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篇一: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起源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起源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
24
节
气歌,说的是农历的
24
个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
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
冬
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
24
节
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
分为四组,
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
至,小暑,
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
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
又
见
“
春夏秋冬
”
四个大字领头。
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
这是说春夏秋
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
立起来就是开始
嘛。
后半的
“
春夏秋冬
”
配上两
个
“
分
”
字,两个
“
至
”
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
< br>“
分
”
,就是
< br>“
一分为
二
”
< br>了,
可见这就表明,
在这里把一季
“
一分为两半
”
了。
那另外两个
“
至
”
字呢?容易误解为
“
到头了
”
的意思,
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
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
追究这个<
/p>
“
至
”
字的本义
的话,
“
至
”
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
“
至少
”
,就
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
`
极点了,要
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
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
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
四季的。
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
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
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
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
理。难道古人给四
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
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
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
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
端门端进
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
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
门时温
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
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
照射与此
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
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
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
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
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
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
温也
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
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
文标准。太
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
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
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
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
来定的直感四季
有区别了。
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
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
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
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
滞后
,
中国
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
24
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
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
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
24
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
。其它十六个节气则
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
梁。
<
/p>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
“
雨
水
”
和
“
惊蛰
”
。
这两个名字
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
冬的小生命听见太
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
“
清明
”
和
“
谷雨
”
。
从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
/p>
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
夏至之间插入
“
小满
”
和
“
芒种
”
。
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
芒种是小麦收
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
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
“
小暑
”
和
“
大暑
”
,
这是最热
的一个月了。
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
“
处暑
”
和
“
白露
”
,
这是暑威强弩
之末,
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
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
/p>
“
寒露
”
和
“
霜降
”
,
其意已见字自明了。
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
“<
/p>
小雪
”
和
“
大雪
”
;
冬至与立
春
之间插入
“
小寒
”
和
“
大寒
”
,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
句话,八节之
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
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
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
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
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
所以说:
24
< br>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
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
就知道
历法以
24
节气为准绳是多么
重要。但
是
24
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
24
个等分角度来定
义的,不是按一年
24
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
按近似的
天数说,有的近似
15
天,有的近似
1
6
天。所以一年的月怎
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
/p>
24
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
单的规律
,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
(原文作者:观海听涛)
篇二:
2
4
节气
.
寓意
[
立春
]
节气含意:立春,是农历传统二十
四中第一个节气,旧时县令要
鞭打春牛,意寓春耕开始,故也称
“
打春
”
,饮食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
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当季食材:蚬子、水芹、萝卜、韭菜、春鲫、春笋。
[
雨水
]
节气含意:
雨水,
此时冷暖气团活动频繁,
有规律性的风雨交替,
气候由上年的干旱冬季进入多雨的春季。
春季饮食既要注意扶助阳气,
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当季食材:韭菜、荠菜、豆苗、春笋、咸肉。
[
惊蛰
]
节气含意: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
快,渐有春雷萌动,
“
惊蛰麦
直,
蛇虫百脚开食
”
,
大地复苏,
农家开始培育瓜蔬种苗。
当季食材:
塘鳢鱼、刀鱼、鲈鱼、白鱼。
[
春分
]
节气含意:春分,这天昼夜长短平
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
称
“
春分
”
,
“
春分麦
起身,一刻值千金
”
。杨柳青青、鹭飞草长、小麦拔
节、油菜花香。
当季食材:马兰头、鳜鱼、塘鳢鱼、金花菜、枸杞头。
[
清明
]
节气含意:
清明,
“
万物生长到此时,
皆清洁而
明清,
故为清明
”
。
< br>清明节是上坟祭祖的日子。
习俗还有踏青、
荡秋千、
踢蹴鞠
、
打马球
、
插柳等。
当季食材:藕、螺丝、鲥鱼、河豚鱼、香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