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什么系-大学选什么系
浙江大学农林经济(会计)学论文
浙江大学
农
林
经
济 p>
专
业
题
目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缘由与建设内容
专
业
农林经济专业(会计)
姓
名
李
震
学
号
H8
指导教师
潘
伟
光
2
0
0
9
年
1
0
月
2
0
日
1
浙江大学农林经济(会计)学论文
目
录
一.
< /p>
引言
*******************************
**************************************************
****************************************
P3
二
.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缘由
**********************************************
**********************************
P4
(
一
).
新农村的建设改革是当前必然趋势
*****************
*********************************************
P4
(
二
).
农民的负担承重,不能为我国 的新农村建设铺平道路
***************************
p>
P4
(
三
).
农村法制建设的落后,影响农 村社会和经济的稳定
******************************
*
P5
(
四
).
农村教育滞后,不利于提高农 民的素质和人才的培养
***************************
p>
P5
(
五
).
农村土地资源流失严重,阻碍我国新农 村建设健康发展
***********************
P6
三.
<
/p>
我国新农村建设内容
********************
**************************************************
****************
P6
(
一
).
农村基层 行政管理改革应成为农村改革的主体
***********************
*****************
P6
(
二
).
走自己的路线和模式,大力发 展特色经济
**********************************
***************
P7
(
三
).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缩小 城乡差距
***********************************
***************************
P9
(
四
).
适 当减轻农民的负担,
增加农民的收入
****************
**************************************
P
10
(
五
).
< p>推行农村土地改革,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
*****************
***********************
P11
(
六
).
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利国利民
********************************
****************************************
P11
四.
参考文献
五.
个人总结
***************
**************************************************
*********************************************
P13
P14
**************
**************************************************
**********************************************
2
浙江大学农林经济(会计)学论文
一.
引言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
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实现
全国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克持续发展,
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其次,
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
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 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最后,
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使扩大
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中央
统揽
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是惠及亿万农民
的民心工程。
国家“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
发展现代农业总的要求是:
加快农
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一次明确指出:
“解决 好农业、
农村、
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 p>
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能不能把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好,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没有农
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成败的瓶颈卡在农村,
而不是城市,
只有解决好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中国才会有 一个稳定和繁荣的经济
与未来。
“新农村建设”
的“新”究竟新在何处呢?其实可以用 一句话概括——新
在城乡统筹良性互动上。
若非由于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而使农村进入一片相对比
较落后的状态,
这一建设是不合适的。
也就是说,
新农村建设是要用城市跟农村
之间的良性互动,
来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
正如中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发展
研
究院院长温铁军在“CCTV
中国经济大讲堂”所说,农村问题并不仅仅是农村
< br>自己的问题。
中国已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业化建设进程,
当工业化和城 市化
1
达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一般都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
哺农村
。这是一个比
较普遍而非孤立没有事实根据的问题。
我们现在农村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发展上
无法与全面小康、
所以必须进行“新农村
建设”
。
1
江苏省信息中心网
2008
年
1
月
30
日出版
来源
大连日报
3
浙江大学农林经济(会计)学论文
二.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缘由
.
(
一
).
新农村的建设改革是当前必然趋势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
的一系列措施在内,
文革
后中国从来就不缺乏发展农
村经济的新思路,
“脱贫致富”一直就是农村工作的
主轴。从分田到户、
强化社会化服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农业,不能不说中
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
,
但谁也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
工农差距、
城乡
差距在持续拉大:
1984
年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比例是
1.84
:
1
,
1994
年是< /p>
2.86
:
1
,到
2005
年则是
3.22
:
1
。在
20
多年整个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造成严重
失衡,
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农村的变化相对慢了,城乡收入差距比改
< br>革前还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从解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失衡、
两极分化、
< p>收入分配不公的角度
提出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认为目前的情况,
中国的人口数量农民占绝大多数,
农民的总体素质相 对
偏低,
国家的资源又相对贫乏,
一个饭碗几个人抢,< /p>
而且资源的利用率又是很低
的,
人口太多不是一种资源而是 一种负担,
一个沉重的包袱。
在新的市场经济形
式下新农
村的建设改革是当前必然趋势。
新农村建设说有很大的困难,
也可以说
< p>是困难非常大,也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困难,关键是能不能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
要理解了科学发展观,
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
牛鼻子
”
,
我们建成社会主
3
< br>义新农村是一个时间问题,不是个困难问题
。
严
格意义上说新农村要论
“
新
”
,
必 须是新的生产方式的载体。
社会主义新农
村必须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载
体。
新农村的村民应该是富裕农民,
能够提供生
产剩余,
能给国家交税的,
国家用这些税给农民解决生活保障医疗等等。
达 到这
样的水平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
二
).
农民的负担沉重,不能为我国的新农村 建设铺平道路
1.
首先
,
< br>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负担沉重。
当前农民反映强烈的是农业生产资料
(化肥、农药等)价格依然偏高,造成农业种植成本较大。其次,大多农产品市
场销售价
基本未上涨,从而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再者,时下正处于经济危机中,
我国部分企业生产
萎缩,
导致产品积压,
从而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就不那么旺盛了,
< br>这必然将影响到经济作物如棉花、
蔬菜等农作物的销售,
而销售市场的狭窄 ,
更
加制约了农产品的销售,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2.
农民生活方面负担沉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 指定医疗机构的制度
,
农
民必须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才能报销医疗费用。
而那些被指定的医疗机构多为
2
3
2
程新华、张福丹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刘福恒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来源:人民网
4
浙江大学农林经济(会计)学论文
公立的医院
,
在实行差额拨款的情况下
,
一些公立医院只能靠以药养医
,
再加上部
分医生与医药经销商之间的非法交易
,
使得一些医院开大检查项目与大处方成为
人所皆知的“正常”现
象。对于本身贫穷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来说
,
根本无力支付高
昂的医疗费用。而且
,
许多农民发现医院开出的药价格比街上药
< br>铺购买的药更贵
,
这不仅侵害了广大参合农民的利益
, p>
挫伤了广大农民参合的积
极性
,
而且使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基金流失严重
,
使得医院成为合作医疗的赢家
,
却
妨碍了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报销手续繁琐
,
报销比例偏低。农民在政府指定的
医疗机构看病时
,
自己 要先垫付医疗费用
,
然后再拿发票及相关清单到管理机构
去报销
,
因农民事先并不知道哪些检查项目可以报销
,
< p>哪些不能报销,
也不知道哪
些药是可以报销的
,
哪些药需要新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审核
,
而且,
对在可以报销
范围内的检查费及药费又只能按一定比例报销
,< /p>
且报销比例也偏低。
3.
教育费用负担沉 重。
义务教育之外的收费仍然较高,
一名高中学生一年的
学费及生活费用至少在五千元左右,
高校学生在一万元左右,
这对于农村家庭来< /p>
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虽然现在国家对贫困学生有一定的补助及助学贷款,
但也
只是杯水车薪,高昂的学费,使得农村家庭负担沉重。
(
三
).
农村法制建设的落后,影响农村社会和经济的稳定
< br>我国目前约有
9
亿的人生活在农村
,
农村的 稳定对于我国的稳定和发展至关
重要,而稳定是靠法律来保障的。但是,农村由于受到经
济与较低层次的文化水
平的影响,以及交通和通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有效地开展
法制教育。因
此大多数农民群众及农村干部的法律意识,还都处在初步形成的阶段。这种
低水
平的法制状况
,
不仅阻碍着农村文化水平的进步 p>
,
而且还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
四
).
农村教育滞后,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 和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
由于 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
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低,
进而导致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
最终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
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实行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
,
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构成,<
/p>
只有
8%
由中央财政支出,
另外
92 %
则由各级地方财政
支出,其中大部分由县级以下财政支出
。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财力严重不足,
尤其是税费改革后,
农村义务教 育经费投入明显捉襟见肘。
地区间经济发展和财
政收入的不平衡,
决定了以县为主投入体制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
教
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
但在近些年来,
我国的农村教育并没有随着我国的 p>
经济实力迅速发展,而且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自
1986
< p>年我国通过《义
务教育法》开始,农村教育就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点,近十多年
来,农村教
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别是九十年代的
p>
六配套
工程,
是对农村教育一次大的
< br>
4
4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
年
03
月
05
日来源:新华社
5
浙江大学农林经济(会计)学论文
促进。
但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不但没有同城市拉近差距,
反而有进一步扩大
的趋势。
农村教育是中国
普教
发 展中的重中之重,
但是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没有
意识到这一点。
普教
的重点是农村教育呢?因为我国 大量接受义务教
育的适龄人口是在农村,
而农村经济发展比城市要慢的多 ,
近年来在教育方面的
发展的难度要更大,
所以说
普教
发展的重点在农村。
由于教育投资不 足,
对教
师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而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滑 。
由于教育投资的不足,
导致教
学设备、
教学环境得不到改善,
从而影响教育的质量。
有很多优秀的想在农村发
< p>展并希望做一番事业的农村教师,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流动性比较高。
(
五
).
农村 土地资源流失严重,阻碍我国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 br>我们现行土地制度在平等和效率两个方面都有损失,
并对社会稳定产生消极
影响。当前尤其要注意防范“农村缺钱”和“城市缺地”的一拍即合,导致农村
土地再次大量流向城市,
特别要关注损害农民权益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
并及时< /p>
予以解决。
我国人口多而土地少,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 /p>
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
发展时,
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 作非农建设。
而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弊端不
仅制约了经济,
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所以改革现行征地制度迫在眉睫。
随
着我国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对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与日俱增,< /p>
在现行制
度体制条件下,
政府只有通过加大征地规模来保障 用地需求。
但是,
由于现行土
地
征地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加之地方政府部门在征地过程中的粗放式操作,
一方
面造成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
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收益分配严重失衡,
失地失
业农民又失去生产、
生活保障,
由此引发了大量群体性冲突事件 。
要解决征用农
民土地引发的矛盾,最终必须逐步推行征地制度改革。<
/p>
三.
我国新农村建设内容
(
p>
一
).
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改革应成为农村改革的主体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是不完整、
不到位的。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准确理解行政
管理体制的内涵,
必 须强化行政组织结构体系的建设,
必须在构建“大社会”上
有起色,
p>
必须在法规制度的建设上有新举措,
还必须注意机构改革的艰巨性、
长
期性与复杂性。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三步走,做到循序渐进。
p>
1.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以改革乡镇行政机构、
完善乡镇 行政体制的内部
环境为突破口,
应着重解决人员分流难这一问题,
采取“一步到位,逐步消化”
的原则加以解决;
2.
要把改善农村基层民主作为改革乡镇行政管理的最有效的辅助手段和重
< p>要内容。
6
浙江大学农林经济(会计)学论文
3.
最后还应密切与县市行政体制改革的联系与沟通,
优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的外部环境。
我们可以把西安市做为例子来说明一下:
紧抓城镇化以城带乡不松套,
西安
市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一项重
要内容来抓,
坚持以县城、
中心镇和工业
园区为重点,<
/p>
并将县城方圆
5
公里左右及乡镇方圆
3
公里范围内的村都纳入小城
镇体系规划,
允许小城镇社会事业和公益事 业发展所需用地,
享受城市公共设施
用地政策,加快建设一批功能完善、
特色鲜明、产业配套的农村城镇。今年除增
加财政投入外还带动社会资金共投入
12
亿元,
专门用于小城镇建设。
“十一五”
期间,
把
2
个国家级发展改革试点镇和
8
个国家批准实施的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
项目与区县重点工业园区建设衔
接起来着力发展。争取到
2020
年,全市城镇化
率达到
80
%。西安市政府联合了西北设计院、西安交通大学等八大院所,为全
市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高标准完成
1000
个村的规划编制任务 。城区包县、企
业包村是西安市以城带乡的又一举措。市上要求,碑林、莲湖、高新开发
区等都
要对周至、蓝田、户县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县结对帮扶,市、县各部门和驻<
/p>
地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
也要对口帮建
1-2
个村。
高新开发区和周至县大庄寨村
结对,
投入资金使 全村
6.3
公里街道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
建成了农民科技广场、
“两委会”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灞桥区
70< /p>
多个驻地
企业都与区内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签订了帮建责任书,
承诺达不到
六新
目标不离
开。
我们在狄寨塘村看到,
区属西安银桥工贸总公司投资
1.6
亿元在这里开发建
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已建成
100 0
多亩良种苗木基地,
1200
亩优质樱桃园,
< br>600
亩优质葡萄园。示范园的建立,吸纳了村内
200
多 个劳动力就业,优化了产
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多元,其中一半以上
来自示范园。像这样的结对帮建全市已
有
300
多对。
总结上述观点和实例,
我认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机构改革入手,
这是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唯一出路。
(
二
).< /p>
走自己的路线和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农村发展模式千差万别,
人家也不了解你们那里的情况,
这个还得跟本 地的
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等很多因素有关系的。
1.
“乡村游”对接新农村建设。
例如:
婺源县逐渐走出一条 “乡村游”与新
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有效对接的新路子,
正在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强县,
并带动相
关产业的发展,
形 成多业并举的创业格局。
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
< br>是镶嵌在赣、皖、浙三省交界地的一颗绿色明珠。婺源山清水秀,古树名木多,
植
被覆盖率达
90%
以上,生态环境非常好。同时,全县有数十处明清古建筑群,< /p>
那粉墙黛瓦、高墙深院,那小桥流水,十分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经过全县旅
游资源普查和多方论证,
同时借鉴外地经验,
婺源县提出了旅游兴县 的响亮口号,
编制了
《婺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p>
科学地将旅游业定位于“文化与生态旅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