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2010
级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
专
业
人文教育
班
级
10
级五班
撰
稿
人
马明兰
指
导
教
师
勉卫忠
论文提纲
不同的宗教信仰酝酿着异样
的文化,
就如伊斯兰教中妇女的头巾,
它
蕴含着独特的意义
:
头巾不仅仅是穆斯林妇女的服饰之一,<
/p>
它更是一种信
仰的标志,对造物主的敬畏。
一、头巾的阐释
头巾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标志之一,
它已成为穆斯林妇女服饰的一部<
/p>
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格
,
而不同的
风格彰显着其地域文化。
二、《古兰经》和《圣训》对穆斯林
妇女头巾的规定及世俗的观点
经文及圣训规定妇女戴头巾是主
命,
必须要遵守,
因为信仰不仅要内
化
于心还要言表于行
,
尤其是女性的服饰必须要严格遵守伊斯兰教
的规
定。对此,各教法家也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及对这一规定的观点。
三、伊斯兰教规定妇女戴头巾所体现的社会意义
(一)宗教意义
(二)个人意义
1
、对女性的意义
2
、对男子的意义
《古兰经》中明确表明头巾是庄重得体的穿着所必不可少
的。所以穆
斯林妇女戴头巾不仅是信仰的标志,
还是对造物主的
敬畏,
更是对女性自
身的保护。
(三)社会意义
1
、对婚姻家庭意义
2
、对社会治安的意义
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它的各种教法规定除了促进自身的发展,它还会
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
穆斯林妇女的头巾从服饰上引导着人们端
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促使人们过有意义的人生,
做有益于社会的事
情。
存在即合理。
作为一种宗教信仰,
有其
不足也有其长处,
我们要善于
捕捉宗教的优势并让它得到充分发
挥,
也要将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而得以
保护,
< br>当然,
对于不足我们也要规避和改进,
尽量保持宗教信仰
的纯洁性。
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
【摘
要】
:头巾是伊斯兰教特色的典型服饰之一,是穆斯林妇女的基本穿戴
服饰,也是穆斯林妇女
宗教信仰的标志。它是穆斯林在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
中形成的民族服饰的组成部分,反
映了穆斯林妇女的宗教信仰、个人价值与审
美观念,代表了穆斯林群体的文化价值趋向和
追求目标,它也是伊斯兰教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
穆斯林妇女
头巾
社会意义
【
Abstract
】
: The
scarf
is
the
embodiment
of
Muslim
women
wearing
the
dress,
is
a
typical
feature
of
Islam,
but
also
a
symbol
of
Muslim
women's
religious beliefs. It is the national
dress part of Muslim formed in
geographical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in particular, reflects the
Muslim
women's
religious
beliefs,
personal
values
and
aesthetic
concepts,
and
pursue
the
goal
represents
the
Muslim
community
cultural
valu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Islamic culture.
【
Keywords
p>
】
:
the
Muslim
women's
headscarf
social
significance
一、头巾的阐释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国家遍布亚
、非两个大洲。从
它的传播分布来看,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
西非、
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澳
p>
洲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
和发展。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各
个地区由于自身所固有的自然条件、政治因素、文
化底蕴等的不同,
在伊斯
兰教与地区
自身兼容和排异的过程中,会形成各自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又体现
在各方面,比如在女性
的头巾这方面等。其实,在谈及女性的头巾的时候,我
们会不由而然的把宗教和女性联系
起来,纵观宗教与女性的历史,可以发现两
者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
妇女始终是宗教的积极支持者和虔诚信奉者
,
尽管各
p>
大宗教中对妇女的歧视和权利的剥夺并未消失
,
妇女在宗教社团中的地位也
受到限制
,
但这并不妨碍妇女对宗教投入的热情。宗教对妇女的思想、行为、
人格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具有深刻影响
,
因为
“宗教是一种不以暴力而能约束
人、
不以论证而能说
服人的权威
。
”
[1]
法国学者西蒙娜·
德·
波夫娃说过:<
/p>
“妇
女是宗教中的一张王牌。
”
的确,
宗教与妇女的关系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
,
宗
教中既有尊重妇女、符合主流社会规范的观念
,
也有贬低妇女、妨碍妇女发展
的思想。
各宗教中有关妇女的规定具有一些共同性规律
:
早期的宗教文化较多
体现出男女平等的特征
,
但到后来
,
性别的差异战胜了共同的人类本性
,
宗
教往往为这种性别差异的观点进行辩护
,
并用各种方法确立妇女的从属地位
,
阻滞妇女的教育以保证妇女的卑下地位
,
关于妇女的宗教象征也偏重于恶的
一端。
[2]
那么穆斯林妇女的头巾作为伊斯兰教典
型的服饰,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为
什么要让穆斯林妇女戴头巾,这种规定对妇女及其他人
又有何意义呢?
所谓头巾或面纱
(
veil)
在此是指穆斯林妇女穿戴的体现伊斯兰特色的典
型服
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
面纱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
,
有一种面纱被称为
“波尔卡
(
burqa)
”
,
从头披到脚
,
眼部为纱网
,
供辨路
,
此种面纱流行于
阿富汗。还有一种面纱被称为“卡道尔
(
chador)
”
,
黑色
,
从头披到脚
,
仅
露出眼睛
,
多流行于伊朗。流行最广的面纱称为“哈吉布
( h
ijab)
”
,
指白
色或其他花色的头巾
,
妇女用它来遮住头发和身体
,
但露出
脸部
(详见下表)
。
头巾对于穆斯林妇
女来说,不仅是一件头饰,更是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妇女着
装得体合乎教法的体现,是包
含于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妇女的服饰之中的。总
体上,穆斯林妇女面纱的颜色多为黑、白
、绿三色。因为伊斯兰教崇尚这
3
种
颜色。
“色尚白
,
本色也。
黑绿
,
天授万物之正色也。
不用红、
黄。
红
,
艳色也
;
黄
,
僻色也。
”
[3]
伊斯兰教认为白色是最纯洁、最喜悦和最清白的颜色
,
同时也
认为绿色是神圣的颜色
,
代表着沙漠中的绿洲
,
象征着生机勃勃。
阿拉伯国家
的国旗中多有绿色。年轻
妇女喜爱戴绿色头巾
,
着绿色裤子。黑色也是穆斯林
喜爱的颜色
,
伊朗、伊拉克的妇女多穿黑袍。
我国回、东乡、撒拉等民族的穆
斯林妇女,随着社会的发展,逐
步养成了戴盖头的习俗。直到现在穆斯林聚居
区的妇女仍搭盖头。盖头一般分绿、黑、白
三种颜色。少女和年轻媳妇戴绿色
的,中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人戴白色的。从样式上看
,少女和年轻媳妇的盖
头,一般都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额和脖子,后面遮住脖子搭到肩上
。老年人的
盖头则比较长,
后面要拖到背心以下。
目前穆斯林世界各国仍崇尚这
3
种颜色。
面纱(头巾)它不仅仅是一块方巾,更是一颗热爱信仰为主道不懈奋斗的赤诚
之心。一块方巾它彰显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也彰显着作为女性的庄重与贞洁。
名称
流行国都
颜色
黑色
黑色
特点
从头至脚,眼部为纱网
从头至脚,仅露出眼睛
卡波尔
阿富汗
卡道尔
伊朗
哈吉布
流行国都较广
白或花色
盖头
中国
只遮头发和身体,
露出脸部
黑,白,绿
遮住前额脖子,露出脸部
二、
《古兰经》和《圣训》对穆斯林妇女头巾的规定及世俗的观点
《圣训》里说:“愿真主慈悯早期的女迁士,真主降示了‘叫她们用头巾
遮住胸部’的经文后,她们就撕开斗篷做成头巾戴了起来。”(布哈里圣训实
录第
p>
4480
段;艾布达伍德圣训集第
4102
段)这是《古兰经》里面最早出现规定
妇女戴头巾的经文,从这
一时期开始头巾便是穆斯林妇女独具魅力的头饰。也
开始把妇女的头发、两颊、耳朵等列
为羞体,认为应该用头巾遮盖起来。
《古
兰经》谕示
:
“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
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
< br>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丈夫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或她们的丈夫的儿子,或
她们
的兄弟,或她们的兄弟的儿子,或她们的姐妹的儿子,或她们的女仆,或
她们的奴婢,<
/p>
或无性欲的男仆,
或不懂妇女之事的儿童;
叫她们不要用力踏足,
使人得知她们所隐藏的首饰。
”
(
24 :30 - 31
)而且《古兰经》
还说:“先知
啊,
你当对你的妻室、
你
的女儿和信士的妻子们说:
她们应当用长袍蒙住自身,
这样做最
容易使人认识她们,
而不受侵犯。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
(
33
:
59
)
[4]
这两段经文进一步阐明妇女佩
戴头巾是主命,是必须遵循的。
《圣训》
也
强调说:
“成年的女人,必须戴头巾礼拜,才能得到安拉的悦纳。
< br>”
[5]
因此,头
巾在穆斯林妇
女服饰中具有特殊地位。
《古兰经》在上述两段经文中命令男
女信士降低视线,不要放任自流的看
欲望所要求的,意思不是人们低下头,男人不能看女
人,女人不能看男人,那
样确实很
难做到。
“真主命令降低视线”一句中用了表示部分的介词,意味着
不要目不转睛的看禁止的和引起性欲的事。
《古兰经》曰:
“除非自然露出的”
面容和两手,也就是说在男人面前允许露出手和面容,只要没有骚扰
时。头发
是不允许露出的,这是大部分法学家的主张。这是哈奈非派的主张,也是沙非<
/p>
尔的第二主张。马力克的判断是允许妇女在街道和外男子面前露出面容和两
手。
持上述主张的
人认为:
“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
”这段经文的意义<
/p>
是:禁止女人露出任何一点肢体,除非习惯上表现出来的的肢体,如:面容、
两手,
允许是不产生骚扰的情况下。
露出面容引起骚
扰和没有修养的人的挑战,
她必须像其他肢体一样的遮盖。
<
/p>
爱资哈尔大学舍赫隶属的裁决委员会主张:
为了与伊斯兰教的两个
原则同
步前进(教门是简而易行的,杜绝破坏的一切媒介)
。认
为女人的面容和两手
不是羞体的看法是侧重的。公共场所和特殊社交中不造成困难和妨碍
时,在外
男子面前露出一点事无妨。以上一些法学家根据《古兰经》界定了头巾的遮盖<
/p>
范围。
[5]
另外
,
《古兰经》还晓谕人类:
“阿丹的子孙啊,我确已为你们降下了遮蔽
羞体的衣服和装饰品;而敬畏的衣服更为优
美,那是属于真主的迹象,但愿他
们能参悟;阿丹的子孙啊,绝不要让恶魔考验你们。犹
如他把你们的始祖父母
的衣服脱下,而揭示他俩自己的阴部,然后把他俩诱出乐园。他和
他的部下,
的确能看见你们;而你们却不能看见他们。我确已使恶魔成为不信道者的盟<
/p>
友
。”
(古兰经第
7
章:
26-27
)这两段经文不仅
表明了伊斯兰服饰的规定,
还告诉我们服饰是真主降给人类的一种恩典,
真主给人类赋予了用衣服遮盖羞
< br>体的才能和天性,顺从真主,敬畏真主则比用装饰的衣服更优越,因为内心的
纯洁
比外表的美丽更重要。这段经文解释了服饰是用来遮羞的,而把这种服饰
尊称为敬畏的衣
服,妇女的头巾便是其中之一。因此作为敬畏安拉的仆人会穿
戴敬畏的衣服,
喜悦安拉的妇女更会穿戴头巾,
遮盖羞体。
有人给
她
(阿伊舍)
引见了一位新娘,她戴着一顶又薄又透的纱巾,她
(阿伊舍)说:“不信古兰
经光明章的女人才会戴这个。”
(<
/p>
这段由古勒图布传述,出自其经注。
)
这
段圣
训表明妇女佩戴的头巾要厚实,即能遮盖住皮肤和体型,不能用透明的,不能
穿而露体,达不到遮羞的目的。又据传述:艾布伯克的女儿艾斯玛来见穆圣,
< br>她穿着细薄而能看出皮肤的衣服。穆圣扭过脸去说
:
“艾
斯玛啊!女孩子到了
行经之年(青春期)除脸和手,全身切不宜外露。
< br>”有些妇女穿着细薄的衣物
来见穆民的母亲阿依舍
(愿主
悦之)
,
她
(阿依舍)
说
:
“假如你们是信士的话,
(你们穿的)这个不是信士的衣服
.
”这几段圣训规定妇女的服
饰包括头巾都
要厚实,要遮盖羞体。
《托利哥提》四册
175
页讲到:
“以
后将有一个时代来临,他们的女人穿
衣的同时也是裸体的,你们应该诅咒他们。
”注:这里说的即穿衣服又是裸体
的女人,
就是
指当代社会那些袒胸露背,
穿紧身衣,
穿着几乎透明衣服的女人
,
这就要求穆斯林妇女的头巾必须端庄大方,穆斯林妇女穿戴不要随俗,更不能
倾奔模仿其他信教徒的打扮样式,头巾可以讲究华丽、漂亮,但不能太艳,也
不能奇形怪状花里胡哨,更不能袒胸露乳,从而引起男子的注意对自己不利。
当然还
要美观大方,要有穆斯林的独特风格,要严格按照伊斯兰教义教规的规
定来装扮自己。<
/p>
《古兰经》
说:
“你们不要以蒙昧时代的
服饰来装饰自己。
”
(
33
:
33
)这里所说的蒙昧衣服就是那些袒胸露乳,
奇形怪状的衣服。
《圣训》还载
<
/p>
到:
“谁在今世服饰妖艳,后世之日安拉将她穿上火衣,然后扔进
火狱。
”所以
我们尊贵的穆斯林妇女千万不能与此等女人相同流
合污,
因为我们穆斯林妇女
是最高贵,最典雅的,我们不能也不
允许成为光天化日下不良男子的看品和谈
论的对象。的确,安拉让妇女戴头巾着大方服饰
确实是他对仆人的疼赐。
以
上都是经文中规定妇女的穿衣礼节及要求,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穆斯林妇
< br>女应如何实践这些明文规定呢?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富汗、也门
等穆
斯林国家里
,
妇女若要出门旅行或走亲访友
,
就需要戴上面纱
,
以免冶
容诲淫。如果有妇女把头面露在外面
,
就认为是失去“
依玛尼”
(
阿拉伯语
“
Iman
”的音译
,
意为“
信仰”
)
的行为。另外。在自己家中无外男子的时
候,妇女可以不用
戴头巾,而且任何时尚的打扮都是允许的,包括化妆,因为
伊斯兰教不会压抑妇女爱美的
天性,而是将其保存在家中,让你的亲人欣赏你
的美,让你的丈夫珍视你的美,这样妇女
爱美的天性也得到了满足,她们也就
不会随意追求西方之美而丧失民族文化,
也不会迷失在信仰之路上。
久而久之
,
面纱的变种——头巾也逐渐成为我国穆斯林妇女的服饰特色
,
在我国,由于妇
女要从事劳作,
因此大多一直戴着
头巾
(也称
“盖头”
)
,
无外内之分。
所以
,
p>
穆
斯林妇女戴头巾是宗教所规定的服饰
,
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标志
,
代表对真主
的虔诚与敬畏。面纱是穆斯林妇女经常性的服饰习俗
,
将伴随妇女的一生。
以上几点就是《
古兰经》和《圣训》中对穆斯林妇女戴头巾这一规定的阐
释,然而,当我们把镜头转向现
实生活中是,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
冲击的时代里,
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审美观念都发生着
或大或小的
变化。我们穆斯林妇女的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头巾不见了,
符合规定的衣服不见了
,而且为了突显出自己的苗条身材,不惜饿着肚子进行
p>
“减肥马拉松”
,但让她们为了主命戒斋的时候,她们不但不重视,
反而将伊
斯兰教最基本的原则和规范一点点丢弃,
然而更让人痛
心的是在我们许多穆斯
林聚居区的穆斯林姑娘比她们做的更遭,她们无视教法教规,不顾
教门尊严、
个人羞耻,公然的把自己的羞体展现在光天化日下。在她们身上就看不到伊斯
兰的光芒,在她们身上就看不到伊玛尼的光芒,在她们外表上辨别不出她是一
名穆斯林,她们的着装打扮也一步步的跟随时尚,跟随潮流。说到这时,我想
到了一句话:
“开始是我们穿衣服,之后是衣服在改变我们”
。的确,信仰的丧
失是从服饰的丢弃开始。有位德国穆斯林妇女劝道:
< br>“不要被西方思想和时尚
欺骗,那只是个陷阱,试图引诱我们一点一点地远离我们
的信仰,以掠夺我们
的财富。
”
[7]
三、伊斯兰教规定妇女戴头巾所体现的社会意义
(一)宗教意义
《古兰经》曰:
“我确已为你们创造了遮羞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敬畏的<
/p>
衣服尤为俊美。
”
(
7
:
2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凡是穆斯林都应衣着得体。
这是做为穆斯林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礼貌、廉耻和道德。从
这节文中可看出
穆斯林衣服的作用,一是“遮身蔽体”
;二是“
映衬美丽”
。但经文中还提到最
可取的是“敬畏者的衣服”
p>
,那便是端庄严肃、纯朴自重、清洁卫生、文明朴
素,不炫耀、不轻
佻。除此之外对穆斯林妇女服饰要求则更为严格、详尽,伊
斯兰不但要求女性仪态要端庄
,服饰要宽松,而且必须用头巾或面纱遮蔽自己
的面部,并以此做为与非穆斯林女子的标
志,所以对于穆斯林来说这绝对不是
一件可为或可不为的事,而是这属于伊斯兰社会道德
与法律的范畴,是一项主
命,每个穆斯林必须遵行。
《古兰经》
也谕示
:
“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
p>
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不要用力踏足,使
人得知她们所隐藏的首饰。
”
(
24 :30 - 31
)《古兰经》下降这段经文的目的
有
三:
( 1)
为了保护妇女的金银首饰等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这从《古兰经》
要求信女们“用面纱遮住胸膛
,
莫露出首饰”
可看出这一目的。
(
2)
出于保
护妇女不受男性侵犯的目的。如果妇女不戴头巾
< br>,
可能刺激男子的淫欲之心。
戴头巾可以保护妇女不受
男性的骚扰
,
从而增强了妇女外出的安全性。
这从真
主规定可以在家里对自己亲近的人、小孩和性无能者露首饰可以看出此目
的。
(
3)
出于对真主的敬畏与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除此之外,
我们说让妇女戴头
巾是宗教所规定的服饰,
是伊斯兰教的标志,
代表对安拉的虔诚
与敬畏,头巾是穆斯林妇女经常性的服饰习俗,将伴随妇女
的一生。这其实也在无形中对
伊斯兰教起到一定程度的传承发扬。因为在历代
传承伊斯兰文化的过程中,把妇女的头发
、两颊、耳朵等列为羞体,认为该用
服饰遮盖起来,如果露出这些部位,便是亵渎真主,
违反教规的行为。在伊朗
等伊斯兰国家,
《古兰经》为他们的立
法依据,不戴头巾被认为是藐视伊斯兰
共和国的行为。
另外,<
/p>
伊斯兰教崇尚洁净,
因此伊斯兰教规定妇女戴头巾。
这
不仅是服从真主、敬畏真主的表示,这也是穆斯
林女子自爱自尊的体现。伊斯
兰的人权精神主张人人都平等。不以男女﹑俊丑﹑贫富和门
第论高低,
“最高
贵的人,就是最敬畏真主的人。
”真主为了不让穆斯林妇女受到侵害,而特别
为她们制定了严格的衣饰规定﹐
保护妇女的人格和尊严﹐也是维护家庭幸福
和社会稳定。
当我们的穆斯林妇女着装庄重典雅,
形象可嘉时,
这会在有意无意中向
本名族人树立起一种榜样作用
,也会对外教人起到一种无言的宣教——有信
仰的女子是端庄的
,
无所畏惧的,典雅贤淑的,更是
幸福的!我们相信身体
力行是最好的宣教方式
,
用行动宣传伊斯兰教,你就是一则无言的广告!也
相信穆斯林妇女美好的形象会
推动伊斯兰朝着更好更远的方向发展。
(二)个人的意义
1.
对女性的意义
优素福·格尔达威博士说过:
“一个女人的信仰的强弱可以从她的服饰上
看出来”
。是的,对于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女性来说,头巾是心
灵美的外部特
征,是我们信仰的标志,或许有人会问什么是信仰?我的答案只有四个字:
相
信敬仰。是的,头巾就是我们信仰的一部分。戴头巾并不是什么难事,真主喜
悦的让任何人生活方式都是让信士容易。头巾是真主对女子的恩赐,我们女性
与男人不同,头巾是最明显的表示,希望男人们尊重我们女性的人格。在大男
子主义
的社会里,
戴上头巾表明我的心智,
我们无意于招惹邪念和非礼
的行为,
只希望保持我们妇女的尊严和体面,不受骚扰,不受虐待。戴上头巾更不会妨<
/p>
碍我们参与任何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尽到社会义务,相反的,我们同任何人一样
照样学习,照样工作,而且会以一颗虔诚之心促使自己学习更加刻苦,工作更
加认真,对所有都真情实意,因为头巾是敬畏真主的表现。
我们也知道男女的不同是基于不同的生理属性,所以性情温和、体态纤弱
是安拉授予女性的特点之一。因此在这种现实面前,我们女性抵抗他人侵犯的
能
力远远低于男人,使我们女性的生活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危险,于是,安拉就
用服饰来保护
女子,让她们着装宽松大方,让她们戴头巾遮盖羞体,抵御外界
对她们身体上和心灵上的
伤害。的确造物主安拉造化的东西有贵有贱,凡是珍
贵的东西都掩盖着,让人们不容易看
见,也不容易得到。譬如宝石,都是深藏
< br>在岩石之中,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才会发现
;
譬如海珠,
都在海底,并且受到
珍贝的层层保护,它们的美不轻易显露在外面;再譬如黄金,从来不
是暴露在
地面上随时开采,工人们从含金矿石里面开采,还要粉碎矿石,用水淘金沙,<
/p>
才能取得少量的真金。再者,就是女性,安拉用服饰将她们的美遮盖起来,留
给她的丈夫,留给她的家人。
戴头巾是真主对信士女子的引导,是女人守本分的正当行为,真主的启示
十
分明确的指出,戴头巾不是接受男人的压迫,也不是让人降低人格,更不是
封建迷信,而
是保护女性“不受侵犯”
,体现真主的赦宥和仁慈。另外,当我
们女性戴上头巾外出,不论是学习、工作或是散步,头巾时刻在提醒着自己:
行为需检点
,为人师表,与人为善,举止端庄大方,代表穆斯林女性的形象和
思想行为。一片薄布头
上戴,精神力量很沉重,对自己有约束自己眼光、口舌
和手脚的功能:非礼莫视,非礼莫
言,非礼莫行,非礼莫动做一个文明礼貌的
优秀女人。因为一切行为,产生于心中的意念
。
请穆斯林妇女不要被西方
时尚潮流文化冲昏了头脑,
也不要被非主流驾驭
你的思想。请快
乐的骄傲的戴起你的头巾,因为飘逸的头巾是你心灵的标点;
因为头巾下的容颜最美;也
因为敬畏的衣服最俊美;因为你的价值最昂贵!
2
、对男子的意义
伊斯兰教规定妇女戴头巾并不是歧视妇女,也不是因为
男尊女卑,而是出
于对妇女的保护,当然伊斯兰也借此保护了男子。伊斯兰教认为,人类
的繁衍
发展都必须依赖男女的结合,而不能分主次,男女是完全平等的,他们为人类
p>
所尽的责任和担负的义务是相同的。男女之间所不同的,仅仅是基于先天的生
理属性,所以伊斯兰教给予妇女极大的理解和同情。
《古兰经》强调:
“男人将
因他们的
行为而受报酬,妇女也将因她们的行为而受报酬。
”不论男人和女人,
< br>在他们享受到合理权利的时候,
同样地不应忘记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和家庭生
p>
活义务,这是一种积极的负责的人生观,
因此,
《古兰经》指出:
“他们应享
合
理的权利,也应尽合理的义务。
”由此,我们得知,伊斯兰教规定男女履行
同等义务,接受同等权利。让女性戴头巾不是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而是对女性
的负责,对男子的尊重。
按照性别正义要求尊重男女生理差别
及其所决定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差别。
两性的生理差别必然带来体力、
智力、
心理方面的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由此决定了
男性与女性在不同的生产生活领域各有优劣。
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
这种现实,而且要敢于正视。因为这种现实决定了男子的责任和义务比女子重
大,而且
伊斯兰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男女分工,所以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是
靠男子,这也就加大
了他们外出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女子的头巾就
显得尤为重要。头巾就是信仰的
号召,当妇女戴着头巾进行一切活动时,丈夫
是放心的,因为他明白他的妻子会因敬畏安
拉而忠于他,也因为这种庄重的打
扮不会招惹是非,而给他带来烦恼,这让他能安心于工
作,也不会随便猜疑妻
子而导致夫妻感情不和。
在公众场合,其他穆斯林妇女的此种打扮更是对众人视线的尊重。无论是
男子
还是女性,亦或是长辈和平辈,他们的外出也因此而增加了放心感,不会
造成视觉上的尴
尬,也不会让男子产生非分之念,因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伤
害与麻烦。我们女性戴着头
巾会让男子觉得我们的珍贵,也会因为敬畏安拉而
尊重妇女,从而阻止他们产生邪恶之念
,如此,就不会给彼此造成伤害。阿拉
伯人认为“不论何时
,<
/p>
一对男女一见面
,
魔鬼就站在他们中间”
。
这个恶魔会
教唆人们去做他们意念之外的事情。
因此要求妇女戴头巾的目的不仅是要保护
妇女
,
而且要保护男人
,
免得女人露出美色
诱惑了男人。作为一个尘世俗人,
免不了有七情六欲,那么伊斯兰教就用服饰遮盖妇女的
体态,克制自己和男子
的欲望,避免无谓的伤害,这样,的确,既保护了女子也保护了男
子。
(三)社会意义
伊斯兰的目的是建立崇高的人类社会,
犹如造就善良的个体和优秀的家庭
p>
一样。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联系着个人和社会。无数
个幸福美满的小家构成了和谐友爱的社会,
没有家庭的和谐就谈不上社会的和<
/p>
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尤其是发挥家庭的作用,以家
庭的和谐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家庭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家庭
建设是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保障。一个和谐的家庭里,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是
相互信任的
,相互理解的,相互关爱的,以一颗充满积极向上的心态去为社会
做出自己的贡献。和谐
的家庭为家庭情感满足功能的实现提供源泉保障,而且
更是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全面的成长
。
1
、对婚姻家庭的意义
造物主对这个宇宙的常道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完成自
己的重任,甚而,
造物主创造了相互联系的种类,
以便相互完善
,
所以电流是阴阳电相触产生的,
从而发光、发热、运动等;同
样,原子必须要以电子和原子核组成;植物必须
雌雄相交使庄稼、树结下各种果实;生物
世界里阴阳接交就会产生子嗣??伊
斯兰教重视人生,反对弃绝现实生活,反对独身主义
。
《古兰经》说:
“你们中
未婚的男女
和你们的善良的奴婢,你们应当使他们互相配合。
”因此,婚姻对
于每一个男女信士而言,是他们应履行的义务。
《古兰经》不但鼓励人们积极
-
-
-
-
-
-
-
-
-
上一篇:星座英文-Zodic
下一篇:英语翻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