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考研-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考研
基础资料:
(
1
)
已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规划的大雁塔北站地铁一号线和三号线在
20 40
年
预测客流乘降量如表
1
所示,高峰 期换乘量和全日换乘量分别如图
2
、图
3
所示,计 量
单位为人次。
表
1
西安地铁大雁塔站
2040
年客流乘降量预测结果
东→西方向
西→东方向
下车人数
58408
8761
南→北方向
上车人数
68805
10320
下车人数
64679
6274
北→南方向
下车人数
74081
10813
上车人数
65433
8396
下车人数
70195
7774
三号线
上车人数
全日客流量
高峰小时客流量
61727
6369
四号线
上车人数
全日客流量
高峰小时客流量
59437
6733
图
2
大雁塔北站
2040
年高峰期换乘客流量
图
3
大雁塔北站
2040
年全日换乘客流量
(
2
)列车运行间隔
2
分钟, p>
A
型车,近期
6
节编组,远期
8
节编组,每节列
车的载客量
1440
人。
(
3
)出入口客流分布
表
2
远期高峰各站点的分向客流(人次
/
小时)
出入口
站点
1
号
大雁塔北
2
号
1888
3
号
2771
4
号
3037
5
号
3136
6
号
2938
2327
注:设计中需要注意部分
站点的各出入口客流最高峰不一定出现在全线早晚高峰
,
如大雁塔北节假日
喷泉表演结束时
,1
、
2
号出入 口客流量将明显比
3
、
4
号出入口大很多
。
具体各站点的出入口标示如下各图所示
- 1 -
4
5
6
3
1
2
图
4
大雁塔北车站总
- 2 -
一
,
车站设计依据
(
1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
(
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
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场站设计》
(
4
)《车站站台乘降区宽度的简易计算研究》
(
5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内部换乘客流量算 法研究》
(
6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长 度精确计算研究》
二、车站平面设计
1
、
车站形式布置
< /p>
雁塔换乘站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换成车站,
三号线车站位于小寨东路与西影 路相
接处,四号线车站位于雁塔北路,雁塔北路与小寨东路,西影路呈
T
字路口,
小寨东路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
考虑到地形的 限制及建设的经济性,
在不影响
大雁塔文化景区的情况下,
本换乘站设定为
T
字形换乘,
通道布置如任务书图
4
。
3
站厅的布置则根据
3
号线和四号线的位置相交形式,采用
T
形的站厅平面,
以此在满足客流顺利通往地面、
站厅、
站台并满足换乘条件的情况下,
尽量减少
站厅面
积,减少换乘车站的建设造价。
车站共有三层,即站
厅、三号线站台、四号线站台。站台形式为岛式站台。
换乘方式为站厅换乘和通道直接换
乘。
2
、车站组成
p>
地铁车站的组成及其层次关系如图
2
所示
:
4
车站<
/p>
出入口及通
道
车站主体
< br>通风道及风亭
(地下)
其他附属设施
车站用房
乘客使用
空间
设备用房<
/p>
运营管理用
房
辅助用房
非 付费区
付费区
售检票区
站台
自动扶梯及楼
梯
乘客集散区
其它公
用设
施
其他乘客服务
设施
3
、
车站规模
地铁车站规模主要根据车站远期预测客流及所
处位置确定,一般可分
为三种类型:
(
1
)
大型站:
客流量大,
地处大型客流集 散点以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的车站,一般规定客流量大于
25000 p>
人
/
高峰小时;
(
2
)中型站:客流量较大,地处中心或者较大的居住区车站,一般规
定客流量
12000~25000
人
/
高峰小时 ;
(
3
)小型站:客流量较小,地处郊 区的各站,一般规定客流量小于
12000
人
/
高峰小时;
本站高峰小时客流量:
设计客流量:
5
(< /p>
6369+8761+10320+6274+6733+10813+8396+7774
)
*1.4=91616
换乘客流量:
< p>(
2410+1777+2018+1588+1784+2993+2141+2803< /p>
)
*1.4=24519.6
换乘设计客流量:
设计客流量
+
换乘客流量
=91616+24519.6 =116135.6
注:考虑到大雁塔节假日突发大客流,高峰小时系数取
1.4
根据西安市地铁三、四号线客流预测可知,雁塔换乘站远期客流量大于
2
5000
人
/
高峰小时,可以确定其站等级为大型站,站台形式采 用岛式。
4
、站台长度
地铁三、四号线路上将采用
8
车编组,选用标准
A p>
型车辆(车宽
3.0m
,
车高
3.8m
,车体有效长度
22m
)
L
=
l
×
n+4
=22
×
8+4
=180m
L
—
地铁站台长度,
m
;
l
—车辆外型长度,
m
;
n
—车辆编组数,辆;
5
、站台宽度
三号线站台宽度:
6
B=2b+n
×
z+t
其中
b=
(
Q
上、下)×ρ
/L+M
p>
b=
(
10320+6274
)×
1. 4/30
×
0.5/180+0.25=2.4m
B=2
×
2.4+2
×
0.9+4.5=11.2m
Q
上、下)—远期 高峰小时每侧站台列车单项预测客流×超高峰小时系数÷高
峰小时发车次数
M
—站台板边缘至屏蔽门立 柱内侧的距离,取
0.25m
;
ρ—人流密度,取
0.4- 0.75m2/
人,该站取
0.5 m2/
人
n
—站横向柱数;
z
—横向柱宽;
t
—每组楼梯和扶梯宽度( 三号线每组楼梯和扶梯宽度
4.5m
)
。
四号线站台宽度:
B=2b+n
×
z+t
其中
b=
(
Q
上、下)×ρ
/L+M
p>
b=
(
10813+6733
)×
1. 4/30
×
0.5/180+0.25=2.52m
B=2
×
2.52+2
×
0.9+4.5=11.34m
Q
上、下)—远期 高峰小时每侧站台列车单项预测客流×超高峰小时系数÷高
峰小时发车次数
M
—站台板边缘至屏蔽门立 柱内侧的距离,取
0.25m
;
ρ—人流密度,取
0.4- 0.75m2/
人,该站取
0.5 m2/
人
n
—站横向柱数;
z
—横向柱宽;
7
t
—
每组 楼梯和扶梯宽度(四号线每组楼梯和扶梯宽度
4.5m
)
。
6
、站台楼梯扶梯宽度
三号线设计客流量
:
6369+8761+10320+6274=31724
人
/
小 时
楼梯总宽度
:
B=Q/N+M
=31724/
(
55.8< /p>
×
60
)
=9.47m
Q
—远期每小时通过人数
N
—楼梯和通道的通过能力,人
/h
M
—楼梯和通道附属物宽度
扶梯总宽度:
B=Q/N+M
=31724/
(
68
×
60
)
=7.78m
Q
—远期每小时通过人数
N
—扶梯的通过能力,人
/h
3
号站台设置四组楼梯,每组宽度为
2.5m
,总宽度
10 m
。
4
组电扶梯(上,
下行)
1m
,总宽度
8m
,满足客流要求。< /p>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