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信对大学生从众行为倾向性的影响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知
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p>
个体的从众心理越大那么在行为上与他人行为模式保持一致的
可能
性越高。
影响人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
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
p>
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信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
价值
、
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
自信可能影响人的从众
p>
性倾向性。
“考证热”是大学校园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在上世纪
90
年
代,我国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大学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拓
p>
展就业面,
导致许多大学生大学期间选择考取不同的证书,
来增
加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多数人对大学生
考证现状及其影响因
素进行了研究。
人的行为是受外部原因比如
社会压力、
就业压力、
学业压力的影响,和内部原因如自信程度
、个性特征、自我认知
等的影响。
揭示大学生“考证热”的内在
影响因素,
能使大学生
更好应对外部影响,理性选择考证更有帮
助。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
目前大学生的考证行为具有盲目性和从
众性
。
文章以考证从众倾向性为例,
探讨了内在因素自信对行为
p>
从众倾向性的影响,
为引导学生理性管理自己的考证行为提供参
p>
考。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韶关学院随机发放问卷
4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
387
份,
问
卷有效率为
96.75%
。其中男生占
27.3%
,女生占
72.7%
。
(二)问卷
我们使用的自信心量表(
Rosenberg Self-
Esteem Scale
)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
p>
erg
)制订,是世界上最
常用自信心的量
表。它共有
10
个测题,用以测量个人对自我感
觉的好坏程度。
p>
大学生考从众现状调查问卷共
9
道题目,<
/p>
6
道主要调查大学
生对考证的认识和考证
的动机。
另外
4
道为考证从众倾向性问
卷
包含
3
道题,
包括“我尽可能去考不同的证”、
“我尽量多的去
考证”、“
同学考了的证,我一般都会考,否则会很不舒服”。
7
点评分,
1
表示完全不符合,
7
为非常符合,得分越高则考证
从众倾向性越高。
从众行为倾向性的情景测试参照付
康等的研究,
设计了一个
生活场景“穿了一件和人一模一样的衣
服”引起大家疏远,
要求
被试在回答此时的心理感受和行为预测
,
7
点评分,
1
为一点也
不难受或者以后会继续这样穿,
7
< br>为非常难受或者为以后坚决不
会这样穿。若此时心理感受为“非常难受”时主要表
现为心理
“求同”,若以后再也不会这样穿着时,主要表现为行为“求
< br>同”;若此时心理感受为“一点也不难受”时主要表现为心理
“不求同”心理,<
/p>
若以后会继续这样穿时,
则表现为行为“不求
-
-
-
-
-
-
-
-
-
上一篇:外贸实习周记20篇
下一篇:设计实习周记20篇doc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