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

初中学生团体辅导材料
太行路学校
2013
年
12
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同学们
大家好!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的健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
“
健康不仅是没有
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
健康包
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
无疑表明 ,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
1999
年
8
月
13
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若
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
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
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一斑 。
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2000
级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同学,其 事件
起因很小,就是因为四位同学爱拿他来戏耍,开他玩笑,让他在很多时候下不
了台,所以, 他怀恨在心,在
2004
年
2
月
10
日因打牌发生争执,他 随即凶残
杀死了四位同学,其中还有一位与自己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同学。马加爵有心理
缺陷最直 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够处理好身边的烦恼。如果他的心理能够得到
及时的疏导,我想,这些悲剧是完全 可以避免的。可见,只有排除自己的烦恼
才能真正获得心理健康,使自己生活得更加愉快。
< br>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有一位学生王某,从初
一到初二,他都在全年级 前五名之内,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好苗子。但
在这时,他飘飘然了,他和本班的一位女同学谈起了 恋爱,后因一位男生对这
个女生说了一句不敬的话,使他很恼火,于是整天算计着如何教训这位男同学。为此,他接触上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闲散人员,拉帮结派,拜把兄
1
/
9
弟,最后终因和这个学生在校园内打群架,而 被学校给予留校查看处分,虽然
没有被开除,但因为他天天无心学习,中考名落孙山。可以看出,他为此 付出
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心理健康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杭州有个
9岁的孩子,
××
小学三年级,
学习优秀,班长,兼少先队中队长。有一天上午,他 被全票通过评为
“
三好学
生
”
。当天中午,姐姐
××
把茶话会上的
4
块糖果带回家,分给
××
两块,留给妈妈
两块,可
××
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几脚之后,跑到楼上,反锁
在屋内,并用红 领巾将自己吊死在窗框上。
还有四川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 ,考入
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留下了遗书,匆匆
地离开了这 个世界。这些事例虽然属于特例,是个别现象,但心理疾病在社会
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二、心理疾病挑战全球
在经济发达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纽 约:每年精
神病发病率平均为
8.3
%,同时每年还以
0.6
%的速 度在递增。在这个美国,有
30
%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
近
50 00
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
89
%的人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
< br>据统计,每年由于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3050
亿美元。
在 法国,健康投资在
20
年中增加了
10
倍,费用已经超过了购买食品的费用。
镇静药每年使用
1
亿多盒,平均每人每年两盒。因此法国人自称是世界上最
“
镇
定
”
的国家。
在我国,由于社会的转型,生活节奏的加 快,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
焦点。
1992
年在南京召开的
“
首 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
”
上,中科院一项调
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
至
16
万,平均每天
400
人(当然,这个
数字不 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
1989
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 全国
12.6
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
理疾病患病率达
2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
34
%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深
2
/
9
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 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
13.2
%,但
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 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
学生达到
32
%。
听到这些数据,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什么样的心理才算是健康呢?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 学》一书
中提出了
10
条标准:
1.
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
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
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
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 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
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
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 一起。
3
/
9
< br>3.
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
也能创造环 境。
4.
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
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
待错误,对强弱 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
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
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
实际的志向水平; 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
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br>
7.
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
种任务。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
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 统一。
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四、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我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根据已有知 识和实践经验,学
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 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
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如果适应不良,它将 会降低人们对刺激
的承受心理,使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
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
进入中学后,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完全不同:
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
生。其二,中学的学习内容明 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
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 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
适应。其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
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
4
/
9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
本文更新与2021-01-26 01: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68447.html
-
上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方案
下一篇:2019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