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纱帐-workout造句
教学设计
“
走进民俗节日
”
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二年级一班的宋昱晔
,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 br>“走进民俗节
日”
。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是中华民族
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
是一个民族或国
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 br>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
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
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
面。下面我就一年中各个重要节日及风俗做一下简单介绍
:
1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br>俗称“年节”,
传统名
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 华
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 祝活
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
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 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人们在春
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
表达对 未来一年的热切期
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2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Lantern
Festival
)
、
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页脚内容
7
教学设计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舞
龙、
舞狮、
跑旱船、
踩高跷、
扭秧歌等。
3
、上巳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 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
是黄帝的诞辰,
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
龙抬头 ;
三月三,
生轩辕”
的说法。
4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
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
郊游、
斗鸡子、
荡秋千、
打毯、
牵钩
(拔河)
等。
5
、清明节
清明,农历二十 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总是在公历
4
月
4
日、
4
月
5
日、
4
月
6
日三天中的一天。
清明节的习俗有荡秋千、蹴鞠、踏青、放风筝、扫墓、插柳、射
柳、斗鸡、蚕花会。
6
、端午节
端
午
节
(
英
文
为
Dragon
Boat
Festival
或
Double
Fifth
Festival
)
又称为端阳节,
为每年的农历
5
月初五日,< br>在湖北、
湖南、
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过端午节,
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 统习惯,
各地也有着不尽相
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
帖午叶符,
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
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
荡秋千 ,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
页脚内容
7
教学设计
子和时令鲜果等。
7
、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
及妇女穿针乞巧,
后被赋予 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
日。
七夕节的习俗有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
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等等。
8
、中元节
中 元节,
俗称鬼节、
施孤、
七月半,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与除夕、清明节、
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
诸国的传统文 化节日。
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9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
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 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
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
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
赏月、
拜月、
吃 月饼、
赏桂花、
饮桂花酒、
等习俗,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 统节日。
10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
统节日。
重阳节的习俗有:赏秋、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
茱萸。
11
、寒衣节
页脚内容
7
青纱帐-workout造句
青纱帐-workout造句
青纱帐-workout造句
青纱帐-workout造句
青纱帐-workout造句
青纱帐-workout造句
青纱帐-workout造句
青纱帐-workout造句
本文更新与2021-01-24 18: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6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