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学报医学版-吉大学报医学版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0
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与原建设部武汉
城
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组建。目前学院开设有四个本科专业:城市规划、建筑学、景
观学、艺术设计。具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
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
、设计艺术学、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三个二级学科 p>
博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景观学。目前学院共有教授
15
人,副
教授
35
人,讲师
38
人
,
助教
20
余人。学 院下设城市规划系、建筑学系、设计艺术学系和景
观学系(筹)
四个教学 单位。并下辖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
,
风景园林设计分院(甲级)三个设计机构。有生态设计研究中心、历史建筑研究中心、城市
与景观设计中心、可持续城市设计研究室等多个研究所和教授工作室。学院有《新建筑》杂
p>
志社、院图书分馆、建筑模型室、
GIS
实验室、
< p>CAAD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和生产服务单
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
生
1000
余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
500
余人, 博士生
40
余人。华中科
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
/p>
1982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
余年已毕业研 究生
600
余人。
是目前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建筑、规
划、景观和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建筑规划
学科硕士、博士培养基地。
2011
年计划招生人数中,推免生人数约占招生总数的
30%
(含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
,
硕博连读人
数约占招生总数的
3%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时向学校缴纳一定的培养费,学业< /p>
过程中,学院会将学校返回学院的部分经费作为此类学生的专业奖学金下发给学生。
1
.城市规划系
华
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前身是
1979
年于原武汉建材学院创办的国内第三所城 市规
划专业院校。目前,城市规划学科点主要由城市规划系及学院下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国
家首批规划设计甲级资质单位)组成。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学科点
1979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 4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
2005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开始照后城市与区域规
划博士研究生。本学科点
1998
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1999
年被评为建设部直属高
校重点学科,
2 008
年再次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近
30
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最为全国重要的规划教育基地,为全国城市建
设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全国各省、
p>
市规划部门领导岗位,或成为规划领域的知名专家。特别是
1990
年代以来,结合城市规划
1
与设计硕
士研究生教育,本学科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和教师梯队。在城市规划、城
市设计
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
并通过本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大量的城
市规划设计工程,扩大了本专业及学科点在全国的影响。
本专业的特色研究方向包括:
(
1
)区域发展与规划
(
2
)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
3
)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
4
)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
(
5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
6
)城市交通规划
(
7
)城市规划管理与公共政策
2
.建筑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建
筑学专业于
1982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后历年连续招生,从未间
断。
2004
年建筑学系新增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 筑技术科学两个硕士点,
与学院原有的建筑设
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
计等两个二级学位点相互补充和促进,完善了建筑学一级学科所
属所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
教育。
2007
年建筑学专业本科及硕士专业教育评估均获得优秀级,
< p>是中国
10
所具有优秀级评估结论的单位之一;学院有两个专业可授 予博士学位,即建筑设
计及其理论(中国仅有的
13
所具 有此博士点的院校)
、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国仅有的
9
所具
有此博士点的院校)
。建筑系完成的“营造开放的育人环境,培养创造性建筑学 人才”获得
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获得此类奖项的建筑学专业尚属首次
。建筑设计及
其理论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建筑学系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上,从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拓宽
专
业口径,充分利用学院二级学科点齐全的优势,突出与多个二级学科研究“接口”
,强化
了各学位点专业结构的学科多元性。
建筑系在强调研究
生教学培养的学术性和多元化的基础上,注重地域特色、发扬区位优
势。同时建筑设计等
主要学位课强调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安排研究生加入导师或教
师课题小组,直接
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实践。为此学院长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的建
筑师或大学教授
指导研究生设计(或联合设计)
。每学期都有
1
-
2
次的此类专题研究设计。
近年来学院同国内外学术机
构和知名学者交流频繁。长期坚持学术讲座,近年来在正常
学期内每周至少有一次国内、
外著名建筑师及教授的公开学术讲座。坚持国际化办学模式,
2 p>
不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进行国际交流,学生参加国内外大学生竞赛多有获奖;每年<
/p>
建筑系均派研究生赴境外进行交流或进修。
特色研究方向:
(
1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研究
(
2
)城乡聚落与传统民居研究
(
3
)都市环境与建筑研究
(
4
)智能建筑与新能源建筑
(
5
)建筑设计方法与创作
(
6
)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
3
.艺术设计系
华中科技大学
“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挂靠在建筑设
计及其理论硕士点中培养“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硕士研
究生
10
余人。
2003
年华中
< br>科技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申报成功,从
2004
年起分别在我校两个 学院招收
“设计艺
术学”研究生。目前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艺术设计系有硕士导师
11
人,在
“设计艺术学”
硕士点己招收
7
届
140
余位硕士研究生,现己有
4
届< /p>
60
余位硕士研究生毕业,成为国家更
高层次的艺术设计与
研究专门人才。
我校设计艺术学科作为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中,
在广义建筑学大系统涵盖下
的艺术设计专业,
其人才 培养特色一方面表现在能够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治学严谨的学风与
学科交叉的优势;
p>
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建筑学科的教学平台作为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建设基础及
支撑
条件,在保持设计艺术学科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开发及个性的
培
养。并确立出建设有文理两科特点,以工程学科为基础、设计艺术教育为主线,科学与艺
术融合为特色的设计艺术学科建设目标。同时,在所依托的艺术设计系教学机构设置的基础
上,先后建立了多个科研机构来推动“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中包
括有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由黄建军教授主持)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由辛艺峰< /p>
教授主持)
、视觉艺术设计研究室(由华炜教授主持)
、建 筑装饰工程设计研究室(由白舸副
教授主持)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研究室 (由王天扬副教授主持)
、数码艺术设计研究室(由蔡
新元副教授·
p>
博士主持)
等科研机构,
并成立了城市景观设计与数字城市设计研究所 。
此外还
根据学科发展特色的需要,
在学校与学院公布的 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补
充规定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以使我校
设计艺术学科的建设能够迈向更高的发展层面。
特色研究方向:
3
(
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
2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
3
)视觉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
4
)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与理论
(
5
)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
6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4
.景观学系(筹)
本科教育
沿革:
1965
年设置在马房山的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就开始了园林专业教育,< /p>
先
后有余树勋、丁文魁、郑建春、冯桂丛以及闫林浦等专家任教。
1985
年原建设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在全国较早成立了风景园 林系,
设立风景园林规划设
计专业,
开始了工科院校的风 景园林教学与研究。
先后有黄树业、
范勤年、
艾定增、
< p>冯桂丛、
闫林浦、余志熙、华仞秋等知名教授任教。而后建设部批准成立风景园林研
究所,现任中国
工程院院士陈俊愉任第一所所长。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专业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
系:
2007
年景观学专业获教育部批准,
2008
年招生本科;
2008
年获得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
以及
工程景观学博士点授予权。
近
30
年来 ,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系、规建系(景观建筑学)
、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
向)作为全国重要的风景园林教育基地,为全国城市建设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风景园林
< br>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全国各省市园林部门领导岗位,或成为风景园
林、城市规划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城市景观特色研究、传统园林、风景区规划设计、旅游规
划设计、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以及工程景观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承担了大
量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扩大了本专业及学科点在全国的影响。
特色研究方向:
(
1
)景观历史及其理论
(
2
)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
(
3
)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
4
)工程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4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1241
黄建军
1247
辛艺峰
1980
白
舸
1247
辛艺峰
1691
华
炜
1793
王天扬
1691
华
炜
2272
匡小荣
2273
冷先平
2629
张
建
2635
吴小中
1241
黄建军
1247
辛艺峰
1691
华
炜
1793
王天扬
1980
白
舸
2468
徐国燕
2630
蔡新元
22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050404
设计艺术学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1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
研究
02
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理论及
设计研究
03
视觉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04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
研究
05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
用技术
06
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
2629
张
建
研究
2630
蔡新元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1
传统聚落研究
0332
李晓峰
02
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
1240
郝少波
1981
谭刚毅
03
地方城市与建筑研究
2469
卢
山
2755
刘
剀
2632
刘小虎
04
建筑理论研究
2632
刘小虎
05
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
2470
雷祖康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1
城市设计
1229
余柏椿
3122
董贺轩
3126
姜
梅
02
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研究
0332
李晓峰
1981
谭刚毅
03
都市环境研究
0632
汪
原
5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29
艺术设计史论
④
501
艺术设计
(6
小时
快题
)
设计艺术学
硕士点欢迎
建筑学及城
p>
市规划等相
关设计专业
考生报考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203
日语
③
630
建筑历史(限本
专业考生选考)
④
502
建筑设计
(6
小时
快题
)
(
201
、
203
选一
)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203
日语
③
630
建筑历史(限本
专业考生选考)
④
502
建筑设计
(6
小时
快题
)
大学图片库-大学图片库
大学生神曲-大学生神曲
湘江大学城-湘江大学城
大学生文凭-大学生文凭
英国大学申研-英国大学申研
埃及大学留学-埃及大学留学
大学约啪经历-大学约啪经历
麻省大学篮球-麻省大学篮球
-
上一篇:中国大学的王牌专业
下一篇:全国高校研究生专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