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第9章 矩阵特征值的数值解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1 11:53
tags:

-

2021年3月1日发(作者:baiyue)




9





矩阵特征值的数值解法




9.1



引言




矩阵特征值问题有广泛的应用背景


.


例如动力系统和结构系统中的振动问题、


电力系统


的静态稳定分 析上、工程设计中的某些临界值的确定等,都归结为矩阵特征值问题


.


数学中


诸如方阵的对角化及解微分方程组等问题,都要用到特征值的理论


.


本章介绍


n


阶实 矩阵


A


?


R


n


?


n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数值解法< /p>


.


定义


9.1.1




已知


n


阶实 矩阵


A


?


(


a


ij


)


?


R< /p>


n


?


n


,如果存 在常数


?


和非零向量


x


,使




Ax


?


?


x







(


A


?


?


I


)


x


?


0






















(9.1.1)


那么称

< p>
?



A



特征值


(eigenvalue)


< br>x



A


的相应于


?



特征向量


(eigenv ector)


.


多项式


< p>
?


a


11


?


?


?


a


p

< br>n


(


?


)


?


det(


A


?

?


I


)


?


?


21


?


?


?


?


a


n


1


称为


特征多项式


(characteris tic polynomial)





a


1


n


?


a


22


?


?


?


a


2


n

< p>
?


?













(9.1.2)


?


?


?


?


?

a


n


2


?


a


nn


?


?


?


?


a


12


< /p>


det(


A


?


?


I


)


?


0






























(9.1.3)


称为


特征方程


(characteristic equation)


.






(9.1.3)


是以


?

为未知量的一元


n


次代数方程,


p


n


(


?


)


?


det(


A


?< /p>


?


I


)



?



n


< p>
多项式


.


显然,


A


的特征值就是特征方程


(9.1.3)


的根


.


特征方程


(9.1.3)


在复数范围内恒有解,


其个数为方程的次数


(< /p>


重根按重数计算


)


因此


n


阶矩阵


A

< br>在复数范围内有


n


个特征值


.


除特


殊情况



(



n


?


2, 3



A


为上


(



)


三角矩阵


)


外,一般不通过直接求解特征方程


(9.1.3)

< p>
来求


A


的特征值


,


原因是这样的算法往往不稳定


.


在计 算上常用的方法是幂法与反幂法和相似变换


方法


.


本章只介绍求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这两种基本方法


.


为此将一些特征值和特征向


量的性质列在此处


.


定理


9.1.2





n


阶方阵


A


?


(


a


ij


)


n


?


n


的特征值为


?


1< /p>


,


?


2


,


?


,


?


n

< p>
,那么



?


1

< p>
?


?


2


?


?


?


?


n

?


a


11


?


a


22


?


?


?


a


nn


;


(2)



?


1


?


2


?


?< /p>


n


?


det


A< /p>


.


定理


9


.1 .3




如果


?


是方阵


A


的特征值,那么

< p>


k


k


(1)



?



A


的特征值,其中


k


是正整数


;


(1)



?


1


(2)




A


是非奇异阵时,

< br>1



A


的特征值


.


?


(3)


< p>
p


n


(


?


)



p


n

(


A


)


的特征值,其中

< p>
p


n


(


x


)


是多项式



p


n


(


x


)

< br>?


a


0


?


a


1


x


?


a


2


x


2


?


?


?


a


n


x


n


.


定义


9.1.4





A


,


B


都是


n


阶方阵< /p>


.


若有


n


阶非 奇异阵


P


,使得


P

AP


?


B


,则称矩



A



B

相似


(similar)



P


AP


称为对


A


进行


相似变换


(similarity transformati on)



P




1


?


1


?< /p>


1




相似变换 矩阵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matrix)


.


定理


9.1.5




若矩阵


A



B


相似,则


A



B


的特征值相同


.


定理


9.1.6




如果


A


是< /p>


n


阶正交矩阵,那么



(1)



A


?


A


,且


det


A


?


1



?


1


;


(2)




y


?


Ax


,则


y


2


?


1


T


?


x


2


,


< p>
x


T


?


x


?


y


T


?

y


.


定理


9.1.7





A


是任意


n


阶实对称矩阵,则



(1)


A


的特征值都是实数;



(2)



A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


定理


9.1.8





A


是任意


n


阶实对称矩阵,则必存在


n


阶正交矩阵


P


,使得



P


?


1


AP< /p>


?


P


T


AP


?


?




其中


?


?


diag(< /p>


?


1


,


?


2


,


?


,

< p>
?


n


)


是以


A



n


个特征值

< p>
?


1


,


?


2


,


?


,

?


n


为对角元素的对角矩阵


.


定理


9.1.9



(


圆盘定理


)


矩阵


A


?


(


a


ij


)


n


?


n


的任意一个特征值至少位于复平面上的几个圆




?


D

i


?


?


z


z


?


a


ii


?


?


中的一个圆盘上。



j


?


1,


j

< br>?


i


?


n


?


a


ij


?


,


i


?


1,2,


?


,


n




?




9.2



幂法与反幂法




9.2.1



幂法及其加速



9.2.1.1



幂法



幂法是计算矩阵按模最大特征值


(largest eigenvalue in magnitude)


及相应特征向量的迭代

< p>


.


该方法稍加修改,也可用来确定其他特征值


.


幂法的一个很有用的特性是:它不仅可以


求特征值,


而 且可以求相应的特征向量


.


实际上,


幂法经常用来求通过其他方法确定的特征


值的特征向量


.



下面探讨幂法的具体过程


.


设矩阵


A


?


R


n


?


n


< br>n


个特征值满足



?

< p>
1


?


?


2


?


?


3


?

?


?


?


n


?


0


,





















(9.2.1)


且有相应的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x

< br>1


,


x


2


,


?


,


x


n


,则


x


1


,< /p>


x


2


,


?


,


x


n


构成


n


维向量空间


R


n


?


?


的一组基


,


因此


R


?


?< /p>


z


z


?


?


?


i


x


i

< p>
,


?


i


?


R


,


i


?

1,2,


?


,


n

< br>?


.



i


?


1


?


?


n


n



R< /p>


中选取某个满足


?


1

?


0


的非零向量




2


n


< /p>


z


0


?


?


?


i


x


i

< p>
.


i


?


1


n


用矩阵


A


同时左乘上式两 边,得



Az


0


?


?


?


i


A x


i


?


?


?< /p>


i


?


i


x


i


.


i


?


1


i


?


1


n


n


再用矩阵


A

< p>
左乘上式两边,得



A


z


0


?


?


?


i


?


i


2


x


i


.


2

< p>
i


?


1


n


这样继续下去,一般地有



A


z


0


?


?


?< /p>


i


?


i


k


x


i


,


k

< p>
?


1,2,


?


.





















(9.2.2)


k


i


?


1


n


z


k


?


Az


k


?


1


?


A


k


z


0


,


n


k


?


1


,2,


?


,则由式


(9 .2.2)




k

n


?


?


?


?


?


k


k


k< /p>


i


z


k


?


A


z


0


?

< p>
?


?


i


?


i


x


i


?

?


1


?


?


1


x


1


?


?< /p>


?


i


?


?


x


i


?


,


k


?


1,2,


?


.







(9.2.3)


?


i


?


1

i


?


2


?


?


1


?


?


?< /p>


?


由假设


(9.2.1)


,结合式


(9.2.3)


,得



lim


k


??


z


k


k


?


1< /p>


?


?


1


x


1


,




























(9.2.4)


于是对充分大的


k< /p>




z


k


?


?


1


k

< p>
?


1


x


1


.






























(9.2.5)


k



(9.2.4)


表明随着


k


的增大,


序列


z


k


?


1


越来越接近

< br>A


的对应于特征值


?


1


的特征向量


x


1



?


?


?


1



,


由此可确定对应于


?


1


的特征向量


x

< br>1


.



k

充分大时,可得


x


1


的近似值


.



上述收敛速度取决于比值

< p>
?


2


?


1


.


事实上,由式


(9.2.3)

知,



k


?


2


?


?


x


?


?


1


1


2


?


1


k


?


1


z


k


再由式


(9.2.1)





?


x


2


?


?


3


3


?


1


k


?


x


3


?


?


?

< br>?


n


n


?


1


k


x


n


.





(9.2.6)


1


?


?


?


2


?

3


?


?


?


?


n


.


(9.2.7)



?

< br>1


?


1


?


1


k


结合式


(9.2.6)


和式


(9.2.7)


知,序列

< br>z


k


?


1


收敛速度取决于比值


?


?


?


2


?


1


.






下面计算


?


1


.


由式


(9.2.3)





3


< br>k


?


1


n


?


?


?


?


?


i


k


?


1


k


?


1


z


k


?


1


?


A


z


k


?

< br>A


z


0


?


?


1


?


?


1


x


1


?


?


?


i


?


?


x


i


?


,



?


?


i

< br>?


2


?


?


1


?


?


?


k


?


1



k


充分大时


,


z


k


?


1


?


?


1


?


1


x


1


.


结合式


(9.2 .5)


,得



z


k


?


1


?


?


1


z


k


. < /p>


这表明两个相邻向量大体上只差一个常数倍,这个倍数就是


A


的按模最大特征值


?


1

.



(1)


(2)


(


n


)


z

< br>k


?


?


z


k


,


z


k


,


?


,


z


k


?


,


则有



T


(


j


)


z


k


1


lim


(


?


?


?


1


,


j


k

< br>??


z


)


k

j


?


1,2,


?

< br>,


n





















(9.2.8)


即两个相邻的迭代 向量所有对应分量的比值收敛到


?


1


.


定义


9.2.1




上述由已知非零向量


z


0


及矩阵


A


的乘幂


A


构造向量序列


{


z< /p>


k


}


来计算


A< /p>



按模最大特征值


?

1


及相应特征向量的方法称为


幂法


(power


method)


,其收敛速度由比值

< p>
k


?


?


?


2


?


1


来确定,


?


越小,收敛越快


.




由幂法的迭代过程


(9.2.3)


容易看出,如果


,那么迭代向量


z


k



?

< p>
1


?


1


(或


?


1


?


1

< br>)


各个非零的分量将随着


k


?< /p>


?


而趋于无穷


(或趋于零)



这样在计算机上实现时就可能上溢


(


或下溢


).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需将每步迭代向量进行规范化


:




y


k


?


Az


k


?


1


?


?


y

< p>
,


y


,


?


,


y


(1)


k


(2)


k


(


n


)


T


k


?

.


若存在


y


k

< br>的某个分量


y


k


(


j


0


)


,满足


y


k


(


j

< br>0


)


(


j


)


(


j


)


, 则记


max(


y


k

)


?


y


k


0


.



y


k


规范化


?


max


y


k


1


?


j


?


n


z


k


?


y


k


max(< /p>


y


k


)


,


这样就把


z


k


的分 量全部控制在


[


?


1,1]

< p>


.



例如,设


y


k


?


(

< p>
?


2,


3,


0,


?


5,


1)


T


,因为


y


k


的所有分量 中,绝对值最大的的是


?


5



所以


max(


y


k


)


?


?


5


,故


z


k


?

< p>
y


k


max(


y


k


)


?


(0.4,


?


0.6,


0,


1


,


?


0.2)


T


.



综上所述,得到下列算法:



算法


9


.2.1 (


幂法


)




A



n


阶实矩 阵,取初始向量


z


0


?


R


n


,通常取


z


0


?


(1


,1


,


?


,1)


T



其迭代过程是:对


k


?< /p>


1,2,


?


,有



?


y


k


?


Az


k


?


1


,


?


?


m

< p>
k


?


max(


y


k


),































(9.2.9)


?


z


?


y


m


.

k


k


?


k


定理


9.2.1



< br>对式


(9.2.9)


中的序列


?


z


k


?



?


m


k


?




lim


z


k


?


k


??

< p>
x


1


,





lim


m


k


?


?


1






















(9.2.10)


k


??

< p>
max


?


x


1

< p>
?


其收敛速度由


?


?



?


2


?


1


确定


.


4







证明



由 迭代过程


(9.2.9)




z


k


?


y


k


m


k


?

< br>Az


k


?


1

m


k


?


A


y


k


?


1


m< /p>


k


m


k


?


1


?


A


2

< p>
z


k


?


1


m


k


m


k

?


1



?


?


?


A


z


0< /p>


n


k


?


m


?


A


i


i

< p>
?


1


k


k


z


0


max(


A


k


z


0


)

< br>,





















(9.2.11)


k


n


?


?


?


?

< br>?


k


k


i


其中


z


0


?


?


?


i


x


i< /p>


.



?


1


?


0


,则由


(9. 2.3)


知:


A


z

0


?


?


1


?


?


1


x


1< /p>


?


?


?


i


?


?


x


i

< p>
?


,


代入式


i


?


1


?


i


?


2


?


?

< br>1


?


?


?


?


(9.2.11)



< p>
?


n


?


?


?


k


1


x

1


?


?


?


i


?


i


z


i< /p>


?


2


?


?


?


x


i


1

< p>
?


k


?



















n


k


max


?


?


?


?


?


?


?


?


1


x


1


?


?

< br>?


?


i


?


i


?


x


i


?


i


?


2


?


?


1


?


?


?




lim


x


1


k


??

< p>
z


k


?


max

< p>
?


x


.



























1


?




y


Ay


2


k


?


1


A


z

< p>
k


?


2


A


k


z


0


k

?


Az


k


?


1


?


max


?


y


?


?


?


?


k


?


1



k


?


1


?


max


?


A


z


k


?


2


?


max


?


A


z


0


?


?


k

< br>?


n


a


?


?


k


i


?


?


1


?


1


x


1


?


?


a








?


?


i


?


?


x


i


?


?


i


?


2


?


?

< br>1


?


?


?


,





?


k


?


1


?< /p>















n


?


?


k


?


1







i


?


1


m


a


x


?


?


a


x


?


?

< br>?


a


?


1


1


i


?


?


?


?


x


i


?


i


?


2


1


?


?


?


于是

< p>


max


?


n

< p>
?


?


a


?


?


k


i


?

x


?


1


x


1


?


?


a


i< /p>


?


?


i


?


m


?


i


?

< p>
2


?


?


1


?


?


?


k

?


max(


y


k

< br>)


?


?


1


,














max


?


n


k


?


1


?


?


a


?


?


i


?


?


1


x

< br>1


?


?


a


i


?


?


x


i


?


?


i


?


2


?


?


1


?


?


?




lim


k


??

< p>
m


k


?


?


1


.
































由式


(9.2.6)


和式

< br>(9.2.7)


知:上述收敛速度由


?

< br>?


?


2


?


1


确定


.


证毕!








9.2.1




用幂法求方阵




(9.2.12)


(9.2.13)


(9.2.14)


(9.2.15)


(9.2.16)


5













?


1


2


3


?


?



A


?


?


2


1

< br>3


?


?


?


?


3


3


5


?


?


按模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要求

m


k


?


m


k


?


1


?


10


?


3


.





选取初 始向量


z


0


?


(1


,1


,1)


T

,按式


(9.2.9)


迭代,结果见表

9.2.1.



9.2.1


k



1


2


3


4


5


z


k



(0. 545455,


0.545455,


1)


T



(0.560441


,


0.560441


,


1)


T



m


k



11



8.2727



m

k


?


m


k


?


1




2.7273



(0.559787,


0.559787,


1)


T

< p>


8.3627



(0. 559818,


0.559818,


1)


T



8.3587



(0.559817,


0.559817,


1)


T



8.3589



9


?


10


?< /p>


2



4


?


10


?


3



0.2


?


10


?


3



因此,所求按模最大特征值


?


1


?


8.3589


,相应特征向量


x


1


?


(0.559817,


0.559817,

< br>1)


T


.


< br>事





A










?


1


?


4


?


19


?


8.3588 989


?








量< /p>


x


1


?


(0.5 5981649


?


,


0.559816 49


?


,


1)


T


,


故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


9.2.1.2



幂法的加速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由幂 法求按模最大特征值,可归结为求数列


{


m

k


}


的极限值,其收


敛速度由


?


?


?


2


?


1


确定


.



?


?


?


2


?


1


接近


1



,


收敛速度相当缓慢


.


为了提高收敛速度


,


?


2


?


1


确定,


所以若


{


m


k


}


收敛,



k


充分大时,


则有


可以利用外推法进行加速

< p>
.


因为序列


{


m


k


}


的收敛速度由


?


?


?


?


m


k


?


?


1


?


O


?


?


2


?


1


?

< br>?


k


?


?


,或改写为



?


m

< br>k


?


?


1


?


?


c


?


2


1


?


?


k


,


其中


c


是与< /p>


k


无关的常数


.


由此可得



m


k


?


1


?


?< /p>


1


?


2


?


,



























(9.2.17)


m


k


?


?

< br>1


?


1


这表明幂法是线性收敛的


.


由式


(9.2.17)

< p>



m


k


?


1


?


?

1


m


k


?


2


?


?


1


.


?


m


k


?


?


1


m


k


?


1


?


?


1



6



?


k


?


2

,即



由上式解出


?


1


,并记为


m


?

< p>
k


?


2


m


2


m


k


?

2


m


k


?


m


k


(


m


k< /p>


?


1


?


m


k


)


2


?

< p>
1












(9.2.18)


?


?


m


k


?


m

< br>k


?


2


?


2


m


k


?


1


?


m


k


m


k


?


2


?


2


m


k


?


1


?


m


k

< br>这就是计算按模最大特征值的加速公式


.


将上面的分析归结为如下算法:



算法


9


.2.2


(


幂法的加速


)


A



n


阶实矩阵,给定非零初始向量


z


0


?< /p>


R


n


,通常取


T


.



k


?< /p>


1,


2


,用迭代式



z


0


?


( 1,


1,


?


,


1)


?


y


k


?


Az


k


?


1< /p>


,


?


?


m


k


?


max(


y


k


),



?


z


?


y


m

< p>
k


k


?


k


求出


m


1


,

< br>m


2



z


1


,


z


2


.


再对


k


?


3, 4,


?


,迭代过程为



?


y


k


?

Az


k


?


1


,


?


m


?


m ax(


y


),


k


k


?


?


(


m


k


?


1


?


m


k


?


2


)


2






















(9.2.19)


?


?


k


?

< br>m


k


?


2


?


,


?


m


m


k


?


2


m


k


?


1


?


m


k


?


2


?


?


k


.

< br>?


?


z


k


?


y


k


m


?


k


?


m


?


k


?


1


?


?


(


?


?


0


是预先给定的精度


)


时 ,迭代结束,并计算


z


k


;否则继续迭 代,



m


?


k


?


m


?


k


?


1


?


?


.


直至满足迭代停止条件


m

< br>有关加速收敛技术,读者请参考文献


[11].


8.2.2



反幂法及其加速



反幂法是计算矩阵按模最小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的迭代法


,


其基本思想是:设矩阵


?


1

< p>
?


1


A


?


R


n


?


n

非奇异,


用其逆矩阵


A


代替


A


,


矩阵


A


的按模最小特征值就是矩阵


A


的按模


最大特征值


.


这样用


A


代替


A


做幂法,

即可求出


A


的按模最大特征值,


也 就是矩阵


A



按模最小特征值;这种方 法称为


反幂法


(inverse power method)


.



因为矩阵


A


非奇异,所以由


Ax


i


?


?


i


x


i


可知:


A


x


i


?


值满足



?


1


?


1


?


1


1


?


i


x


i


.

< p>
这说明:如果


A


的特征


?


1


?


?


2


?


?


?


?


n-


1


?


?

< p>
n


?


0


,




















(9.2.20)


那么


A


的特征值满足



?


1


1


?


n



?


1


?


n-


1


?


?


?


1


?

2


?


1


?


1


,






















(9.2.21)


7



且对


A


的应 于特征值


?


i


的特征向量


x


i


也是


A


的对应于特征值


1


?


i


的特征向量


.


由上述分析知:对

< p>
A


应用幂法求按模最大的特征值


1


是求


A


的按模最小的特征值


?


n


及相应的特征向量


x


n


.



算法


9


.2.3 (


反幂法


)



任取初始非零向量


z


0


?

< p>
R


n


,通常取


z


0


?


(1


,1


,


?


,1)


T


.


为了避免



A


,对


k


?


1,2,


?


,将迭代过程


(9.2.9)


改写为


:



?


1


?


1


?


1


?


n


及相应的特征向 量


x


n


,就


?


Ay


k


?


z< /p>


k


?


1


,


?


?


m


k

< p>
?


max(


y


k


),





























(9.2.22)


?


z


?


y


m


.

< br>k


k


?


k


仿定理


9.2.1


的证明,可得:



定理


9.2.2




对式


(9.2.22)


中的序列


?


z


k

< p>
?



?


m


k


?



lim


z


k


?

k


??


x


n


,


max(


x


n

)


lim


m


k

?


k


??


1


?


n


,

















(9.2.23)


?


?


其收敛速度由


?


?


n


?


n


?

< p>
1


确定


.





(9. 2.22)


进行计算,每次迭代都需要解一个方程组


Ay


k


?


z


k

< p>
?


1


.


若利用三角分解 法


求解方程组,即


A


?


LU


,其中


L


是下三角矩阵,


U


是上三角矩阵,这样每次迭代只需解


两个三角方程组



?


L


?


?


z


k

?


1


,



?


Uy


?


v


.


?


k


?


1


9.2.3



原点平移法



为了提高收敛速度,下面介绍加速收敛的原点平移法


.



设矩阵


B


?


A


?


p


I


,其中


p


是一个待定的常数,


A



B


除主对角线上的元素 外,其


他元素相同


.



A


的特征值为


?


1


,


?


2


,


?


,


?


n

< br>,则


B


的特征值为


?

< p>
1


?


p


,


?


2


?


p

,


?


,


?


n


?


p


,


且< /p>


A



B


的特征向 量相同


.



9.2.3.1



原点平移法的幂法




?


1


A


的按模最大的特征值,选择


p


, 使



?


1


?< /p>


p


?


?


2


?


p


?


?

< p>
i


?


p


,


i


?


3,4,


?


,


n






?


2


?


p


?


2


?


.






























(9.2.24)


?


1


?


p

< br>?


1



B


应用幂法,得



算法


9


.2.4




k


?


1,2,


?


,有




8



?< /p>


y


k


?


(


A


?


p


I

< p>
)


z


k


?


1


,


?


?

m


k


?


max(

< br>y


k


),































(9.2.25)


?


z


?


y


m


,

< br>k


k


?


k




lim


m


k


?


?


1


?


p


,


lim


z


k


?


k


??< /p>


k


??


x


1


,




















(9.2.26)


max


?


x


1


?


其收敛速度由< /p>


(


?


2


?


p


)


(


?

< p>
1


?


p


)


确定


.



由式


(9.2.24)


知:在计算


B

的按模最大特征值


?


1


?


p


的过程


(9.2.25)

中,收敛速度得到


加速;算法


9.2.4

< br>又称为


原点平移下的幂法


(power method with shift)


.



9.2.3.2



原点平移下的反幂法




?


n



A

< br>的按模最小的特征值,选择


p


,使



?


n


?


p


?


?


n


?


1


?


p


?


?


i


?


p


,


i


?


1

< br>,2,


?


,


n

< br>?


2


.















(9.2.27)




?


n


?


p

< br>?


?


n


.






























(9.2.28)


?


n


?


1


?


p

< br>?


n


?


1


若矩阵


B


?


A


?


p


I


可逆,则

B


的特征值为



?


1


1


1


,

,


?


,


?


1


?


p


?


2< /p>


?


p


且有



1


,



?


n


?


p


1


1


1


?


?


,


i


?


1,2,

< p>
?


,


n


?


2


.













(9.2.29)


?


n


?


p


?

< br>n


?


1


?


p


?


i


?


p



B


应用反幂法,得:



算法


9


.2.5




k


?


1,2,


?


,有



?


(


A


?


p


I


)


y


k


?


z


k


?


1


,


?

< br>?


m


k


?


max(


y


k


),

< br>

























(9.2.30)


?


z


?


y


m


,

< br>k


k


?


k




lim


m


k


?


k


??


x


1


1


,


li m


z


k


?


,< /p>


















(9.2.31)


?


n


?


p


k


??


max


?


x


1


?


其收敛速度由


(


?


n


?


p


)


(


?


n


?

< br>1


?


p


)


确定


.



9



由式


(9.2.28)


知:在计算


B


的按模最大特征值

?


1


1


的过程

(9.2.30)


中,收敛速度得


?


n


?


p


到加速


.


算法


9.2.5


又称为


原点平移下的反幂法



(inverse power method with shift)


.


定义


9


.2.8



原点平移下的幂法与原点平移下的反幂法统称为


原点平移法


.





有的资料上的原点平移法专指原点 平移下的反幂法;而有的资料上的反幂法指的


就是原点平移下的反幂法

< br>.


原点平移下的反幂法


(


算法


9.2.7)


的主要应用是:已知矩阵的近似特征值后,求矩阵 的


?


,则


A


?


?


?


I


的特征


特征向量


.


其主要思想是:若已知< /p>


A


的特征值


?


m


的近似特征值为


?


m

< br>m


?


(


i


?


1


,2,


?


,


m


)


,其中


?


(


i


?


1 ,2,


?


,


m


)



A


的特征值


.


而按模最小的特征


值就是


?


i


?


?


i


m


?


,相应的特征向量与


A


的特征向量相同


.


< p>
值是


?


m


?


?


m


利用公式


(9.2.3 0)


可求出


?


m


k


?


,


?


z


k


?


,并且有



lim


m


k


?


k


??


1


,< /p>


?


?


m


?


?


m


lim


z


k


?


k


??


x


m




max(


x


m


)

< p>
?


?


m


?


?


m


?


?

min


?


?


?

?


)


确定


.

于是当


k


充分大时,可取



(


?


i


?

< p>
?


其收敛速度由


m


i


m


?


1


?


i


?


m


?


1


?


i


?

< br>?


m


0


0


?


?


1


,


x


m


?


z


k< /p>




?


m


?


?


m


m

< p>
k


?


适当好,收敛速度就很快,往往迭代几次就能 得到满意的结果


.


只要近似值


?


m


?


?


?


0.3589


,用原点平移下的反幂法求方阵




9.2.2




已知特征值


?


的近似值


?


?


1

2


3


?


?



A


?


?


2


1


3


?


?


?


?


3


3


5


?


?


得对应特征值


?


的特征向量


.


?


?


?


0.3589

,对矩阵







p


?


?


2


3


?


?


1.3589


?


.


A


?


pI


?< /p>


A


?


0.3589


I


?


?


2


1 .3589


3


?


?

?


3


5.3589


?


?


3


?


迭代公式

< p>
(9.2.30)


中的


y


k


是通过解方程组



(


A


?


p


I

)


y


k


?


z


k


?


1



求得的


.


为了节省工作量,可先将< /p>


A


?


p


I


进行


LU


分解


. < /p>



LU


分解中尽量避免较小的

< p>
u


rr


当除数,


通常可以 先对矩阵


A


?


p


I


的行进行调换后再



10



?


0


0


1


?


?


?


分解


.


为此,我们可用


P


?


0


1


0



A


?


p


I


后再进行


LU


分 解,即



?


?


?


?


1


0


0< /p>


?


?


2


3


?


?


3


3

< p>
5.3589


?


?


0


0


1


?


?


1.3589


?


?


2< /p>


?


?


?


2


?


?


LU


P


(


A


?


p


I


)


?


?

< br>0


1


0


1.3589

< p>
3


1.3589


3


?


?


?


?


?


?


?


3


5.3589< /p>


?


2


3


?


?


1


0


0

< p>
?


?


?


?


3


?


?


?

1.3589


?


0


0


?


?


3


3

< br>5.3589


?


?


1

< p>
?


?


0


?


0.6411


?


,


?


?


0.6667


1


0< /p>


?


0.5726


?


?


?


?


?


6


?


0


?


3.0 7


?


10


?


?


0.4530


?


1

1


?


?


?


?


0


?


P


(< /p>


A


?


1.2679


I


)


y


k


?


Pz


k


?


1< /p>







LUy


k


?


Pz


k


?


1< /p>


.



Lv


k< /p>


?


Pz


k


?


1


,


Uy


k


?


v


k


?

< p>
1


.



选取


z


0


,使


Uy


1


?


L


?

< br>1


Pz


0


?

(1


,1


,1)


T


,得



y


1

< br>?


(290929.45,


290927.56,


?


325732.90)


T

< br>,



m


1


?


max(


y


1

)


?


?


325732.90




z


1

< p>
?


y


1


m


1


?


(


?

0.8932,


?


0.8931


,


1)


T


.



Uy


2


?


L< /p>


?


1


Pz


1




y


2


?


(


?


845418. 49,


?


845418.49,


946 558.42)


T




m


2


?


max(


y


2


)


?

< br>946558.42




z


2


?


y


2


m


2


?


(


?


0.8932,


?


0.8 932,


1


)


T


.


由于


z


1



z


2


的对应分量几乎相等,故


A


的特征值为



?


?


?


?


?


1


1


?


?


0.3589


?


?


?< /p>


0.35889894354117


,


m


2


946558.42


相应的特征向 量为


x


?


z


2


?


(


?


0.8 932,


?


0.8932,


1)


T


.



而矩阵


A


的一个特征值为


?


?


4


?


19


?


0.358898943540674


?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


?


0.89 315,


?


0.89315,


1)


T


,由此可见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




9.3



QR


算法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求矩阵特征值的幂法和反幂法


.

< p>
幂法主要用来求矩阵的按模最大特


征值,而反幂法主要用于求特征向量


.


本节将介绍幂法的推广和变形


——


QR


算法,它是求


一般中小型矩阵全部特征 值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就是利用矩阵的


QR


分解< /p>


.




A


?


R


n


?


n



QR


分解就是:用


Householder


变换将矩阵


A


分解成正交矩阵


Q


与上三角矩



R


的乘积,即


A


?


QR


.


下面首 先介绍


Householder


变换


.



9.3.1



豪斯霍尔德变换




11



定义


9.3.1





B


?


(


b


ij


)


n


?


n


< p>
n


阶方阵,若当


i


?


j


?


1


时,


b


ij


?


0


,则称矩阵


B


为上


He ssenberg


矩阵


(


Hessen berg matrix


)



又称为< /p>


准上三角矩阵



它的一般形式为



?


b


11

< p>
b


12


?


b


?


21


b


22


b


32


B


?


?


?


?


?

?


矩阵


——


Householde r


矩阵


.


?


?


?


?


?


?< /p>


?


b


n


,


n


?


1


b

< p>
1


n


?


b


2


n


?


?

b


3


n


?


.























(9.3.1)


?


?


?


b


nn

< br>?


?


下面讨论如何将矩阵


A


用正交相似变换化成


(9.3.1)


的形式


.


为此先介绍一个对称正交


定义


9.3.2




设 向量


u


?


R


的 欧氏长度


u


2


?


1



I



n


阶单位矩阵,则称


n


阶方阵

< p>


n


H


?


H


(


u


)

?


I


?


2


uu


T
























(9.3.2)



Househol der


矩阵


(Householder matrix)


.


对任何


x


?


R


,称由


H


?


H


(


u


)


确定的变换



n


y


?


Hx
































(9.3.3)








(specular


reflection


transformation)




Householder


(Householder


transformation)


.





Hou seholder


变换,最初由


A.C Aitken



1932


年提出


. Alston Scott Householder



195 8


年指出了这一变换在数值线性代数上的意义


.


这一变换将一个向量变换为由一个超平


面反射的镜像,是一种线性变换


.







运用线性代数的知识,很容易证明:



定理


9.3.3




(9.3.2)


式定义的矩阵


H


是对称正交矩阵;对任何


x


?


R


,由线性变换


n


y


?


H


x


得到


y


的欧氏长度满足


y< /p>


2


?


x


2


.


反之,有下列结论:



定理


9.3.4





x


,


y


?


R


n



x


?


y


.



x


反射矩阵


H


(


u


)


,使得


H


x


?


y


.






u


?


2


?


y


2



则一定存在由单位向量确定的镜面


x


?


y


,显然


u


2


?


1


.

< p>
构造单位向量


u


确定的镜面反射矩阵



x


?


y

< br>2


H


?


H


(


u


)


?


I


?


2


uu


T< /p>




?


(


x


?


y


)(


x


?


y


)


T


?


2(


x


?


y


)(


x

< br>T


x


?


y


T


x


)


.


?


x


?


x


?< /p>


Hx


?


?


I


?


2


uu


?


x


?


?


I

< p>
?


2


2


2


x


?


y


2

x


?


y


2


?


?


?


?


T< /p>


又因为


x


2


?< /p>


y


2


,即


x


T


x


?


y


T


y


,所以



————————————————————



海森伯格


(


Karl Adolf



Hessenberg




1904



9



8



–< /p>


1959



2



22



)


是德国数学家和工程师


.


豪斯霍尔德


(


Alston Scott



Householder


1904



5



5




1993


7



4



)


是美国数学家,


在数学生物学和


数值分析等领域卓有建树


.



12



2


x


?


y


2


?


(


x


?


y


)


T


(


x


?


y


)


?

< br>(


x


T


?


y


T


)(


x


?


y


)


?


x< /p>


T


x


?


x


T


y


?


y

< p>
T


x


?


y


T


y


?


x

T


x


?


x


T


y


?


x


T< /p>


y


?


x


T


x



?


2(


x


T


x


?


y


T


x


),


于是



Hx


?


x


?


证毕!



由定理


9.3.4


得:



2(


x


?


y


)(


x


T


x


?


y


T


x


)


x


?


y

< br>2


2


?


x


?


(


x


?


y


)


?


y


.


算法


9.3.1





x


?


(


x


1


,


x


2


,


?


,


x


n


)

< br>T


,其中


x


2

< br>,


?


,


x


n


不全为零,则由



?


?


?


sgn(


x

< p>
1


)


x


2


,


?


T


n

?


u


?


x


?


?


e


1


,< /p>


其中


e


1


?


(1,0,


?


,0)


?


R


,


?


1


2




















(9.3.4)


?


?


=


2


u


2

?


?


(


?


?


x


1


),


?


T


?


H


?


H


(


u


)


?


I


?


2


uu


?


I


?


?


?


1


uu

< br>T


2


?


u


?


2


?


1,


a


?


0,


?


a


?


0,



确定 的镜面反射矩阵


H


,使得


Hx


?


?


e


1


,其中


sgn(


a


)


?


?


0,


?


?


1,


a


?

< p>
0.


?



9.3.1





x


?


(


?


1,

< p>
2,


?


2)


T

< p>




(9.3.4)< /p>









< p>




H



使



Hx

< br>?


(


*


,


0,


0)


T


(


*


表示某非零元素


).




?


?


sgn(


x


1


)< /p>


x


2


?


(


?


1)


(


?


1)


2


?


2

< p>
2


?


(


?


2)


2


?


?

< br>3




u


?


x


?


?


e


1


?


(


?


1


,


2,


?


2)


T


?


(3,


0,


0)


T


?


(


?


4,


2,


?


2)


T


,


其中


e


1


?


(1


,


0,


0)


T




?


?


1


u


2


?


?


(


?

< br>?


x


1


)


?


?


3[


?


3


?


(


?


1) ]


?


12




2


则所求镜面反射矩阵为


< p>
2


?


1


0


0


?


?


?

4


?


?


?


1


3


2


3


?< /p>


2


3


?


?


?


1


?


2

< p>
?


(


?


4,


2,


?


2)


?


?


2


3


2

< br>3


1


3


?




H


?


I


?


?


?


1


uu


T


?


?


0


1


0


?

< p>
?


12


?


?


?


?


?


?

< br>?


?


0


0


1


?


?


?


?


2


?


?


?


?


2


3


1


3


2


3


?


?




?

< br>?


1


3


2


3


?


2


3


?


?


?


1


?


?


3


?


?


?


2


?


?


?


0


?


.


Hx


?


?


2

< br>3


2


3


1


3


?


?


?


?


?


?


?


?


?


2


3


1


3


2


3


?


?


?


?


?

< br>2


?


?


?


?


0


?


?


可 以证明:




13



定理


9.3.6




对任意


n


阶 方阵


A


?


(


a


ij


)


n


?< /p>


n


,存在正交矩阵


Q

,使得



B


?

Q


T


AQ



为形如式


(9.3.1)


的上


Hes senberg



.







?


a


11


?


a


A


?


?


21


?


?


?


?


a


n


1


(1)


a


12


?


a


1


n


?


?


a

11


?


(1)


a

< br>22


?


a


2

n


?


?


?


?


a


21


?


?


?


?


?


?


?


(1)


a


n


2


?


a


nn


?


?


?


a

< p>
n


1


(1)


(1)


?


?


?


a

< p>
12


?


a


1


(1)


a


n


21

< p>
?


(1)


?


(1)


(1)


?


a


22


?


a


2


a


n


?


?


A


1



x


1

< br>?


?


31


?

.


?


?


?


?


?


?


?


( 1)


?


(1)


(1)

< br>?


a


n


2


?


a


nn


?


?


?


?


a


n< /p>


1


?


?


由式


(9.3.4)


可构造


n

< br>?


1


阶对称正交矩阵


H


1




1


2


?


?


n

< br>2


?


?


?


1


?


sgn(


a

21


)


x


1


2


?


?


sgn(

a


21


)


?


?


a


i


1


?


,


?


i


?


2


?


?


?


u


?


x


?


?


e


,


其中


e


?


(1,0,


?

< p>
,0)


T


?


R

< p>
n


?


1


,
















(9.3.5)


1


1


1


1

?


1


?


1


u


2


?


?


(< /p>


?


?


a


),


?


=


1


1


21


?


1


2

< p>
1


2


?


H


?


I


?


?

?


1


u


u


T


,


?


1


1< /p>


1


1


使得


H


1


x


1


?


?


1


e


1


.



Q


1


?


?


?


I

1


?


?


n


?


n




,< /p>


I


1



1


阶单位矩阵


.


显然


Q


1


是对称正交矩阵


.



Q


1


Q

< br>?


R


1


?


H


1


?


(1)


?


a


11


?


?


?


1


Q


1< /p>


AQ


1


?


1


?


Q


1


A


1


Q


1


?


?


0


?


?

< br>?


?


0


?


(2)


?


a


12

?


a


1


(2)

n


(2)


(2)


?


a


22


?


a

< br>2


n


?


(2)

< br>(2)


?


a


32


?


a


3


n

?


?


?


?


(2)


(2)


?


a

n


?


a


nn


2


?



A


作 相似变换,得




A


2


.















(9.3.6)


(2)

< p>
(2)


(2)


T


n


?


2



x

< p>
2


?


(


a


32


,同理可构造


n


?


2


阶对称正交矩阵


H


2


,使得


,


a


42


,


?


,


a


n


2


)


?


R


H


2


x


2


?


?


2


e


1



(

< br>e


1


?


(1

,


0,


?


,


0)


T


?


R


n


?


2


).




Q


2


?


?


?


I


2


?


?


,其中


I


2



2


阶单位矩阵,则


Q


2


仍是对称正交矩阵,用

< p>
Q


2



A


2


H


2


?

?


作相似变换,得




14



(1)


?


a


11


?


?


?


1


?


0< /p>


?


1


Q


2


A


2


Q


2

< p>
?


Q


2


A


2


Q


2


?

?


?


0


?


?


?


?


0


?< /p>


(2)


a


12


( 2)


a


22


?


2


0


?


0


(3 )


?


a


13


?


a


1


(3)


n


(3)


(3)


?


a


23


?


a


2


n


?


(3)


(3)


?


a


33


?


a


3


n


( 3)


(3)


?


a


43


?


a


4


n


?


?


?


?< /p>


?


(3)


(3)


a


n


3


?


a< /p>


nn


?


?



A


3


.













(9.3.7)


依此类推,经过


k


步对称正交相似变换,得

< p>


1


Q


k


?


1


A


k

?


1


Q


k


?


?


1


?


Q< /p>


k


?


1


A


k


?


1


Q

< p>
k


?


1



(1)


?


a


11


?


?


?


1

< br>?


0


?


?


0


?


?


0


?


?


0


?


0


?


?


?


?


?


0


(2)


a


12


(2)


a


22


(3)


a


13


?< /p>


(3)


a


23


?


(3)


a


33


?


(


k


?


1)


a


1,


k


?< /p>


1


(


k


?


1)


a


2,


k


?


1


(


k

< p>
?


1)


a


3,

< p>
k


?


1


a


1


(


k


k

)


(


k


)


a


2


k


(


k< /p>


)


a


3


k


(


k


)


a

< p>
1,


k


?


1


(


k


)


a

< br>2,


k


?


1

(


k


)


a


3,


k


?


1


?


?


?


?


2


0


0


0


0


?


0


?


3


0


0


0


?

< br>0


?


?


?


?


?


?


(


k


)


a


k


?


1,


k


(


k


)


a


kk


(


k


)


a


k


?


1,


k


?


(


k


)


a

k


?


?


1,


k


?


1


(


k


)


a


k


,


k


?


1


(


k


?


1)


?

< p>
a


k


?


1,


k


?


1


?

< br>k


?


1


0


?


0


?


(


k


)


a


k


?


?


1,


k


?


1


?


(


k

< p>
)


a


nk


?


(


k


)


a

< br>n


,


k


?


1


?


k


)


?


a


1


(


n


(


k


)


?


a


2


n


?


(


k


)


?

< br>a


3


n


?


?


?


(


k


)


?


a


k


?


1,


n


?


(


k


)


a


kn


?


(


k


)


?


a


k


?

< br>1,


n


?


?

?


(


k


)


?


a


nn


?



A


k


.



(9.3.8)


重复上述过程,则有



(1)


?


a


1 1


?


?


?


1< /p>


?


?


?


?


?


?


?


?

< p>
(2)


a


12


(2)


a


22


(3)


a< /p>


13


?


(3)


a


23


?


(3)


a


33


?


(


n


?


1)


a


1,


n


?


1


(


n


?


1)


a


2,


n


?


1


(


n


?


1)

< p>
a


3,


n


?


1


n


)


?

< br>a


1


(


n


(


n


)


?


a


2


n


?


(


n


)


?


a


3


n


?


?


?


(


n


)

< br>?


a


n


?


1,


n


?


(


n


)


a


nn


?


?


Q


n


?


2


A


n


?


2


Q


?


1


n


?


2


?

< br>Q


n


?


2


A


n


?


2


Q


n


?


2


?


2



?


3


?


?


(


n


?


1)


?


a


n


?


1,


n

< br>?


1


A


n


?


1


.



(9.3.9)


?


n


?


1


由式


(9.3.6)-( 9.3.9)


,可得



A


n


?


1


?

< br>Q


n


?


2


A


n


?


2


Q


n


?


2


?


Q


n


?


2


Q


n


?


3


A


n


?


3

< br>Q


n


?


3


Q


n


?


2


?


Q


n


?


2


Q


n


?


3


?


Q


1


AQ

< p>
1


?


Q


n


?


3


Q


n

?


2


.


若记

B


?


A


n


?


1



Q


?< /p>


Q


1


Q


2


?


Q


n


?

< p>
2


,则


Q


为正交矩阵,且 有


B


?


Q


AQ


.


证毕!








1




由定理


9.3.6


知:

因为任意


n


阶方阵


A



n


阶上


Hessenbe rg


矩阵


B


相似,

所以求


T


A


的阵特征值的问题,就 可转化为求上


Hessenberg


矩阵


B


的特征值的问题


.



2





A


是对称矩阵,则


B


也是对称矩阵


.


再由

< p>
B


的形式


(9.3.1)


知,此时


B


一定是


对称三对角阵


.


于是,求对称矩阵


A

的阵特征值的问题,便可转化为求对称三对角阵


B



特征值问题


.



9.3.2




设矩阵




15



?


1


2


1


?


2


2


?


1


A


?


?


?


1


?


1


1


?

< br>?


2


1


1






1






A


1


镜面反射阵


H


1




2


?


1


?


?



1


?


?


1


?


试用镜面反射变换求正交矩阵


Q


,使


Q


T


AQ


为上


Hessenberg


矩阵


.


(1)


(1)


(1)


T


?


A



x

< br>1


?


(


a


21


,


a


31


,


a


41


)


?


(2,


1


,


2)


T


,利用式


(9.3.4)


构造三阶


?


1


?


sgn(2)


x


1


2


?


2


2


?< /p>


1


2


?


2


2


?


3


< p>


u


1


?


x


1


?


?

1


e


1


?


(2,


1


,


2)


T


?


(3,


0,

0)


T


?


(5,

< br>1


,


2)


T

,


其中


e


1

?


(1


,


0,

0)


T




(1)


?


1


?


1


u


?


?


(


?


?


a


)


?


3(3


?


2)< /p>


?


15




1


1


1


21


2


2


2


则所求镜面反 射矩阵为



?


1


0


0


?


?


5


?


?


?


0.6 667


?


0.3333


?


0.6667


?


?


?


1


?


1


?

< p>
(5,


1,


2)


?


?


?


0.3333


0 .9333


?


0.1333


?


,



H


1


?


I


?


?

< br>1


?


1


u


1


u


1


T


?


?


0


1


0


?


?


15


?


?


?


?


?

< p>
?


?


?


0


0


1


?


?

?


2


?


?


?


?


0.6667


?

< br>0.1333


0.7333


?


?


?


I


Q


1


?


?


1


?


0


0


0


?


?


1


?


?

< br>?


?


0


?


0.6667


?


0.3333


?


0.6667


?


?


,




?


H< /p>


1


?


?


0


?


0.3333


0.9333


?


0.1333


?


?


?


0


?


0.6667< /p>


?


0.1333


0.7333

< p>
?


?


?


3


0


0


?


?

1


?


?


3


2.3333


0.4667


?


0.06 67


?


?


.


A


2


?


Q


1< /p>


T


A


1


Q


1


?


Q


1

< p>
AQ


1


?


?


?


0


0.4667


1.57 33


1.3467


?


?


?


0


?


0.0667


1.3467


0.0933


?

< br>?


(2)


(2)


T



2






x


2


?


(


a


32


,


a


42


)


?


(0.4667,


?


0.0667)


T


,



利用式


(9.3.4)


构造


2


阶镜面反


射阵


H

2




?


2


?


sgn(0.4667)


x


2


2


?


0.4667


2


?


(


?


0.0667)


2


?


0.4714




u


2


?


x


2

?


?


2


e


1


?


(0.4667,


?


0.0667)


T


?


(0. 4714,


0)


T


?

< br>(0.9381


,


?


0.066 7)


T


,




e


1


?


(1


,


0)



< /p>


T


?


2


?


1


u


2


2

< p>
2


2


(2)


?

< p>
?


2


(


?


2


?


a


32

< br>)


?


0.4714(0.4714


?


0.4667)


?


0.4422< /p>




则所求镜面反射矩阵为




16



?


1


0


?


?


?


0.9901


0.1415


?


1


?


0.9381


?


?


1


T


H

< p>
2


?


I


?


?


2


u


2

u


2


?


?


?


(0.9381,


?


0.0667)


?


,


?


?


?


?


?


?


0


1


?


0.4422< /p>


?


?


0.0667


?


?


0.1415


0.9899


?


?


I


Q


2


?


?


2


?


?


1


?

< br>?


?


0


?


H


2


?


?


?


0


?


?


0


0


0


0


?


1


0


0


?


?


,



0

< br>?


0.9901


0.1415


?


?


0


0.1415

0.9899


?


?


3


0


0


?


?

< br>1


?


?


3


2.3333


?


0.4714


?


0


T


?


.


A


3


?


Q

< p>
2


A


2


Q


2


?


Q


2

A


2


Q


2


?


?


?


0


?< /p>


0.4714


1.5733


?

< p>
1.5000


?


?


?


0


0


?


1.500 0


0.5000


?


?

< br>由此得正交矩阵



0


0


0


?


?


1


?


0


?


0.6667


0.2357


?


0.7071


?


?



Q


?


Q


1


Q


2


?


?


?< /p>


0


?


0.3333


?


0.9429


0.0001


?


?


?


0


?


0.6667


0.2357


0.7070


?


?


使得



?


3


0


0


?


?


1


?

< br>?


3


2.3333


?

< p>
0.4714


?


0


T


?




Q


AQ


?


A


3

< p>
?


?


?


0


?


0.4714


1.1667


?


1.5000


?


?

< br>?


0


0


?


1.5000


0.5000


?


?


为上


Hessenberg


矩阵。



9.3.2



QR


算法



Q R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


QR


分解得 到一系列与


A


相似的矩阵


?

< p>
A


k


?


,在一定的条


件下,当


k


?


?< /p>


时,


?


A


k


?


收敛到一个以


A


的特征值


?


i


(


i


?


1,2,


?

,


n


)


为主对角线元素的上





< p>
.







QR





(QR


decomposition




QR


factorization)


;




Householder


变换将矩阵


A


分解成正交矩阵


Q

< br>与上三角矩阵


R


的乘积,即


A< /p>


?


QR


.



9.3.2.1



QR


分解



算法


9.3.2


(


QR


分解


)



(1)


(1)


(1)


T



1






A


的第


1


列为


x


1


?


(


a


11



,


a


21


,


?


,


a


n


1


)



A


?


A

< br>1


?


(


a


ij


)


n


?


n


.


利用式


(9.3.4)



1


2


n


?


2


?


?

< br>(1)


(1)


?


?


1


?


sgn(


a

< p>
11


)


?


?


?


a


i


1

< br>?


?


,


?


i


?


1


?


?


?


T


n


?


u


1


?


x


1


?


?


1


e


1


,


其中


e


1


?


(1,0,

< p>
?


,0)


?


R

< p>
,



?


(1)

< p>
?


=


?


(


?


?


a


?

1


1


1


11


),


?


H


?


I


?


?


?


1< /p>


u


u


T


,


?


1


1


1

< p>
1


(1)



17



构造出的


H


1



n


阶对称正交矩阵,使得


H


1


x


1


?


?


1


e

< br>1


,从而有



?


?


1


?


0

A


2


?


H


1


A


1


?


?< /p>


?


?


?


?


0


?


(2)


?


a


12


?


a


1


(2)


n


(2)


(2)


?


a


22< /p>


?


a


2


n


?


.



?

< p>
?


?


(2)


(2)


?


a


n


?

< p>
a


?


2


nn


?


(2)


(2)


(2)


T


?


,使得



n


?


1


阶对称正交 矩阵


H



2






x


2


?


(


a


22


,


a


32


,


?


,


a


n


2


)


,同理可构造出


2


n


?


(2)


?


?


H


2


x


2


?


?


2


e


2


,其中


?


2


?


sgn(

< p>
a


22


)


?


?


a


i


2

< br>2


?



e


2


?


(1


,


0,


?


,


0)


T


?


R


n


?< /p>


1


.


?


i


?


2


?


1


2


?


1


H


?


若记


2


?


?


?


?


,


它仍是对称正交矩阵,于是有



?


H


2


?


(2 )


(2)


?


?


1


a


12


?


a


13


?


a


1< /p>


(2)


n


?


(3 )


(3)


?


0


?


a


?


a


2< /p>


23


2


n


?


?


(3)


(3)


?


A


3


?


H


2


A


2


?


?


0


.



0


a


33


?


a


3


n


?

?


?


?


?


?


?


?


(3)


(3)


?


?


0


0


a


n


?


a< /p>


nn


3


?


?


如此继续下去,直到完成第


n


?

< p>
1


步后,得到上三角矩阵



?


?


1


?


?


A


n


?


H


n


?


1


A


n


?


1


?


?


?


?


?

< br>?


于是有



(2)


a


12


(2)


a

< p>
13


?


(3)


a


23


?


2


?

< p>
?


a


1


(2)

< p>
n


(3)


?


?

< p>
a


2


n


?


?


?


?


.


(


n


)


?


?


a


n


?< /p>


1,


n


?


?


n


?


?


A


n


?


H


n


?


1


A


n

< br>?


1


?


H


n


?


1


H


n


?


2


A


n


?


2


?


?


?


H


n


?


1


H


n


?

< br>2


?


H


1


A


1


?


H


n


?


1


H


n


?


2


?


H


1


A


.




R


?


A

< br>n



Q


?


H


1


H


2


?


H


n


?


1



其中


Q


是对称正 交矩阵,



R


?


QA


.


因为


Q

是对称正交


矩阵,所以得



A


?


QR


.



1






A


非奇异 ,则上三角矩阵


R


也非奇异,从而


R< /p>


的主对角线元素不为零


.




2





若要求


R


的 主对角线元素取正数,则


A



QR


分解是唯一的


.




9.3.3




求矩阵



?


1


0


?


1


?


?



A


?


?


2


1


4


?


?


?

< br>?


?


2


3


0


?


?



18




Q R


分解


A


?


Q R


,并使矩阵


R


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 是正数。







A


运用算 法


9.3.2.




1






A


1


?


A


,


x


1


?


(1


,


2,


?


2)


T


,则



?


1

< p>
?


sign(1)


1


2< /p>


?


2


2


?


(


?


2)


2


?


3


,


?

< p>
1


=


?


1


(


?


1


?

a


11


)


?


3(3


?


1)


?

12


,



u

1


?


x


1


?


?


1


e


1< /p>


?


(1


,


2,< /p>


?


2)


T


?


(3,


0,


0)


T


?


(4,


2,


?


2)


T


,


e


1


?


(1


,< /p>


0,


0)


T


,



?


1


0


0


?


?


4


?


?


?


1


?


2


2


?

< br>?


?


1


?


2


?


(4,


2,

?


2)


?


1


?


?


2


2


1


?


,


H


1< /p>


?


I


?


?


1


?


1


u

< p>
1


u


1


T


?


?


0


1

0


?


?


12


?


?


?


3


?


?


?


?


?


0


0


1


?


?


?


?


2


?


?


?


2

< br>1


2


?


?


?


?


3


4


3


?


7


3


?


?


.


A


2


?


H


1


A

< p>
1


?


?


0


5


3


10


3

< br>?


?


?


?


0


7


3


2


3


?


?


2


2



2






x


2


?


(5


3,


7


3)


T



?


2


?


sign(5


3 )


(5


3)


?


(


7


3)


?


2 .86744


,




(2)


?


2


=


?


2


(


?

2


?


a


22


)


?


2.86744(2.86744


?


5


3)


?


13.0013


,



u


2


?


x


2

< br>?


?


2


e


1


?


(5


3,


7


3)


T


?


(2.86744,


0)


T


?


(4.53411


,


2.33333)


T


,



?

< p>
4.53411


?


1


?< /p>


?


I


?


?


?


1


u


u

< p>
T


?


?


1


0


?


?


H

2


2


2


2


?


0


1


?


13 .0013


?


2.33333


?


(4.53411,


2.33333)




?


?


?


?


?


?


0.581 24


?


0.81373


?


?


?


?


,


?


0.81373


0.58124

?


?




0


0


?


1


?< /p>


1


0


?


?


?


?



< p>
H


2


?


?


?


0


?


0.58124


?


0.81373


?


?


?


?


?


0< /p>


H


2


?


?


0


?


0.81373


0.58124


?


?


?




?


?

3


1.33333


?


2.3333 3


?


?


.


A


3


?


H


2


A


2


?


?


0


?


2.86744


?


2.47995


?


?

< br>?


0


?


2.32494


?


?


0


?


?


?


1


0

< br>0


?


?


?


为了使


R


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正数,取

< br>H


3


?


0


?


1


0


,显然


H


3


是正交阵,


?

< br>?


?


?


0


0


?


1


?


?





19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1 11: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8037.html

第9章 矩阵特征值的数值解法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