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厦门大学-王菲 厦门大学
实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
指
导
手
册
华
p>
中
科
技
大
学
体
育
教
学
与
体 p>
质
监
测
中
心
二
O
一
四
年
九 p>
月
前
言
为了更好地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的
“学校 教育要树立健康
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的 精神,
促进学生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 习惯,
提高自我
保健和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于
2014
年再次修订了《国
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实施办法。该《标准》
(修订版)
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体
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
行身体锻炼的教育
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
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
个体评
价标准。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教学与体质
监测中心依据教育部
文件精神,
编制了实施
《国家学生体 质健康标准》
大学生
组别测试指导手册,
该手册内容分为 国家文件精神、
体育
部相关规定、
数据填写及填报工作、
工作要求、
测试项目
与评分标准、
测试方 法及注意事项等六个部分,
旨在为广
大师生细读文件精神、
组织实施
《标准》
提供帮助和指导。
·
1
·
一、国家文件精神
1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下简称
《标准》
)是 p>
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
准,
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
发展的重要依
据,
是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在学校的具体
实施,
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
普通高中、
中等职
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
.
《标准》
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
小学、
初中 、
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
6
组、初中为 p>
3
组、
高中为
3
组。
大学一、
二年级为一组,
三、
四年级为一组。
3
.
大学组的测试项目均为必测项目,
包括身体形态类
中的身高、
体重,
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 量,
以及身体素质
类中的
50
米跑、 p>
坐位体前屈、
800
米
(女)
/
1000
米跑
(男)
、
立定跳远
、引体向上(男)
、
1
分钟仰卧起坐(女)
。每人
每学年必测
8
项。
4
.
大学组的评价指标共
7
项,分别为:体重 指数
(
BMI
)
、
肺活量 、
50
米跑、
坐位体前屈、
引体向上
(男)
/
1
分钟仰卧起坐
(女)
、
1000
米跑
(男)
/
800
米跑
(女)
。
·
2
·
测试项
目评分标准,除分男女外,同一项目的评分标准,
大三、大四的标准均高于大一、大二。
5
.
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 p>
90
.
0
分及以上为优
秀,<
/p>
80
.
0
~
89
.< /p>
9
分为良好,
60
.
0
~
79
.
9
分为及格,
59 p>
.
9
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 br>6
.
《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
满分为
120
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 /p>
组成,
满分为
100
分。
附 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
即对成
绩超过
100
< p>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
分;大学
的加分
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
1000
米跑,女生
1
分钟 仰
卧起坐和
800
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
< p>10分。
7
.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 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
的
50
%
与其 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
50
%
之和进行评定。
< /p>
8
.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
评优与评奖;
成绩达到优秀者,
方可获体育奖学分。
测试
成绩评定不及格者,
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
补测仍不
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学生毕业时,
《标准》
测试的成绩达不到
50
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9
.
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
《标
准》
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
体育教学部门核准, p>
可暂
·
3
·
缓或免
予执行
《标准》
,
并填写
《免予执行
<
国家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
>
申请表》< /p>
,存入学生档案。确实丧失运动能力、
被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
可参加评优与评奖,
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10
.
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
《标准》
测试工作,
《标准》测试数据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
审核后,
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
上传至
“国家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测试和数据上传时间由教
育行政部门确定。
·
4
·
二、体育部相关规定
1
、体育 课成绩由体育课堂成绩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成绩两部分组成,
体质健康标 准测试成绩记入体育课成绩
(含大三、大四学生补选补修学生)
,比重为
10%
。当年
体质测试成绩记入本年度的
2
个学期。
2014
年开始学生
体质健康
标准测试成绩由七个评价指标组成。
2
、测试成绩记入 体育课成绩计分办法:测试达合格
及以上者,
计
10 p>
分;
测试不及格但数据完整者,
计
4
分 ;
测试数据不完整者,视为缺项,不计分;不参加测试者,
计<
/p>
0
分。
3
、体育课不及格 者中涉及体质测试不及格的学生,
统一由体质监测中心组织补测。
体质监 测中心每学期将对
测试不及格、缺项和因故未参加测试的学生进行一次补
测,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
、对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总成绩达到优秀标准的全校
各年级学生,
颁发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优秀 证书;
对立定跳
远、引体向上、
800
米
/
1000
米三个单项体质健康标准测
试
成绩排在年级前十位的学生,颁发单项“达人证书”
5
、
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
《标
·
5
·
准》<
/p>
的申请,
凭校医院保健科开具的签章诊断证明,
填写
免测申请表(见附表
1
)
,经院系签字盖章后于测试期间
交体质监测中心,
经审核通过后,
当年可暂缓或免予执行
《标准》
。
6
、凡体育课已经申请办理到保健班上课的学生,当
年免于测试。
7
、
对于测试期间在外地实习的学生,
可以申请 缓测。
办理程序为:
由院系统一出具证明并盖章,
交到体 育教学
与体质监测中心备案。
在本年度由院系组织安排该类学生
的测试时间,
监测中心组织测试。
当年度没有测试者,
< p>该
类学生按体质测试不及格处理,
并计入学生毕业时的成绩
和等级。
8
、测试工作年度实施方案及 工作细则将在学校内部
网、
体育部网站进行公告;
关于各 项测试的具体时间和要
求等相关信息请随时关注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教学 与体质
监测中心网站”
网址为(
htt p
://
202
.
114
.
18
.
171
/
)。
全部测试结束后,学期末学生可在该网站查询测试的成
绩。
·
6
·
三、数据填写及填报工作
(
1
)数据填写方法
< br>室外项目填写分为两个部分,
分别为纸质和电子版填
写
①纸质版:
测试结束后,
测试人员应亲自将测试成绩、
测试时间、
地点登记在记录表中,
学生特殊情况应在备注栏注明。
填
写完毕要签名确认。
对于不在名单之中的学生,
需单独建立文档,
将 学生
个人详细信息(学号、姓名、院系、测试结果)补录在名
单
里面。
②电子版:
第一步:打开室外项目填写模板文件
第二步:
点击“班级”
栏的下选箭头,
选中要录入数
据的班级,筛选出班级
第三步:
找到对应的学生,将
50
米、
引体向上、
800
米
/
1000
米测试成绩以及时间、地点、教师姓名等信息分< /p>
别录入数据库,
录入完毕,
重复以上步骤录入下一个班级< /p>
的数据
·
7
·
第四步
:
如果按照以上方式查找不到学生,
可以利用
查找功能,
在学生的学号一栏进行查找,输入成绩
第五步:
对于特 殊情况的学生,
请在备注栏注明原因
第六步:对不在名单中学生,将学生单独记录
第七步:全部数据录取完毕,点击“保存”
,结束录
入
第八步:
将室外项目填写模板改为测试人员自己的姓
名,
上传教研室。
若单独建立了文档,
应将此文档一并上 p>
传。
(
2
)数据填写格式
项
目
填
写
方
式
1000
米
(男生)
、
耐力项目测试成绩如
3′15″
,输入为
3.15
800
米(女生)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
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
原则进位,
如
10.11
秒读成< /p>
10.2
秒记录之。
记录个数即可,如
7
50
米
引体向上
(
3
)数据填写要求
< br>①纸质版应严格
按照格式
填写成绩、
测试时间、
< p>地点
等相关信息
,
字迹要工整,
填写 要完整
,
数据填写不全视
·
8
·
为无效;
②填写电子版时不得调整、
更改、
删除数据库的原始
内容,所填写数据须与纸质版一致。
p>
(
4
)数据填报工作流程
随堂组织测试
按照数据库模板填写、录入
数据,将结果提交教研室
教研室负责核查、汇
总数据,
在规定的时间截止日期前将 纸质版和电子版数据
库文件汇总结果提交给监测中心。
·
9
·
四、工作要求
1
、教研室工作要求
(
1
)
体质测试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各教研室要抓好 p>
相关的管理工作。
体质测试的内容要求等应列入教学周历
与教案。
(
2
)
组 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精神,
着重强调测试中的
注意事项,
并确保测试教师熟练掌握各个测试项目的测试
方法和要求。
课堂进行室外 项目测试时,
教师要承担其安
全责任。
(
3
)
各教研室应按体育部学期整体教学进度要求提前< /p>
制定本教学区域的测试课表。
若遇恶劣天气不利学生测试
< br>时,应变更计划,并及时告知各院系、学生和测试教师。
(
p>
4
)
若发现测试场地有冲突时,
各教研室应负责协调,
以保证测试顺利进行。
(
5< /p>
)
汇总与核查教师提交的测试数据,
并在规定的时
< br>间将测试结果提交监测中心。
(
6
)
敦促教师深入院系,
宣传体质健康测试的相关知
识,
并组织开展体育锻炼。
·
10
·
2
、测试人员工作要求
(
p>
1
)
了解各个项目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以及不同年级< /p>
的测试时间安排,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测试问题。
< br>(
2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需要办理病、残、保学生,
要敦促和协助他们办理免测手续;
有免于测试的情况,
需
在备注栏注明免测。
(
3
)
按时组织学生到测试地点,
并清点学生人数,
将
应到和实到人数报测试小组负责人。
(
4
)
测试前,
测试人员要核查学生的学生证,
严禁弄
虚作假、冒名顶替,一经发现,按照作弊处理。
(
5
)
按照体质测试的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
动,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及伤害事故。
(
6
)
测试期间,
测试人员应合理有序安排,
相互 协调,
防止因场地拥挤发生争执或其它事故。
⑺测试人员若发现学生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测
试,并观察该学生的生理状况,及时通
知校医处理。
(
8
)
测 试后,
测试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填写纸质版和
电子版数据,
纸质版要签名确认,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填报和上传工作。
·
11
·
3
、院系工作要求
(
1
)
体质测试是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学生需按照
教学要求,认真参与体质测试。
(
2
)每位学生须按照教育部
2014
年《国家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
(
2014
修订)中的规定,完成八个测试 项目。
2014
年开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由该《标准》中
规定的七个评价指标组成。
(
3 p>
)
加强组织宣传工作,
为在
10
月 p>
31
日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全校学生体质测试以及上报工作,<
/p>
请各院系及时通
知学生,
在规定的测试时间以及补测时间,
完成本人的测
试。
(
4
)
重视测试工作,
加强教育,
严禁作弊。
测试作弊
的学生,
成绩记载为零,并通报各院系;
情节严重者,将
上报教务处,按考试作弊论处。
(
5
)
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公告制,
< p>将统计各院
系年度参加体质测试的参测率、
合格率等,
并报学校体质
健康标准测试工作领导小组。
4
、体质测试期间医务救护工作流程
< br>(
1
)
监测中心将室外项目测试课表提前二周交体育部 p>
办公室,
办公室于测试前一周将各区域测试安排表提交到
·
12
·
校医院医务科。
(
2
)
校医院按照体育部提交的体质测试安排表,
安排
医务人员到指定测试区域,
提供该测试区域的医疗保健服
务。
(
3
)如天气等原因造成原体质测试计划发生变化 时,
各监测点负责人应至少提前
2
小时告知校医院医务科 。
(
4
)
如校医院因人 员紧张等情况无法安排时,
校医院
医务科应及时告知体育部办公室。
p>
请各监测点承担起现场
测试医务安全工作。
若发生意外事故,
请教研室老师及时
拨打校医院急诊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护。
(
5
)联系电话:校医院医务科文老师:
87544930
校医院急诊急救电话:
87541120
·
13
·
五、测试项目与评分标准
1
、测试项目及各项指标的权重
根据《标准》的新要求,大学阶段的测试项目为:身高、体
重、肺活量、
50
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
、
1
分钟仰卧起坐(女)
、
1000
米跑(男) p>
、
800
米跑(女)
。
各项测试指标所占权重如下表所示。
表
1
测试项目及各项指标的权重
测试对象
肺活量
50
米跑
本科一年级至四年
坐位体前屈
级(每学年一次)
立定跳远
引体向上(男)
/
1
分钟仰卧起坐(女)
100
0
米跑(男)
/
800
米跑(女)
注:体重指数(
BMI
)
=
体重(千克)
/
身高
2
(米<
/p>
2
)。
单项指标
体重指数(
BMI
)
权重
(
%
)
15
15
20
10
10
10
20
2
、评分标准
2.1
男生测试各项指标评分表
表
2
男生体重指数(
BMI
)单项评分表
(单位:千克
/
米
< p>2
)
等级
正常
低体重
超重
肥胖
单项得分
100
80
60
·
14
·
BMI
指数
17.9~23.9
≤
17.8
24.0~27.9
≥
28
.
0
表
3
男生肺活量单项评分表
(单位:毫升)
等级
单项得分
100
优秀
95
90
85
良好
80
78
76
74
72
70
及格
68
66
64
62
60
50
40
不及格
30
20
10
·
15
·
3580
3460
3340
3220
3100
2940
2780
2620
2460
2300
3680
3560
3440
3320
3200
3030
2860
2690
2520
2350
4300
4180
4060
3940
3820
3700
4400
4280
4160
4040
3920
3800
大一
/
大二
5040
4920
4800
4550
大三
/
大四
5140
5020
4900
4650
表
4
男生
50
米跑单项评分表
(单位:秒)
等级
单项得分
100
优秀
95
90
85
良好
80
78
76
74
72
70
及格
68
66
64
62
60
50
40
不及格
30
20
10
·
16
·
8
.
3
8
.
5
8
.
7
8
.
9
9
.
1
9
.
3
9
.
5
9
.
7
9
.
9
10
.
1
8
.
2
8
.
4
8
.
6
8
.
8
9
.
0
9
.
2
9
.
4
9
.
6
9
.
8
10
.
0
7
.
1
7
.
3
7
.
5
7
.
7
7
.
9
8
.
1
7
.
0
7
.
2
7
.
4
7
.
6
7
.
8
8
.
0
大一
/
大二
6
.
7
6
.
8
6
.
9
7
.
0
大三
/
大四
6
.
6
6
.
7
6
.
8
6
.
9
表
5
男生坐位体前屈单项评分表
(单位:厘米)
等级
单项得分
100
优秀
95
90
85
良好
80
78
76
74
72
70
及格
68
66
64
62
60
50
40
不及格
30
20
10
·
17
·
9
.
3
7
.
9
6
.
5
5
.
1
3
.
7
2
.
7
1
.
7
0
.
7
-
0
.
3
-
1
.
3
9
.
8
8
.
4
7
.
0
5
.
6
4
.
2
3
.
2
2
.
2
1
.
2
0
.
2
-
0
.
8
17
.
7
16
.
3
14
.
9
13
.
5
12
.
1
10
.
7
18
.
2
16
.
8
15
.
4
14
.
0
12
.
6
11
.
2
大一
/
大二
24
.
9
23
.
1
21
.
3
19
.
5
大三
/
大四
25
.
1
23
.
3
21
.
5
1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