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例谈语文教学设计中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学资源的范围较广,
主要包括语文课内教学资源和课 p>
外学习资源,
也有学者认为“语文教学资源应是多元化的,
一 般
可由‘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两部分组成。
”本文中的教学
资源主要指课外学习资源。
< /p>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应该强化语文课程资源意识,
因时
制宜、
因地制宜地加强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
使教学设计本身不< /p>
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
教师应整合课内外知识,
丰富课堂 教学,
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图像、影视、图书等已成为语文教
学重要的补给资源,
使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
改变了教
材一统课堂的局面。以下结合《定风波》和《面朝大海,春暖花
开》
两个课例分析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和方
法。
1.
基于教学目标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无目的地利用教学资源会导 p>
致教学内容凌乱、散漫,使课堂混乱不堪。所选的两个课例都利
用了
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定风波》教学设计中,导入时引用了
“文学文本解读的三境界”,
这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鉴赏方
法目标而设计的。在《面朝大海,春暖
花开》的课例中,设计者
用丰富的背景图片,目标是引导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歌的意象<
/p>
群,通过了解海子的内心世界深化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可见,设
计
者有着强烈的目标意识。
所以,
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的要求是“用到位”,
“位”
即教
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中利用教学资源应先确定教学目
标,围绕教学目标筛选教学资源
,并择优利用。
2.
基于教材内容为主体利用教学资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载体,
课外教学资源是服务
于教材学习的材料。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利用教学资 源时要始终注
意语文教材的主体地位。
《定风波》教学中用余秋雨的“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
成全了苏东坡”的观点探究苏轼在黄州的处境、
心理与其写作风
格的
关系,有利于理解“东坡范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课例中充满丰富多彩的图片、
音乐、文字,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海
子的对生活和诗歌的热爱之情,
众多课 外资源引入课堂未使教材
失去主体地位。
教材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不容否定 ,
语文设计中不
能不顾教材的主体地位,大量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冲淡教材
的价
值,甚至无视教材内容。
3.
基于实际学情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应适合教学实际, p>
在具体的学
情中从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中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
/p>
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在《定风波》教学中,设计者选用温庭筠的《菩萨蛮》、苏