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必修课程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
1
课时氨
教材分析
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
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教材把这一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章节,
通过对前面一二三章以及
本章非金属硅、
氯的学习,
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
非金属及
其化合物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具有巩
固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
章的基础上,
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
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
律、元素周期表的形
成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通过实验了解氨、铵盐的性质;
2.
能描述氨的实验室制法;
3.
了解氨的用途;
4.
能说出氨气的喷泉实验及氨气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2.
提高提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调高总结反应规律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p>
对学生进行
“
现象与本质
< br>”“
量变与质变
”
等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的教育;
2.
通过实验研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氨气的性质,喷泉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
对适合做喷泉实验气体的分析;
课前准备
1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必修课程
浓氨水,浓盐酸实物;氨气
的喷泉实验;氨气实验是制备视频;铵盐性质视频。
教学过程
【导入】杭州市一制冷车间
发生氨气泄漏
2004
年
4
月
20
日上午
10
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
发生氨气泄漏事件,
整
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
方圆数百米,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
刺激
性气味,
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
出动
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
【提问】从以上时间中能够得出氨气有什么氧的性质?遇到氨气泄露,如何处理?
<
/p>
【学生活动】如果发生氨气泄露,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实施自救。
p>
【教师讲解】氨气对人的眼、鼻、喉等黏膜有刺激作用,接触时应
小心。如果不慎接触过多
的氨而出现病状,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
洗眼睛。
【教师总结】
氨气的物理性
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
(
1:700
)<
/p>
。
教师强调,氨气是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气体。
< br>
【过渡】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我们可以这一个
“
喷泉实验
”
。
【实验演示】
氨气的喷泉实验。
在
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使玻璃管插入有水的烧杯里
(
p>
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
,胶头滴管里
有水。开始触发喷泉,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
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p>
【观察现象】挤压胶头滴管后形成红色的喷泉。
【提问】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学
生回答】氨气极易溶于水,
使烧瓶内压强减小,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大气压将水<
/p>
压入烧瓶。
【提问】水溶液呈红色,说
明氨气仅仅是溶于水吗?还有什么其他的性质?
【学生回答】氨水具有碱性。
【教师
讲解】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元弱碱
NH
3
.
H
2
O,
部分电离成
NH
4
和
< br>OH
-
,
,使得氨水呈碱
+
性。
NH
3
+H
2
O
NH
3
.H
2
O
NH
4
+OH
-
。
+
【提问】形成
喷泉的原理?只有氨气能做喷泉实验吗?
【学生回答】不止氨
气,只要能形成巨大压强差就可以实现
“
喷泉
< br>”
。
【教师讲解】可以形成喷
泉的气体可溶液的组合有
HCl-
水;
SO
2
-NaOH
;
< br>CO
2
-NaOH
等。
【提问】若实验室只有单孔塞,能否用上述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如能,
应如何触发喷泉?
【学生回答】热毛巾敷在圆底烧瓶上。
【提问】若
1L
烧瓶充满标况下的氨气,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
整个烧瓶,所得溶液物质的量
2
-
-
-
-
-
-
-
-
-
上一篇:煤焦工艺流程
下一篇:混合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