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路径动词“到”语言类型学及不对称研究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5 15:26
tags:

-

2021年2月5日发(作者:introduced)


路径动词“到”的语言类型学及不对称研究


-


汉 语言文学




路径动词“到”的语言类型学及不对称研究






□李瑶琴



于善志







要: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现代汉语 路径动词“到”,研究发现:


1.


路径


动词“到”共有四种句法搭配,


体现了汉语兼具动词内建构语言和动词外建构语


言的特征,


属于第三种类型的语言——均等建构语言。

< br>2.“到”在连动式结构中


具有不对称性,这是由心理文化及句法特征所引起的。






关键词



:路径动词




“到”



语言类型学




不对称





一、引言





运动事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很多学者从类型学


(Ta lmy



1985,


2000



Slobin



2 004,


2006)


、词汇化(黄月华、李应洪,

< p>
2009


;李雪、白解


红,


2009


)和句法语义(


Langacker, 1987< /p>


;吴建伟,


2009


;郭泉江、罗思明,


2011


)等角度对路径动词所在的运动事件进行了研究,并取 得丰硕成果。根据


《汉语大字典》



2 010



980


,“到”共有四种词性:动词(如“到北京去”)



介词( 如“到那时”)


;助词(如“办得到”)


;形容词(如“周到” )


。本文拟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运动事件中的路径动 词“到”进行类型学及不


对称研究。





本文语料来自中国当代作家王安忆所著长篇小说《长恨歌》< /p>


,该小说于


2000


年获“第五届矛盾文 学奖”,且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排成话剧。小说描述的


故事时间跨度为


20


世纪


40


< p>
80


年代。受欢迎程度高,时间跨度长。


《长恨歌 》



30


万字,采用工具


Antconc3.2


进行检索分析。





二、研究背景





Talmy(1985)


认为,一个 运动事件可分解成由图形


(Figure)


、背景


(Ground)



运动


( Motion)



路径


(Path)< /p>


组成的主事件


(framing-event)

< br>和表运动原因


(Cause)


或方式

(Manner)


的外部副事件


(co-event)


。“路径”指物体运动的方向与路线


或存在的位置。


根据路径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典型表达形式,


世界语言可分为三










(verb-framed


language



VF)







< br>语



(satellite-framed

< p>
language



SF)(Talmy



1985



2000 )





建< /p>





(equ ipollently-framed language



EF)(Slobin 2004



2006)



“VF


语言”中,


决定路径的是句中核心动词,如西班牙语;“S


F


语言”中,体现路径的是核心


动词之外的 其他成分,


英语是典型的“SF


语言”,


其路径表现靠方向介词;


“EF


语言”既指路径和方式由等值 的句法形式表达,


也可指两者分别充当句子谓语中


心词的机会几 乎均等(阚哲华,


2010:130



。不少学者(


Slobin 2004



2006



Chen



2007



Chen



Guo


2009


;阚哲华,


2010


)认为具有连动式动词结构


的汉语兼具


VF


语言和


SF


语言的特征而应将其归为


EF


语言。


其中的“到”既可


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介词,学者一般不将其列入讨论范围之内。基 于此,本


文将对汉语路径动词“到”加以研究,并对其中隐含的原因进行解释总结。





汉语的连动 式结构即动词结构连用,一般最多具有三个动词结构,其中三个


动词又可以两两组合或单 独构成


(Chen



Guo



2009



1755 )



如“进到了”“来


到”“到”。那 么路径动词“到”具有怎样的句法搭配呢?





三、基于语料库的路径动词“到”的句法搭配





根据《现代汉语分类大辞典》


(董大年,


2007


)对汉语表运动事件的 动词的


分类,且为便于说明,本文将运动动词分为三类,如表


1


所示。





根据


Chen


Guo(2009



1755)


, 汉语的连动式结构以“方式动词


+


路径动



+


指示动词”顺序紧密排列,经过重新组合可产生八种类型 :“方式动词


+



径动词


+


指示动词”“方式动词


+


路径动词”“方式动词


+


指示动词”“路径动

< br>词


+


指示动词”“路径动词


+< /p>


路径动词”“方式动词”“路径动词”及“指示动


词”。经语料检 索,“到”在长篇小说《长恨歌》中的观察频数为


1079


个。 排


除“到”作为非路径动词的用法,如“想到”“说到”等之后为


388


个。根据


上文动词分类,共有四种句法搭配,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知 ,


“到”的句法类型中,


首先,


仅有路 径动词“到”的结构及“方式


动词


+


到 ”的结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结构,而且前者略高于后者。只用“到”


表达路径的结构表 明汉语决定路径的为核心动词,属于


VF


语言;“方式动词


+


到”的结构又表明体现路径的是核心动词之外的其他成分“到”,


属于


SF


语言。


因此,“到”体现了汉语兼具


VF


语言和

SF


语言的特征,只能属于不同于两种


语言类型的第三种类 型——


EF


语言。其次,“到


+


指示代词”与“指示代词


+


到”的使用搭配显 示出不对称性,


前者搭配只有“到来”,


数量不多,

< p>
而后者有


“去到”“来到”;“到


+


路径动词”与“路径动词


+


到”的使用也显示出极大


的不对称性,


前者搭配只有“到过”,


数量很少,


而后者有“回到”“过到”“上


到”“进到”“上升 到”。


换言之,


语料中搭配具有不对称性:

“到”可以有“来


到”“去到”“进到”“到来”,却没有“到去”“到进”。例如 :





(< /p>


1



a.


怕他看 见,赶紧转身去到灶间,站了一会儿。





b.*


怕他看见,赶紧转身到去灶间 ,站了一会儿。






2



a.

< br>要打针的人,索性就直接进到严家门里了。





b.*


要打针的人,索性就直接到进 严家门里了。




< br>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


关于有“到来”,


却没有“到去 ”的不对称性问题,


我们认为这与心理及文化是分不开的。


“来 ”的指示义是“接近中心人物”,



以其附加色彩往往是亲切委 婉的,表达“近指、乐观、有利”的情况,是积极肯


定的;


而“ 去”是“远离中心人物”,


其附加色彩往往是强硬有力的,


表达 “远


指、悲观、有害”的情况,是消极否定的。沈家煊


(199 9



180)


指出,“认知上


的肯定项指对人的感知具有某些显著的特征,因此更能引起人的注意的那一项

< br>,


否定项则缺乏相应的显著特征”。


因此,

< p>
“来”比“去”更具显著性,


这在一定


程度上引起 了人们倾向于使用“来”的心理,


造成了有“到来”而没有“到去”

的不对称性。


第二,


关于有“进到”却没有“到进”的不对 称性,


我们认为这是


“进”与“到”的句法特征差异引起的。一 般情况下,“到


+


背景”在连动式句


子 结构中比较常见,


如例(


3



,但是“进”可以加上背景,也可以加上指示动词


“来”或者“去”,如 例(


4



。从这个角度看,“到”可视 为介词。然而“到”


又不是完全的介词,相比背景,“到”与前置的动词显得更加亲密, 如例(


5




例(


5b


)中,“了”必须跟在“到”后面,而非动词“走”后 面,因此,“到”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5 15:2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02445.html

路径动词“到”语言类型学及不对称研究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