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好诗的五个标准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7 21:33
tags: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牛筋条)


好诗的五个标准








第一个 标准:格律严谨格律是我们学诗的第一道门槛。


写诗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通说最难的是 格律。有的研究了


三年五年甚至十来年,就是过不了格律关。其实,格律是诗

< p>
的第一道门槛,它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游戏规则”而已,还


谈不到艺术上来 。


打个比方,


就像下象棋,


马走日、< /p>


象飞田、


炮打隔山、车杀一线,这好比是象棋的“格律”


。可是你会


了这个规则以后,离下好象棋还远着呢。总觉得很难。咱今< /p>


天讲课一起过格律关,听完后自己复习两个小时,看过得了


过不了 。


现在我们来检验一下:


七律第三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你们说第四句应该是什么?马上就答上来了;仄仄平平仄仄


平。接着问第 五句、第六句,第二句、第一句,都能答上来


吧。这就可以过关了。格律问题,稍稍沉下 心来,一般有四


五个工作日,就能全部过关,有些基础且思路敏捷的人,一


两个小时就能过。



初学的诗友对格律有一个误解, 往往注意古人的出律现象。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



“不”字就出律了;杜牧的“南朝


四百八十寺”


,陆游的“一生报国有万死”


,一连五个仄声,


肯定出律。既然 古人可以出律,我为什么不能出?于是就对


格律不那么讲究了,学了三年、五年,还在原 地徘徊,进入


不了诗词的氛围,古人的出律,仅仅是我们看他出律,二十


一世纪的人看唐朝人的格律,拿现代人所了解的格律去衡量


唐朝的诗人,很可能 会看不准。我们觉得出律,唐朝人很可


能不认为是出律,或者别有说法。所以说这是一个 误解。打


个比方我们现在是一夫一妻制,而唐朝是一夫多妻制,如果

用现在的法律去衡量唐朝人,他们不就都成了犯“重婚罪”


的“罪犯”吗?这样看问 题,显然不合适。



入声字大家在学对联时都有接触了吧。


“野火烧不尽”



“不”

< br>是入声;


“南朝四百八十寺”


“八、十”是入声;


“儿童相见


不相识”



“不”是入声。以“入”代“平”


,这些都不是出


律或拗句。 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些是当时允许的体式,崔颢


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不复


返”



“空悠悠”

< p>
,不对仗,平仄也不对,词性也不对。可是


崔颢的这首诗被认为是唐诗第一 律。你说古人怎么能把一首


出律的诗捧为第一律?我们不了解古人、其实,在唐朝时,< /p>


这种体式是允许的,是合律的。律诗中如果第三联是一个工


对,那 么第二联就允许半工对。我们看第三联:


“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 草萋萋鹦鹉洲”这是一个工对。而第二联就允许


半工对,


“白云 ”



“黄鹤”对上了,


“一去”



“千载”对了一


半。


“不复返”



“空悠悠”不对了。



我们再看杜甫的《月夜》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小


儿女”和“忆长安”明显不对仗。但你看 第三联,


“香雾云


鬟湿,清辉玉臂寒”


,工对。有了第三联的工对,第二联允


许半工对。


“遥怜”



“未解”对上了,


“小儿女”和“忆长安 ”


就不对了。这种体式是当时允许的,不算出律。


< p>
古人出律


的原因大概有十来种:以“入”代“平”


、当时的体式、古


诗的残余、律绝形成期中的一些未成熟现象、还有是有意的

< p>
突破。


“八月湖水平”



“一身报国有万死”这都是有意突破,


即常说的“不以辞害意”


。当然确实也有不少就是出律。所


以,对古人出律要有分析,不宜简单地说是出律。即使 古人


出律,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原谅自己。古人出律是谙熟格律,


得心应手之后,


是在创作中出律。


而我们是在学习格律阶段,< /p>


这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如果说你成了大师,出律了可能没人


计较你 ,你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出,什么时候不该出,该怎样


出,不该怎样出。现在学习阶段,一 定要过好格律关。我给


大家打个比方:新兵入伍要立正稍息。你不能说,你看我们


军长怎么不立正稍息呀?你看那位将军怎么不立正稍息


呀?其实军长、


将军当兵时都是严格训练过来的。


这不能比,

< br>一比就把自己学诗的进展耽误了。








再一个,古人诗的


流传,


不是以出律而流传 ,


而是以好诗而流传。


即使是好诗,


出 律也是瑕疵,而不是亮点。你要光学古人的出律,那就学


偏了。



格律不仅仅是形式,它还有内涵,有它的作用。格


律是引导我们 进入古典诗词氛围的一个向导。格律是古人把


汉语音节的音乐美发展到极致所形成的规律 。经过千百年的


研究,古人认为汉字音节这样排列是最美的,它对音乐美的


调动是最充分的。



第二个标准:语言清通诗对语言 的第一


个要求,是把诗的语言写的通顺,叫读者一看就明白,引导


读者顺利的进入你的审美思维。刚才我们说,格律还未进入


艺术领域,语言已经进入艺 术领域了。语言既是技术,又是


艺术。对语言的要求很多,语言清通是第一位的,是最基 本


的要求。为什么呢?读者和作者的交流主要是通过文字,看


了 诗以后,他不能当面问你,你也不能立刻解释。所以对语


言清通的要求就更高。一句诗几 个字就能把你的思想感情、


要说的事,完整的传达出来,不能叫读者误解、走岔路,这< /p>


是我们语言上的功夫。有些诗友写的诗,他自己很清楚,但


读者不 清楚。我们不能按自己的意思生造出一个词来用在诗


上。这种词你自己懂,别人不懂。有 些大诗人他生造词,像


苏东坡、鲁迅,生造了好多词。但他是语言大师,他造了以


后被社会所公认。而我们呢?没这个水平,造的词不为社会


理解和公认 。这个问题挺不好说清楚。你要创新,肯定不能


总用老词,得用新词,可是要用新词,就 涉及到生造词的问


题。这不是一个理论能解决的问题,须要靠我们创作实践来

< p>
解决,靠提高语言能力来解决。



我给大家举个例 子:有个诗友寄来一首诗,是给他九十五岁


的祖母写的一首祝寿诗:

“祖母生宣统,今年九五尊。


”他的


意思是说我祖母生于宣 统年间,今年九十五岁了。但是大家


一看这首诗就都笑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为什么呢 ?“祖


母生宣统”


,祖母生了宣统皇帝,是皇太后。不但是皇太 后,


“今年九五尊”今年又当了皇帝,成了“九五之尊”


。显然


他的本意不是这样,可写出来却差了这么多。不要以为你说


的话 挺明白,


写的诗就不会有问题,


语言问题一定要当回事。



还有一位诗友写过这样的句子:


“舟车卧海 南,


鸭香贵转馒。



什么意思呢?“舟 车卧海南”是说,坐着船,坐火车并且是


卧铺,到了海南岛。


“ 鸭香贵转馒”是说,下车后饿了,看


见路边烤鸭特别香,一问价钱,很贵,买不起,转身 买个馒


头吃了。他想的是这个意思,他自己很清楚,可是读者谁能


理解清楚呢?



再说一首诗,标题叫“澳门回归”

< p>
。我看诗的内容不是写澳


门回归,于是打电话问作者:你这也不是写的澳门 回归呀!


他说:


“怎么不是呀,


我就是 写澳门回归,


我刚从澳门回来。



他从 澳门回来,是他回归,不是澳门回归。他是很清楚:我


从澳门回来了,不就是既回又归了 吗?这是个语言的水平问


题,是功夫,大家不要小看。为什么说鲁迅是语言大师,他


在语言的运用上,又新鲜、又有趣、又精确,又被大家所接


受,那是 很不容易的。虽然我们做不到大师那样,但要做到


清通、明白、不让读者走岔路,走迷宫 ,这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对我们写好诗的基本要求。



还有一个是对朦胧诗的误解:特别是二十世纪最后这几年,


说诗要写的朦 胧,谁也看不懂才是好诗。把朦胧诗理解为谁


也看不懂,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朦胧诗的 朦胧不是表现在


词句上,而是表现在意境上,可以有多种理解,给读者创造


想象的余地。西方有句话叫做: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

< br>个哈姆雷特”


。就是说,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


,一 百个


人看了以后,就有一百个不同的理解。字句上朦胧,云山雾


罩,谁也不知道你说的啥意思,那不叫朦胧诗。李商隐是我


国朦胧诗的鼻祖。他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


。我 们看表面上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


,哪个字,

< p>
哪个词“朦胧”呢?



蚕吐丝,吐到死才吐完。蜡 烛滴泪,


滴蜡油,


什么时候蜡烧光了,


泪才滴完,


都是非常明白晓畅,


没有丝毫的朦胧感。但是,它的 意思,它传达的感情,是不


确定的。有人认为是爱情诗,在爱情上不大顺利,

< p>
“丝”的


谐音是“思”


,相思的“思”

< p>


“泪”的谐音是“累”


,吃苦受


累的“累”


,为相思所累,这样理解可以,完全讲得通。有

人认为是官场失意,李商隐因陷入党争被贬,竞争失利,只


剩下了“丝”和“泪”< /p>


,这样理解也可以。有人说是友情诗,


跟朋友的关系出了毛病,也 可以。所以,背后的含义,要传


达的感情,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是朦胧诗的 本


质特征。千万不要认为把诗写得谁都看不懂就叫朦胧诗,那


是 对朦胧诗的一种误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


“双关语”



“双关语”跟“歧义”是两回事。


“歧义”是读者理解不出


作者的原意,却理解成了另外的意思,走到岔 路上去了。就


像“祖母生宣统”一样。而“双关”的两层意思都是作者想


说的,表面一层意思,通过某种关联,背后还有一层意思,


这叫“双关”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却有晴”


。那个“晴”字,就双关了。这个不用多< /p>


说,大家都清楚。诗的语言要清通,就是不能让读者的理解


产生歧 义。不能让读者走岔路,把你的意思理解错了,不要


让读者走迷宫,转来转去不知你在说 什么。关于语言,还有


一个问题就是对古人的语言的继承(其中包括形象,不仅仅


是语言)


。现代语言、现代社会生活还没有完全融入诗词语

< p>
言库里来。什么原因呢?我想,一个原因是因为现代生活发


展太快,诗人创 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像唐宋时期,千百年


一直是牛耕人种,没什么大的变化。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


儿拔秧大儿插”


,唐朝时 这样,到了宋朝还是这样。而现在


就不行了,今年是“田夫抛秧田妇接”


,几年后就是插秧机,


再过几年就是雇人插秧了。


自己 坐在稻田边上,


吃烧鸡喝酒,


有人用机器帮你插好了。变化太快 了,这是一个原因。我们


现在诗词语言仓库里面的零件,大部分是唐宋的零件。


1997


年香港回归时,


有一首诗,

< p>
写解放军进驻香港是


“饮马香江”



有诗友就提出反对意见:解放军并不是骑着马进的香港,你


们这不是歪曲历史 吗?他说的这个也有道理,解放军确实不


是骑着马进的香港。但是,诗并不是历史纪录, 不是新闻。


你不让他


“饮马香江”


,< /p>



“坦克进香江”


“装甲车进香港”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21: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76173.html

好诗的五个标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