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本大学-东莞一本大学
海外链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l1
TH£ORy
AND PRACTl
CE < /p>
●刘亚轩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郑州4 p>
5
0
0
4
4
)
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所藏
(1
850年前出版的
有关中国的西方文
[
关键 词](1850年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的
西方文献》;文献;伦敦大学图书馆
【摘
要]在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方面,
外
文资料的缺乏一直是困扰中国学者的一
个难题。最近,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出版
p>
的研究价值
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套文献编目详细,共收录
相关文献654部,涵盖了英语、法语、德语、俄语、
荷兰语、瑞典语、波兰语、拉丁语、意大利语、西班
牙语、葡萄牙语等欧洲主
要的语言资料。按照类别,
这套文献分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品,59部
;集体作
品,2l部;各色论著与笔记,l8部;图书馆书目,4
< br>部;中国研究与论著7部;地理学76部;游记103
部;历史及历史地理学著
作63部;国际关系42部;
该馆所藏的
(
< p>(1850年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的
西方文献》,给中国学者带来了
惊喜。这套
文献信息量极大,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有
着重要
的价值。
经济事务5部;国际贸易34部;中国社会22部;儒
p>
家经典及哲学34部;教育7部;中国宗教130部;
语言93部;文学26部;艺术及建筑11部;科学61
部;手工
业l6部;香港2部;中国人天才般的作品
及其仿制品15部。
p>
[中图分类号]G256.
23;G256.
4
< p>[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
-
821
4(201
1)l2—0099—0 4
在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方面,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
第二,从
国际关系上看,这套文献以大量的资料
反映出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时的中国已经不能按
照以
往的轨道运行,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理
大
发现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以往闭
关自守朝贡外交的运行模式被打破,
被动地进入了世
序,使采访工作由手工操作转为自动化、网络化操
< br>作,使采访人员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
了工作效率,并使采访周期
缩短。
所藏的
(1850年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西方文 献》
(West
er
nBooks
o nChi
naPubl
i
s
hedupt
o
J踟
)有着重要
的价值。此研究价值主要在
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目录上看,这套文献内容广泛,涉及当 <
/p>
(
2)追逐服务。在信息服务中要追逐重点学科发
展动态,包括国际国内动态和本学院动态;要追逐网
络信息的更新,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不断刷新积累
我们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主动提供信息,充分运用
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提高文献信息服务功能。譬如利
[
参 考文献]
[1]张清菊.浅谈专业图书馆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开
p>
发
[
C],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采访工作.北 京:北
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用光盘
数据库和国际联机检索终端,进行课题查新论
证、科技成果鉴别、检索咨询服务。
p>
2.
5
采访自动化
传统的文献采访是凭借征订书目向书店订购,操
作方式主要是手工操作,中间环节多
,严重影响了文
献资源的利用率。在网络环境下,采访人员可以根据
[
作者简介]聂枫
(1976一),女,宁夏固原市人,北
< p>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理论
与实践研究。
本馆的年度计划,通过计算机选择网上书店的主页并
填写订单,选择支付方式。网络采购简化了订购程
[
收稿日期]20 11—05—30
[
责任编辑]邵晋蓉
2
1?
第1
2期I
99
LI
BRARY
THEORY
AND
PI
 ̄CTI
C£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海外链接
界市场。西方各国在鸦片战争之前多次要求与中国
建
立外交关系,向中国派驻使节,但被固守朝贡体制的
清朝
拒绝了。清朝认为西方的这一要求不但与天朝的
体制不合,而且还会
“ 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
1
实
际上,西方各国自从
1648年的维斯特伐利亚和约签
订之后,都先后成立了外交部。它们认为外交工作在
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之中对一国的兴衰起伏至关重
中西双方
的实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此时来华的西方
人,无论是商人、旅行者、外交使节,还是
传教士,
在他们描述中国的论著中充满了大量对中国的溢美之
词。尽管有个别人描写中国的阴暗面,但是那时对中
国的褒扬居于主
流,甚至一些从未到过中国的西方人
也根据道听途说的资料写书表达对中国的崇敬之情
。
这方面的代表当属西班牙人门多萨
(
Mendoz
a)。门多
要,因而,它们非常重视外交工作,开始向其
他国家
派遣常驻的外交人员。一些国际上公认的和通行的外
交惯例和准则也由此产生。“到18世纪末,‘国际法’
已对外交礼仪
作了调整。一国首脑与另一国大使礼
仪性的会面,成为承认双方主权平等的第一个场
合。”_
2]清朝孤立于世界潮流之外,观念严重与现实
脱节。“可能谁也没有见过比这更僵滞不变、更封闭
的社会。”E
3
]
鸦片战争的炮火迫使清朝被动地接受了
西方派驻使节的要求,而清朝也被动地融入了全球化
的潮流。可以说,
(
(1850年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西方
文献》包含了大量西方与中国
初次接触的珍贵资料,
其中不乏中世纪的旅行者和西方派往中国的使者
的描
述。这些描述可谓是西方第一次企图把中国带入世界
市
场的直接证据。很多西方人认为,在必要的情况之
下可以采取武力,先在中国南方获得
一个桥头堡,最
终目的是在中国首都立足。西方人的这一梦想在鸦片
战争后得以实现。同时,这套文献也表明西方人想把
西方的历史、语言、宗教
、价值观等东西强加给中国
人是何等之难。这反映出当时的中西文化冲突是何等
p>
之强烈。来华的西方人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
与中国人迥然
不同,他们的论著涉及到中国的各个角
落,有很多东西是中国的正史不屑记载的。而外
国人
的身份也使得他们敢于记载中国正史所不敢记载的宫
廷
内幕,敢于客观地记载中国正史出于维护清朝统治
的目的所歪曲的事实。到清朝时,世
界已经连为一
体,清朝的历史就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研究清史,
< /p>
必需参考当时来华的西方人的记载,这已经成为中国
史学界的共
识。目前,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纂修清
史时,编译出版了众多西方论著,其中有相当
一部分
来自<
<
185o年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西方文 南 。
第三,从内容上看,这套文献具体详细地反映了
西方人中国观变化的整个动态过程。西方人与中国的
交往始于两汉,但是直
到元代,西方人才对中国有了
实质性的了解。从元代到清初,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 <
/p>
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当时的西方正在走出黑暗的中
世纪,存在
着种种问题,如战争不断、政治腐败等。
1
00{2
011?
第1
2期
萨没
有来过中国,但是他以有关中国的二手资料为基
础写成的
《中华大帝国 史》迎合了当时西方人了解中
国的需要,故而在西方流传极广,被翻译成了英文、
p>
法文、德文、荷兰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
字。可以说,<
<
185o年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西方文献》
内容广泛,从有价值的和可靠的观察到纯粹是天方夜
谭式的描述,应有尽有
。这些来华的西方人对中国美
好形象的描述及中国输入到西方的丝绸、瓷器、茶叶 <
/p>
等物质文明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从
而导致了西
方18世纪的中国热。在当时大部分西方
人心目中,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地大物
博、人口众多、道德高尚、宗教宽容、人民富裕、官
员廉洁、政治制度先进的国家。对此,美国汉学家顾
立雅
(Her p>
r
l
eeGl
ess
nerC ̄e1< /p>
)评论说:西方人的中国
报导
“把有关中国的光辉灿烂的 图画送到了欧洲”。l
4
在西方的中国热中,中国的一
切,从器物到制度到思
想,无不受到西方人的赞誉,莱布尼茨
(G.< /p>
W.Lei
b—
ni
z)和伏尔泰
(
Vol
t
ai
r
e)可 谓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在18世纪,人类在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都取得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学、力学、天文学、物理学、
气象学、化学、地质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
医学、各
种实用技术、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发展
迅速,成绩喜人。各种新的发明如雨后春笋
,纷纷涌
现。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观念的更新,“在所有新
观念中,最重要的是进步观念。以往那种认为人类的
历史是循环往复的观念被打破了
,人们认识到,世界
的发展不是周而复始,而是一直向前,发展不是向往
昔的回归,而是开辟远胜往昔的未来”。l
5
]在进步观
念的影响下,西方人看重持续不断的发展,而不是往
昔的辉煌。西方人
从最初对中国的盲目崇拜的激情之
中冷静下来,开始理性地看待中国和西方。西方人发
现,中国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几千年里却没有什么
进步。
这就使得西方人对中国的仰慕之情开始减弱。
同时,从
18世纪中期起,西方人很重视科技对一国
发展所起的作用,他们把科技水平视为判断
一国先进
还是落后的一个标准,中国科技的落后自然就招致了
左溢一年级大学季-左溢一年级大学季
赵冶清华大学-赵冶清华大学
四川大学 军训时间-四川大学 军训时间
师范类大学专科-师范类大学专科
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
大学生可以考哪些证-大学生可以考哪些证
中南大学护理研究生-中南大学护理研究生
曹峰 清华大学-曹峰 清华大学
-
上一篇: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英国大学
下一篇:英国留学申请 高考后申请英国大学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