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哈尔大学-奇奇哈尔大学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楚永生
为了提升高
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
南京审计学院分别从二级学院
选拔一线
任课教师,
到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
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教法与教学
< p>管理的培训,
我作为培训成员认真聆听了授课内容,
并针对新加坡的 教育理念和
教育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思考,现将总结和思考汇报如下:
一、新加坡的基本情况简介
新加坡是一个岛屿国家,
是亚洲乃至世界 的航运中心。
土地面积为
710.2
平方公里,土地和资
源极为有限,截至
2011
年
7
月,新加坡人口将 近
507
万人,其中
384
万人属于本国 公民和永久居民。新加坡人口密度相当高,
每平方公里
7315
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在本地居民中,华
人占
76 .8%,马来人占
13.9%,印度裔(以泰米尔人居多)占
7.9%,而欧亚< /p>
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则占
1.4%。新加坡的华人大部分 源
自中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为潮汕人、广
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其官方语言有四种,包
括汉语、英语、
马来语、以及泰米尔语。自独立以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作为不同种
族社群的主要沟通和教学语,为了打破隔阂,英语也成为新加坡四大族群
的共同语言。自
1979
年由新加坡政府主导的“讲华语运动”之后,华 语成
为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语言,有超过七成的新加坡人能说汉语,是新加坡华
人之间主要的共同语。
新加坡的政治体制继承了英国的威斯敏斯特体系,总
统是国家元首,
只拥有象征性的权力。总统的权利包括否决所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或种族
和谐的政府法案,在总理的推荐下任命内阁官员和部门首长,以及启动腐
败调查程序。新加坡拥有一个一院制的议会,其中大多数成员由平均
5
年
一次的民主直接选举产生,议会与总统构成了完整的新加坡立法机构。
< br>新加坡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以国有经济占主导并以出口为导向的
国家。
2009
年出口额为
2222
亿美元,
出口 的货品包括:
机械设备、
消费品、
药品、
燃料。
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2919
亿美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62100
美元,位居亚洲第一。
作为一个弹丸之地,新加坡的发展确实有它的局限性。但
是,
该国却能奇 迹般地突破这一瓶颈,
成为世界瞩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这与其
< br>独特的教育体系下的人才战略分不开的。
因而,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的特点及教
育理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新加坡教育体系及其特点
< br>新加坡隶属于英国殖民地长达一百多年,
其教育体制基本上是沿用英联邦教
育体制,推行英语(作为母语)和汉语双语教育,并以英语进行教学,英语教育
又以英国的剑桥水准为考核标准。高中毕业文凭受英、美、澳、加等国承认,私
立大学可
以和英联邦国家的大学实行课程与学分转移等,其教育体制见下图
1。
从
上图
1
分析来看,新加坡小学教育通常为
6
年,学 习科目包括:英文、华
文、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美术、工艺、音乐、健康教育、体育
等。中学学制
为四年或五年,快捷课程为
4
年,完成课程 后参加新加坡“O”水准考试;普通
学术课程和普通工艺课程为
5
年,学生完成课程后参加“N”水准考试后,大部
分学生直接进入政府职业技术
类学院,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O”水准考试
继续升学。
政府职业技 术类学院有完善的培训设备,
能为中学毕业生提供全面的
技术培训,使其
掌握一技之长,学制两年,如圣淘沙国立酒店管理学院、南洋艺
术学院、新加坡国立工艺
学院。
参加“O”水准考试学生,部分成绩优异学生将进入初级学院,学制两年,完成<
/p>
课程后参加
A
水准考试后直接报读新加坡或
英、美、澳及英联邦国家的名校;
而大部分学生将直接进入政府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提供材料、
工科和商业等课程,
学制
3
年,
文凭广受国际认可。
新加坡有三所著名的国立大学分别是新加坡国立
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本科学制
3—4
年,硕士学制
1—3
年。
这三所国立大学采用了一系列的
创新计划,
引进核心课程并积极与国际知名大学
合作,设立跨学科研究中
心。可以说,新加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它融和
了东西方教育的精华,其教育体系
具有以下特点:
(一)普通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分流体制
长期以来
,
新加坡一直奉行人才立国战略,
充分开发本国人才资源,
不断加
大教育投入。
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
新加坡确立了符合本 国国情的“分流”教育
制度。
1979
年新加坡开始实行 小学分流制度,
1981
年又开始实行中学分流制度。
这
种制度规定,
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和考核,
将接受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分流到 p>
技能教育的序列中去,形成普通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双轨制。新加坡的小学为
6
年制,
前
4
年为基础学习阶段。
除双语学习外,
着重让学生接受数学和其他科目
的学习。在小学<
/p>
4
年级会考后的首次分流中,按照成绩(主要是英语成绩),约
20%的学生进入
EM1
班
(英语母语
1 p>
班)
,
70%进入
2
班,
10%进入
3
班。
但是,
3
6
年级毕业时的第二次分流根据英语、
科学与数学等科目会考的总成绩,
使 学生按
排名进入不同的中学。大约
10%的优等生接受特别课程教育,5 0%接受快捷课
程教育,
其余
40%则学习普通课程。< /p>
对新加坡学生来说,
他们一共要经历小学
4
年级结束、
小学
6
年级毕业和初中毕业时的
3 p>
次分流,
而这
3
次分流基本上决定
了一名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
初中毕业以后,
新加坡学生有初级学院 、
理工学院及工艺教育学院
3
类学校
可供
选择。
其中,
约
25%的初中生能够进入初级学院,
为升入大学做准备;
39%
的学生进入
3
年制的理工学院,
重点学习理工课程,
为升学就业做两手准备;
约
21%的学生进入工艺教育学院,
为毕业后就业做准备。
当然,
工艺教育学院的学
生也可在学习期间经考试转入理工学院学习。
另外有约
15%的学生出国或作出
其他选择。
当学院学习 结束时,
经过英语母语“A”水准考试,
学生可根据各自
的成绩报考英美等国家及新加坡本地大学。
(二)教育行政管理由分权到集权体制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是深受英国教育模式的影响,自
1824
年沦 为英国殖民地
到
1959
年自治的一百多年期间,它的教 育行政管理模式基本上是英国模式,即
新加坡教育管理、领导、督导、评估、校长和教师
的任命等都是地方和学校自己
的事情,国家极少干涉教育。这就是说,新加坡政府只有有
限的教育管理权力,
其教育管理权大部分掌握在教会、
社团和私人手里,
各种源流教育各行其是,
自
成一体,当局对此也基本上采
取放任自流的态度。1905
年,新加坡出现的第一
所高等学校,就是一
所规模很小的私立医学院。24
年后创办的用于培养中小学
师资的莱佛士
学院,也是私立性质。1949
年这两所高校合并,并增添了其他学
院,
正式成立了新加坡大学。
这所大学依然是私立性质,
政府只资助部 分的经费,
它的招生只面向英文学校中学毕业生,
华文中学毕业生只有成 绩非常优异的才能
入该校。1955
年由华侨出资兴办的面向华校毕业生 的南洋大学成立,但其管理
同样游离于政府之外。
很明显,
这一时期新加坡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典型的
分权制。
19
59
年,新加坡完全自治,1965
年
8
月
9
日正式独立。新政府开始着手改
造殖民时期的旧教育制度,<
/p>
建立新教育制度,
并逐渐巩固其教育管理的权力,
其
措施如下:
①政府给所有源流的学校的所有教师支付薪金,
并一步步取得 任免校
长和教师的权力,
将学校的人事大权收归政府;
② 统一规范当时形形色色的学校,
西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哪个好-西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哪个好
成均馆大学明星-成均馆大学明星
廊坊站到大学城-廊坊站到大学城
浙大学生自杀-浙大学生自杀
武汉大学艺术特长生-武汉大学艺术特长生
芬兰大学官网-芬兰大学官网
北京公业大学-北京公业大学
陶倩上海大学-陶倩上海大学
-
上一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哪些双学位?
下一篇:最新初中留学新加坡的各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