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
2020
届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C
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
句子默写
(
共
1
题;共
8
分
)
1.
(
8
分)
(2017·扬州
)
默写
(
1
)
落霞与孤鹜齐飞,
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
)
(
2
)
欲穷千里路目,
________<
/p>
。
(王之涣(登鹤雀楼)
)
(
3
)
________
,风正一帆悬。<
/p>
(王湾《次北固山下》
)
(
4
)
会当凌绝顶,
________
p>
。
(杜甫《望岳》
)
(
5
)
__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
)
(
6
)
稻花香里说丰年,
________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7
)
枯藤老树昏鸦,
________<
/p>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
8
)
“________,________”是啊,只要方向正
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二、
诗歌鉴赏
(
共
1
题;共
10
分
)
第
1
页
共
8
页
2.
(
10
分)
(2017·杭州模拟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
1
)
本诗的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
2
)
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三、
文言文阅读
(
共
2
题;共
33
分
< br>)
3.
(
12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
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
巅。古时登
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 、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1
)
姚鼐,
代文学家。泰山,即
(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
(
2
)
第
2
页
共
8
页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3
)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登泰山可以从中谷起步,也可以沿东谷进入。
B .
作者所经过的天门并非古人口中所称的天门。
C .
登山时沿途风雪交加,石阶湿滑,非常艰险。
D .
作者大致是在黄昏时分终于攀上了泰山之巅。
4.
(
21
分)
(2019·仙居模拟
)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项羽①本纪赞
(西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② ,
曰“舜
目盖重瞳子③”,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
失其政,陈涉首
难,豪杰蜂起,想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
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
自立怨王
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
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
)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第
3
页
共
8
页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注】①项羽(公元前
232
~前
20
2
年)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
省宿迁县西)
人。因曾自立为西楚霸王,后世习称楚霸王。后败于垓下,自刎于乌江。②
重(chòng)瞳子:双瞳仁。③伐:义
同“功”。
(
1
)
解释下列各组划线的词。
①将:①遂将五诸侯灭秦
________
②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
)
________
②然:①然羽非有尺寸乘势
________
②教然
后知困(
《虽有佳肴》
)
______
__
③自:①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________
②自非
亭午夜分(
《三峡》
)
_______
_
(
2
)
p>
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三处)
及
羽
背
关
怀
楚
放
逐
义
帝
而
自
立
怨
王
侯
叛
己
难
矣
(
3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
4
)
p>
对项羽兵败乌江一事,杜牧、王安石的诗分别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
5
)
p>
对于项羽,司马迁、杜牧、王安石都有自己的评价,你怎么看?请综合诗文内容具体说说。<
/p>
四、
现代文阅读
(
共
2
题;共
31
分
< br>)
5.
(
10
分)
(2017
七下·宜兴期中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国内外的事实说
明:人们并不以有良好物质条件的住宅为满足,还习惯而强烈地要求有符合人性心理、能与周
围的人彼此联系、
共同生活的居住环境。
如果人造环境不符
合精神上的需要,
在缺房的情况下人们暂时会感到满足,
一旦住
房较多,人们的要求也就改变。高层建筑的这种社会功能缺陷,已经引起许多建筑师和有识之士的关注。饶
有风趣的是国外一些建筑师设计了类似我国四合院式的建筑,
如菲律宾
为一般城市居民设计的低层高密度“四户一
院”式住宅群,丹麦哥本哈根的“仿四合院”
式住宅群,都表现出居住环境满足人性心理要求的特点。
(
1
)
文中所说的“高层建筑的社会功能缺陷”,具体指的是什么?
(
2
)
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第
4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