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训收获-大学军训收获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最大特点是其简明和容易操作。
传
< br>统上主要由两门课组成,一门称为
“
当代文明
”
< p>(Contemporary
Civili
zat
ion
),另一门称作
“
人文经典
”
(
Humanities
)。
“
当代文明
”
这个课
名很容易被误解为只是讲现代文明,
其 实这课内容是讲从古到今的西
方文明,因此它其实就是以后美国各校普遍开设的
“
西方文明
”
课;而
“
”
课则当时自然是指西方经典。
1917
< p>—1919
年之所以被认
为是美国现代通识教育的起
点,就是因为首先
1917
年哥伦比亚大学
有个教师开设
了一门
“
人文经典选读
”
课,但这门课开始时完全 只是教
师个人在学校开的一门选修课,
该课程一个星期读一本西方经典,
不
要求希腊文、拉丁文。这项举措在当时很是被学术同人嘲笑,认为不<
/p>
但读经典不合时宜,
而且读经典不要求希腊文和拉丁文更被看成不专
业而被讥为不伦不类。
但这课证明很受学生欢迎,
因此其他教师 都跟
着他学,开设类似的人文经典阅读课。但要经过
20
年后,到
30
年
代后期,
这门课才逐渐制 度化为哥伦比亚的
全校必修课
,
也即所有本
科生的必修课。这就是所谓
“
人文经典
”
课的起 源,它基本上是以阅读
西方经典著作为中心,从古代一直读到现代。
在哥伦比亚大学,最初
“
现代文明 p>
”
课与
“
人文经典
”
课 是各不相干
的,但到
40
年代,这两个课开始成为配套的 全校本科必修课,构成
了哥大以后的通识教育基本构架。
两门课的学时都 是连续两学年四个
学期的全校必修课。
在长期的实践中,
这些课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内
在理路。
例如
,“
当代文明
”
课第一学年的内容是讲西方从古代到近代的
历史,
所以第一年这门课基本属于史学和人文学科的训练;
而第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