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故事-最新劳动法试用期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 文是一首现代诗,
语言精练优美,
富有韵味,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
自然的一些声 响,
用诗的语言,
赞美了秋天。
教学时
,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
把每句、
每段都搞清楚
,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
,
把课文读
懂;
着重是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
体会诗中浓浓
的秋情,想象秋天 景象的美好。。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 渡的阶段,
一方面他们非常喜
欢生动的形象、
鲜艳的色彩,
喜欢多媒体上那一 系列神奇的变变化。
另一方面他
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
想象丰富不受限制,
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
问题,
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并积极表达。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
秋天里人们对家乡、
对亲人的怀念,
了解了孩子们 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
了解了
秋天里具体的景物,
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基 础,
虽然诗歌语言精炼,
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教学目标
1
.认识“抖、蟋”等
9
个生字。
2
.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
能展开想象,
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
力。
3
.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4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
能展开想象,
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 活
力。
2
.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前准备
1
.旋律优美的轻音乐配上表现秋天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 、蛐蛐声
等)的录音。
2
.各种秋景的图片。
教学流程:
一、听听,秋的声音
1
、播放旋律优美的轻 音乐配上表现秋天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
蛐声等)的录音。猜猜是什么声音
2
、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秋天的样子。天气凉了,
树叶变黄了,从 树上纷纷落下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
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 食)
3
、秋天到了,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可以说(
)的秋天(金色的,
丰收的,收获的,凉爽的,硕果累累的,美好的,美丽的)
4
、“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
许多美妙的声音 ,
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
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
出示课
题《听听,秋 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要求读得美一点。
二
、读读,秋的声音
1
.初读: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想想具体写了什么声
音?
(
1
)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
2
)指名读,正音
(
3
)小组赛读
(
4
)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落叶、蟋蟀、大雁、秋风的声音。)
2
、再读:说说读到这些秋的声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点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透过声音想到的画面说清楚。
(
1
)品第一节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②预设:
从第一小节中,
仿佛看到一阵阵秋风吹过,
黄叶离开了大树飘落下
来 的情景。
(
2
)品第二节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②预设:
从第二小节中,
仿佛看到蟋 蟀依依不舍向阳台挥了挥手,
正张大嘴
巴快乐地歌唱。“蛐蛐”“蛐蛐”,实在太好听了。
③“歌韵”是什么意思?
④想象画面读
(
2
)品第三节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②“叮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吗?(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 、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方法。)
③大雁会对地面上的朋友嘱咐什么?
④“歌吟”是什么意思?
⑤想象画面读读
3
.选读。
(
1
)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
(
2
)交流: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①“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a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评价、激励)
②蟋蟀振动翅膀,“
瞿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a
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
b
蟋蟀会怎么跟阳台告别?
保险故事-最新劳动法试用期
保险故事-最新劳动法试用期
保险故事-最新劳动法试用期
保险故事-最新劳动法试用期
保险故事-最新劳动法试用期
保险故事-最新劳动法试用期
保险故事-最新劳动法试用期
保险故事-最新劳动法试用期
本文更新与2021-01-24 13: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60910.html
-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
下一篇:乐高培训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