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
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
1
)
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装置
(
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p>
)
制备并收集氨气。
①请在图中烧瓶内绘出导管所缺部分
______________
。
②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为吸收多余的氨气,烧杯中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
。
(
2
)
氨有很多重
要性质。
①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出
现白烟,说明有氯气泄露,同时还
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28<
/p>
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
/p>
3
)
写出氨的两种用途
<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
【答案】
2NH
4
Cl
+
Ca(OH)
2
CaCl
2
+<
/p>
2NH
3
↑
+<
/p>
2H
2
O
水
(
或稀盐酸、硫酸等
)
氨
水显碱性
8NH
3
+
3Cl
2
===N
2
+
6NH
4
Cl
作制冷剂、制化肥等
【解析】
【分析】
(1)
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
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
,
氨气极易溶于水
,
所以只能采用向
下排空气法收集
;
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
据此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
,
且
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也极易溶于酸
,
据此分析氨气的吸收方法<
/p>
;
(2)
①
氨水溶液显碱性
,
溶液中存在氢氧根
离子大于氢离子浓度,据此进行分析;
②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
、
原子守恒规律
,
推断出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
;
< br>据此写
出化学方程式
;
【详解】
(1)
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
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
,
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气体
,
即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如图所示
: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
。
②氯化铵和氢氧化
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
反应方程
式
:
2NH
4
Cl
+
Ca(OH)
2
CaCl
2
+
2NH
3
↑
+
2H
2
O
;
CaCl
2
+
2NH
3
↑
+
2H
2
O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
2NH
4
Cl
+
Ca(O
H)
2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
,
且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也极易溶于酸
,
故可以用水
或酸吸收氨气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
水
(
或稀盐酸、硫酸等
)
。
(2) ①
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
,
氨水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
离子
,
导致溶液中氢氧根
离子浓度大于
氢离子浓度
,
溶液呈碱性,所以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
红色
;
综上所述
,
本题答案是
:
氨水显碱性
。
②
氨气和氯气反
应生成白色烟
,
为氯化铵
,
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28
的气体生成
,
根
据反应中得失守恒和元素守恒知
,
另一种物质是氮气
,
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8NH
3
+
3Cl
2
===N
2
+
6NH
4
Cl
;
综上
所述
,
本题答案是
:
< br>8NH
3
+
3Cl
2
===N
2
+
6NH
4
Cl
。
(
3
)
氨气极易液化
,
气化时吸收热量
,
所以氨气能作制冷剂
,
氨气能与
酸反应生成铵盐,可
以制造化肥
;
<
/p>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
作制冷剂、制化
肥等
。
2
.
氮的氧化物既是可导致酸雨的物质,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
物质,加大对氮的氧化物
的治理是环境保护重要举措。
(1)
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
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
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_________
,还原剂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汽车尾气中含有
C
O
和
NO
,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
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
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
(3)
用氢
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
2
+
NO
+
2NaOH===2NaNO
2
+
H
2
O
<
/p>
2NO
2
+
2N
aOH===NaNO
2
+
NaNO<
/p>
3
+
H
2
O
现有
V
L
某
NaOH
溶液能完
全吸收
n
mol NO
2
和
m
mol
NO
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L
1
。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_________ m
ol·
②若所得溶液中
c
(NO
3
-
)
∶
c
(NO
2
-
)
=
1
∶
9
,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2<
/p>
和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
< br>n
∶
m
=
_________
。
③用含
n
和
m
的代数式表
示所得溶液中
NO
3
-
和
NO
2
-
< br>浓度的比值
c
(NO
3
-
)
∶
c
(NO
2
-
)
=
_________
。
【答案】
6NO
2
+
8NH
3
3
∶
2 (n-m)/(3m+n)
【解析】
7N
2
+
12H
2
O NO
2
NH
3
2NO
+
2CO
N
2
+
2CO
2
(m+n)/V
-
【分析】
(
1
)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中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
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
(
3
)①根据气体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
计算;
②根据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中
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③同一溶液中,
c
(
NO
3
-
):
c
(
< br>NO
2
-
)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
【详解】
(1)
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NO
2
+
8NH
3
7N
2
+
12H
2
O
,反应中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氨气中氮元素
7N
2
+
12H<
/p>
2
O
;
NO
2
;
NH
3
;
N
2
+
2CO
2
N
2
+
2CO
2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
故答案
为:
6NO
2
+
8NH
3
学方程式是:
2NO
+
2CO
故答案为:
2NO
+
2CO
(
2
)
CO
和
NO
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所以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故化
(3)
①根据方程式
NO
2
+
NO
+
2NaOH===2NaNO
2
+
H<
/p>
2
O
2NO<
/p>
2
+
2NaOH===NaNO
2
+
NaNO
3
+
H
2
O
知,只要
NO
不剩余,
氮原子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是
1:1
,所以完全吸收
nmolNO
2
和
mmo
lNO
组成的混合气体所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之和,所以
c(NaOH)=
故答案为:
,
;
(2)
设原混合气体中
NO
2
和
NO
的物质的量
n
和
m
,
NO
2
+
NO
+
2NaOH===2NaNO
2
+<
/p>
H
2
O
,
1 1
2
mmol mmol
2mmol
2NO
2
+
2NaOH===
NaNO
2
+
NaNO
3
+
H
2
O
,
2
2 1
(n
?
m)mol
(n
?
m) mol
所得溶
液中
c(NO
3
-
)
∶
c(NO
2
< br>-
)=
所以
n:m=3:2
,
故答案为:
3
:2
;
(3)
同一溶液中,
c(NO
3
-
)
∶
c(NO
2
-
)
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
c(NO
3
-
)
∶
c(NO
2
-
)=
mol:[
2m+
mol]=
(n-m)/(3m+n)
,
mol
mol:[2m+
mol]=1:9
,
故
答案为:
(n-m)/(3m+n)
。
3
.
汽车尾
气主要含有
CO
2
、
< br>CO
、
SO
2
< br>、
NO
x
等物质,逐渐成为城市
空气主要污染源。
(1)
写出
CO
2
的电子式
__
___________
;
CO
2
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
。
(2)
汽车尾气中的
CO
来自于
________________
,
NO
来自于
___
______________
。
(
3)NO
x
能形成酸雨,写出
NO
2
转化为
HNO
3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适宜温
度下采用合适催化剂,
CO
和
NO
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
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
(5)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用氨气将
NO
和
NO
2
转化为无
毒气体,写出
NO
2
和
NH
3
反应生成无
毒气体的化
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6)
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
< br>SO
2
在
O
2
作用下与氨气形成
(NH
4
)
2
SO
4
,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
(NH
< br>4
)
2
SO
4
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温室效应
燃料不完全燃烧
在汽车气缸内
的高温下
N
2
、
O
2
反应
2CO
2
+N
2
6NO
2
+8NH
3
7N
2
+12H
2
O
产生
3NO
2
+H
2
O=2HNO
3
+NO 2CO+2NO
2SO
2
+O
2
+2H
2<
/p>
O +4NH
3
=2(NH
4
)
2
SO
4
【解析】
【分析】
(1)C
< br>原子与
2
个
O
< br>原子形成
4
个共价键,使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CO
2
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2)
汽车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
CO
,
N
2
、
O
2
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下反应产生
NO
;
(3)NO
2
与水反应产生
HNO
3
和
NO
;
(4)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合适催化剂,
CO
和
NO
反应产生
CO
2
和
N
2
< br>;
(5)NH
3
具有还原性,可以与
NO
2
反应产生
N
2
、
H
2
O
,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书
写反应方
程式;
(6)SO
2
、
O
2
、
NH
3
、
H
2
O
反应形成
(NH
4
)
2
SO
4
。
【详解】
(1)
在
CO
2
分子中,
C
原子与
2
个
O
原子形成四个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CO
2
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
(2)
汽车尾气中的
CO
< br>来自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NO
来自于进入汽车气缸的空
气中的
N
2
、
O
2
在高温下反应产生;
(3)NO
x
能形成酸雨,
NO
2
与水反应产生
HNO
3
和
NO
,
NO
2
转化为
HNO<
/p>
3
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
2
+H
2
O=2HNO
3
+NO
;
(4)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合适催化剂,
CO
和
NO
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
毒气体是
CO
2
和
N
2
,反应方程式为:
2CO+2
NO
2CO
2
+N
2
;
;
(5)NO
2
和
NH
< br>3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N
2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6NO
2
+8NH
3
7N
2
+12H
2<
/p>
O
;
(6)S
O
2
、
O
2<
/p>
、
NH
3
、
H
2
O
会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形成
(NH
4
)
2
SO
4
,根据原子守恒、
电子守恒,可
得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2SO
2
+O
2
+2H
< br>2
O +4NH
3
=2(NH<
/p>
4
)
2
SO
4
。
【点睛】
本题以汽车尾气的成分为线
索,考查了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形成、结构、性质、作用,
危害治理方法,考查了氧化
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
书写。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
性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体现了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环境
污染与化学反应有关,治理
污染也离不开化学知识,用事实说明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
/p>
4
.
已知
19.
2gCu
与过量的
200mL5mol/L
< br>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3Cu+8HNO
3
(
稀
)=3Cu(NO
3
)
2
+2NO↑+4H
2
O
(1)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
(2)
标准状况下,产生
NO
气体的体积为:
________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反应
后
NO
3
-<
/p>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忽
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答案】
3Cu+8H
+
+2NO
3
-
=3Cu
2+
+2N
O↑+4H
2
O 4.48L 0.6mol
4mol/L
【解析】
【分析】
(1)
根据离子方程式的拆写原则,硝酸和硝酸铜拆为离子,结合电荷守恒书写;
(2)
先计算
19.2g
铜的物质的量,再结合反应方程式确定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由反应可
知被还原的
硝酸和生成的
NO
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
N
元素守恒计算溶液中含有的
NO3-
的
物质的量,根据
c=
【详解】
(1)Cu
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
3Cu+8HNO
3
(
稀
)=3Cu(NO
3
)
2
+2NO↑+4H
2
O
,在该反应中,硝酸
和硝酸铜是易溶的强电解质,拆为离子,
其余物质仍然用化学式表示,则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3Cu
+8H
+
+2NO
3
< br>-
=3Cu
2+
+2NO↑+4
H
2
O
;
<
/p>
(2)19.2g
铜的物质的量
n(Cu
)=19.2g÷64g/mol=0.3mol
,由反应可知,
0.3molCu
消耗
0.8molHNO
< br>3
,则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关系可知被还原的硝酸和生成的
NO
均为
0.2mol
,
则生成
NO
的体积
V(NO)=0.2
mol×22.4L/mol=4.48L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
3mol
金
属
Cu
< br>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6mol
,则
0.3mol
金属铜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
.6mol
,在
200mL5mol/L
稀硝酸中含有
NO
3
-
的物质的量是
n(NO
3
-
)=5mol/L×0.2L=1mol
,反应
中被还原的硝酸为
0.2mol
,被还原的硝酸变为
NO
气体,则溶液中剩余的
NO
3
-
的物质的量
n(
NO
3
-
)=1mol-0.2mol
=0.8mol
,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c=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明确元素的化合
价变化及原子守恒的方法来分析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注意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与转移电子数
目的关系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n
计算反应后
NO
3
-
的物质的量浓度。
V
n
0.8
m
ol
?
=4mol/L
。
V
0.2
L
5
.
如图是模拟工业制硝酸原理的实验
装置。先用酒精灯对硬质玻璃管里的三氧化二铬加
热,然后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
瓶,当三氧化二铬保持红热状态时,移去酒精灯。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 br>
(1)
硬质玻璃管里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当三氧化二铬红热时,要移去
酒精灯,
原因是:
______
。
(2)
圆底烧瓶里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______
。
(3)
实
验过程中,如果慢慢地鼓入空气,石蕊溶液的颜色
______
。
(4)
实验结束后,在圆底烧瓶内
壁上有时会看到少量无色晶体,写出生成该晶体的化学方程
式:
______
。
(5)
工业上要获得浓度较大的硝酸,往往在稀硝酸中加入吸水剂硝酸镁或浓硫酸,然后
______
(填一种操作名称)。
(6)
实验室里保存浓硝酸要用棕色瓶的原因是
_____
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4NH
3
+
5O
2
4NO+6H
2
O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太高可能使催化剂的活
性降低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提供
O
2
,且
促进氨的挥发
变红色
NH
3
+HNO
3
=NH
4
NO
3
< br>
蒸
馏
4HNO
3
(
浓
)
【解析】
【分析】
(1)
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氧气反应被氧化为
NO
;根据反应反应放热,温
度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2)
根据
NO
2
为红棕色气体;鼓入空气有利于氨气的逸出,同时提供氧气;
(3)
根据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
/p>
(4)
根据
NO
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进而与氨气生成硝酸铵;
(5)
根据硝酸和其他溶液是互溶的液体利用硝酸沸点低,容易挥发分析;<
/p>
(6)
根据硝酸不稳定,易分解。
【详解】
(1)
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氧气反应被氧化为
NO
,反应为
4NH
3
+5O
2
4NO+6H
2
O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太高可能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4NO
2
↑+2H
2
O+O
2
↑
(2)
产生的
NO
能和
O
2
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
2
,鼓入空气
有利于氨气的逸出,同时提供氧
气;
(3)NO
2
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溶
液变红色;
(4)NO
2
与水反应生成
HNO
3
,
NH
3
与
HN
O
3
反应生成了
NH
< br>4
NO
3
:
NH
3
+HNO
3
=NH
4
NO
3
;
(5)
硝酸和硝酸镁溶
液或硫酸是互溶,可以利用硝酸沸点低,容易挥发变为气体的性质,采
取蒸馏的方法分离
;
(6)
硝酸不稳定,光照容易分解
,故硝酸应盛于棕色瓶,密封放于阴暗处。
【点睛】
本题考查硝酸的制取、保存
等知识,涉及氨气的制取、性质以及二氧化氮和硝酸铵等知
识,注意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的理解和应用。
6
.
下列
A
~
< br>H
八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
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
)
。已知
< br>A
是正盐,
B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G
是红棕色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p>
A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
。
(2)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有关方程式
E→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G→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
/p>
写出
H
的浓溶液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检
验
D
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NH
4
)
2
SO
3
SO
2
4NH
3
+5O
2
催化剂
4NO+6H
2
O
3NO
2
+H
2
O=2H
+
+2NO
3
-
+NO
C+4HNO(
< br>浓
)
加热
高温
< br>4NO
2
↑+CO
2
↑+2H
2
O
取
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酸化,未见沉
淀生成.再加入少量
< br>BaCl
2
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溶液中含
有
SO
4
2-
【解析】
【分析】
G
是红棕色气体,则是
NO
2
,
F
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
F
是
NO
;
A
是正盐,和氢
氧化钠反应生成
E
,
E
和氧气反应生成
NO
,则
E
是
NH
3
,
A
是铵盐;二氧化
氮和某种物质
反应后能生成
NO
和
H
,则是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
,所以
H
是硝酸;
B<
/p>
能使品红溶液褪
色,且
B
能和氧气反应生成
C
,所以
B
是
SO
2
,<
/p>
C
是
SO
3
,
A
是正盐且是铵盐,反应后能生
成二氧化硫,所以
A
是
(NH
4
)
2
SO
3
,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
D
是硫酸,据此分析解
答。
【详解】
(1)
通过以上分析知,
A
是
(NH
4
)
2
SO
3
;
B
是
SO
2
;
(2)
高温、催化剂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
为:
4NH
3
+5O
< br>2
催化剂
4NO+6H
2
O
,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离子方程式为:
3NO
2
+H
2
O=2H
+
+2NO
3
-
+NO
;
(3)
加热条件下,碳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
水,反应方程式为:
C+4HNO
3
(
浓
)
加热
高温
4NO
2
↑+CO
2
↑+2H
2
O
< br>;
(4)D
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
酸酸化,未见沉淀生成
,再加入少量
BaCl
2
溶液,如果出
现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溶液中含有
SO
4
2-
。
7
.
已知
A
、
B
、
C
、
D
为气体,其中
A
为黄绿色,
D
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
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①所示:
(
1
)将气体
B
点燃,把导管伸入盛满气体
A
的集气瓶,反
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有
_________
(填序号)
①放热
②黄绿色褪去
③瓶口有白雾
④瓶口有白烟
⑤安静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⑥安静燃
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
2
)实验室制
D<
/p>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
3
)实验室可用如上图②所示装置收集
D<
/p>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
(填序号)。
①
D
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干燥管里盛有碱石灰
③图②中的<
/p>
a
为干棉花团,其作用是防止氨气逸出
(
4
)气体
D
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
5
)物质
E
的化学式是
_______
;
E
在下列物质分类中所属的物质种类是
_______
(填序
号)。
①电解质
②化合物
③混合物
④纯净物
⑤非电解质
⑥盐
检
验物质
E
中阳离子的操作方法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②③⑥
Ca(OH
)
2
+2NH
4
Cl
加热
加热
CaCl
2
+H
2
O+2NH
3
↑
①②
4NH
< br>3
+5O
2
催化剂
4NO+6H
2
O
NH
4
Cl
①②④⑥
取
< br>E
少许于试管,加入浓
NaOH
溶
液,加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为蓝色
,
证明
E
中有
NH
4
+
【解析】
【分析】
为黄绿色气体,应为
Cl
2
,
D
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应为
NH
3
,
A
、
B
、
C
、
D
为气体,则
B
是
H
2
,
C
是
HCl
,所以
E
是
NH
4
Cl
,
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
可解答该题。
【详解】
(1)
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苍白色,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口有白雾
(
氯化氢气体与空
-
-
-
-
-
-
-
-
-
上一篇:冷库液氨风险评价
下一篇:高一化学硫酸硝酸和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