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自动化专业英语教程全文翻译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25 03:20
tags:

-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3233)

《自动化专业英语教程》
-
翻译

PART 1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Basics

UNIT 1

A

Electrical Networks


























3


B

Three-phase Circuits

UNIT 2

A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5


B

Transistors

UNIT 3

A

Logical Variables and Flip-flop




















8


B

Binary Number System

UNIT
4

A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自动化专业英
语教程》
--
全文翻译

PART 1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Basics

UNIT 1

A

Electrical Networks


























3


B

Three- phase Circuits

UNIT 2

A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5


B

Transistors

UNIT 3

A

Logical Variables and Flip-flop




















8


B

Binary Number System

UNIT
4

A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自动化专业英
语教程》
-
王宏文
-
全文翻译

PART 1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Basics

UNIT 1

A

Electrical Networks


























3


B

Three- phase Circuits

UNIT 2

A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






















5


B

Transistors

UNIT 3

A

Logical Variables and Flip-flop




















8


B

Binary Number System

UNIT 4

A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11


B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s

UNIT 5

A

Types of DC Motors

























15


B

Closed-loop Control of DC Drivers

UNIT 6

A

AC Machines





























19


B

Induction Motor Drive

UNIT 7

A

Electric Power System























22


B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1

PART 2

Control Theory

UNIT 1

A

The World of Control























27

B

The Transfer Function and the Laplace Transformation










29

UNIT 2

A

Stability and the Time Response


















30


B

Steady State




























——



31

UNIT 3

A

The Root Locus






















——



32


B

The Frequency Response Methods: Nyquist Diagrams











33

UNIT 4

A

The Frequency Response Methods: Bode Piots











34









UNIT 5
UNIT 6
UNIT 7
PART 3

UNIT 1
UNIT 2
UNIT 3
UNIT 4
UNIT 5
PART 4

UNIT 1
UNIT 2
UNIT 3
UNIT 4
PART 5

UNIT 1

B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37

A

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ntrol Theory


38
B

State Equations






40
A

Controllability, Observability, and Stability


B

Optimum Control Systems


A

Conventional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B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A

Compute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42
B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nd Networks

43
A

Interfaces to External Signals and Devices

44
B

The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s

46
A

PLC Overview


B

PACs for Industrial Control, the Future of Control


A

Fundamental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49
B

Understanding DSP and Its Uses


A

A First Look at Embedded Systems


B

Embedded Systems Design













Process Control


A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50
B

Fundamentals of Process Control

52
A

Sensors and Transmitters

53
B

Final Control Elements and Controllers


A

P Controllers and PI Controllers


B

PID Controllers and Other Controllers


A

Indicating Instruments


B

Control Panels







Control Based on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A

Automation Networking Application Areas


B

Evolution of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2






















UNIT 2

A

Fundamental Issues in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B

Stability of NCSs with Network-induced Delay

UNIT 3

A

Fundamentals of the Database System




B

Virtual Manufacturing

A Growing Trend in Automation

UNIT 4

A

Concepts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B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and Beyond


PART 6









Synthetic Applications of Automatic Technology

B

System Evolution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

UNIT 2

A

Industrial Robot

B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attern Recognition

UNIT 3

A

Renewable Energy


B

Electric Vehicles




UNIT 1

A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Trends in Electrical Machine Drivers










UNIT 1



A
电路


电路或电网络由以 某种方式连接的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等元件组成。如果网络不
包含能源,
如电池或发电机,
那么就被称作无源网络。
换句话说,
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能源,
那么组合的结 果为有源网络。
在研究电网络的特性时,
我们感兴趣的是确定电路中的电压和
电流。因 为网络由无源电路元件组成,所以必须首先定义这些元件的电特性
.
就电阻来说,电压
-
电流的关系由欧姆定律给出,欧姆定律指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
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乘以电 阻值。在数学上表达为
:
u=iR
(1-1A-1)
式中
u=
电压,伏特;
i
=
电流,安培;
R =
电阻,欧姆。

纯电感电压由法拉第定律定义,法拉第定律指出:电感两端的电压正比 于流过电感的
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因此可得到:
U=Ldi/dt
式中
di/dt
=
电流变化率,

安培
/
秒;
L
=
感应系数,

享利。

电容两端建立的电压正比于电容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
q
。因为电荷的积累可表示为电
荷增量
dq
的和或积分,因此得到的等式为
u=


式中电容量
C
是与电压和电荷相关的
比例常数。由定义 可知,电流等于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可表示为
i = dq/dt
。因此电荷增

3


dq
等于电流乘以相应的时间增量,或
dq =
i dt


那么等式
(1-1A-3)
可写为式中
C =
电容量,法拉。

归纳式
(1-1A-1)

(1-1A-2)

(1- 1A-4)
描述的三种无源电路元件如图
1-1A-1
所示。
注意,
图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为惯用的参考方向,
因此流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降的方向
一致。

有源电气元件涉及将其它能量转换为电能,
例如,
电池中的电能来自 其储存的化学能,
发电机的电能是旋转电枢机械能转换的结果。

有源电气元件存在两 种基本形式:电压源和电流源。其理想状态为:电压源两端的电
压恒定,
与从电压源中流出的电 流无关。
因为负载变化时电压基本恒定,
所以上述电池和发
电机被认为是电压源。另一 方面,电流源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电源连接的负载无关。虽
然电流源在实际中不常见,
但其 概念的确在表示借助于等值电路的放大器件,
比如晶体管中
具有广泛应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符 号表示如图
1-1A-2
所示。

分析电网络的一般方法是网孔分析法或回路 分析法。应用于此方法的基本定律是基尔
霍夫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一个闭合回路中的电压 代数和为
0
,换句话说,任
一闭合回路中的电压升等于电压降。
网孔分析指的 是:
假设有一个电流——即所谓的回路电
流——流过电路中的每一个回

路,求每一个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并令其为零。

考虑图
1-1A-3a
所示的电路,其由串联到电压源上的电感和电阻组成,假设回路电流
i
,那么回路总的电压降为

因为在假定的电流方向上,输入电压代表电压升的方向,所 以
输电压在(
1-1A-5

式中为负。
因为电流方向是电压下降的 方向,
所以每一个无源元件的压
降为正。利用电阻和电感压降公式,可得等式
(1-1 A-6)
是电路电流的微分方程式。

或许在电路中,人们感兴趣的变量是电感电压而 不是电感电流。
正如图
1-1A-1
指出的
用积分代替式
(1-1A -6)
中的
i
,可得
1-1A-7


B
三相电路



三相电路不过是三个单相电路的组合。因为这个事 实,所以平衡三相电路的电
流、电压和功率关系可通过在三相电路的组合元件中应用单相电路的规则来研 究。
这样看来,三相电路比单相电路的分析难不了多少。使用三相电路的原因在单相电
路中,功 率本身是脉动的。在功率因数为
1
时,单相电路的功率值每个周波有两次
为零。
当功率因数小于
1
时,
功率在每个周波的部分时间里为负。

< br>虽然供给三相
电路中每一相的功率是脉动的,但可证明供给平衡三相电路的总功率是恒定的。基< br>于此,总的来说三相电气设备的特性优于类似的单相电气设备的特性。三相供电的
机械和控制设备 与相同额定容量的单相供电的设备相比:

体积小,

重量轻,效率
高。除了三相系统提供的上述优点,三相电的传输需要的铜线仅仅是同样功率大小
单相电传输所需铜线的
3/4
。三相电压的产生三相电路可由三个频率相同在时间相
位上相差
120 °电角度的电动势供电。这样的三相正弦电动势如图
1-1B-1
所示。
这些电动 势由交流发电机的三套独立电枢线圈产生,这三套线圈安装在发电机电枢
上,互相之间相差
12 0°电角度。线圈的头尾可以从发电机中全部引出,组成三个

4

独立的 单相电路。然而一般线圈无论在内部或在外部均会相互连接,形成三线或四
线三相系统。连接三相发电机 线圈有两种方法,一般来说,把任何类型的装置连接
到三相电路也存在两种方法。它们是星(
Y
)形联接和角(
D
)形联接。大多数发电
机是星(
Y
)形联 接,但负载可以是星(
Y
)形联接或角(
D
)形联接。

星(
Y
)形联
接发电机的电压关系



1-1B-2a
表示发电机的三个线圈或相绕组。这些绕组在
电枢表面上 是按它们产生的电动势在时间相位上相差
120°分布的。每一个线圈的
两端均标有字母
S

F
(
起始和终结
)
。图
1-1B-2a< br>中,所有标有
S
的线圈端连接到
一个公共点
N

三个 标有
F
的线圈端被引出到接线端
A

B

C
形成三相三线电源。
这种联接形式被称为
Y
形联接。
中性联接 经常被引出接到接线板上,
如图
1-1B-2a

虚线所示,形成三相四线 系统。交流发电机每相产生的电压被称为相电压(符号为
Ep
)。如果中性联接从发电机中引出 ,那么从任一个接线端
A

B

C
到中性联接
N
间的电压为相电压。三个接线端
A

B

C
中任意两个间的电压被称为线到线的
电压,或简称线电压(符号为
EL
)。三相系统的三相电压依次出现的顺序被称为相
序或电压的相位旋转。这由发电 机的旋转方向决定,但可以通过交换发电机外的三
条线路导线中的任意两条
(
不是一条 线路导线和中性线
)
来改变相序。将三相绕组排
列成如图
1-1B-2b < br>所示的
Y
形有助于
Y
形联接电路图的绘制。注意,图
1-1B -2b

示的电路与图
1-1B-2a
所示的电路完全一样,在每一种情况下 ,连接到中性点的每
一个线圈的
S
端和
F
端都被引出到接线板。在画 出所有的接线点都标注了字母的电
路图后,绘制的相量图如图
1-1B-2c
所示。相 量图可显示相隔
120° 的三相电





请 注意在图
1-1B-2
中每一个相量用带有两个下标的字母表示。这两个下
标字母表示 电压的两个端点,字母顺序表示在正半周时电压的相对极性。例如,符






表示点
A

N
间的电压,在其正半周,
A
点相对于
N
点为正。在所示的
相量图中,已假定在正半周时发电机接线端 相对于中性线为正。因为电压每半周反
一次相,所以我们也可规定在电压的正半周
A
点 相对于
N
点为负,但对每一相的规
定要一样。要注意到,如果是在电压的正半周定义< br>A
点相对于
N
的极性
(




)
,那么





在用于同一相量图中时就应该画得








相反,即相位差为
180°Y
形联接发电机的任意两个接线端间 的电
压等于这两个接线端相对于中性线间的电位差。
例如,
线电压




等于
A
接线端
相对于中性线间的电压
(


)
减去
B
接线端相对于中性线间的电压
(


)
。为
了从






中减去





,必需将




反相,并把此相量加






上。
相量











幅值相等,< br>相位相差
60°,
如图
1-1B-2c
所示。由图形可以看出通过几何 学可以证明


等于
1.73
乘以

()




()





。图形结构如相量图所示。因此,在对称
Y
形联接中星(
Y
)形联接
发电机的电流关系

从发电机接线端
A

B

C
(

1-1B-2)
流到线路导线的电流必
定从中性点
N
中流出,
并流过发电机线圈。
因此流过每一条线路导线的电流
(

)
必定等于与其相连接的相电流
(



)
。在
Y
形联接中
IL=IP

UNIT2


5



A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像广义放大器这样的电子器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们的增 益
AU

AI
取决于双端口系统
(m

b

RI

Ro

)
的内部特性。器件之间参数的分散性和温 度漂
移给设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设计运算放大器或
Op-Amp
的目的就是使 它尽可能的减少
对其内部参数的依赖性、最大程度地简化设计工作。运算放大器是一个集成电路,
在它内部有许多电阻、晶体管等元件。就此而言,我们不再描述这些元件的内部工
作原理。

运算放大器的全面综合分析超越了某些教科书的范围。
在这里我们将详细研究
一个例子 ,然后给出两个运算放大器定律并说明在许多实用电路中怎样使用这两个
定律来进行分析。这两个定律可 允许一个人在没有详细了解运算放大器物理特性的
情况下设计各种电路。因此,运算放大器对于在不同技 术领域中需要使用简单放大
器而不是在晶体管级做设计的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在电路和电子学教 科书
中,也说明了如何用运算放大器建立简单的滤波电路。作为构建运算放大器集成电
路的积木 —晶体管,将在下篇课文中进行讨论。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符号如图
1-2A-1所示。图中只给出三个管脚:正输入、负
输入和输出。让运算放大器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它一些管脚 ,诸如电源管脚、接零
管脚等并未画出。在实际电路中使用运算放大器时,后者是必要的,但在本文中讨
论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时则不必考虑后者。两个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用符号
U
+

U -

Uo
表示。每一个电压均指的是相对于接零 管脚的电位。运算放大器是差
分装置。差分的意思是:相对于接零管脚的输出电压可由下式表示
(1-2A-1)


A
是运算放大器的增益,
U +

U -
是输入电压。换句话说,输出电压是
A

以两输入间的电位差。

集成电路技术使得在非常小的一块半导体材料的复合

“芯片”上可以安装许
多放大器电路。运算放大器成功的一个关键就是许多晶体管放大器“串联”以产生
非常大的整体增益。< br>也就是说,
等式
(1-2A-1)
中的数
A
约为
10 0,000
或更多
(
例如,
五个晶体管放大器串联,每一个的增益为
10
,那么将会得到此数值的
A
)


第二个
重要因素是这些电路是按照流入每一个输入的电流都很小这样的原则来设计制作
的。第三个重要的设计特 点就是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阻抗
(Ro
)
非常小。也就是说运算
放大器的输出是一个理想的电压源。

我们 现在利用这些特性就可以分析图
1-2A-2
所示的特殊放大器电路了。
首先,
注意到在正极输入的电压
U
+
等于电源电压,即
U
+
=Us
。各个电流定义如图
1-2A-2
中的
b
图所示。对图 1-2A-2b
的外回路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注意输出电压
Uo

的是它与接零管脚之间的电位,我们就可得到因为运算放大器是按照没有电流流入
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 的原则制作的,即
I - =0
。那么对负输入端利用基尔霍夫定律
可得
I1
=
I2

利用等式
(1-2A-2)

并设
I1
=I2
=I


U0
=
(R1
+R2
)
I (1-2A-3)
根据电 流参考方向和接零管脚电位为零伏特的事实,利用欧姆定律,可得负极输入

6


电压
U -
:因此

U - =IR1
,并由式
(1-2A-3)
可得:

因为现在已有了
U+

U-
的表达式,所以式
(1-2A -1)
可用于计算输出电压

,综合上
述等式

,可得:

最后可得:

这是电路的
增益系数。如果
A
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大到足够使
AR1 >> (R1 +R2)
,那么分式的
分母主要由
AR1
项决定,
存在于分子和分母的系数
A
就可对消,
增益可用下式表示
这表明
(1-2A-5b)
,如果
A
非常大,那么电路的增益与
A
的精 确值无
关并能够通过
R1

R2
的选择来控制。
这是运算放 大器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信号作用下,电路的动作仅取决于能够容易被设计者 改变的外部元件,而不取决于
运算放大器本身的细节特性。注意,如果
A=100,000


(R1 +R2) /R1=10
,那么
为此优点而付出 的代价是用一个具有
100,000
倍电压增益的器件产生一个具有
10
倍增 益的放大器。从某种意义上说,使用运算放大器是以

“能量”为代价来换取
“控制” 。

对各种运算放大器电路都可作类似的数学分析,
但是这比较麻烦,
并且存 在一
些非常有用的捷径,其涉及目前我们提出的运算放大器两个定律应用。

1)
第一个定律指出:
在一般运算放大器电路中,
可以假设输入

端间的电压为
零,也就是说,

2)
第二个定律指出:
在 一般运算放大器电路中,
两个输入电流可被假定为零:
I+=I-=0

第一个定律是因为内在增益
A
的值很大。例,如果运算放大器的输出是
1V

并且
A=100,000,
那么

这是一个非常小、可 以忽略的数,因此可设
U+=U-
。第二个
定律来自于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电路结构,此 结构使得基本上没有电流流入任何一个
输入端。






B



晶体管




简单地说,半导体是这样一种物质,它能够通过“掺杂”来产生多余的电子,又称
自 由电子(
N
型);或者产生“空穴”,又称正电荷(
P
型)。由
N< br>型掺杂和
P
型掺
杂处理的锗或硅的单晶体可形成半导体二极管,它具有我们描述 过的工作特性。晶
体管以类似的方式形成,就象带有公共中间层、背靠背的两个二极管,公共中间层是以对等的方式向两个边缘层渗入而得,因此中间层比两个边缘层或边缘区要薄的
多。
PN P

NPN (

1-2B-1)
这两种结构显然是可行的。
PNP

NPN
被用于描述晶
体管的两个基本类型。因为晶体管包含 两个不同极性的区域(例如“P”区和“N”
区),所以晶体管被叫作双向器件,或双向晶体管因此晶体 管有三个区域,并从这
三个区域引出三个管脚。
要使工作电路运行,
晶体管需与两个外 部电压或极性连接。
其中一个外部电压工作方式类似于二极管。事实上,保留这个外部电压并去掉上半< br>部分,晶体管将会象二极管一样工作。例如在简易收音机中用晶体管代替二极管作
为检波器。在这 种情况下,其所起的作用和二极管所起的作用一模一样。可以给二

7


极管电路加正向偏置电压或反向偏置电压。在加正向偏置电压的情况下,如图
1-2B-2所示的
PNP
晶体管,
电流从底部的
P
极流到中间的
N
极。
如果第二个电压被
加到晶体管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极之间,并且底部电压极性相同 ,那么,流过中间层
N
区的电子将激发出从晶体管底部到顶部流过的电流。在生产晶体管的过程 中,通
过控制不同层的掺杂度,经过负载电阻流过第二个电路电流的导电能力非常显著。
实际上 ,当晶体管下半部为正向偏置时,底部的
P
区就像一个取之不竭的自由电子
源(因为底 部的
P
区发射电子,所以它被称为发射极)。这些电子被顶部
P
区接收,因此它被称为集电极,但是流过这个特定电路实际电流的大小由加到中间层的偏置
电压控制,
所以中间层被称为基极。
因此,
当晶体管外加电压接连正确
(图
1-2B- 3

后工作时,实际上存在两个独立的“工作”电路。一个是由偏置电压源、发射极和
基极形成的回路,它被称为基极电路或输入电路;第二个是由集电极电压源和晶体
管的三个区共同形成的 电路,它被称为集电极电路或输出电路。(注意:本定义仅
适用于发射极是两个电路的公共端时——被称 为共发射极连接。)这是晶体管最常
见的连接方式,
但是,
当然也存在其它两种连接方 法——

共基极连接和共集电极连
接。但是在每一种情况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本电路的特色是相对小的基
极电流能控制和激发出一个比它大得多的集电极电流
(
或 更恰当地说,
一个小的输入
功率能够产生一个比它大得多的输出功率
)
换句话说,
晶体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
大器。
在这种工作方式中,
基极< br>-
发射极电路是输入侧;
通过基极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电路是输出侧。虽然基极和 发射极是公共路径,但这两个电路实际上是独立的,就
基极电路的极性而言,基极和晶体管的集电极之间 相当于一个反向偏置二极管,因
此没有电流从基极电路流到集电极电路。要让电路正常工作,当然,加在 基极电路
和集电极电路的电压极性必须正确(基极电路加正向偏置电压,集电极电源的连接
要保 证公共端(发射极)的极性与两个电压源的极性相同)。这也就是说电压极性
必须和晶体管的类型相匹配 。
在上述的
PNP
型晶体管中,
发射极电压必须为正。


此,基极和集电极相对于发射极的极性为负。
PNP
型晶体管的符号在发 射极上有一
个指示电流方向的箭头,总是指向基极。(在
PNP
型晶体管中,“P”代 表正)



NPN
型晶体管中,
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但是两个电源的极性正好相反
(图
1-2B-4


也就是说,
发射极相对于基极和集电极来说极性总是负的
(在
NPN
型晶体管中,
“N”
代表负)。这一点也可以从
NPN
型晶体管符号中发射极上相反方向的箭头看 出来,
即,
电流从基极流出。

虽然现在生产的晶体管有上千种不同的型号,
但晶体管各种
外壳形状的数量相对有限,并尽量用一种简单码——
TO
(晶体 管外形)后跟一个数
字为统一标准。
TO1
是一种最早的晶体管外壳——即一个在底部 带有三个引脚的圆
柱体“外罩”,这三个引脚在底部形成三角状。观看底部时,“三角形”上面的管脚是基极,其右面的管脚(由一个彩色点标出)为集电极,其左面的管脚为发射极。
集电极引脚到基 集引脚的间距也许比发射极到基集引脚的间距要大

。在其它
TO

壳中,三个引脚可能有类似的三角形形状(但是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的位置不一
定相同)
,< br>或三个引脚排成一条直线。
使人容易搞乱的问题是同一
TO
号码的子系列
产品其管脚位置是不一样的

。例如,
TO92
的三个管脚排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

8

半圆型“外罩”的切 面平行,观看
TO92
的底部时,将切面冲右,从上往下读,管脚
的排序为
1

2

3
。(注

otherwise
circular“can”中的
otherwise
译为不同的,
特殊的。在这里“ 特殊的圆形外罩”指的应该是普通的圆柱体“外罩”在圆平面上
画一条小于等于直径的弦,沿轴线方向切 入后形成的半或大半圆柱体,切入后形成
的剖面就是文中说的
a
flat
side
,这也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晶体管外壳。)



TO92
子系列
a
(TO92a):





1=
发射极
2=
集电极
3=
基极对
TO92
子系列
b
(TO92b):
1=
发射极
2=

3=
集电极更容易使人搞乱的是一些晶体管只有两个管 脚
(第
三个管脚已在里边和外壳连接);一些和晶体管的外形很像的外壳底部有三个以上
的管脚。实际上,这些都是集成电路
(ICs)
,用和晶体管相同的外壳包装的,只是看起来像晶体管。更复杂的集成电路(
ICs


用不同形状的外壳包装, 例如平面包装。
根据外壳形状非常容易识别功率晶体管。它们是金属外壳,带有延长的底部平面,
底部平面上还有两个安装孔。功率晶体管只有两个管脚(发射极和基极),通常会
标明。集电极在内部 被连接到外壳上,因此,与集电极的连接要通过一个装配螺栓
或外壳底面。



UNIT 3



A
逻辑变量与触发器



逻辑变量我们讨论的双值变量通常叫做逻辑 变量,
而象或和与这样的操作被称
为逻辑操作。现在我们将简要地讨论一下这些术语之间的关联 ,并在此过程中,阐
明用标示“真”和“假”来识别一个变量的可能值的特殊用途。

举例说明,

假设你和两个飞行员在一架空中航行的飞机中,你在客舱中,而
飞行员
A

B
在驾驶员座舱中。在某一时刻,
A
来到了你 所在的客舱中,你并不担
心这种变化。
然而,
假设当你和
A
在客舱时,
你抬头发现
B
也已经来到了你所在的
客舱中。基于你的 逻辑推理能力,你将会推断飞机无人驾驶;并且,大概你已听到
了警报,以致使驾驶员之一将迅速对此紧 急情况作出响应。

换句话说,
假设每一位飞行员座位下面有一个电子装置,
当座位上有人时,

输出电压为
V1

当座位上无人时,
其 输出电压为
V2

现在我们用“真”来代表电压
V2

从而 使电压
V1
表示“假”。
让我们进一步制作一个带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
端 的电路,此电路的特性是:只要两个输入,即一个输入同时和另一个输入相与,
结果为
V2时,输出电压才是
V2
。否则,输出是
V1
。最后,让我们把输入和飞行 员
A

B
座位下的装置联结起来,并安装一个与输出
Z
相连的警铃,当输出是
V2 < br>(“真”)时响应,否则不响应。这样,我们已创建了一个执行与操作的电路,这个
电路能完成当 两个驾驶员确实都离开驾驶舱时飞机是无人驾驶的逻辑推断。

概括一下,情形如下:符号
A

B

Z
代表命题

A =
飞行员
A
已离开座位为真(
T


B =
飞行员
B
已离开座位为真(
T



9

Z =
飞机无人驾驶,处于危险状况时为真(
T


当然,










分别代表相反的命题。例如,


代表的命题是当飞< br>行员离开驾驶舱等时为假(
F
),以此类推。命题间的关系可写为

Z=AB






(1-3A-1)
我们已经选择用电压来表示逻辑变量
A

B

Z

但是必须注意,实际上式
(1-3A-1)
是命题间的关系,与我们选择的表示命题的确
切方式无关,甚至可以说与我们具有的任何物理表示形式无 关。式
(1-3A-1)
指出,
如果命题
A

B
都为真,那么命题
Z
就为真,否则命题
Z
为假。

(1-3A-1)
是一个例子,
这种命题代数被称为布尔代数。
和其它处理有数字 意
义的变量一样,布尔代数处理的是命题,而且布尔代数对于分析仅有两个互反变量
的命题之间 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SR
触发器


1-3A- 1
给出的一对交叉连接的或非门电路被称为触发器。其有一对输入端
S

R
,分别代表“置位”和“复位”。我们不仅用符号
S

R
标明端 点,而且
指定端点的逻辑电平。因此,通常
S=1
指的是对应于逻辑电平为
1
的电压出现在
S
端。相似的,输出端和相应的输出逻辑电平为
Q





。使用这样的符号时,我
们已经明确了一个事实,即在我们下面将看到的符号操作中 ,输出的逻辑电平是互
补的。

触发器基本的、
最重要的特性是其具有“记忆 ”功能。
也就是说,
设置
S

R
目前的逻辑电平为
0

0
,根据输出的状态,即可确定
S

R
在其获得当前电平之
前的逻辑电平。

术语

为方便衔接下面的讨论内容,
介绍一些常见的术语,
这有助于了解逻辑系统设
计师中惯用的观点。



在与非和或非门(以及与和或门)中,当用其来达 到我们的设计意图时,我
们能够任意选择一个输入端,
并把其看成是使能
-
失 效输入,
因此可考虑或非或或门。
如果被选的一个输入为逻辑
1
,那么门电路 的输出与所有的其它输入无关。这个被
选的输入可控制门电路,其它所有输入相对于这个门电路是失效的
(
术语“抑制”
的同义词为“失效”)。相反,如果被选输入为逻辑
0< br>,那么它不能控制门电路,门
电路能够响应其它输入。在与非或与门中,当被选输入为逻辑
0
时,此输入控制并
截止门电路,因为一个输入为逻辑
0
,那么门电路的输 出不能响应其它输入。

注意
一方面是或非门和或门间的区别,另一方面是与非门和与 门间的区别。在第一种情
况下,当控制输入转为逻辑
1
时,其可获得门电路的控制;在 第二种情况下,当控
制输入转为逻辑
0
时,其可获得门电路的控制。

在数字系统中,普遍的观点是把逻辑
0
看成一个基本的、无干扰的、稳定的、
静止的 状态,把逻辑
1
看成激励的、活跃的、有效的状态,就是说,这种状态是发
生在某种操 作动作之后。因此,当作用已产生时,其倾向将是定义最后的状态作为
对某逻辑变量已转为
1< br>的响应。
当“无操作发生” 时,
逻辑变量为逻辑
0

类似地 ,
如果作用将通过逻辑变量的变化产生,那么最好是以这样的方式定义有关的逻辑变

10

量,即当逻辑变量转为逻辑
1
时达到此效果。在我们对触发 器的讨论中,将看到持
有此种观点的例子







概述大约在
1850
年由乔治·布尔提出的代数学中,
变量仅允许具有两个值,
真或假,
通常被写为
1

0
,对这 些变量的代数运算是与、或和非。在
1938
年,香农认识到
了此代数形式和电气开关 系统功能间的相似之处,
在这种开关中存在有通
-
断两种状
态的器件。布尔代 数的推理过程由充当逻辑电路的开关完成。已有大量集成电路可
完成脉冲信号的逻辑操作,这些脉冲信号 采用二进制数字系统,并利用电子器件的
关断和导通作为二进制系统的两种状态。二进制数字系统和其它 代码为了用晶体管
直接计算十进制数,要求晶体管认识这
10
个状态
0
1
、?、
9
,此操作要求的精度
是电子器件并不具备的。将导 通和关断作为工作状态,这样的装置可以在两态即二
进制系统中运行,因此数字计算机中的内部操作一般 采用二进制系统。在十进制系
统中,
基数或底数为
10

小数点左边 或右边的每一个位都表示其权重增加或减少
10
的一次幂。在二进制系统中,底数为
2
,二进制小数点左边或右边的位具有的权重

2
的幂次增加或减少。数字可被 编码为两个电平的脉冲串,通常标为
1

0
,如

1-3B -1
所示。
1-3B-1b
中的脉冲序列能够译为:二进制:1?25 + 0?24 + 1?23 +
0?22 + 1?2 1 + 1?20 = 101011
十进制:

32
+
0
+
8
+
0

+

2
+
1 =
43
相反,在把十进制数
43
转换为二进制形式 的过程中,可使其连续被
2
除。每一次除后所得余数
0

1

是二进制数的位数。十进制数
43
的转化过程:等价于十进制数
43
的二进制数为
101011
。虽然二进制数仅需两个信号电平,这种简化的获得是以附加的位 数为代价
的。在以
r
为底数的数制中表示
n
位十进制数,需要
m
位。其中等式右边是一个
整数,或选择下一个较大的整 数。对于一个
10
位的十进制数,可得
m=33.2
,因此
必须使 用
34
位二进制数。二进制位叫作比特。写为
0.1101
的二进制小数意味 着
0.1101 = 1?2
-
1 + 1?2
-
2 + 0?2
-
3 + 1?2
-4= 1/2
+ 1/4
+ 0
+ 1/16

进制数
0.1101
表示为十进制数

= 0.500 + 0.250 + 0.062 = 0.812
小于
1
的十
进制数的转换可通过连续乘
2
获得。对于结果在小数点左边为
1
的每一步,记录二
进制数
1
,然后继续计算所得十进制数的小数部分。对于结果在小 数点左边为
0

每一步,记录二进制位
0
,然后继续计算。把十进制 数
0.9375
转化为二进制数,运
算如下:等价于十进制数
0.9375< br>的二进制数可写为
0.11110
。最高位是第一个获得
的二进制位,
放置在二进制小数点的右边。
十进制数
0

15
的二进制等值表为< br>:

出一串正脉冲和负脉冲,
或正脉冲和零,
或者零和负脉冲来表示 二进制的
1

0
时,
就会有许多这些脉冲可以传递的码。计算机输入 最常见的码就是
BCD
码,每一个十
进制数需要四个脉冲或二进制数。用此种代码,每 一个十进制位转化为其二进制等
值数如上表所示,也就是说,十进制数
827

BCD
码表示

11

B


二进制数字系统




1000



0010



0111
计算机通过算术 运算,能够容易地把此类
输入转化为纯二进制形式。解码器也能够把
BCD
码转化为十 进制形式。
BCD
码在传
输中不需附加位的情况下,能够扩大到十进制数
15


成为十六进制码,通常使用
字母
a

b

L

f
来表示
10

15


在某些计算机操作中应用的 另一种码是八进
制或
8
为底数的数制。采用的符号为
0

1

2L

7
,十进制数
24
可被写为八进制数30(3?81 +0?80)。八进制数字的二进制译码仅需要
BCD
表中三个最小的有 效位,八
进制数
30
的二进制译码为
011
000
因为十进制数
24
用纯二进制形式可写为
11000

用八进制译码形式可写为
011 000
,所以需要指出二进制数字转换为 八进制数字的
简易方法。
以三个位为一组划分二进制数,
每一组显示为一个等值的八进 制译码数,
例如,十进制数
1206
以二进制表示为
1
,以三个位为 一组,可得:二进
制:

010
010
110
110
八进制:
2
2
6
6
八进制数是
2 266
。通过使用
导电块上的电刷,光学读卡机或码盘,经常用格雷码将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 为二
进制数。由于组合误差,不能同时变化两个数位以免产生不确定性。设计的格雷码
就是为了 解决此问题,其在二进制数的每一步变换中,仅需变化一个位。此码的一
种形式是其它一些码被设计来降 低传输误差,
在这些码中将
1
变为
0
或将
0
变为< br>1

通常,检测单一误差的代码可通过把检验位与原始码相加获得。合成码将有偶数个< br>或奇数个
1

这些码被称为偶数奇偶校验码或奇数奇偶校验码,
例如< br>0000
的奇数奇
偶校验码将是
10000

在任何位的误 差将使结果具有偶数个
1

接收装置将会进行校
正。多重误差可通过更为复杂 的代码形式探测



UNIT4



A


功率半导体器件



功率半导 体器件构成了现代电力电子设备的核心。
它们以通
-
断开关矩阵的方式被用
于 电力电子转换器中。开关式功率变换的效率更高。现今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几乎都
是用硅材料制造,可分类 如下:二极管

晶闸管或可控硅


极可关断晶闸管





双极结型晶体管


静电感应晶体管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双向可控硅


电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场效应晶体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控制的
晶闸管集成门极换 向晶闸管二极管电力二极管提供不可控的整流电源,这些电源有
很广的应用,如:电镀、电极氧化、电池 充电、焊接、交直流电源变频驱动。它们
也被用于变换器和缓冲器的回馈和惯性滑行功能。典型的功率二 极管具有
P-I-N

构,
即它几乎是纯半导体层
(本征层)

位于
P-N
结的中部以阻断反向电压。

1-4A-1
给出了二极管符号和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在正向偏置条件下,二极管可用一个结偏
置压降和连续变化的电 阻来表示,这样可画出一条斜率为正的伏安特性曲线。典型
的正向导通压降为
1.0
伏 。导通压降会引起导通损耗,必须用合适的吸热设备对二
极管进行冷却来限制结温上升。在反向偏置条件 下,由于少数载流子的存在,有很
小的泄漏电流流过,泄漏电流随电压逐渐增加。如果反向电压超过了临 界值,叫做

12

击穿电压,二极管雪崩击穿,雪崩击穿指的是当反向电 流变大时由于结功率损耗过
大造成的热击穿。电力二极管分类如下
:
标准或慢速恢复二 极管

快速恢复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

晶闸管

闸流管或 可控硅一直是工业上用于大功率变换和控制的传统设备。
50
年代后期,这
种装置的投 入使用开辟了现代固态电力电子技术。术语“晶闸管”来自与其相应的
充气管等效装置,闸流管。通常, 晶闸管是个系列产品的总称,包括可控硅、双向
可控硅、门极可关断晶闸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控制的晶 闸管、集成门极换向晶闸
管。晶闸管可分成标准或慢速相控型,快速开关型,电压回馈逆变器型。逆变器 型
现已淘汰。

1-4A-2
给出了晶闸管符号和它的伏安特性曲线。
基本上,
晶闸管是一
个三结
P-N-P-N
器件,器件内
P-N-P

N-P-N
两个三极管按正反馈方式 连接。晶
闸管可阻断正向和反向电压(对称阻断)。当阳极为正时,晶闸管可由一个短暂的
正门 极电流脉冲触发导通;
但晶闸管一旦导通,
门极即失去控制晶闸管关断的能力。
晶闸管 也可由阳极过电压、阳极电压的上升率(
dv/dt
)、结温的上升、
PN
结 上的
光照等产生误导通。在门电流
IG
=
0
时,如果将正向电压 施加到晶闸管上,由于中
间结的阻断会产生漏电流;如果电压超过临界极限(转折电压),晶闸管进入导 通
状态。随着门极控制电流
IG
的增加,正向转折电压随之减少,最后,当门极控制
电流
IG= IG3
时, 整个正向阻断区消失,晶闸管的工作状态就和二极管一样了。在
晶闸管的门极出现一个最小电流,即阻塞 电流,晶闸管将成功导通。

在导通期间,
如果门极电流是零并且阳极电流降到临界极 限值以下,称作维持电流,晶闸管转换
到正向阻断状态。相对反向电压而言,晶闸管末端的
P- N
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现
在的晶闸管具有大电压(数千伏)、大电流(数千安)额定值。双 向可控硅双向可
控硅有复杂的复结结构,但从功能上讲,它是在同一芯片上一对反并联的相控晶闸
管。

1-4A-3
给出了双向可控硅的符号。
在电源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双 向可控硅通过
施加门极触发脉冲触发导通。在Ⅰ+工作方式,
T2
端为正,双向可控硅 由正门极电
流脉冲触发导通。在Ⅲ
-
工作方式,
T1
端为正,双向可 控硅由负门极电流脉冲触发
导通双向可控硅比一对反并联的晶闸管便宜和易于控制,但它的集成结构有一 些缺
点。由于少数载流子效应,双向可控硅的门极电流敏感性较差,关断时间较长。由
于同样的 原因,重复施加的
dv/dt
额定值较低,因此用于感性负载比较困难。双向
可控硅电路必须有精心设计的
RC < br>冲器。双向可控硅用于电灯的亮度调节、加热控
制、联合型电机驱动、
50/60
赫兹电源频率的固态继电器。门极可关断晶闸管门极
可关断晶闸管,顾名思义,是一种晶闸管类型的器 件。同其他晶闸管一样,它可以
由一个小的正门极电流脉冲触发,
但除此之外,
它还能 被负门极电流脉冲关断。
GTO
的关断能力来自由门极转移
P-N-P
集电极的电流,因此消除
P-N-P

N-P-N
的正反
馈效应。
GTO
有非对称和对称电压阻断两种类型,分别用于电压回馈和电流回馈变
换器。
GTO
的阻断电流增益定义为阳极电流与阻断所需的负门极电流之比,
典型值

4< br>或
5

非常低。
这意味着
6000
安培的
G TO
需要
1,500
安培的门极电流脉冲。

是,脉冲化的门极电 流和与其相关的能量非常小,用低压电力
MOS
场效应晶体管提

13

供非常容易。
GTO
被用于电机驱动、静态无功补偿器和大容量
AC/DC
电源。大容量
GTO
的出现取代了强迫换流、电压回馈的可控硅换流器。图
1 -4A-4
给出了
GTO
的符
号。电力
MOS
场效应晶体管 与以前讨论的器件不同,电力
MOS
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
单极、多数载流子、“零结” 、电压控制器件。图
1-4A-5
给出了
N

MOS
场效应 晶
体管的符号如果栅极电压为正并且超过它的门限值,
N
型沟道将被感应,允许在漏
极和源极之间流过由多数载流子
(电子)
组成的电流。
虽然栅极阻抗在稳态非 常高,
有效的栅—源极电容在导通和关断时会产生一个脉冲电流。
MOS
场效应晶体管 有不
对称电压阻断能力,如图所示内部集成一个通过所有的反向电流的二极管。二极管
具有慢速 恢复特性,在高频应用场合下通常被一个外部连接的快速恢复二极管旁
路。


虽然对较高的电压器件来说,
MOS
场效应晶体管处于导通时损耗较大,但它
的导通 和关断时间非常小,因而开关损耗小。它确实没有与双极性器件相关的少数
载流子存储延迟问题。虽然在 静态
MOS
场效应晶体管可由电压源来控制,通常的做
法是在动态由电流源驱动而后跟 随一个电压源来减少开关延迟。
MOS
场效应晶体管
在低压、小功率和高频(数十万 赫兹)开关应用等领域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譬如
开关式电源、无刷直流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和固态直流 继电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
管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绝缘栅 双极型晶体管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发展历史上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们在中等功率(数千瓦到数兆瓦)的电 力电子设备上处处可
见,
被广泛用于直流
/
交流传动和电源系统。
它 们在数兆瓦功率级取代了双极结型晶
体管,在数千瓦功率级正在取代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IGB T
基本上是混合的
MOS

控通断双极性晶体管,它综合了
MOSFET

BJT
的优点。它的结构基本上与
MOSFET
的结构相似,只是在
MOSFET

N+
漏极层上的集电极加了一个额外的
P+
层。
IGBT

MOSFET
的高输入阻抗和像
BJT
的导通特性。
如果门极电压相对于发射极为正,
P
区的
N
型沟道受到感应。这个
P-N-P
晶体管正向偏置的基极—发射极结使
IGBT

通并引起
N
-区传导性调制,这使得导通压降大大低于
MOSFET
的导通压降。在导
通条件下,

IGBT
的等效电路中,
驱动器
MOSFET
运送大部分的端子电流。
由寄生
N-P-N
晶体管引起的与晶闸管相似的阻 塞作用通过有效地减少
P+
层电阻系数和通

MOSFET
将大部 分电流转移而得到预防。
IGBT
通过减小门极电压到零或负电压来
关断,这样就切断 了
P
区的导通通道。
IGBT

BJT

MOSFET
有更高的电流密度。
IGBT
的输入电容
(Ciss)

MOSFET
的要小得多。
还 有,
IGBT
的门极—集电极电容与
门极—发射极电容之比更低,给出了改善的密勒反 馈效应。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控制
的晶闸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控制的晶闸管
(MCT)

正像名字所说的那样,
是一种类似
于晶闸管,通过触发进入导通的混合器件,它可以通 过在
MOS
门施加一个短暂的电
压脉冲来控制通断。
MCT
具有 微单元结构,在那里同一个芯片上数千个微器件并联
连接。
单元结构有点复杂。


1-4A-7
给出了
MCT
的符号。
它由一个相对于 阳极的
负电压脉冲触发导通,由一个相对于阳极的正电压脉冲控制关断。
MCT
具有类似晶
闸管的
P-N-P-N
结构,
在那里
P-N-P

N-P-N
两个晶体管部件 连接成正反馈方式。
但与晶闸管不同的是
MCT
只有单极(或不对称)电压阻断能力。 如果
MCT
的门极电
压相对于阳极为负,在
P
型场效应晶体管中的
P
沟道受到感应,使
N-P-N
晶体管

14

正向偏置。
这也使
P-N-P
晶体正向偏置,
由正反馈效应
MCT
进入饱和状态。
在导通
情况下,压降为
1
伏左右(类似于晶闸管)如果
MCT
的门极电压相对于阳极为正,
N
型场效应晶体管饱和并将
P-N-P 晶体管的发射极
-
基极短路。这将打破晶闸管工
作的正反馈环,
MCT< br>关断。
关断完全是由于再结合效应因而
MCT
的关断时间有点长。
MCT
有限定的上升速率,因此在
MCT
变换器中必须加缓冲器电路。最近,
MCT
已用
于“软开关”变换器中,在 那不用限定上升速率。尽管电路结构复杂,
MCT
的电流
却比电力
MOSF ET

BJT

IGBT
的大,因此它需要有一个较小的死区。1992
年在市
场上可见到
MCT
,现在可买到中等功率的
MC T

MCT
的发展前景尚未可知。集成门极
换向晶闸管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是 当前电力半导体家族的最新成员,

ABB

1997
年推出。< br>图
1-4A-8
给出了
IGCT
的符号。
基本上,
IGCT
是一个具有单位关断电流增
益的高压、大功率、硬驱动不对称阻塞的
GTO< br>。这表示具有可控
3,000
安培阳极电
流的
4,500 V IGC T
需要
3,000
安培负的门极关断电流。这样一个持续时间非常短、
di/ dt
非常大、能量又较小的门极电流脉冲可以由多个并联的
MOSFET
来提供,并且
驱动电路中的漏感要特别低。

门驱动电路内置在
IGCT
模块内。
IGCT
内有一对单片
集成的反并联二极管。导通压降、导通时电流上升率
d i/dt
、门驱动器损耗、少数
载流子存储时间、关断时电压上升率
dv/dt
均优于
GTO

IGCT
更快速的通断时间
使它不用加缓冲器并具有比
GTO < br>更高的开关频率。多个
IGCT
可以串联或并联用于
更大的功率场合。
IGCT
已用于电力系统连锁电力网安装(
100
兆伏安)和中等功率
(最大
5
兆瓦)工业驱动。





B


电力电子变换器



电力电子变换器能将 电力从交流转换为直流
(整流器)

直流转换为直流
(斩波器)
,< br>直流转换为交流(逆变器),同频率交流转换为交流(交流控制器),变频率交流
转换为交流(周 波变换器)。它们是四种类型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变换器被广泛用
于加热和灯光控制,交流和直流电源, 电化学过程,直流和交流电极驱动,静态无
功补偿,
有源谐波滤波等等。
整流器

整流器可将交流转换成直流。
整流器可由二极
管、可控硅、
GTO

IGBT

IGCT
等组成。二极管和相控整流器是电力电子设备中份
额最大的部分,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与电力系统连接。由于器件开通时损耗低,且其
开关损耗几乎 可忽略不计,故该类整流器的效率很高,典型值约为
98
%。但是,它
们的缺点是在电 力系统中产生谐波,对其他用户产生供电质量问题。此外,晶闸管
变换器给电力系统提供了一个滞后的低 功率因数负载。二极管整流器是最简单、可
能也是最重要的电力电子电路。因为功率只能从交流侧流向直 流侧,所以它们是整
流器。最重要的电路配置包括单相二极管桥和三相二极管桥。常用的负载包括电阻< br>性负载、电阻
-
电感性负载、电容
-
电阻性负载。图
1-4B -1
给出了带
RC
负载的三相
二极管桥式整流器。逆变器逆变器是从一侧接受 直流电压,在另一侧将其转换成交
流电压的装置。根据应用情况,交流电压和频率可以是可变的或常数。 逆变器可分

15

成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两种。
电压源型逆变器 在输入侧应有一个刚性的电压源,
即,
电源的戴维南电路等效阻抗应该为零。如果电源不是刚性 的,再输入侧可接一个大
电容。直流电压可以是固定的或可变的,可从电网或交流发电机通过一个整流器 和
滤波器得到。电流注入或电流源型逆变器,像名字所表示的那样,在输入侧有一个
刚性的直流 电流源,与电压源型逆变器需要一个刚性的电压源相对应。通过串联大
电感,可变电压源可以在电流反馈 控制回路的控制下转换为可变电流源。这两种逆
变器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使用的半导体器件可以是< br>IGBT
、电力
MOSFET

IGCT
等等。图
1 -4B-2
给出了一种三相桥式电压源型逆变器的常见电路。

斩波器斩波器
将直流电源转换成另一个具有不同终端参数的直流电源。它们被广泛用于开关式电
源和直流电机启动。< br>其中一些斩波器,
尤其是电源中的斩波器,
有一个隔离变压器。
斩波器经常在不 同电压的直流系统中用作连接器。降压和升压斩波器是两种基本的
斩波器结构。分别称作
Buc k
斩波器和
Boost
斩波器。但是,要清楚降压斩波器也
是升流斩波器 ,
反之亦然,
因为输入功率一定等于输出功率。

-
升压斩波器既可 降
压也可升压。
所有这些斩波器在电路结构上可有一、
二、
四象限的变化。< br>

1-4B-3
给出了降压斩波器的电路结构,它是一种电压降、电流升斩波 器。双位开关由电路
开关
S
和二极管组成。开关
S

1/T s
的频率通断,导通时间为
τ
。电压波形如图
1-4B-4
所示。

因此平均输出电压为平均电流为
D
为占空比,变化范围是
0~1

Is
为直流电源输出的平均电流。周波变换器周波变换器是一种变频器,它将频率固 定
的交流电转换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具有一步变换过程。相控晶闸管变换器很容易
被扩展为周 波变换器。自控式交流开关,通常由
IGBT
组成,很容易被用作高频链
接周波变换 器。
晶闸管相控周波变换器被广泛用于大功率工业应用。

1-4B-5
给出
了周波变换器的框图。对驱动交流电机的工业用周波变换器而言,输入的
50/60

兹交流电在输出侧被转换成可变频、
变压的交流电来驱动电机。
输出频率可从零
(整
流器工作)到一个上限值之间变化,上限值总是低于输入频率(降频周波变换器),
功率 流可以是可逆的用于四象限电机速度控制。在变速恒频系统中,输入功率由与
可调速涡轮机连接的同步发 电机提供。如果同步发电机励磁可调,则同步发电机电
压可调,但输出频率总是正比于涡轮机速度。周波 变换器的作用是调解输出频率恒
定(通常
60

400
赫兹)。图< br>1-4B-5
给出了变频转换框图。图
1-4B-5a
一般用于
先将 输入交流整流,然后通过逆变器转换成可变频交流。图
1-4B-5b
,输入交流先
通 过升频周波变换器转换成高频交流,再由降频周波变换器转换成可变频交流。


UNIT5






A


直流电机分类




现在可以买到的直流电机 基本上有四种:⑴永磁直流电机,⑵串励直流电机,
⑶并励直流电机,⑷复励直流电机。每种类型的电动 机由于其基本电路和物理特性
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机械特性。
永磁直流电机
永磁直流电 机,
如图
1-5A-1
所示,


16

用与直流发电机同样的方法建造的。永磁直流电机用于低转矩场合。当使用这种电
机时,
直流 电源与电枢导体通过电刷
/
换向器装置直接连接。
磁场由安装在定子上的
永磁 磁铁产生。
永磁磁铁电机的转子是绕线式电枢。

这种电机通常使用铝镍钴永磁
合金或陶瓷永磁磁铁而不是励磁线圈。铝镍钴永磁合金用于大功率电机。陶瓷永磁
磁铁通常用于小功率 、
低速电机。
陶瓷永磁磁铁抗退磁性能高,

但它产生的磁通量
较低 。磁铁通常安装在电机外壳里边,在安装电枢前将其磁化。永磁电机相对于常
规直流电机有几个优点。优 点之一是减少了运行损耗。永磁电机的转速特性类似于
并励式直流电机的转速特性。永磁电机的旋转方向 可通过将电源线反接来实现。

励式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机电枢和激磁电路的连接方式确 定了直流电机的基本特性。
每一种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其对应的直流发电机的结构类似。大部分情况下,二 者的
唯一区别在于发电机常作为电压源,而电动机常作为机械能转换装置。串励式直流
电动机,
如图
1-5A-2
所示,
电枢和激磁电路串联连接。
仅有一个通路供 电流从直流
电压源流出。因此,激磁绕组匝数相对少、导线直径大,以使激磁绕组阻抗低。电
机 轴上负载的变化引起通过激磁绕组电流的变化。
如果机械负载增加,
电流也增加。
增加 的电流建立了更强的磁场。当负载从零增加到很大时,串励式电机的转速从很
高变化到很低。由于大电流 可以流过低阻抗的激磁绕组,串励式电动机产生一个高
转矩输出。串励式电动机用于启动重负载,而速度 调节并不重要的场合。一个典型
应用是车辆启动电机。
并励式直流电动机

并 励式直流电动机是最常用的一种直流电
机。
如图
1-5A-3
所示,
并励式直流电动机的激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并联连接。
这种直
流电机的激磁绕组匝数多、
导线直径小,
因而阻抗相对比较高。

由于激磁绕组是并
励式电动机电路的高 阻抗并联通道,流过激磁绕组的电流很小。由于形成激磁绕组
的导线的匝数多,产生的电磁场很强。并励 式电动机的大部分电流(大约
95%
)流
过电枢电路。由于电流对磁场强度几乎没有什 么影响,电机转速不受负载电流变化
的影响。流过并励式直流电动机的电流关系如下:

I
L=
I
a+
I
f
公式中,

I
L
—电机总
电流
I
a
—电枢电流

I
f
—激磁电流。通过在激磁绕组中串联一个可变电阻可以改
变激磁电流。 由于激磁回路电流小,低功耗可变电阻器可用于改变激磁绕组阻抗,
进而改变电机转速。激磁阻抗增加, 激磁电流会减少。励磁电流的减小会使磁场减
弱。当磁通减少时,转子会由于与减弱的磁场相互作用而加 速旋转。因此使用励磁
变阻器,并励式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很容易调节。并励式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转速
调节功能。当负载增加时,由于增加了电枢绕组上的压降,转速稍微有一点降低。
由于它的优良 的转速调节特性和转速控制的简易性,并励式直流电动机通常用于工
业场合。
许多种可调速机床 由并励式直流电动机驱动。

复励式直流电动机

1-5A-4
所示 的复励式直流电动机有两个激磁绕组,一个与电枢绕组串联,一个与电枢绕组
并联。这种电机综合了串励 式电机和并励式电机的预期特性。复励式电动机有两种
连接方法:
累加与差动。
累加复 励式直流电动机的串联和并联绕组的激磁方向一致。
差动直流电动机的串联和并联绕组的激磁方向相反。 串联绕组的连接方法有两种。
一种方法称为短并联
(见图
1-5A-4

这种方法是将并联绕组跨接在电枢绕组两端。
长并联方法是将并联绕组跨接在电枢绕组和 串联绕组的两端(见图
1-5A-4
)。



17

励式电机具有类似于串励式电机的高转矩,同时也具有类似于复励式电机的优良的
速 度调节。因此,当既需要良好的转矩特性又需要良好的速度调节时可采用复励式
直流电动机。复励式直流 电动机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价格贵。

直流电机速度
-
转矩特

在许多应用场合,直流电机用于驱动机械负载。某些应用场合要求电机驱动的机
械负载变化时,
而电机的转速保持恒定。
另一方面,
某些应用场合要求调速范围宽。
想把直流电机用 于特定场合的工程师必须了解电机的转矩和速度之间的关系。首先
我们讨论并励式电机,再把这种方法用 于其它电机。为此,两个相关的公式是转矩
和电流公式


1-5A-5给出了并励式、
累加复励式和串励式电机转速
-
转矩特性的一
般曲线。为 便于比较,三条曲线都通过额定转

矩和额定转速这个公共点。
公式中的两个变量是转速
n

和电枢电流
I
a

在电机
输出额定转矩时,电枢电流输出的是额定电枢电流,转 速输出的是额定转速。当负
载转矩为零时,电枢电流变得相对较小,使转速
n

的分子项变得较大。这导致转速
上升。转速增加的范围取决于电枢电路压降的大小与电枢端电压的比值 。





B


直流传动的闭环控制



应用限流控制,也称为并联电流控制的闭 环速度控制系统的基本示意图如图
1-5B-1
所示。
ω
m*
为速 度参考值。正比于电机速度的信号可从速度传感器获得。
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滤除交流波,
并与速 度参考值比较,
速度误差被速度控制器处理,
速度控制器的输出
u
c
调整整流器的触发角
α
,以使实际的速度接近于参考速度。
速度控制器通常是
PI (
比例积分
)
控制器,具有三种作用

——
稳定驱动,调整阻
尼比到期望值;通过积分作用,使稳态速度误差接近于零;还是由于积分作用,可
滤除噪音。

传动装置采用限流控制,
其目的在于防止电流超出安全值。只要
I
A<
I
x


I
x

I
A
的最大允许值,电流控制回路并不影响驱动。

如果

I
A
超出
I
x
,哪怕一点点,
阈值电路也会产生一个大的输出信号,电流环代替速度环起主要调节作用,电枢电
流等于电机所 允许的最大电流,并在此恒定电流下对速度误差进行整。当速度接近
于期望值时,
I
A
下降到
I
x
以下,

电流控制失效,速度控制接替。因此, 在此示意
图中,
在任意给定时间,
传动装置主要由速度控制回路或电流控制回路控制,
所以,
也叫并联电流控制。

闭环速度控制的另一种示意图如图
1-5B-2
所示。

在外环速度回路中采用内环
电流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器的输出
e
c
用于电流控制器,为内环电流控制回路设置
电流参考值
I
a
*

。电流控制器的输出
u
c
调整逆变器的触发角,以便使实际速度达
到速度给定值
ω
m*
所设置的值。
由速度给定或负载转矩的增加所引起的任何 正的速
度偏差,都会产生更大的参考电流值
I
a
*

。由于
I
a
增加,电机加速,以调整速度
误差,最终停留在新的< br>I
a*
值上,使电机转矩与负载转矩相同,速度误差接近于零。
对于任何大的正 的速度误差,
限流装置饱和,
且电流参考值
I
a*
限制为
I
am*

传动

18

装置的电流不允许超过最大允许值。在最大允许电枢电流下纠正速度误差,直到速
度偏差减小且限流装 置退出饱和状态。
现在,
速度误差在
I
a
小于最大允许电流值的情况下进纠正。

负的速度误差将设置负的电流参考值
I
a*
。因为电机电流不能反向,负的
I
a*
是没用的。然而,它将“掌管”PI
控 制器。当速度误差变正时,“被掌管”的
PI
控制器将花费较长时间响应,
造成控制中 不必要的延迟。
因此,
对于负的速度误差,
限流器的电流给定值被设为零。

因为速度控制回路和电流控制回路串联,
因此内环电流控制也被称为串联控制。
整体也 被称为
电流操纵控制
。由于具有如下优势,其应用比限流控制更为普遍:

1.
对于任何电源电压扰动,
提供更快的响应。
这可通过考虑两个传动装置 对于
电源电压降低的响应来解释。电源电压的降低将减少电机电流和转矩。在限流控制
中,由于 电机转矩小于未改变的负载转矩,速度下降,造成的速度误差通过设置较
小的整流器触发角达到原值。在 内环电流控制的情况下,由于电源电压的降低,电
机电流的减少将产生电流误差,改变整流器的触发角, 使电枢电流返回到原值。现
在,暂态响应由电机的电时间常数控制,因为与机械时间常数相比,传动装置 的电
时间常数要小的多,所以对于电源电压扰动,内环电流控制将提供较快的响应。

2.
对于确定的触发形式,整流器和控制电路一起在连续导电下,具有恒定增
益。为此增益而 设计的传动装置设置的阻尼比为
0.707
,给出了百分之五的超调量。
在不连续导电 的情况下,增益下降。导电角减少越多,增益下降越大。在不连续导
电的情况下,传动装置响应缓慢,当 导电角减小时,响应日益恶化。如果企图设计
应用于不连续导电操作的传动装置,
那么此传动装 置可能对于连续导电都是振荡的,
甚至是不稳定的。内环电流控制回路提供了一个具有整流器和控制电路 的闭环,所
以增益的变化对于传动装置的性能影响较小。因此,带有内环电流回路的传动装置
的 暂态响应优于限流控制。

3.
限流控制中,
在限流开始作用前,
电流首先必须超过允许值。
因为触发角只
有在离散的间隔中才可改变,所以只有在限流有效前, 实际的电流超调才会发生。

小电机更能承受大的暂态电流,因此,为获得快速的 暂态响应,通过选择较大
尺寸的整流器
,
即可允许出现更大的暂态电流。只有当电流 值反常时,才会需要电
流调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简化,限流控制被应用。

这两 种形式对速度给定的增与降有不同的响应。速度给定的减少至多可使电机
转矩为零;由于不可能制动,所 以转矩不能反向。传动装置减速主要是由于负载转
矩,当负载转矩很小时,对速度给定减少的响应将很慢 ,因此,这些传动装置适合
带有大的负载转矩的应用场合,例如纸张打印机、泵和吹风机。


UNIT 6






A


交流机简介


19

将电能转换 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电机是传动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
分。从电学、机械学和热学的角度看, 电机具有复杂的结构。虽然一百多年前就开
始使用电机,关于电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一直在继续。但是, 与电力电子器件和电
力电子变换器相比,电机的发展十分缓慢。从传统观念上,由恒频正弦电源供电的< br>交流机一直用于恒速场合,而直流机则用于变速场合。但在最近二、三十年,我们
已经看到在变频 、变速交流机传动技术上取得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并且它们正逐步
取代直流传动。

在 大多数情况下,
新设备都使用交流传动。
一般可将交流机分类如
下:感应电机:鼠笼或 绕线式转子(双馈),旋转或直线运动;同步电机:旋转或
直线运动,启动、绕线式激磁(转子)或永磁 磁铁,径向或轴向气隙(圆盘状),
凸磁极或内(隐)磁极,正弦波磁场或梯形波磁场;变阻抗电机:开 关磁阻电机,
步进电机。
感应电机
在所有的交流电机中,感应电机,尤其是鼠笼型感应 电机,在
工业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这些电机价格便宜、结实、可靠,并且从不到一个马
力到 数兆瓦容量的电机都可买到。小容量电机一般是单相电机,但多相(三相)电
机经常用于变速传动。


1-6A-1
给出了一台理想的三相、两极感应电机,图中
定子和转子的每一个相绕组用一个集中线圈来表示。三相绕组在空间上按正弦分布
并嵌入在槽里。对绕 线式转子电机而言,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类似,但鼠笼式电机
的转子具有鼠笼状结构,并且有两个短路环 。基本上,感应电机可以看作是一个具
有可旋转并且短路的二次绕组的一台三相变压器。定子和转子的核 用层压铁磁钢片
制成,电机内的气隙实际上是均匀的(非凸极结构)。感应电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
理是在气隙中建立旋转和按正弦分布的磁场。如果忽略槽和由于非理想分布的绕组
产生的空间谐波的影 响,可以证明,在三相定子绕组中能以三相对称电源建立一个
同步旋转的旋转磁场。旋转速度由公式(1-6A-1)
给出

N
e
称作同步转速,单位是转
/
分,()


是定子频率,单位是赫兹。
P
是电机
的极对数。

转子绕组 切割磁场,
就会在短路的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
气隙磁通和转
子磁动势的相互作用产生 转矩使转子旋转。但转子的转速低于同步转速。因此称它
为感应电机或异步电机。为了满足各种工业应用 中对启动和运行的要求,可从制造
厂家得到几种标准设计的鼠笼电机。

最常见的转矩
-
速度特性,与国家电气制造协
会的标准一致的,
并很容易获得和定型的设计 ,
如图
1-6A-2
所示。
这些电机中最有
意义的设计变量是转子笼 型电路的有效阻抗。
A
类电机

这类电机适用于启动负载
低(诸如 风扇、泵类负载)以便能快速达到全速,因而避免了启动过程电机过热的
问题。对大容量电机而言,需要 降压启动以限制启动电流。
B
类电机

这类电机是很
好的通用电机, 有着广泛的工业应用。它们特别适合对启动转矩要求不是特别严格
的恒速驱动。比如驱动风扇、泵类负载 、鼓风机和电动发电机组。
C
类电机
C
类电
机适合驱动压缩机、输送机等等。
D
类电机

此类电 机适合驱动要求迅速加速的间歇
性负载和冲床、剪床这样的高冲击性负载。在驱动冲击性负载的情况下, 在系统中
加一个调速轮。当电机转速随负载冲击有点下降时,在负载冲击期间调速轮释放它
的一 部分动能。




20

同步电机




同步电机,正像名字所表示的,一定是像公式
(1-6A-1)
那样以同步速度旋转 。
对感应电机恒速驱动应用而言,
它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竞争者。

1-6A- 3
给出了一台
理想的三相、两极绕线式激磁的同步电机。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与感应电机的定子
绕组一样,但同步电机的转子上有一个绕组,这个绕组通过直流电流,在气隙中产
生磁通,该磁 通协助定子感应的旋转磁场来拉动转子与它一同旋转。直流激磁电流
由静态整流器通过滑环和电刷提供给 转子,或由无刷励磁电源提供。因为转子总是
以同步转速旋转,同步旋转的
d
e
-q
e
轴与转子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如图所示,
d
e
轴对应
N
极。在转子中没有定子感应的感应电势,因此转子的磁动势仅由激磁绕组
提供。这使 得电机在定子侧可以任意的功率因数运行,即引前、滞后或同相。从另
一角度说,
在感应电机中 ,
定子给转子提供励磁使得电机功率因数总是滞后。

转矩
产生的原理有点类 似于感应电机。如图所示的同步电机是凸极式同步机,因为转子
周围的气隙是不均匀的,
不均匀 的气隙在
d

轴和
q

轴上造成了不对称的磁阻。
与其
(
凸极式同步机
)
对应的另一种电机是有均匀气隙的圆柱体形转子结构的 电机
(
与异
步机相似
)

定义为隐极式同步电机。
例如,
水电站使用的低速发电机是凸极同步机,
而火力发电厂使用的高速发电机是隐极式同步机 。除激磁绕组之外,转子通常有一
个阻尼器,或叫阻尼绕组,它就像感应电机中短路的鼠笼棒。同步机更 昂贵但效率
也高一些。绕线式激磁绕组同步机通常用于大功率(数兆瓦)驱动。
变阻抗电机
阻抗或双阻抗电机,正像名字所表示的那样,有两个凸极,这意味着电机的定子和
转子都 是凸极结构。如前所述,变阻抗电机有两种:开关磁阻电机和步进电机。


进电机基 本上是一种数字电机,即它根据数字脉冲运动固定的步数或角度。小型步
进电机广泛用于计算机外围设备 。然而,由于步进电机不适合调速应用场合,不再
作进一步讨论。有关文献对开关磁阻电机驱动十分关注 ,最近做了许多工作来使其
商品化以参与和感应电机的竞争。

1-6A-4
给出了有四对定子极对数、
三对转子极
对数的四相开关磁阻电机的截面图。电机转子没有任何绕 组或永磁磁铁。定子极上
有集中绕组(不是正弦分布绕组),每一对定子极绕组,如图所示,由变换器的 一
相供电。例如,当转子极对
a-
a‘接近定子极对
A-
A‘时,定 子极对
A-
A’被通电,
通过磁拉力产生转矩,当两个极对重合时,定子极对
A-A'
断。借助于转子位置编码
器,电机的四对绕组依次、与转子同步得电,得到单向转矩。 可给出转矩的幅




















式中
m
=
感应速率,
i
=
瞬时电流。感
应速率恒定则电流
i

为常数。高速运行时,转子感应的反电动势也高。

这种电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坚固 ;也可能它比其它电机要便宜一些。但是,
这种电机有转矩脉动和严重的噪声问题。







B


感应电机传动装置


21



感应 电机的转速由电机的同步速和转差决定。同步速与电源频率有关,转差由
供给电机的电压或电流调节控制 。

为控制感应电机的转速,
存在几个机理,
它们是:

(1)
变电压恒频率或定子电压控制


(2)
变电压变频率控制,
(3)
变电流变频率
控制,和
(4) < br>转差功率调节。这些方法之一,变电压变频率控制可被描述如下。

波逆变器传动装置< br>
馈电电压逆变器(也称电压源逆变器,
VSI
)通常分为两类:方
波 逆变器和脉宽调制逆变器。此类逆变器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当先进的强制换
相技术开始发展时就被提 出。


1-6B-1
显示了方波逆变器传动装置的传统电力电
路, 三相桥整流器把交流电变换为可变电压的直流电,作为强制变换桥逆变器的输
入。
逆变器产生变 电压变频率电源,
控制电机速度。

由于大的滤波电容器给逆变器
提供了一个 刚性的电压源,且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不受负载种类的影响,因此,此类
逆变器叫做馈电电压逆变器。通常 ,相对于假想的直流电源的中心点,逆变器每一
桥臂上的每个晶闸管导通
180°,在电机的一 相产生方波电压。线电压可被显示为
如图所示的六个阶梯形电压波。因为感应电机构成了滞后的功率因数 负载,所以逆
变器的晶体管需要强制换相。反馈二极管可利用滤波电容器促进负载无功能量的循
环,并维持输出电压定位在直流链接电压上,二极管也参与换相和制动过程。变压
变频速度控制方法的理 论可由图
1-6B-2

1-6B-3
来帮助解释。用于此类传动装置
的电机具有低转差特性,并提高效率。电机转速可通过简单改变同步速,例如,改
变逆变器频率来改变 。然而,随着频率的增加,电机的气隙磁通下降,导致产生的
转矩降低。

如果电压随 频率变化,从而使电压
/
频率之比保持恒定,则就像直流并
激电机一样可使气隙磁通保 持不变。图
1-6B-2
显示了期望的电机电压
-
频率关系。
在基频
(1.0
标幺值
)
以下,气隙磁通由于伏特
/
赫兹恒定 而保持不变,这将导致恒
定的转矩。处于低频时,定子阻抗超过漏感,占主导地位,因此,附加电压被施 加,
以补偿此作用。处于基频时,通过前推整流器触发角至所允许的最小值,电机全电
压被建立 ,高于基频后,当频率增加时,由于气隙磁通的损失,转矩下降,电机以
如图所示的恒功率方式运行。这 与直流电机弱磁调速类似。电机恒转矩和恒功率区
的转矩
-
转速曲线如图
1- 6B-3
所示,其中每一条转矩
-
转速曲线都对应于电机接线
端特定的电压 和频率组合。
分别对应于恒定负载和变化负载的两个稳态运行点
A


B
如图所示。

电机以最大可得转矩从零加速,以恒磁通转差控制方式或以恒 转差磁
通控制方式达到稳定点。稳态运转的磁通和转差调节均可提高电机效率。馈电电压
方波传 动装置通常用于中、小功率的工业场合,其调速比一般不超过
10:1
。最近,
此类传 动装置在很大程度上已被下一部分将要介绍的
PWM
传动装置所代替。馈电电
压逆变器 非常适合多电机驱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感应电机的速度可得到精确控
制。
脉宽调制型(PWM


逆变器传动装置
在前一部分描述的变压变频逆变器传动装置中,若使用二极管整流器,则直流链接(
link
)电压不可控,基频输出电压可利用脉宽调制技术在逆变器中进行控制。
利用这种方法,
晶闸管在半周期中开合多次,
产生低谐波的变压输出。

在几种脉宽调制

PWM


技术中,
正弦脉动宽调制

PWM

是最常见的,其原理如 图
1-6B-4
所示。

等腰三角形载波波形与正弦波信号比较,

22

得到的交叉点确定变换点。
除低频范围外,
载波与信号同步,

载波 频率与信号频率
之比保持为
3
的偶数倍以改善谐波。
通过改变调制指数可改变 基频输出电压。
可见,
如果调制指数小于一,那么在输出中只有与残留边带相关的基频的载波频 率谐波出
现。与方波相比,此种波形产生相当小的谐波温升和转矩脉动。随着调制指数超过
1< br>,电压可一直增加,直到获得方波波形中的最大电压。因此,
PWM
电压控制适用于恒转矩区(如图
1-6B-2
),然而,在恒功率区,运行等同于方波传动装置。

指定
谐波消除
PWM

selected harmonic el imination
)技术最近引起广泛关注。在这种
方法中,换相点由预先确定的方波角度决 定,此方波角度允许电压控制消除被选谐
波。

也可编程设计换相点角度,
以 使对于特定负载条件的电流谐波的有效值达到最
小。微型计算机特别适合此类
PWM
, 其中角度查询表存储在
ROM
存储器中。在
PWM
乓乓控制方法中,逆变器 开关控制的目的是让电流波被限制在参考波的磁滞带间,
这样产生的纹波电流小。尽管电机谐波损耗在< br>PWM
传动装置中有很大改善,但由于
在每半周期存在多次换相,逆变器效率有所降低。 在设计完善的
PWM
传动装置中,
应在器件允许的条件下增加换相频率,以便在逆 变器损耗的增加和电机损耗的降低
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前节末尾提出的简单的、经济的二极管整 流器可减少
电网波形畸变和提高功率因数,减小滤波器容量,并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为
直 流链接电压相对恒定,
所以晶闸管的换相在整个基频电压范围内均令人满意。

外,在低频区,低谐波和最小的转矩脉动允许大范围的速度控制,实际上是从电机
具有最大转矩的停 止状态开始。因为直流链接电压不可控,一些独立控制的逆变器
可利用同一个整流器电源运行,这将节省 大量的整流器费用。通过接通直流链接中
的电池,传动系统可不受交流电源故障的干扰。对于电池或直流 供电的传动系统,
例如电车或地铁的发动机,电源可直接吸收再生发电制动能量。



UNIT7



A

电力系统介绍



电力系统把其它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并输送给 用户。尽管不同于其它形式的
能源,电能不容易储存,一旦生产出来,必须得到使用,但是电力的生产和 传输相
对高效和廉价。
电力系统的组成
当今的电力系统由六个主要部分组成:电站,升 压
变压器(将发出来的电升压至传输线所需高电压),传输线,变电站(电压降至配
电线电压等 级),配电线路和降压变压器(将配电电压降至用户设备使用的电压水
平)。
1
、电站 。电力系统的电站包括原动机,如由水,蒸汽驱动的涡轮,或者燃烧
气体操控的电动机和发电机系统,世 界上大多数的电能由煤炭、石油、核能或者燃
气驱动的蒸汽发电厂产生。
少量电能由水力,柴油和内燃机发电厂产生。
2

变压器。
现代电力系统使用变压器把电能 转换为不同的电压。有了变压器,系统的每个阶段
都能在合适的电压等级下运行。在典型的系统中,电站 发电机发出的电压范围是
1000
伏到
26000
伏。变压器把电压升至138000

765000
伏后,送至主传输线上。

23


因为对于长距离传输,
电压越高,
效率越高。
在变电站 ,
电压被降至
69000

138000
伏,以便在配电系统中传输 。另外一组变压器把电压进一步降至配电等级,如
2400

4160
伏,或 者
15

27

33KV
。最终,在使用端,经配电变压器 ,电压再次被降

240V

120V

3
、传输 线。高压传输系统通常由铜线、铝线或者镀铜、镀铝的钢
线组成,它们悬挂在高大钢格构塔架上成串的瓷 质绝缘体上。由于含镀层钢线和铁
塔的使用,
增大了塔与塔之间的距离,
降低了传输线 的成本。
在当前的直线安装中,
每公里高压线只需建立
6
个铁塔。在一些地区 ,高压线悬挂于距离较近的木质电线
杆上。对于低压配电线路,更多的使用木质电线杆,而不是铁塔。在 城市和一些地
区,明线存在安全危险或者被认为影响美观,所以使用绝缘地下电缆进行配电。一
些电缆内核中空,
供低压油循环。
油可以为防止水对封闭线路的破坏提供临时保护。
通 常使用管式电缆,三根电缆放入线管中,并填满高压油。这些电缆用于传输高达
345KV
的电 流。
4
、辅助设备。每个配电系统包含大量辅助设备来保护发电机、变压
器和传输线。 系统通常还包括用来调整电压或用户端其它电力特性的设备。为了保
护电力系统设施,防止短路和过载, 对于正常的开关操作,采用断路器。断路器是
大型开关,在短路时或者电流突然上升的情况下自动切断电 源。由于电流断开时,
断路器触点两端会形成电流,一些大型断路器(如那些用来保护发电机和主输电线
的断路器)通常浸入绝缘液体里面,如油,以熄灭电流。在大型空气开关和油断路
器中,
使用磁场来削弱电流。
小型空气开关用于商场,
工厂和现代家庭设备的保护。
在住宅 电气布线中,以前普遍采用保险丝。保险丝由熔点低的合金组成,安装在电
路中,当电流超过一定值,它 会熔断,切断电路。现在绝大多数住宅使用空气断路
器。
供电故障
世界上大多数地方, 局部或全国电力设施都连成电网。电网可以使发
电实现区域共享。同意共享的每个电力企业可以获得不断 增加的储备功率,使用更
大、效率更高的发电机,从电网中获取电能以应对局部电力故障。互联的电网是 大
型复杂系统,包括被不同组织操控的部分。这些系统可以节约开支,提高整体可靠
性,但是也 带来了大范围停电的风险。例如,
2003

8

14
日, 美国和加拿大发
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停电事故。当时,这个区域
61800
兆瓦的电力 供应中断,五千
万人口受到影响。(一兆瓦大约可以满足
750
居民的用电需求)。停 电事件迫切要
求更新老化设备,提出关于全国电网可靠性的问题。尽管存在大范围停电危险,互
联电网提供了必要的备份措施和供替换的线路,相对于孤立系统,其整体可靠性要
高得多。国家或地区电 网还可以应对由暴风雨、地震、泥石流、森林火灾、人员操
作错误或者蓄意破坏造成的意外停电。
供电质量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精密复杂生产
过程、计算机和网络及许多高 科技消费品都使用电力为其提供能量。这些产品和生
产过程对于供电的连续性和电压、频率的恒定性很敏 感。于是,相关部门正采取新
措施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如提供附加的电气设备来保证电压和电能 其它特
性保持恒定。
1
、电压调整。长距离传输线存在的电感和电容不容忽视。当电 流流
过线路时,随着电流的变化,电感和电容会对线路电压产生影响。这样,供电电压
会随负荷 变化。运行中,有几种设备用来克服这个波动,被称为电压调整。这些设
备包括感应调节器、三相同步机 (也称同步调相机),它们能够改变传输线路中的

24

电感和电容的有效量。


电感和电容作用能相互抵消。
当负载电流 感性电抗大于容
性电抗时,这种情况总是出现在大型电力系统中,对于给定的电压和电流,传送的
功率小于两者相等的时候。这两个量功率之比称为功率因数。由于传输线损耗和电
流成比例,如果可能 ,将在电路中使用电容,这样功率因数尽可能接近于
1
。正是
这个原因,在电力传输系 统中,经常使用大型电容器。
2
、世界电力生产。从
1950
年到
2 003
年,
最近一年的可用数据显示,
每年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从小于
1万亿千
瓦时增长到
15.9
万亿千瓦时。同样,发电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在
1950
年,世界电
力约
2/3
来自蒸汽源,约
1/3
来自水电。
2003
年,热源生产
65%
的电能,水电却降

17%
,核电占总量的
16%
。出于安全的考虑,在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核能的 增
长缓慢。
2003
年,
美国电能的
20%
来自核电厂;< br>在世界领先的法国,
这个数字是
78%

保护
世界上大多数电 能的生产来自天然气、
煤炭、
石油和铀等不可再生资源。
煤炭、
石油、天然气 含有碳元素,它们的燃烧加剧了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科学
家们认为,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 ,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电力用户通
过节约用电,如离开房间时关闭电灯等措施消除不必要消耗 ,可以节省资金,有助
于环境保护。其它保护措施包括购买和使用节能电器和灯泡,在费率较低的非用电
高峰使用洗衣机和烘干机等电器。消费者也可以考虑环境措施,如购买当地公共部
门提供的绿色 能源等。绿色能源通常价格较贵,但依靠可再生和环境友好型资源,
如风力轮机和地热发电厂。





B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是电力供应商一直以来面对的问题。这就转化为需要管理者,工程师、操作员、计划者、现场人员和其它人员收集并执行决策信息。电
力系统供应商遵从 这一趋势,使设备变得智能化,这样,它们就可以创造并交流信
息。术语“电力系统”描述的是用来产生 、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物理系统的组成设备
集合。
术语“设备和控制系统”指的是用来监视、控制和保护电力系统的设备集合。
电力系统自动化指的是使用
I&C
设备执行自 动决策并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
数据采
集:
数据采集指的是获取或者采集数据。采集的 数据形式为测量的模拟电压或电流
值,接触点的开关状态。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被采集设备使用,发送到同 一变电站的
其它设备或者从变电站发送到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供操作人员、工程师、计划人员和
管 理人员使用。
电力系统监视:
有了获得的数据,计算机可以处理,人员可以监控
电力系 统的状况和状态。操作人员和工程师在远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显示和图形墙显
示,
或者在现场,< br>通过设备的前面板和笔记本电脑对信息进行监视。
电力系统控制:
控制指的是对设备发送 命令消息,实现对
I&C
和电力系统设备的操作。传统的监控
和数据采集系统依赖于操 作人员在主计算机的操控台监视系统并发送命令。现场人
员也可以使用前面板按钮或笔记本电脑控制设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系统自动化是
通过使用计算机和智能
I&C
设备 的自动化过程而自动控制电力系统的行为。这个过

25

程依赖于数据采 集,电力系统监视和控制协调、自动地工作。像操作人员发送命令
一样,命令自动生成,并以同样的方式 传送。
I&C System IEDs
:使用微处理器制
造的
I&C < br>设备通常指的是智能电子设备。微处理器是单片机,利用其制造的设备能
够像计算机一样处理数据 、接受命令和通信。在
IED
中,可以运行自动过程,像计
算机通信端口一样,通过串 口处理通信。在变电站和杆顶都能发现
IED
的身影。

力系统自动化设备< br>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很多设备。下面列出主要设备并进行简单描
述。
仪表(用)互感器:
仪表(用)互感器用来检测电力系统电流和电压值。它们
和电力系统设备连接在一起,把实际的 电力系统信号,包括高电压,电流幅值,转
换为小信号水平。
变换器:
变换器把仪表( 用)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从一种幅值
变换到另一种,或者从一种类型变换到另一种,如把交流电流信号 转换位直流电压
信号。

远程终端单元
:如名称所示,远程终端设备,是安装 在远端,操作起来像终
端点控制现场触点一样的
IED
。特意安排的一对铜导线用来检 测每个触点和变换器
的值。这些导体引自电力系统设备,安装在电缆沟或架空电缆盘中,终端连与
RTU
的面板。
RTU
可以通过串口把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其它设备,并接收来自其 它设备
的数据和命令。用户可编程
RTU
指的是智能
RTU

通信端口交换机
:通信交换机是
能按照要求在不同串行口之间转换的设备。远程用户通常用租 用线路,或者电话拨
号与变电站建立连接,并用端口交换机进行通信。一旦建立链接,用户可以通过端< br>口交换机与连接的变电站
IED
进行通信。端口交换机只不过是
IED
通信的通道。

表:
仪表是用来对电力系统电流、电压和功率进行精确测量的
IED
。测量值(如需
求量和峰值)可以保存在仪表中,用于创建电力系统运行的历史信息。< br>数字故障记
录仪:
数字故障记录仪,是记录电力系统干扰信息的
IED
。当检测到电力系统出现
情况时,
它能以数字形式存储数据。
谐波、
频率和电 压都是能被
DRF
捕捉到的例子。
负载抽头开关转换器:
负载抽头开关转换器 是用来改变变压器抽头位置的装置。这
些设备可以自动工作,或者受控于现场
IED
或 者远程操作人员或过程。
自动重合闸
控制器:
自动重合闸控制器远程控制自动重合闸装 置和开关。这些设备监视、存储
电力系统状况,
决定进行控制操作的时机。
它们也接收 来自远程人员或过程的命令。

时间同步源:
时间同步源是一种智能电子设备,用来产 生日历时钟值,并传送给其

IED

使其时钟保持一致。
协议网关 :
IED
通过特定语言或协议进行串行通信连接。
协议网关把一种通信协议转换为另一 种。
这个任务通常由
PC
机的软件完成。
人机界
面:
变电站 中作为系统数据和人员控制接口的前端显示面板或按钮或个人电脑。


编程逻辑控制 器:
正如其名,
PLC
是可编程进行逻辑控制的
IED
。和
RTU
一样,每个
触点和变换器都有一对专用的铜导线连到
PLC
的面板。熟 悉
PLC
开发环境的人员可
以对其进行编程,从传感器数据生成信息,执行自动控制。
PLC
可以通过串口,将
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其它设备,也可以从其它设备接收数据和 控制命令。
保护继电
器:
保护继电器是一种用来检测电力系统扰动,自动执行
I&C
系统和电力系统中控
制操作,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的智能电子设备。继电器拥有现场引出 端,因此对应
于每个触点的铜导线不必连接到
RTU

PLC
的终端 面板上。由于继电器直接从仪表
(用)变压器接收信号,也不必使用变换器。保护继电器产生测量信息, 收集系统

26

状态信息和存储电力系统操作的历史记录。
通信 处理机
:通信处理机是变电站控制
器,把其它许多
I&C
设备的功能整合到一 台
IED
中。它具有多个通信端口,支持多
种同步通信链接。通信处理机执行数据采集 功能,控制其它变电站的
IED
,并把用
于发送的采集数据集中到变电站内部和外部的 一个或多个主机上。通信处理机集成
了很多
IED
的特性,包括
RTU


通信交换机,协议网关,时间同步源和有限的
PLC
功能。通信处理机 具有本地终端
I/O


当状态发生改变时,能够进行拨叫,让人员
和处理机提高警惕。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集成:
电力系统集成是在
I&C
系统中

IED
和远程用户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操作。变电站集成指的是将局部和整个 变电
站的
IED
数据进行合成,对于变电站内所有
I&C
数据,只有 一个单一联系点。杆顶
设备通常通过无线或光纤连接与变电站进行通信。远程、本地变电站和馈线控制像
单一联系点一样通过变电站控制器。一些系统用直接连接与
RTU
,保护继电器和控< br>制器等杆顶设备进行旁路连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通过
I&C
设备
自动控制电力系统的行为。变电站自动化指的是使用
IED
数据、变电站 内部的调节
和自动控制能力和来自远程用户的控制命令去控制电力系统设备。由于真正的变电
站 自动化依赖于变电站集成,这两个术语通常互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涵盖电力生产
和发送的各个环节。其中 一些环节涉及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各个级别,即电力输送自
动化。对于变电站和杆顶电力输送系统的监控能 减少断电的发生,缩短断电时间。
IED

通信协议和前面描述的通信方法作为一个系 统协同工作,
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输送自动化
:尽管各个公共部门不同,但大多 数认为电力输送自动化,配电变
电站和馈电线路应包括:监控和数据采集—操作员监视和控制

配电自动化—故障
定位,自动隔离,自动分段,自恢复供电

变电站自动化— 断路器故障(失灵),
自动重合闸,
电池监视,
故障变电站转移和变电站负荷转移
能源管理系统—潮流,
无功和电压监控,发电控制,变压器和馈电线路负荷平衡

故障分析和设备维护。
没有自动控制的系统仍然具有远程监视和操作员控制电力系统设备的优 点,包括
:
远程监控断路器和自动开关远程监视非自动开关和熔丝远程监控电容组合远程监视< br>和电压控制远程电力质量监控
电力系统自动化特点
前面描述的
IED
用 来执行电力系
统集成和自动化。很多设计要求一个
IED
扮演变电站控制器的角色,执 行数据采集
和控制其它
IED
的功能。变电站控制器也要求支持系统自动化任务。通信 行业对设
备使用术语客户
/
服务器,
主设备或客户从其它设备得到数据,从设备或服务器向其
它设备发送数据客户端
/
服务器动态地收发数据。
数 据集中器通过收集,
集中来自其
它设备的动态数据创建变电站数据库。在这种方式下,来自每个
IED
的重要数据子
集通过一次数据转移发送给主设备。数据集中器数据库用于间接连 接的
IED
之间的
数据传输。
变电站档案客户端
/
服务器从 几个设备收集、
存储数据。
存档数据可以方
便供用户检索。现在变电站的
IE D
寿命差别很大。大多数
IED
仍然有用但是缺少最
新的协议。通过特定波特 率和协议与
IED
通信,通信处理机可以延长每个
IED
的可
用时间 。使用通信处理机进行变电站集成可以很容易地适应未来的
IED
。在变电站
升级工程 中,弃用所有现存的
IED
是很少见的。
电力系统自动化对公共的益处
电力< br>传输的监视,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的优点包括提高员工和公众安全,推迟购买新设备

27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3: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63811.html

自动化专业英语教程全文翻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