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婵娟是中国神话中嫦娥的另外一个称谓,通常代指“月亮”或者“月光”。“但愿人
长久
,
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此处的意思是
“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
(
或者共享
这美丽的月光)”,在这首词的序中,就明确表达了苏轼的初衷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由此可见,这首词的初衷
是苏轼因为
思念弟弟苏辙而作,不过后来,引用的人越来越多,词的寓意也就越来越广,
扩大到情侣
、朋友之间了
!
但愿:希望。婵娟:明月、嫦娥。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
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
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
(
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
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英译
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原词作品及译文《水调歌头》
p>
宋·苏轼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
有
?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
p>
?(
我
)
端着酒杯
问青天。不知道
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
/p>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
(
好像自己本来
就是
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
在高空
中经受不住寒冷
(
传说月中宫殿
叫广寒宫
)
。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
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p>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
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
,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
圆又亮
?
< br>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
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写于
1076
年中秋,此时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
p>
(
子
由
)
已经四年没见面了。先秦有诗日:“棠棣之花,萼胚依依。兄弟之情,莫如手足。”
更何况苏轼与子由政见相投,互相支持。其早年曾与子由有过“功成身退,夜雨对床”的
约定。而当时的苏轼因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政见相左,所以自求外调知密州,引谓是仕途
迷蒙,有一种苦闷在心头,是千万句话并与由说
,
中
秋
(
农历八月十五
)
< br>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这天的月亮最大最圆。人们把它作为合家团圆的象征。但写此
词的时候苏轼在密州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