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
末语文试题(
II
)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是
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我们已经学了韩愈的《小
石潭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B
.艾青因长诗《向太阳》
《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美好愿望,被称为“太阳与火
把”的歌手。他的这两首诗歌都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C
.“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的是降职流
放,那么“
右迁”指的就是升官。
D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周树人的《且介亭杂文》
,这是一篇驳论
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作者发出了中国人当自强自信的呐喊。
2 .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瀚
凌空
镌刻
诚慌诚恐
B
.溃退
泄气
菲红
锐不可当
C
.由衷
狂澜
妄图
摧枯拉朽
D
.劳碌
镌刻
烂漫
担精竭虑
3 .
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是(
)
①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②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
p>
③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
④月亮从河的东头升上空中时,杜雍和父子俩已经开始吃饭。
⑤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去。
A
.②③④⑤①
C
.②⑤③①④
B
.③①⑤②④
D
.③⑤②④①
第
1
页
共
9
页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苏州
园林的修建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怎能不令人不惊叹呢?
B<
/p>
.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C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D
.由于井房的经历,使海伦凯勒求
知的欲油然而生。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针对
学生作业中使用网络流行语言的现象,老师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乐此不疲。
B
.读书读到会心处,我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
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啊!”
C
.高品
质的景观设计和园林式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使这个小区成为标志性的居住社区。
p>
D
.在今年的中考复习研讨会上,王老师就如何提高备考成绩提出了
真知灼见的意见。
6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情事故
间隔(jiàn)
家眷(juàn)
不属(zhǔ)
B
.惊心动魄
幽悄(qiǎo)
欺侮(wǔ)
犬牙差互(cī)
C
.垂珠联珑
眼眶(kuānɡ)
撮药(cuō)
戛然而止(jiá)
D
.富贵容华
冗杂(rǒnɡ)
斡旋(wò)
矫首昂视(jiǎo)
二、现代文阅读
父亲
张凤霞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
小兔或鸟儿,回来也
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
/p>
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
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
?
再难也得让她上学。”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
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
,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
第
2
页
共
9
页
悠的
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心
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
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
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
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啊!<
/p>
三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
。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
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见到我,
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
儿。中午,我们父
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成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
< br>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 缸子。
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
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
圣洁。
三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
/p>
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
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
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
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
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
宿舍。
p>
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
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
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
实在是太累了,
躺在床
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
她说,<
/p>
你父亲为了省十五元的住宿费,
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
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
着求他:
“为了我,父亲,
请您爱惜自己。
”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
我的身后,
哽咽着说:
“就住在我们宿舍,
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
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
“那又
有什么,
他是父亲。
”
大家异口同声地
说。是啊
!
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7 .
文中多次写到“我”被父亲所感动,请具体
回答我被父亲感动的原因。
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三年高中期间,被父亲持续不断的爱和付出而感动。
第四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 .
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第
3
页
共
9
页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
9 .
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如“弓起的背”“磨出老茧
的双肩”“刀刻似的皱纹”“青筋凸起的双臂”,
其作用是什么?
10 .
结合文章内容,请分析“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蒙鸠筑巢
①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它们用软软的羽毛做巢,并且用长长的发丝编织起来。蒙鸠心灵手巧,它们筑的
p>
巢可精致呢
!
②
冰雪融化,河宽草绿。春天来了,禽鸟们又开始忙碌地构筑新巢。它们要在新巢里哺育自己可爱的小宝宝。
最先筑成新巢的是草鸡。草鸡做活真是毛糙,捡一个水草茂盛的河湾,挑一棵柳树的根杈为家,
一屁股压了下去,
压呀压,压得那些草弯了,倒在了地上,便成了一个窝这时候,衔一些
柔草,拔一些绒毛,往窝里一铺,卧在里面
无声无息地把蛋生出来。这就是草鸡的新巢了
。
③草鸡的新巢筑成了,已落卧在其中生蛋了,蒙鸠还在忙个
不停。蒙鸠筑巢就是精细,它们不知从哪儿找来了
那么多比头发丝还细的柔草,不紧不忙
,一丝一丝编了上去。尖尖的小喙胜过灵动的小手这头一塞,那头一抽,七
塞八抽,就把
一根根细丝牢牢编在巢边了。一天一天,巢边的柔丝多了,厚了,成了一个没檐的小草帽。蒙鸠夫妇
往里头一钻,哈呀,不大不小,正合适。
④这时候
,在巢里生蛋孵雏完全可以了,可是,蒙鸠夫妇生出个新点子。大家都说它们的巢精美好看,那要是
和草鸡的窝一样搁在树根下就一点都不显眼,那不埋没了自己的手艺吗?于是,它们决定,把这精美的
小巢挂到苇
叶梢尖去。
⑤蒙鸠夫妇抬
起小巢,腾空展翅,飞到了苇叶梢头。正要抽丝拴牢,就听见有声音喊叫:
⑥“快弄下来,小心摔坏了!”
⑦谁
这么扫兴呀,尽说些丧气话。蒙鸠夫妇往下看时,是草鸡在叫。叫什么呀?你们那破窝怕人看见,当然不
敢往显眼的高枝上挂。我们挂上去碍你们什么事啦?不就是妒,心里不舒服嘛
!
⑧蒙鸩夫妇不理不睬,用丝草一条一条将新巢拴了个牢
靠不多时,精美的小巢成了河湾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走近河边,一望见芦苇梢也就看见
了蒙鸠的巢。最为招眼的是微风吹拂的时候,苇梢上下翻飞,小巢荡开了秋千,
多了几分
惊险和刺激。
⑨蒙鸠夫妇陶醉在惊险的刺激中,得意洋洋…
第
4
页
共
9
页
-
-
-
-
-
-
-
-
-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下一篇:浙教版2020届语文中考一模试卷C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