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检查-

精品文档
高中写景抒情类散文阅读
一、概
念
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 韵等及其特点,
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
---
借景抒情
---
分析意境
咏物散文
---
托物言志
---
析象征意义
二、要
素
1
、景、物:景物的特点
2
、情:作者的内在情感
3
、意:文章的主旨
三、常见的写法:
1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借代、引用、设问、反问
3
、表现手法:象征、想象、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小见大
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衬托
(正衬、
反衬)
、
渲染、
对比、
铺垫
(伏笔)
、
欲扬先抑等
4
、
谋篇布局
:线索、过渡、照应等
四、阅读鉴赏的步骤
1
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
(
1
)标节数
(
2
)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
(
3
)抓首尾段
2
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
(
1
)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
(
2
)抓住角度:外在
----
形、声、色、味等方面
内在
----
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
17
题。
柴
达
木
看
山
马
卡
丹
自小生长在山村,
日夕与山 厮磨,
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
山的千姿百态也再
难引起新奇感。这些年随俗 从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
过就是石奇一点,峰险一点,松怪一点。
可再奇再险再怪,
古人今人那些佳词丽句早就将其
囊括无遗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 比山本身更让人着迷。
但到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 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像如今营
养过剩胖得有些规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 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
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娇。可仔细一瞧,不对了 ,胖则胖矣,却无肉,山的表皮不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草木,不 见泥土,只突着嶙峋而敦实的骨骼,那是壮士
!
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
的话 ,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
“力拔山兮气盖世”
,不知道纵横秦末的楚霸王项羽,是不
是也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山似乎停住步,不再向我靠拢,只是一一端立着,任我以举重运动 员的挑剔眼神,从它
们身边缓缓经过。说实话,对它们,开初我是没怎么放在眼中的,那么矮,似乎还有 些木头
木脑,
它不就是东邻老李家那愣小子吗
?
它不就是西邻老张家那胖妞吗
?
不过人不可貌相,
山
也不可貌相,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士不是让我 大吃一惊吗
?
平心静气想这山,矮虽
矮矣,可要论海拔高度,泰山、华山、黄山、庐山 ,一干名山其实统统只在它屁股下。它其
实高耸于群山之上,却又不给你那种高不可近的感觉,这才见胸 怀呀
!
如果你是它,尾巴不
早翘到天上了
?
这样想着,看那愣小子看 那胖妞的眼神,不觉多了几分敬意。
怀着敬意看这山,越看越看出了名堂。一墩一墩的山,粗 看寻常,可无数墩的集合,汇
成一列一列,逶迤连绵直到天的尽头,
这寻常可就成了不凡,成了 壮观。而细看这每一列每
一墩,那充满骨感的山体,尽都是那样的五彩灿然。赤、赭、黄、白、黑,这五 彩尽都是从
骨子里生出来的,不靠草木的披挂,不靠泥土的涂抹,本自天然。那种嶙峋,那种奇峭,它< br>给你的那种无以言传的震撼,真是让人觉得天地有大美呀
!
它像什么,什么都不像,什么 都
不是,就是美,让你呆若木鸡的美。任何比喻其实都是蹩脚的呀,你不禁想起适才把它们比
做 愣小子胖妞,比做举重选手,比做……多么的浅薄啊!真正的大美是无法比喻的,是无需
与任何具象相似 的,独特就是美,原初的震撼就是美
!
我想起我的为文来了,为什么总在前人今人的文章中讨 生活呢
?
为什么总在那里探求为
文的格式呢
?
为什么总要在像与不像 之间寻寻觅觅呢
?
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
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 只是文化。没有了心灵与自然的交流,怎么可能心有灵犀,
又怎么可能发现独特的美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醉眼看山的时候,想必
早已 敞开肺腑,把一颗心交给了众鸟,交给了孤云。若不是融入自然,他会厌的,山也会厌
的。
其实,所有的山都是看不厌的,只要你的心不再屏蔽。
哦,相看两不厌,柴达木的山
!
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
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4
.从全文看,柴 达木的山有哪些特点
?
请分条简要概括。
(6
分
)
15
.文章开头写东岳、西岳、黄山、武夷有什么作用
?
(
4
分)
16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
分
)
(
1
)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
(
2
)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以 不厌,可山看我呢
?
17
.本文在描写柴达木山时 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请举例并赏析。
(
6
分)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 br>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
—
-3
题。
苍茫云海中秋月
①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 季中最好的时光。
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 时已惘然”
。随
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②从古到今,中国人 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
这
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 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
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
”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
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 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陈子昂在白天想到
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
“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
涕下。
”李白也明白:
“夫天地者,万 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
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
“欲上青天揽 明月”
。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
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 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
然。
③因此,
中秋这个节日 的诞生便顺情合理。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
世界
哪里还有如 此凝聚人心的节日呢?约定俗成,中秋节不能放鞭炮,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
那一轮月亮在白莲花似的 云朵里穿行,
云动疑是月在行,
云破月来花弄。
可以有一丝风的清
凉,但风不 能大。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这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这一片清凉和圆满。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一碟花 生米,一罐凤尾
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 羊
肉,煞了风景。
④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伤感。< br>“举杯邀明月,对影成
三人”是感怀;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伤感;< br>“月出惊山鸟”是静谧;
“露
似珍珠月似弓”
是巧喻;
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毫无伤感之意, 有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但是不管怎么说,一本唐诗,处处见月,虽说各有
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却 是各个身上沐浴着月轮的光辉。唐以后,明月愈转华美凄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
型情态之下。
⑤中国的古代 神话有“射日”之说,后羿射日,可见于日有恨,至少是爱恨交加;还有
“逐日”之说,夸父追日,中途 渴死,
“弃杖化为邓林”
;只有月亮的神话是最美的,嫦娥奔
月,唯有美丽的嫦娥配得 上月亮里的宫殿——广寒宫。她在月光里无翼而翔升,裙袂飘然,
兔是玉兔,树是桂树。西方推石不止的 西西弗斯神话,在这里变成了吴刚伐桂,东西方神话
形不同,神相似。
⑥谁是有心人 留意去统计一下呢?千百年以来,
有多少古代诗人留下月亮诗篇、
明月佳
句?那轮“幼 时不识月,呼为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中
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
⑦那月亮此刻正高悬夜空,如同宇宙间唯一的一盏华美路灯。光不耀眼而持久,力不扩张而长存。
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
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
是我们独有 的中秋节。
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是全人类,千里是全世界。相信中国 的月亮文化会
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因为——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月亮,月亮是人类的
共同语言。
(取材于周涛同名散文)
1
.下面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
)
(
)
A
.本文开篇以句号作喻,既形象地写出月亮的圆满,又与后面“宣告结束”呼应。
B
.第②段中引用陈子昂和李白的诗句表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的感伤情怀。
C
.作者笔下人与月亮的关系充满诗意,读后使人能够获得“文中有画”的美感。
D
.本文结尾处的破折号有解释作用,意在解释月亮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E
.作者在行文中引用的大量古今诗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学底蕴。
2
.阅读第③段,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煞风景”?(
4
分)
3.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
7
分)
(
1
)作者在第
⑤
段引入有关
“
射日
”“
逐日
”的神话有什么作用?(
4
分)
精品文档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4: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64051.html
-
上一篇:抒情作文之作文开头抒情
下一篇:老舍写景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