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签
:
标题
]
篇一:谦虚的内涵
谦虚的内涵
作者
:***
有人于报端著文慨叹:
现在谦虚的品
格失掉了。
走到哪里都可以发现自我吹嘘与自我表扬
的人,
p>
几乎没有一个人是谦虚的。就我的感觉而言,现在谦虚的人确实不多,虽然并非真的
几乎没有一个人谦虚。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其
中之一,
就有着某些媒体在所谓张扬个性的
喧嚣中,对谦虚品格
肆意嘲讽和贬损的“功劳”
。比如说吧,有媒体断言:谦虚就是装傻。
< br>有媒体则说:谦虚等于虚伪。诸如此类。
谦虚果真是装
傻、虚伪吗?在我看来,谦虚的内
涵是多方面的。其首要一点,恰恰是装傻、虚伪的反面
:实事求是。
《汉语大词典》解“谦
虚”曰:
< br>“虚心,不自满。
”所谓“虚心,不自满”
,说到底,就
是承认自己在这样那样诸多
方面或某几或某一方面(比如道德,学问,知识,能力,本事
,等等)
,存有差距。仅以对
知识的认知与掌握为例,
由于世界是复杂的,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知
识是一个无法车载
斗量的汪洋大海。故而就一个具体的人来说,
纵令他头脑绝顶聪明,悟性非同寻常,精力无
比充沛,他也无法将知识海洋里一切的一切
穷尽。正如庄子所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涯,以有涯随无
涯,殆已。
”唯其如此,我说,不管什么人,如果他谦虚即承认自己有差距,
这合乎实际,因为他
的确存在差距,
而且不可能不存在差距;
如果他不谦虚即不承认自己有差距,
则不合乎实际,
因为他确实存在差距,而且不可能不存在差距。
“一瓶子不满,
半瓶子
晃荡。
”
在我的家乡,
人们好用这个话
来批评那种不知谦虚为何物的
自高自大者。事实的确如此:有一瓶子“水”的人是不自满
的,有半瓶子“水”的人才老觉
得自己非同凡响,情不自禁地晃里晃荡。忘记是哪位哲人
了,他说过这样的话(意思)
:一
个人的知识像一个圆,
他懂得的越多,
他所不懂得的也就越多。
这话
不可以从一个人懂得知
识多寡的绝对数量上去理解,
而只可从其
主观感觉的角度去诠释。
为什么那些学问大家、
泰
斗,
大抵都很谦虚?就因为他们懂得的更多,
见识的
天地更为广大,
所以才晓得自己不懂得
的东西也多。反过来说,
有些人之所以不谦虚好自满,就因为懂得的太少,
“半瓶子晃荡”
,
仿佛井底之蛙把井口之大的天空当做了整个天空。
毛主席老人家的学问、智慧、谋略、才干、能力、本事,古今
中外扫描,没几个人能与之
比肩。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br>,则是他的名言。孔夫子的道德学问令人高山仰
止,
他之
被奉为圣人绝非偶然。
他自己却说:
“文莫,
< br>吾犹人也
。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
”
意思是,就文化知识而言,
或者我跟别人差不多。
至于身体力行地做个君子,那我还没有实
绩。还说: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
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意思是,至于说圣人和仁者,那我怎么敢当
?不过是不
厌烦地努力,
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 br>可以这样讲罢了。
在毛主席的眼里,
鲁迅是
“我们的圣人”
。
鲁迅的杂文不朽,这是人们的共识
。可他在其第一本杂文集《热风》的《题记》中说:
“我
的应时
的浅薄的文字”
,如何如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伟人圣人的言教与身教使我们懂
p>
得,谦虚者之所以谦虚,
有时候意味着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有时候是内心坚强,
反映了不
怕被别人看低的
自信。
总而言之,
谦虚不仅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求知态度,
而且是一种高迈的
境界。
将谦虚作为假面也就是虚假谦虚的人或行为,以及一般性客套
的所谓谦虚,确实存在甚而
至于所在多有,
但这不是本来意义上
的谦虚。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有真假之别,
谦虚也不例
外。
不能因为有虚假谦虚的人或行为以及一般性客套的所谓谦虚的存在,
就否认谦虚品格的
存在和可贵,将谦虚一概抹黑和抹杀。行文至
此,
忽然想到:
为什么人到老年大多都一定程
< br>度地弯了腰?生理上的原因是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
或至
少是并不次要的一个原因是,
吃的
盐多了,走的路远了,懂得了
世界的多样,社会的斑驳,事物的复杂,生活的咸淡,人生的
曲折,看清了自满的浅薄和
谦虚的可贵。
篇二:谦虚的意义在谦虚之外
< br>(
《述而集》卷一
)
谦虚的意义在谦虚之外(随笔)
撰者:李树明
第一章
孔子掩面而泣
一
公元前四百八十一年春,
鲁哀公狩猎
于山东巨野县一带,
贵族叔孙氏驾车人子鉏商捕获到
一头怪兽,
大家认为是不祥之物,就赐给了下人。可是,孔子看到,曰:
“麟也。
< br>”继之悲伤
而言:
“你为谁来的!你为谁来的!
”于是掩面而泣,泪水沾湿了袍子。
——这就是历史上那个颇为著名的“西狩获麟”事件。
是年,孔子七十一岁。
“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
王者则不至。
”
(
《春秋公羊传·哀公
》
)
“爱
人利物之谓仁。
”
(
《庄子·天地》<
/p>
)
祥瑞之麟
,来不逢时,人皆不识,大受戏弄伤害,屈辱沦落至此。圣人孔子为之感伤良深,
于是“
因史记”修《春秋》
,
“约其文辞而指博”
,
“笔则笔,削则削”
??
以“十
有四年春西狩
获麟”九个字绝笔于竹简处,终结了这部“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的伟大经
典(
《史记·孔
子世家》
)
。
《春秋》
经文一万八千言
(世传今本一万六千五百一十二字,
辗转抄刻脱落故)
,
纪事真实
可靠
,当毫无疑问。
仅就天文现象论之
,
《春秋》经文记载日食三十又六,其中三十
三次为现代天文学所证实,
余者实属情况特殊而不能予以科学确认,
或是出于错简,
或是天
文学计算之误差,说不清。
《春秋》记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
如雨。
”此乃公元前六百八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天琴星座流星雨爆发的生动实况记录,属世
界
最早记载;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世
界上哈雷彗星之最早纪事。另
外,彝器等古代文物不断出土发现,很多史实都能与《春秋
》相互印证。
< br>《春秋》
“微言大义”
,恶恶、善善、尊尊、亲亲、贤贤
、贱不肖,以息邪说、以禁暴行;
《春秋》即礼即仁,定名分、制法度,以是而为天下准
则。
仪封人言:
< br>“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
《论语·八佾》
)
是以,子夏云:
“有国者不可不学《春秋》
。不学《春秋》
,则无以见前后旁侧之危,则不知
国之大柄
、君之重任也。
”又曰:
“
《春秋》重
仁,诸讥皆本此。
”
(
《春秋繁露·俞
序》
)
是
以,孟子曰: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
作《春秋》
??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
贼子惧。
”
(
《孟子·滕文公下》
p>
)
孔子修《春
秋》
,发乎“西狩获麟”
,绝笔于“西狩获麟”
。
由是而言,
“西狩获麟”
乃中国
历史上拯救世道人心长河运动之中,冲破重重雾霭而最具明确清晰意义的第一叶方
舟。
二
方舟始发,大河滔滔,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经两千五百年
之久矣。那世道人心又是如
何了呢?
无需多言,我们仅一窥王朝更替之理由及其文献感叹即可知晓。且不远说,自大秦帝国一
统天下以来,历朝历代无不以“济世救民”起家,但又无不为后来者以“济世救民”为理
由
打落尘埃。何以得天下,就以何失天下。因而果,果而因,其因其果,丝毫不爽。此无
所谓
乱臣,亦无所谓贼子也,有道是:
“成者王侯败者贼。
p>
”期间那文人骚客,或明或暗,多如河
汉,无以数算。虽未全部尽力
于秉笔直书,多有含蓄委婉、语焉不详乃至勉强涂鸦者,但亦
不昧良知,纸墨间流露着太
多太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诸类感叹。换而言之,文献所传
递出的信息是世道人心江
河日下,
一朝不如一朝,
一代又比一代差,
每况愈下,
愈演愈烈矣。
p>
世道人心竞相沦,谈何“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乎?那“于斯万年,受天之祜”又将从何
p>
说起呢?(
《诗经·大雅·下武》
)
历史好像从未向前走过,而是作断层、模
拟、倒挂坠落运动,犹如孩子们爱看的“猴子捞
月”故事。
人类好像从来就没有创造过历史,一直以来为历史所驱赶、追
杀。或者说,人类是一群羔
羊,而历史就是那个隐蔽在羔羊身后,一手青草、一手大刀的
阴谋家;或曰历史是那口“往
昔之井”
,我们人类完全在其操控
之中:
“我们以为在想,我们以为在做,而实际上只
是另一个或另一些东西在替我们想与做:
远古的习惯,
< br>变成了神话的原型,
经过一代又一代
的延续,获得一种巨
大的引诱力,从‘往昔之井’
??
遥控着我们。
”
(
《被背叛的遗嘱》第
12
页;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p>
版)
历史是过来人,我们是未来史。
<
/p>
可是,作为我们,我们还有未来吗?今天全世界之混乱,社会灾难之深重,有目共睹,实<
/p>
属空前,连吃的饭、喝的水甚至是呼吸的空气都令人惶恐不安起来了
??
人们不禁要问:
“人类还能
生存多久?我们还有没有在这颗星球上继续存活的道德能力资
格?”
如果有,为什么我们打倒了旧道德,却根本没有能力创
建新道德规范,从而不知道“作为
人,何谓正确”生活(
《活法
》
“修订版”第
7
页;稻盛和夫著、曹
岫云译,东方出版社
2010
年版)
,
因而每个人都好像感觉很迷茫,活得不幸福?
如果有,为什么我们自以为“冲破了传统束缚”
,获得所谓“自由解放”的同
时,却又欣然
雀跃臣服于权利与科技、名誉金钱之奴役?
如果有,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为明天未来的幸福生活去操心、焦
虑、担忧,甚至是努力争斗
弄得头破血流的时刻,反而失去了今天眼下那平安、那和谐、
那美好、那诗意的幸福家园?
当明天成为今天,
我们再次焦头烂额奋不顾身争斗,
再次失去
??
等到垂垂老矣疲惫不堪之极,
才蓦然发现:
“
人生一无所获!
”可是,一切又都来不及了也
??
篇三:谦虚的演讲稿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谦虚的
美德
,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
受益,满招损”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
后”
,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 br>,
“百
尺竿头,更进一步!
”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
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
的造诣很
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
“生命有限,知识无穷”
,任何
一
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
??.
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
了
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
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
人
超过。
爱
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
的其它
p>
方面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
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然而,就是像他这样,他
还
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在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有人
去问爱因斯坦,说:
“您老可
谓是物理学界的空前绝后了,何必
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
呢?何不舒舒
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
一
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
p>
对那位年轻人说:
“在目前情况下,
在物理
学这个
领
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
整
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
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
到
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
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
努
力地去探索。
”
据说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评议作品,一位乡下老农上前对他说:先生
您这幅画里
的
鸭子画错了。您画的是麻鸭,雌
麻鸭尾巴哪有那么长的?原来徐悲鸿展出的《写东坡春江
水
暖诗意》
,
画中麻鸭的尾羽长且卷曲如环。老农告诉徐悲鸿,
雄麻鸭羽毛鲜艳,有的尾巴卷
曲;
雌麻鸭毛为麻
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鸿接受了批评,并向老农表示深深的谢意。唐朝
有个和尚,法
号叫作齐己。齐己和尚很喜欢写诗,写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谓诗僧。
他有个好友郑谷,也是当时的诗人。因为他们都写诗,自然能
谈得来。有一次,齐己写了
一首诗,叫《早梅》
,其中有这么两
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过
了几天,郑谷来串门。齐己和尚对他说:我写了一首诗,你给我看看怎么样?郑谷看了半
天,
说:写得好,意境很好,情致
也很高。但有一点,你写的是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
开。
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啦
,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
枝。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
<
/p>
齐己和尚一听,
恭恭敬敬地向
郑谷拜了一
拜,说: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虽然
布衣孔明一而再,再而三的有意躲避,但刘备
始终表
现出对诸葛先生的谦恭态度
,使孔明深受感动而出茅庐。帮助刘备治国,平天下,最终形
成
三足鼎立的局势。从中我们能够看出刘备屈尊敬贤,敬贤礼士
的谦逊风格。相反明朝李自
成,
<
/p>
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统治后。由于起义军领袖胜利时犯了骄傲的错误,致使起义最终失<
/p>
败,
从中我
们不难看出:--“成由谦逊败由骄傲的道理”
。
苏东坡少年时才智过人,经常受
人夸奖,便渐生傲气,就在自家门前写了一
幅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有一天,一位老者来拜访,给了苏东坡一本书,向他请教几个生字。苏东坡接过一看,
谁知第一行就读不下去了,越往下看,生字就越多,
他不由得脸红了。老者笑吟吟的走了。
于是,苏东坡就重新写了一幅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
;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我们该记着
“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应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他人之长,补自己
之短,
且
接受别人的意见。
无论什么时候都严格要求自己,
取得更大的进
步,
争取做好每一件事情。
但谦虚不可过分,不然何来李白发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仰天大笑
< br>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
的
浩叹,
壮丽辉煌的诗章千古流传。
一代伟人毛泽东高唱
“自
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击水三千里”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万水千山,披荆斩棘
,铸造了共和国的辉煌,
带来了亿万人民的幸福。
我们当以谦虚
自励,
养成一个“虚怀若谷”的胸怀,都要有一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的精神。用我们的有限的生命时间去探求更多的
知识空间。篇二:演讲稿
-
谦虚四谦虚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自古以来,
我国人民就有谦虚的美德,人们
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
受益,满招损”
,
p>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虚心
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
“百
尺竿头,更进一步!
”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
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
的造诣很
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
“生命有限,知识无穷”
,任何
一
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
??.
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
了
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
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
人
超过。
爱
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
的其它
p>
方面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
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然而,就是像他这样,他
还
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在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据说
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评
议作品,一位乡下老农上前对他说:先生您这幅画里的
鸭子画错了。您画的是麻鸭,雌麻鸭尾巴
哪有那么长的?原来徐悲鸿展出的《写东坡春江
水
暖诗意》
,
画中麻鸭的尾羽长且卷曲如环。老农告诉徐悲鸿,
雄麻鸭羽毛鲜艳,有的尾巴卷
曲;
雌麻鸭毛为麻
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鸿接受了批评,并向老农表示深深的谢意。唐朝
有个和尚,法
号叫作齐己。齐己和尚很喜欢写诗,写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谓诗僧。
他有个好友郑谷,也是当时的诗人。因为他们都写诗,自然能
谈得来。有一次,齐己写了
一首诗,叫《早梅》
,其中有这么两
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过
了几天,郑谷来串门。齐己和尚对他说:我写了一首诗,你给我看看怎么样?郑谷看了半
天,
说:写得好,意境很好,情致
也很高。但有一点,你写的是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
开。
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啦
,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
枝。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
齐己和尚一听,
恭恭敬敬地向
-
-
-
-
-
-
-
-
-
上一篇:小摄影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下一篇:哀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