H
2
O


分解反应

CuSO
4

2NaOH
Cu(OH)
2
↓+
Na
2
SO
4

复分解反应

CuSO
4

Fe

Cu

FeSO
4

置换反应


作业:
P29 1

2
五、教学后记:



4
2




















教案编号:
11
课题:

物质的分类(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

2
.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

【能力目标】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

【道德情感目标】
通过对胶体的本质特征性质的探究,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
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逐步提高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难点】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器材: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
探究式教学

[
思考与交流
]
1

将少量
NaCl
溶 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
呢?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 ?

2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于纯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
到什么物质里的?

[
归纳与整理
]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
.分散系及其分类

⑴分散系:一 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
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
思考与交流
]
按照分散剂和 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
方式?并举例。

[
归纳与整理
]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
9
种类型。对比如下:















4
3










































[
思考与交流
]
1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2
.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

[
实验与探究
]
1
.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
25 mL
蒸馏水、
25 mL CuSO
4
溶液和
25 mL
泥水。将烧
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1~2
mL
FeCl
3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
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0H)
3
胶体,并与
CuSO
4
溶液和泥水比较。

2
.将盛有
CuSO
4
溶液和
Fe(0H)
3
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
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将
Fe(0H)
3
胶体和泥 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
归纳与整理
]
1.当光束通过
Fe(0H)
3
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而 光束通过
CuSO
4
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 光线散射(光波偏离
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 液
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 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
粒子比较大。

3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外观

溶液





胶体







浊液

不均一、不透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4
4




















明、

稳定







直径

组成

能否透

过滤纸

典型实例

[
思考与交流
]

1nm




或离子



食盐水、



明、介稳性

明、

不稳定

1nm~100nm






有机高分子



食盐酒精溶液、
淀粉溶液




100nm
许多分子集合
不能

泥水

1.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在吗?

2.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胶体有哪些认识?

[
归纳与整理
]

胶体:分散质粒子在
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在
1nm~100nm
之间(在超显微镜下可见)
。< br>
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

[
阅读与拓展
]
了解 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布朗运动,胶体介稳性的应用。

[
思考与交流
]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一些有关纳米材料,你知道有
哪些 呢?

[
阅读与拓展
]
纳米粒子的尺寸与胶体粒子大致相当。原有的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有助于纳米
技术的发展,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动力 。

[
回顾与总结
]
1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类

2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有
3
种类型。

分散系

外观


直径

溶液





明、稳定


1nm
胶体







明、介稳性

1nm~100nm
浊液

不均一、不透
明、不稳定


100nm

4
5























组成








或离子



食盐水、









有机高分子



食盐酒精溶液、
淀粉溶液



许多分子集合


过滤纸

典型实例

不能

泥水

3
.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

4
.纳米技术与胶体

补充习题

1.
将某溶液逐 滴加入到
Fe(OH)
3
胶体内,开始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
该 溶液是
A.
2mol/LH
2
SO
4
溶液
B. 2mol/LNaOH
溶液

C. 2mol/LMgSO
4
溶液
D.
硅酸溶胶(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2.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
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

C.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
,
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
是否能通过滤纸
D.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4.
观察丁达尔现象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一束光平行

B
.将一发光的白炽灯悬在盛有胶体的烧杯正上方

C
.观察者视线垂直于一束入射光,胶体置暗盒内

D
.胶体置明亮背景处,观察者视线与入射胶体内的红色激光垂直

5.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
1~100nm

1nm=10
- 9
m
)的超细粉末粒子,

4
6






















然 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

6
.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
.胶粒直径小于
1nm B
.胶粒作布朗运动

C
.胶粒带有电荷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7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分离方法:

淀粉液中含有泥沙



KNO
3
晶体中含有少量食盐



参考答案:
1

A 2

D 3

B 4

C 5

C 6

C 7
.过滤
作业:
P29 5

7
五、教学后记:



结晶

4
7



















教案编号:
12
课题
: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 标】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 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能力目标】通过酸、碱、盐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
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体验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解质、电离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
: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
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参加反应的物质主要是酸、碱、盐,因此我们
有必要对酸、 碱、盐在水溶液里的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

[
实验与探究
]
如果提供下列物品:直流电源、导线、烧杯、电灯泡、开关,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
下表中物质的导电性 吗?将实验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4
8








































































[
思考与交流
]
1
.上述哪些物质是电解质?

2
.电解质在什么情况下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
归纳与整理
]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
酸、碱、盐是电解质

[
思考与交流
]
铜片、石墨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SO
3
的水溶液能导电,
SO
3
是电解质吗?

[
归纳与整理
]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即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④酸、碱、盐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

⑤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
思考与交流
]

NaCl
溶液为例说明为什么有些电解质溶液能导电?

[
归纳与整理
]
3
、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4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
实践与探究
]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的电离

HCl

HNO
3
H
2
SO
4


NaOH

Ba(OH)
2

NaCl

KNO
3

MgCl
2
[
思考与交流
]
1
.根据
HC l

HNO
3

H
2
SO
4
的电 离,我们对酸的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2
.能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吗?

[
归纳与整理
]

4
9




















5
、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
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
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
思考与交流
]
NaHSO
4
溶液能电离出
H< br>+

Na
+

NaHSO
4
属于酸吗?
2
、怎样认识水溶液中的氢离子?怎么表示?

[
回顾与总结
]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以及从电
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补充练习

1


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三氧化硫
B
.干冰
C
.蔗糖
D
.硫酸钡

2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

Ca(OH)
2=Ca
2+
+OH


B

NaOH=Na
+
+O
2

+H+

C

HCl=H
+
+Cl

D

K
2
SO
4
=2K
+
+SO
4
2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4
、下列物质的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
.熔融氢氧化钠
B
.石墨棒

C
.盐酸溶液
D
.固体氯化钠

5
、向
Ba(OH)
2
溶液中逐 滴滴入稀
H
2
SO
4
,则溶液的导电能力





A
.逐渐变小
B
.先变大后变小

C
.逐渐增大
D
.先变小后变大

参考答案:
1

AC 2

AB 3

C 4

D 5

D
五、教学后记:


5
0

蓝屏原因-qq空间打开空白


蓝屏原因-qq空间打开空白


蓝屏原因-qq空间打开空白


蓝屏原因-qq空间打开空白


蓝屏原因-qq空间打开空白


蓝屏原因-qq空间打开空白


蓝屏原因-qq空间打开空白


蓝屏原因-qq空间打开空白



本文更新与2021-01-24 07: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59591.html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教案全套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