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河南大学四六级报名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8 03:03
tags:

中国最难考的十所大学-中国最难考的十所大学

2020年11月28日发(作者:邬宝恒)


2017

年华东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

[

专业硕士

]

考研真题

< br>一、名词解释(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

.致良知


2

.以吏为师


3

.实科中学


4

.学科课程


5

.发现学习


6

.要素主义


二、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p>

分)


1

.简述“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2

.简述颜元的六斋及实学教育内容。


3

.简述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的三个过程。


4

.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当代价值。

< br>三、论述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1

.论述《朗 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及对教育民主化的影响。


2

.论述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发展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3

.论述课程内容组织中“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的关系。


4

.论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2017

年华东师范大学

33 3

教育综合

[

专业硕士

]

考研真题 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共

6

小题,每小 题

5

分,共

30

分)


1

.致良知


答:

致良知是由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


这一 思想的。

“理”

存在于

“心”

中,

“心即理”

“良知即是天理”

即是

“心之本体”

“良知”


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 /p>

“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为人


人所具有,不分圣愚;

“良知”不会泯灭。然而,

“良知”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


诱,会受昏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 的


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 实现“存天理、灭人


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 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


日减“人欲”



2

.以吏为师


答:

以吏为师是秦代的教育制度,源自于法家的教育主张。

“以吏为师 ”中的“吏”不


是指

“所有”的官吏,

而是

“专指”法官、法吏。

“以吏为师”

即由国君直接掌控法律大权,


主持制定律令,让全体官吏都去做施行法制教育的教师,教民学法。



3

.实科中学


答:

实科中学是近代德、俄等欧洲国家实施实科教育的一种普通学校类型,为了适应< /p>


工商业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创办。其特点是接近实际生活,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


物学、

地理等实用学科为主要教学科目,

以实用知识为主 要教学内容,

培养从事工商业的中


等技术人才。在

19< /p>

世纪中前期,实科中学在多数国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19

世纪中期 ,以


斯宾塞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家尖锐批评古典教育落后于时代,

大力提倡 实科教育,

有力推动了


实科中学的发展。

19

< p>世纪后期开始,西欧各国在中等教育改革中逐渐使实科中学与实施古


典教育的教育机 构享有大体平等的地位,

一些国家的实科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权利得到确


认。



4

.学科课程


答:

< p>学科课程,

是指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

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 年龄


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的教学科目,

亦称分科课程。

< p>学科课程符合学生认识特点,

便于


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长期积 累起来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但是,

学科课程


是一种静态的、

预先计划和确定好了的课程与教材,

完全依据成人生活的需要,< /p>

为遥远未来


作准备,往往忽视儿童现实的兴趣与欲求,极易与学生的生活与 经验脱节,导致强迫命令,


使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造成死记硬背等弊端,值得警 惕和改正。



5

.发现学习


答:

< p>发现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一种让学生独立学习、


自 行发现问题,

并掌握科学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学习在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

要求


教师向学生提供材料,

让学生亲自发现应得的结论 或规律,

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发现


学习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

激发其


学习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

有利于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


维的发展。



6

.要素主义


答:

< p>要素主义教育是

20

世纪

30

年代末作为实用 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观点出现的


一种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为巴格莱、科南特。

1938

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


美国教育委员 会”

,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很

大的影响,

它的教育理论和策略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对西欧和苏联也有一 定的影响。


由于其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以及能力水平,

片面强调系统的、

学术性的基本知识


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 学校教育实际,因而受到一些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抨击。


< p>
二、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

.简述“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 p>
答: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 、


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 为评


价对象,

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美国 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学生评价在教


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一般 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


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 评估,

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


进行评估。

< p>目的在于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各项要求,

以及学生没有达到


目的的原因或困难所在,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采取适合个别差异的矫正 手段,

进行个别补救


工作或改变教材教法。

< p>
一般而言,

经过形成性测验未能达到要求,

即在测验中的准确率未达 到

80

%或

85

(可

< p>
视教师规定的标准而定)

的学生,

教师应给予反馈和帮助,

并在形成性测验后的三天左右进


行平行性测验。

同时对大多数学生

(通常为

2/3

或者

2/3

以上的 学生)

答错的那些测试题目


教师应进行必要的鉴别,

可以 认为或者题目有缺陷或者教学、

教材中有特殊的难点,

教师可

以采用不同于原先的教学方式予以讲述。



2

.简述颜元的六斋及实学教育内容。


答:

颜元,字易直,号习斋,直隶人。编有《颜元集》上、下两册,提出“真学”

“实


学”

“习行”的教育思 想。


1

)真学与实学的具体内容


为了培养

“实才实德之士”

在教育内容上,

颜元针对理学教育的虚浮空疏,

提出了

“真


学 ”

“实学”的主张。颜元认为尧舜周孔时代的学术便是“真学”

“实学”

,所以大力提倡


当时的“六府”

“三事”

“三物”


“六府”

“三事”

,即《尚书·大禹谟》所 云的“水、火、金、木、土、谷”和“正德、


利用、厚生”

< p>“三物”即《周礼·地官》所云的“六德”

(知、仁、圣、义、忠、和)

、< /p>

“六


行”

(孝、友、睦、姻、任、恤)

、< /p>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其核心是在于强调


“六艺”教育。


2

)分斋教学


颜元用“伪”和“虚”来批判理学家的学问,而用“真”和“实”来表明自己的学问。


他提倡三事六府之学,三事即正德、利用、厚生;六府即金、木、水、火、土、谷。他还认


为当世的教育应该吸取古代教育的求实精神,

但也不必照搬古人的课程,以对“今世”

有用


为准。它将漳南书院设置六斋,并规定了各斋的具体教育内容如下:


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武备斋:课黄帝、太公以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请战法,射御、技击


等科;


经史斋:课《十三经》

、历代史、诰制 、章奏、诗文等科;


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颜元“真学”

“实学”的教育内容,不仅同理学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无论是在广


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六艺”教育。它除了经、史、礼、乐等知识之外,还


把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正式列进教育内容,并且实行分科设教,

< p>
这在当时确实是别开生面的,

已经蕴含着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

将中 国古代关于教育内容的


理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这是颜元对于 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值得重视。



3

.简述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的三个过程。


答: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 、


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

)认知阶段


在认知阶段,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


状态所需要的步骤、

算子。

对于复杂的问题而言,

要了解问题的各 个子目标及达到子目标所


需要的算子。


2

)联结阶段


在心智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

即联结阶段,

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主要表


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这种转化即程序化的过程。

随着对某一技


能的不断的练习,

学习者对解决问题的法则的言语复述逐渐减少,

而能够直接再认出某一法


则的可适用性。在该阶段,个体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以解决具体的问题。


3

)自动化阶段

在自动化阶段,

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

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 认知投人


较小,

且不易受到干扰。

安德森认为,

复杂技能的学习可以分解为对一些个别成分的法则的


学习。但这些个别成分并不是 分散、孤立的,而是可以组织成一个大的技能学习过程。

格拉斯哥大学macc-格拉斯哥大学macc


山东有哪些大学排名-山东有哪些大学排名


大学城到欢乐谷-大学城到欢乐谷


石河子大学面积-石河子大学面积


大学聚餐策划书-大学聚餐策划书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听力-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听力


湖北有哪些好大学-湖北有哪些好大学


大学生的娱乐活动-大学生的娱乐活动



本文更新与2020-11-28 03: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1791.html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